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0MN压剪试验机变论域模糊PID控制系统研究
1
作者 张建立 刘康康 吴跟上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2,共5页
针对大载荷桥梁隔震橡胶支座检测的需求,对(大载荷)60MN静动态多向加载试验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压剪试验机垂直方向加载子系统原理,以电液比例位置压力双闭环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搭建系统数学模型,将变论域原理与模糊PID结合,提出变论... 针对大载荷桥梁隔震橡胶支座检测的需求,对(大载荷)60MN静动态多向加载试验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压剪试验机垂直方向加载子系统原理,以电液比例位置压力双闭环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搭建系统数学模型,将变论域原理与模糊PID结合,提出变论域模糊PID,使用AMEsim-Simulink进行联合仿真,并与模糊PID以及普通PID控制对比。结果表明:变论域模糊PID具有更好的鲁棒性,系统无超调量、无震荡、更短的稳定时间,试验位移示值误差保持在±0.05%之内,试验力示值误差保持在±1%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载荷 压剪试验机 位置压力双闭环 AMEsim-Simulink 变论域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0 MN压剪试验机竖向加载模糊PID控制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邵景干 贺占蜀 +3 位作者 吴振全 刘康康 丁赛飞 张建立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116-122,共7页
为了稳定、精确、可靠地实施超大力值竖向加载,以80 MN压剪试验机为对象,对其竖向加载装置的机械结构、液压系统以及控制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建立位置-压力双闭环PID控制算法的数学模型,并设计模糊PID控制器;最后,通过AMESim-Simulink对... 为了稳定、精确、可靠地实施超大力值竖向加载,以80 MN压剪试验机为对象,对其竖向加载装置的机械结构、液压系统以及控制系统进行总体设计;建立位置-压力双闭环PID控制算法的数学模型,并设计模糊PID控制器;最后,通过AMESim-Simulink对控制系统进行耦合仿真,获取位移与试验力的时域响应曲线,并在80 MN压剪试验机上进行竖向加载试验以验证控制系统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竖向加载模糊PID控制系统使竖向加载在220 s后达到稳态,位移误差与试验力误差均小于0.05%,此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精确性和可靠性得到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0 MN压剪试验机 竖向加载 控制系统 位置-压力双闭环 模糊P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压抗磨添加剂在复合锂基润滑脂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俸颢 毛大恒 +1 位作者 刘巧红 石琛 《润滑与密封》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55-57,61,共4页
将3种极压抗磨添加剂(T304、T321和T404)分别加入到4种不同组分的复合锂基润滑脂中,考察其对润滑脂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入不同的添加剂后润滑脂的油膜强度增加,锥入度增大,滴点降低;在添加同样剂量的情况下,T304和T321对复合锂基润... 将3种极压抗磨添加剂(T304、T321和T404)分别加入到4种不同组分的复合锂基润滑脂中,考察其对润滑脂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加入不同的添加剂后润滑脂的油膜强度增加,锥入度增大,滴点降低;在添加同样剂量的情况下,T304和T321对复合锂基润滑脂的油膜强度影响较大;T321和T404对复合锂基润滑脂的锥入度影响较大;T304和T321对复合锂基润滑脂的滴点影响较大。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分析,认为是由于极压抗磨添加剂分子中带负电性的双键和带正诱导效应及空间位阻效应的支链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压抗磨添加剂 复合锂基润滑脂 负电性双键 正诱导效应 空间位阻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双腔支气管插管位置监测方法的评估 被引量:3
4
作者 俞洁璐 姜雪梅 梁伟民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381-382,共2页
目的比较五种监测方法在术中核查双腔支气管插管位置变化的价值。方法选择需行单肺通气的手术患者60例,放置手术体位后同时监测气道阻力、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流量-容量环和支气管气囊压力,3min后使用... 目的比较五种监测方法在术中核查双腔支气管插管位置变化的价值。方法选择需行单肺通气的手术患者60例,放置手术体位后同时监测气道阻力、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流量-容量环和支气管气囊压力,3min后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对双腔支气管插管位置进行判断及调整。结果气道阻力监测的灵敏度为63·64%,特异度为89·80%;PETCO2监测的灵敏度为54·55%,特异度为87·76%;流量-容量环监测的灵敏度为81·82%,特异度为85·71%。结论气道阻力监测、PETCO2监测、流量-容量环监测有助于临床判断双腔支气管插管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腔支气管插管 气道阻力 呼吸旁气流 气囊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节流孔长度对双喷嘴挡板阀低温零位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訚耀保 张曦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2275-2279,共5页
针对低温环境下固定节流孔节流长度影响双喷嘴挡板阀零位特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对比分析固定节流孔节流长度与双喷嘴挡板阀低温零位性能的关系,导出了双喷嘴挡板阀零位压力、零位系数与节流孔液导比之... 针对低温环境下固定节流孔节流长度影响双喷嘴挡板阀零位特性的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对比分析固定节流孔节流长度与双喷嘴挡板阀低温零位性能的关系,导出了双喷嘴挡板阀零位压力、零位系数与节流孔液导比之间的关系式。研究结果表明,适当调整固定节流孔节流长度,能有效改善油温在-40℃至0℃之间变化时的喷嘴挡板阀零位性能及其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喷嘴挡板阀 固定节流孔 低温 零位系数 压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大形状系数的齿轮泵轻量化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萍 李玉龙 +1 位作者 臧勇 李秀荣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7-131,147,共6页
为实现高综合性能渐开线齿轮泵的轻量化目的。首先,由泵的设计流程,推结出其轻量化在于关乎齿形参数的啮合角和关乎体积参数的模数确定;其次,由极限啮合位置和限定的齿顶角,以啮合角为变量,双节圆柱体积最小为目标,构建单变量优化模型;... 为实现高综合性能渐开线齿轮泵的轻量化目的。首先,由泵的设计流程,推结出其轻量化在于关乎齿形参数的啮合角和关乎体积参数的模数确定;其次,由极限啮合位置和限定的齿顶角,以啮合角为变量,双节圆柱体积最小为目标,构建单变量优化模型;然后,针对泵用的这对具有最大形状系数的齿轮,创新出一款能无根切滚齿加工的双压力角齿刀轮廓;最后,以齿顶限速确定出标准化的模数。结果表明:齿轮泵归结为啮合角与模数的轻量化设计,概念清晰,计算简单;单变量齿形优化,质量好、效率高;近上限的模数标准化取值,泵的综合性能好;压力角和顶隙系数对轻量化影响甚微,为恒取标准的20°压力角提供依据;齿顶角越小,齿数越少,最大形状系数越大;所推荐的齿数为7,重合度约1.1,困油性能好,啮合角约30°,传动效率较高;双压力角齿刀具有顶刃圆角小和齿轮滚齿加工无根切的特点等。为其它容积泵的轻量化设计,提供一种创新的途径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齿轮泵 轻量化设计 最大形状系数 极限啮合位置 双压力角齿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PAP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5
7
作者 孙纪荣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2期1668-1669,1672,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Bi-PAP呼吸机的应用经验。方法:35例经常规治疗不能改善症状及纠正低氧血症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给予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气方面的变化。结果:35例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后... 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抢救中Bi-PAP呼吸机的应用经验。方法:35例经常规治疗不能改善症状及纠正低氧血症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给予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气方面的变化。结果:35例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后,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pH较治疗前好转。结论: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尽早使用无创Bi-PAP呼吸机,可改善症状,提高抢救成功率,且使用方便,患者痛苦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衰竭 无创呼吸机 双水平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恒压网络电液变量马达的风力机变桨距控制 被引量:2
8
作者 殷秀兴 林勇刚 +3 位作者 李伟 王成东 刘宏伟 顾亚京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06-211,共6页
提出恒压网络电液变量马达的风力机变桨距控制技术,通过调节接入到恒压网络中变量马达的排量来控制变桨转矩和方向,并适应变桨载荷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数学模型,分析了其双闭环的桨距角位置控制特性和参考桨距角的模糊给定策... 提出恒压网络电液变量马达的风力机变桨距控制技术,通过调节接入到恒压网络中变量马达的排量来控制变桨转矩和方向,并适应变桨载荷的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系统数学模型,分析了其双闭环的桨距角位置控制特性和参考桨距角的模糊给定策略,并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变量马达变桨距的响应速度较快,可将传动链转矩稳定于额定值的5%以内,将功率稳定于额定值的6%以内。相比于常规变桨距方式,该方式变桨效率较高,功率和转矩控制的准确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压网络 风力机 变量马达 变桨距 双位置闭环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嘴特性对双旋流燃烧室出口温度分布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门玉宾 郑龙席 +3 位作者 邵万仁 柴昕 张燚 石磊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30-137,共8页
本文以双旋流全环燃烧室为试验对象,在高温高压试验条件下,通过调整全环燃油喷嘴的流量离散度和径向位置来研究其对出口温度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喷嘴燃油流量离散度控制在±4%以内时,采用简单的大、小流量喷嘴间隔搭配的方... 本文以双旋流全环燃烧室为试验对象,在高温高压试验条件下,通过调整全环燃油喷嘴的流量离散度和径向位置来研究其对出口温度分布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当喷嘴燃油流量离散度控制在±4%以内时,采用简单的大、小流量喷嘴间隔搭配的方案即可保证出口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当燃油流量离散度放大到4%~8%时,采用本实验研究的搭配方案仍可保证出口温度分布的均匀性;当燃油流量离散度放大到10%时,通过调整喷嘴搭配方案已经无法保证出口温度分布均匀性。燃油喷嘴径向位置较火焰筒头部中心线偏离旋流杯腔道高度的11.5%以内时,不影响出口温度分布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旋流燃烧室 高温高压 全环试验 燃油流量分布 出口温度分布 喷嘴径向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伺服缸新型支撑结构控制系统的联合仿真研究
10
作者 马强俊 马丽楠 和东平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84-89,共6页
在特定工况中,大型重载伺服缸常卧式铰接安装,输出曲线力。为了提高伺服缸频响特性、稳定工作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在伺服缸端底铰接了一个支反力小液压缸支撑结构及配备控制系统。在伺服缸做功时,外接控制系统需要保证压力与位置同时达到... 在特定工况中,大型重载伺服缸常卧式铰接安装,输出曲线力。为了提高伺服缸频响特性、稳定工作并延长其使用寿命,在伺服缸端底铰接了一个支反力小液压缸支撑结构及配备控制系统。在伺服缸做功时,外接控制系统需要保证压力与位置同时达到系统要求,得到精确控制。针对所需工况,设计一种压力-位置双闭环独立PID伺服控制系统。通过对压力-位置双闭环控制系统进行分析,推导出该系统的数学模型,并用李雅普诺夫第二法分析其稳定性,验证该系统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运用AMESim/MATLAB进行联合仿真,证明该控制系统的可行性及可靠性,从而实现压力与位置的同步精确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缸 压力-位置双闭环 AMESim/MATLAB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