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ackfill support's backfill and operation properties and evaluation 被引量:4
1
作者 ZHANG Qiang DU Chang-long +3 位作者 ZHANG Ji-xiong WANG Jia-qi LI Meng QI Wen-yu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8年第6期1524-1534,共11页
To ensure compacted backfilling, it is essential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erformance of a solid backfill support, key equipment for integrating backfilling and mining. To evaluate the backfilling performance ... To ensure compacted backfilling, it is essential to ensur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performance of a solid backfill support, key equipment for integrating backfilling and mining. To evaluate the backfilling performance of a backfill support, the concept of backfill and operation properties is proposed in this study. Moreover, it is elaborated in terms of five aspects, namely, structural property, supporting property, tamping property, mechanical response property, and geological adaptation property, which are specifically reflected by 14 indexes including the supporting intensity and vertical roof gap. Seven separate evaluation indexes are selected to build a backfill and operation properties based system for evaluating the design schemes of the backfill support via a multi-index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 then, the evaluation method and process together with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backfill and operation properties are proposed. By using this system, 11 schemes for optimizing the ZC5200/14.5/3 backfill support at Zhaizhen Coal Mine are evaluated, and scheme #10 is found to show superior vertical roof gap and other backfill and operation properties, thus demonstrating the reasonability of the evaluation system. On this basis, the backfill support research framework of designing initial scheme, optimizing design scheme, selecting the best evaluation indexes, evaluating optimizing scheme, and evaluating operation properties is built; this should serve 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further studies on the roof controlling performance of a backfill suppo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ckfilling coal mining backfill and operation properties tamping force vertical roof gap horizontal roofgap evaluation meth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法的海下框架式采场结构优化选择 被引量:112
2
作者 彭康 李夕兵 +2 位作者 彭述权 董陇军 姚银佩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417-2422,共6页
为了在安全开采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矿山开采工程状况及岩石力学条件出发,建立不同框架式采场结构参数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建立应力约束的体系应变能最大化的目标函数,应用Matlab编程求响应面函数,最后... 为了在安全开采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从矿山开采工程状况及岩石力学条件出发,建立不同框架式采场结构参数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结果建立应力约束的体系应变能最大化的目标函数,应用Matlab编程求响应面函数,最后采用非线性优化技术对响应面函数进行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垂直矿体走向方向的截面尺寸bx=4 m;沿矿体走向的截面尺寸bz=4 m;垂直矿体走向方向的跨度lx=12 m;沿矿体走向的跨度lz=12 m;矿柱高度h=25 m;该方法科学合理,为三山岛金矿新立矿区海下安全经济开采矿石资源提供了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下开采 分散式点柱法 响应面法 采场结构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石矿下向进路充填采场结构参数优化 被引量:10
3
作者 邢军 范凯 +2 位作者 姚维 邱景平 孙晓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2-67,共6页
范家堡子滑石矿前期采用分层崩落法进行回采,造成了地表塌陷、回采率较低、矿石损失较严重等问题。滑石矿作为一种高价值的矿产资源,为提高资源回采率以及实现绿色采矿,现场决定改用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进行深部矿体的开采。目... 范家堡子滑石矿前期采用分层崩落法进行回采,造成了地表塌陷、回采率较低、矿石损失较严重等问题。滑石矿作为一种高价值的矿产资源,为提高资源回采率以及实现绿色采矿,现场决定改用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进行深部矿体的开采。目前国内外很少使用充填法进行滑石矿开采,为此需要对范家堡子滑石矿的下向充填采矿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优化采场结构参数,实现采场稳定。3个方案进路断面(宽×高)分别取3m×3m(方案一)、4m×3m(方案二)、5m×3m(方案三),利用FLAC3D软件对采场结构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出了最优结构参数进路断面(宽×高)为4m×3m(方案二),为现场的下一步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石矿 下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 FLAC3D数值模拟 采场结构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厚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开采地表移动预计方法 被引量:22
4
作者 戴华阳 易四海 +2 位作者 郭俊廷 阎跃观 刘爱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305-1311,共7页
特厚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开采具有重复开采、沉陷影响累积的特点,其岩层移动模式和地表移动形态需要建立新的预测模型来描述。在实测分析和相似模型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急倾斜煤层开采覆岩与地表的移动的变形机理和传播方向变化特征,建立... 特厚急倾斜煤层水平分层开采具有重复开采、沉陷影响累积的特点,其岩层移动模式和地表移动形态需要建立新的预测模型来描述。在实测分析和相似模型试验的基础上,根据急倾斜煤层开采覆岩与地表的移动的变形机理和传播方向变化特征,建立了基于开采影响传播角变化的特厚煤层水平分层开采地表移动的预计模型,提出了分层充分与非充分开采条件下沉系数与煤厚、采深、煤层倾角的波兹曼拟合关系式,提出了预计参数的确定方法。通过实例验证分析表明,预测模型能较好地反映实际规律,预计参数物理意义明确,易于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厚急倾斜煤层 水平分层开采 地表移动 预计方法 开采影响传播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秩和比法耦合数值模拟优化采场结构参数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周科平 王星星 高峰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得到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在地应力测量的基础上,利用FLAC3D对内蒙古获各琦铜矿CuⅠ矿体采用的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采场在不同结构参数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矿房围岩的应力与位移在不同结构参数(如矿柱宽、矿房宽、控顶... 为了得到合理的采场结构参数,在地应力测量的基础上,利用FLAC3D对内蒙古获各琦铜矿CuⅠ矿体采用的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采场在不同结构参数下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矿房围岩的应力与位移在不同结构参数(如矿柱宽、矿房宽、控顶高度)下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开挖矿房两帮出现最大位移和最大拉应力,顶板出现最大压应力。从安全角度出发,采用秩和比法对正交设计的9种方案模拟结果进行优选,从经济角度分析,得出获各琦铜矿采场最佳尺寸组合为矿柱宽10 m,矿房跨度10m,控顶高度7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场结构参数 采矿方法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 地应力 数值模拟 秩和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向分层进路式胶结充填法采场稳定性判断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张志贵 谭宝会 +3 位作者 钟敏 陈星明 朱强 李明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7-34,共8页
从便于生产组织以及提升产量等因素考虑,下向分层进路式胶结充填法矿山一般采取的是几条进路回采结束后再进行集中充填的生产组织方式,采场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了以胶结充填体为顶板的相邻非连续采空区,由此带来了胶结充填法采场稳定性问... 从便于生产组织以及提升产量等因素考虑,下向分层进路式胶结充填法矿山一般采取的是几条进路回采结束后再进行集中充填的生产组织方式,采场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了以胶结充填体为顶板的相邻非连续采空区,由此带来了胶结充填法采场稳定性问题。目前尚无有效成熟的方法对其采场稳定性进行分析和判断,难以防止可能造成的采场稳定性风险。为此,提出了采用等效采空区法来计算相邻非连续采空区的有效暴露面积,并以单一连续采空区的冒落条件为标准,定量分析和判断下向分层进路式胶结充填法采场的稳定性,实现对采场不同回采区域稳定性的针对性分析,分析结果对矿山生产更具指导意义。最后,结合生产矿山实际情况开展了采场稳定性分析,验证了等效采空区法的有效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向分层进路式胶结充填法 相邻非连续采空区 等效采空区法 采场稳定性判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盘进路下盘水平分层联合采矿法试验研究 被引量:17
7
作者 李阳 彭康 +3 位作者 张小刚 陈卓 郝春光 王元魁 《黄金科学技术》 2010年第1期77-79,共3页
三山岛金矿是我国特大型地采黄金矿山之一,也是地采机械化装备程度最高的黄金矿山。新立矿区原设计采用脉内点柱式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因上盘矿岩比较破碎、开采难度比较大、矿石贫化损失率比较高,为此设计了独特的上盘进路与下盘水平... 三山岛金矿是我国特大型地采黄金矿山之一,也是地采机械化装备程度最高的黄金矿山。新立矿区原设计采用脉内点柱式上向分层充填采矿法,因上盘矿岩比较破碎、开采难度比较大、矿石贫化损失率比较高,为此设计了独特的上盘进路与下盘水平联合采矿法开采矿石。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联合采矿方法不仅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适用,而且安全可靠,可为地质条件相类似的矿山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盘进路 下盘水平分层 联合采矿法 尾砂胶结充填 三山岛金矿 新立矿区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矿废石—尾砂混合骨料在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中应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何建元 李宏业 +1 位作者 高谦 尹升华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2021年第4期564-572,共9页
为了降低金川矿山充填采矿成本,针对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开展了废石—尾砂混合骨料现场工业充填试验。对废石和尾砂进行了粒度分析与级配研究,选取合适的废石—尾砂配比混合骨料开展现场工业充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6 mm废石... 为了降低金川矿山充填采矿成本,针对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开展了废石—尾砂混合骨料现场工业充填试验。对废石和尾砂进行了粒度分析与级配研究,选取合适的废石—尾砂配比混合骨料开展现场工业充填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6 mm废石粗骨料和选矿尾砂细骨料的配比在5∶5~7∶3范围内,此时混合骨料的堆积密实度达到或接近于最大;对于废石与尾砂配比为6∶4和5∶5的混合骨料,当水泥添加量为260 kg/m^(3)时,2种配比的混合骨料的胶结充填体强度均满足金川矿山充填法采矿的胶结体强度要求;采用一段搅拌时废石—尾砂混合骨料充填料浆搅拌不均匀,水泥和尾砂存在结团现象,导致胶结充填体均质性较差,整体稳定性较低,因此,废石—尾砂混合骨料的充填料浆需要采取二段活化搅拌来提高胶结充填体整体质量;对混合骨料充填料浆配比的精确控制,是影响胶结充填体强度和整体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石—尾砂 混合骨料 粒径级配 下向分层进路胶结充填采矿法 工业试验 充填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偏置裂纹充填体断裂特性试验 被引量:6
9
作者 徐文彬 曹培旺 程世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43-1652,共10页
为了研究含缺陷胶结充填体的断裂特性,分别设置了裂纹偏置比为0、0.25、0.50、0.75,缝高比为0.10、0.25、0.50的胶结充填体试件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利用高速摄像机进行裂纹扩展模式全程捕捉,借助二维颗粒流软件PFC^(2D)对充填体裂纹扩展... 为了研究含缺陷胶结充填体的断裂特性,分别设置了裂纹偏置比为0、0.25、0.50、0.75,缝高比为0.10、0.25、0.50的胶结充填体试件进行三点弯曲试验,利用高速摄像机进行裂纹扩展模式全程捕捉,借助二维颗粒流软件PFC^(2D)对充填体裂纹扩展全程、破断方式及断裂机制进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缝高比下,随着裂纹偏置比的增加,断裂峰值荷载越大;当偏置比一定时,随着缝高比的增加,断裂峰值荷载越小;裂纹偏置比在0、0.25和0.50时,裂纹从偏置处扩展,且随着偏置比的增加,偏折角增大;裂纹偏置比在0.75时,裂纹从中心处扩展;断裂裂纹可分为3个阶段,且呈锯齿状扩展并在发育的过程中不断有碎裂状颗粒产生和脱落。利用二维颗粒流模拟充填体试件的力链网络、速度场及破断方式,结合其宏观力学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细观断裂机制,其断裂时的峰值荷载与试验值相差不超过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向充填采矿法 胶结充填体 三点弯曲 断裂特性 裂纹扩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体的强度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玉宾 乔登攀 +3 位作者 孙宏生 杨兴宏 卢光远 李广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31,共5页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是国内外应用广泛的一种采矿方法,充填体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上向回采的工作平台,充填体强度需满足高效无轨设备的运行条件。为了更准确地分析上向水平分层充填体的作用机理,以建立更合适的上向水平分层充填体强度模... 上向水平分层充填采矿法是国内外应用广泛的一种采矿方法,充填体的主要作用是提供上向回采的工作平台,充填体强度需满足高效无轨设备的运行条件。为了更准确地分析上向水平分层充填体的作用机理,以建立更合适的上向水平分层充填体强度模型,本研究将充填体分为胶结层和尾砂充填体2部分进行研究。通过对无轨设备动荷载下充填体的作用机理和受力分析,参照路基路面工程中关于路基路面的设计原理,选取半正弦脉冲荷载来表示车辆荷载模型轮载的动态作用,运用弹性力学方法建立了相应的充填体强度模型,总结出无轨设备荷载下胶结充填体厚度的设计方法。并应用于大红山铜矿西矿段上向水平分层充填体的强度设计的胶结层的厚度设计,实践证明该模型是合理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向分层采矿法 充填体 强度 设备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AC^(3D)金川二矿区双中段充填法开采回采顺序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杨 李向东 +1 位作者 朱远乐 王涛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0-279,共10页
金川二矿区双中段开采属于高地应力下开采,面临水平矿柱、大体积回填体失稳等诸多风险,为了保证金川矿区生产安全,该文针对金川二矿区中双中段开采稳定性问题,以金川二矿区1000 m中段与850 m中段同时开采为研究对象,建立矿体三维模型,... 金川二矿区双中段开采属于高地应力下开采,面临水平矿柱、大体积回填体失稳等诸多风险,为了保证金川矿区生产安全,该文针对金川二矿区中双中段开采稳定性问题,以金川二矿区1000 m中段与850 m中段同时开采为研究对象,建立矿体三维模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回采顺序优选,设置三种对照方案,分别为:从左到右依次开采、从两边到中间和从中间到两边依次开采,分析不同采矿方案下水平矿柱、充填体和围岩应力沉降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从左至右依次开采各个盘区更有利于采场稳定性,开采过程中较危险区域出现在1000 m水平矿柱大跨度区域与充填体边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AC^(3D) 金川二矿区 双中段 水平矿柱 充填采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区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在嵩县山金矿业的应用 被引量:9
12
作者 宋恩祥 《有色金属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05期55-57,共3页
嵩县山金矿业有限公司在项目基建初,试验采用分段空场中深孔落矿的采矿方法对矿区内的中厚矿体进行回采,采场进行中深孔爆破后,对相邻采场的矿岩破坏极大,出现围岩冒落,矿石损失率较大,采场安全性较差等问题。基于确保采场作业安全,控... 嵩县山金矿业有限公司在项目基建初,试验采用分段空场中深孔落矿的采矿方法对矿区内的中厚矿体进行回采,采场进行中深孔爆破后,对相邻采场的矿岩破坏极大,出现围岩冒落,矿石损失率较大,采场安全性较差等问题。基于确保采场作业安全,控制地压稳定,以及提高矿石回收率等方面考虑,提出采用盘区机械化上向水平分层进路充填采矿法替代分段空场中深孔落矿采矿法。结果表明,该采矿法可以很好地控制地压及围岩冒落,极大地提高资源回收率,技术指标也得到明显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向水平分层 充填采矿法 顶板管理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nt模拟的龙首矿下向进路采矿炮烟扩散规律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陶发玉 陶云波 黄春云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32-238,共7页
为提高矿山回采效率,研究不同联络道高度、不同独头进路长度、不同通风井直径及不同通风井布置位置对独头进路中CO自然扩散的影响规律。根据矿山独头进路特点和联络道建立模型,并整体划分网格,利用Fluent流体分析软件对不同模型进行数... 为提高矿山回采效率,研究不同联络道高度、不同独头进路长度、不同通风井直径及不同通风井布置位置对独头进路中CO自然扩散的影响规律。根据矿山独头进路特点和联络道建立模型,并整体划分网格,利用Fluent流体分析软件对不同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①5 m分层道高度相较于3.5 m分层道,更有利于独头进路中CO的扩散,主要因为3.5 m分层联络道与独头进路的高度差1.5 m的岩壁阻碍炮烟的扩散;②CO扩散达标时间随独头进路和通风井之间距离的增加而增加;③50 m独头进路的炮烟扩散时间要远低于70 m独头进路,因为更长的独头进路具有更多的摩擦阻力,降低了CO扩散的效率;④更大的通风井直径,更有利于CO扩散,因为更大的通风井直径,降低了风流排出的阻力,增加了CO扩散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向六角形进路 胶结充填采矿法 炮烟扩散 Fluent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砂卵石地层中截水帷幕长幅槽段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苗贺朝 褚振尧 +3 位作者 黄选明 曹海东 姚恒 王海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8-27,共10页
露天煤矿长时间大流量疏排降水导致矿区地下水资源严重浪费、井田周围生态环境急剧退化、生产运行成本大幅增加,截水帷幕技术为露天矿山地下水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槽段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截水帷幕施工安全、成槽效率及防渗效果。为探讨... 露天煤矿长时间大流量疏排降水导致矿区地下水资源严重浪费、井田周围生态环境急剧退化、生产运行成本大幅增加,截水帷幕技术为露天矿山地下水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槽段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截水帷幕施工安全、成槽效率及防渗效果。为探讨矿山截水帷幕砂卵石地层在成槽时长幅槽段的稳定性,以我国内蒙古东部某露天煤矿为例,采用二维和三维水平条分法对砂卵石地层长幅槽段稳定性影响因素及规律进行研究,并对比分析二维与三维水平条分法在安全系数计算结果上的差异;借助FLAC^(3D)软件模拟分析砂卵石地层分别开挖17.5、22.5 m 2种长度时槽段的稳定性;结合上述分析结果给出砂卵石地层长幅槽段稳定性控制措施;再通过超声波测试手段验证长幅槽段稳定性及控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槽段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地层岩土体性质、槽段开挖深度、泥浆液面、泥浆密度、泥浆液面与地下水位高差及单幅槽段长度;调整泥浆参数、提高泥浆液面、降低地下水位、优化成槽次序及控制成槽时间等措施可以增加长幅槽段的稳定性;该地层条件下单幅槽段长度不超过21 m时,槽段可以保持直立稳定,长幅成槽技术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截水帷幕 长幅槽段 稳定性 数值模拟 水平条分法 砂卵石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