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TCWT-VAE的弹道中段目标RCS识别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彩云 张慧雯 +2 位作者 王佳宁 吴钇达 常韵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69-2275,共7页
针对弹道目标雷达信号易受环境影响、目标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DTCWT)和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的弹道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 针对弹道目标雷达信号易受环境影响、目标识别准确率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DTCWT)和变分自编码器(variational autoencoder,VAE)的弹道目标雷达散射截面(radar cross section,RCS)识别法。首先,采用DTCWT对弹道目标RCS动态数据进行预处理,再利用VAE提取目标的隐变量特征,最后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与已有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更高的识别概率,且鲁棒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目标 目标识别 雷达散射截面 双树复小波变换 变分自编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与稀疏表示的牙隐裂OCT三维图像融合 被引量:2
2
作者 石博雅 董潇阳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8,共7页
针对采用光学相干层析(OCT)技术进行体积较大的前磨牙和磨牙的隐裂检测时,仅从单一扫描视角采集可能存在误检或漏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与稀疏表示(SR)相结合的牙隐裂三维图像融合方法。利用扫频OCT对人工牙隐裂模型从... 针对采用光学相干层析(OCT)技术进行体积较大的前磨牙和磨牙的隐裂检测时,仅从单一扫描视角采集可能存在误检或漏检的问题,提出一种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与稀疏表示(SR)相结合的牙隐裂三维图像融合方法。利用扫频OCT对人工牙隐裂模型从2个扫描视角进行成像,经过三维图像配准后,利用双树复小波变换对图像进行分解。对于低频子带进行稀疏表示,采用“最大L1范数”规则进行融合,高频子带采用“绝对最大”规则融合,最后通过DTCWT重构得到融合后的图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方法融合后的牙隐裂图像可以得到裂纹的完整信息,获得准确的定位和分级,各方面性能均优于单独采用各多尺度分解方法和稀疏表示方法,标准差(SD)、平均梯度(AG)、空间频率(SF)和边缘信息评价因子(Q)的值分别平均提高到36.7、6.0、27.9和0.74,有效提高了OCT牙隐裂检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隐裂 光学相干层析 稀疏表示 双树复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颜色直方图及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的昆虫图像识别 被引量:19
3
作者 竺乐庆 张真 张培毅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91-97,共7页
为了给生产单位害虫管理的普通技术人员提供简便易操作的昆虫鉴别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图像颜色及纹理特征的昆虫图像识别方法。鳞翅目昆虫翅面图像经过预处理,确定目标区域,再进行特征提取。首先将彩色图像从三原色(red-green... 为了给生产单位害虫管理的普通技术人员提供简便易操作的昆虫鉴别方法,本文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图像颜色及纹理特征的昆虫图像识别方法。鳞翅目昆虫翅面图像经过预处理,确定目标区域,再进行特征提取。首先将彩色图像从三原色(red-green-blue,RGB)空间转换至色调饱和值(HSV)空间并提取有效区域内的色度、饱和度直方图特征,然后经图像位置校准,提取灰度图的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特征;匹配首先计算两颜色直方图特征向量之间的相关性,将相关性大于阈值的样本再进一步用DTCWT特征匹配;DTCWT匹配通过计算Canberra距离实现,从通过第一层颜色匹配的样本中取出最近邻作为最终匹配类别。算法在包含100类鳞翅目昆虫的图像库中进行试验验证,取得了76%的识别率,其中前翅识别率则达92%,同时取得了理想的时间性能。试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 鳞翅目 图像识别 图像处理 颜色直方图 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TCWT和LBP的低分辨率人脸识别 被引量:6
4
作者 赵敏 朱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22期179-182,共4页
针对短时傅里叶变换频率分辨率较差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和局部二进制模式(LBP)直方图的低分辨率人脸识别方法。使用DTCWT获得人脸图像的多尺度多方向的频率幅度响应,采用LBP获取频率幅度响应的统计直方图,通过基... 针对短时傅里叶变换频率分辨率较差的缺点,提出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和局部二进制模式(LBP)直方图的低分辨率人脸识别方法。使用DTCWT获得人脸图像的多尺度多方向的频率幅度响应,采用LBP获取频率幅度响应的统计直方图,通过基于统计的一致性模式得到更加紧凑的统计分布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低分辨率人脸上可以达到较高的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脸识别 低分辨率 双树复小波变换 局部二进制模式 特征提取 一致性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去噪的DTCWT火焰图像融合检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静静 张小刚 陈华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2012年第23期219-223,共5页
燃煤火焰图像黑把子区域的边缘模糊或不完整,无法直接使用Canny检测算子准确检测出边缘信息。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稀疏去噪的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火焰图像融合检测方法。利用稀疏去噪对2幅单帧火焰图像进行DTCWT融合,采用Canny检测算... 燃煤火焰图像黑把子区域的边缘模糊或不完整,无法直接使用Canny检测算子准确检测出边缘信息。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稀疏去噪的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火焰图像融合检测方法。利用稀疏去噪对2幅单帧火焰图像进行DTCWT融合,采用Canny检测算子检测边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得到噪声较低的图像和比较完整的黑把子边缘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图像 图像稀疏表示 稀疏字典 dtcwt融合 Canny检测算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低剂量CT图像去噪的多级双树复小波网络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鲁 田春伟 +1 位作者 宋焕生 刘侍刚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66-275,共10页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图像去噪方法能有效去除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伴随的伪影和噪声,从而确保CT设备输出高质量图像同时降低辐射,这对患者健康和医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低剂量CT图像的质量,提出一种小波域去...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图像去噪方法能有效去除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伴随的伪影和噪声,从而确保CT设备输出高质量图像同时降低辐射,这对患者健康和医学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进一步提高低剂量CT图像的质量,提出一种小波域去噪网络MDTNet。首先,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构造多级编解码去噪网络,在多个尺度上提取特征以保留更多高频细节;然后,利用扩展的像素重排技术替代卷积上下采样,实现多级输入和特征融合,从而降低计算复杂度;最后,通过大量训练找到最佳的去噪模型,即二级MDTNet配合LeGall滤波器和Qshift_b滤波器,并选择较大尺寸的CT图像作为训练数据。使用AAPM数据集评估MDTNet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DTNet能有效去除条纹状伪影和噪声,在定量和定性评估中性能均优于同类型去噪方法。与FWDNet相比,对于1 mm的切片,MDTNet的平均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指数(SSIM)分别提高了0.0887 dB和0.0024;对于3 mm的切片,分别提升了0.1443 dB和0.003。对于单张512×512像素的低剂量CT图像去噪,MDTNet在GPU上仅需0.193 s。MDTNet在保持高效率的同时保留了更多的高频细节,能够为低剂量CT图像去噪提供一种新的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CT图像 图像去噪 卷积神经网络 双树复小波变换 像素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树复小波和深度信念网络的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31
7
作者 张淑清 胡永涛 +3 位作者 姜安琦 李军锋 宿新爽 姜万录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32-536,543,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DTCWT)和深度信念网络(DBN)的轴承故障诊断新方法。采用DTCWT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实验,结果表明DTCWT能够很好地将信号分解到不同频带。进而提取能量熵作为故障特征,采用DBN小样本分类模型对轴承故障进行分...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DTCWT)和深度信念网络(DBN)的轴承故障诊断新方法。采用DTCWT对轴承振动信号进行分解实验,结果表明DTCWT能够很好地将信号分解到不同频带。进而提取能量熵作为故障特征,采用DBN小样本分类模型对轴承故障进行分类,并与传统分类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准确识别不同故障类型,扩展了DBN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树复小波 深度信念网络 受限波尔兹曼机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局部熵的量子衍生医学超声图像去斑 被引量:12
8
作者 付晓薇 代芸 +2 位作者 陈黎 田菁 丁胜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60-566,共7页
针对现有医学超声图像去斑方法的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熵的量子衍生医学超声图像去斑新方法。首先,将对数变换后的图像进行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并对信号与噪声分别建模;然后,提取复小波中子代与父代小波系数的实部,计算其局部... 针对现有医学超声图像去斑方法的不足,该文提出一种基于局部熵的量子衍生医学超声图像去斑新方法。首先,将对数变换后的图像进行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并对信号与噪声分别建模;然后,提取复小波中子代与父代小波系数的实部,计算其局部熵并进行归一化乘积,结合量子衍生理论得到用来调整信号与噪声出现概率的可调参数;最后,利用改进的双变量收缩函数获得去斑后的图像。通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已有方法相比能够更有效地滤除医学超声图像中的斑点噪声并保留细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处理 局部熵 量子衍生 双树复小波变换 双变量收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树复小波和自适应权重和时间因子的粒子群优化支持向量机的轴承故障诊断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淑清 胡永涛 +3 位作者 姜安琦 吴迪 陆超 姜万录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27-333,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和具有自适应权重和时间因子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机械振动信号进行DTCWT变换,提取能量熵作为特征向量。然后采用AWTFPSO算法优化SVM,实现轴承故障诊断。不同方法的对比实验...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和具有自适应权重和时间因子的粒子群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机械振动信号进行DTCWT变换,提取能量熵作为特征向量。然后采用AWTFPSO算法优化SVM,实现轴承故障诊断。不同方法的对比实验及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速度快、准确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树复小波 支持向量机 粒子群算法 自适应权重和时间因子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局域自适应图像去噪 被引量:11
10
作者 龚卫国 刘晓营 +1 位作者 李伟红 李建福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71-1180,共10页
为了改善降质图像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局域自适应图像去噪算法。分析了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原理及特点,推导了双变量收缩函数(BSF)。通过并行使用4个2D双密度离散小波变换,且行和列采用不同的滤波器组,实现了对... 为了改善降质图像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局域自适应图像去噪算法。分析了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的原理及特点,推导了双变量收缩函数(BSF)。通过并行使用4个2D双密度离散小波变换,且行和列采用不同的滤波器组,实现了对噪声图像的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分解。根据小波系数的统计特性以及层内和层间系数的相关性,采用结合局域方差估计的双变量收缩函数对小波系数进行处理,并用收缩后的小波系数重构去噪图像。最后,将该算法用于灰度图像和彩色图像去噪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与噪声图像相比,在噪声方差为30时,经该算法去噪后的图像获得的最高峰值信噪比增益达11.72 dB,平均结构相似度最高增加了2.7倍,复合峰值信噪比增益达11.68 dB。此外,对不同噪声方差下的不同噪声图像,该算法在滤除噪声的同时可保留更多的图像细节,极大地改善了去噪图像的视觉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双密度双树复小波变换 双变量收缩函数 平均结构相似度 复合峰值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树复小波和奇异差分谱的齿轮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胥永刚 孟志鹏 +1 位作者 陆明 付胜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16,23,共7页
针对齿轮故障振动信号的非平稳特性和包含强烈噪声,很难提取故障特征频率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双树复小波和奇异差分谱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非平稳的故障振动信号通过双树复小波分解为几个不同频段的分量;由于噪声的影响,从各个分量的频... 针对齿轮故障振动信号的非平稳特性和包含强烈噪声,很难提取故障特征频率的情况,提出了基于双树复小波和奇异差分谱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非平稳的故障振动信号通过双树复小波分解为几个不同频段的分量;由于噪声的影响,从各个分量的频谱中难以准确地得到故障频率。然后对包含故障特征的分量构建Hankel矩阵并进行奇异值分解,求奇异值差分谱曲线,确定奇异值个数进行SVD重构降噪,由此实现对故障特征信息的提取。最后再求希尔伯特包络谱,便能准确地得到故障频率。实验结果和工程应用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提取齿轮的故障特征信息,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树复小波 HANKEL矩阵 奇异值 奇异差分谱 故障诊断 dual-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 (DT-CWT )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 (S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树复数小波的结构相似度测量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武锋 沈海斌 严晓浪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85-1388,共4页
以人类视觉系统更符合提取图像结构信息为前提的结构相似度评价模型,因其高效特性受到广泛重视,但与传统图像质量评价方法一样,其性能易受比较图像几何变化的影响.为了有效地评价各类图像质量,提出了一种双树复数小波与结构相似性测量... 以人类视觉系统更符合提取图像结构信息为前提的结构相似度评价模型,因其高效特性受到广泛重视,但与传统图像质量评价方法一样,其性能易受比较图像几何变化的影响.为了有效地评价各类图像质量,提出了一种双树复数小波与结构相似性测量相结合的全参考客观评价方法.基于双树复数小波的平移不变性、方向选择性和低冗余特性,首先对图像进行双树复数小波变换,并在复数域计算结构相似度,然后经平均获得客观质量评价分,改善了对几何失真图像的评价性能,且实现简单、计算量小.在LIVE图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对亮度、对比度以及几何变化具备更强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峰值信噪比 结构相似性 人类视觉系统 双树复数小波变换 图像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的轴承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29
13
作者 艾树峰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2446-2451,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解调技术的轴承故障诊断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双树复小波变换具有近似平移不变性、避免频率混叠和有效降噪的优点,首先对轴承故障振动信号进行双树复小波分解和重构,将振动信号分解成实部和虚部,然后计算振... 提出了一种基于双树复小波变换解调技术的轴承故障诊断新方法。该方法利用双树复小波变换具有近似平移不变性、避免频率混叠和有效降噪的优点,首先对轴承故障振动信号进行双树复小波分解和重构,将振动信号分解成实部和虚部,然后计算振动信号的双树复小波幅值包络和包络谱。齿轮箱轴承故障振动实验信号的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在强噪声环境下准确提取轴承故障产生的周期性瞬态冲击信号,能有效消除频率混叠现象和强噪声的影响,能有效识别轴承内圈和外圈故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双树复小波变换 轴承 幅值解调 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树复Shearlet变换与改进PCNN的图像融合算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魏志军 周肖树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9-86,共8页
为了克服双树复小波变换(dual 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DTCWT)在图像融合中对方向选择性较差,难以很好地反映源图像的细节信息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双树复剪切波变换(dual-tree complex shearlet transform,DTCST)与自适应双... 为了克服双树复小波变换(dual tree complex wavelet transform,DTCWT)在图像融合中对方向选择性较差,难以很好地反映源图像的细节信息等不足,提出了一种新的双树复剪切波变换(dual-tree complex shearlet transform,DTCST)与自适应双通道脉冲耦合神经网络(adaptive dual-channel pulse coupled neural network,ADCPCNN)的图像融合方案。首先,利用形态学对源图像处理,对图像进行增强。再利用DTCST方法对增强图像完成分解,获得相应的低频、高频系数。然后,对于低频系数,定义了一种新的基于稀疏表示(sparse representation,SR)的融合规则。对于高频系数,利用边缘能量作为ADCPCNN外部输入,定义了一种ADCPCNN融合规则。最后,基于逆DTCST机制,输出融合图像。实验表明,与当前常用的图像融合方法比较,算法具有更高的融合视觉质量,所输出的图像更加清晰,较好保持了源图像的细节与纹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双树复小波变换 自适应PCNN 稀疏表示 边缘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复小波域的SAR图像相干斑抑制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竹 钟桦 易克初 《信号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相干斑噪声是SAR图像的固有特性。对相干斑噪声的抑制应在滤除噪声的同时尽量保留原图像的细节信息。本文针对SAR图像相干斑噪声的统计特性,将高斯混合尺度模型(GSM)引入二元树复小波(DTCWT)变换域,构造基于复小波域分解系数的邻域模型... 相干斑噪声是SAR图像的固有特性。对相干斑噪声的抑制应在滤除噪声的同时尽量保留原图像的细节信息。本文针对SAR图像相干斑噪声的统计特性,将高斯混合尺度模型(GSM)引入二元树复小波(DTCWT)变换域,构造基于复小波域分解系数的邻域模型,将其相邻尺度邻域视为高斯变量和一个尺度因子的乘积,并利用Bayes最小均方估计进行局部去噪。对仿真图像和真实SAR图像的实验表明,本文方法有效去除斑点噪声,且较好的保持了图像边缘等细节信息。与传统的空域滤波和小波等方法相比,该方法改善了噪声平滑和边缘保持等性能,并取得了满意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图像 斑点噪声 二元树复小波 高斯混合尺度模型 贝叶斯最小均方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树复小波变换用于转子模拟故障诊断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段礼祥 胡智 +2 位作者 杨大中 李日朝 马军 《石油机械》 2016年第4期75-80,共6页
针对机械故障微弱特征提取的难题,提出结合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及迭代奇异值分解(ISVD)降噪的分析方法,凸显分解后各频带信号的特征。该方法首先利用2个并行的、高度对称的Q-shift滤波器组对原始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获得复小波系数... 针对机械故障微弱特征提取的难题,提出结合双树复小波变换(DTCWT)及迭代奇异值分解(ISVD)降噪的分析方法,凸显分解后各频带信号的特征。该方法首先利用2个并行的、高度对称的Q-shift滤波器组对原始振动信号进行滤波处理,获得复小波系数和复尺度系数;然后对各层小波系数和末层尺度系数分别进行单枝重构,得到各层细节信号及末层近似信号;最后对各层细节信号和末层近似信号进行ISVD降噪,并全部叠加,即获得降噪后的振动信号。对转子故障模拟试验的信号分析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好的降噪效果,有效地提取出了隐藏在转子振动信号中的微弱周期性冲击成分,并清晰刻画了真实的碰摩故障特征。与传统小波相比,该方法具有运算效率高、平移不变性好、抗频率混叠和完全重构等优点。研究结果为现场设备转子故障诊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树复小波 迭代奇异值分解 振动信号 信号降噪 转子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变系数双变量模型的双变量阈值去噪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潘金凤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855-1858,共4页
针对不同子带小波系数的父子小波系数联合分布不同的特点,提出可描述这一特征的父子小波系数的变系数双变量分布模型,并使用贝叶斯最大后验估计理论推导出基于新模型的双变量阈值函数。结合具有平移不变性和多方向选择性的双树复小波变... 针对不同子带小波系数的父子小波系数联合分布不同的特点,提出可描述这一特征的父子小波系数的变系数双变量分布模型,并使用贝叶斯最大后验估计理论推导出基于新模型的双变量阈值函数。结合具有平移不变性和多方向选择性的双树复小波变换以进一步提高图像的去噪效果。实验结果表明,与Sendur的双变量阈值法相比,新方法去噪后图像的PSNR值有了提高,图像的主观视觉效果也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变量模型 双变量阈值 双树复小波变换 贝叶斯估计 图像去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小波域奇异值分解的自适应图像水印
18
作者 李颖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263-266,共4页
将双树复小波分解的多方向性和冗余性与奇异值稳定性结合,提出一种新的盲检测数字水印方案。该方案将水印嵌入图像双树复小波分解后各子带系数的分块奇异值中,块长可动态调整。为避免产生块状效应,使用统计学模型来自适应调整量化参数,... 将双树复小波分解的多方向性和冗余性与奇异值稳定性结合,提出一种新的盲检测数字水印方案。该方案将水印嵌入图像双树复小波分解后各子带系数的分块奇异值中,块长可动态调整。为避免产生块状效应,使用统计学模型来自适应调整量化参数,改善了水印图像的不可感知性和安全性。实验表明,该方案对于通常的几何攻击具有鲁棒性,对JPEG压缩攻击性能较稳定,并有效提高了水印的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水印 双树复小波变换 奇异值分解 容量 统计模型 动态块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矩形方向窗的小波域去噪方法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燕 彭玉华 +1 位作者 曲怀敬 万洪林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52-454,459,共4页
根据小波变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局部邻域窗口选择方法——基于方向性的矩形窗口选择方法。对同一尺度不同子带选用不同方向的矩形窗口,并且不同尺度下窗口的大小也不同;对于多方向性的图像,使用双树复小波变换取代传统的离散小波变... 根据小波变换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局部邻域窗口选择方法——基于方向性的矩形窗口选择方法。对同一尺度不同子带选用不同方向的矩形窗口,并且不同尺度下窗口的大小也不同;对于多方向性的图像,使用双树复小波变换取代传统的离散小波变换。实验结果表明,将其应用于图像去噪,简单有效,并且可得到更高的峰值信噪比和更好的视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噪 小波变换 双树复小波变换 矩形方向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元树复小波特征表示的人脸识别方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中美 张小洪 杨丹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35-1137,共3页
二元树复小波变换(DTCWT)具备近似平移不变、多方向选择、完全重构和高效计算等优点,适合于人脸特征提取。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二元树复小波变换的人脸特征表示方法,用二维DTCWT提取了人脸图像不同尺度、位置和方向的局部特征,并用多尺... 二元树复小波变换(DTCWT)具备近似平移不变、多方向选择、完全重构和高效计算等优点,适合于人脸特征提取。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二元树复小波变换的人脸特征表示方法,用二维DTCWT提取了人脸图像不同尺度、位置和方向的局部特征,并用多尺度多方向的信息生成DTCWT人脸特征图。实验证明了DTCWT人脸特征表示方法提取了最具可判别性的人脸特征,获取了高识别率和泛化能力,优于其他特征表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树复小波变换 GABOR小波 FISHER脸 人脸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