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EG模型的混沌动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春胜 王宏 赵海滨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262-2264,2272,共4页
EEG是大脑电生理过程的宏观表现,研究EEG模型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可以使大脑的活动规律得到进一步认识。EEG模型中,以兴奋性神经元集群的兴奋性输入作为参数,分析了模型的关联维数和最大Lyapunov指数的变化。数值仿真实验显示该EEG模型... EEG是大脑电生理过程的宏观表现,研究EEG模型的非线性动力学特征可以使大脑的活动规律得到进一步认识。EEG模型中,以兴奋性神经元集群的兴奋性输入作为参数,分析了模型的关联维数和最大Lyapunov指数的变化。数值仿真实验显示该EEG模型具有极限环,倍周期分岔,混沌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进一步说明混沌存在于EEG模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g模型 混沌 分岔 李亚普诺夫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G动力学模型中随机共振现象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向学勤 庞全 +1 位作者 范影乐 薛凌云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6期4299-4301,共3页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中随机共振现象的研究对于分析大脑系统的行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为了模拟大脑系统中检测信号的机制,提出使用信噪比、互相关系数、互信息率对比评价方法,对EEG动力学模型中随机共振现象进...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中随机共振现象的研究对于分析大脑系统的行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为了模拟大脑系统中检测信号的机制,提出使用信噪比、互相关系数、互信息率对比评价方法,对EEG动力学模型中随机共振现象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EEG动力学模型不但存在着周期随机共振现象,同时也存在着非周期随机共振现象。此研究为大脑系统中存在着随机共振现象的观点提供了一种新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共振 eeg动力学模型 信噪比 互相关系数 互信息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具有双向时延的脑皮层电模型的分支研究
3
作者 李春胜 张雪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63-3069,共7页
针对Robinson等人提出的一类简约脑皮层电模型,研究双向时延条件下模型的分支特性。考虑到兴奋型神经元和抑制型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双向时延,讨论了该条件对模型稳定性和分支特性的影响,并给出了分支区域。在模型引入白噪声条件下,分... 针对Robinson等人提出的一类简约脑皮层电模型,研究双向时延条件下模型的分支特性。考虑到兴奋型神经元和抑制型神经元之间信息传递的双向时延,讨论了该条件对模型稳定性和分支特性的影响,并给出了分支区域。在模型引入白噪声条件下,分析了皮层电位谱密度随时延的变化关系。结果说明,时延是模型动态特征变化的重要因素,分支区域能很好的反映模型稳定性,时延增加导致了系统稳定性下降,脑电信号的延时相图说明了癫痫发作前后的系统变化,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的有效性。研究表明神经元集群间传导时延可改变模型的动态特性,影响稳定性,其结果可为癫痫发作与抑制等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g模型 传导时延 HOPF分支 稳定性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线性振动理论在脑电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刘桂珍 刘丽群 +1 位作者 于影 闻邦椿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12年第1期32-36,共5页
基于脑电信号的非线性振动理论,对脑电图EEG(Electroencephalogram)动力学模型的相关维数和李亚普诺夫指数进行了分析.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改变兴奋性神经元集群的兴奋性输入参数时,该EEG模型具有极限环、倍周期分岔、混沌等复杂的动力... 基于脑电信号的非线性振动理论,对脑电图EEG(Electroencephalogram)动力学模型的相关维数和李亚普诺夫指数进行了分析.数值仿真结果表明:当改变兴奋性神经元集群的兴奋性输入参数时,该EEG模型具有极限环、倍周期分岔、混沌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得出混沌存在于EEG模型中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g模型 关联维数 李亚普诺夫指数 混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