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蓝桉CTMP过氧化氢漂白难点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新平 陈中豪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6-30,共5页
分析了蓝桉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在H_2O_2置换漂白过程中木素中邻醌和甲氧基等功能性基团的变化。对用H_2O_2难于将蓝桉CTMP漂白至较高白度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漂后浆木素中仍有相当数量的邻醌存在,无法用H_2O_2完全有效去... 分析了蓝桉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在H_2O_2置换漂白过程中木素中邻醌和甲氧基等功能性基团的变化。对用H_2O_2难于将蓝桉CTMP漂白至较高白度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漂后浆木素中仍有相当数量的邻醌存在,无法用H_2O_2完全有效去除。漂后浆木素中甲氧基含量增加,降低了木素的反应活性,不利于H_2O_2对木素发色基团的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桉 ctmp H2O2 漂白 高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桉CTMPH2O2漂白难点分析
2
作者 李新平 陈中豪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13-17,共5页
分析了蓝桉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在H2O2置换漂白过程中木素中邻醌和甲氧基等功能性基团的变化,对用H2O2难于将蓝桉CTMP漂白至较高白度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漂后浆木素中仍有相当数量的邻醌存在,无法用H2O2完全有效去除... 分析了蓝桉化学热磨机械浆(CTMP)在H2O2置换漂白过程中木素中邻醌和甲氧基等功能性基团的变化,对用H2O2难于将蓝桉CTMP漂白至较高白度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漂后浆木素中仍有相当数量的邻醌存在,无法用H2O2完全有效去除。漂后浆木素中甲氧基含量增加,降低了木素的反应活性,不利于H2O2对木素发色基团的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桉 ctmp H2O2漂白 高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桉、直干桉优树选择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李淡清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67-174,共8页
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和直干桉(E.maidenii F.V.M.)在云南引种时间长,生长快,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强,省内绝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现已成为最重要的速生丰产林造林树种。栽培地区正迅速向低山、缓坡地带扩展,造林面积以每年十... 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和直干桉(E.maidenii F.V.M.)在云南引种时间长,生长快,经济价值高,适应性强,省内绝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现已成为最重要的速生丰产林造林树种。栽培地区正迅速向低山、缓坡地带扩展,造林面积以每年十多万亩的速度激增。省内计划大面积营造以这两个树种为主的纸浆林,选育良种成了当前生产中的紧迫任务。这两个树种原产澳大利亚、世界各地已广泛引种。但蓝桉以西班牙和葡萄牙种植最多,他们在选优建园和培育新品种方面都取得了成就。国内以四川省林科所在西昌地区进行蓝桉选优为最早,并提出了优树年生量的绝对指标。直干桉全球很多地方都有引种,但尚未见到国内外对它进行遗传改良的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按 直干桉 优树选择 标准选择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桉工业用材林的施肥效应及地力变化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蒋云东 何蓉 +6 位作者 张荣贵 李福元 张泽 周志忠 杨恩祥 赵加勇 李涛 《云南林业科技》 2000年第4期20-25,共6页
蓝桉工业用材林的施肥效应及地力变化研究在云南保山和富民红壤地区进行 ,历经 8年 ,结果表明 :施肥对蓝桉人工林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并且经济效益显著。P肥是蓝桉增产的主要因素 ,施用P肥的处理生长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有机肥对蓝桉生... 蓝桉工业用材林的施肥效应及地力变化研究在云南保山和富民红壤地区进行 ,历经 8年 ,结果表明 :施肥对蓝桉人工林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并且经济效益显著。P肥是蓝桉增产的主要因素 ,施用P肥的处理生长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 ;有机肥对蓝桉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N肥对蓝桉高生长的促进作用与K肥相近 ,对径生长的促进作用略低于K肥 ;在有效K含量较高的地区 ,可以不施用K肥。在云南红壤地区培育蓝桉短周期工业原料林 ,可根据林地土壤情况将施肥量控制为 :基肥施普钙或者钙镁磷肥 40 0~ 5 0 0g·株-1;追肥施尿素 5 0~ 10 0g·株-1、硫酸钾0~ 10 0g·株 -1,分两年平均施入。据监测 ,施肥可以有效地阻止土壤养分含量迅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桉 工业用材林 施肥效应 地力变化 红壤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桉、直干桉工业原料林经济效果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张荣贵 蒋云东 《云南林业科技》 1998年第3期46-51,共6页
按经营纤维用材为主,合理利用桉叶,主伐后实行萌芽更新的经营模式营造蓝桉、直干桉工业原料林,第1个实生林轮伐期净现值为5059元/hm2,内部收益率为356%,费用效益比为159。经营3个轮伐周期,其净现值为第1个... 按经营纤维用材为主,合理利用桉叶,主伐后实行萌芽更新的经营模式营造蓝桉、直干桉工业原料林,第1个实生林轮伐期净现值为5059元/hm2,内部收益率为356%,费用效益比为159。经营3个轮伐周期,其净现值为第1个实生林轮伐期的23倍,内部收益率比第1个实生林轮伐期提高42%,费用效益比提高208%。经济效益显著,抗风险能力强,是建立短期轮伐工业原料林的较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桉 直干桉 经济效果 工业原料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桉、直干桉木材密度在家系内和株内的变异 被引量:8
6
作者 刘金凤 李淡清 +1 位作者 张必福 高永能 《云南林业科技》 2001年第1期11-17,共7页
在蓝桉、直干桉子测林中各抽 3个家系 ,从不同的区组按径阶等距抽样测定木材的密度 ,研究家系内木材密度的变异 ;在种子园中抽取蓝桉 30株、直干桉 36株作试材研究木材密度株内变异。结果表明 :蓝桉家系内不同径阶的木材密度差异不显著 ... 在蓝桉、直干桉子测林中各抽 3个家系 ,从不同的区组按径阶等距抽样测定木材的密度 ,研究家系内木材密度的变异 ;在种子园中抽取蓝桉 30株、直干桉 36株作试材研究木材密度株内变异。结果表明 :蓝桉家系内不同径阶的木材密度差异不显著 ,直干桉极显著 ;蓝桉的木材密度在区组和家系间的差异都显著 ,而直干桉都不显著。株内不同方向的木材密度差异两树种均不显著 ,而不同高度和不同年龄的木材密度差异都极显著 ;在亲缘关系混杂的群体中两树种的树高和胸径与木材密度均呈负相关 ,而在 3个蓝桉家系内 ,胸径与密度呈正相关 ,直干桉 3个家系中两个呈正相关 ,1个呈负相关 ,但都不显著。为将这两个树种纸浆材的主伐年龄定为 6年提供了充分的科学依据 ,且在 2年生时对蓝桉、直干桉作早期选择可取得满意的效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桉 直干桉 木材密度 家系内变异 株内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桉、直干桉子测林木材纤维长度的变异 被引量:4
7
作者 李淡清 刘金凤 +1 位作者 张必福 高永能 《云南林业科技》 2000年第1期1-5,共5页
在桉树种子园的后代测定林内 ,从蓝桉和直干桉中各抽 3个家系 ,分别在立地条件不同的区组中按径阶等距抽样 ,每家系 32株。经分析发现 ,纤维长度的变异为 :样品内 >家系内 >家系间。蓝桉纤维长度差异在径级和家系间均达到 0 0 5... 在桉树种子园的后代测定林内 ,从蓝桉和直干桉中各抽 3个家系 ,分别在立地条件不同的区组中按径阶等距抽样 ,每家系 32株。经分析发现 ,纤维长度的变异为 :样品内 >家系内 >家系间。蓝桉纤维长度差异在径级和家系间均达到 0 0 5水平 ,直干桉则不显著。区组间 ,两个树种的纤维长度差异都不显著。在立地条件好的区组中纤维长度与生长性状显著相关 ,立地条件差的区组却不密切。但以全部样木按树种分析 ,纤维长度与树高、胸径等生长性状都呈显著的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桉 直干桉 纤维长度 家系内变异 种子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桉、直干桉主要材性和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和遗传增益测算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淡清 刘金凤 +1 位作者 张必福 高永能 《云南林业科技》 2001年第2期1-6,共6页
由云南省澄江县 14年生桉树实生种子园保留的育种群体 4个区组内 ,从蓝桉和直干桉中各抽 30个家系对它们的纤维长度、木材密度、树高和胸径 4个性状的遗传力、遗传相关和遗传增益作了估算。蓝桉纤维长度和木材密度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 0 ... 由云南省澄江县 14年生桉树实生种子园保留的育种群体 4个区组内 ,从蓝桉和直干桉中各抽 30个家系对它们的纤维长度、木材密度、树高和胸径 4个性状的遗传力、遗传相关和遗传增益作了估算。蓝桉纤维长度和木材密度的单株遗传力分别为 0 6 745± 0 0 746和 0 35 46± 0 10 10 ;直干桉两性状的遗传力分别为 0 34 16± 0 10 11和0 0 6 70± 0 0 85 0。两树种的纤维长度与其余 3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均为正值 ,而木材密度与树高和胸径的遗传相关系数均是负数。提出以纤维长度和树高作为蓝桉、直干桉的主要选择性状 ,并提出了选择方法和标准。蓝桉的选择指数方程为 :I1=Fr+9 9146H ;直干桉的为 :I2 =Fr+0 980 9H。为下一步高世代育种应注意的事项作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桉 直干桉 材性 生长性状 遗传参数 遗传增益 遗传改良 联合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明和玉溪直干桉、蓝桉无性系的生长测定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淡清 梁学源 钱靖宇 《云南林业科技》 2000年第4期15-19,共5页
1994年在昆明、玉溪两试验点营造的直干桉和蓝桉无性系测定林 ,根据 1999年的生长数据分析后看出 :两地的测定林都是直干桉比蓝桉生长好 ,玉溪两个树种的生长都比昆明好。在直干桉无性系中两试验点的生长性状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 1994年在昆明、玉溪两试验点营造的直干桉和蓝桉无性系测定林 ,根据 1999年的生长数据分析后看出 :两地的测定林都是直干桉比蓝桉生长好 ,玉溪两个树种的生长都比昆明好。在直干桉无性系中两试验点的生长性状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而蓝桉无性系在两试验点都不显著。在昆明试验点测定林保存完好的无性系中 ,直干桉有 5个、蓝桉有 3个无性系的材积超过对照 (实生木 ) ,其中超过 30 %有 6个 (直干桉 4个 ,蓝桉 2个 )。玉溪试验点参试的 7个直干桉无性系有 6个的材积超过对照 ,其中材积显著大于对照的有两个 ;蓝桉 3个无性系中没有1个超过对照。根据云南省目前的经济技术水平 ,走选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干桉 蓝桉 无性系 生长测定 立地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icrosatellite study on outcrossing rates and contamination in an Eucalyptus globulus breeding arboretum
10
作者 饶红欣 Briony Patterson +1 位作者 Brad Potts Réne Vaillancourt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36-140,共5页
Four pairs of microsatellite molecular polymorphism primers were used to analyse microsatellite fingerprints of 188 seedlings derived from an open-pollinated progeny grafted Eucalyptus globulus breeding arboretum in V... Four pairs of microsatellite molecular polymorphism primers were used to analyse microsatellite fingerprints of 188 seedlings derived from an open-pollinated progeny grafted Eucalyptus globulus breeding arboretum in Victoria, south-eastern Australia. The microsatellite loci chosen for this study were highly polymorphic with the mean number of alleles per locus of 14.25. Individual mothers varied in their outcrosssing rate estimate from 15% to 95%, the overall outcrossing level in the arboretum was 47.9% and the contamination rate was 17.6%. The high selfing level was likely to result in marked inbreeding depression in the performance of open-pollinated seed lots. Open-pollinated seeds collected from such arboreta are not advisable because of its low genetic quality, although such arboreta may be useful for the seed production through large-scale manual pollination or collecting seeds only from trees or genotypes within the arboretum that have high outcrossing 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 globulus breeding arboretum MICROSATELLITE outcrossing rate pollen contamin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