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地埋滴灌对玉米耗水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
被引量:7
- 1
-
-
作者
李鹤
刘新潮
贾琼
郝焕然
-
机构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水利技术推广站
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内蒙古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
-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8-52,57,共6页
-
基金
内蒙古水利厅科技推广项目(NSK2015-T1)
-
文摘
为合理制定玉米地埋滴灌灌溉制度,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滴灌带埋深,不同滴头流量对玉米生长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在苗期-拔节D1(25 cm)埋深处理株高高于D2(35 cm)15%^30%,到了抽雄期以后D1略大于D2但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p<0.05);玉米株高Q2(1.38 L/h)>Q1(1.05 L/h)>Q3(1.90 L/h),Q2流量下的湿润体最适合玉米生长发育;D2(35 cm)埋深各处理叶面积指数低于D1(25 cm)埋深各处理4%~15%,滴灌带埋设较深时对叶片发育的影响作用大于滴头流量。D1处理生育期耗水量较D2处理高21.9 mm,Q2处理生育期耗水量最小为366.19 mm,滴头流量对玉米耗水影响较小。D1Q2处理产量最高,水分利用效率最大。通辽玉米地埋滴灌建议滴头流量1.38 L/h,埋设深度为25 cm,推荐灌溉制度为全生育期灌水7次,灌溉定额175 mm。
-
关键词
地埋滴灌
玉米
滴头流量
耗水量
产量
灌溉制度
-
Keywords
subsurface drip irrigation
corn
dropper flow
water consumption
yield
irrigation schedule
-
分类号
S275.6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滴灌施肥条件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7
- 2
-
-
作者
魏小东
尹娟
胡朋成
苏振娟
-
机构
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
旱区现代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教育部工程中心
宁夏节水灌溉与水资源调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1-46,50,共7页
-
基金
宁夏大学一流学科项目(NXYLXK2017A03)
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重点)项目(2018BBF02006)专题“基于GIS支持下的枸杞水肥一体化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发”
宁夏水利厅科技教育处横向合作科研课题(20140709)“宁夏同心县下马关枸杞滴灌水、肥最优组合试验研究”。
-
文摘
为了更加精准确定宁夏中部干旱区作物水肥管理方案,利用点源入渗的方式,设置灌水量(3、5 L)、滴头流量(0.5、0.75、1 L/h)和氮肥浓度(0、200、500 mg/L)3个因素开展同一滴头流量,不同再分布时间和不同氮肥浓度下土壤水分运移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1)同一滴头流量不同再分布时间下,当再分布时间较短时(t<3 d),土壤含水率随纵向土层深度的增大呈递减的趋势;同一滴头流量不同再分布时间下,土壤含水率随水平径向距离的增大呈递减的趋势;纵向土层深度或水平径向距离超过25 cm时,土壤含水率减小得更快。(2)再分布时间与纵向土壤含水率、径向土壤含水率均呈极显著相关,但相关性F1=66.889>F2=53.152,拟合优度R2^1=0.660>R2^2=0.607。(3)在同一滴头流量不同氮肥浓度下,土壤含水率随纵向土层深度或水平径向距离的增大呈递减的趋势。纵向土层深度在0~25 cm范围内,θF2均为最大值;水平径向距离在0~30 cm范围内,θF1皆为最大值;纵向土层深度或水平径向距离大于25 cm时,θFi减小得更快。综上所述,在0~30 cm范围内,纵向土层深度或水平径向距离为25 cm是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关键节点,该研究结果可为宁夏中部干旱区枸杞滴灌种植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
关键词
土壤水分运移
灌水量
滴头流量
氮肥浓度
水分再分布时间
-
Keywords
soil water transport
irrigation water quantity
dropper flow
nitrogen concentration
water redistribution time
-
分类号
S275.6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低压灌溉滴头流量及毛管铺设对玉米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6
- 3
-
-
作者
寇宝峰
丁林
-
机构
秦安县水务局
甘肃省水利科学研究院
-
出处
《甘肃农业科技》
2020年第6期29-33,共5页
-
基金
甘肃省水利科研与推广计划项目。
-
文摘
研究了毛管不同铺设方式下,滴头流量对田间灌水均匀度、玉米出苗率、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头流量越小,灌水均匀度越好,作物出苗率越高,水分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对作物生长及产量形成有积极作用。一膜两管(滴灌带间距60cm)较一膜三管(滴灌带间距40 cm)可节约滴灌带材料30%以上。低压滴灌在适当滴头流量(2.0 L/h)及毛管铺设模式(毛管间距60 cm)下不仅能提高产量,而且净收入也明显提高。
-
关键词
低压滴灌
滴头流量
毛管铺设
产量
效益
玉米
-
Keywords
Low pressure drip irrigation
dropper flow
Capillary laying
Yield
Benefit
Corn
-
分类号
S275.3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不同滴头流量对红枣生理指标的影响
- 4
-
-
作者
王娟
游磊
郑冰
-
机构
新疆农业规划研究院
新疆兵团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水利厅建管处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7期83-85,共3页
-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1Bad29B05)
新疆自治区科技重大专项(201130103-1)
-
文摘
研究典型大、小滴头流量对红枣果实纵横径、体积、叶绿素、叶一气温差、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收获时,q=3.75L/h的大滴头流量处理的红枣纵径、横径、体积均大于q=2.00m的小滴头流量处理;小滴头流量q=2.00L/h的处理红枣叶片叶绿素含量均值比大滴头流量q=3.75L/h的处理高4.2%.说明用小滴头流量的滴灌管进行灌溉能够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但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得知2个处理差异并不显著:各处理灌水前。叶一气温差均值在1.75—2.10℃之间变化,浮动不大,且大滴头流量q=3.75肌的处理累积叶一气温差较小,说明该处理累积的受旱程度较轻;大滴头流量q=3.75L/h处理坐果率比小滴头流量q=2.00L/h的处理大20.4%。说明大滴头流量q=3.75L/h的灌水处理更有利于提高红枣的坐果率。且经单因素方差分析得知,2个处理差异显著。
-
关键词
红枣
滴头流量
生理指标
-
Keywords
red jujube
water dropper flow
physiological indexes
-
分类号
S665.1
[农业科学—果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