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EEF1G∷ROS1融合婴儿型半球胶质瘤1例
1
作者 谢鑫 龚静 +7 位作者 余天平 钟金晶 郑林茂 张梦鑫 钱竞予 陈铌 周桥 余婷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0-552,共3页
患儿女,12个月,因下肢活动减少2个月入院。CT检查提示:右侧额顶部巨大肿块,大小9.8 cm×7.6 cm,边界清楚,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及钙化灶,增强扫描后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病灶推挤邻近右侧大脑中动脉及双侧大脑前动脉,右侧脑室... 患儿女,12个月,因下肢活动减少2个月入院。CT检查提示:右侧额顶部巨大肿块,大小9.8 cm×7.6 cm,边界清楚,内见斑片状低密度影及钙化灶,增强扫描后病变呈明显不均匀强化(图1)。病灶推挤邻近右侧大脑中动脉及双侧大脑前动脉,右侧脑室及第三脑室受压,左侧脑室扩张、积水,脑室旁间质性水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型半球胶质瘤 eef1g∷ros1基因融合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EGFR、ALK、ROS1基因突变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贺荣芝 刘川 +5 位作者 蔡婧 刘建辉 盛天乐 袁世洋 李里香 邹叶青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43-845,共3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驱动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NSCLC中EGFR、ALK、ROS1基因突变,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347例NSCLC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49.3%(171/34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驱动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NSCLC中EGFR、ALK、ROS1基因突变,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347例NSCLC中EGFR基因突变率为49.3%(171/347),突变易发生于女性、腺癌、年龄(≤62岁)及不吸烟患者(P<0.05),与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无关(P>0.05);突变类型以19-del和L858R为主(占87.1%)。ALK基因突变率为4.3%(15/347),ROS1基因突变率为1.7%(6/347),两基因突变均与患者性别、年龄、吸烟史、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及肿瘤分期无关(P>0.05),但ALK基因突变和ROS1基因突变者均为腺癌。另外,EGFR和ROS1基因突变共存者占0.3%(1/347)。结论NSCLC患者中EGFR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ALK及ROS1基因突变率。EGFR突变易发生于女性、腺癌、年龄≤62岁、不吸烟者,ALK和ROS1基因突变可能更易发生于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和ROS1基因突变可以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EgFR基因 ELM4-ALK融合基因 ros1基因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S1融合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诊断与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3
作者 江薇 王懿娜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57-262,共6页
ROS1基因重排/融合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发生率约为1%~2%。ROS1基因融合靶向药物的问世,明显改善了ROS1融合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总生存期,但大部分患者在持续用药后仍会出现获得性耐药。本文分... ROS1基因重排/融合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发生率约为1%~2%。ROS1基因融合靶向药物的问世,明显改善了ROS1融合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总生存期,但大部分患者在持续用药后仍会出现获得性耐药。本文分别就ROS1融合基因的背景、检测方法、ROS1靶向治疗的临床疗效以及耐药后的策略和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1融合基因 非小细胞肺癌 克唑替尼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拉替尼成功治疗伴有ROS1基因G2032R突变的晚期肺鳞癌1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梅 穆宁 +4 位作者 张恒 孙婉君 吴盛楠 徐悦 马春华 《中国肿瘤临床》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2期1184-1185,共2页
患者女性,52岁。于外院行右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确诊为转移性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考虑肺来源。患者经标准的一线、二线治疗后肿瘤持续进展,右锁骨上窝转移性淋巴结持续增大伴有肿瘤局部破溃,压迫症状明显,为进一... 患者女性,52岁。于外院行右颈部淋巴结穿刺活检确诊为转移性中-低分化鳞状细胞癌,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考虑肺来源。患者经标准的一线、二线治疗后肿瘤持续进展,右锁骨上窝转移性淋巴结持续增大伴有肿瘤局部破溃,压迫症状明显,为进一步治疗就诊于天津市人民医院,入院诊断为左肺中央型肺癌(T2bN3M0,ⅢB期),肺部靶病灶大小4.9 cm×3.6 cm。2022年4月12日行右锁骨上窝淋巴结穿刺活检,病理提示转移性鳞状细胞癌,免疫组织化学:CK7(-),CK5/6(+),P40(-),P63(+),Ki-67(阳性率70%),P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鳞癌 ros1基因融合 克唑替尼耐药 洛拉替尼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坦病毒H8205株G1-人源IL-2融合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5
5
作者 孙辉 关武祥 黄汉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8-581,共4页
目的 构建融合基因pcDNA3 1/His B IL 2 G1,为进一步研究汉坦病毒新型裸DNA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从含有人源IL 2的质粒中扩增出IL 2片段 ,将人源IL 2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His B中 ,构建的质粒命名为pcDNA3 1/His B IL 2... 目的 构建融合基因pcDNA3 1/His B IL 2 G1,为进一步研究汉坦病毒新型裸DNA疫苗奠定基础。方法采用PCR从含有人源IL 2的质粒中扩增出IL 2片段 ,将人源IL 2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His B中 ,构建的质粒命名为pcDNA3 1/His B IL 2。同样采用PCR扩增汉坦病毒H82 0 5株G1基因片段 ,将回收的G1片段经双酶切插入到pcD NA3 1/His B IL 2 ,构建成新的质粒pcDNA3 1/His B IL 2 G1。采用脂质体介导包裹 ,转入NIH3T3细胞中进行瞬时表达 ;采用原位杂交观察细胞内的基因表达 ,SDS PAGE法作重组质粒pcDNA3 1/His B IL 2 G1瞬时表达产物的鉴定。结果 融合基因可转录并表达一分子量为 78kD左右的蛋白 ,对照组则未见电泳条带出现。结论 成功构建pcDNA3 1/His B IL 2 G1融合基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坦病毒 H8205株 融合基因 克隆 表达 糖蛋白g1 白细胞介素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EF1A1基因克隆、原核分泌表达及融合蛋白纯化 被引量:2
6
作者 郭艳荣 常晓月 +2 位作者 崔晓君 魏勋斌 朱乃硕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27-133,共7页
eEF1A1作为蛋白合成中的重要翻译延伸因子,可与多种功能性蛋白如F-actin、BPOZ-2结合,并在细胞凋亡、蛋白降解方面起重要作用。以往原核基因工程蛋白表达系统大多为包涵体表达的变性分子,需要复性。为了获得eEF1A1原核分泌性可溶性蛋白... eEF1A1作为蛋白合成中的重要翻译延伸因子,可与多种功能性蛋白如F-actin、BPOZ-2结合,并在细胞凋亡、蛋白降解方面起重要作用。以往原核基因工程蛋白表达系统大多为包涵体表达的变性分子,需要复性。为了获得eEF1A1原核分泌性可溶性蛋白分子,克隆了人eEF1A1蛋白编码序列(约1 300 bp),并成功构建pET22b-A原核分泌表达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0.4 mmol/L终浓度IPTG诱导,经不同温度下包涵体与胞浆蛋白组分分析,快速明确蛋白表达情况,即诱导4 h后,37℃表达于包涵体组分,在30℃分泌表达至胞浆组分。通过His-Trap亲和层析纯化柱进行线性洗脱,Bradford法测定蛋白浓度高达620 mg/mL,SDS-PAGE分析纯度约为95%,蛋白大小符合50 kD,Western blotting显示目的蛋白能被eEF1A1抗体识别;质谱分析证实重组蛋白为人eEF1A1蛋白分子。为进一步研究其与重要功能性蛋白的相互作用及在细胞凋亡和蛋白降解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ef1A1 基因克隆 分泌表达 融合蛋白 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aml1/eto融合基因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姜艳梅 袁宏 +3 位作者 刘新元 王滨 李士军 王楠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1期17-22,共6页
本研究目的旨在构建实时荧光定量RT-PCR(RQ-RT-PCR)方法检测用的am l1/eto融合基因的RNA标准品,并以此作为工具监测急性髓系白血病M2患者微小残留病(MRD)的状态。应用定性的RT-PCR筛选患者标本中的am l1/eto融合基因,经体外扩增转录,得... 本研究目的旨在构建实时荧光定量RT-PCR(RQ-RT-PCR)方法检测用的am l1/eto融合基因的RNA标准品,并以此作为工具监测急性髓系白血病M2患者微小残留病(MRD)的状态。应用定性的RT-PCR筛选患者标本中的am l1/eto融合基因,经体外扩增转录,得到1010拷贝数RNA标准品,并对37例患者骨髓/外周血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构建的RNA标准品具有线形良好的标准曲线,扩增效率较高,特异性较好;患者初诊组和复发组的目的基因am l1/eto的相对值的平均值高于完全缓解组(CR)(p<0.05);随访的患者中初诊时目的基因am l1/eto的相对值很高,完全缓解时降低,复发时明显升高。初诊和CR两个时间点目的基因am l1/eto的相对值相差2个数量级以上时,病人的复发危险性相对较小,如果am l1/eto基因的相对值持续升高,则提示患者的预后较差。结论:RQ-RT-PCR方法检测am l1/eto融合基因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比较高,可信度和稳定性较好;对am l1/eto融合基因阳性患者MRD定量动态监测有助于初步评价治疗效果,估计患者的复发危险度,因此有望成为确定强化治疗的时机、延长病人完全缓解期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l1/eto融合基因 ro—RT—PCR 微小残留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唑替尼新辅助靶向治疗ROS1阳性肺腺癌1例 被引量:4
8
作者 钟炜祥 韦晰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2-52,共1页
患者女性,53岁。无吸烟史,因右上肺肿物于2019年10月23日就诊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占位(42 mm×41 mm×40 mm),考虑周围型肺癌并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完善相关检查并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后诊断:右... 患者女性,53岁。无吸烟史,因右上肺肿物于2019年10月23日就诊于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胸部CT提示右肺上叶占位(42 mm×41 mm×40 mm),考虑周围型肺癌并纵隔多发肿大淋巴结,完善相关检查并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后诊断:右肺上叶恶性肿瘤(腺癌ⅢA期,cT2N2M0),见图1,合并频发室性早搏,不宜手术治疗。外送活检组织切片进行二代测序发现EZRROS1融合突变,经患方知情同意后于2019年11月13日开始仅给予克唑替尼靶向治疗至2020年7月10日,期间复查胸部CT提示右上肺癌灶和纵隔淋巴结呈进行性缩小(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唑替尼 ros1融合基因 新辅助靶向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8;21)急性髓性白血病72例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赖悦云 邱镜滢 +7 位作者 江滨 卢锡京 黄晓军 刘艳荣 师岩 党辉 何琦 陆道培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伴有t(8;21)染色体异常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实验室及临床特性,比较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与单纯t(8;21)AML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t(8;21)AML患者,包括细胞形态学、血象、细胞遗传学G显带核型、... 目的:探讨伴有t(8;21)染色体异常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的实验室及临床特性,比较伴有附加染色体异常与单纯t(8;21)AML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t(8;21)AML患者,包括细胞形态学、血象、细胞遗传学G显带核型、免疫表型、AML1/ETO融合基因及临床特征,并按染色体核型分为单纯组(A组)及伴有附加异常组(B组)进行比较.结果:72例t(8;21)AML按FAB分型M2占65例(90%),M4占5例,2例为M5.单纯易位27例,伴附加染色体异常45例(62.5%),主要的附加异常类型为-Y,+4,del(9q).A,B两组在年龄分布、骨髓幼稚细胞数、骨髓Auer小体检出率、骨髓嗜酸细胞数、免疫表型分布、髓外白血病发生率及化疗诱导缓解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数略低,且男性患者比例明显高于A组.随访1~96月,A组3年预期生存率为(63.9±11.2)%,中位生存时间为65个月;而B组3年预期生存率为(20.9±9.2)%,中位生存时间12个月(P<0.05),但B组各种主要附加异常之间生存时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附加染色体异常是t(8;21)AML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之一,伴有附加异常的t(8;21)AML生存时间明显短于单纯t(8;21)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性白血病 t(8 特征分析 附加染色体异常 AML1/ETO 外周血白细胞数 生存时间 AUER小体 回顾性分析 细胞形态学 g显带核型 细胞遗传学 染色体核型 FAB分型 嗜酸细胞数 髓外白血病 临床特性 免疫表型 临床特征 融合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