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架影像增强技术StentBoost对支架后扩张的指导意义与血管内超声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菲菲 王禹 +6 位作者 张丽伟 沈东 孙红岩 白静 郭金花 许明明 郝春雨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73-875,共3页
目的探讨支架影像增强技术StentBoost显影及判定支架后扩张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选择同时行血管内超声(IVUS)和StentBoost检查的心内科住院患者1 7例,其中无钙化患者3例,浅表钙化患者11例,深层钙化患者3例。其中14例因支架膨胀不均匀... 目的探讨支架影像增强技术StentBoost显影及判定支架后扩张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选择同时行血管内超声(IVUS)和StentBoost检查的心内科住院患者1 7例,其中无钙化患者3例,浅表钙化患者11例,深层钙化患者3例。其中14例因支架膨胀不均匀给予后扩张,分别对支架后扩张前后冠状动脉定量分析(QCA)、IVUS和StentBoost检测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后扩张前支架内最小直径IVUS与StentBoost的相关性(r=0.9856,P<0.01)优于QCA与StentBoost的相关性(r=0.9754,P<0.01),也优于QCA与IVUS的相关性(r=0.9611,P<0.01);后扩张后支架内最小直径QCA与StentBoost的相关性(r=0.8774,P<0.01)最好。QCA、IVUS和StentBoost三者的相关性在深层钙化患者明显优于浅表钙化患者。结论支架后扩张前IVUS和StentBoost数据的相关性较好,而后扩张后两者相关性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造影术 支架 超声检查 介入性 药物洗脱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指导下血管内碎石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姜浩 王智 +3 位作者 史震涛 孙敏 方士杰 唐强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5-410,共6页
目的探讨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血管内碎石术(IVL)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CA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23年3月至2024年7月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6例,平均年龄(66.0±9.3)岁,男性78... 目的探讨在血管内超声指导下血管内碎石术(IVL)联合药物涂层球囊(DCB)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CAC)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23年3月至2024年7月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住院的冠心病患者106例,平均年龄(66.0±9.3)岁,男性78例(73.6%),靶血管共计106处。所有患者均存在钙化病变,并在IVL治疗后接受介入治疗。根据IVL后介入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DCB组(30例)和药物洗脱支架(DES)组(76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血管钙化病变特征、围手术期并发症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以及术后1个月内的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和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患者比例,以及血糖和三酰甘油等生化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靶血管分布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DES组中复杂解剖类型包括迂曲成角、偏心性钙化、非对称性钙化病变的患者比例均高于DCB组(均为P<0.05)。在IVL球囊导管直径应用方面,DCB组倾向于小直径导管,DES组倾向于大直径导管(P=0.005)。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37,P=0.847)。结论IVL联合DCB应用于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患者安全可行。在IVL有效处理钙化病变后,DCB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钙化 血管内超声 血管内碎石术 药物涂层球囊 药物洗脱支架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标的管腔预处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药物洗脱支架12个月一期通畅率的影响
3
作者 刘翔宇 邹雨池 +2 位作者 李鑫奕 童强 成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097-2105,共9页
目的探究达标的管腔预处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患者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12个月一期通畅率的影响,并分析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22年4月至... 目的探究达标的管腔预处理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rteriosclerosis obliterans,ASO)患者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12个月一期通畅率的影响,并分析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接受DES治疗的141例ASO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后血管夹层分级(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C型及以上为严重夹层)及残余狭窄率(≥30%为重度狭窄),将不存在严重夹层和重度残余狭窄的患者纳入达标组(n=59),其余患者纳入未达标组(n=82)。采用彩色多普勒血管超声或血管造影评估DES 12个月一期通畅率,通畅的标准定义为血管超声收缩期峰值流速比≤2.4或血管造影狭窄<50%。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组间DES通畅率及无临床驱动的靶病变血运重建(clinically driven target lesion revascularization,CD-TLR)率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DES再狭窄的危险和保护因素,评估PTA后夹层和残余狭窄对DES再狭窄的风险贡献度。结果PTA后94.3%(133/141)的患肢出现血管夹层,其中42.1%(56/133)为严重夹层;44.0%(62/141)存在重度管腔残余狭窄。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达标组DES 12个月一期通畅率显著高于未达标组(HR=0.322,95%CI:0.132~0.789,P=0.013),而无CD-TLR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608,95%CI:0.187~1.937,P=0.40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达标的管腔预处理(OR=0.228,95%CI:0.069~0.747,P=0.015)和Rutherford分类2~3类(OR=0.205,95%CI:0.058~0.725,P=0.014)是DES再狭窄的独立保护因素。严重夹层与重度残余狭窄共存组的DES通畅率显著低于无并发症组(P<0.001),且再狭窄风险达无并发症组的7.067倍(P<0.001)。结论达标的管腔预处理可有效改善DES 12个月一期通畅率,并与Rutherford分类2~3类为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保护因素,术中应竭力避免同时出现严重夹层与重度残余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球囊血管成形术 药物洗脱支架 夹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内皮和抗炎的丹参酮ⅡA洗脱支架涂层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梦毅 黄楠 +5 位作者 熊开琴 杜泽煜 马青 徐佳乐 汪川哲 涂秋芬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2-233,共12页
目的针对目前临床心血管支架存在的晚期血栓和支架内再狭窄等问题,通过超声雾化喷涂技术构建传统中药丹参酮ⅡA(TS)洗脱支架,探究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超声雾化喷涂技术构建TS洗脱支架;利用水接触角(WCA)检测... 目的针对目前临床心血管支架存在的晚期血栓和支架内再狭窄等问题,通过超声雾化喷涂技术构建传统中药丹参酮ⅡA(TS)洗脱支架,探究其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部位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超声雾化喷涂技术构建TS洗脱支架;利用水接触角(WCA)检测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球囊扩张实验及场发射扫描电镜(SEM)等对涂层表面的亲疏水性、化学成分及结构、涂层机械性能进行检测分析;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UV-Vis)对TS涂层药物释放行为进行检测;通过体外溶血率和血小板实验初步评价涂层的血液相容性;通过体外细胞相容性实验评估TS涂层对内皮细胞(ECs)和平滑肌细胞(SMCs)增殖的影响,以及对巨噬细胞炎症行为及表型的调节作用;通过半体内血液循环实验进一步探索涂层抗血栓形成效果。结果WCA、FTIR、SEM和UV-Vis等检测结果证实了TS洗脱支架的成功制备,涂层中TS在体外能够保持28 d持续释放;体外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TS与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质量比为30%的涂层具有显著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激活、促进ECs及抑制SMCs增殖的作用,同时能够有效调节巨噬细胞的炎症行为;半体内血液循环实验结果表明,涂层具有良好的抗血栓形成的效果。结论制备的TS洗脱支架具有选择性促进内皮增殖,抑制平滑肌增生、调控炎症的作用,以及优异的抗血栓形成能力,能够为病变血管修复提供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药物洗脱支架 促内皮 抗炎 抗血栓 血管细胞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接受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治疗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园园 刘行 +3 位作者 张雪 刘彤 Seung-Woon Rha 陈康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489,共5页
目的评估终末期肾病(ESRD)血液透析对老年患者接受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选取2003年3月至2021年7月于韩国高丽大学附属九老医院行DES治疗的年龄>60岁的患者4219例,将估算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 目的评估终末期肾病(ESRD)血液透析对老年患者接受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选取2003年3月至2021年7月于韩国高丽大学附属九老医院行DES治疗的年龄>60岁的患者4219例,将估算肾小球滤过率≥15ml/(min·1.73m^(2))且未接受透析治疗的4102例作为老年非ESRD组,接受透析治疗的117例作为老年ESRD组,依据2组患者基线资料建立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模型,PSM后老年非ESRD组183例,老年ESRD组99例。随访1年、3年、5年,记录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等临床终点事件,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用PSM和多因素Cox回归验证临床终点事件。结果PSM前老年ESRD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外周血管疾病、其他诊断比例高于老年非ESRD组(P<0.01)。Cox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老年ESRD是行DES置入患者术后1年、3年、5年发生全因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P<0.01);老年ESRD是行DES置入患者术后3年、5年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HR=2.67,95%CI:1.73~4.10,P=0.000;HR=2.65,95%CI:1.79~3.90,P=0.000);老年ESRD是行DES置入患者术后5年发生TVR、TLR、NTVR和血运重建的危险因素(P<0.05,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老年ESRD组无MACE生存率降低(80.0%vs 90.2%,Plog rank=0.006)。结论ESRD显著增加老年DES置入患者术后长期MACE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连续性肾替代疗法 药物洗脱支架 预后 预测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抗炎促内皮细胞生长的多功能药物洗脱支架的制备及表征
6
作者 周楠 李梦茹 +4 位作者 黄楠 汪川哲 王文轩 涂秋芬 熊开琴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16-227,共12页
目的血管支架植入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临床治疗手段。丹酚酸B(SalB)是从丹参中提取的生物活性化合物,被证实具有较强的抗炎功能及改善心血管功能的潜力,但目前的研究集中于通过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干预心血管疾病,该方法存... 目的血管支架植入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最主要的临床治疗手段。丹酚酸B(SalB)是从丹参中提取的生物活性化合物,被证实具有较强的抗炎功能及改善心血管功能的潜力,但目前的研究集中于通过静脉注射的给药方式干预心血管疾病,该方法存在药物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基于此,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药物释放载体,在血管支架表面构建SalB药物洗脱涂层,旨在实现药物在病灶处的局部释放并提高支架长期功能。方法利用超声雾化喷涂技术在血管支架表面构建SalB/PLGA涂层。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仪(FTIR)、紫外分光光度计(UV-Vis)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对涂层的化学结构、药物释放行为和表面形貌进行检测。体外细胞实验用于评价该涂层的抗炎能力以及对内皮细胞(ECs)、平滑肌细胞(SMCs)的增殖影响。最后通过体外血液相容性和半体内血液循环实验评价该涂层的血液相容性以及抗血栓性能。结果材料学表征结果证明SalB/PLGA涂层构建成功,且涂层力学性能良好,可实现SalB长达28 d的有效释放。细胞生物学结果表明该涂层具有一定的抗炎功能,能在促进内皮细胞的同时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异常增殖。血液相容性及半体内循环实验结果表明,该涂层能有效减少血小板的黏附、聚集与激活,具有抗血栓的能力。结论SalB/PLGA血管支架涂层表现出潜在的抗炎、促内皮、抑制平滑肌增殖及抗血栓等特性,可为后续提高支架治疗功效提供一种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洗脱支架 丹酚酸B 超声雾化喷涂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洗脱椎动脉支架治疗重度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7
作者 晋永强 戴健 +3 位作者 陈国栋 江学伟 刘超 汤璐璐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5-279,共5页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椎动脉支架治疗重度椎动脉起始部狭窄(OVAS)的临床效果及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率。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就诊行支架成形手术治疗的重度OVAS患者共96例,包括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椎动脉支架治疗重度椎动脉起始部狭窄(OVAS)的临床效果及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率。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1月至2022年5月于我院就诊行支架成形手术治疗的重度OVAS患者共96例,包括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观察组给予植入雷帕霉素洗脱椎动脉支架,对照组给予植入外周球囊扩张金属裸支架,观察对比围手术期基本情况、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围手术期均未发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支架脱落或断裂、椎动脉或支架相关脑卒中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手术植入的支架长度及支架管径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血管狭窄率及术后血管残余狭窄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残余狭窄率均小于20%。术后随访患者(12.33±5.82)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椎动脉或支架相关的脑卒中发生率分别为0%和4.17%,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患者头晕、眩晕等症状均较前改善,均未再发后循环TIA,均未发现支架相关血栓事件。观察组患者的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发生率(10.42%)明显低于对照组(29.17%,P<0.05)。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椎动脉支架能安全有效地治疗重度OVAS,且能减少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狭窄 雷帕霉素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超声评估“L-sandwich”术式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疗效——一项概念验证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牧蔚 聂铭 +4 位作者 郭权 张智文 饶立新 彭亮 马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47-553,共7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L-sandwich”术式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99例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medina分型:1.1.1)患者分为“L-sandwich”术式组(n=38)、双支架术式组(n=32)和主支药物洗脱支架(DES...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IVUS)评估“L-sandwich”术式在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介入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入选的99例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medina分型:1.1.1)患者分为“L-sandwich”术式组(n=38)、双支架术式组(n=32)和主支药物洗脱支架(DES)分支单纯药物涂层球囊(DCB)组(n=29)。所有患者术中及复查均使用IVUS评估。主要研究终点为随访12个月时的主支血管、分支血管口部及分支血管体部的晚期管腔面积丢失(LLAL),次要终点为12个月时各部位的最小管腔面积(MLA)以及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MACE包括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原性死亡和靶血管血运重建。本研究为概念验证性研究,统计分析在接受治疗(as-treated,AT)分析集中进行。结果:随访12个月时,“L-sandwich”术式组、双支架术式组和主支DES分支单纯DCB组患者主支血管的LLAL[(0.12±0.42)mm^(2)vs.(0.07±0.38)mm^(2)vs.(-0.01±0.31)mm^(2),P=0.419]、分支血管体部的LLAL[(-0.11±0.45)mm^(2)vs.(-0.10±0.28)mm^(2)vs.(0.24±1.04)mm^(2),P=0.07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分支血管开口LLAL双支架术式组最大,“L-sandwich”术式组最小[(-0.48±0.78)mm^(2)vs(.0.45±0.64)mm^(2)vs(.0.14±1.37)mm^(2),P<0.001];三组主支血管MLA相似[(8.39±1.65)mm^(2)vs.(8.28±0.98)mm^(2)vs.(8.02±1.37)mm^(2),P=0.565],分支血管开口MLA双支架术式组最大,主支DES分支单纯DCB组最小[(5.08±0.74)mm^(2)vs.(5.63±0.80)mm^(2)vs.(3.57±1.35)mm^(2),P<0.001],分支血管体部MLA“L-sandwich”术式组与双支架术式组类似,主支DES分支单纯DCB组最小[(5.94±0.72)mm^(2)vs.(5.86±0.59)mm^(2)vs.(3.74±1.07)mm^(2),P<0.001]。双支架术式组中2例患者行靶血管重建,其他组患者均无MACE发生(P=0.118)。结论:“L-sandwich”术式治疗冠状动脉真性分叉病变安全可行,随访12个月时比双支架术式分支血管开口LLAL更小,各部位MLA相似,且明显简化操作步骤。与分支单纯应用DCB相比具有更好的分支获益,同时也是分支单纯DCB出现严重夹层时的补救手术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真性分叉病变 血管内超声 药物洗脱支架 药物涂层球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irebird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原发病变 被引量:37
9
作者 倪钧 沈卫峰 +4 位作者 张建盛 胡健 张奇 张宪 郑爱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396-398,共3页
目的 研究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 (Firebird)在原发冠状动脉 (冠脉 )病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132例患者接受Firebird或普通支架置入术 ,其中Firebird组 6 0例 ,Cypher支架组5 2例 ,裸支架 (Mustang)组 2 0例。比较各组... 目的 研究国产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 (Firebird)在原发冠状动脉 (冠脉 )病变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132例患者接受Firebird或普通支架置入术 ,其中Firebird组 6 0例 ,Cypher支架组5 2例 ,裸支架 (Mustang)组 2 0例。比较各组支架术即刻及近期结果。结果  3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3%、10 0 .0 %和 10 0 .0 % ,随访率为 88.3%、92 .3%和 85 .0 % ,硝酸脂药物停用率为 32 .1%、33.3%和2 9 .4 % ,再住院率为 5 .6 %、8.3%和 11.7% ,3组间差异均无显著性。但Mustang组较Firebird组心脏事件、再狭窄及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发生率显著升高 (术后 3种不良事件发生率都是 17.6 %和 0 % ) (P均<0 .0 1) ;而Cypher组与Firebird组比较 ,则无差异。结论 Firebird药物洗脱支架较裸支架有效降低介入治疗术后心脏事件及再狭窄的发生率。同时提供与Cypher药物洗脱支架相似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REBIRD 药物洗脱支架 治疗 冠状动脉原发病变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临床分析 被引量:24
10
作者 刘建峰 侯凯 +3 位作者 李辉 张峰 李鹏 井山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8-590,共3页
目的 探讨颈动脉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CAS)对改善颅外段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神经症状和临床预后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04年4月-2012年6月在河北省神经介入诊疗中心住院接受CAS的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278例,回顾性... 目的 探讨颈动脉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CAS)对改善颅外段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神经症状和临床预后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取2004年4月-2012年6月在河北省神经介入诊疗中心住院接受CAS的症状性颈内动脉狭窄患者278例,回顾性分析CAS术前和术后随访记录,采用改良的Rankin分级量表(mRS)评价临床疗效,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年内同侧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支架内有无再狭窄.结果 278例患者共放置293枚自膨式支架,15例伴有双侧颈内动脉中重度狭窄,137例应用远端脑保护装置,109例患者行预扩张.手术成功率100.0%.随访时间13~96个月,平均37.4个月.术前平均狭窄率为(88.3±9.7)%,术后残余狭窄率为(10.4±6.6)%.与术前相比,症状消失与改善267例,改善率为96.0%;244例(87.8%)患者有良好的结果(mRS评分0~2分);1年内没有出现同侧缺血性脑卒中.103例(37.1%)出现血管迷走神经反射;29例(10.4%)发生血管痉挛;11处(3.8%)出现支架内超过50%再狭窄;4例(1.4%)伴发急性期支架内血栓形成;2例(0.7%)患者术后伴发颅内出血.结论 CAS是一种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症状的安全、有效方法,短中期随访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药物洗脱支架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球囊与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支架内再狭窄疗效比较 被引量:15
11
作者 曾书燚 王正东 +4 位作者 陈坚 李平 谢文超 林智海 黎艺毅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839-842,共4页
目的对比药物洗脱球囊(DEB)和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支架植入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6例支架植入后ISR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紫杉醇DEB组(n=32)和紫杉... 目的对比药物洗脱球囊(DEB)和药物洗脱支架(DES)治疗冠状动脉疾病支架植入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6例支架植入后ISR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紫杉醇DEB组(n=32)和紫杉醇DES组(n=44)。收集一般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记录术后1年患者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靶病变血运重建、靶血管血运重建、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结果 DEB组和DES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良好均衡性(P>0.05)。ISR发生在前降支较多(DEB组43.75%,DES组47.73%)。两组ISR靶血管类型类似(P>0.05)。两组裸金属支架(BMS)和DES植入术后ISR类型、ISR病变类型、再狭窄支架特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显示,全因死亡、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形成、靶血管血运重建、靶病变血运重建及MACE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无事件生存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B治疗BMS或DES植入术后ISR安全可行,疗效不低于DES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球囊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应用紫杉醇与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魏盟 马士新 +7 位作者 陆志刚 蒋利 杭靖宇 张洁 李京波 顾水明 张昀昀 金立仁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0-93,共4页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后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共入选患者168例,雷帕霉素支架组83例,紫杉醇支架组8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后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开放平行对照研究,共入选患者168例,雷帕霉素支架组83例,紫杉醇支架组8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组成,吸烟比例,糖尿病比例,血压水平,总胆固醇水平,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冠状动脉病变积分(Gensini法),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术后严格要求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和噻氯匹定或氯比格雷9个月。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术后患者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部分患者进行了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结果:平均随访10.6个月,失访患者3例(包括2例雷帕霉素支架组患者与1例紫杉醇支架组患者),失访率为1.79%。在随访的81例雷帕霉素支架组共7例(8.64%)发生了临床不良心血管事件。在随访到的84例紫杉醇支架组8例(9.52%)患者发生了不良心血管事件。以上2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卡方检验P>0.05)。雷帕霉素支架组冠状动脉造影再狭窄率为200%(3/15),紫杉醇支架组冠状动脉造影再狭窄率为25%(6/24),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短期临床随访结果表明,冠心病患者应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与紫杉醇洗脱支架临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较低,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紫杉醇 雷帕霉素 洗脱支架 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再狭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3
作者 张飞飞 谢悦陶 +5 位作者 刘立天 宋学莲 郝清卿 姚垚 党懿 齐晓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1946-1951,共6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首次置入冠脉药物洗脱支架并因症状再发复查冠脉造影的271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复查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44例,无再狭窄组227例。对两组... 目的探讨经皮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我院首次置入冠脉药物洗脱支架并因症状再发复查冠脉造影的271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复查造影结果分为再狭窄组44例,无再狭窄组227例。对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所有入选患者平均年龄为(62.48±8.72)岁,平均复查造影时间为11.01个月(中位数9个月),再狭窄组患者2型糖尿病、复杂冠脉病变(C型病变、钙化病变、血栓病变)、置入支架直径≤2.5 mm、置入2枚支架比例明显升高,他汀药物应用比例及使用后扩张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置入支架直径≤2.5 mm是再狭窄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后扩张及他汀应用可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危险。结论经皮冠脉药物洗脱支架术中进行后扩张、术后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再狭窄发生率低,且明显降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风险;术中置入支架直径≤2.5 mm显著增加支架内再狭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支架内再狭窄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术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7
14
作者 方跃华 沈卫峰 +4 位作者 张瑞岩 张建盛 胡健 张宪 郑爱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评估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安全性和远期预后。方法 连续 2 39例接受冠脉内药物洗脱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 ,≥ 70岁 88例 (高龄组 ) ,<70岁 15 1例 (对照组 )。记录并比较两组一般临床情况、手术成... 目的 评估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的临床安全性和远期预后。方法 连续 2 39例接受冠脉内药物洗脱支架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中 ,≥ 70岁 88例 (高龄组 ) ,<70岁 15 1例 (对照组 )。记录并比较两组一般临床情况、手术成功率、心绞痛复发和远期心脏事件总发生率。结果 两组支架术的手术成功率与并发症相似。随访期间 ,高龄组和对照组心绞痛复发率为 2 3.9%和 7.3% (P <0 .0 0 1) ,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 5 .7%和 2 .7% (P <0 .0 0 1)。冠脉造影随访两组的再狭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结论  70岁以上高龄冠心病患者冠脉内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安全、成功率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药物洗脱支架 冠心病患者 冠脉 心绞痛 发生率 对照组 植入 手术成功率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降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对猪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内膜增生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郑金刚 高润霖 +8 位作者 程树军 王春宁 钱杰 阮英茆 王清峙 袁晋青 孟亮 乔树宾 陈纪林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90-193,共4页
目的 :考察可降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近期及远期内膜增生影响。方法 :所有 2 4只小型猪随机分为 1个月及 3个月两部分 ,每部分再随机分为A、B、C 3小组 ,每小组 4只 ,分别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置入裸支... 目的 :考察可降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对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近期及远期内膜增生影响。方法 :所有 2 4只小型猪随机分为 1个月及 3个月两部分 ,每部分再随机分为A、B、C 3小组 ,每小组 4只 ,分别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及右冠状动脉置入裸支架、聚合物洗脱支架及雷帕霉素洗脱支架 ,于术后 1个月或 3个月后动物处死前行冠状动脉造影 ,处死后用组织形态学方法观察内膜增生情况。结果 :47枚支架均成功地置入 2 4头小型猪的冠状动脉 ,术后均存活。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均通畅 ,处死前冠状动脉造影显示 ,1个月部分A组及B组各相关动脉均通畅 ,而C组有 1支冠状动脉完全闭塞 ;3个月部分各动脉均通畅。形态学分析 ,与裸支架比较 ,1个月及 3个月结果均显示聚乳酸洗脱支架对内膜增生无刺激作用 ;1个月结果显示药物支架可使管腔直径增加 18 0 % (P <0 0 5 ) ,管腔面积增加 2 2 6% (P <0 0 5 ) ,面积狭窄百分比减少 43 % (P <0 0 5 ) ,内膜面积减少 3 5 1% (P >0 0 5 ) ;3个月部分结果显示 ,药物洗脱支架对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消失 ,甚至有刺激内膜增生的趋势。结论 :以聚乳酸为载体的可降解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小型猪冠状动脉模型虽能抑制 1个月血管内膜增生 ,但远期效果欠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药物洗脱 再狭窄 雷帕霉素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联用普通金属支架治疗多支冠状动脉病变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10
16
作者 韩雅玲 王效增 +5 位作者 荆全民 王守力 马颖艳 栾波 王祖禄 王冬梅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64-268,共5页
目的探讨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药物洗脱支架与普通金属支架(普通支架)联用预防再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1例行多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达到完全血运重建的冠心病患者分3组。药物洗脱支架组206例、药物洗脱支架与普通支架联用组(联... 目的探讨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药物洗脱支架与普通金属支架(普通支架)联用预防再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01例行多支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术达到完全血运重建的冠心病患者分3组。药物洗脱支架组206例、药物洗脱支架与普通支架联用组(联用组)158例及普通支架组437例。比较3组支架术后近期及远期结果。结果3组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心功能、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支架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术后平均随访(17.3±10.9)个月,总随访率和造影随访率无显著差异。联用组普通支架置入于31.3%的前降支病变(均为A、B1型病变)及81.6%的回旋支病变和69.9%的右冠状动脉病变。与普通支架组相比,药物洗脱支架组和联用组造影再狭窄率明显降低,分别为20.3%vs7.3%和8.8%(P均<0.05),且主要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均较低,分别为18.4%vs6.5%和9.9%(P均<0.05)。但药物洗脱支架组与联用组相比上述各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多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单用药物洗脱支架或合理联用普通支架后再狭窄率降低,安全性近似,均优于单用普通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再狭窄 药物洗脱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和裸金属支架2年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17
作者 窦克非 邱洪 +13 位作者 吴元 杨跃进 徐波 胡奉环 陈珏 刘海波 姚民 秦学文 吴永健 李建军 乔树宾 陈纪林 高润霖 陈在嘉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评价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成功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和裸金属支架(BMS)2年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入选了2004-04至2006-10在我院行择期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565例。入选患者分为DES组(n=1317)和BMS组(n=248... 目的:评价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成功置入药物洗脱支架(DES)和裸金属支架(BMS)2年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入选了2004-04至2006-10在我院行择期支架置入术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1565例。入选患者分为DES组(n=1317)和BMS组(n=248例)。随访资料包括术后30天、1年和2年的死亡、心肌梗死、血栓、靶病变血运重建和靶血管血运重建。本研究比较了DES和BMS两组间各种临床事件累积发生率的差异,同时通过倾向性评分调整后的Cox比例风险模型比较两组术后2年的临床随访结果。结果:DES和BMS两组患者术后2年出现学术研究联合会(ARC)定义的支架内血栓形成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DES组术后30天明确血栓形成率显著低于BMS组(0.08%比0.81%,P=0.016)。术后2年与BMS相比,DES组靶病变血运重建率[3.88%比10.89%;风险比0.159(95%可信区间:0.151~0.444),P<0.0001]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率[5.48%比11.69%;风险比0.383(95%可信区间:0.232~0.633),P<0.0001]的风险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间全因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及全因死亡/心肌梗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与置入BMS相比,使用DES可以显著降低靶病变血运重建率和靶血管血运重建率,但是全因死亡率、心肌梗死发生率和血栓形成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药物洗脱支架 裸金属支架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9
18
作者 高云 孙涛 +3 位作者 阴赪茜 程宇彤 李志忠 张京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78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分为再次血运重建组(血运重建组)55例,无再次血运重建组(无血运重建组)223例,比较2组的病史、症状和冠状动脉造影等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再次血运重建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78例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临床资料,分为再次血运重建组(血运重建组)55例,无再次血运重建组(无血运重建组)223例,比较2组的病史、症状和冠状动脉造影等临床资料。对复发胸痛再次血运重建的患者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结果与无血运重建组比较,血运重建组第一次入院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50.9%vs 14.3%,P=0.030)、心功能≥Ⅱ级(34.5%vs9.0%,P=0.020)、室壁运动异常(72.7%vs 26.9%,P=0.035)、多支冠状动脉病变(89.1%vs 40.4%,P=0.010)等均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复发胸痛(OR:2.49,95%CI:1.16~5.00,P=0.020)、左心室舒张末内径(OR:1.12,95%CI:1.00~1.22,P=0.043)是血运重建治疗的独立预测因素,而冠状动脉单支病变(OR:0.25,95%CI:0.15~0.90,P=0.040)和双支病变(OR:0.22,95%CI:0.07~0.53,P=0.006)较冠状动脉3支病变再次血运重建治疗风险低。结论冠心病患者PCI术后1年的随访提示,复发胸痛、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和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增大是再次血运重建治疗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药物洗脱支架 心肌梗死 胸痛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小型猪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壁炎症反应与新生内膜增生的关系 被引量:8
19
作者 罗彤 高润霖 +9 位作者 阮英茆 邱洪 褚雁 徐新林 袁卫民 田毅 钱鑫 陈雪生 周燕文 孟亮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5-369,I0006,共6页
目的探讨小型猪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壁炎症反应与新生内膜增生的关系。方法20只健康小型猪随机分入A组(L316不锈钢裸金属支架组)、B组(605L钴铬合金裸金属支架组)、C组(PLGA涂层605L支架组)和D组(PLGA涂层605L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 目的探讨小型猪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血管壁炎症反应与新生内膜增生的关系。方法20只健康小型猪随机分入A组(L316不锈钢裸金属支架组)、B组(605L钴铬合金裸金属支架组)、C组(PLGA涂层605L支架组)和D组(PLGA涂层605L雷帕霉素洗脱支架组)。对每只猪于左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各置入同种支架1枚,至4周时取支架段冠状动脉切片、染色、镜检,测量冠状动脉壁炎症面积与新生内膜面积,分析其相关性。结果A、B、C、D组新生内膜面积分别为(2.09±0.90)、(2.11±1.07)、(1.42±0.35)、(0.64±0.38)mm2,D组显著小于其他各组(P均<0.001),A、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D组的中位炎症面积分别为0.22、0.21、0.09、0.00mm2,D组也显著小于其他各组(P=0.009),A、B、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炎症面积与新生内膜面积间呈显著正相关(r=0.719,P<0.001);在控制支架种类、平均损伤积分和外弹力板围绕面积后,偏相关分析显示两者依然呈显著正相关(r=0.498,P=0.01)。结论炎症可促进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新生内膜的增生。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可减少支架置入术后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 再狭窄 药物洗脱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杨震坤 沈卫峰 +4 位作者 张瑞岩 张建盛 胡健 张奇 倪钧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0-112,共3页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时间≥3个月)闭塞性病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86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慢性闭塞性病变患者,在成功重建冠状动脉血运后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TM, Cordis,Johnson & Johnson)50例(SES...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时间≥3个月)闭塞性病变治疗中的疗效。方法:86例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慢性闭塞性病变患者,在成功重建冠状动脉血运后置入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TM, Cordis,Johnson & Johnson)50例(SES组),裸金属支架36例(BMS组),比较两组术后1年内各种不良心脏事件(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管重建术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和再狭窄、再闭塞发生率。结果:SES组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较BMS组显著降低(4.0%vs 19.4%,P<0.05)。SES组和BMS组分别有17例 (34.0%)和13例(36.1%)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SES组较BMS组晚期丧失[(0.18±0.54)mm vs(0.85±0.98) mm,P<0.05]和再狭窄率(11.8% vs 46.2%,P<0.05)显著降低。结论: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冠状动脉慢性闭塞性病变治疗中可显著降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率和再狭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慢性闭塞性病变 雷帕霉素洗脱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