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维重构理论赋能高等教育数字新生态建设
1
作者 杨定中 胡燕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5-43,共9页
全面数字化转型正全方位重塑高等教育新生态,但现有研究多聚焦数字技术应用的局部实践,整体性、深层次变革逻辑系统性阐释尚显不足。鉴于此,本研究构建了“环境—主体—资源—机制”四维重构理论框架,系统剖析全面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新... 全面数字化转型正全方位重塑高等教育新生态,但现有研究多聚焦数字技术应用的局部实践,整体性、深层次变革逻辑系统性阐释尚显不足。鉴于此,本研究构建了“环境—主体—资源—机制”四维重构理论框架,系统剖析全面数字化赋能高等教育新生态的生成逻辑与实施路径,以及对高等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冲击与内在演化机制。该框架以连接性、数据化与智能化为数字化赋能核心催化剂,阐释其在高等教育生态中深度嵌入与系统渗透的机制;厘清其在结构性重构、功能性再造与生态性重塑过程中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全面数字化通过技术驱动、能力生成与制度文化适配的多元耦合,可有效激发高等教育战略转型的内生动力与系统跃迁,从而为数字化转型构建系统性理论范式与生态重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数字化 高等教育新生态 earm四维理论框架 系统性变革 战略转型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性治理与乡村韧性发展:一个“四维”理论分析框架 被引量:9
2
作者 郭晓鸣 吕卓凡 周小娟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2,共10页
乡村韧性发展是当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持续有序发展,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的重要选择。然而,在传统碎片化乡村治理模式之下,因治理主体区隔、共同利益缺失与组织成本过高,易引发治理主体间的“囚徒困境”,进而产生乡村治理的知... 乡村韧性发展是当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进乡村持续有序发展,提高乡村治理水平的重要选择。然而,在传统碎片化乡村治理模式之下,因治理主体区隔、共同利益缺失与组织成本过高,易引发治理主体间的“囚徒困境”,进而产生乡村治理的知识分工抑制与集体行动困难的“双重困境”,导致乡村韧性发展能力缺失。在当前乡村治理体系创新全面推进的新背景下,网络社会形成、治理工具进步、内外压力交织等正在成为推动乡村治理从碎片化向整体性转换的重要动因。基于此,对整体性治理范式采纳促进乡村韧性发展能力形成的理论机理进行充分检视,构建关于能力、结构、过程与空间四个维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且通过对四川省彭州市金城社区的案例研究发现,推进整体性治理能够从分析框架中的四个维度促进乡村治理中的知识分工演进与集体行动生成,进而实现乡村韧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韧性发展 整体性治理 理论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经济时代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时代价值、理论建构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41
3
作者 李玉顺 付苏豪 安欣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7-33,共7页
随着数字技术的富集化与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数字素养教育正逐渐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人的发展的必然需求。把握国际素养研究与国家宏观战略、技术演变逻辑与社会文化跃迁、教育现实困境与疫情催生之机,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显现出极为重要... 随着数字技术的富集化与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数字素养教育正逐渐成为数字经济时代人的发展的必然需求。把握国际素养研究与国家宏观战略、技术演变逻辑与社会文化跃迁、教育现实困境与疫情催生之机,学生数字素养的培育显现出极为重要的时代价值。通过梳理国际上数字素养框架发展脉络,立足中国特色与中国本土化实践以提出新的“四维数字素养框架”,包含技术实践、高阶思维与能力、认知情感与素养、社会文化四个维度。然而,数字素养领域亦面临着素养框架不适切、资源设施存差距、评估体系尚模糊、数字鸿沟难弥合方面问题,故提出从数字素养框架构建、数字生态系统支撑、素养评估体系研制、素养全纳公平发展四个层面出发的实践路径,以期能助力数字素养培育的开展与数字化转型实践的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素养 数字经济 数字素养框架 时代价值 理论建构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企业人本管理的理论思考
4
作者 李羽飞 涂晓玲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3-135,共3页
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呼唤民营企业实行真正的人本管理。而解决其问题的关键在于理清民营企业人本管理的基本特征、构建民营企业人本管理的理论框架和系统工程框架。只有这样,才能推进和增强民营企业人本管理系统的总效能。
关键词 民营企业 人本管理 基本特征 理论框架 系统工程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