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咽癌(NPC)早期发现中的Epstein-Barr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酶抗体血清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黄迪 陈海峰 +5 位作者 方思明 马建山 成吕玲 陈丽珍 李经略 范顺发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2期25-29,共5页
血清Epstein-Barr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酶抗体(EDAb)检测对鼻咽癌(NPC)早期发现有较高的特异性及灵敏度。由于原检测方法重复性未够理想等原因,目前国际上仍未有一套较完整的EDAb血清学数据。通过进一步研究,作者发现国际上沿用的EDAb滴度... 血清Epstein-Barr病毒脱氧核糖核酸酶抗体(EDAb)检测对鼻咽癌(NPC)早期发现有较高的特异性及灵敏度。由于原检测方法重复性未够理想等原因,目前国际上仍未有一套较完整的EDAb血清学数据。通过进一步研究,作者发现国际上沿用的EDAb滴度单位——酶中和单位/毫升血清随着工作酶用量增加而呈线性上升,而作者首次提出的滴度单位——抗酶率(AER)则在一定酶活性范围内为一常数,其大小决定于被测血清EDAb滴度高低,因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以上述技术为基础,作者报告对广东省四会县30~59岁正常人2060例,中山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集的NPC患者430例,以及其他癌瘤患者204例EDAb检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体 鼻咽肿瘤 eb病毒 DNA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妇血清人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与先天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5
2
作者 郭津津 刘兰青 +3 位作者 刘庆 阮强 曲陆荣 尚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76-277,共2页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人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CMV- DNA)与先天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96例孕妇血清及 32例孕妇分娩时的脐血清 HCMV- DNA。结果 :96例孕妇血清 HCMV- DNA阳性检出率为 10 .4% ;7例血清 HCMV- DN... 目的 :探讨孕妇血清人巨细胞病毒脱氧核糖核酸 (HCMV- DNA)与先天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 96例孕妇血清及 32例孕妇分娩时的脐血清 HCMV- DNA。结果 :96例孕妇血清 HCMV- DNA阳性检出率为 10 .4% ;7例血清 HCMV- DNA阳性孕妇脐血清 HCMV - DNA检出率为 5 7% (4 /7) ,2 5例阴性孕妇脐血清 HCMV- DNA检出率为 12 % (3/2 5 ) ,血清 HCMV- DNA阳性孕妇组的 HCMV先天感染率为 5 7% ,明显高于阴性组的 12 % (P <0 .0 5 )。结论 :血清 HCMV- DNA是活动性 HCMV感染的标志。血清 HCMV- DNA阳性的孕妇发生 HCMV先天感染的相对危险度为 4.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人巨细胞病毒 脱氧核糖核酸 先天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式分选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恶性血液肿瘤患者EB病毒再激活的研究
3
作者 李慧颖 刘申浩 +8 位作者 刘芳彤 谭凯文 王子豪 曹涵钰 黄斯漫 万超玲 戴海萍 薛胜利 白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68-1475,共8页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EB病毒(EBV)再激活状态下,不同淋巴细胞亚群EBV载量及临床特征和转归。方法:收集患者外周血标本,磁珠分选出B、T和NK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各亚群EBV载量。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临床资料,门诊和... 目的:探讨血液肿瘤患者EB病毒(EBV)再激活状态下,不同淋巴细胞亚群EBV载量及临床特征和转归。方法:收集患者外周血标本,磁珠分选出B、T和NK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检测各亚群EBV载量。电子病历系统收集临床资料,门诊和电话随访记录生存状态。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纳入39例血液肿瘤患者,其中35例接受过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后EBV再激活中位时间为4.8(1.7-57.1)个月。20例在B/T/NK细胞中均检测到EBV,11例在B和T细胞中检测到EBV,4例仅在B细胞中检测到EBV。35例患者B细胞中EBV载量中位值为2.19×10^(4)拷贝/ml,显著高于T细胞(4.00×10^(3)拷贝/ml,P<0.01)和NK细胞(2.85×10^(2)拷贝/ml,P<0.01)中EBV载量。32例患者接受利妥昔单抗(RTX)治疗,32例EBV均转阴,中位EBV转阴时间为8(2-39)d。13例患者治疗后标本再次分选,T/B/NK细胞中EBV均转阴。4例未行移植患者,EBV再激活的中位时间为原发病确诊后35(1-328)d,所有患者均未同时在T/B/NK中检测到EBV。4例患者均仅接受针对原发病的联合化疗,有3例EBV转阴,中位转阴时间为40(13-75)d。结论:血液肿瘤患者异基因移植后,再激活的EBV多同时存在于外周血B/T/NK细胞中,在B细胞中载量显著高于T/NK细胞,利妥昔单抗治疗有效。未移植的患者,激活的EBV存在于B/T/NK一种或两种细胞中,EBV转阴缓慢,需尽早启动针对本病的抗肿瘤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再激活 淋巴细胞亚群 血液肿瘤 利妥昔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miR-BARTs在胃癌和鼻咽癌作用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霞 谈元郡 +2 位作者 贾存洁 朱子燕 李红玲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130,共8页
EB病毒与胃癌、淋巴瘤和鼻咽癌等多种肿瘤相关。胃癌和鼻咽癌都是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胃癌的发生发展与环境和遗传等因素有关,近期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也可能涉及其中。EB病毒感染也是鼻咽癌的已知危险因素,鼻咽癌EB病毒蛋白和非编码RNA... EB病毒与胃癌、淋巴瘤和鼻咽癌等多种肿瘤相关。胃癌和鼻咽癌都是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胃癌的发生发展与环境和遗传等因素有关,近期研究表明EB病毒感染也可能涉及其中。EB病毒感染也是鼻咽癌的已知危险因素,鼻咽癌EB病毒蛋白和非编码RNA在其中的致癌作用越来越明显。EB病毒在黏膜上皮细胞内建立潜伏感染,其编码的微小RNA通过诱导DNA甲基化、调节宿主基因表达、协助肿瘤细胞逃避免疫清除等机制促进EB病毒相关上皮恶性肿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eb病毒相关胃癌 鼻咽癌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EB病毒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3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5
作者 宋汉香 曹棉富 +2 位作者 谭秋林 刘博 孟刚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24-1030,共7页
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Epstein-Barr virus-positiv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EBV+D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遗传学改变。方法收集3例儿童EBV+DLBCL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D20、C... 目的探讨儿童EB病毒阳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Epstein-Barr virus-positiv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EBV+D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分子遗传学改变。方法收集3例儿童EBV+DLBCL的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CD20、CD79α、CD3、CD5、CD30、EBNA2、Fascin和GATA3等的表达,原位杂交法检测EBER1/2的表达及BCR/TCR基因重排检测肿瘤淋巴细胞克隆性重排,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儿童EBV+DLBCL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1例,年龄范围13~18岁;3例均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均无骨髓累及;1例女性患者出现发热、盗汗及体重减轻症状,2例男性患者均无B症状;Lugano分期:Ⅲ期2例,Ⅳ期1例;组织学表现:2例为多形性形态,类似富于T细胞/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1例为单形性形态,类似DLBCL。免疫表型:3例均强表达多种B细胞转录因子,CD30表达强弱不等,均不表达EBNA2、Fascin及GATA3。原位杂交检测显示EBER1/2为大细胞及背景部分小细胞表达。3例均检出Ig克隆性扩增峰。3例均给予DLBCL方案治疗,PET-CT复查均提示完全缓解。结论儿童EBV+DLBCL罕见,其中多形性EBV+DLBCL的诊断具有挑战性,目前国内大部分病理学家认为检测到Ig基因克隆性扩增峰是诊断的金标准,即使临床病程和影像学资料均支持EBV+DLBCL淋巴瘤的诊断,但最终诊断仍有争议,尚待积累更多病例并追踪临床治疗及预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儿童 eb病毒 基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雯洁 张启科 +3 位作者 冯友繁 刘凤磊 侯金霞 魏小芳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98-1105,共8页
目的研究成人慢性活动性EB病毒(EBV)感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甘肃省某医院2017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例成人慢性活动性EBV感染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EBV相关检测结... 目的研究成人慢性活动性EB病毒(EBV)感染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甘肃省某医院2017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例成人慢性活动性EBV感染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及组织病理特点、EBV相关检测结果,以及患者治疗、预后情况。结果8例慢性活动性EBV感染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5例;中位年龄21.5岁,自起病至确诊中位时间为7个月;以发热、血细胞(累及外周血两系或三系)减少、淋巴结及肝脾大为主要表现。血浆EBV核酸(DNA)定量均>1.0×103。EBV感染细胞分选结果显示,3例为T淋巴细胞感染,2例为NK细胞感染,3例为T淋巴细胞和NK细胞共同感染。8例患者骨髓细胞学检查均未见异型淋巴细胞,6例可见噬血细胞。流式细胞术(FCM)分型结果显示,8例患者均未检出异常细胞群,不表达髓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及NK细胞标记,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阳性率为37.5%(3例),病理组化显示大部分病例(6例,75.0%)表达CD3,部分病例表达CD4、CD8、CD56、TIA-1,EBER均为阳性。患者经治疗后生存率为50.0%(4例),随访时间为6~51个月,1年生存率为85.7%,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结论慢性活动性EBV感染患者临床表现多变,可出现致死性并发症,应尽早诊断,个体化治疗,降低患者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 eb病毒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EB病毒感染的临床分析
7
作者 刘兰香 汪晶 +5 位作者 王利 刘林 王欣 张红宾 唐晓琼 熊艺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7-1223,共7页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EB病毒(EBV)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6月于本院进行首次allo-AHCT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347例接受allo-HSCT的患者,根据是否感染EB病毒(EBV)将... 目的:分析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EB病毒(EBV)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及对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1年6月于本院进行首次allo-AHCT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347例接受allo-HSCT的患者,根据是否感染EB病毒(EBV)将其分为EBV组(n=114)和Non-EBV组(n=233)。统计患者allo-HSCT术后EBV感染的发生情况并分析EB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有114例(32.8%)患者发生EBV感染(外周血EBV-DNA均阳性),其中,88例(77.2%)发生在移植后100 d内。5例(1.44%)确诊为PTLD(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中位发病时间为移植后57(7-486)d。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TG/ATG-F的使用、CMV血症和Ⅲ-Ⅳ度aGVHD的发生是EBV感染的危险因素;此外,相对于BuCy,应用包含FA/CA的强化预处理方案者EBV感染的风险显著增高。结论:EBV感染是allo-HSCT术后常见并发症,强化预处理方案、ATG/ATG-F的使用、CMV血症和Ⅲ-Ⅳ度aGVHD的发生会增加allo-HSCT后EBV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eb病毒感染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TORC1在EB病毒LMP1促进DLBCL细胞母细胞化的机制研究
8
作者 高晶晶 朱雄鹏 +3 位作者 王明泉 林兴智 庄燕玲 林宏峻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9-224,共6页
目的:研究通过mTORC1通路EB病毒LMP1诱导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母细胞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EBV+及EBV-DLBCL细胞株LMP1蛋白、CD38的表达及p70S6K磷酸化情况。构建过表达LMP1稳转株及RNAi沉默LMP1基因,用RT-... 目的:研究通过mTORC1通路EB病毒LMP1诱导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细胞母细胞化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Western blot法分析EBV+及EBV-DLBCL细胞株LMP1蛋白、CD38的表达及p70S6K磷酸化情况。构建过表达LMP1稳转株及RNAi沉默LMP1基因,用RT-qPCR验证基因表达,并利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细胞LMP1蛋白、CD38的表达量及较EBV-p70S6K磷酸化水平。结果:相较于EBV-DLBCL细胞,LMP1蛋白在EBV+DLBCL细胞上表达(P=0.0008),EBV+DLBCL细胞p70S6K磷酸化水平更高(P=0.0072)及CD38的表达量更高(P=0.0091)。与空载组对比,LMP1OE组的LMP1蛋白表达及CD38表达量均增高(P=0.0353;P<0.0001),且p70S6K磷酸化水平增高(P=0.0065);并验证了LMP1 mRNA表达(P<0.0001)。较si-NC组,LMP1KO组不表达LMP1蛋白(P=0.0129),且p70S6K磷酸化消失(P=0.0228);同时,CD38表达量减少,但无显著性差异(P=0.2377)。结论:LMP1通过活化mTORC1通路促进DLBCL细胞浆母细胞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潜伏膜蛋1 mTORC1通路 CD38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浆母细胞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通过靶向CXCL17激活AMPK信号通路下调PD-L1抑制EB病毒感染诱导的胃癌免疫逃逸 被引量:5
9
作者 韩超 胡晓云 +1 位作者 刘畅 于洋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4-420,共7页
目的探讨延胡索对EB病毒(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及其靶向CXCL17影响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GEO2R在线分析软件筛选EBV阳性胃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EBV阴性胃癌AGS细胞和EBV阳性胃癌SUN-719细胞进行实验。... 目的探讨延胡索对EB病毒(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作用及其靶向CXCL17影响EBV阳性胃癌细胞免疫逃逸的机制。方法GEO2R在线分析软件筛选EBV阳性胃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基因。采用EBV阴性胃癌AGS细胞和EBV阳性胃癌SUN-719细胞进行实验。实时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EBV阴性和EBV阳性胃癌细胞中CXCL17表达。将CXCL17 siRNA转染EBV阳性胃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PD-L1表达;将EBV阳性胃癌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用延胡索提取物(2、4、8μg/mL)处理EBV阳性胃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CXCL17和PD-L1表达;将EBV阳性胃癌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将CXCL17过表达质粒转染延胡索提取物(8μg/mL)处理的EBV阳性胃癌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PD-L1和p-AMPK表达;将EBV阳性胃癌细胞与T细胞共培养,CCK-8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CXCL17在EBV阳性胃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上调(P<0.05)。沉默CXCL17降低EBV阳性胃癌细胞PD-L1表达,抑制与T细胞共培养的EBV阳性胃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延胡索处理降低EBV阳性胃癌细胞CXCL17和PD-L1表达,抑制与T细胞共培养的EBV阳性胃癌细胞增殖并促进细胞凋亡(P<0.05);过表达CXCL17逆转了延胡索处理对EBV阳性胃癌细胞PD-L1表达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P<0.05);过表达CXCL17还降低了延胡索处理的EBV阳性胃癌细胞p-AMPK表达(P<0.05)。结论CXCL17在EBV阳性胃癌细胞中表达上调,延胡索通过下调EBV阳性胃癌细胞CXCL17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免疫逃逸,其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胃癌 eb病毒 免疫逃逸 CXCL17 AMPK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治疗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袁金花 逄崇杰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7-100,共4页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双链DNA病毒,人群普遍易感。通常EBV的原发感染是非致命的,但病毒的再激活可以导致极少数感染者出现细胞因子风暴、噬血细胞淋巴组织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1]、EBV相关淋巴...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双链DNA病毒,人群普遍易感。通常EBV的原发感染是非致命的,但病毒的再激活可以导致极少数感染者出现细胞因子风暴、噬血细胞淋巴组织增生症(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1]、EBV相关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EBV-associated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s,EBV-LPD),甚至进展为恶性淋巴瘤和白血病[2]。全球报道的慢性活动性EB病毒(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CAEBV)感染病例逐渐增加,但CAEBV感染尚未拟定标准有效的治疗方案,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是目前唯一可治愈的方法,但药物仍然是治疗CAEBV感染一个迫切的研究方向。现对治疗和预防CAEBV感染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慢性活动性 感染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活检组织中EB病毒膜抗原和EB病毒核酸的分析
11
作者 杨治华 姚钢青 +8 位作者 衣林 田海梅 赵志辉 刘宝印 李以莞 余延龄 洪苏玲 刘复生 范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1988年第1期14-19,81,共7页
应用抗EB病毒膜抗原(EBV/MA)的单克隆抗体检测51例病理确诊的鼻咽癌(NPC)活检标本的冰冻切片,其中49例有EBV/MA的表达。经细胞形态学分析首次发现鼻咽癌癌细胞,增生上皮细胞以及正常鼻咽部上皮细胞都有EBV/MA。以Southern杂交法检查20... 应用抗EB病毒膜抗原(EBV/MA)的单克隆抗体检测51例病理确诊的鼻咽癌(NPC)活检标本的冰冻切片,其中49例有EBV/MA的表达。经细胞形态学分析首次发现鼻咽癌癌细胞,增生上皮细胞以及正常鼻咽部上皮细胞都有EBV/MA。以Southern杂交法检查20例鼻咽癌活检组织中EB病毒核酸(EBV/DNA),结果证实鼻咽癌组织中不仅有EB病毒核酸的重复序列W片段,还有与细胞转化有关的K片段的序列存在。进一步表明EB病毒在鼻咽癌的发生中并非“过客”,很可能是其病原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eb病毒 鼻咽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血CD4^(+)/CD8^(+)、D-二聚体水平与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预后的关系探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雨佳 李欣 +1 位作者 宋德利 王辰璐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58-563,共6页
目的探究外周血CD4^(+)/CD8^(+)、D-二聚体(D-D)水平与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EBV-HLH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另选取该院9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 目的探究外周血CD4^(+)/CD8^(+)、D-二聚体(D-D)水平与EB病毒感染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EBV-HLH患者90例设为观察组,同期另选取该院90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CD4^(+)/CD8^(+)、D-D水平,分析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D-D水平与EBV-DNA载量的相关性;比较外周血不同CD4^(+)/CD8^(+)、D-D水平EBV-HLH患者3个月内预后情况,评价外周血CD4^(+)/CD8^(+)、D-D水平对EBV-HLH死亡风险的影响,分析外周血CD4^(+)/CD8^(+)、D-D水平的交互关系。结果观察组外周血CD4^(+)/CD8^(+)低于对照组,D-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与EBV-DNA载量呈负相关(P<0.05),D-D水平与EBV-DNA载量呈正相关(P<0.05);外周血CD4^(+)/CD8^(+)高水平患者3个月内死亡率低于低水平患者,D-D高水平患者3个月内死亡率高于低水平患者(P<0.05);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低水平时,死亡风险是高水平的6.125倍;D-D高水平时,死亡风险是低水平的14.348倍,且CD4^(+)/CD8^(+)、D-D水平对该病患者死亡存在协同作用。结论EBV-HLH患者外周血CD4^(+)/CD8^(+)水平下降、D-D水平升高,且二者对该病患者死亡存在协同作用,检测其水平,有助于评估病情及预测预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感染 噬血细胞综合征 eb病毒-DNA CD4^(+)/CD8^(+)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至2023年沈阳市儿童EB病毒感染血清流行病学分析
13
作者 孙婧譞 许鸣一 +4 位作者 柳中洋 齐莹 马艳萍 阮强 黄郁晶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65-869,共5页
目的分析2022年至2023年沈阳市儿童EB病毒(E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我院就诊的12083例疑似EBV感染患儿的一般资料及EBV相关血清学指标。采用LIAISION化学发光仪检测患儿血清中抗衣壳抗原IgM(VCA-IgM)... 目的分析2022年至2023年沈阳市儿童EB病毒(EBV)感染的血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我院就诊的12083例疑似EBV感染患儿的一般资料及EBV相关血清学指标。采用LIAISION化学发光仪检测患儿血清中抗衣壳抗原IgM(VCA-IgM)抗体、抗衣壳抗原IgG(VCA-IgG)抗体、抗核抗原IgG(EBNA-IgG)抗体及抗早期抗原IgG(EA-IgG)抗体,采用实时PCR法检测EBV-DNA。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及发病季节之间抗体阳性的差异。结果12083例患儿中VCA-IgM、VCA-IgG、EBNA-IgG、EA-IgG抗体阳性分别为1202例(9.95%)、6110例(50.57%)、5562例(46.03%)及596例(4.93%)。VCA-IgM、EA-IgG阳性率男患儿(分别为9.09%;4.44%)均低于女患儿(分别为11.10%、5.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段(0~1岁,>1~3岁,>3~5岁,>5~10岁,>10~18岁)患儿VCA-IgM、VCA-Ig G、EBNA-IgG、EA-IgG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季节之间比较,VCA-IgG、EBNA-IgG和EA-IgG抗体阳性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共检出14种EBV抗体阳性组合,其中,VCA-IgG、EBNA-IgG抗体均阳性患者最多,为4741例(39.24%)。进行EBV-DNA检测的3712例患儿中,EBVDNA阴性3034例(81.73%),EBV-DNA阳性678例(18.27%),EBV-DNA阴性、阳性患儿中均是VCA-IgG和EBNA-IgG抗体双阳性患者最多,分别为983例(26.48%)和194例(5.23%)。结论沈阳市儿童EBV感染以VCA-IgG、EBNA-IgG抗体双阳性为主,EBV抗体阳性率男性低于女性,不同年龄、不同发病季节患儿EBV抗体阳性率均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感染 血清流行病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亲缘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EB病毒感染危险因素及生存分析
14
作者 张新荷 冯佳 +8 位作者 谭正伟 赵越超 胡慧瑾 陈均法 武利强 俞庆宏 吴迪炯 叶宝东 刘文宾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28-1235,共8页
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进行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后EB病毒(EBV)感染危险因素及患者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2022年10月31日某院血液科78例进行Haplo-HSCT的AA患者临床资料,观察EBV血症、临床... 目的分析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进行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后EB病毒(EBV)感染危险因素及患者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1日-2022年10月31日某院血液科78例进行Haplo-HSCT的AA患者临床资料,观察EBV血症、临床诊断的EBV相关性疾病(EBV病)及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PTLD)发生情况及出现时间,并分析其危险因素及生存情况。结果78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40例,中位年龄33(9~56)岁,其中53例患者发生EBV再激活,总发生率67.9%,发生EBV再激活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33(13,416)d。EBV再激活患者中,单纯EBV血症49例(62.8%),可能的EBV疾病2例(2.6%),已经证实的EBV疾病(PTLD)2例(2.6%)。单因素提示,移植时患者年龄<40岁、脐血辅助回输、移植后发生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合并巨细胞病毒(CMV)感染是AA患者进行Haplo-HSCT后发生EBV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提示合并CMV感染是AA患者进行Haplo-HSCT后发生EBV再激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48)。干细胞回输前使用利妥昔单抗干预是EBV再激活时间长短的影响因素(P<0.05)。单纯EBV血症病死率为8.2%,EBV病病死率为50.0%,PTLD病死率为100%。EBV再激活患者2年总生存率为85.3%,EBV未激活患者2年生存率为9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97),但应用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其2年生存率低于未使用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结论EBV再激活是AA患者进行Haplo-HSCT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影响患者的预后和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eb病毒 淋巴增殖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EBV核酸载量对成人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段丽敏 尹光丽 +6 位作者 田甜 王菊娟 高欣 程婉莹 房紫薇 仇红霞 许戟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38-1247,共10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浆EBV-DNA载量对初诊成人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sHLH)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71例成人sHLH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根据血浆EBV-DNA载... 目的:探讨治疗前血浆EBV-DNA载量对初诊成人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sHLH)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71例成人sHLH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根据血浆EBV-DNA载量将患者分为3组:EBV-DNA阴性组(<5.0×10^(2)copies/ml)、EBV-DNA低拷贝数组(5.0×10^(2)-8.51×10^(4)copies/ml)和EBV-DNA高拷贝数组(>8.51×10^(4)copies/ml)。Cox回归模型筛选预后因素,基于调整病因及治疗方案、EBV-DNA载量,通过列线图构建和实现成人sHLH生存预测模型。使用一致性指数(C-index)和校正曲线验证模型的预测和鉴别能力。结果:171例成人sHLH患者中,84例(49.1%)未合并EBV感染,87例(50.9%)合并EBV感染,其中EBV-DNA低拷贝数组48例、EBV-DNA高拷贝数组39例。随着EBV-DNA载量的不断升高,患者的转氨酶(ALT和AST)、乳酸脱氢酶、甘油三酯、β2-微球蛋白和铁蛋白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纤维蛋白原水平则更低(P<0.001)。中位随访时间为52(20-230)d,171例患者中123例死亡。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BV感染组患者的OS较未感染EBV组更差(40 vs 118 d,P<0.001)。EBV-DNA高拷贝数组、EBV-DNA低拷贝数组、EBV-DNA阴性组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24、45和118 d,高拷贝数组患者的OS最短(P<0.0001)。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EBV-DNA高拷贝数(P=0.005)、纤维蛋白原≤1.5 g/L(P=0.012)、铁蛋白水平(P=0.041)、合并淋巴瘤(P=0.002)、接受抗肿瘤化学治疗(P=0.001)是影响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列线图预测30、90和365 d生存率的C-index均>0.8,校准图显示生存率的观测值和预测值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亚组分析结果提示,在女性、铁蛋白>5000μg/L、β2-微球蛋白>7.4 mmol/L或无论年龄大小、不同病因、不同HScore积分的sHLH亚组中,合并EBV-DNA高拷贝数者预后更差。结论:血浆EBV-DNA病毒载量是成人sHLH患者强有力且影响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基于EBV-DNA载量构建的列线图是可靠的,为评估成人sHLH预后提供了一个可视化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血细胞综合征 eb病毒感染 血浆 列线图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肝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合并EB病毒相关平滑肌肿瘤1例及文献复习
16
作者 王超然 孙丽莹 杨吉刚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2,共4页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是由一组异质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组成的器官移植后严重并发症。EB病毒相关平滑肌肿瘤(EB virus-associated smooth muscle tumor,EBV-SMT)是与EB病毒感... 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ost-transplant lymphoproliferative disorder,PTLD)是由一组异质性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组成的器官移植后严重并发症。EB病毒相关平滑肌肿瘤(EB virus-associated smooth muscle tumor,EBV-SMT)是与EB病毒感染相关的罕见肿瘤。本研究报道1例经病理证实的儿童肝移植后PTLD合并EBV-SMT的^(18)F-FDG PET/CT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 eb病毒感染 平滑肌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EB病毒感染相关T/NK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1例
17
作者 杨文博 杨洪娟 +2 位作者 李双标 张树茂 孙云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69-270,共2页
患者男性,23岁。因左侧鼻部肿胀伴血涕1个月余于2023年5月就诊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体检发现左侧脸面肿胀,触之疼痛,无发热恶寒等不适,外院抗感染后效果不佳。实验室检查示:血象及炎性指标正常,男性肿瘤标记物正常,乳酸脱氢酶... 患者男性,23岁。因左侧鼻部肿胀伴血涕1个月余于2023年5月就诊于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体检发现左侧脸面肿胀,触之疼痛,无发热恶寒等不适,外院抗感染后效果不佳。实验室检查示:血象及炎性指标正常,男性肿瘤标记物正常,乳酸脱氢酶升高。EB病毒DNA 83 800 copies/mL,抗EB病毒衣壳抗体IgG 99.5 U/mL,抗EB病毒衣壳抗体IgM1.56 U/mL,抗EB病毒早期抗体IgM 0.04 COI,抗EB病毒核抗体IgG 70.6 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感染相关T/NK细胞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诊断 病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合并多部位出血1例报道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岩岩 王建春 张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3,共3页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是一种罕见的致命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临床症状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表现:持续或间断发热... 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chronic active Epstein-Barr virus infection,CAEBV)是一种罕见的致命的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临床症状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IM)表现:持续或间断发热、淋巴结肿大、肝脾大等[1]。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发病率低,死亡率高,病情凶险,且临床早期识别较为困难,尚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预后差。CAEBV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既往研究也以儿童居多,对于老年患者研究较少,诊治经验缺乏[2]。本文报道1例慢性活动性EB病毒感染合并多部位出血的老年患者病例,以期提高临床医师对老年CAEBV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肝脾大 临床医师 淋巴结肿大 患者病例 eb病毒 特异性治疗 早期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B病毒相关性疾病病理学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27
19
作者 宗永生 吴秋良 +2 位作者 林素暇 何洁华 张昌卿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1-487,492,共8页
报告作者及其同事在鼻咽癌高发的广州地区所做EB病毒相关性疾病病理学研究的进展。内容包括:①EB病毒病理生物学;②EB病毒相关性疾病病理学;③检测组织中的EB病毒;④EB病毒血清学。重点是EB病毒相关性疾病的病理学以及评估各种检测EB病... 报告作者及其同事在鼻咽癌高发的广州地区所做EB病毒相关性疾病病理学研究的进展。内容包括:①EB病毒病理生物学;②EB病毒相关性疾病病理学;③检测组织中的EB病毒;④EB病毒血清学。重点是EB病毒相关性疾病的病理学以及评估各种检测EB病毒相关性疾病患者组织和血清中EB病毒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b病毒 eb病毒相关性疾病 病理学 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种抗EB病毒抗体检测在鼻咽癌血清学诊断中的比较 被引量:27
20
作者 胡维维 宗永生 +6 位作者 李凤萍 李广民 钟碧玲 张敏 梁英杰 顾耀亮 陈跃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795-798,共4页
目的:评估EBNA1-IgA,EBNA1-IgG,Zta-IgA,Zta-IgG,VCA-p18-IgA和VCA-p18-IgG六种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在血清学诊断鼻咽癌中的应用,探讨哪种ELISA组合更有功效。方法:收集85例治疗前鼻咽癌患者和132例健康成人血清。应用六种EB病毒特... 目的:评估EBNA1-IgA,EBNA1-IgG,Zta-IgA,Zta-IgG,VCA-p18-IgA和VCA-p18-IgG六种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在血清学诊断鼻咽癌中的应用,探讨哪种ELISA组合更有功效。方法:收集85例治疗前鼻咽癌患者和132例健康成人血清。应用六种EB病毒特异性重组融合蛋白ELISA,检测血清抗EB病毒的抗体水平。采用灵敏度、特异度、优势比等参数来评估它们在诊断鼻咽癌中的效率。结果:单独采用一种检测时,Zta-IgG和EBNA1-IgA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可达0.8106以上。Zta-IgG/EBNA1-IgG和Zta-IgG/EBNA1-IgA两种检测双阳性的特异度提高至0.9621以上。Zta-IgG/EBNA1-IgA/EBNA1-IgG或Zta-IgG/EBNA1-IgG/Zta-IgA三种检测均阳性者,其特异度不仅可达0.9824,优势比也明显升高(分别为206.4242和196.5000)。85例患者血清中无1例同时呈Zta-IgG/EBNA1-IgA/EBNA1-IgG阴性者。结论:临床血清学诊断鼻咽癌,首选Zta-IgG或EBNA1-IgA。同时检测两种ELISA,宜采用Zta-IgG/EBNA1-IgA或Zta-IgG/EBNA1-IgG。三种ELISA同时检测,可以提高特异度。推荐Zta-IgG/EBNA1-IgA/EBNA1-IgG或Zta-IgG/EBNA1-IgG/Zta-IgA三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eb病毒 血清学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