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鼻气管内吸痰在开胸术后患者呼吸道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6
1
作者 陈海燕 刘慧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7期1629-1631,共3页
开胸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加上术后疼痛、镇痛泵的使用、卧床等各种因素,导致患者咳嗽困难,造成痰液粘稠不易咳出,严重影响呼吸功能,易发生肺不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经鼻气管内吸痰是对咳嗽无效患者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 开胸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加上术后疼痛、镇痛泵的使用、卧床等各种因素,导致患者咳嗽困难,造成痰液粘稠不易咳出,严重影响呼吸功能,易发生肺不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经鼻气管内吸痰是对咳嗽无效患者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有效方法。2011年11月~2013年12月,我科对开胸术后清理呼吸道无效的患者行经鼻气管内吸痰,收到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导管 气管内吸痰 开胸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垫圈式气管内导管固定法在老年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过瑛瑛 黄丽艳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1期90-91,共2页
机械通气是目前ICU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在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老年患者由于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减弱,或由于疾病所致处于意识模糊状态,患者经常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容易造成意外拔管。同时,老年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牙情况... 机械通气是目前ICU的一种常用治疗方法。在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老年患者由于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减弱,或由于疾病所致处于意识模糊状态,患者经常出现不配合的情况,容易造成意外拔管。同时,老年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缺牙情况,使用传统胶布固定法,牙垫会随着口腔的活动而回缩入口腔内,不仅起不到防止患者咬管的作用,引起气管内导管位置的偏移,牙垫置入过深还会导致口腔黏膜损伤。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工作中总结出一种垫圈式气管内导管固定方法,将其应用于老年机械通气患者,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内导管 固定方法 老年 机械通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型胶布固定新生儿气管导管的护理安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月迎 李春亮 +1 位作者 文洁 劳晓玲 《华夏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67-69,共3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管导管固定的有效方法,减少呼吸支持患儿气管导管并发症。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患儿采用"工"型胶布固定气管导管的患儿为观察组;另100例患儿采用"Y"型胶布固定气管导管的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 目的:探讨新生儿气管导管固定的有效方法,减少呼吸支持患儿气管导管并发症。方法:随机抽取100例患儿采用"工"型胶布固定气管导管的患儿为观察组;另100例患儿采用"Y"型胶布固定气管导管的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脱管率、气管损伤率及肺气肿、气漏率。结果:观察组肺气肿率、气漏率、脱管率、气管损伤率、VAP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工"型胶布固定气管导管方法 ,能有效预防气管导管呼吸支持患儿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布固定 气管导管 护理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囊导尿管用于机械通气患儿气管导管壁分泌物清除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毕颖 蔡榕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8期53-55,共3页
目的探讨气囊导尿管清理法对机械通气患儿气管导管内残留分泌物的清除作用。方法按住院日期将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吸痰;清理组在吸痰后采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清理气管导管内壁,每日3次。比较两组气管导管、... 目的探讨气囊导尿管清理法对机械通气患儿气管导管内残留分泌物的清除作用。方法按住院日期将100例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吸痰;清理组在吸痰后采用一次性气囊导尿管清理气管导管内壁,每日3次。比较两组气管导管、下呼道分泌物细菌检出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患儿生命体征变化。结果观察组细菌培养阳性率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气囊导尿管清理法能够有效阻断气管导管内细菌粘附,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且操作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气囊导尿管 气管插管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气道分泌物 吸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钢丝顺行换管器引导困难气管插管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
5
作者 李超荣 庞丽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4期158-159,共2页
目的:总结分析逆行钢丝顺行换管器引导困难气管插管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选择术前预测困难气道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应困难气管特点后给予经环甲膜或其下1~2、2~3气管环的间隙行穿刺,予以逆行钢丝顺行换管器引... 目的:总结分析逆行钢丝顺行换管器引导困难气管插管技术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选择术前预测困难气道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临床资料,对应困难气管特点后给予经环甲膜或其下1~2、2~3气管环的间隙行穿刺,予以逆行钢丝顺行换管器引导下气管插管,分析其操作方法及结果。结果:逆行钢丝顺行换管器引导困难气管插管技术42例均成功,成功率为100%,插管过程中可维持SpO2在95%之上,术后无1例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逆行钢丝顺行换管器引导气管插管技术操作较为简便,且对组织的损伤小,有较高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行钢丝顺行换管器 气管插管技术 困难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导管塑形方法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中的比较分析
6
作者 桂贤亮 刘小芳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10期1703-1705,1770,共4页
目的:双腔气管导管(DLT)插管中应用两种导管塑型方法的效果。方法:该研究共纳入对象60例,纳入时间2017年6月~2021年6月。均为DLT插管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双腔气管导管塑成小J型,观察组双腔气管导管塑成大J型,比较两组效果,... 目的:双腔气管导管(DLT)插管中应用两种导管塑型方法的效果。方法:该研究共纳入对象60例,纳入时间2017年6月~2021年6月。均为DLT插管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双腔气管导管塑成小J型,观察组双腔气管导管塑成大J型,比较两组效果,以及检查后炎性指标情况及麻醉诱导前(T1),插管前即刻(T2),暴露声门时(T3),插管后1 rain(T4)、3rain(T5)、5min(T6)的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pressure,MAP)和心率(heart rate,HR)。结果:观察组插管操作时间更少,插管阻力评分更低,纤维支气管镜定位时间更短,导管对准声门契合率更高,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一次插管成功率、支气管插管错位率、口唇损伤率、牙齿损伤率、声音嘶哑率、咽喉疼痛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查后炎性指标比较,观察组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更低,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T1、T2、T3、T4、T5、T6的MAP和HR间无差异(P>0.05)。结论:大J型双腔气管导管塑形,导管与声门契合率更高,可减少插管时间,减轻插管阻力,且能减轻插管后炎性反应,但在其他指标上二者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塑形 双腔气管导管 导管与声门契合率 插管阻力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