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材制造用铝及铝硅合金粉尘的爆炸特性
1
作者 赵江平 张舒淇 +1 位作者 钟兴润 于凯楠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0-180,共11页
为探究常用增材制造用铝及铝硅合金粉尘的爆炸特性,采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对Al、Al-12Si和Al-20Si等3种样品进行密闭空间内的爆炸实验,测试其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爆炸参数的变化,采用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样品的热氧化特性。结果表... 为探究常用增材制造用铝及铝硅合金粉尘的爆炸特性,采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对Al、Al-12Si和Al-20Si等3种样品进行密闭空间内的爆炸实验,测试其在不同影响因素下爆炸参数的变化,采用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样品的热氧化特性。结果表明:随着合金中硅含量的增加,爆炸下限升高,最大爆炸压力及爆炸峰值温度下降,氧化过程的放热量减少,氧化速率减慢;Al、Al-12Si和Al-20Si达到最大爆炸压力的质量浓度分别为300、750和900 g/m^(3);当点火能量增加时,铝硅合金的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的增幅低于铝粉;环境温度变化对样品爆炸下限的影响小于粒径变化带来的影响。根据爆炸产物的X射线衍射测试分析铝硅合金的爆炸机理,发现爆炸是由颗粒受热汽化形成的气态铝和气态硅组成的可燃气体与氧气混合燃烧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粉尘 粉尘爆炸 爆炸温度 爆炸下限 环境温度 最大爆炸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火能量对粉尘爆炸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52
2
作者 蒯念生 黄卫星 +3 位作者 袁旌杰 杜兵 李宗珊 伍毅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32-438,共7页
为防控工业粉尘爆炸和完善粉尘爆炸测试方法,在Siwek 20 L球形爆炸测试系统内,实验研究了不同点火能量下高、低挥发性粉尘的爆炸行为。对粉尘爆炸猛度(最大爆炸压力、最大升压速率和燃烧持续时间)、敏感度(爆炸下限)及惰性介质的抑爆效... 为防控工业粉尘爆炸和完善粉尘爆炸测试方法,在Siwek 20 L球形爆炸测试系统内,实验研究了不同点火能量下高、低挥发性粉尘的爆炸行为。对粉尘爆炸猛度(最大爆炸压力、最大升压速率和燃烧持续时间)、敏感度(爆炸下限)及惰性介质的抑爆效力随点火能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重点探讨。结果表明,增加点火能量能提高粉尘云爆炸能量和燃烧速率,低挥发性粉尘爆炸行为受点火能量的影响更显著。低挥发性粉尘在低质量浓度下无法被低点火能量充分引燃,爆炸不良效应显著;随着粉尘质量浓度的增加,爆炸不良效应不断减弱直至消失。低挥发性粉尘爆炸下限随点火能量增加急剧下降,而高挥发性粉尘爆炸下限受点火能量影响较小。惰性介质抑爆效力随点火能量增加而下降。建议采用5~10 kJ点火能量考察低挥发性粉尘爆炸下限及惰性介质对粉尘爆炸的抑制效力。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粉尘爆炸规律、完善测试方法和安全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点火能量 爆炸不良效应 粉尘爆炸 挥发性 爆炸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空间煤粉的爆炸特性 被引量:40
3
作者 高聪 李化 +1 位作者 苏丹 黄卫星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4-168,共5页
利用ISO6184/1和IEC推荐的20L球型爆炸测试装置,对4种规格的煤粉进行了系统的粉尘爆炸实验,探讨了煤粉的爆炸规律。得到了样品的爆炸下限浓度、最大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变化规律;分析了浓度、粒径、点火能量对煤粉爆炸猛烈度... 利用ISO6184/1和IEC推荐的20L球型爆炸测试装置,对4种规格的煤粉进行了系统的粉尘爆炸实验,探讨了煤粉的爆炸规律。得到了样品的爆炸下限浓度、最大爆炸压力,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率变化规律;分析了浓度、粒径、点火能量对煤粉爆炸猛烈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越小的煤粉,爆炸下限越小,而且在指定浓度下爆炸越猛烈。随着浓度的增大,最大爆炸压力和上升速率先增后减。样品3,峰值爆炸压力对应的浓度为400~1000g/m3,爆炸压力最大值为0.54MPa;点火头能量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反应更充分,从而爆炸强度更强。由于煤粉组成的特点,实验数据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爆炸过程中气相燃烧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爆炸过程 密闭空间 煤粉 粉尘爆炸 爆炸强度 点火能量 爆炸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煤尘复合体系中煤尘爆炸下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刘义 孙金华 +2 位作者 陈东梁 陈先峰 王青松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129-131,共3页
在3.2L的燃烧管道中,采用小能量的高压点火装置,通过改变甲烷体积分数、煤尘种类与粒径,研究了甲烷-煤尘复合体系中煤尘爆炸下限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实验条件下,甲烷-煤尘混合物中甲烷体积分数的增加能明显降低煤尘的爆炸... 在3.2L的燃烧管道中,采用小能量的高压点火装置,通过改变甲烷体积分数、煤尘种类与粒径,研究了甲烷-煤尘复合体系中煤尘爆炸下限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本文实验条件下,甲烷-煤尘混合物中甲烷体积分数的增加能明显降低煤尘的爆炸下限。对于煤尘粒径小于42μm煤样A,当甲烷体积分数从1.8%增加到2.2%时,煤尘的爆炸下限相应从30g/m3下降到6.25g/m3。煤尘的爆炸下限也随着煤尘中挥发分含量的增加而降低。煤尘粒径对其爆炸下限的影响较弱。实验结果与文献中高能量化学药头点火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表明,甲烷对煤尘爆炸下限的影响趋势并不随着点火源能量的改变而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瓦斯 甲烷 煤尘 爆炸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脂酸粉尘爆炸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肖国清 赵梦圆 +2 位作者 邓洪波 钟凯 李东胜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6-131,共6页
为研究硬脂酸粉尘的爆炸特性,采用20 L球型爆炸仪对4个粒径范围的硬脂酸粉尘进行粉尘爆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大粉尘浓度能够提升硬脂酸粉尘的爆炸能量和燃烧速率。增大粉尘浓度,爆炸猛烈度先增强后减弱;减小粉尘粒径,... 为研究硬脂酸粉尘的爆炸特性,采用20 L球型爆炸仪对4个粒径范围的硬脂酸粉尘进行粉尘爆炸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增大粉尘浓度能够提升硬脂酸粉尘的爆炸能量和燃烧速率。增大粉尘浓度,爆炸猛烈度先增强后减弱;减小粉尘粒径,能增强爆炸猛烈度和敏感度。粒径小于58μm粉尘的爆炸猛烈度和敏感度最大,浓度500g/m^3时,该粉尘有最大爆炸压力1.12 MPa和最大升压速率142.00 MP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脂酸 粉尘爆炸 爆炸下限 爆炸猛烈度 热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氨基头孢烷酸粉尘爆炸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张金锋 刘海鑫 +3 位作者 刘鑫 侯利敏 郑艳敏 李春明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208-212,共5页
选取石药集团中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7-氨基头孢烷酸(7-ACA)粉体为研究对象,利用20L球形爆炸测试系统进行粉尘爆炸特性实验研究。首先测定7-ACA粉体样本的粒度分布及湿度;用20L球形爆炸装置实验测得7-ACA粉尘在2kJ的点火能量下的爆炸下... 选取石药集团中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7-氨基头孢烷酸(7-ACA)粉体为研究对象,利用20L球形爆炸测试系统进行粉尘爆炸特性实验研究。首先测定7-ACA粉体样本的粒度分布及湿度;用20L球形爆炸装置实验测得7-ACA粉尘在2kJ的点火能量下的爆炸下限质量浓度为18.5g/m3,且粉尘爆炸下限随点火能量的增大呈现降低趋势;粉尘的最大爆炸压力及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随着粉尘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大再下降的规律,在775g/m3附近达到最大值,并随点火能量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为中润公司及类似企业7-ACA生产车间的安全管理及防爆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CA 燃烧爆炸 爆炸下限 最大爆炸压力 点火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爆炸理论在粉尘爆炸机理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4
7
作者 赵江平 王振成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80-83,共4页
笔者对粉尘爆炸的几种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 ,认为粉尘爆炸是由热爆炸引起的。在对粉尘燃烧过程作了较为合理的假设后 ,将热爆炸理论中均温系统的热爆炸判据 ,应用于粉尘爆炸中 ,得出了爆炸下限与粉尘粒径呈线性关系的结论 ,且与实验符合 ... 笔者对粉尘爆炸的几种机理进行了简要分析 ,认为粉尘爆炸是由热爆炸引起的。在对粉尘燃烧过程作了较为合理的假设后 ,将热爆炸理论中均温系统的热爆炸判据 ,应用于粉尘爆炸中 ,得出了爆炸下限与粉尘粒径呈线性关系的结论 ,且与实验符合 ,并推导出粉尘的热爆炸判据。结果表明 :用热爆炸理论来解释粉尘爆炸机理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爆炸理论 粉尘爆炸事故 安全技术 安全事故 爆炸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镁铝合金粉尘爆炸与抑爆特性研究 被引量:16
8
作者 王林元 吕瑞琪 邓洪波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4-38,共5页
为了研究镁铝合金粉爆炸危险特性,利用20L球形爆炸容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80目(80μm)、120目(125μm)和60目(250μm)3种粒径下的金属粉尘爆炸下限浓度分别为45 g/m^3,55 g/m^3和95 g/m^3。相同浓度下最大爆炸压力随粒径增大的而减小... 为了研究镁铝合金粉爆炸危险特性,利用20L球形爆炸容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180目(80μm)、120目(125μm)和60目(250μm)3种粒径下的金属粉尘爆炸下限浓度分别为45 g/m^3,55 g/m^3和95 g/m^3。相同浓度下最大爆炸压力随粒径增大的而减小。以碳化硅和石墨为代表的研究中,60目,120目和180目的镁铝合金粉以10%的浓度梯度加入碳化硅浓度分别至50%,70%和80%,石墨浓度至30%,50%和60%时,镁铝合金粉不会发生爆炸。表明碳化硅及石墨等惰性粉尘都能对粉尘爆炸有抑制作用,其中石墨对镁铝合金粉的抑爆作用明显优于碳化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镁铝合金粉 爆炸下限 粒径 最大爆压 惰性粉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HTPB/ferrocene混合体系粉尘爆炸特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郁红陶 张庆明 何远航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3-286,共4页
为研究丁羟推进剂在高压水射流作用下的点火机理,采用哈特曼粉尘爆炸测试装置,进行了AP/HTPB/ferrocene混合体系粉尘爆炸浓度下限和最小点火能的实验研究,并分析了高氯酸铵(AP)含量、二茂铁含量和环境湿度对粉尘爆炸特性的影响。研究结... 为研究丁羟推进剂在高压水射流作用下的点火机理,采用哈特曼粉尘爆炸测试装置,进行了AP/HTPB/ferrocene混合体系粉尘爆炸浓度下限和最小点火能的实验研究,并分析了高氯酸铵(AP)含量、二茂铁含量和环境湿度对粉尘爆炸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P和二茂铁含量增加,混合体系的粉尘爆炸浓度下限降低,最小点火能降低;当环境湿度由80%增加到90%时,含二茂铁的混合体系的爆炸浓度下限和最小点火能变化趋于平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粉尘爆炸 爆炸浓度下限 最小点火能 高氯酸铵(AP) 二茂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尘组分对瓦斯/煤尘复合爆炸下限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燕 齐英全 +4 位作者 温小萍 王蔚 甘向阳 裴蓓 纪文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瓦斯和煤尘复合爆炸是煤矿井下爆炸灾害的主要形式之一,研究瓦斯/煤尘复合爆炸下限变化规律,是有效防治煤矿爆炸灾害的必备条件。为研究煤尘组分对瓦斯/煤尘复合爆炸下限的影响,特选用2种组分不同的煤尘(烟煤和无烟煤)。依据EN 14034标... 瓦斯和煤尘复合爆炸是煤矿井下爆炸灾害的主要形式之一,研究瓦斯/煤尘复合爆炸下限变化规律,是有效防治煤矿爆炸灾害的必备条件。为研究煤尘组分对瓦斯/煤尘复合爆炸下限的影响,特选用2种组分不同的煤尘(烟煤和无烟煤)。依据EN 14034标准,使用10 kJ化学点火头在标准20L球形爆炸容器中,分别对2种煤尘的最小爆炸浓度、相同试验条件下的瓦斯爆炸下限以及煤尘与瓦斯的复合爆炸下限进行了测量。试验测得烟煤和无烟煤的最小爆炸浓度分别为50 g/m^3和70 g/m^3,瓦斯爆炸下限为4%。当煤尘中分别通入1%、2%、3%、4%的瓦斯后,烟煤最小爆炸浓度分别降低至40、20、5、0 g/m^3,无烟煤最小爆炸浓度分别降低至50、20、5、0 g/m^3。基于上述测量结果,对比分析了煤尘组分对瓦斯/煤尘复合爆炸下限变化规律的影响,并探讨了Le Chatelier、Bartknecht、Jiang等气粉复合爆炸下限预测模型对瓦斯/煤尘复合体系的适用性。结果表明:2种煤尘的最小爆炸浓度均随瓦斯浓度的增大而降低,但挥发分含量低的煤尘降幅更大,即瓦斯对低挥发分煤尘最小爆炸浓度的影响更为显著。Jiang模型预测值远远偏离实际测量值;Le Chatelier模型预测值高于实际测量值,且误差随瓦斯浓度的增大而增大;Bartknecht模型适用性相对较好,且更适用于低挥发分瓦斯/煤尘复合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 煤尘 复合爆炸 爆炸下限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闭空间中甘薯粉爆炸特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文庆 陈志 +3 位作者 黄莹 蒯念生 曾瑜 李建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8-161,共4页
利用20 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探寻甘薯粉尘在密闭空间内的爆炸特性。测得甘薯粉的爆炸下限质量浓度,研究质量浓度、粒度和点火能量对爆炸猛烈度(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以及燃烧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较小时,甘薯粉爆炸... 利用20 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探寻甘薯粉尘在密闭空间内的爆炸特性。测得甘薯粉的爆炸下限质量浓度,研究质量浓度、粒度和点火能量对爆炸猛烈度(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以及燃烧持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较小时,甘薯粉爆炸较猛烈,燃烧持续时间较短;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燃烧持续时间减少,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而最大爆压呈现先增后减,并且存在一个最佳浓度范围,使粉尘爆炸最猛烈;最大爆压和上升速率随点火能量的增强而增大,较强的点火能量能显著改善低质量浓度粉尘的"爆炸不良"效应。将甘薯粉的爆炸下限质量浓度、爆炸猛烈度与锌粉、镁粉和烟煤粉进行对比,发现甘薯粉的爆炸风险远高于烟煤粉和锌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甘薯粉爆炸 爆炸烈度 爆炸下限 燃烧持续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松子粉粉尘爆炸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秋珊珊 曹卫国 +2 位作者 黄丽媛 张建新 潘峰 《爆破器材》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18,共3页
该论文采用20 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对粒径在75μm以下的石松子粉的粉尘爆炸下限浓度、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随粉尘浓度的变化规律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松子粉粉尘爆炸下限浓度在20~40 g/m3之间,在粉尘浓度相对较低的60~500 g/m3... 该论文采用20 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对粒径在75μm以下的石松子粉的粉尘爆炸下限浓度、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随粉尘浓度的变化规律等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石松子粉粉尘爆炸下限浓度在20~40 g/m3之间,在粉尘浓度相对较低的60~500 g/m3时,粉尘的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随着粉尘浓度的提高而急速上升,在浓度为500 g/m3时达到最大,此时最大爆炸压力为0.69 MPa,爆炸指数为17.20 MPa.m/s;继续增加粉尘浓度,爆炸压力和爆炸指数略有下降,但仍维持在较高值;并判定石松子粉粉尘爆炸危险性分级为Ⅰ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松子粉 粉尘爆炸 爆炸下限浓度 最大爆炸压力 爆炸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粉粒径对其爆炸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肖国清 王琼慧 +2 位作者 梁李 朱争 米红甫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5-90,共6页
为研究糖粉粉尘爆炸特性,采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进行试验测试,通过改变糖粉粒径来测定粉尘爆炸下限质量浓度(LEL)、爆炸压力以及爆炸指数特性参数,研究粒径对糖粉爆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减小,粉尘LEL先由70~80 g/m3降低到... 为研究糖粉粉尘爆炸特性,采用20 L球形爆炸装置进行试验测试,通过改变糖粉粒径来测定粉尘爆炸下限质量浓度(LEL)、爆炸压力以及爆炸指数特性参数,研究粒径对糖粉爆炸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粒径的减小,粉尘LEL先由70~80 g/m3降低到0~10 g/m3,再上升到20~30 g/m3;爆炸压力由0.75 MPa增大到1.07 MPa;爆炸指数由11.2 MPa·m/s增大到23.4 MPa·m/s。此外,粒径为45~53μm的3号粉尘的LEL为0~10 g/m3,其爆炸敏感度最高;而粒径小于等于45μm的4号粉尘的爆炸压力为1.07 MPa,爆炸指数为23.4 MPa·m/s,其爆炸烈度最大。随着粒径的减小,糖粉粉尘的爆炸烈度单调性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粉粉尘 粒径 爆炸下限质量浓度(LEL) 爆炸压力 爆炸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ogistic统计方法的煤粉爆炸下限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汪建平 刘庆明 +2 位作者 王斌 刘丽斌 张云明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34,共7页
粉尘云爆炸下限是表征粉尘易燃易爆危险性的主要参数,相对精确地测试并表示粉尘云爆炸下限对评估和预防粉尘爆炸灾害是十分重要的。基于统计分析的Logistic回归模型,应用以概率表示粉尘云爆炸下限的计算方法,在20 L球形爆炸罐中对不同... 粉尘云爆炸下限是表征粉尘易燃易爆危险性的主要参数,相对精确地测试并表示粉尘云爆炸下限对评估和预防粉尘爆炸灾害是十分重要的。基于统计分析的Logistic回归模型,应用以概率表示粉尘云爆炸下限的计算方法,在20 L球形爆炸罐中对不同粒径的煤粉-空气混合物进行爆炸下限测试实验,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计算得到不同粒径、不同实验次数下煤粉点火成功概率-浓度分布曲线,结果表明不同点火概率下的爆炸下限均随粒径的减小而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且粉尘粒径越小,点火成功概率从p=10%增至p=90%的浓度区间越窄,即其燃爆特性越稳定。实验次数对爆炸下限概率分布存在影响,实验次数越多,爆炸下限概率分布的浓度区间越窄,但点火概率为50%的浓度值与实验次数无关,是研究粉尘爆炸下限的关键值。与其他计算方法的结果相比,以概率表示特定物质的爆炸下限更符合实际情况,更能满足不同生产环境对安全控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爆炸 煤粉 爆炸下限 LOGISTIC回归 点火成功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物爆炸下限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琰 尼华 +2 位作者 张欣 薛涛 张向龙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20-1023,共4页
为研究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物的燃爆危险特性,采用FRTA爆炸极限测试仪测试研究不同混合比例的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物的爆炸下限,分析不同混合比例、初始温度对混合物爆炸下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物爆炸下限随二氯甲烷体积分数的增... 为研究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物的燃爆危险特性,采用FRTA爆炸极限测试仪测试研究不同混合比例的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物的爆炸下限,分析不同混合比例、初始温度对混合物爆炸下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混合物爆炸下限随二氯甲烷体积分数的增大而升高;随着初始温度从20℃升高至100℃,混合比例为88∶12和92∶8的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物的爆炸下限均呈下降趋势,两种样品的爆炸下限从12.86%和13.60%分别降至10.15%和10.70%;初始温度在20~100℃范围内,混合物的爆炸下限下降速率较大,下降幅度分别为21.1%和21.3%,明显高于丙烷、氨气和甲醇汽油等。运用数值分析原理拟合了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物爆炸下限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函数,为相关生产环境的探测预警和防爆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气爆炸 爆炸极限 温度 二氯甲烷和甲醇 爆炸现象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瓦斯对煤尘爆炸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2
16
作者 司荣军 王春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2期86-91,共6页
瓦斯的存在对煤尘爆炸特性的理论计算和数值仿真的结果与实际数据有一定差距,因此,通过不同浓度瓦斯与煤尘共存条件下爆炸实验研究,得出了矿井瓦斯对煤尘的最低着火温度、最小点火能量、爆炸下限浓度、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爆炸压力上升... 瓦斯的存在对煤尘爆炸特性的理论计算和数值仿真的结果与实际数据有一定差距,因此,通过不同浓度瓦斯与煤尘共存条件下爆炸实验研究,得出了矿井瓦斯对煤尘的最低着火温度、最小点火能量、爆炸下限浓度、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度等爆炸特性影响的规律即瓦斯对煤尘最低着火温度影响不大;瓦斯可使煤尘的最小点火能量减小,尤其是对难于点燃的煤尘;混合物的爆炸下限浓度随瓦斯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混合物的最大爆炸压力上升速度由于瓦斯的存在而增强,而最大爆炸压力几乎没有变化。同时研究了瓦斯对无爆炸性煤尘的影响。实验研究的结论对于现场防止煤尘爆炸的发生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尘爆炸特性 瓦斯浓度 最小点火能量 爆炸下限浓度 最大爆炸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充氮环境下淀粉爆炸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好 张锬 +1 位作者 杜兵 黄卫星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6-170,共5页
利用20 L爆炸球研究了充氮条件下甘薯粉-空气混合体系的爆炸特性,充氮后的氧体积分数范围为11.4%~21.0%、甘薯粉实验质量浓度范围为25~1 000g/m3.研究表明,由于充氮后氧浓度降低对燃烧反应的抑制和氮气作为惰性气体对火焰传播的阻碍... 利用20 L爆炸球研究了充氮条件下甘薯粉-空气混合体系的爆炸特性,充氮后的氧体积分数范围为11.4%~21.0%、甘薯粉实验质量浓度范围为25~1 000g/m3.研究表明,由于充氮后氧浓度降低对燃烧反应的抑制和氮气作为惰性气体对火焰传播的阻碍,不同粉尘浓度下混合体系的最大爆炸压力pmax都随充氮后氧浓度的降低而降低,当氧体积分数低至15%以后尤为显著.而不同氧浓度下混合体系爆炸猛烈度随粉尘浓度的变化也显著不同:在较高氧体积分数范围(17,4%~21.0%),因供氧相对充分,故pmax随粉尘浓度增加而增大,直至在危险浓度后趋于平缓;但当氧体积分数降低到某一值后(此实验为14.4%),pmax在危险浓度后迅速降低,当氧体积分数低至11.4%时已无实际爆炸发生,表明供氧条件已不足以支持燃烧传播.实验结果同时表明:随氧浓度的降低,粉尘危险浓度减小,可爆浓度范围变小(爆炸下限升高,上限降低).最后通过实验数据分析得到甘薯粉极限氧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加工 粉尘爆炸 极限氧浓度 充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石松子粉尘混合体系爆炸下限的变化规律 被引量:7
18
作者 喻健良 纪文涛 +2 位作者 孙会利 闫兴清 张新燕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24-930,共7页
基于标准20 L球形爆炸装置,在相同测试条件下,分别测量了石松子粉尘、甲烷和不同浓度配比的甲烷/石松子粉尘混合体系爆炸下限,并将测试结果与Le Chatelier’s law、Bartknecht curve、Jiang method等混合体系爆炸下限预测结果进行了对... 基于标准20 L球形爆炸装置,在相同测试条件下,分别测量了石松子粉尘、甲烷和不同浓度配比的甲烷/石松子粉尘混合体系爆炸下限,并将测试结果与Le Chatelier’s law、Bartknecht curve、Jiang method等混合体系爆炸下限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低于爆炸下限的甲烷和低于爆炸下限的石松子粉尘混合后仍具有爆炸危险性。石松子粉尘爆炸下限随混合体系中甲烷体积分数的增高而减小。Le Chatelier’s law、Bartknecht curve、Jiang method均不能准确预测甲烷/石松子粉尘混合体系爆炸下限。Le Chatelier’s law对甲烷体积分数φ与甲烷爆炸下限φ_L之比φ/φ_L<0.5的混合体系爆炸下限的预测值偏小,而对φ/φ_L>0.5的混合体系预测值偏大;Bartknecht curve在预测φ/φ_L>0.5的混合体系爆炸下限时适用性较好,而对于φ/φ_L<0.5的混合体系预测值偏小;Jiang method不适用于预测甲烷/石松子粉尘混合体系爆炸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爆炸 爆炸下限 气粉混合体系 石松子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化设计方法及其在煤粉干燥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钟圣俊 S.Radandt +1 位作者 李刚 史建业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8-121,共4页
介绍了可燃粉尘极限氧含量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并给出了几种常见可燃粉尘的极限氧含量.根据气体均匀混合假设,导出了采用加压或抽真空情化情况下惰化次数的计算方法和采用通流情化情况下惰化时问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估算惰化流量的... 介绍了可燃粉尘极限氧含量的测试方法和测试设备,并给出了几种常见可燃粉尘的极限氧含量.根据气体均匀混合假设,导出了采用加压或抽真空情化情况下惰化次数的计算方法和采用通流情化情况下惰化时问的计算公式.提出了估算惰化流量的经验公式.给出了一个煤粉干燥工艺惰化设计的实例.正常运行时,惰化气体流量可通过循环风量和漏风率估算.在短时间停产时,应采用较小的惰化流量(每小时1~2个设备容积)维持惰化气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化 粉尘爆炸 爆炸防护 极限氧含量 煤粉 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山粉尘爆炸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宝兴 李晨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0-131,共2页
根据以往粉尘爆炸泄压试验,认为2014年8月2日发生的江苏昆山的特大爆炸可能不是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造成的。粉尘爆炸发生在除尘管路,300个抛光装置的除尘管路相互连通到总除尘管道的除尘装置是主要原因。长期使用使滤网磨损... 根据以往粉尘爆炸泄压试验,认为2014年8月2日发生的江苏昆山的特大爆炸可能不是车间空气中粉尘浓度超标遇到火源造成的。粉尘爆炸发生在除尘管路,300个抛光装置的除尘管路相互连通到总除尘管道的除尘装置是主要原因。长期使用使滤网磨损,经过滤网流出气流中的粉尘浓度等于或大于爆炸下限,电机过热产生火源引爆除尘管道中的粉尘—空气混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爆炸 爆炸下限 爆炸泄压 除尘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