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ospital without dyspnea: rationale and design of a multidisciplinary intervention
1
作者 Lourdes Vicent Juan Manuel Nunez Olarte +3 位作者 Luis Puente-Maestu Esther Artajona Francisco Fernandez-Aviles Manuel Martinez-Selles 《Journal of Geriatric Cardiology》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7期625-631,共7页
Dyspnea is a common and disabling symptom of respiratory and heart diseases, which is growing in incidence. During hospital admis- sion, breathlessness is under-diagnosed and under-treated, although there are treatmen... Dyspnea is a common and disabling symptom of respiratory and heart diseases, which is growing in incidence. During hospital admis- sion, breathlessness is under-diagnosed and under-treated, although there are treatments available for controlling the symptom. We have developed a tailore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directed to medical staff to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these pharmacological and non-pharmacological tools in dealing with dyspnea. The primary aim is to decrease the rate of patients that do not receive an adequate relief of dyspnea. This is a four-stage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The intervention consists in two teaching talks that will be taught in Cardiology and Respiratory Medicine Departments. The contents will be prepared by Palliative Care specialists, based on available tools for management of dyspnea and patients' need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f dyspnea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ll be performed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o ascertain an improvement in dyspnea intensity due to changes in medical practices. The last phase consists in the creation of consensus protocols for dyspnea management based in our experienc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are expected to be of great value and may change clinical practice in the near future and promote a changing for the better of dyspnea c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pulmonary disease dyspnea Heart failure Palliative ca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菊感冒片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祛痰平喘作用研究
2
作者 张娜娜 孙绍明 +4 位作者 孙艳 郇旭升 王竣楠 郭田甜 关永霞 《中国现代中药》 2025年第2期344-350,共7页
目的:优化桑菊感冒片提取工艺,考察其祛痰平喘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桑菊感冒片水煎提取试验,以干物质得率和连翘苷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酚红排泌法及磷酸组胺引喘法进行药理实验。结果:根据回归方程确定桑菊... 目的:优化桑菊感冒片提取工艺,考察其祛痰平喘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设计桑菊感冒片水煎提取试验,以干物质得率和连翘苷转移率为评价指标,采用酚红排泌法及磷酸组胺引喘法进行药理实验。结果:根据回归方程确定桑菊感冒片水煎提取的优选工艺:单次提取时间为1.5 h、提取次数为2次、单次加水量为6倍。祛痰实验中,桑菊感冒片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均能增加小鼠酚红排泌量;在平喘实验中,各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豚鼠哮喘潜伏期。结论:优化后的桑菊感冒片提取工艺稳定且重复性好,可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桑菊感冒片具有祛痰平喘作用,为后续适应证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菊感冒片 Box-Behnken响应面法 提取工艺优化 祛痰平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恐惧影响因素及路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缪小浪 钮美娥 +5 位作者 韩燕霞 张蓓蕾 金晓亮 卢向敏 赵茜 高婷婷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37-41,47,共6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困难恐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为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减轻患者呼吸困难恐惧提供依据。方法便利选取376例COPD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呼吸困难改良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中文版...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困难恐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路径,为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减轻患者呼吸困难恐惧提供依据。方法便利选取376例COPD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呼吸困难改良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中文版呼吸困难灾难化认知量表、COPD自我效能量表、呼吸困难信念问卷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COPD患者呼吸困难恐惧得分为20.0(17.0,22.0)分。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灾难化认知、自我效能、焦虑及抑郁情绪、身体质量指数是COPD患者呼吸困难恐惧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构方程模型拟合结果:χ~2/df=1.468,RMSEA=0.035,GFI=0.997、AGFI=0.973、NFI=0.999、IFI=1.000、CFI=1.000、TLI=0.997,模型适配度良好。路径分析显示,灾难化认知、自我效能、焦虑和抑郁情绪对呼吸困难恐惧影响的直接效应分别是0.534、-0.362、0.196、-0.113,呼吸困难可通过焦虑和抑郁情绪、灾难化认知、自我效能间接影响呼吸困难恐惧水平(均P<0.05)。结论COPD患者呼吸困难恐惧处于较高水平,影响COPD患者呼吸困难恐惧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医护人员应综合考虑COPD患者的个体、心理等多种影响因素及其之间的作用路径,制订个性化的干预策略,以降低患者呼吸困难恐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困难 灾难化认知 呼吸困难恐惧 焦虑 抑郁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困难患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贺晓毓 金爱莲 杨阳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147-151,共5页
目的探讨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困难患者实施多维度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10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困难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维度康复护... 目的探讨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困难患者实施多维度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将110例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困难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多维度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情况、住心脏重症监护室(CCU)时间、心肺功能相关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血清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生活质量[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出院半年内全因再入院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使用呼吸机时间和住C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0.01);两组患者LVEF、FEV1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MLHFQ总分及各领域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出院半年内全因再入院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左心衰竭合并呼吸困难患者实施多维度康复护理可改善其心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及再入院情况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衰竭 呼吸困难 老年人 多维度康复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希望理论的肺康复训练对COPD患者希望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伏思瑞 邓小丽 +2 位作者 李玥璐 符源 何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1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希望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实施呼吸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Sny... 目的探讨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肺康复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希望水平、自我护理能力及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将13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实施呼吸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肺康复训练。干预前及干预4、12周后采用Herth希望量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及BODE指数对两组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希望水平、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BODE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Snyder希望理论的肺康复训练能有效提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希望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生存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Snyder希望理论 肺康复训练 希望水平 自我护理能力 生存状况 呼吸困难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格瑞洛相关呼吸困难的危险因素研究进展
6
作者 赵一帆 康煜 +1 位作者 孙珂 邵静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0期70-73,共4页
替格瑞洛是新一代P2Y12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和安全性。然而,在服用替格瑞洛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出血等不良反应,其中呼吸困难的发生率>10%。替格瑞洛引起的呼吸困难,可影响患者的药物依从性... 替格瑞洛是新一代P2Y12受体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具有良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和安全性。然而,在服用替格瑞洛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出血等不良反应,其中呼吸困难的发生率>10%。替格瑞洛引起的呼吸困难,可影响患者的药物依从性,导致提前停药,从而使缺血事件的风险增加。明确替格瑞洛相关呼吸困难的危险因素,对提高依从性、避免缺血事件发生(如支架内血栓形成等)及改善远期预后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本文系统综述了替格瑞洛相关呼吸困难的危险因素,旨在为此不良反应的早期预防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格瑞洛 呼吸困难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抗阻呼吸训练在肺纤维化疾病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沈天舒 杨娇 +2 位作者 王卫亮 唐启群 王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0-93,125,共5页
目的 探讨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抗阻呼吸训练对肺纤维化患者肺功能、呼吸肌力、呼吸困难程度、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76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疾病药物治疗、呼吸功能锻炼... 目的 探讨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抗阻呼吸训练对肺纤维化患者肺功能、呼吸肌力、呼吸困难程度、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76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疾病药物治疗、呼吸功能锻炼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措施的基础上每天上午进行30 min的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下午进行30次的抗阻呼吸训练。干预时间为4周,观察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呼吸肌力、呼吸困难程度、心理状态。结果 干预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肺活量占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吸气肌力(MIP)、呼气肌力(MEP)水平、呼吸困难评分及医院焦虑量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抗阻呼吸训练可改善肺纤维化患者的呼吸困难程度,提高呼吸肌的力量,延缓其肺功能下降速度,从而使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到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呼吸神经肌肉电刺激 抗阻呼吸训练 肺功能 呼吸肌力 呼吸困难 焦虑 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综合家庭肺康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娜平 张野 +2 位作者 刘贤亮 汪冕 李琳琴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08-111,共4页
目的制定适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综合家庭肺康复方案,以提高肺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病情稳定出院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基于证据的综合家庭肺康复方案,干预6... 目的制定适合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综合家庭肺康复方案,以提高肺康复效果。方法将60例病情稳定出院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基于证据的综合家庭肺康复方案,干预6个月。采用呼吸困难评分、6 min步行试验、圣乔治呼吸问卷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3个月、6个月干预组呼吸困难评分及圣乔治呼吸问卷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显著长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实施综合家庭肺康复,有助于改善呼吸困难症状、提高机体活动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康复 呼吸困难 活动能力 生活质量 运动锻炼 家庭肺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对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30 d再入院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张玲玲 曹劝劝 +2 位作者 高文君 程岚 周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30 d再入院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24例AECOPD患者的... 目的探讨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30 d再入院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324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出院后30 d是否再入院,分为未入院组269例和入院组55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30 d再入院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单独GNRI以及校准混杂因素后对30 d再入院的评估价值,以决策曲线分析法分析单独GNRI以及校准混杂因素后预测30 d再入院的实用价值。结果入院组长期氧疗占比、CAT评分、白细胞计数、红细胞沉降率显著高于未入院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PaO2、GNRI显著低于未入院组(均P<0.05)。GNRI按四分位数分组,Q4组、Q3组、Q2组、Q1组再入院率分别为4.94%(4/81)、6.17%(5/81)、23.46%(19/81)、33.33%(2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期氧疗、FEV1%pred、CAT评分、GNRI为AECOPD患者30 d再入院的影响因素(均P<0.05)。在校正年龄、性别、长期氧疗、CAT评分和FEV1%pred混杂因素前后,GNRI Q3、Q4者再入院风险显著降低(均P<0.05),且OR值呈降低趋势(P<0.05)。GNRI单独预测AECOPD患者30 d再入院的AUC为0.819(95%CI:0.773~0.860),校正混杂因素后AUC为0.858(95%CI:0.815~0.894),校正前后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独GNRI预测AECOPD患者30 d再入院风险的净获益率为0.04~0.61,校正混杂因素后为0.05~0.70。结论GNRI为AECOPD患者30 d再入院的独立影响因素,可有效预测AECOPD患者30 d再入院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急性加重期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30 d再入院 营养评估 非计划性再入院 氧疗 呼吸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黏菌素B致神经肌肉阻滞的案例分析与文献复习
10
作者 乌丹 李利欣 郭冬杰 《抗感染药学》 2024年第10期1000-1004,共5页
目的:综合现实病例和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多黏菌素B所致神经肌肉阻滞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多黏菌素B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临床上1例多黏菌素B致神经肌肉阻滞病例的发生特点,并以“多黏菌素(polymyxin)”、“神经毒性(neurotoxicity... 目的:综合现实病例和相关文献报道,分析多黏菌素B所致神经肌肉阻滞的临床特点,为临床多黏菌素B的用药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采集临床上1例多黏菌素B致神经肌肉阻滞病例的发生特点,并以“多黏菌素(polymyxin)”、“神经毒性(neurotoxicity)”或“神经肌肉阻滞(neuromuscular block)”为主题词在国内外数据库中检索相关文献,采集其中所报病例的相关资料,分析多黏菌素B所致神经肌肉阻滞的临床特点。结果:共检索到有效文献6篇,涉及病例8例;在9例多黏菌素B致神经肌肉阻滞病例中,有8例发生于首次用药后的5 d内,而其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7例)和口周异常(5例),其中有6例呼吸困难患者进行了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等处置;经过处置,除1例后续因发生感染性休克而死亡外,其余均好转或痊愈。结论:神经肌肉阻滞为多黏菌素B较少见的不良反应,尽管少见,但其结果却较为严重,尤其是呼吸困难应着重关注,对此临床应加强多黏菌素B的用药监护,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黏菌素B 神经肌肉阻滞 呼吸困难 药物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创伤性膈疝合并心包破裂漏诊分析
11
作者 陈宇晟 崔俊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2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重症创伤性膈疝合并心包破裂漏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创伤性膈疝合并心包破裂漏诊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车祸后进行性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由外院转入,予有创机械通气、药物升压难以维持呼吸、循环。螺旋CT... 目的探讨重症创伤性膈疝合并心包破裂漏诊的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重症创伤性膈疝合并心包破裂漏诊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因车祸后进行性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由外院转入,予有创机械通气、药物升压难以维持呼吸、循环。螺旋CT示:双侧肋骨骨折;左侧气胸,予左侧胸腔闭式引流后病情仍加重。动脉血气分析:氧分压53 mmHg、二氧化碳分压33 mmHg、血乳酸6.8 mmol/L。行增强CT后发现左肺受压上移,左胸气腔与食管相通,考虑创伤性膈疝。立即全麻下开左胸探查,发现膈肌破裂、心包裂伤、部分腹腔脏器疝入胸腔,还纳脏器、修补裂口。术后患者呼吸、循环迅速平稳;血乳酸降至1.6 mmol/L。1月余后痊愈出院。结论创伤性膈疝合并心包破裂很罕见,尽早诊断、治疗是关键。接诊时应保持鉴别膈疝的意识,CT提示胸腔积气需仔细寻找来源,增强CT可有助于诊断,血乳酸可评判病情严重程度。一旦确诊应尽早行胃管减压、手术以解除呼吸、循环梗阻,手术入路应根据伤情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膈 创伤性 心包破裂 漏诊 呼吸困难 诊断 鉴别 血乳酸 减压术 外科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困难信念影响因素及其与疾病不确定感、疾病感知的相关性
12
作者 李小静 曹娜娜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3期2366-2369,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困难信念影响因素及其与疾病不确定感、疾病感知的相关性。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76例COPD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使用呼吸困难信念问卷(BBQ)评估...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困难信念影响因素及其与疾病不确定感、疾病感知的相关性。方法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76例COPD患者纳入研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使用呼吸困难信念问卷(BBQ)评估患者呼吸困难信念水平,使用改良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估患者呼吸困难程度,使用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评估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使用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评估患者疾病感知水平。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COPD患者呼吸困难信念水平的相关因素;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COPD患者BBQ评分与MUIS、BIPQ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病程、居住地、人均月收入、疾病分期、2 a内因COPD入院次数、呼吸困难程度的COPD患者BBQ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OPD患者BBQ评分与MUIS、BIPQ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病程、居住地、人均月收入、疾病分期、2 a内因COPD入院次数、呼吸困难程度是COPD患者呼吸困难信念水平的独立危险因素,且COPD患者呼吸困难信念与其疾病不确定感、疾病感知均亦存在一定关系,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减轻COPD患者呼吸困难信念水平有积极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困难信念 影响因素 疾病不确定感 疾病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呼吸困难评级的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3
作者 杨鸿清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7期122-124,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呼吸困难评级的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怀仁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 目的:分析基于呼吸困难评级的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怀仁市医疗集团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基于呼吸困难评级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呼吸困难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呼吸困难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前,两组呼气峰值流速(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PEF、FEV_(1)、FEV_(1)/FVC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基于呼吸困难评级的护理干预在呼吸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及肺功能指标,提高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内科 呼吸困难评级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位甲状腺 被引量:9
14
作者 马泓智 房居高 王琪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21-221,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以咽部异物感3个月,呼气困难半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异物感等不适,未在意。半个月前开始出现平卧时憋气、呼吸不畅,坐位时呼吸困难可缓解,伴说话含物音及吞咽疼痛,无声嘶。就诊后,可见... 1临床资料患者,女,36岁,以咽部异物感3个月,呼气困难半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咽部异物感等不适,未在意。半个月前开始出现平卧时憋气、呼吸不畅,坐位时呼吸困难可缓解,伴说话含物音及吞咽疼痛,无声嘶。就诊后,可见舌根半球形肿块,表面光滑,以舌根肿块收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异位甲状腺(Lingual Thyroid) 呼吸困难(dyspnea)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 临床讨论会[文献类型](Clinical Conference[Publication Ty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声门下巨大海绵状血管瘤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丽萍 张华 宋西成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6期395-396,共2页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5个月前出现渐进性吸气性呼吸困难,无声音嘶哑、咯血、吞咽困难及喉喘鸣,未予特殊治疗。入院前半个月呼吸困难明显加重,出现声音嘶哑、喉喘鸣、咳痰带血等,当地医院给予雾化、激素等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行喉镜... 1 临床资料患者,男,62岁,5个月前出现渐进性吸气性呼吸困难,无声音嘶哑、咯血、吞咽困难及喉喘鸣,未予特殊治疗。入院前半个月呼吸困难明显加重,出现声音嘶哑、喉喘鸣、咳痰带血等,当地医院给予雾化、激素等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行喉镜检查示声门下可见肿物近乎完全阻塞呼吸道,气管镜无法进入。于2018-09-27转入我院,诊断为“喉梗阻II度、喉肿物(声门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门(Glottis) 血管瘤(Angeioma) 呼吸困难(dyspn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作用分析
16
作者 王燕 燕鑫鑫 刘晓灿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12期2773-2775,共3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HFNC)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COPD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经...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HFNC)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8例COPD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经鼻导管吸氧治疗,n=49)与观察组(HFNC治疗,n=49)。分析对比两组的呼吸困难指数(mMRC评分)、心功能、血气参数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mMRC评分、NT-proBNP、PaCO_(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PaO_(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FNC应用在COPD合并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能缓解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改善心功能指标和血气参数,提高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阻肺 慢性左心衰竭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 呼吸困难指数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舌根减容术后呼吸困难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宇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728-728,共1页
等离子舌根减容术,主要应用于舌根肥大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i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术后有些患者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导致缺氧... 等离子舌根减容术,主要应用于舌根肥大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i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患者,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但术后有些患者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如果抢救不及时,会导致缺氧窒息而死亡。我科自2003年8月N2006年8月对34例舌根肥大OSAHS患者进行等离子舌根减容术治疗,其中有4例(11.76%)患者术后发生呼吸困难,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性,50岁,重度OSAHS患者。全麻插管下行腭咽成形术加等离子舌根减容术。术后保留麻醉插管24小时。拔管后4小时患者突然出现心慌、气短、烦躁等呼吸困难表现。紧急行气管切开术。检查咽腔,发现舌根严重肿胀,同时有淡红色胶冻黏稠物附着。每日随时用负压吸引器吸出黏稠分泌物。3天后好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 阻塞性(Sleep APNEA Obstructive) 电凝术(EIectrocoagulation) 呼吸困难(dyspn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气管切开体会
18
作者 梁灼萍 覃纲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3年第1期53-54,共2页
在临床中有些病例行气管切开术风险较大,如颈短肥胖、严重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颈椎骨折及脱位或颈椎术后头不能后仰垫肩、凝血功能异常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同时若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往往会导致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称之为高危气管... 在临床中有些病例行气管切开术风险较大,如颈短肥胖、严重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颈椎骨折及脱位或颈椎术后头不能后仰垫肩、凝血功能异常等手术并发症发生率高,同时若不能及时正确地处理,往往会导致患者死亡等严重后果,称之为高危气管切开。现将我院自2011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54例高危气管切开病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 呼吸困难(dyspnea) 高危(high risk) 体会(comprehens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对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安全性和疗效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齐静 陈韦 +6 位作者 于乐 裘淼涵 李超 周鑫 于开锋 刘仕利 侯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59-1262,共4页
目的对比分析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ACS)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CI的年龄>65岁的NSTACS患者553例,根据住院期间应用药物情况分为氯吡格雷组374例和替格瑞洛组179例,随访12个... 目的对比分析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对老年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ACS)患者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CI的年龄>65岁的NSTACS患者553例,根据住院期间应用药物情况分为氯吡格雷组374例和替格瑞洛组179例,随访12个月,对比分析2组出血情况、主要心脑血管事件(MACCE)和呼吸困难发生率。结果随访12个月替格瑞洛组全部出血及呼吸困难发生率明显高于氯吡格雷组(22.9%vs 9.4%,P=0.000;1.7%vs 0,P=0.034)。2组MACCE发生率及大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DAPT)3个月,替格瑞洛组全部出血发生率高于氯吡格雷组(15.6%vs 2.4%,Plog-rank<0.01)。DAPT 3~12个月,替格瑞洛组与氯吡格雷组全部出血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log-rank>0.05)。COX回归分析显示,混杂因素校正后,DAPT 3个月内应用替格瑞洛出血风险是氯吡格雷的6.277倍(95%CI:2.668~14.767,P=0.000),DAPT 3~12个月应用替格瑞洛的出血风险是氯吡格雷的1.726倍(P>0.05)。结论与氯吡格雷比较,应用替格瑞洛PCI术后3个月内出血增多,大出血未见增加,替格瑞洛和氯吡格雷在老年NSTACS行PCI术的患者中12个月MACCE相似,替格瑞洛的呼吸困难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出血 呼吸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肺癌呼吸困难病人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谢淑丽 朱明光 +1 位作者 黄玉英 曹月辉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99-501,共3页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癌病人呼吸困难的影响。方法 112例出现呼吸困难的肺癌病人按一定条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 ,尽量使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相近。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干预组病人给予最优护理的同时给予针对呼吸困难的心理护理...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措施对肺癌病人呼吸困难的影响。方法 112例出现呼吸困难的肺癌病人按一定条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 ,尽量使两组病人的一般情况相近。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干预组病人给予最优护理的同时给予针对呼吸困难的心理护理。VAS和HAD评分量表测量病人呼吸困难程度和焦虑抑郁程度。结果两周及四周后 ,护理干预组病人呼吸困难VA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HAD抑郁和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有效地改善了肺癌病人呼吸困难症状 ,降低了病人抑郁和焦虑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呼吸困难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