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桡侧腕短伸肌神经血管肌蒂移位修复前臂屈肌瘫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发惠 郑和平 钟桂午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8-19,共2页
在35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桡侧腕短伸肌神经及其伴行血管的关系.该肌神经来自桡神经的深支或浅支,可分离长度平均12.3cm以上,横径1.1mm,伴行动脉外径1.3mm。设计以神经肌支和伴行血管为蒂的桡侧腕短伸肌... 在35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桡侧腕短伸肌神经及其伴行血管的关系.该肌神经来自桡神经的深支或浅支,可分离长度平均12.3cm以上,横径1.1mm,伴行动脉外径1.3mm。设计以神经肌支和伴行血管为蒂的桡侧腕短伸肌神经血管肌蒂,可转位修复正中神经损伤所致的前臂屈肌群的瘫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移位 前臂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侧腕短伸肌双副腱1例
2
作者 林永绥 张发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82-582,共1页
关键词 成年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桡侧腕短伸肌腱止点清理术与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宏 李宏云 +3 位作者 姚伟 薛啸傲 华英汇 陈世益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3-130,共8页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桡侧腕短伸肌腱(ECRB)止点清理术和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对慢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慢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关节镜下ERCB止点清理手术组(25例)...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桡侧腕短伸肌腱(ECRB)止点清理术和体外冲击波治疗(ESWT)对慢性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慢性肱骨外上髁炎患者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关节镜下ERCB止点清理手术组(25例)和冲击波组(25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和12个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评分,臂、肩、手障碍(DASH)评分,梅奥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重返工作时间评估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治疗后功能评分与患者基本资料的相关性。结果:功能评分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DASH评分及VAS评分显著下降,MEPS评分显著提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3个月时,冲击波组和手术组两组间DASH评分无显著性差异(46±12 vs 49±11;P=0.39),冲击波组MEPS评分显著高于手术组(87±7 vs 80±7;P=0.002),而冲击波组VAS评分显著低于手术组(2±1 vs 3±1;P=0.002)。在治疗后6个月及12个月,两组间在DASH评分、MEPS评分及VAS评分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相关性分析发现,冲击波组功能评分与性别、年龄及体质指数(BMI)相关,而手术组功能评分与年龄、局封次数及ECRB病变程度相关。结论:关节镜下ECRB止点清理手术和冲击波均是治疗慢性肱骨外上髁炎的有效方法,在治疗后早期缓解疼痛方面冲击波治疗优于关节镜下ECRB止点清理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上髁炎 关节镜 清理术 冲击波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肌电生物反馈作用于脑卒中患者桡侧腕伸肌群对手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4
4
作者 谢羽婕 张驰 胥方元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46-948,共3页
脑卒中患者由于存在手功能障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到影响,其重返社区与重返社会的康复目标难以实现,所以,目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对脑卒中后手功能恢复的研究.本研究运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侧患手,以促进手功能恢复,现报... 脑卒中患者由于存在手功能障碍,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到影响,其重返社区与重返社会的康复目标难以实现,所以,目前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对脑卒中后手功能恢复的研究.本研究运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脑卒中患者偏瘫侧患手,以促进手功能恢复,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物反馈治疗 脑卒中患者 手功能障碍 反馈作用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手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子肌电桥技术对颈脊髓损伤患者桡侧腕长伸肌运动功能康复的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冲 杜良杰 +5 位作者 王志功 李建军 李军 刘宏炜 丛芳 林歆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98-705,共8页
目的观察微电子肌电桥(EMGB)技术对C5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桡侧腕长伸肌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选择本院C5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试验组(n=10)。对照组进行常规腕背伸训练,试验组在此基... 目的观察微电子肌电桥(EMGB)技术对C5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桡侧腕长伸肌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选择本院C5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试验组(n=10)。对照组进行常规腕背伸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EMGB训练,共180 d。以桡侧腕长伸肌表面肌电图(sEMG)、徒手肌力检查(MMT)、Wolf运动功能评定量表(WMFT)、脊髓损伤独立性量表(SCIM)评价各组治疗前后的患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后,两组桡侧腕长伸肌表面肌电峰值和平均值均提高(t>2.510,P<0.05);试验组左侧桡侧腕长伸肌表面肌电峰值和平均值均优于对照组(t>2.759,P<0.05);试验组右侧桡侧腕长伸肌表面肌电峰值优于对照组(t=2.691,P<0.05);试验组右侧桡侧腕长伸肌表面肌电平均值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2.063,P=0.054)。两组治疗后MMT均提高(t>2.569,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t>2.278,P<0.05)。两组治疗后WMFT、SCIM评分均明显提高(t>3.839,P<0.01),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t<1.498,P>0.05)。结论EMGB训练能够提高C5完全性脊髓损患者桡侧腕长伸肌的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微电子电桥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腱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大为 刘志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拇对掌肌、拇短展肌的解剖学特点,探讨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拇对掌功能重建的方法。方法:对20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解剖拇对掌肌、拇短展肌,并建立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手术模型。结果:拇短展肌肌纤维方向沿第... 目的:研究拇对掌肌、拇短展肌的解剖学特点,探讨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的拇对掌功能重建的方法。方法:对20侧新鲜成人上肢标本,解剖拇对掌肌、拇短展肌,并建立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的手术模型。结果:拇短展肌肌纤维方向沿第1掌骨纵轴方向,拇对掌肌肌纤维方向与第1掌骨成一定角度。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移位后,测量拇指远侧横纹中点到第3掌骨长轴与掌远侧横纹交点之间的最大距离可达(5.9±0.7)cm。结论(:1)尺侧腕伸肌长度、肌力足以重建拇对掌功能,拇短伸肌腱止点恒定,联合移位后其作用方向与拇短展肌方向一致,且旋前角度足够。(2)以尺侧腕伸肌-拇短伸肌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是一种符合拇对掌功能生物力学的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对掌功能重建 腱移位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罕见桡侧腕伸肌变异与文献复习
7
作者 刘浩 胡小令 Amanda Treadwell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52-354,共3页
作者于2004年在指导学生对一具90岁男性尸体标本进行解剖时,见其左前臂桡侧腕伸肌区存在有桡侧腕伸副肌(extensor carpi radialis accessorius。ECRA)合并桡侧腕长、短伸肌之间出现两条副肌腱并相互交叉连接的一种罕见的复合变异。
关键词 文献复习 变异 尸体标本 交叉连接 左前臂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肌内效贴扎方法对腕关节活动度及相关主要肌肉的即时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银龙 郭媛 +6 位作者 张绪树 柯海波 聂文彬 郭壮 张凯 继斌平 文云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8-128,共1页
目的探究不同肌内效贴扎方法对腕关节活动度和相关主要肌肉的影响。方法招募了26名(13男,13女)健康志愿者。志愿者优势侧前臂屈肌上应用4种不同贴扎方法(无贴扎、I形促进技术、I形和Y形抑制技术)时,腕关节进行屈伸和尺桡偏运动,同时测... 目的探究不同肌内效贴扎方法对腕关节活动度和相关主要肌肉的影响。方法招募了26名(13男,13女)健康志愿者。志愿者优势侧前臂屈肌上应用4种不同贴扎方法(无贴扎、I形促进技术、I形和Y形抑制技术)时,腕关节进行屈伸和尺桡偏运动,同时测量腕关节活动度和采集前臂五块肌肉的表面肌电信号。在应用肌内效贴之前,对贴布进行了拉伸实验,以保证贴扎拉力在贴布线弹性范围之内。结果腕关节屈伸和尺桡偏活动度在4种不同贴扎条件时无显著差异。在腕关节屈伸过程中,与无贴扎相比,I形促进技术显著增加了尺侧腕伸肌、尺侧腕屈肌和屈肌群的积分肌电值(P<0.05),I形抑制技术明显增加了尺侧腕屈肌的积分肌电值(P<0.05);在腕关节尺桡偏运动中,与无贴扎相比,I形促进技术明显增加了尺侧腕屈肌的积分肌电值(P<0.05)。结论肌内效贴对健康志愿者的腕关节活动度没有明显影响。然而,促进技术相比抑制技术更能增加前臂肌肉的激活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效贴 前臂屈 表面电信号 关节 贴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副拇长伸肌1例
9
作者 刘焕龙 王增涛 +2 位作者 黄伟克 侯致典 陈刚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3-383,共1页
作者在尸体解剖过程中发现副拇长伸肌1例,该标本为成年男性左上肢。在拇长伸肌腱尺侧,有一纤细副拇长伸肌腱,向近端追踪,该肌起自伸肌总起点,在前臂浅层指总伸肌桡侧与指总伸肌向远端并行走行,其肌腱在伸肌支持带处进入腕背第4个... 作者在尸体解剖过程中发现副拇长伸肌1例,该标本为成年男性左上肢。在拇长伸肌腱尺侧,有一纤细副拇长伸肌腱,向近端追踪,该肌起自伸肌总起点,在前臂浅层指总伸肌桡侧与指总伸肌向远端并行走行,其肌腱在伸肌支持带处进入腕背第4个鞘管,位于该鞘管最桡侧,出鞘管后斜向桡侧远端跨越桡侧腕长伸肌腱和桡侧腕短伸肌腱,走向拇指掌指关节背侧,部分腱纤维止于拇指掌指关节背侧纤维组织,其余腱纤维并行于拇长伸肌腱尺侧,止于拇指远节指骨基底背面及临近关节囊。提拉该肌腱,拇指发生背伸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长 拇指掌指关节 纤维组织 指总 支持带 尸体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Nirschl清理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玉雷 崔国庆 +3 位作者 敖英芳 肖健 闫辉 于长隆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4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各种因素对关节镜下Nirschl清理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5年本所收治的关节镜下采用Nirschl清理术治疗的23例顽固性网球肘患者(24例肘:9例男性,14例女性;术时平均46.2岁)术后疗效。... 目的:探讨各种因素对关节镜下Nirschl清理术治疗顽固性网球肘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至2005年本所收治的关节镜下采用Nirschl清理术治疗的23例顽固性网球肘患者(24例肘:9例男性,14例女性;术时平均46.2岁)术后疗效。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1ogue scale,VAS)、重返工作和体育活动时间、满意度、肘关节活动范围和握力作为疗效的评价指标。用非参数检验或Fisher’s Exact检验分别比较性别、年龄、职业、病程、激素注射次数、术中是否使用缝合术或钻孔术对手术效果的影响。结果:术后随访时间平均12.6个月(4。23个月),随访率100%。手术总优良率87.5%。性别、年龄、职业、病程、激素注射次数、术中是否使用缝合术或钻孔术对手术效果均无明显影响。重体力劳动者与办公室工作者相比,前者(5.33个月)比后者(2.53个月)平均多2.8个月重返工作岗位,但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412)。结论:关节镜下Nirschl清理术是一种治疗顽固性网球肘安全有效的方法。性别、年龄、职业、病程、激素注射次数、术中是否使用缝合术或钻孔术对术后效果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顽固性网球肘 影响因素 ecrb() Nirschl清理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