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弹塑性损伤帽盖模型参数确定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姜华 贺拴海 王君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32-139,共8页
基于连续损伤力学和塑性力学理论形成的弹塑性损伤帽盖模型是一个高级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但模型涉及的参数过多却给运用造成了不便。对模型参数进行详细解释基础上,采用已有的混凝土材料试验数据给出了其子午线强度参数、帽盖参数、脆... 基于连续损伤力学和塑性力学理论形成的弹塑性损伤帽盖模型是一个高级混凝土本构关系模型,但模型涉及的参数过多却给运用造成了不便。对模型参数进行详细解释基础上,采用已有的混凝土材料试验数据给出了其子午线强度参数、帽盖参数、脆性损伤和延性损伤参数取值,大大方便了工程运用。最后以单轴拉伸和单轴压缩为例数值演示了模型基本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损伤模型 子午线 延性损伤 脆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盖帽模型的混凝土动态球型空腔膨胀模型和侵彻阻力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志林 孙巍巍 +1 位作者 王晓鸣 冯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209-2216,共8页
为了获得弹丸高速侵彻混凝土介质的阻力方程,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凝土盖帽模型的球形动态空腔膨胀模型。利用一般形式的状态方程和屈服准则描述混凝土材料的动态力学特性,获得了通用混凝土球形空腔膨胀模型的动态响应表达式。通过引入Drack... 为了获得弹丸高速侵彻混凝土介质的阻力方程,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凝土盖帽模型的球形动态空腔膨胀模型。利用一般形式的状态方程和屈服准则描述混凝土材料的动态力学特性,获得了通用混凝土球形空腔膨胀模型的动态响应表达式。通过引入Dracker-Prager Cap屈服模型,在新的空腔膨胀模型中考虑了混凝土高压下的屈服软化特性。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带剪切饱和的Mohr-Coulomb屈服准则与Tresca屈服准则推导出的阻力方程在高速阶段与盖帽模型差别较大。实验结果证明:基于盖帽模型的球形空腔膨胀模型因考虑混凝土高压屈服软化特性与实验结果具有更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侵彻力学 球形空腔膨胀 混凝土 模型 阻力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帽盖塑性模型参数的简易确定法
3
作者 刘祖典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1991年第4期83-90,共8页
近年来在岩土工程中提出了不少的土的本构模型。其中帽盖塑性模型在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中应用最广。从理论上讲、帽盖模型特别适用于土,因为它可以考虑应力历史、应力路径、剪胀以及中主应力。但是,现在许多岩土工程人员尚不熟悉确定该... 近年来在岩土工程中提出了不少的土的本构模型。其中帽盖塑性模型在岩土工程有限元分析中应用最广。从理论上讲、帽盖模型特别适用于土,因为它可以考虑应力历史、应力路径、剪胀以及中主应力。但是,现在许多岩土工程人员尚不熟悉确定该模型材料参数的过程。本文提出一个简单可靠的方法,它将帽盖模型的参数与常用的土工试验资料联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有限元 岩土工程 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帽盖屈服模型参数确定的新方法
4
作者 刘祖典 邢义川 《西北水资源与水工程》 1993年第4期1-8,共8页
本文根据单轴和三轴压缩试验资料,提出了确定帽盖屈服模型的模型参数的新方法,计算方便,有较好的实用性。
关键词 屈服模型 模型参数 压密粘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oom黏土热-力耦合弹塑性损伤模型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龚哲 陈卫忠 +3 位作者 于洪丹 马永尚 田洪铭 李香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433-2442,2450,共11页
黏土的热-力耦合本构模型研究在许多工程领域,尤其是核废料地下处置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根据Boom黏土的在不同温度下的三轴与固结试验的结果,综合考虑了温度对黏土的强度与弹性模量的影响,在Drucker-Prager(简称D-P)帽盖模型... 黏土的热-力耦合本构模型研究在许多工程领域,尤其是核废料地下处置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工程意义。根据Boom黏土的在不同温度下的三轴与固结试验的结果,综合考虑了温度对黏土的强度与弹性模量的影响,在Drucker-Prager(简称D-P)帽盖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硬化方程和热损伤、力学损伤的演化方程,建立了适用于黏土的热-力耦合弹塑性损伤本构模型。将模型在ABAQUS中进行了二次开发,根据试验结果反演得到了Boom黏土的模型参数。利用所建立的本构模型,对比利时HADES试验室中的ATLAS III现场试验进行了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结果与现场实测的结果能较好地吻合,证明了模型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m黏土 热-力耦合 drucker-prager帽盖模型 损伤 本构模型 ATLASⅢ现场加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循环下考虑塑性损伤演化的饱和岩石本构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中明 赵雨霞 祝凤金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55-162,共8页
针对冻融循环下饱和岩石,提出冻融损伤与岩石基质受载塑性损伤耦合的损伤变量计算方法。之后基于修正Drucker-Prager帽盖屈服准则,推导出考虑岩石基质塑性损伤演化的本构模型,而后考虑冻融对岩石力学性能的劣化作用,建立了冻融循环下考... 针对冻融循环下饱和岩石,提出冻融损伤与岩石基质受载塑性损伤耦合的损伤变量计算方法。之后基于修正Drucker-Prager帽盖屈服准则,推导出考虑岩石基质塑性损伤演化的本构模型,而后考虑冻融对岩石力学性能的劣化作用,建立了冻融循环下考虑塑性损伤演化的饱和岩石本构模型。最后采用冻融循环下花岗岩单轴压缩实验结果对所提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冻融循环会造成岩石的初始损伤,且初始损伤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而增大;(2)岩石基质受载损伤与冻融损伤两者耦合,会增大试件的损伤程度,进而加速岩石力学参数的劣化;(3)模型预测岩石单轴抗压强度随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大而降低,理论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循环 本构模型 塑性损伤 饱和岩石 drucker-prager帽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弹塑性模型的试验研究
7
作者 石坚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0-61,共2页
目前在黄土地基计算中,能较好地反映土在达到破坏之前就产生塑性剪切变形和塑性体积变形的本构模型较少,分析表明,帽盖模型能反映这一重要特征。文章根据三轴的均压固结试验和CD试验资料,建立了黄土的弹塑性帽盖模型,模型的帽盖屈服曲... 目前在黄土地基计算中,能较好地反映土在达到破坏之前就产生塑性剪切变形和塑性体积变形的本构模型较少,分析表明,帽盖模型能反映这一重要特征。文章根据三轴的均压固结试验和CD试验资料,建立了黄土的弹塑性帽盖模型,模型的帽盖屈服曲线为椭圆,硬化参数为塑性体应变,破坏准则采用广义的密赛斯准则,给出了模型的所有计算参数,并分析了黄土的弹塑性特征,为黄土地基的弹塑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弹塑性分析 模型 三轴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泥岩各向异性热-水-力耦合特性——基于ATLAS Ⅲ现场加热试验 被引量:7
8
作者 马永尚 陈卫忠 +3 位作者 龚哲 于洪丹 李翻翻 李香玲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26-436,444,共12页
比利时放射性核废料地质备选场址Boom clay是一种典型的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在Drucker-Prager帽盖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适用于Boom clay的横观各向同性特点的热-水-力耦合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可反映温度对其强度、弹性模量、渗透性等的影... 比利时放射性核废料地质备选场址Boom clay是一种典型的横观各向同性材料,在Drucker-Prager帽盖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适用于Boom clay的横观各向同性特点的热-水-力耦合弹塑性本构模型,该模型可反映温度对其强度、弹性模量、渗透性等的影响,并在ABAQUS中进行了二次开发。为验证所建立模型的合理性,结合比利时HADES地下实验室ATLAS Ⅲ现场加热试验结果,应用所提出的模型对加热过程中围岩的温度和孔隙水压力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正确地描述现场加热试验过程中围岩温度场和孔压场所呈现出的各向异性特征,主要表现为热源水平面内测点的孔压在加热功率升高时先略为下降后才升高,在加热功率下降时先略为升高后才下降,而竖直面内测点的孔压在加热功率升高时立即升高,在加热功率下降时立即下降。研究成果表明,考虑各向异性的THM耦合分析能更好地反映加热过程中泥岩温度场和孔压场的实际分布情况,研究结果对类似工程或现场试验的设计、安全运行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M CLAY 热-水-力耦合 drucker-prager帽盖模型 损伤 ATLAS Ⅲ现场加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梁冲击试验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姜华 贺拴海 王君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140-145,共6页
采用弹塑性损伤帽盖模型对筋混凝土梁冲击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得到的碰撞力、梁体跨中挠度以及梁体破坏状况与实验情况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混凝土材料应变软化段、描述塑性体积的帽盖面、强度准则子午线形状、偏平面形... 采用弹塑性损伤帽盖模型对筋混凝土梁冲击试验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得到的碰撞力、梁体跨中挠度以及梁体破坏状况与实验情况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混凝土材料应变软化段、描述塑性体积的帽盖面、强度准则子午线形状、偏平面形状以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建模方式对冲击数值模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梁 冲击试验 数值模拟 弹塑性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梁桥船舶撞击连续倒塌数值模拟 被引量:22
10
作者 姜华 王君杰 贺拴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68-73,共6页
详细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桥梁船撞倒塌模拟涉及的材料模型和单元失效指标等问题,建立某连续梁上部、下部结构、支座和船舶结构精细有限元模型,将弹塑性损伤帽盖模型用于混凝土,弹塑性随动强化模型用于钢筋,对船舶撞击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引起... 详细介绍了钢筋混凝土桥梁船撞倒塌模拟涉及的材料模型和单元失效指标等问题,建立某连续梁上部、下部结构、支座和船舶结构精细有限元模型,将弹塑性损伤帽盖模型用于混凝土,弹塑性随动强化模型用于钢筋,对船舶撞击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引起的结构连续倒塌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揭示了连续梁桥结构的船撞倒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塑性损伤模型 船舶撞击 钢筋混凝土连续梁 结构倒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质岩体中一维应力波演化过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光复 王志亮 李永池 《中国工程科学》 2006年第5期58-62,共5页
地下球形药包爆轰后将产生很强的地震波,其传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把岩石介质的弹塑性帽盖模型耦合到有限差分法程序中,对一维爆轰波在非均质岩石体中的传播、演化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着重探讨了一维应力波从“硬”岩石层进入... 地下球形药包爆轰后将产生很强的地震波,其传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把岩石介质的弹塑性帽盖模型耦合到有限差分法程序中,对一维爆轰波在非均质岩石体中的传播、演化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着重探讨了一维应力波从“硬”岩石层进入“软”岩石层、从“软”岩石层进入“硬”岩石层时,波在形状和强度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同时探讨了岩石介质中存在的“软弱夹层”对一维应力波传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介质 一维应力波 模型 传播与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路面抗爆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三罗 《爆破》 CSCD 2008年第1期5-11,共7页
钢筋混凝土路面在爆炸荷载作用下会发生开裂和沉陷。为了研究路面的损坏情况,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路面上方爆炸冲击波造成的路面破坏程度和破坏模式进行了模拟。首先,通过对混凝土的光滑面帽盖材料模型在单轴和三轴应力状态下... 钢筋混凝土路面在爆炸荷载作用下会发生开裂和沉陷。为了研究路面的损坏情况,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路面上方爆炸冲击波造成的路面破坏程度和破坏模式进行了模拟。首先,通过对混凝土的光滑面帽盖材料模型在单轴和三轴应力状态下进行模拟以验证材料模型的力学性能,并数值计算了爆炸荷载下混凝土板的响应情况。数值模拟结果显示连续面帽盖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出混凝土的力学性能,数值模拟得到混凝土路面的破坏模式能够反映出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荷载 LS—DYNA 钢筋混凝土路面 光滑面模型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体高速侵彻厚钢筋混凝土靶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猛 丁羽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6506-6514,共9页
针对厚钢筋混凝土靶在弹体高速侵彻时的毁伤特性,基于混凝土连续帽盖模型(concrete continuous cap model,CSCM)和共节点耦合建模方法对弹体高速侵彻厚钢筋混凝土靶的毁伤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钢筋混凝土靶的损伤分布特性、钢筋结构对... 针对厚钢筋混凝土靶在弹体高速侵彻时的毁伤特性,基于混凝土连续帽盖模型(concrete continuous cap model,CSCM)和共节点耦合建模方法对弹体高速侵彻厚钢筋混凝土靶的毁伤行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钢筋混凝土靶的损伤分布特性、钢筋结构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结果表明:高速侵彻时,延性损伤体现在混凝土内部,脆性损伤更多体现在混凝土外部表层,钢筋网能较大程度地约束混凝土延性损伤的扩展;增加竖筋的配置,可预防厚钢筋混凝土靶沿钢筋层产生层断脱离破坏,从而提高钢筋混凝土的抗弹性能;钢筋混凝土迎弹面的崩落面积随侵彻速度增加而增大,首层钢筋越接近表面,约束效果越好。可见,混凝土连续帽盖模型和共节点耦合建模方法能较好地模拟厚钢筋混凝土靶在弹体高速侵彻作用下的毁伤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侵彻 毁伤特性 钢筋混凝土 数值模拟 混凝土连续模型(CS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双柱墩滞回性能数值模拟与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吴宜峰 李爱群 +1 位作者 王浩 王春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76-781,共6页
为了探究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双柱墩的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在详细阐述弹塑性损伤帽盖模型的基础上,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钢筋混凝土双柱墩精细有限元数值模型,并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低周反复加载制度,进行了不同... 为了探究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双柱墩的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在详细阐述弹塑性损伤帽盖模型的基础上,利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了钢筋混凝土双柱墩精细有限元数值模型,并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原理,采用低周反复加载制度,进行了不同轴压比、配筋率、配箍率、混凝土强度的钢筋混凝土双柱墩滞回性能的数值模拟实验.计算结果表明:该精细有限元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钢筋混凝土双柱墩的滞回性能;双柱墩的配筋率对其最大抗力与延性能力2个指标的影响最为显著;轴压比与混凝土强度对这2个指标的影响较大;配箍率在超过一定数值后,对这2个指标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柱墩 弹塑性损伤模型 正交试验 加载制度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体软硬度对一维应力波演化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伟 王志亮 李振强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15,共5页
地下球形药包爆轰后将产生很强的地震波,其传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把岩石介质的弹塑性帽盖模型耦合到有限差分法程序中,对一维爆轰波在非均质岩石体中的传播、演化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着重探讨一维应力波从“硬”岩石层进入... 地下球形药包爆轰后将产生很强的地震波,其传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把岩石介质的弹塑性帽盖模型耦合到有限差分法程序中,对一维爆轰波在非均质岩石体中的传播、演化机理进行了数值模拟与分析。着重探讨一维应力波从“硬”岩石层进入“软”岩石层、从“软”岩石层进入“硬”岩石层时,波在形状和强度等方面的变化规律,同时也探讨了岩石介质中存在的“软弱夹层”对一维应力波传播的影响。这些对于人防工程等中的波阻抗的功能梯度效应和智能防护等方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介质 一维应力波 模型 传播与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