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1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computation and analysis of high-speed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 moving in head sea based on dynamic mesh 被引量:2
1
作者 高富东 潘存云 +1 位作者 徐小军 韩艳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11期3084-3093,共10页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AUVs) navigating on the sea surface are usually required to complete the communication tasks in complex sea conditions. The movement forms and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a multi-mo...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AUVs) navigating on the sea surface are usually required to complete the communication tasks in complex sea conditions. The movement forms and flow field characteristics of a multi-moving state AUV navigating in head sea at high speed were studied.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n longitudinal motion of the high-speed AUV in head sea was established with considering the hydrodynamic lift based on strip theory, which was solved to get the heave and pitch of the AUV by Gaussian elimination method. Based on this,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method was used to establish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the unsteady viscous flow around the AUV with considering free surface effort by using the Reynolds-averaged Navier-Stokes (RANS) equations, shear-stress transport (SST) k-w model and volume of fluid (VOF) model. The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wave in the computational field was realized through defining the unsteady inlet boundary condition. The motion forms of the AUV navigating in head sea at high speed were carried out by the program source code of user-defined function (UDF) based on dynamic mesh. The hydro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AUV such as drag, lift, pitch torque, velocity, pressure and wave profile were got, which reflect well the real ambient flow field of the AUV navigating in head sea at high speed. The computational wave profile agrees well with the experimental phenomenon of a wave-piercing surface vehicle. The force law of the AUV under the impacts of waves was analyzed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 which provides an effective theoretical guidance and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dynamics research and shape design of the AUV in real complex environna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dynamic mesh 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 (AUV) MOTION head sea viscous flowfie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钻孔冲煤量智能识别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小军 赵明炀 李淼 《煤田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7-270,共14页
【目的】为解决人工统计钻孔冲煤量不准确以及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YOLOv8n、Res-Net34和PP-OCRv4算法相结合的智能识别方法。【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YOLOv8n算法完成一级检测,同时并行级联ResNet34算法与PP-OCRv4算法进行二级处理,并... 【目的】为解决人工统计钻孔冲煤量不准确以及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YOLOv8n、Res-Net34和PP-OCRv4算法相结合的智能识别方法。【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YOLOv8n算法完成一级检测,同时并行级联ResNet34算法与PP-OCRv4算法进行二级处理,并结合基于追踪帧数的分类状态判别方法,建立了冲煤量自动计算的算法框架。其次,在YOLOv8n的C2f模块中引入可变形卷积DCNv2模块,以削弱点状强光照对特征采集的影响,并将其默认的检测头替换为Dynamic Head检测头模块,以强化算法在尺度,空间和通道维度的特征提取能力,以及将CIoU损失函数替换为SIoU损失函数,以加速预测框与真实框的匹配,并利用自建的数据集对改进后的YOLOv8n算法进行验证。【结果和结论】结果表明:(1)与原算法相比,平均类别检测精度提高了7.6%,召回率提高了3.5%,精确率提高了6.4%,验证了改进策略对提升模型性能的有效性和稳定性。(2)对4个不同的瓦斯抽采水力冲孔钻场的实时视频进行测试,识别准确率分别为100.0%、93.3%、95.7%和93.1%,平均达到95.5%,满足了水力冲孔钻孔冲煤量自动识别的精度要求。(3)采用追踪帧数确定ResNet34分类状态的方法,解决了分类状态单次识别结果不可靠的问题。研究成果为YOLO系列算法与其他深度学习技术的融合和广泛应用提供了技术与实践基础,对促进瓦斯抽采钻场等煤矿井下复杂场景的智能化进步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抽采 冲煤量 YOLOv8n ResNet34 PaddleOCR 可变形卷积 动态检测头 智能识别 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相细粒浊流沉积动力学机制初探——基于水槽沉积模拟实验
3
作者 吕奇奇 王林 +6 位作者 罗顺社 刘江艳 尤源 闫红果 蒲宇新 孙学虎 张蕾 《沉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9-781,共13页
【目的】探究浊流作用下细粒沉积物分选运动规律与沉积特征,并分析其搬运距离及沉积物空间展布受控因素。【方法】基于环形水槽模拟实验,分别通过控制流体初始流速、沉积物浓度、砂泥比三个条件,模拟并分析浊流携带细粒沉积物搬运沉积过... 【目的】探究浊流作用下细粒沉积物分选运动规律与沉积特征,并分析其搬运距离及沉积物空间展布受控因素。【方法】基于环形水槽模拟实验,分别通过控制流体初始流速、沉积物浓度、砂泥比三个条件,模拟并分析浊流携带细粒沉积物搬运沉积过程,初步探讨了其沉积动力学机制。【结果】(1)浊流搬运下的细粒沉积物在流动过程中会出现“水下水跃”、“双流分割”、“上浮作用”、“头部抬升”、“新头部”等实验现象;(2)流体搬运过程中,其细粒沉积物移动速度及搬运距离受流体与环境流体浓度差的影响;(3)初始流速、水下水跃、上浮作用等因素控制着流体流速、细粒沉积物搬运距离及空间展布;(4)“新头部”现象使得流体携带的砂体变得不连续,多呈孤立型或分散型。【结论】根据模拟过程中出现的“新头部”现象推测分散型砂体产生的原因,对分散型砂体的形成与展布规律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浊流 动力学机制 物理沉积模拟 运移规律 “新头部”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逆向分析的车辆对碰事故再现系统
4
作者 刘永涛 高隆鑫 +3 位作者 方腾源 闫星培 杨京帅 滑海宁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1-678,共8页
为提高车辆对碰事故再现的精度与有效性,基于动量与动量矩守恒定理,建立车辆碰撞速度计算方程组,并通过碰撞坐标系旋转变换,构建车辆碰撞瞬间的解析模型;其次,将碰撞事故过程分阶段进行分析,构建车辆三维车身动力学模型;最后,基于3D MAX... 为提高车辆对碰事故再现的精度与有效性,基于动量与动量矩守恒定理,建立车辆碰撞速度计算方程组,并通过碰撞坐标系旋转变换,构建车辆碰撞瞬间的解析模型;其次,将碰撞事故过程分阶段进行分析,构建车辆三维车身动力学模型;最后,基于3D MAX和OpenGL图形技术以及基础数据库技术,设计碰撞事故重建系统,并通过真实对向碰撞(对碰)事故案例进行仿真分析,以验证系统的精度和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模拟车速的平均相对误差小于5.1%,车辆运动轨迹吻合程度的平均相关性为0.85,有效解决了模拟车辆碰撞瞬间逆向不确定性方程组解析化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算法 车辆对向碰撞 事故再现 动力学计算模型 3维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暗环境下红外目标检测跟踪方法研究
5
作者 刘辉 李明益 +1 位作者 韩立金 刘宝帅 《兵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74-384,共11页
针对暗环境动态特征轮廓模糊、盲区遮挡情况,高效准确地检测跟踪动态目标特征,对灾害救援、搜寻跟踪具有实际意义。为实现暗环境下模糊轮廓特征的有效检测跟踪,提出一种时空关联机制的红外目标实时检测深度学习网络(Spatial Local Dynam... 针对暗环境动态特征轮廓模糊、盲区遮挡情况,高效准确地检测跟踪动态目标特征,对灾害救援、搜寻跟踪具有实际意义。为实现暗环境下模糊轮廓特征的有效检测跟踪,提出一种时空关联机制的红外目标实时检测深度学习网络(Spatial Local Dynamic You Only Look Once Version 8,SLD-YOLOv8),设计非局部自适应Non-local模块和空间通道卷积关联模块,对原YOLOv8网络的瓶颈层Bottleneck CSP进行优化。为有效提取深层空间多尺度表征信息,增加用于小目标检测的160×160检测层和动态检测头,较好地提升暗环境中目标跟踪的边界回归性能,并实时有效地推理出目标特征的相对深度位置信息。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红外目标检测算法对暗环境下的动态特征检测具有较好的鲁棒性和准确性,其平均精度评估指标mAP_0.5和mAP_0.5:0.95比原模型提高了5.6%和4.5%,证明了新算法对暗环境目标跟踪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环境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目标跟踪检测 非局部域机理 动态检测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水头作用下花岗岩风化土内部侵蚀试验研究
6
作者 王浩 严耿明 +2 位作者 李传东 黄瑛瑛 张智超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2-144,共13页
风化土作为花岗岩二元结构边坡的主要物源,厘清其内部侵蚀特性是开展该类边坡破坏模式与促滑机理研究的基础。地下水渗流作用下花岗岩风化土的内部侵蚀包括细颗粒迁移、淤塞等过程,本文设计制作侧向渗透模型,开展不同动水头与坡度条件... 风化土作为花岗岩二元结构边坡的主要物源,厘清其内部侵蚀特性是开展该类边坡破坏模式与促滑机理研究的基础。地下水渗流作用下花岗岩风化土的内部侵蚀包括细颗粒迁移、淤塞等过程,本文设计制作侧向渗透模型,开展不同动水头与坡度条件下花岗岩风化土的侧向渗流试验,并结合精细化数值模拟研究内部侵蚀发展特征与细颗粒的运移规律。结果表明:花岗岩风化土的内部侵蚀是渐进发展的过程,倾斜角度越陡、水头变化幅度越大,则土体内部侵蚀越强烈,细颗粒的流失量就越大;风化土流失的细颗粒与软弱带土层的矿物组分基本一致,表明差异风化界面的软弱带是渗流作用下花岗岩风化土中细颗粒迁移沉积形成;细颗粒迁移导致的土体颗粒粗化、细颗粒沉积导致的基覆界面软化是花岗岩二元结构边坡失稳的主要原因。厘清花岗岩风化土内部侵蚀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可为花岗岩边坡失稳预测与防灾减灾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花岗岩风化土 动水头 内部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7的高效煤矿烟火检测算法
7
作者 刘春霞 张凯强 +2 位作者 潘理虎 龚大立 谢斌红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32-1840,共9页
为解决煤矿烟火检测中速度缓慢和图像背景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7改进的检测算法。通过设计SlimNeck结构重构颈部网络实现模型轻量化;采用WIoUv3减轻低质量训练集的影响;在ELAN结构融入EMA模块,减少信息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引入具备... 为解决煤矿烟火检测中速度缓慢和图像背景干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7改进的检测算法。通过设计SlimNeck结构重构颈部网络实现模型轻量化;采用WIoUv3减轻低质量训练集的影响;在ELAN结构融入EMA模块,减少信息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引入具备多种感知能力的动态检测头提升模型表现力。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mAP提升了3.2%,同时模型的参数量和计算量分别减少了0.59 MB和2.2 G。检测速度达到了18.1 ms,保证了高精度,满足实时监测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空间语义信息转换 注意力机制 边界框回归函数 动态检测头 煤矿烟火 轻量化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s的复杂场景下高效烟火检测算法YOLOv5s-MRD 被引量:1
8
作者 侯阳 张琼 +2 位作者 赵紫煊 朱正宇 张晓博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17-1324,共8页
现有的烟火检测方法主要依赖员工现场巡视,效率低且实时性差,因此,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的复杂场景下的高效烟火检测算法YOLOv5s-MRD(YOLOv5s-MPDIoU-RevCol-Dyhead)。首先,采用MPDIoU(Maximized Position-Dependent Intersection over U... 现有的烟火检测方法主要依赖员工现场巡视,效率低且实时性差,因此,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的复杂场景下的高效烟火检测算法YOLOv5s-MRD(YOLOv5s-MPDIoU-RevCol-Dyhead)。首先,采用MPDIoU(Maximized Position-Dependent Intersection over Union)方法改进边框损失函数,以适应重叠或非重叠的边界框回归(BBR),从而提高BBR的准确性和效率;其次,利用可逆柱状结构RevCol(Reversible Column)网络模型思想重构YOLOv5s模型的主干网络,使它具有多柱状网络架构,并在模型的不同层之间加入可逆链接,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持特征信息以提高网络的特征提取能力;最后,引入Dynamic head检测头,以统一尺度感知、空间感知和任务感知,从而在不额外增加计算开销的条件下显著提高目标检测头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在DFS(Data of Fire and Smoke)数据集上,与原始YOLOv5s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的平均精度均值(mAP@0.5)提升了9.3%,预测准确率提升了6.6%,召回率提升了13.8%。可见,所提算法能满足当前烟火检测应用场景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RevCol网络 YOLOv5 dynamic head检测头 MPDIoU 烟火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弹性土中异形桩横向动力响应半解析解
9
作者 周航 汪义圣 亓戈平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61-774,共14页
横截面异形桩是一种截面非圆的桩型,因其复杂的边界条件,使得受力特性不同于圆桩,目前关于异形桩横向动力响应的理论分析方法较为缺乏。为了研究异形桩在均质黏弹性土中的横向动力响应,将土体视为近似连续介质,基于变分原理和哈密顿原... 横截面异形桩是一种截面非圆的桩型,因其复杂的边界条件,使得受力特性不同于圆桩,目前关于异形桩横向动力响应的理论分析方法较为缺乏。为了研究异形桩在均质黏弹性土中的横向动力响应,将土体视为近似连续介质,基于变分原理和哈密顿原理导出直角坐标系下的桩-土体系控制方程。运用COMSOL物理场中的偏微分方程接口求解含复杂边界条件的土体位移函数,用Matlab中的BVP4c函数求解桩身位移函数,在Matlab中编写迭代程序可得桩身位移函数和土体位移函数的半解析解。将结果与现有圆桩理论解进行对比,结果吻合效果较好。对异形桩进行分析发现,横截面积相等时,形状对桩顶动力响应影响明显,H形桩的桩顶阻抗最大;横截面惯性矩相等时,X形桩的桩顶阻抗最大。以X形桩为例,桩顶阻抗随桩-土模量比的增大而增大;共振频率及桩顶阻尼随长径比的增大而减小,桩顶刚度随长径比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形桩 黏弹性土 半解析解 横向动力荷载 桩顶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OLOv8-DEL:基于改进YOLOv8n的实时车辆检测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古佳欣 陈高华 张春美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52,共11页
车辆检测是智能交通系统和自动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实际交通场景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车辆检测模型的准确率低实时性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车辆检测算法——YOLOv8-DEL。使用DGCST(dynamic group convol... 车辆检测是智能交通系统和自动驾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实际交通场景中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导致车辆检测模型的准确率低实时性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车辆检测算法——YOLOv8-DEL。使用DGCST(dynamic group convolution shuffle transformer)模块代替C2f模块来重构主干网络,以增强特征提取能力并使网络更轻量;添加的P2检测层能使模型更敏锐地定位和检测小目标,同时采用Efficient RepGFPN进行多尺度特征融合,以丰富特征信息并提高模型的特征表达能力;通过结合GroupNorm和共享卷积的优点,设计了一种轻量型共享卷积检测头,在保持精度的前提下,有效减少参数量并提升检测速度。与YOLOv8相比,提出的YOLOv8-DEL在BDD100K数据集和KITTI数据集上,mAP@0.5分别提高了4.8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具有实时检测速度(208.6 FPS和216.4 FPS),在检测精度和速度方面实现了更有利的折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检测 YOLOv8 DGCST Efficient RepGFPN 轻量级检测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8的铸件多肉缺陷检测
11
作者 刘琦 马行 穆春阳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1-135,共5页
针对铸造生产过程中铸件表面多肉缺陷数据集少、复杂环境下人工检测困难以及检测效率较低等问题,文中基于YOLOv8提出改进算法。对数据进行增强处理,以便提升模型的鲁棒性,更贴合实际环境;引入残差网络Resnet替换网络主干部分,提高模型... 针对铸造生产过程中铸件表面多肉缺陷数据集少、复杂环境下人工检测困难以及检测效率较低等问题,文中基于YOLOv8提出改进算法。对数据进行增强处理,以便提升模型的鲁棒性,更贴合实际环境;引入残差网络Resnet替换网络主干部分,提高模型提取目标特征的能力;对Neck部分进行重构,避免参数量的增加;在网络的输出末端加入具有注意力机制的Dynamic Head检测头,将模型对目标感知和表达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在训练模型能力过程中加入MPDIoU损失函数,强化模型对于目标边框的处理,提高模型对铸件多肉缺陷的识别精准度。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的YOLOv8模型在检测铸件多肉缺陷数据集上的mAP相比原模型提升2.2%,提升了小目标识别精度,正确检测率提高了1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铸件多肉缺陷 YOLOv8 注意力机制 Resnet dynamic he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n的松材线虫病疫木检测方法
12
作者 王余康 黄雷君 李洋 《林草资源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4-125,共12页
松材线虫病对全球松树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准确检测疫木对于控制疫情蔓延具有重要意义。借助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高效获取覆盖广泛、分辨率高的森林影像数据,为松材线虫病疫木检测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针对复杂森林环境下无... 松材线虫病对全球松树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准确检测疫木对于控制疫情蔓延具有重要意义。借助无人机遥感技术,能够高效获取覆盖广泛、分辨率高的森林影像数据,为松材线虫病疫木检测提供了关键的数据支持。针对复杂森林环境下无人机遥感影像中松材线虫病疫木检测识别能力受限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YOLOv8n检测模型(YOLOv8n-RCD)。使用RepVit作为主干网络,提升特征提取能力;通过引入跨尺度特征融合模块(CCFM),增强模型对多层次特征的提取;采用动态头(Dynamic Head)替换原有检测头,提高模型在复杂背景下的目标识别能力和适应性。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8n-RCD在精确率(P)、召回率(R)和F1分数上比基准模型(YOLOv8n)分别提升了3.37%、3.00%和3.19%,AP50和AP50-95分别提升了1.93%和1.49%。改进后的模型提升了在复杂森林环境下的识别精度和能力,为松材线虫病疫木的精确化检测和无人机遥感驱动的智能化动态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检测 松材线虫病 YOLOv8n RepVit CCFM dynamic he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D-YOLO:一种多尺度小目标检测算法
13
作者 赵滨淋 孙玲 +2 位作者 陈功 钟剑丹 付琳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26,共6页
针对无人机航拍图像中小目标样本数量多且尺度变换范围大导致的漏检和误检现象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s改进的小目标检测算法SD-YOLO。首先,使用DCNv2模块对C2f进行重构,使模型能够有效地捕捉目标的细粒度细节,自适应地调整卷积... 针对无人机航拍图像中小目标样本数量多且尺度变换范围大导致的漏检和误检现象严重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8s改进的小目标检测算法SD-YOLO。首先,使用DCNv2模块对C2f进行重构,使模型能够有效地捕捉目标的细粒度细节,自适应地调整卷积核的采样位置,从而能够准确地定位目标位置;其次,改进SPD-Conv模块,提升模型捕捉局部特征的能力,从而使模型能够保留更多的空间信息;最后,增加一个小目标检测头,并引入Dynamic head模块,提升模型在多尺度场景下的检测性能。在VisDrone2019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显示,SD-YOLO的mAP50为0.495,相较于原始YOLOv8s网络提升了0.1,并且能够保持较高帧率,对多尺度小目标的检测性能有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检测 YOLOv8s 细粒度细节 dynamic he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YOLOv8n的无人机航拍小目标检测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雷帮军 余翱 +1 位作者 吴正平 余快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4,共9页
针对无人机航拍图像目标密集、尺度小、特征信息易丢失、漏检和误检严重,提出一种基于YOLOv8n改进的航拍小目标检测算法GI⁃YOLOv8n。GI⁃YOLOv8n重新设计网络结构,改进特征融合网络,加入跨层连接,最大化保留小目标位置细节信息和语义信息... 针对无人机航拍图像目标密集、尺度小、特征信息易丢失、漏检和误检严重,提出一种基于YOLOv8n改进的航拍小目标检测算法GI⁃YOLOv8n。GI⁃YOLOv8n重新设计网络结构,改进特征融合网络,加入跨层连接,最大化保留小目标位置细节信息和语义信息,新增极小目标检测层,提高检测精度;引入基于注意力机制的动态检测头,并用轻量化卷积模块GSConv进行改进,在尺度感知、空间感知、任务感知方面加强小目标的定位性能;最后引入Inner⁃CIoU损失函数,使用辅助边界框计算损失,加快模型回归速度,提高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VisDrone2019数据集上,GI⁃YOLOv8n的精确率、召回率、平均检测精度分别为50.7%、39.8%、41.5%,相较于YOLOv8n分别提高了7.1%、7.4%、8.7%,检测速度为81 f/s,满足航拍目标检测实时性要求。对比其他航拍目标检测算法,检测精度和速度均有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航拍 特征融合 小目标检测层 注意力机制 动态检测头 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暗光环境人员行为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董芳凯 赵美卿 黄伟龙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30,144,共11页
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对部分作业现场人员行为进行检测时易出现漏检与误检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暗光环境人员行为检测方法,包括暗光环境图像增强和行为检测2个部分。暗光环境图像增强基于自校准光照学习(SCI)进行改进,由图... 煤矿井下环境复杂,对部分作业现场人员行为进行检测时易出现漏检与误检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暗光环境人员行为检测方法,包括暗光环境图像增强和行为检测2个部分。暗光环境图像增强基于自校准光照学习(SCI)进行改进,由图像增强网络和校准网络构成。人员行为检测通过引入Dynamic Head检测、跨尺度融合模块和Focal-EIoU损失函数来改进YOLOv8n模型。SCI+网络增强后的图像作为人员行为检测模型检测的对象,完成井下暗光环境人员行为的检测任务。实验结果表明:(1)井下暗光环境人员行为检测方法的m AP@0.5为87.6%,较YOLOv8n提升了2.5%,较SSD,Faster RCNN,YOLOv5s,RT-DETR-L分别提升了15.7%,11.5%,0.9%,4.3%。(2)井下暗光环境人员行为检测方法的参数量为3.6×106个,计算量为11.6×109,检测速度为95.24帧/s。(3)在公开数据集EXDark上,井下暗光环境人员行为检测方法的mAP@0.5为74.7%,较YOLOv8n提升了1.5%,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泛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光环境 井下人员行为检测 自校准光照学习 图像增强 SCI+网络 dynamic head 跨尺度融合模块 Focal-EIoU损失函数 YOLOv8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航拍未爆弹检测
16
作者 周子扬 王黎明 +2 位作者 侯佳欣 王朝红 廖冬杰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针对航拍未爆弹图像中未爆弹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IP-YOLOv8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旨在提高对航拍未爆弹图像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首先,通过在骨干网络的C2f模块中集成可变形卷积DCNv2,形成C2f_DCNv2模块,以增强感受野... 针对航拍未爆弹图像中未爆弹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IP-YOLOv8目标检测算法。该算法旨在提高对航拍未爆弹图像检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首先,通过在骨干网络的C2f模块中集成可变形卷积DCNv2,形成C2f_DCNv2模块,以增强感受野和特征提取能力;然后,结合大型可分离核注意力机制,引入SPPF_L模块,以增强算法对复杂环境的适应性;最后,通过引入Dynamic Head检测头,融合尺度、空间和任务3种注意力机制,从而提升检测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YOLOv8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未爆弹检测的P mA,50-95上实现了2%的提升,准确度有显著提升,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爆弹检测 YOLOv8 可变形卷积 注意力机制 动态检测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YOLOv8n遥感图像轻量化检测模型
17
作者 李泽胤 李栋 +2 位作者 房建东 赵磊 张佳惠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0-142,共13页
针对遥感图像目标排列密集、尺度差异大以及背景复杂造成的检测虚警率高、检测精度低、漏检和误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n的遥感图像检测算法YOLOv8-EP。首先,构建特征聚焦扩散金字塔网络(FFDPN),通过并行深度卷积捕获多尺度信息... 针对遥感图像目标排列密集、尺度差异大以及背景复杂造成的检测虚警率高、检测精度低、漏检和误检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8n的遥感图像检测算法YOLOv8-EP。首先,构建特征聚焦扩散金字塔网络(FFDPN),通过并行深度卷积捕获多尺度信息,同时加入扩散机制将特征信息扩散到各个检测尺度增强特征交互。设计轻量化的任务动态调整检测头(TADD),通过特征共享和并行任务处理,提高检测的定位和分类性能。其次,引入SimAM注意力机制捕捉图像中关键信息,增加模型感受野。最后,引入Inner-CIoU损失函数改善低质量图像对网络梯度的不利影响,加速模型收敛。在NWPU VHR-10数据集和RSOD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YOLOv8-EP的mAP分别达到97.6%和97.9%,参数量下降13%,相比于YOLOv8n基线网络提升了2.2%和1.5%,能够满足工业部署的要求,整体达到良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YOLOv8n 特征交互 任务动态调整检测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解耦自适应动态图卷积的交通预测模型
18
作者 郑创锐 邓秀勤 陈磊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72-679,共8页
交通预测对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起着关键作用,基于机器学习和统计学的传统预测方法在捕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和长期依赖方面的能力有限,无法捕获交通路网中复杂的时空关系。现有基于图神经网络(GNN)的预测模型大多采用预定的静态图,无法准... 交通预测对城市规划和交通管理起着关键作用,基于机器学习和统计学的传统预测方法在捕捉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和长期依赖方面的能力有限,无法捕获交通路网中复杂的时空关系。现有基于图神经网络(GNN)的预测模型大多采用预定的静态图,无法准确反映真实道路网络的拓扑结构,且大多数模型只简单地考虑交通流量在不同节点之间的传播过程,忽略了每个节点本身流量的生成过程。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解耦自适应动态图卷积网络模型(Decoupled Adaptive Dynamic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DADGCN),该模型通过一个自适应动态图模块,有效地量化不同节点间的动态相关性,从而捕捉交通网络中复杂的空间依赖关系,同时通过数据驱动的方式将节点的流量解耦为传播流量和生成流量,利用多头自注意力机制来处理解耦后的信号,从而提高了模型处理复杂交通数据的灵活性,提升了预测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在数据集METR-LA上,DADGCN在60 min上的MAE比基于扩散卷积的模型DCRNN和Graph Wavenet分别提升了7.78%,10.14%;在数据集PEMS-BAY上DADGCN分别提升了25.39%,21.19%。在数据集PEMS04和PEMS08上,DADGCN比基于自适应图模型MTGNN在MAPE和RMSE上分别提升了11.61%和3.90%,表明该模型不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交通流中的固有动态特征,还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环境下的变化,为城市交通管理和规划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预测 自适应动态图 图神经网络 模型解耦 多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YOLOv5s的无人机视角下的小目标检测算法
19
作者 罗文沛 李军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235-238,共4页
针对一般目标检测器在高空视角下的无人机(UAV)小目标检测任务中,由于目标尺度差异较大并且存在遮挡而导致检测器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的UAV视角下的小目标检测算法SCD-YOLO(Small object CoordConv Dynamic head-YO... 针对一般目标检测器在高空视角下的无人机(UAV)小目标检测任务中,由于目标尺度差异较大并且存在遮挡而导致检测器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的UAV视角下的小目标检测算法SCD-YOLO(Small object CoordConv Dynamic head-YOLO)。首先,增加小目标检测层,删去大尺度检测层,即进行删大增小操作,在使网络获得更强的小目标特征学习能力的同时精简了网络结构,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网络复杂度;然后,将骨干网络和颈部网络中的普通卷积替换为协调坐标卷积CoordConv,从而更好地感知特征图中的目标位置信息;最后,为应对网络在下采样过程中带来的特征丢失的问题,替换原模型的检测头,使用一种自注意力检测头Dy-Head(Dynamic Head),通过它带有的尺度、空间、任务感知的注意力提升了算法的特征表达能力。实验结果表明,在公开的VisDrone2019数据集上,与YOLOv5s检测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mAP0.5上提高了33.5%,在模型参数量上减少了54.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小目标检测 YOLOv5s 注意力机制 dy-he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8的轻量级轴承表面缺陷小目标检测算法
20
作者 冯绍军 汪宇玲 常佳熠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99-206,共8页
为提升滚动轴承表面缺陷检测准确率,降低微小缺陷的漏检率,提出一种改进YOLOv8的轻量级轴承表面缺陷检测算法——YOLOv8n-DAS。采用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动态检测头,该检测头将尺度感知、空间感知和任务感知三者相统一,以实现更强的特... 为提升滚动轴承表面缺陷检测准确率,降低微小缺陷的漏检率,提出一种改进YOLOv8的轻量级轴承表面缺陷检测算法——YOLOv8n-DAS。采用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动态检测头,该检测头将尺度感知、空间感知和任务感知三者相统一,以实现更强的特征表达能力。采用ADown模块进行下采样,以突出边缘缺陷特征并降低模型规模。最后,为了进一步提升模型对小目标缺陷的检测能力,在网络颈部添加小目标检测层,增强浅层语义信息与深层语义信息的融合,保留更多的细节信息。实验结果表明:与基准模型YOLOv8n相比,改进算法的准确率、召回率、平均精度分别提升了1.4%、3.1%、2.4%,算法检测速度为72帧/s;通过与主流轻量级目标检测算法进行比较,YOLOv8n-DAS算法对轴承表面缺陷有较好的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表面缺陷 YOLOv8 注意力机制 动态检测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