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充电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拓扑问题研究 被引量:23
1
作者 丁煦 韩江洪 +2 位作者 石雷 夏伟 魏振春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9-141,共13页
在可充电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能量补给设备兼任数据采集设备的情况下,提出了可充电无线传感器网络时变动态拓扑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最大化能量补给设备驻站时间比为目标提出了最优化问题。通过分析不同时刻不同传感器节点和无线能量补... 在可充电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能量补给设备兼任数据采集设备的情况下,提出了可充电无线传感器网络时变动态拓扑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最大化能量补给设备驻站时间比为目标提出了最优化问题。通过分析不同时刻不同传感器节点和无线能量补给/数据采集设备的工作情况及需要遵循的约束条件,得到与原问题具有等优性的多状态线性规划问题。求解该优化问题,获得可充电无线传感器网络动态拓扑下的周期动态路由和无线能量补给/数据采集设备的工作策略。与之前的研究成果相比,优化目标值均有20%以上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充电无线传感器网络 动态拓扑 无线能量补给/数据采集设备 动态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量均衡的动态间隔分层路由协议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祖爵 麻勰光 陈媛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71-274,共4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分簇多跳通信方式产生的能量负载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能量均衡的动态间隔分层路由协议(EHRD)。它通过层次间隔动态调整算法动态调整层次间隔,使得层次的能量消耗不均匀状况得到缓解,从而达到整个网络能量负载均衡。...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分簇多跳通信方式产生的能量负载不均衡问题,提出一种能量均衡的动态间隔分层路由协议(EHRD)。它通过层次间隔动态调整算法动态调整层次间隔,使得层次的能量消耗不均匀状况得到缓解,从而达到整个网络能量负载均衡。用NS2仿真测试结果显示:能量均衡的动态间隔分层路由协议在网络能量负载、网络生存时间、缓解网络"热区"问题上有所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网络 分簇 多跳 动态间隔 能量均衡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大型计算机网络的路由通信协议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腊元 《计算机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7-144,共8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动态规划原理的分层动态路由协议(HDRP),它适应于分簇拓扑的动态大型计算机网络(DLCN).文中给出了该协议路由信息更新和路由决策的实现过程,以及它的正确性证明和复杂性分析.通过仿真实验,研究了该协议...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动态规划原理的分层动态路由协议(HDRP),它适应于分簇拓扑的动态大型计算机网络(DLCN).文中给出了该协议路由信息更新和路由决策的实现过程,以及它的正确性证明和复杂性分析.通过仿真实验,研究了该协议的吞吐量和平均报文延迟等特性.文中还提出了一种基于学习自动机的网络故障概率估计方法及其路由策略.本文的研究表明,分层动态路由协议为动态大型计算机网络的路由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网络 路由协议 通信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管理的按需路由协议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娟 冯德民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120-122,125,共4页
动态源路由(DSR)协议能较好适用中小型对等自组网络环境,但在非对等网络环境中面临一定应用局限。针对该问题,分析DSR协议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结合非对等环境和层次路由思想,提出新的协议CDSR,对CDSR路由协议进行性能评估。仿真结果表明,... 动态源路由(DSR)协议能较好适用中小型对等自组网络环境,但在非对等网络环境中面临一定应用局限。针对该问题,分析DSR协议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结合非对等环境和层次路由思想,提出新的协议CDSR,对CDSR路由协议进行性能评估。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具有较好的执行效能,可提升网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网 动态源路由协议 中心节点 树型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通信网中拓扑发现策略的研究与仿真 被引量:1
5
作者 马志欣 赵鼎新 +1 位作者 谢显中 王昭然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23-732,共10页
基于车载通信网的运动规律,提出一种车载通信网中基于分群机制的常驻代理网络拓扑发现策略(VCBRP),并给出了相应的分群算法.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VCBRP算法具有更强的负载均衡特性,在高速环境下具有更低的时延和路由请求次数,包的提交率... 基于车载通信网的运动规律,提出一种车载通信网中基于分群机制的常驻代理网络拓扑发现策略(VCBRP),并给出了相应的分群算法.计算机仿真实验表明,VCBRP算法具有更强的负载均衡特性,在高速环境下具有更低的时延和路由请求次数,包的提交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通信网 DSR协议 CBRP协议 群首 代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路由树的分布式自适应动态多跳分簇路由协议 被引量:3
6
作者 赵东方 施伟斌 +1 位作者 罗力源 赵书安 《电子测量技术》 2020年第2期148-152,共5页
针对已有的分簇路由算法中存在的簇间路由路径选择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路由树的分布式自适应动态多跳分簇路由协议DADMC。分簇阶段通过设置不同剩余能量的节点不同的延迟时间来让能量高的节点优先成为簇首。簇间路由路径的选择为以s... 针对已有的分簇路由算法中存在的簇间路由路径选择不合理等问题,提出了基于路由树的分布式自适应动态多跳分簇路由协议DADMC。分簇阶段通过设置不同剩余能量的节点不同的延迟时间来让能量高的节点优先成为簇首。簇间路由路径的选择为以sink节点为根节点的动态路由树,每个节点从父节点中选择使得自己路由权值最小的节点作为下一跳。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的分簇路由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可以更好地实现能耗均衡并延长网络生存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分簇路由协议 能耗均衡 分布式 动态多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NET分簇节点组通信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冰 金志刚 张明阳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98-100,共3页
提出一种将源路由(DSR)协议与自适应按需加权(AOW)分簇算法相结合的Ad hoc网络体系结构设计方案。利用AOW算法进行分簇,将簇半径严格控制在1跳以内,簇内成员无需路由功能,大大减少了网络路由信息的冗余。簇头运行DSR协议充当路由转发器... 提出一种将源路由(DSR)协议与自适应按需加权(AOW)分簇算法相结合的Ad hoc网络体系结构设计方案。利用AOW算法进行分簇,将簇半径严格控制在1跳以内,簇内成员无需路由功能,大大减少了网络路由信息的冗余。簇头运行DSR协议充当路由转发器,使不同簇节点之间的通信依赖于各簇的簇头。模拟结果显示该方案具有良好的性能,并已在Windows XP中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簇算法 动态源路由协议 AD HOC网络 自适应按需加权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虚拟权重的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域间路由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邓宇 张沛 顾畹仪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06-1111,共6页
在研究利用域到域路由协议(DDRP)实现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域间路由的基础上,针对实现过程中星型拓扑汇聚策略带来的等代价路由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虚拟权重的域间路由优化方法,并在利用 OPNET Modeler 网络仿真软件搭建的 ASON 域间路... 在研究利用域到域路由协议(DDRP)实现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域间路由的基础上,针对实现过程中星型拓扑汇聚策略带来的等代价路由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虚拟权重的域间路由优化方法,并在利用 OPNET Modeler 网络仿真软件搭建的 ASON 域间路由仿真平台上,对传统随机边界节点选择方式和基于动态虚拟权重选择方式进行了仿真对比,验证了所提出的域间路由优化方法具有减小路由代价、降低业务阻塞率和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等性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交换光网络(ASON) 域间路由 域到域路由协议 星型拓扑汇聚 动态虚拟权重 随机边界节点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聚簇结构的无线传感网络在海上通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姜姗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76-179,共4页
无线传感网络在海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受到海上环境的影响,网络的能量消耗及生命周期是衡量海上无线传感网络最重要的性能参数。传统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传输在单个节点之间进行传递,效率较低,而现有的基于簇结构的无线... 无线传感网络在海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受到海上环境的影响,网络的能量消耗及生命周期是衡量海上无线传感网络最重要的性能参数。传统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传输在单个节点之间进行传递,效率较低,而现有的基于簇结构的无线传感网络,把传感网络中的所有传感器节点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进行划分,增加了系统的传输效率。本文在研究现有的无线传感网络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动态聚簇结构的无线传感网络,并进行仿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簇 无线传感网络 路由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事件驱动的采煤工作面动态空间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研究
10
作者 张申 凡娜 +1 位作者 翟彦蓉 常飞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48-52,共5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随采煤工作面移动不断动态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动态成簇路由协议。该协议根据节点的剩余能量和事件对节点的刺激程度来选取事件区域内的簇头节点,并引入功率发射等级来确定成簇范围。仿真结果表...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随采煤工作面移动不断动态变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动态成簇路由协议。该协议根据节点的剩余能量和事件对节点的刺激程度来选取事件区域内的簇头节点,并引入功率发射等级来确定成簇范围。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对突发事件区域内信息融合更为合理,数据链路传输速度更快,可有效降低网络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工作面 动态空间 无线传感器网络 事件驱动 动态成簇 路由协议 DNNCH—ED TE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快速应对拓扑变化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层次路由协议
11
作者 肖玮 涂亚庆 +1 位作者 徐华 毛育文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635-1639,共5页
针对多数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不能高效应对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短路径的层次路由协议TVHRP。本协议把网络中所有节点按距离汇聚节点的远近分到若干逻辑层,节点只与其上一层和下一层中距离自身最近的节点... 针对多数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不能高效应对网络拓扑结构动态变化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最短路径的层次路由协议TVHRP。本协议把网络中所有节点按距离汇聚节点的远近分到若干逻辑层,节点只与其上一层和下一层中距离自身最近的节点(父节点和子节点)直接通信。在网络拓扑结构变化时首先触发距离拓扑变化层最近的节点响应,并针对子节点或父节点失效、新增节点和移动节点引发的网络拓扑变化制定了有效的应对机制。仿真结果表明,本协议能够高效应对拓扑结构动态变化,优化网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拓扑变化 最短路径 无线传感器网络 层次路由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载通信网的路由策略研究与仿真
12
作者 马志欣 赵鼎新 +1 位作者 谢显中 王昭然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2-518,共7页
针对传统路由技术已不能适用于动态分布式网络(如车载通信网络)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DSR分层机制的移动代理路由策略(NCM-DSR),并将所提出的NCM-DSR协议分别与加入移动代理的DSR协议(MA-DSR)和DSR协议进行比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NCM-DSR... 针对传统路由技术已不能适用于动态分布式网络(如车载通信网络)的现状,提出一种基于DSR分层机制的移动代理路由策略(NCM-DSR),并将所提出的NCM-DSR协议分别与加入移动代理的DSR协议(MA-DSR)和DSR协议进行比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NCM-DSR协议降低了端到端的传输时延,进一步减少了路由请求次数,包的提交率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更适于车载通信网的实时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载通信网 车载自组织网络 DSR协议 移动代理 群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量与能量的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嘉男 杜秀娟 +1 位作者 李梅菊 王丽娟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13-117,共5页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能耗大、数据传输效率低、拓扑结构动态变化的特点。针对水下环境中节点的移动优势,提出基于矢量和能量的路由协议。从源节点到汇聚节点建立矢量,根据候选节点到该矢量的距离确定优先级。在考虑距离的同时结合候...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具有能耗大、数据传输效率低、拓扑结构动态变化的特点。针对水下环境中节点的移动优势,提出基于矢量和能量的路由协议。从源节点到汇聚节点建立矢量,根据候选节点到该矢量的距离确定优先级。在考虑距离的同时结合候选节点的剩余能量以确定其是否成为最佳下一跳节点。仿真结果表明,与VBF协议和LB-AGR协议相比,即使无法知晓节点的地理位置,该协议在交付率、平均端到端延时和能耗方面仍可获得较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协议 动态拓扑 矢量 剩余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持动态选路的NAT-PT机制
14
作者 陆海洲 王振兴 +1 位作者 程之年 耿楠楠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08-110,共3页
孤立的多个NAT-PT无法为会话提供较短的路径,NAT-PT发生故障会导致经过该NAT-PT的会话中断和IPv4地址的浪费。该文提出一种支持动态选路的NAT-PT机制,通过NAT-PT间的伪路由发布和信息共享,使多个NAT-PT协同工作,互为同步/友好NAT-PT,为... 孤立的多个NAT-PT无法为会话提供较短的路径,NAT-PT发生故障会导致经过该NAT-PT的会话中断和IPv4地址的浪费。该文提出一种支持动态选路的NAT-PT机制,通过NAT-PT间的伪路由发布和信息共享,使多个NAT-PT协同工作,互为同步/友好NAT-PT,为报文提供动态选路支持,实现报文路径的优化和故障NAT-PT负载的实时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PT机制 拓扑局限性 动态选路 信息共享 伪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