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CMWF高分辨率数值预报2 m温度产品在铜仁市的适用性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超 徐大红 +1 位作者 李习瑾 陈方远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1期216-217,共2页
将ECMWF高分辨率数值(简称EC-thin)2 m温度产品与铜仁地区3个国家基本站的观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检验该产品在铜仁地区的适用性。本文分别采用分月统计和分段统计的方式比较温度实况值与预报值的差值绝对值。结果显示,EC-thin 2 m温... 将ECMWF高分辨率数值(简称EC-thin)2 m温度产品与铜仁地区3个国家基本站的观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以检验该产品在铜仁地区的适用性。本文分别采用分月统计和分段统计的方式比较温度实况值与预报值的差值绝对值。结果显示,EC-thin 2 m温度产品对低温的预报效果优于高温;低温预报效果5月最优,高温11月最优;72 h的低温预报效果要优于24、48 h,24 h的高温预报效果优于48、72 h;当预报值为10~20℃时,差值最低,仅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wf高分辨率数值预报 2 m温度 差值 适用性 贵州铜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带高分辨率模式(TRAMS-V3.0)技术方案及其系统预报性能 被引量:21
2
作者 陈子通 徐道生 +3 位作者 戴光丰 张艳霞 钟水新 黄燕燕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4-454,共11页
在原模式版本TRAMS-V2.0的基础上,通过对三维静力参考大气、拉格朗日矢量投影、云降水物理和辐射等技术方案进行改进,并且针对高分辨率模式易产生强垂直运动和小尺度扰动等问题,引入水平扩散、垂直运动耗散等技术方案,同时优化模式动力... 在原模式版本TRAMS-V2.0的基础上,通过对三维静力参考大气、拉格朗日矢量投影、云降水物理和辐射等技术方案进行改进,并且针对高分辨率模式易产生强垂直运动和小尺度扰动等问题,引入水平扩散、垂直运动耗散等技术方案,同时优化模式动力物理过程各功能块的调用方式和一些技术参数,最终形成适合热带高分辨率的模式版本TRAMS-V3.0。批量测试表明,新版模式TRAMS-V3.0的预报性能明显优于TRAMS-V2.0,新版模式不仅对形势场和地面要素的预报误差较小,而且各量级降水预报的准确率也比较高,如48小时2 m温度预报RMS由原来的2.4℃降低为1.8℃,晴雨48小时预报准确率由原来的0.736提高到0.810等。基于TRAMS-V3.0建立的预报系统,实时业务应用中展现了系统在晴雨、暴雨、地面要素等方面预报的优势。并针对暴雨空漏报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提出下一步技术改进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 高分辨率 数值预报 业务 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海高分辨率业务化风暴潮模式的业务化预报检验 被引量:21
3
作者 董剑希 付翔 +2 位作者 吴玮 赵联大 于福江 《海洋预报》 2008年第2期11-17,共7页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建立了中国海高分辨率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模式在水平分辨率和网格的嵌套方面都较以往的业务化模式有改进和提高。自2003年起将模式投入业务化运行以来,连续三年共对11个台风风暴潮过程进行了跟踪预报,并将数值预...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建立了中国海高分辨率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模式在水平分辨率和网格的嵌套方面都较以往的业务化模式有改进和提高。自2003年起将模式投入业务化运行以来,连续三年共对11个台风风暴潮过程进行了跟踪预报,并将数值预报结果与实测资料相对比。本文将对预报模式三年来的预报结果进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海高分辨率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式 预报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在强对流天气预警中的业务应用进展 被引量:51
4
作者 漆梁波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61-673,共13页
结合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的业务发展及笔者在使用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中的一些经验,分析和总结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在强对流天气预报和预警中的国内外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通过2014年一次强风雹过程的产品应用分析,指出高分辨率模式产品在业务... 结合高分辨率数值模式的业务发展及笔者在使用高分辨率数值模式中的一些经验,分析和总结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在强对流天气预报和预警中的国内外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并通过2014年一次强风雹过程的产品应用分析,指出高分辨率模式产品在业务应用中的两大优势:增加预报员的预期能力;有助于精细化预警和延长预警时效。论文还探讨了高分辨率数值模式在业务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就我国天气预警业务如何快速从"基于观测分析"向"基于模式预报分析"过渡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尽快建立灾害性天气测试平台、重视高分率数值模式的产品后处理研发和加强针对预报员的数值预报理论及相关技术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数值模式 业务应用 观测分析 模式预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区域高分辨率模式的改进、发展及试验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玉春 张华 +1 位作者 吕世华 苏志侠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20,共10页
对复杂地形条件下嵌套细网格数值模式进行了改进和发展,使之成为水平格距为50km,垂直分层为11层的高分辨率模式。同时对其物理过程如积云对流参数化、边界层物理等也进行了改进,并将该模式程序优化为能在计算机工作站和微机上... 对复杂地形条件下嵌套细网格数值模式进行了改进和发展,使之成为水平格距为50km,垂直分层为11层的高分辨率模式。同时对其物理过程如积云对流参数化、边界层物理等也进行了改进,并将该模式程序优化为能在计算机工作站和微机上进行业务运行的数值预报系统。试验结果表明,改进的高分辨率模式不论对雨区范围的分布还是对暴雨中心值的预报一般都优于原模式。降水评分的Ts值高于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模式 数值预报 有限区域 降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静力中尺度高分辨率模式模拟中的垂直坐标影响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李兴良 陈德辉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1-172,共12页
近几年来,随着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甚高分辨率的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业务应用已成为可能,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模式技术的新问题也随之提了出来,垂直坐标系的影响就是其中之一。文中借助于美国新一代数值预报模式WRF(WeatherReseacha... 近几年来,随着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甚高分辨率的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业务应用已成为可能,与之相关的一系列模式技术的新问题也随之提了出来,垂直坐标系的影响就是其中之一。文中借助于美国新一代数值预报模式WRF(WeatherReseachandForecast),比较了非静力中尺度模式高分辨率模拟应用的垂直坐标影响问题。研究表明,当选用几何高度(z)和气压(p)来构造地形追随坐标时,低层两坐标引起的误差基本一样,中高层高度地形追随坐标引起的误差小于气压地形追随坐标;而且分辨率越高差异愈大。高分辨率模拟结果也表明,这种差异趋势是存在的;此外,本文对天气过程的预报要素场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 模式模拟 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 非静力中尺度模式 计算机技术 高分辨率 业务应用 模拟应用 模拟结果 天气过程 坐标系 and 坐标时 地形 要素场 相关 气压 高度 误差 标引 低层 高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梅雨暴雨的高分辨率数值模拟研究
7
作者 朱禾 E.Rasmussen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12-219,共8页
对移植欧洲高分辨率有限区数值模式(HIRLAM)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解决了青藏高原对高分辨率欧洲模式引入中所造成的问题。利用该模式模拟了1991年江淮流域严重洪涝时期一次梅雨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 对移植欧洲高分辨率有限区数值模式(HIRLAM)在我国的适用性进行了研究,解决了青藏高原对高分辨率欧洲模式引入中所造成的问题。利用该模式模拟了1991年江淮流域严重洪涝时期一次梅雨暴雨过程的中尺度特征,并揭示了青藏高原涡与西南涡的不同特点及其对形成特大暴雨中尺度系统的影响。这对于进一步了解梅雨暴雨的形成和演变机理及其预报等有一定意义,并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雨 暴雨 高分辨率 数值模拟 降水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CMWF细网格风场的台风“烟花”与飓风“艾达”风暴潮数值预报检验与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熊杰 傅赐福 +1 位作者 于福江 董剑希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9,共9页
基于已调试验证的全球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型,采用ECMWF细网格预报风场对2106号台风“烟花”和Al2109号飓风“艾达”开展风暴潮数值预报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烟花”48 h和24 h台风预报路径、强度与实测相近,各潮位站48 h和24 h预报... 基于已调试验证的全球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型,采用ECMWF细网格预报风场对2106号台风“烟花”和Al2109号飓风“艾达”开展风暴潮数值预报检验和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烟花”48 h和24 h台风预报路径、强度与实测相近,各潮位站48 h和24 h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49 m和0.22 m,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30.17%和12.56%;飓风“艾达”48 h和24 h台风预报路径较实况偏西,预报强度低于实测,各潮位站48 h和24 h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14 m和0.49 m,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61.29%和25.17%。分析风暴潮数值预报误差的原因发现:ECMWF细网格风场对风圈庞大且强度变化较慢的大型台风“烟花”的预报准确度高,而对短时间强度爆发型飓风“艾达”的预报准确度稍显不足,导致台风“烟花”风暴潮预报的误差明显小于飓风“艾达”。ECMWF细网格风场可以成为驱动风暴潮数值预报的有益补充,建立模型风场与ECMWF细网格风场的融合风场将会进一步提升风暴潮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烟花” 飓风“艾达” ecmwf细网格 风暴潮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WF数值产品在热带气旋(TC)路径预报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涂小萍 姚日升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59-764,共6页
将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应用到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海平面气压场(MSLP)、850 hPa涡度场和风场,对2004—2008年西北太平洋(WNP)和南海(SCS)所有编号热带气旋(TC)进行路径预报。结果表明:基于850 hPa涡度场的TC预报效果好于气压场预报... 将三次样条插值方法应用到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海平面气压场(MSLP)、850 hPa涡度场和风场,对2004—2008年西北太平洋(WNP)和南海(SCS)所有编号热带气旋(TC)进行路径预报。结果表明:基于850 hPa涡度场的TC预报效果好于气压场预报,而综合考虑850 hPa涡度场、风场和海平面气压场的预报效果最好,且有效预报次数更多。与中央气象台(CMO)主观定位及预报对比发现:ECMWF客观预报的0 h的TC平均路径误差为79.9 km,24 h平均客观预报误差大于中央气象台的主观误差,而48~96 h则小于中央气象台的主观误差;误差年际变化分析表明:主观预报水平进步缓慢,而客观预报水平进步明显。ECMWF客观预报效果优于中央气象台效果差的主观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 三次样条插值 ecmwf 数值预报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CMWF驱动场谱逼近对浙江超强台风“利奇马”(2019)精细化数值预报的影响 被引量:10
10
作者 董美莹 陈锋 +1 位作者 邱金晶 冀春晓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71-1086,共16页
为提升高分辨率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性能,基于高质量的ECMWF全球预报模式产品和动力谱逼近方法优势,本文以2019年重创浙江的超强台风“利奇马”为例,探讨了ECMWF驱动场水平风场谱逼近技术对浙江台风精细化预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 为提升高分辨率区域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性能,基于高质量的ECMWF全球预报模式产品和动力谱逼近方法优势,本文以2019年重创浙江的超强台风“利奇马”为例,探讨了ECMWF驱动场水平风场谱逼近技术对浙江台风精细化预报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谱逼近对路径预报影响较明显,逐小时路径误差最大修正可达80 km。谱逼近的垂直层次选取对于谱逼近效果有一定影响,总体上800 hPa高度以上谱逼近对台风路径和强度预报改进最佳。(2)谱逼近对浙江台风大风和强降水精细化预报均有大幅改进,对于8级以上大风ETS评分平均改进率为8.0%,最大改进率达20.8%;对最强日降水的暴雨、大暴雨以上降水TS评分改进幅度达11.8%、26.2%。(3)谱逼近对台风路径西偏和浙西南风雨高估的改进主要与对流层形势场及台风引导气流修正、近地层风力减弱、局地山脉地形降水增幅作用减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wf 谱逼近 台风 利奇马 精细化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安市淮安区ECMWF数值预报在中期天气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11
作者 乔前东 陈佳义 +4 位作者 于波 管晓惠 卢波 王腾飞 郑陶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5期188-190,共3页
ECMWF数值预报资料在县(区)气象台预报服务中应用广泛,具有形势场预报较为稳定、要素场预报较为精细的特点。随着服务需求的提高,对中期天气过程的预测日益重视,因而对ECMWF数值预报的中期预测进行系统的分析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ECMWF... ECMWF数值预报资料在县(区)气象台预报服务中应用广泛,具有形势场预报较为稳定、要素场预报较为精细的特点。随着服务需求的提高,对中期天气过程的预测日益重视,因而对ECMWF数值预报的中期预测进行系统的分析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ECMWF数值预报的晴雨、降水季节、月预报特征,讨论了各季节的中期过程预报的难点,以期为ECMWF数值预报在中期天气过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mwf数值预报 晴雨预报 降水预报 中期天气过程 江苏淮安 淮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期数值预报系统T213L31在IBM/SP高性能计算机上的建立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陈起英 金之雁 +2 位作者 伍湘君 姚明明 Ali Mechentel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3-533,共11页
在引进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 (ECMWF)的全球谱模式的基础上 ,通过对原模式的分析改造 ,首次以分布与共享相结合的方式在国家气象中心IBM/SP高性能计算机上实现了全球谱模式的高效运行。采用调整向量长度、优化程序设计、完善消息传递机... 在引进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 (ECMWF)的全球谱模式的基础上 ,通过对原模式的分析改造 ,首次以分布与共享相结合的方式在国家气象中心IBM/SP高性能计算机上实现了全球谱模式的高效运行。采用调整向量长度、优化程序设计、完善消息传递机制和实现MPI与OpenMP的混合并行编程等方法 ,减少模式的通信量、计算量和内存的使用量 ,提高了计算效率。实现了在T2 1 3L31分辨率条件下 ,1 0天预报可以在 3h之内完成 ,达到业务对时限的要求。建立了与T2 1 3L31全球谱模式相配套的最优插值 (OI)并行处理分析系统 ,解决了由于观测站点在全球不均匀分布所带来的计算负载不均衡问题。在此基础上 ,实现了T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213 谱模式 ecmwf 数值预报系统 中期天气预报 资料同化 国家气象中心 高性能计算机 IBM 消息传递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迹风在热带气旋路径数值预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8
13
作者 王栋梁 梁旭东 端义宏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1-358,共8页
通过一系列四维变分同化试验对GMS5卫星资料反演的云迹风资料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初始化及路径数值预报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同化资料为中国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供的GMS5水汽和红外云迹风资料,其中70%在400hPa以上,50%集中在200~300hPa... 通过一系列四维变分同化试验对GMS5卫星资料反演的云迹风资料在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初始化及路径数值预报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同化资料为中国国家卫星气象中心提供的GMS5水汽和红外云迹风资料,其中70%在400hPa以上,50%集中在200~300hPa。应用美国NCAR/PSU中尺度模式MM5及其四维变分同化系统,同化窗口为6h,对初始时刻和6h后的云迹风进行同化。同化前对云迹风资料进行了简单的类似ECMWF初值检验方法的质量控制。对2002年8个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共进行了22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四维变分同化技术同化云迹风对热带气旋路径预报有一定改善,12,24,36和48h预报的平均距离误差分别降低5%,12%,10%和7%,但同化云迹风的作用与初始气旋强度有关。选择初始中心海平面气压960hPa作为强、弱气旋的分类标准,则11个较强气旋平均路径误差12h减小了13%,12h以后的预报误差减小率维持在20%以上。而对于11个较弱气旋,平均路径误差反而略有增加,说明同化云迹风资料对不同初始强度的气旋作用也有所不同。其主要原因是由于强度较强的热带气旋往往具有较为深厚的垂直结构,因此受高层大气流场的影响更明显;同时,较弱热带气旋的云迹风观测相对稀少且凌乱,并且更容易受环境气流的影响,因此对于较弱的热带气旋,当模式变量与模式或变量之间在同化后不够协调的话,就会产生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 云迹风 应用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中尺度模式MM5 热带气旋路径预报 四维变分同化 西北太平洋 ecmwf 2002年 海平面气压 风资料 资料反演 同化试验 NCAR 质量控制 检验方法 平均距离 气旋强度 分类标准 预报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欧数值预报系统HIRLAM在中国的应用──长江流域暴雨的预报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俞小鼎 黄向宇 +1 位作者 L.Laursen E.Rasmussen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98-502,共5页
将北欧有限区域模式HIRLAM应用于中国地区,以检验该模式在定量预报夏季长江流域暴雨方面的能力.3次长江流域暴雨个例的预报试验表明:0~24h的累积雨量预报是比较成功的,能够报出长江流域大部分日降水50mm以上的暴雨... 将北欧有限区域模式HIRLAM应用于中国地区,以检验该模式在定量预报夏季长江流域暴雨方面的能力.3次长江流域暴雨个例的预报试验表明:0~24h的累积雨量预报是比较成功的,能够报出长江流域大部分日降水50mm以上的暴雨区;24~48h累积雨量预报的质量各个例有较大差异,总体上比0~24h预报质量有相当大的下降,尤其是在50mm以上暴雨区的预报方面能力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 长江流域 暴雨 降水预报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气象中心T213L31数值预报运行监控方案及预报效果评估 被引量:22
15
作者 胡江凯 王雨 王毅涛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49-259,共11页
T213L31系统是我国新一代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该文介绍了该系统的实时业务运行流程,着重阐述了实时运行监控方法的设计和实施。通过对整个运行流程的解析、运行相关信息和异常事件的说明以及功能的介绍,使读者可以对T213L31运行监控... T213L31系统是我国新一代中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该文介绍了该系统的实时业务运行流程,着重阐述了实时运行监控方法的设计和实施。通过对整个运行流程的解析、运行相关信息和异常事件的说明以及功能的介绍,使读者可以对T213L31运行监控和维护方法有一个较完整的认识。文章还对T213L31系统准业务和业务运行期间的预报效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检验与评估,结果显示T213系统较国家气象中心的原数值预报业务系统T106L19的预报效果有了明显改进,可用预报时效延长了约1天。但与世界领先的ECMWF的中期数值预报产品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特别是中期时效的预报差距比较明显,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进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气象中心 效果评估 监控方案 预报业务系统 数值预报产品 运行流程 预报效果 ecmwf 实时业务 监控方法 实时运行 异常事件 相关信息 维护方法 运行监控 运行期间 T213 预报时效 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暴与强对流临近天气预报技术进展 被引量:592
16
作者 俞小鼎 周小刚 王秀明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11-337,共27页
临近预报指0—6h(0—2h为重点)的高时空分辨率的天气预报,预报对象是该时段内出现明显变化的天气现象,主要包括雷暴、强对流、降水、冬季暴风雪、冻雨、沙尘暴、低能见度(雾)、天空云量等,其中,以雷暴和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最具挑战性... 临近预报指0—6h(0—2h为重点)的高时空分辨率的天气预报,预报对象是该时段内出现明显变化的天气现象,主要包括雷暴、强对流、降水、冬季暴风雪、冻雨、沙尘暴、低能见度(雾)、天空云量等,其中,以雷暴和强对流天气的临近预报最具挑战性。综述了针对雷暴和强对流天气的以主观预报为主、结合客观算法的临近预报技术,同时讨论了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在临近预报中的应用。主观临近预报技术包括基于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数据并结合其他资料(常规高空和地面观测、气象卫星云图、快速同化循环的数值预报产品等)对雷暴生成、发展和衰减,特别是对强对流天气(包括强冰雹、龙卷、雷暴大风和对流性暴雨)的临近预报,客观算法包括几种应用最广的雷达回波或云图外推算法和强对流天气识别技术。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的应用包括与雷达回波外推融合延长临近预报时效,与各种观测资料融合得到快速更新的三维格点资料为雷暴和强对流近风暴环境的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近预报 雷暴 强对流 多普勒天气雷达 卫星云图 高分辨率数值预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雾预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7
作者 冯蕾 田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74-81,共8页
大雾是引起低能见度的主要天气现象.提高雾的预报技术水平是确保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从统计和数值预报两个方面,回顾了过去几十年来国内外在雾预报技术上的主要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存在的缺陷.在某些情形下,新统计方法的... 大雾是引起低能见度的主要天气现象.提高雾的预报技术水平是确保交通安全的重要措施.从统计和数值预报两个方面,回顾了过去几十年来国内外在雾预报技术上的主要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各种方法的特点及存在的缺陷.在某些情形下,新统计方法的应用提高了雾的预报准确率,但仍然无法摆脱统计方法本身的缺陷.相比较而言,数值模式在大雾预报方面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和更大的潜力.在目前的计算机水平下,使用高分辨率的一维雾模式与中尺度天气模式相结合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雾的预报准确率,该方法在大雾易发区的机场及高速公路沿线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随着计算机能力的不断提高,包含大雾形成和演变的各种复杂过程、具有先进资料同化过程的高分辨率三维雾模式,以及集合数值预报系统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预报 数值预报 多模式耦合 高分辨率模式 集合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探空资料检验中尺度数值模式对强对流天气的诊断分析能力 被引量:27
18
作者 李佳英 俞小鼎 王迎春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3-17,共5页
提高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准确率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了解大气的垂直稳定度和垂直风切变。中尺度数值模式产品提供了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稳定度和垂直风切变信息,需要首先检验其精度才能进一步考虑其在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利用北京加密探空... 提高对流天气临近预报准确率的关键问题之一是了解大气的垂直稳定度和垂直风切变。中尺度数值模式产品提供了高时空分辨率的大气稳定度和垂直风切变信息,需要首先检验其精度才能进一步考虑其在对流天气预报中的应用。利用北京加密探空资料检验北京市气象局3km分辨率的MM5模式结果,对强对流天气的背景参数包括温湿风垂直廓线、对流有效位能CAPE和垂直风切变进行模式分析和预报与探空对比检验。结果表明模式模拟的各种大气廓线中,风廓线和温度廓线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与实况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在廓线出现转折的地方,如逆温层和风向转折时,模式预报较差。露点(湿度)廓线的预报误差较大,不能反映出真实水汽场的分布。因此,模式预报的深层(地面至500hPa)垂直风切变与探空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而模式给出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由于露点预报结果不理想,其值与实际偏差较大。因此模式输出的对流有效位能CAPE必须经过适当订正才能用于诊断强对流天气发生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对流天气潜势预报 大气温湿风廓线 高分辨率数值模式 探空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区域多种数值模式资料的地面气象要素评估 被引量:16
19
作者 龚伟伟 师春香 +3 位作者 张涛 姜立鹏 庄媛 孟现勇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3-62,共10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级自动站(2421个站)的观测资料,分别对2010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的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日本气象厅(JMA)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全球预测系统(GFS)数值模式资料的地面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在中国区域的... 利用中国气象局国家级自动站(2421个站)的观测资料,分别对2010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的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日本气象厅(JMA)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全球预测系统(GFS)数值模式资料的地面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种数值模式资料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观测资料所具有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东部地区的适用性要高于西部地区。不同的地面气象要素,差异较大:对于地面气温和地面相对湿度,ECMWF比JMA和GFS更接近实际观测,ECMWF和JMA的分析场数据质量要好于预报场;ECMWF和JMA地面气温在冬季与观测差异最大,GFS地面气温在夏季与观测差异最大;3种数值模式资料的地面相对湿度在秋季和冬季与观测差异最大;对于地面风速,在江淮流域和华南等东部区域JMA与实际观测差异最小,在北部和西部区域ECMWF最好,JMA和GFS地面风速在冬季与实际观测差异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中期数值预报中心(ecmwf) 日本气象厅(JMA) 美国国家海洋大气局的全球预测系统(GFS) 地面气象要素 适用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市雷暴气候特征及预报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晓玲 余龙 +2 位作者 杨金虎 丁文魁 郭丽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6期20956-20959,20984,共5页
利用武威市1961~2008年5个气象站雷暴实况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市雷暴天气时空分布、日变化和持续性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雷暴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雷暴日数山区多于川区,南部多于北部;年代、年雷暴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雷暴主... 利用武威市1961~2008年5个气象站雷暴实况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该市雷暴天气时空分布、日变化和持续性等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雷暴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雷暴日数山区多于川区,南部多于北部;年代、年雷暴日数总体呈减少趋势,雷暴主要发生在5~9月,12:00~23:00是雷暴发生的集中时段,雷暴的持续时间一般为10~40 min。运用2003~2007年4~10月逐日20:00 ECMWF数值预报格点场资料,采用Press准则进行因子初选,逐步回归进行因子精选,使用最优子集回归建立雷暴预报方程,采用CSC双评分准则确定了各县区西北气流型、西南气流型、不规则型雷暴的全局最优显著性方程,预报方程通过了α=0.01信度检验。预报方程均达到了较高的概括率和拟合率,为雷暴业务预报提供了客观有效的指导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暴 气候特征 ecmwf 数值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