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评价双源CT双能量扫描体外预测泌尿系统结石成分的准确性。方法对5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术前行双能量CT扫描,分别测量每枚结石在80 k V和140 k V成像条件下的CT值、CT值差值和CT值比值。使用双能量结石分析软件预测结石成分。收集患...目的评价双源CT双能量扫描体外预测泌尿系统结石成分的准确性。方法对5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术前行双能量CT扫描,分别测量每枚结石在80 k V和140 k V成像条件下的CT值、CT值差值和CT值比值。使用双能量结石分析软件预测结石成分。收集患者治疗后结石标本行红外光谱仪分析结石成分,作为金标准,运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种类结石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评价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50枚结石中尿酸类结石有4枚,非尿酸类结石有46枚(胱氨酸结石5枚,羟基磷灰石2枚,草酸钙结石33枚,混合结石6枚)。组间两两比较,尿酸类结石与其他结石的CT值、CT值差值、CT值比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草酸钙结石和混合结石与其他结石的CT值、CT值差值、CT值比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红外光谱仪分析法结果比较,双能量软件正确诊断4例尿酸类结石、4例胱氨酸结石,33例草酸钙结石、2例尿酸与草酸钙混合结石;另外7例误诊,其中1例胱氨酸结石和2例羟基磷灰石双源CT误诊为草酸钙结石,4例尿酸与羟基磷灰石混合结石双源CT误诊为胱氨酸与羟基磷灰石的混合结石。双能量软件分析结果与红外光谱法分析结果 Kappa一致性检验值为0.705,二者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能准确区分尿酸类结石、胱氨酸类结石和含钙结石,但在区分含钙结石和羟基磷灰石之间以及不同成分的含钙结石尚存在困难。展开更多
目的探讨双源双能量CT在鉴别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血运重建术后碘造影剂外渗和继发脑出血中的价值。方法 46例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于动脉溶栓术后2 h内行双源双能量CT检查(80 k V/392 m A和140 k V/196 m ...目的探讨双源双能量CT在鉴别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血运重建术后碘造影剂外渗和继发脑出血中的价值。方法 46例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于动脉溶栓术后2 h内行双源双能量CT检查(80 k V/392 m A和140 k V/196 m A),利用图像工作站生成融合图像(即:单纯融合图像诊断法)、融合图像加虚拟平扫图像和碘叠加图像(即:叠加融合图像诊断法);术后48 h行常规CT平扫明确诊断。计算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继发脑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 34例得到确诊的病例中6例患者CT未见明显高密度影,余下28例为阳性病例并达到确诊,其中3例出血,21例造影剂外渗,余下4例同时合并出血和造影剂外渗。单纯融合图像法对出血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66.67%、100%、100%、96.15%和96.43%,叠加融合图像诊断法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100%%、96%、75%、100%和96.43%。叠加融合图像对颅内出血、造影剂外渗及出血合并造影剂外渗的诊断准确性均相对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叠加融合图像的诊断准确性与临床随访确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15),明显高于单纯融合图像(Kappa=0.564)。结论双源双能量CT在鉴别颅内出血和造影剂外渗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评价双源CT双能量扫描体外预测泌尿系统结石成分的准确性。方法对50例泌尿系统结石患者术前行双能量CT扫描,分别测量每枚结石在80 k V和140 k V成像条件下的CT值、CT值差值和CT值比值。使用双能量结石分析软件预测结石成分。收集患者治疗后结石标本行红外光谱仪分析结石成分,作为金标准,运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种类结石之间上述指标的差异;评价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50枚结石中尿酸类结石有4枚,非尿酸类结石有46枚(胱氨酸结石5枚,羟基磷灰石2枚,草酸钙结石33枚,混合结石6枚)。组间两两比较,尿酸类结石与其他结石的CT值、CT值差值、CT值比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草酸钙结石和混合结石与其他结石的CT值、CT值差值、CT值比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余组间两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红外光谱仪分析法结果比较,双能量软件正确诊断4例尿酸类结石、4例胱氨酸结石,33例草酸钙结石、2例尿酸与草酸钙混合结石;另外7例误诊,其中1例胱氨酸结石和2例羟基磷灰石双源CT误诊为草酸钙结石,4例尿酸与羟基磷灰石混合结石双源CT误诊为胱氨酸与羟基磷灰石的混合结石。双能量软件分析结果与红外光谱法分析结果 Kappa一致性检验值为0.705,二者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能准确区分尿酸类结石、胱氨酸类结石和含钙结石,但在区分含钙结石和羟基磷灰石之间以及不同成分的含钙结石尚存在困难。
文摘目的探讨双源双能量CT在鉴别急性缺血性脑梗死血运重建术后碘造影剂外渗和继发脑出血中的价值。方法 46例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行动脉内溶栓治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于动脉溶栓术后2 h内行双源双能量CT检查(80 k V/392 m A和140 k V/196 m A),利用图像工作站生成融合图像(即:单纯融合图像诊断法)、融合图像加虚拟平扫图像和碘叠加图像(即:叠加融合图像诊断法);术后48 h行常规CT平扫明确诊断。计算两种诊断方法诊断继发脑出血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 34例得到确诊的病例中6例患者CT未见明显高密度影,余下28例为阳性病例并达到确诊,其中3例出血,21例造影剂外渗,余下4例同时合并出血和造影剂外渗。单纯融合图像法对出血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66.67%、100%、100%、96.15%和96.43%,叠加融合图像诊断法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分别为100%%、96%、75%、100%和96.43%。叠加融合图像对颅内出血、造影剂外渗及出血合并造影剂外渗的诊断准确性均相对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叠加融合图像的诊断准确性与临床随访确诊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0.815),明显高于单纯融合图像(Kappa=0.564)。结论双源双能量CT在鉴别颅内出血和造影剂外渗方面有着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