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维爆轰波DSD方法的非定态解析解
1
作者 洪滔 王继海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17-325,共9页
从DSD方法出发推导出爆轰波在药块和药柱中传播的运动方程,并对该方程进行简化,求出该方程的非定态解析解,在t→∞时,可以得到定态解,得到的解与实验符合得很好。
关键词 dsd方法 爆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发散爆轰波传播的DSD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星 孙锦山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7-103,共7页
:首先对爆轰冲击动力学(DSD)方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完整地给出了它的数学表达,并研究了它的具体计算问题,指出了它的难点在于动边界问题的处理、然后针对两种特殊的几何条件,提出了用变量替换方法变动边界为定边界的思路... :首先对爆轰冲击动力学(DSD)方法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讨,完整地给出了它的数学表达,并研究了它的具体计算问题,指出了它的难点在于动边界问题的处理、然后针对两种特殊的几何条件,提出了用变量替换方法变动边界为定边界的思路。最后,根据计算结果,讨论了各种参数对波形的影响,特别是钝感炸药和敏感炸药所体现出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d方法 发散爆轰波 爆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距离特征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 被引量:3
3
作者 黄颖坤 金炜东 +1 位作者 颜康 朱劼昊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959-2966,共8页
针对传统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的正确率较低,且通常只适用几种特定的雷达信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距离特征的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使用k-means算法提取若干个聚类中心,分别计算雷达信号脉冲与聚类中心之间的DTW (Dy... 针对传统的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的正确率较低,且通常只适用几种特定的雷达信号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距离特征的辐射源信号识别方法。使用k-means算法提取若干个聚类中心,分别计算雷达信号脉冲与聚类中心之间的DTW (Dynamic Time Warping)度量值,联合这些度量值作为k邻近算法的输入进行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为3d B时,所提方法对6类雷达信号的识别率达到91%。与基于小波脊频级联特征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也表现出更好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 聚类中心 DTW(dynamic Time Warping)度量方法 k邻近算法 距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TATB基钝感炸药爆轰波波阵面曲率效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郭刘伟 刘宇思 +3 位作者 汪斌 谷岩 郑贤旭 谭多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8-143,共6页
为了研究高温环境对钝感炸药爆轰波波阵面曲率效应的影响,采用高速扫描照相技术及电探针测速技术获取了高温60℃环境下TATB基钝感炸药三种直径药柱爆轰波拟定态爆轰波形状及波速。结果表明,TATB基钝感炸药在高温60℃下的拟定态爆轰波波... 为了研究高温环境对钝感炸药爆轰波波阵面曲率效应的影响,采用高速扫描照相技术及电探针测速技术获取了高温60℃环境下TATB基钝感炸药三种直径药柱爆轰波拟定态爆轰波形状及波速。结果表明,TATB基钝感炸药在高温60℃下的拟定态爆轰波波速随着炸药直径基本呈现线性增长趋势,且相同直径的高温结果均低于常温结果。三种直径TATB基钝感炸药在高温60℃下的拟定态波阵面形状较常温结果更为陡峭。采用遗传算法对三种直径炸药的实验结果进行拟合计算,获得了TATB基钝感炸药高温曲率效应D_n(κ)关系参数。采用DSD(Detonation Shock Dynamics)方法对三种直径炸药的爆轰波非理想传播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感炸药 曲率效应 拟定态波形 拟定态波速 DETONATION Shock dynamics(dsd)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1年我国夏季降水动力统计预测与异常成因 被引量:15
5
作者 赵俊虎 杨杰 +1 位作者 封国林 张世轩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54,共12页
该文对2011年我国夏季降水情况进行简要回顾,并对3月制作的夏季降水动力统计客观定量化和动力统计-诊断预测结果进行检验。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对比说明了两种预测方法选取因子的差异及动力统计-诊断较动力统计客观定量化预测结果有... 该文对2011年我国夏季降水情况进行简要回顾,并对3月制作的夏季降水动力统计客观定量化和动力统计-诊断预测结果进行检验。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对比说明了两种预测方法选取因子的差异及动力统计-诊断较动力统计客观定量化预测结果有一定提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导致2011年夏季主雨带较预测结果偏南的影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了大气环流特别是中高纬度阻塞高压和低纬度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的可能成因。结果表明:2011年夏季主雨带偏南主要是中高纬度阻塞形势与低纬度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内异常振荡及二者逐月不同配置的产物,而中高纬度阻塞形势与低纬度副热带高压的季节内异常振荡是由海温、积雪等外强迫及东亚环流系统内部成员相互作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季降水 动力统计客观定量化 动力统计-诊断 环流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温域环境JB-9014炸药爆轰波波阵面曲率效应实验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刘伟 刘宇思 +2 位作者 黄宇 张旭 郑贤旭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062-1068,共7页
为了研究宽温域环境对钝感炸药爆轰波波阵面曲率效应的影响,采用高速扫描照相技术及电探针测速技术获取了-55,11℃及70℃环境下JB-9014炸药三种直径(10,15,30 mm)药柱的拟定态爆轰波波形及波速。结果表明,同一温度下,小直径药柱拟定态... 为了研究宽温域环境对钝感炸药爆轰波波阵面曲率效应的影响,采用高速扫描照相技术及电探针测速技术获取了-55,11℃及70℃环境下JB-9014炸药三种直径(10,15,30 mm)药柱的拟定态爆轰波波形及波速。结果表明,同一温度下,小直径药柱拟定态爆轰波波速随直径呈上凸型曲线增长,而大直径药柱则呈上凹形曲线增长趋势;同一药柱直径下,JB-9014炸药拟定态爆轰波波速随环境温度的升高呈线性降低趋势,降低斜率与药柱直径相关。当采用多项式对JB-9014炸药爆轰波波速随药柱直径及环境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拟合时,拟合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三种直径JB-9014炸药的拟定态爆轰波波阵面形状随环境温度的升高逐渐变得平坦。当采用遗传算法对三种直径药柱的实验结果进行拟合时,获得了JB-9014炸药在宽温域环境下的曲率效应Dn(κ)关系参数。在当地曲率κ<0.16时,Dn(κ)关系曲线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κ>0.26的结果则相反。当采用爆轰冲击动力学(Detonation Shock Dynamics,DSD)方法对三种直径炸药的爆轰波非理想传播过程进行了计算时,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感炸药 曲率效应 拟定态波形 拟定态波速 爆轰冲击动力学(dsd)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感炸药爆轰波传播和驱动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姜洋 钟敏 +2 位作者 谭多望 李平 柏劲松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B04期171-175,共5页
为实现对非理想爆轰波传播和爆轰驱动问题的精确计算,研究了与贴体坐标下Level Set方法相结合的爆轰冲击波动力学(DSD)计算方法;根据Hamilton-Jacobi方程的Godunov差分格式,提出了非正交的贴体坐标系中Level Set函数方程的差分格式及其... 为实现对非理想爆轰波传播和爆轰驱动问题的精确计算,研究了与贴体坐标下Level Set方法相结合的爆轰冲击波动力学(DSD)计算方法;根据Hamilton-Jacobi方程的Godunov差分格式,提出了非正交的贴体坐标系中Level Set函数方程的差分格式及其相应的数值方法;并将该DSD方法与二维流体动力学程序TDY2D耦合后得到了编码TDY DSD。分别运用DSD和TDYDSD程序对钝感炸药JB-9104爆轰波传播和驱动飞片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了方法和程序的正确性与有效性,能够对复杂二维构型中非理想爆轰问题进行高精度数值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理想爆轰 dsd方法 贴体坐标系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XACML的RBAC职责分离策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闫季鸿 蒋文蓉 +1 位作者 王帅 李硕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3期80-83,共4页
对开源技术XACML(eXtensible Access-Control Markup Language)和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使用XACML描述RBAC职责分离策略的新方法。最新的OASIS XACML 2.0标准定义了RBAC核心和层次模型的策略描述,但是... 对开源技术XACML(eXtensible Access-Control Markup Language)和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使用XACML描述RBAC职责分离策略的新方法。最新的OASIS XACML 2.0标准定义了RBAC核心和层次模型的策略描述,但是缺少对RBAC职责分离关系模型的定义。提出了使用XACML描述RBAC静态职责分离关系和动态职责分离关系的方法,并为Action元素的子元素AttributeValue引入了两个新的值"urn:oasis:names:tc:xacml:2.0:asignRole"和"urn:oasis:names:tc:xacml:2.0:activeRole"。由此可以实现使用XACML描述全部RBAC模型的访问控制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可扩展访问控制标记语言 静态职责分离 动态职责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变堆中碳原子在碳氢薄膜表面再沉积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赵成利 孙伟中 +8 位作者 刘华敏 张浚源 吕晓丹 秦尤敏 宁建平 贺平逆 潘宇东 苟富均 Cheng-li Wei-zhong Hua-min Jun-yuan L(U) Xiao-dan You-min Jian-ping Ping-li Yu-dong Fu-jun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2-316,共5页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碳原子与碳氢薄膜的作用过程。探讨了不同入射能量对碳原子与碳氢薄膜相互作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碳原子与碳氢薄膜作用会在表面形成碳薄膜。随着入射能量的增加,碳薄膜厚度变薄。在碳薄膜中碳原子的成键形... 利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了碳原子与碳氢薄膜的作用过程。探讨了不同入射能量对碳原子与碳氢薄膜相互作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碳原子与碳氢薄膜作用会在表面形成碳薄膜。随着入射能量的增加,碳薄膜厚度变薄。在碳薄膜中碳原子的成键形式主要为Csp2-Csp2和Csp2-Csp3,随入射能量的增加,碳原子键价结合形式从Csp2-Csp2向Csp2-Csp3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变堆 碳原子 碳氢 薄膜表面 沉积行为 分子动力学方法 模拟研究 fusion REACTOR dynamics simulation 入射能量 碳薄膜 作用过程 结合形式 相互作用 模拟结果 薄膜作用 薄膜厚度 原子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冰输电线动力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涛 周敬东 +1 位作者 周明刚 陈源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2-145,共4页
针对某覆冰试验线路建立了完整的动力特性分析流程,并进行了找形、模态、谐响应和瞬态动力分析,为该试验线路采用激振方法防冰和除冰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并取得了理想效果。
关键词 覆冰 输电线 动力特性 数值分析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IC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试验线路 瞬态动力分析 理想效果 理论依据 分析流程 谐响应 模态 激振 防冰 方法 除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品温度对Ar^+与SiC样品表面相互影响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11
作者 孙伟中 赵成利 +4 位作者 刘华敏 张浚源 吕晓丹 潘宇东 苟富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17-322,共6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样品温度对Ar+与SiC样品表面相互作用的影响。由模拟结果可知,SiC样品中Si原子的溅射产额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温度对C原子的溅射产额影响不大。在相同温度下,Si原子的溅射产额要高于C原子的溅射产额。...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样品温度对Ar+与SiC样品表面相互作用的影响。由模拟结果可知,SiC样品中Si原子的溅射产额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温度对C原子的溅射产额影响不大。在相同温度下,Si原子的溅射产额要高于C原子的溅射产额。溅射出来的Si原子和C原子主要来源于样品的表层区域,样品中的Si和C原子密度、键密度及它们的成键方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初始样品中Si和C原子的密度是均匀的,而被轰击过后的样品表面Si原子的密度要高于C原子,而样品中部C原子的密度要高于Si原子。初始样品都是Si-C键,成键方式为Si-Csp3;被轰击过后又有Si-Si和C-C键,成键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还有Si-Csp1和Si-Csp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品温度 SIC 表面相互作用 相互影响 分子动力学模拟 dynamics simulation MOLECULAR 原子密度 溅射产额 成键方式 模拟结果 轰击 方法研究 Si-C键 C-C键 中部 升高 射出 区域 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DX/TNT、HMX/TNT炸药D_n(κ)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宏亮 黄风雷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5-500,共6页
研究了不同配比HMX/TNT炸药的Dn(κ)关系,并与不同配比RDX/TNT炸药的Dn(κ)关系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配比相同时HMX/TNT炸药Dn(κ)关系曲线总是在RDX/TNT炸药Dn(κ)关系曲线上方;RDX/TNT和HMX/TNT炸药的Dn(κ)关系曲线随着炸药中TNT含... 研究了不同配比HMX/TNT炸药的Dn(κ)关系,并与不同配比RDX/TNT炸药的Dn(κ)关系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配比相同时HMX/TNT炸药Dn(κ)关系曲线总是在RDX/TNT炸药Dn(κ)关系曲线上方;RDX/TNT和HMX/TNT炸药的Dn(κ)关系曲线随着炸药中TNT含量增加而下移。引入变量Rt分别将两种混合炸药的Dn(κ)关系推广为Dn(κ,Rt)关系,给定变量Rt就可以通过Dn(κ,Rt)关系得出相应未标定的Dn(κ)关系,Dn(κ,Rt)关系不仅可以减少实验标定次数,并且能满足DSD方法计算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Dn(κ)关系 高速摄影 HMX/TNT 非理想爆轰 配比 dsd方法 RDX/T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MX/TNT炸药爆速与曲率及组分关系实验研究
13
作者 张宏亮 Shakeel A R 黄风雷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9-443,共5页
为了确定爆轰波法向速度Dn与当地曲率κ的定量关系,用光电联合测试法研究质量配比分别为60/40、50/50及40/60时HMX/TNT炸药的Dn-κ关系。结果表明,爆轰波延滞距离z随TNT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爆轰波延滞距离z随着炸药密度ρ的增大而减小;随... 为了确定爆轰波法向速度Dn与当地曲率κ的定量关系,用光电联合测试法研究质量配比分别为60/40、50/50及40/60时HMX/TNT炸药的Dn-κ关系。结果表明,爆轰波延滞距离z随TNT含量的增加而增大;爆轰波延滞距离z随着炸药密度ρ的增大而减小;随着TNT的含量增加,Dn-κ曲线的斜率逐渐增大,且斜率增大的速率为正值。为了减少实验标定费用,引入了新变量Rt,将Dn-κ关系推广为Dn(κ,Rt)关系,并给出相应Rt-z-r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非理想爆轰 配比 HMX/TNT dsd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头跳车对路面结构的冲击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李玉华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6-83,共8页
基于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桥头跳车对路桥过渡段路面结构的冲击效应。分析了考虑车-路耦合作用对路面冲击效应的影响,研究了车辆冲击系数和路面振动响应随路面弹性模量、路基反应模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路桥过渡段的道路设计建议。... 基于车-路耦合动力学模型,研究桥头跳车对路桥过渡段路面结构的冲击效应。分析了考虑车-路耦合作用对路面冲击效应的影响,研究了车辆冲击系数和路面振动响应随路面弹性模量、路基反应模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路桥过渡段的道路设计建议。结果表明:考虑车-路耦合作用后,车辆冲击系数和有效影响范围均有所减小;路面弹性模量、路基反应模量对车辆冲击系数影响不大,但对路面振动响应影响较大;路桥过渡段的路面结构设计应考虑路面动力响应,采用车辆冲击系数作为标准轴载的放大系数偏危险,建议采用路面动力反应系数;从控制路面振动角度出发,路桥过渡段宜选择柔性路面,同时路基反应模量应超过200 MP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桥头跳车 车-路耦合 分布式弹簧-阻尼单元 车辆冲击系数 路面振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化高分子链穿孔行为的研究
15
作者 毛伟锋 何林李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3年第1期62-66,共5页
采用Langevin dynamics方法对支化高分子链的穿孔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一条高分子链上各个单体的进孔时间来判断支点的位置,从而预测出支化高分子链的支链位置.模拟研究发现:支化高分子链的平均穿孔时间τ与主链的长度N满足标度关系... 采用Langevin dynamics方法对支化高分子链的穿孔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一条高分子链上各个单体的进孔时间来判断支点的位置,从而预测出支化高分子链的支链位置.模拟研究发现:支化高分子链的平均穿孔时间τ与主链的长度N满足标度关系τ~Nα,其中标度系数α随着外场力F的增大而增大.同时还研究了支链数n对穿孔时间的影响,发现标度系数α的值随着n的增大有减小的趋势.通过对支化高分子链穿孔行为的研究从而加深对生物大分子穿孔行为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GEVIN dynamics方法 支化高分子链 穿孔时间 标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