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解读E·M·福斯特小说的关键词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日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4-153,共10页
以提取关键词的形式来研究E·M·福斯特在中国的接受状况,可在直接分析接受文本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由表及里、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有助于发现学者的研究重点和对某种接受倾向的喜好,扩展研究福斯特的期待视野。福斯特小说的六个...
以提取关键词的形式来研究E·M·福斯特在中国的接受状况,可在直接分析接受文本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由表及里、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有助于发现学者的研究重点和对某种接受倾向的喜好,扩展研究福斯特的期待视野。福斯特小说的六个关键词形成了一个小说思想的"主题丛",以"连接观"为核心,与之相联系的枝桠主题分别是:文化中的"他者"、"发育不良的心"、殖民抑或反殖民、隐性同性恋文本、神秘主义,这些主题将主干簇拥着,如一朵鲜花,闪烁着福斯特思想的光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福斯特
连接观
文化中的“他者”
发育不良的心
殖民抑或反殖民
隐性同性恋文本
神秘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认同的冲突——评E·M·福斯特的《印度之行》
被引量:
3
2
作者
汪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7-470,共4页
在《印度之行》中,福斯特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背景,描述了英国—印度人与印度人之间的隔离感,以及不断恶化的关系。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试图通过个体的社会认同之间的冲突来诠释这一隔离感,并认为在特定的殖民主义背景下,这一隔离感源...
在《印度之行》中,福斯特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背景,描述了英国—印度人与印度人之间的隔离感,以及不断恶化的关系。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试图通过个体的社会认同之间的冲突来诠释这一隔离感,并认为在特定的殖民主义背景下,这一隔离感源自社会认同的冲突,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利益斗争的必然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认同
冲突
e·m·福斯特
《印度之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印度之行》中的文化体系——文学人类学的方法
3
作者
朱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5-38,共4页
一、文学人类学 近年来,西方文学研究呈跨越学科、渗透边缘的多元趋势。一群文学评论家目光超越文学批评的传统模式,放眼观照文学作品中非纯文学成因(人物、情节、叙述角度等为纯文学因素),追究作品的文化底蕴,以全面开发作品价值。他...
一、文学人类学 近年来,西方文学研究呈跨越学科、渗透边缘的多元趋势。一群文学评论家目光超越文学批评的传统模式,放眼观照文学作品中非纯文学成因(人物、情节、叙述角度等为纯文学因素),追究作品的文化底蕴,以全面开发作品价值。他们认为,“叙事文学中有一个文学与人类学共生的现象,即人类学反映该社会文化,文学亦反映其文化,即使写得再差的文学作品也是一幅特定文化的写照,而且其文献价值无疑随时代的推移而提高。”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人类学
《印度之行》
文化体系
印度教徒
e·m·福斯特
文学作品
文化人类学
叙事文学
英殖民主义
清真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副教授:程爱民
4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6期182-182,共1页
关键词
南京师范大学
外国文学
现实主义
比较文学研究
现代主义
中美文化
翻译研究
罗伯特·弗罗
斯特
e·m·福斯特
文体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解读E·M·福斯特小说的关键词
被引量:
1
1
作者
陈日红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44-153,共10页
文摘
以提取关键词的形式来研究E·M·福斯特在中国的接受状况,可在直接分析接受文本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由表及里、相对完整的研究体系,有助于发现学者的研究重点和对某种接受倾向的喜好,扩展研究福斯特的期待视野。福斯特小说的六个关键词形成了一个小说思想的"主题丛",以"连接观"为核心,与之相联系的枝桠主题分别是:文化中的"他者"、"发育不良的心"、殖民抑或反殖民、隐性同性恋文本、神秘主义,这些主题将主干簇拥着,如一朵鲜花,闪烁着福斯特思想的光芒。
关键词
e·m·福斯特
连接观
文化中的“他者”
发育不良的心
殖民抑或反殖民
隐性同性恋文本
神秘主义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认同的冲突——评E·M·福斯特的《印度之行》
被引量:
3
2
作者
汪涛
机构
武汉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7-470,共4页
文摘
在《印度之行》中,福斯特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为背景,描述了英国—印度人与印度人之间的隔离感,以及不断恶化的关系。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试图通过个体的社会认同之间的冲突来诠释这一隔离感,并认为在特定的殖民主义背景下,这一隔离感源自社会认同的冲突,是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利益斗争的必然产物。
关键词
社会认同
冲突
e·m·福斯特
《印度之行》
Keywords
social id
e
ntiti
e
s
conflict
e
.
m
. Forst
e
r
A Passag
e
to India
分类号
I561.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印度之行》中的文化体系——文学人类学的方法
3
作者
朱望
出处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35-38,共4页
文摘
一、文学人类学 近年来,西方文学研究呈跨越学科、渗透边缘的多元趋势。一群文学评论家目光超越文学批评的传统模式,放眼观照文学作品中非纯文学成因(人物、情节、叙述角度等为纯文学因素),追究作品的文化底蕴,以全面开发作品价值。他们认为,“叙事文学中有一个文学与人类学共生的现象,即人类学反映该社会文化,文学亦反映其文化,即使写得再差的文学作品也是一幅特定文化的写照,而且其文献价值无疑随时代的推移而提高。”为此。
关键词
文学人类学
《印度之行》
文化体系
印度教徒
e·m·福斯特
文学作品
文化人类学
叙事文学
英殖民主义
清真寺
分类号
C912.4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副教授:程爱民
4
出处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年第6期182-182,共1页
关键词
南京师范大学
外国文学
现实主义
比较文学研究
现代主义
中美文化
翻译研究
罗伯特·弗罗
斯特
e·m·福斯特
文体学
分类号
K825 [历史地理—历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解读E·M·福斯特小说的关键词
陈日红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社会认同的冲突——评E·M·福斯特的《印度之行》
汪涛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印度之行》中的文化体系——文学人类学的方法
朱望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南京师范大学外国文学副教授:程爱民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