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基于一维漂移流模型的低温管路预冷过程两相流动与换热特性研究 |
张淇栋
艾立强
马原
吴胜宝
王磊
厉彦忠
|
《化工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乏燃料池虹吸破坏效果模拟及验证 |
桂璐廷
程会方
崔满满
|
《核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基于丝网传感器的棒束通道两相流实验研究 |
隆鹏陈
史昊鹏
赵萌
程以炫
|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文丘里式气泡发生器内气泡输运过程研究 |
莫政宇
杜敏
邵梓一
谢果
刘洪涛
孙立成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1
|
|
|
5
|
一维气液两相漂移模型的AUSMV算法研究 |
徐朝阳
孟英峰
魏纳
李皋
万里平
|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
6
|
绝热毛细管两相流特性与实验研究 |
徐琳
刘楚芸
陈国栋
岳婷
董宇婷
|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5
|
|
|
7
|
漂移流模型用于毛细管两相流数值计算 |
杨娅君
刘楚芸
段毅
黄鑫风
赵明峰
|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
8
|
提升管管径对有机工质气泡泵性能的影响分析 |
李华山
王令宝
卜宪标
马伟斌
|
《新能源进展》
|
2016 |
7
|
|
|
9
|
汽车空调层叠式蒸发器动态数学模型研究 |
杨晨
何祖威
黄兰晴
柴红阳
|
《系统仿真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
10
|
水平井气水变形泡状流测井分析模型实验研究 |
路菁
吴锡令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5
|
|
|
11
|
HTR-10螺旋管式直流蒸汽发生器的动态数学模型 |
黄晓津
冯元琨
郭人俊
|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
2001 |
2
|
|
|
12
|
基于一维漂移流模型的并联矩形双通道密度波流动不稳定性数值模拟 |
熊万玉
唐瑜
陈炳德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13
|
受热工况截面平均空泡率对漂移流模型分布参数C_0的影响分析 |
孙奇
杨瑞昌
赵华
蒋序伦
吴小航
|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
2004 |
1
|
|
|
14
|
蒸汽发生器稳态运行特性的数值模拟研究 |
陈佳跃
张小英
|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
15
|
基于通量距平的大气-海洋-海冰耦合模式 |
张学洪
俞永强
金向泽
刘辉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1997 |
3
|
|
|
16
|
基于漂移流模型的蒸汽发生器稳态热工水力分析 |
张小英
陈焕栋
乔磊
厉井钢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
17
|
燃料棒束换热(RBHT)试验对低压下堆芯漂移流模型的评价 |
樊普
曹克美
徐财红
|
《核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18
|
严寒地区住宅厨房油烟颗粒物扩散机理和沉积特性的数值模拟分析 |
李慧星
王元博
冯国会
刘欣怡
|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
19
|
考虑水流掺气的施工导流工程流场数值模拟 |
刘文
贺昌海
惠建伟
刘全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
20
|
采用漂移流模型的U形管蒸汽发生器动态仿真 |
郭卫军
臧希年
|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