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旱栽培条件下水稻叶片水势与抗旱性的相关分析及其QTL定位 被引量:15
1
作者 曲延英 穆平 +4 位作者 李雪琴 田玉秀 文峰 张洪亮 李自超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8-206,共9页
为了揭示叶片水势在水稻抗旱中所起的作用及其遗传机制,以越富和IRAT109为亲本构建了120个重组自交系,开展叶片水势与抗旱相关性及QTL定位的研究。重组自交系及亲本群体在旱田和水田两种条件下种植,于始穗期测量叶片凌晨水势和中午水势... 为了揭示叶片水势在水稻抗旱中所起的作用及其遗传机制,以越富和IRAT109为亲本构建了120个重组自交系,开展叶片水势与抗旱相关性及QTL定位的研究。重组自交系及亲本群体在旱田和水田两种条件下种植,于始穗期测量叶片凌晨水势和中午水势;以抗旱系数作为抗旱鉴定指标。结果表明,叶片水势在重组自交系间变异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旱田中午叶片水势与抗旱系数及旱田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旱田叶片水势变化与抗旱系数及旱田单株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旱田中午叶片水势高且能保持凌晨基础叶片水势的品种更具抗旱性。共检测到6个叶片水势加性QTL,其中旱田凌晨叶片水势2个,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5.4%和7.9%,旱田中午叶片水势1个,解释表型变异的10.0%,旱田叶片水势变化2个,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11.6%和9.5%,水田叶片水势变化1个。未检测到水田叶片水势加性QTL。共检测到5对上位性效应QTL,其中旱田中午和凌晨叶片水势各检测到1对上位性QTL,水田凌晨叶片水势上位性QTL1对,水田中午叶片水势上位性QTL2对。抗旱系数共检测到3个加性QTL和2对上位性QTL。叶片水势遗传力较低,田间直观选择效果差,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将会提高选择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旱系数 叶片水势 抗旱性 QTl 水稻(o.sativ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频控制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7
2
作者 禹盛苗 姜仕仁 +2 位作者 朱练峰 张均华 金千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1-147,共7页
为了探明声频控制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该文对水稻进行了特定频率和响度(主频率500Hz,响度80dB)的声波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声频处理的杂交籼稻天丰优5号增产5.11%,杂交粳稻甬优13号增产5.38%,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 为了探明声频控制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该文对水稻进行了特定频率和响度(主频率500Hz,响度80dB)的声波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声频处理的杂交籼稻天丰优5号增产5.11%,杂交粳稻甬优13号增产5.38%,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与CK相比,声频处理天丰优5号和甬优13号的有效穗数分别增加8.40和5.80穗/m2,每穗实粒数增加2.46和4.46粒;声频处理后7和14d,天丰优5号茎蘖数分别多0.3和0.5株/从,甬优13号茎蘖数分别多1.1和1.0株/从;声频处理的天丰优5号孕穗期(9月8日)和灌浆期(10月6日)平均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11.36%和10.41%,甬优13号孕穗期(9月22日)和灌浆期(10月20日)分别增加5.20%和4.91%;声频处理的稻米透明度均提高1个等级,天丰优5号和甬优13号垩白度分别降低21.31%和5.88%,胶稠度分别增加2.0和8.0mm,整精米率分别提高6.99%和2.22%,稻米质量指数分别提高6.58%和10.94%。该文为声频控制技术在水稻上大面积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学 叶绿素 声波影响 水稻 声频控制技术 产量 产量构成因素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早、晚稻品种的源库协调性 被引量:15
3
作者 袁小乐 潘晓华 +2 位作者 石庆华 吴建富 漆映雪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744-1748,共5页
为了探讨超级早、晚稻品种的高产机理,对其源库特性进行了研究。与非超级稻品种(对照)相比,超级早、晚稻品种的总库容量、粒叶比、粒束比均较大,且与产量显著正相关;在整个灌浆结实期的源库增量比略大,但早稻在灌浆中后期(抽穗后10~25d... 为了探讨超级早、晚稻品种的高产机理,对其源库特性进行了研究。与非超级稻品种(对照)相比,超级早、晚稻品种的总库容量、粒叶比、粒束比均较大,且与产量显著正相关;在整个灌浆结实期的源库增量比略大,但早稻在灌浆中后期(抽穗后10~25d)和晚稻在灌浆前期(抽穗后0~10d)均明显大;起始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均大,结实率与起始灌浆速率呈显著正相关,产量与平均灌浆速率呈极显著(早稻)或显著(晚稻)正相关;生育后期的根系活力衰退值较小,而剑叶的气-叶温差除早稻的株两优819和晚稻的淦鑫688外,其他均大。根系活力衰退值与产量显著负相关,剑叶的气叶温差与产量显著正相关。研究表明,较大的库容量且源库协调性较好是超级早、晚稻品种超高产的重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稻 早稻 晚稻 产量 源库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核心种质的构建策略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晓玲 李金泉 卢永根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81-687,共7页
以包括34项质量性状和15项数量性状数据的丁氏收集稻种资源中的2262份为供试材料,采用3种抽样方法、3种类型的性状数据、8种系统聚类方法和调整的欧氏距离构建巢式核心种质,以确定一种最佳的核心种质构建策略。结果表明,抽样比例在2.2%... 以包括34项质量性状和15项数量性状数据的丁氏收集稻种资源中的2262份为供试材料,采用3种抽样方法、3种类型的性状数据、8种系统聚类方法和调整的欧氏距离构建巢式核心种质,以确定一种最佳的核心种质构建策略。结果表明,抽样比例在2.2%~9.9%之间的核心子集已足以保持原群体最大程度的遗传多样性。整合的质量数量性状构建的核心子集遗传多样性最大,优于仅由数量性状或质量性状构建的核心子集。采用优先取样结合多次聚类随机取样法,结合可变类平均法或类平均法构建的效果最好,由此得到150份核心种质,占原群体的6.6%。对核心种质的评价与验证表明,核心种质绝大部分性状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均大于原群体,其表型频率方差均小于原群体,表型保留比例均达到100%,大部分数量性状的均值与原群体无显著差异,最大值、最小值、极差与原群体完全符合。150份核心种质较好地保存了原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核心种质 构建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运筹及密度对超高产水稻中优752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72
5
作者 田智慧 潘晓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4-898,共5页
以三系籼型杂交中稻中优752为材料,研究了氮肥运筹及密度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0—240ks/hm^2施氮范围内,中优752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同一施氮水平(240ks/hm^2)下产量随中后期施氮比例... 以三系籼型杂交中稻中优752为材料,研究了氮肥运筹及密度对其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1)在0—240ks/hm^2施氮范围内,中优752的产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同一施氮水平(240ks/hm^2)下产量随中后期施氮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穗肥和粒肥占60%的产量最高;密度为20cm×30cm的产量最高。分析表明,中优752的产量主要受每穗粒数和有效穗数的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2)在0—300kg/hm^2。施氮范围内,增施氮肥使中优752的成穗率降低;而增加中后期施氮比例和适当降低密度能使中优752的成穗率提高。颖花退化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随中后期施氮比例的增加和密度的降低而降低。早发度与成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中优752 氮肥运筹 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部分水稻地方品种对野败雄性不育细胞质的育性恢复力鉴定 被引量:6
6
作者 陆贤军 任光俊 张翅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2期103-106,共4页
对296份四川水稻地方品种对野败雄性不育细胞质的育性恢复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四川地方稻种资源中存在有强恢资源,但比例仅占1.35%,也有相当部分资源具高恢力(3.04%),而大部分地方品种属保持类(44.59%)。利... 对296份四川水稻地方品种对野败雄性不育细胞质的育性恢复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四川地方稻种资源中存在有强恢资源,但比例仅占1.35%,也有相当部分资源具高恢力(3.04%),而大部分地方品种属保持类(44.59%)。利用地方恢复资源的首要问题是降低株高,还讨论了高恢材料的利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地方品种 野败 恢复力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育秧方式对二季晚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杨福孙 潘晓华 孙爱花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714-718,共5页
研究了3种不同育秧方式对晚稻秧苗素质及大田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盘、旱育延缓秧苗出叶速度,降低株高,单株分蘖数、茎基宽及叶面积等指标低于水育秧苗;(2)根系活力以盘育秧最强,发根数最多,旱育其次,水育最弱;(3)秧苗所带分... 研究了3种不同育秧方式对晚稻秧苗素质及大田期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1)盘、旱育延缓秧苗出叶速度,降低株高,单株分蘖数、茎基宽及叶面积等指标低于水育秧苗;(2)根系活力以盘育秧最强,发根数最多,旱育其次,水育最弱;(3)秧苗所带分蘖成活率及成穗率盘育秧最高,水育秧最小;(4)产量以盘育秧最高,旱育秧其次,水育秧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育秧方式 秧苗素质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优752的产量形成规律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潘晓华 田智慧 石庆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00-1006,共7页
为探讨籼型杂交中稻中优752的高产形成规律,设计不同氮肥用量、不同施氮时期和不同密度处理,以创造不同的群体。研究表明:(1)中优752的产量主要受每穗粒数和有效穗数的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2)产量与生育后期的干物... 为探讨籼型杂交中稻中优752的高产形成规律,设计不同氮肥用量、不同施氮时期和不同密度处理,以创造不同的群体。研究表明:(1)中优752的产量主要受每穗粒数和有效穗数的影响,结实率和千粒重对产量的影响不明显;(2)产量与生育后期的干物质生产、氮磷钾的吸收量、颖花伤流量、库源增量比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早发度、粒叶比呈显著正相关,与生育后期根系活力衰退值、剑叶温度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中优752 产量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有机肥在双季稻上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何俊海 李祖章 张爱民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10期36-38,共3页
在水稻上进行施用生物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等量NPK的条件下,生物有机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的出苗高峰延迟4~5d,最高茎蘖数减少,成穗率提高,早稻增产3.26%,晚稻增产4.21%;且有利于磷元素的吸收,促进水稻对Cu、Zn、Cd、As等金属... 在水稻上进行施用生物有机肥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等量NPK的条件下,生物有机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的出苗高峰延迟4~5d,最高茎蘖数减少,成穗率提高,早稻增产3.26%,晚稻增产4.21%;且有利于磷元素的吸收,促进水稻对Cu、Zn、Cd、As等金属元素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季稻 生物有机肥 产量构成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辐射和氮处理对水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10
作者 李林玉 黄群策 +1 位作者 张树艮 赵帅鹏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49-1252,共4页
通过室外盆栽试验,研究了在4个不同氮水平条件下,增强UV-B辐射(0.57 W/m2)对水稻(Oryza sativa L.)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条件下,适当提高氮水平可以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合... 通过室外盆栽试验,研究了在4个不同氮水平条件下,增强UV-B辐射(0.57 W/m2)对水稻(Oryza sativa L.)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自然光照条件下,适当提高氮水平可以促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合成,并降低丙二醛(MDA)和超氧阴离子(O-2·)的含量;增强UV-B辐射提高了SOD、POD以及CAT的活性,但MDA和O-2·的含量也显著上升;在增强UV-B辐射条件下,中氮处理(200 kg/hm2)使MDA和O-2·的含量最低,同时,SOD、POD和CAT的活性也相对较高,表明中氮处理可能提高了水稻对增强UV-B辐射的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 氮处理 水稻(oryza sativa l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过氧化物酶(PoD) 过氧化氢酶(CAT) 丙二醛 超氧阴离子(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对长穗颈基因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杨淑琴 李培富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74-177,共4页
为探索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对长穗颈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分别携有长穗颈基因eui1、eui2和野生型基因Eui的水稻协青早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测定了在孕穗末期不同器官内源GAs、ABA和IAA的含量变化和成熟期植株高度和最上节间的长度差异。结... 为探索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对长穗颈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分别携有长穗颈基因eui1、eui2和野生型基因Eui的水稻协青早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测定了在孕穗末期不同器官内源GAs、ABA和IAA的含量变化和成熟期植株高度和最上节间的长度差异。结果表明:孕穗末期携有eui1、eui2和Eui基因的保持系内源GAs和ABA均显著高于对应的不育系,内源IAA的含量也表现相同的趋势,只是差异不显著;成熟期形态观察表明,最上节间受雄性不育影响的程度大于株高,eui1和eui2基因受影响的程度大于Eui基因。说明细胞质雄性不育对长穗颈基因的表达有显著的负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长穗颈基因 细胞质雄性不育 植物激素 最上节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水稻地方品种稻米品质的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陆贤军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S1期25-30,共6页
按农业部部颁米质测定方法,分析了1618份四川水稻地方品种的八项稻米品质性状指标。结果显示:(1)碾米品质——糙米率和精米率以中等类型品种为主;(2)蒸煮食用品质以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硬胶稠度、中等糊化温度的品种为主;(3)营养... 按农业部部颁米质测定方法,分析了1618份四川水稻地方品种的八项稻米品质性状指标。结果显示:(1)碾米品质——糙米率和精米率以中等类型品种为主;(2)蒸煮食用品质以中等直链淀粉含量、硬胶稠度、中等糊化温度的品种为主;(3)营养品质以蛋白质和赖氨酸含量中等的品种为主。不同类型间存在差异,粳粘的糙米率和精米率高于籼粘,粳糯最低;粳粘的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低于籼粘;粗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糯稻高于粘稻。在测试的粘稻中有不少品质优良的品种,如蛋白质含量≥13.1%,赖氨酸含量≥0.51%的,或兼有中-低直链淀粉、软胶稠度的,或直链淀粉特高的品种,可供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米品质 评价 地方品种 四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