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10
1
作者 邢忠海 刘东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7-508,共2页
目的:探讨EDTA-K2在体外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方法:对10例典型的EDTA-K2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的静脉血分别用EDTA-K2抗凝、枸橼酸钠抗凝,另取稀释的末梢血并通过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同时手工涂片观察,并用手工计数... 目的:探讨EDTA-K2在体外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方法:对10例典型的EDTA-K2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的静脉血分别用EDTA-K2抗凝、枸橼酸钠抗凝,另取稀释的末梢血并通过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同时手工涂片观察,并用手工计数血小板作为参考进行比较。结果:EDTA-K2抗凝静脉血检测结果与手工计数血小板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检测结果与手工计数血小板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用EDTA-K2抗凝静脉血涂片可观察到成团聚集的血小板,而枸橼酸钠抗凝静脉血涂片可观察到血小板散在分布,无聚集现象。结论:EDTA-K2对血小板可以产生聚集作用,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而选择枸橼酸钠抗凝可以纠正EDTA-K2依赖性的血小板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血细胞分析仪 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阿米卡星对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聚集的解离作用 被引量:7
2
作者 赵丽艳 刘昕鸣 +3 位作者 庞孟煜 高艺航 李俊峰 于庭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78-182,共5页
目的:探讨硫酸阿米卡星对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患者血标本中血小板聚集的解离作用,为这类标本血小板的准确计数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在1例少见的EDTA-PTCP患者EDTA-K2抗凝管中预先加入或不加硫酸阿米卡... 目的:探讨硫酸阿米卡星对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患者血标本中血小板聚集的解离作用,为这类标本血小板的准确计数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在1例少见的EDTA-PTCP患者EDTA-K2抗凝管中预先加入或不加硫酸阿米卡星后采集静脉血,分别于采血后不同时间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数和其他血细胞参数;留取EDTA-K2抗凝血后不同时间加入阿米卡星,观察其对血小板聚集的解离作用,并检查血涂片中血小板形态改变。结果:未加阿米卡星的EDTA-PTCP标本,随采血后标本放置时间(0.5~4.0h)的延长,血小板数从117×109L-1逐渐降至41×109L-1。在EDTA-K2抗凝管中预先加入阿米卡星的血标本,血小板计数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且标本室温放置4.0h内血小板计数值相对稳定。采集的血标本放置30min以内加入阿米卡星,血小板计数(186×109L-1~191×109L-1)在正常参考值范围内,血涂片镜检可见聚集的血小板明显解离,而超过30min后加入硫酸阿米卡星,随标本放置时间(40min~4h)的延长,血小板计数从放置40min时的168×109L-1逐渐降至放置4h时的42×109L-1,镜检血涂片中血小板逐渐明显聚集。结论:留取血标本前或留取标本后30min内加入一定量硫酸阿米卡星,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EDTA-PTCP患者血小板计数是准确的,且其他血细胞参数的测定未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阿米卡星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 解离作用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抗凝剂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血小板计数的研究 被引量:39
3
作者 巫小莉 周小棉 +3 位作者 邓穗德 李结秋 邓伟雄 罗文沈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578-580,共3页
目的:寻找能够抑制因EDTA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凝集的理想方法,以准确计数此类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方法:(1)观察不同抗凝剂及时间对患者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的影响;(2)分别在2mg/mLEDTA-K2抗凝血中加入磷酸吡哆醛、Tris、庆大霉素、氨茶... 目的:寻找能够抑制因EDTA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凝集的理想方法,以准确计数此类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方法:(1)观察不同抗凝剂及时间对患者和对照组血小板计数的影响;(2)分别在2mg/mLEDTA-K2抗凝血中加入磷酸吡哆醛、Tris、庆大霉素、氨茶碱、丁胺卡那霉素等,抽血后放置不同时间段作血小板计数,同时观察血片上有无血小板聚集现象。结果:(1)对照组的EDTA-K2、草酸-氟化钠抗凝血在4h内血小板计数结果稳定、准确,观察血片无血小板聚集现象,其他抗凝剂则成下降趋势或不稳定。而患者4h内血小板计数则成倍下降,观察血片上有血小板聚集现象。(2)在2mg/mLEDTA-K2抗凝血内加入5mg/mL丁胺卡那霉素,能使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在4h内准确、稳定、可靠,观察血片上无血小板聚集现象。结论:在2mg/mLEDTA-K2抗凝血内加入5mg/mL丁胺卡那霉素,可使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抗凝剂依赖 edta 假性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相关因素探讨 被引量:16
4
作者 郑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9-490,共2页
测定医院门诊就诊者及正常体检者12000例全血血小板,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探讨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PTCP)的相关临床因素。
关键词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抗法稀释模式在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邵永生 张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03-305,共3页
目的:探讨电阻抗法稀释模式在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中的应用。方法:样本对照研究。结合显微镜复检规则,选择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PLT计数〈100×10^9/L,镜检筛选有血小板聚集的52例患者复采静脉血,制备全血... 目的:探讨电阻抗法稀释模式在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中的应用。方法:样本对照研究。结合显微镜复检规则,选择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PLT计数〈100×10^9/L,镜检筛选有血小板聚集的52例患者复采静脉血,制备全血、4.5倍、10倍稀释样本.分别复测各样本5、15、30、50、60minPLT数值.以光学法结果为对照,配对t检验比较各计数值的差异。结果:60min内全血模式、4.5倍稀释模式PIJT计数值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光学法5min结果(147.96±60.31)×10^9/L为标准对照。光学法和阻抗法全血模式各时间点检测结果比较差异都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阻抗法全血模式各时间点、稀释4.5倍模式(15、30、50、60min)、稀释10倍模式(50,60min)间结果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稀释4.5倍模式(5min)、稀释10倍模式(5、15、30min)间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镜检筛选,电阻抗法4.5倍稀释(5rain)或10倍稀释(5—30min)PLT计数结果,可应用于EDTA-PTCP血小板数据纠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 阻抗法 稀释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实验分析与对策 被引量:23
6
作者 毛维玉 霍梅 +1 位作者 叶素丹 龚文波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45-1347,共3页
本研究旨在了解临床常见的EDTA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及其解决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5月间住院的71 535例,在血常规检测时有血小板减少的1326例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中EDTA-K2抗凝剂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病例87例改用枸... 本研究旨在了解临床常见的EDTA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及其解决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5月间住院的71 535例,在血常规检测时有血小板减少的1326例患者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其中EDTA-K2抗凝剂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病例87例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再次分析检测,同时涂片瑞-姬氏染色油镜下观察血小板形成分布情况。结果表明:87例EDTA-K2抗凝剂血小板数值为(56±27)×109/L,换用枸橼酸钠抗凝剂在同一仪器上检测,其血小板数值为(185±39)×109/L,两者结果用配对t检验分析,统计学上结果有显著性差异(t=1.83,P<0.01)。EDTA-K2抗凝剂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其发生率为0.12%,占血小板减少总数的6.56%。结论:EDTA-K2抗凝剂导致的假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0.12%,极易误诊。对血小板计数<100×109/L的标本应进行涂片复查。发现有血小板聚集的情况应改用枸橼酸钠抗凝剂进行再次检测,以防发生误诊误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计数 假性血小板减少 ed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降低一例 被引量:20
7
作者 杨一芬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58-158,161,共2页
关键词 edta依赖性血小板假性降低 血小板计数 抗凝剂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痔出血并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一例 被引量:1
8
作者 闵春明 郝志楠 尹德成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616-1616,共1页
乙二胺四乙酸盐(ethylenediaminetelraacetic acid,EDTA)是被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ICSH)认定对血细胞影响较小的血液抗凝剂,作为较理想的血常规抗凝剂被临床广泛使用,但EDTA可以导致个别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发生聚集,引起EDTA依赖... 乙二胺四乙酸盐(ethylenediaminetelraacetic acid,EDTA)是被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ICSH)认定对血细胞影响较小的血液抗凝剂,作为较理想的血常规抗凝剂被临床广泛使用,但EDTA可以导致个别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发生聚集,引起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dependent pseudothrombocytopenia,EDTA-PTCP),并且与抗凝时间有关,即抗凝时间越长,血小板聚集现象越严重,血小板数量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抗凝剂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童秀珍 卜珊珊 +1 位作者 汪延生 李娟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B06期236-238,共3页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剂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的临床特点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7年间10例EDTA抗凝剂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经不同抗凝剂仪器检测、手工法计算血小板数及血涂片瑞-姬氏...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剂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EDTA-PTCP)的临床特点及原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2007年间10例EDTA抗凝剂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者经不同抗凝剂仪器检测、手工法计算血小板数及血涂片瑞-姬氏染色法观察血小板形态的情况,探讨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原因。[结果]EDTA抗凝剂仪器测出血小板数为(18.7±10)×109/L,换用枸橼酸钠法、手工法检测血小板数分别为(165.1±42)×109/L、(186.8±52.0)×109/L,与EDTA抗凝法比较,P均<0.01,中位误诊时间为21 d(7~30 d),基础疾病分别颅咽管瘤1例、鼻咽癌1例、慢性肾炎尿毒症期2例、乙型肝炎1例、冠心病1例、上呼吸道感染1例、子宫肌瘤1例、高血压病1例、健康体检1例,基础疾病与假性血小板减少程度的无关系。[结论]EDTA抗凝剂所致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发病率较低,极易误诊,对于临床上无出血倾向的血小板减少的患者应注意排除EDTA-PTCP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剂 乙二胺四乙酸(edta) 假性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依从性假性血小板减少——应用血细胞自动计数仪时需注意的问题 被引量:24
10
作者 蔡民 徐继芹 王雪银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237-237,共1页
血细胞自动计数仪已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中广泛使用。然而自动计数仪所采用的EDTA抗凝剂,有引起EDTA依从的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dependentpseudothrombocytopenia)之弊,虽然少见,但... 血细胞自动计数仪已在各级医疗卫生单位中广泛使用。然而自动计数仪所采用的EDTA抗凝剂,有引起EDTA依从的假性血小板减少(EDTAdependentpseudothrombocytopenia)之弊,虽然少见,但值得重视,国内迄今极少报道。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计数仪 edta抗凝剂 假性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胺四乙酸依赖性血小板减低症2例
11
作者 庄豪 李万娇 何今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654-2654,共1页
自Onder等于1980年报道1例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低症以来,国内外广泛关注.其发生率报道差异较大,为0.09%~1.26%不等.而EDTA是血细胞计数常用的抗凝剂,临床上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低症并不罕见,足以引起同行重视.我们于2006... 自Onder等于1980年报道1例乙二胺四乙酸(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低症以来,国内外广泛关注.其发生率报道差异较大,为0.09%~1.26%不等.而EDTA是血细胞计数常用的抗凝剂,临床上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低症并不罕见,足以引起同行重视.我们于2006年11月至2007年1月发现EDTA依赖性血小板减低症2例,我们采用不同抗凝剂对血小板进行检测,现报告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胺四乙酸 血小板 依赖性 低症 edta 血细胞计数 抗凝剂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 被引量:28
12
作者 邝妙欢 陆霄云 +1 位作者 钟义富 刘万里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A04期121-124,共4页
【目的】分析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方法】规定了血小板聚集、弱聚集、无聚集的概念范围,对本院送检81000个EDTA-K2抗凝血细胞分析的标本,制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发现有血小板聚集的43个样本,再用EDTA-K2、柠檬酸钠两种抗凝管同时... 【目的】分析假性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方法】规定了血小板聚集、弱聚集、无聚集的概念范围,对本院送检81000个EDTA-K2抗凝血细胞分析的标本,制血涂片,显微镜检查发现有血小板聚集的43个样本,再用EDTA-K2、柠檬酸钠两种抗凝管同时追踪重抽了32例的血样本后马上送检,分别在15min内、1h、2h做仪器的血小板计数,同时血液涂片镜检血小板的分布状况及评估血小板数量,2h后取样本置于37℃水浴30min后马上检测。【结果】32例假性血小板减少,马上重新抽血检验有6例(18.8%)用EDTA-K2和柠檬酸钠抗凝都不再有聚集,余下26例(81.2%)EDTA-K2抗凝在2h后都聚集;这26例用檬酸钠抗凝有20例(76.9%)在15min内无聚集。在2h内随着时间的延长血小板聚集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团块会越来越大。比较EDTA-K2抗凝与柠檬酸钠抗凝的样本的聚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7℃水浴后计数血小板数量与水浴前结果无差异,镜检血小板聚集现象无改变。肿瘤病人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约为0.09%。【结论】引起假性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因素有抽血不当、EDTA依赖等,其中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较多见。用柠檬酸钠抗凝样本后马上检测可大部分消除EDTA依赖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性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聚集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诱导假性血小板减少症一例
13
作者 袁新民 陈曦 丛祥凤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0-430,共1页
1对象与方法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在全血细胞分析中作为抗凝剂,因其对血细胞体积、形态无影响而被大量应用。文献报道,普通人群对EDTA—K2抗凝稳定,结果无影响,而少数标本可在EDTA—K2诱导下使血小板假性减少,我院收治1... 1对象与方法 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在全血细胞分析中作为抗凝剂,因其对血细胞体积、形态无影响而被大量应用。文献报道,普通人群对EDTA—K2抗凝稳定,结果无影响,而少数标本可在EDTA—K2诱导下使血小板假性减少,我院收治1例男性患者,年龄62岁,主因发作性胸闷6年、加重3个月于2005年5月23日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恶化劳力型心绞痛、高血压入院。入院查体:体温、脉搏、呼吸正常,血压180/80mmHg(1mmHg=0.133kPa),发育正肯、营养良好、皮肤无紫癜,黏膜无出血,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腹部平软,肝脾未触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假性减少 乙二胺四乙酸 血小板减少 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恶化劳力型心绞痛 全血细胞分析 ed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TA-K3抗凝剂血常规管采血发生血小板凝集现象
14
作者 魏悦 高宇 《护理学杂志》 2006年第7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 凝集现象 edta 抗凝剂 血常规 血发生 真空采血管 假性血小板减少 房颤患者 血小板聚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