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科研竞争力分析——基于InCites和ESI数据库 被引量:15
1
作者 蔡文伯 刘爽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114-128,共15页
在加快建设“双一流”高校背景下,各地区高校都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竞争力,对西部地区“双一流”高校的科研竞争力进行分析,有助于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的精准实施。基于InCites和ESI数据库的统计数据,从科研... 在加快建设“双一流”高校背景下,各地区高校都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科研竞争力,对西部地区“双一流”高校的科研竞争力进行分析,有助于推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2012—2020年)》的精准实施。基于InCites和ESI数据库的统计数据,从科研生产力、科研影响力、科研发展力、科研创新力4个维度对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科研竞争力进行分析,并对学科分布情况进行比较后发现:西部地区高校科研竞争力相对落后,仅论文引用百分比、热点论文百分比指标略高于东部地区;“双一流”高校科研竞争力综合排名最高的是甘肃省,其次是重庆市和陕西省,四川省的科研影响力有待提高。为提高科研竞争力,加快“双一流”高校建设进程,西部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加强校际合作,吸引高端人才,制定激励政策,激发教师潜力,发掘潜在学科,促进均衡发展,加大内涵建设力度,提升“双一流”学科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双一流”建设高校 科研竞争力 inCites ES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双一流”高校赋能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的内在逻辑和实践路径
2
作者 杜彬恒 毕乐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8-204,共7页
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鲜明提出“六个坚持”,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 西部地区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鲜明提出“六个坚持”,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西部“双一流”高校建设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西部“双一流”高校要切实发挥战略优势、准确把握主攻方向、深化创新实践路径、为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双一流”高校 西部大开发 战略优势 主攻方向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背景下西部民族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3
作者 丰景 刘国芳 +2 位作者 王君瑞 许剑 申乃坤 《黑龙江水产》 2025年第3期366-369,共4页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与健康保障的需求不断提升,生物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西部高等教育是西部发展的战略内生力量,因而需要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拔尖创新型生物技术人才。文章旨在探讨“双一流”背景下,西部民族...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人民对生活质量与健康保障的需求不断提升,生物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西部高等教育是西部发展的战略内生力量,因而需要为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培养拔尖创新型生物技术人才。文章旨在探讨“双一流”背景下,西部民族高校传统生物技术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途径。通过分析民族高校本科生物技术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现状,提出了合理进行课程建设,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深化产学研合作等一系列针对性的培养模式创新策略,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复合型生物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人才培养模式 拔尖创新人才 西部地方高校 “双一流”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coPat的中国药科大学专利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孙传良 孙立冰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4-378,共5页
通过incoPat专利分析平台,检索出中国药科大学“十一五”以来申请的专利2115件。从专利申请趋势、专利法律状态、专利维持年限、专利技术领域和主题、专利转让与许可、国外专利申请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了中国药科大学的专利发展特点,以... 通过incoPat专利分析平台,检索出中国药科大学“十一五”以来申请的专利2115件。从专利申请趋势、专利法律状态、专利维持年限、专利技术领域和主题、专利转让与许可、国外专利申请等方面进行分析,梳理了中国药科大学的专利发展特点,以期为其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以及学科发展的规划和调整等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药科大学 专利分析 医药专利 “双一流” incoP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意愿影响机制研究——以西部地区高校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袁川 张婷 董泽芳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8-151,共14页
高层次人才是生产力中的劳动力主体要素,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而高层次人才流动正是劳动力价格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在国家“双一流”建设政策的驱动下,西部地区高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 高层次人才是生产力中的劳动力主体要素,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而高层次人才流动正是劳动力价格在人力资源配置过程中所呈现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在国家“双一流”建设政策的驱动下,西部地区高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基于“博士比”“教授比”等“人才硬指标”考核评估压力而导致的人才资源相对不足问题依然较为严峻,吸引优秀高层次人才加盟便成为高校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要素,这一社会共识促使高校和科研单位竞相对外采取人才“挖角”模式,由此引起了社会对高层次人才“合理性流动”的质疑。为进一步探究新时代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意愿的影响因素、内在动因与作用机制,文章采用文献梳理和扎根田野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西部地区高校进行研究,发现“较高的经济待遇期望值、较好的科研发展期望值、合理的考核评价期望值、全面的服务保障期望值、理想的社会适应期望值、优良的人才环境期望值”等六个主范畴共同构成了“西部地区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意愿”的影响因素,且对高层次人才的流动产生显著影响。分析影响西部地区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意愿的深层次原因发现,经济待遇直接影响高层次人才的流动意愿,科研发展与考核评价是高层次人才流动的内在动因,直接影响高层次人才流动意愿,二者共同反映了高层次人才流动价值与流动意愿的关系;服务保障、社会适应、人才环境三因素构成了高层次人才流动的内外情境,既通过影响流动价值间接作用于流动意愿,也调节着流动价值与流动意愿的关系。因此,可以用“直接原因→内在动因(属于直接原因)→内外情景→流动意愿”这一故事线来描述西部地区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意愿现象,其核心范畴可以确定为“西部地区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意愿的影响机制”。因此,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视域下,尤其是在基于西部地区高校高层次人才流动意愿模型情形下,应从关注“心理收入”、建设发展平台、完善制度保障和培养情感认同等方面调适高层次人才流动意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双一流”建设 高层次人才 人才流动 西部地区高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路(笔会)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海峰 别敦荣 +6 位作者 张应强 陆根书 胡娟 陈廷柱 蒋凯 张新科 任平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4,共24页
“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之间存在内在的有机联系,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走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关键要扎根中国大地,实现一系列高等教育观念和建设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新时代的“中国大地”是世界一流大学“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与“世界一流”之间存在内在的有机联系,两者辩证统一,相辅相成。走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新路关键要扎根中国大地,实现一系列高等教育观念和建设模式的革命性变革。新时代的“中国大地”是世界一流大学“中国特色”的源泉,汇聚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丰富资源。扎根中国大地办学要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世界一流大学的“中国特色”体现在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和造就一批“大先生”,推进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在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中,要紧紧围绕创新开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并为创新活动提供制度保障;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重视制度建设与执行,建设健康的高校学术文化。此外,还需从“理论社科”“应用社科”“大众社科”“开放社科”“数字社科”五个方面着手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从国际视角来看,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要在国际舞台上为人类文明进步可持续发展发挥中国大学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特色 扎根中国大地 “双一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中西部高校发展的机遇、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35
7
作者 周海涛 胡万山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25,共7页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给中西部高校发展带来新理念、新动能、新保障,但在该过程中当前中西部高校自主探索与国家政策协同上的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滞后、改革发展内生...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给中西部高校发展带来新理念、新动能、新保障,但在该过程中当前中西部高校自主探索与国家政策协同上的一些问题也凸显出来,主要表现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滞后、改革发展内生能力不足、教育投入精准度较低、政策支持模式有待优化与实施效果不佳等方面。我国亟须大力加强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增强高校发展内生能力、实施教育投入精准供给、优化国家政策支持模式、提升教育政策实施效能,进而全面加快中西部高校发展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地区 高校发展 “双一流”建设 政策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排名的缺陷、风险与回应 被引量:14
8
作者 任增元 王绍栋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8-25,112,共9页
大学排名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既普遍流行又饱受争议。有学者明确做出大学排名“不严肃、不科学、不可信”的判断,并且揭发排名“导向不可取、方法不科学、指标不匹配、数据不可靠、学校不可比”的严重缺陷。究其根本,大学排名的过程... 大学排名已经成为一种全球现象,既普遍流行又饱受争议。有学者明确做出大学排名“不严肃、不科学、不可信”的判断,并且揭发排名“导向不可取、方法不科学、指标不匹配、数据不可靠、学校不可比”的严重缺陷。究其根本,大学排名的过程实际上是简化与生产“偏见”的过程,因为排名主体只有在严格标准面前不断做出让步才能算出排名结果。因此,大学排名提供的并不是一种科学知识,而是具有明显缺陷的“偏见”与“谣言”。既然排名这一“公器”存在如此明显缺陷,政府只是“不要在乎它”还不够,还要对排名热现象进行有效的回应与规制,严控与减少外部评价,增强内部自主评价;高校要理性看待排名,革新评价与薪酬制度;排名机构也该做相应的反思,思考其系列产品除符号价值外是否对高校具有真正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排名 指标体系 大学功能 大学评价 自主评价 一流大学 学术共同体 “双一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建设的重心在学科 被引量:112
9
作者 王洪才 《重庆高教研究》 2016年第1期7-11,共5页
"双一流"建设拉开了中国大学发展的新序幕,它朝向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前进。建设"双一流"需要克服传统发展模式的痼疾,需要去量化思维,去行政化思维,去追赶型发展模式,需要尊重学科发展规律,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学... "双一流"建设拉开了中国大学发展的新序幕,它朝向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前进。建设"双一流"需要克服传统发展模式的痼疾,需要去量化思维,去行政化思维,去追赶型发展模式,需要尊重学科发展规律,需要构建中国特色的大学模式。实现这一切无疑都寄希望于超一流的大学校长的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中国大学模式 超一流大学校长 中国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的行动逻辑与战略选择——基于西部地方院校的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杨聚鹏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31,共6页
统筹'双一流'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西部地方院校因其办学水平及地域环境的特殊性,在'双一流'大学建设新... 统筹'双一流'建设,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已经成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目标.西部地方院校因其办学水平及地域环境的特殊性,在'双一流'大学建设新形势下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自身的办学活动.西部地方院校需要参与'双一流'大学建设,这既是'双一流'大学建设政策实施的需要,也是这类院校自身发展水平、自身比较优势及地方政府外驱推动的需要.从战略发展角度来讲,西部地方院校需要采取变革理念、提升质量、凝练学科、寻求政府支持、面向实践、创新制度等措施参与'双一流'大学建设,并赢得新型发展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大学 西部地方院校 行为逻辑 战略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明对话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被引量:7
11
作者 许美德 陈艳霞 王洪才 《重庆高教研究》 2018年第5期3-19,共17页
许美德教授为出席2018年在柬埔寨召开的亚洲比较教育会议,用时一年查阅文献,研究在柬埔寨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吴哥文明。她发现,印度僧侣对佛教的传播是吴哥文明兴起的直接原因,古印度的塔克西拉大学和那烂陀大学扮演了佛教文化传... 许美德教授为出席2018年在柬埔寨召开的亚洲比较教育会议,用时一年查阅文献,研究在柬埔寨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吴哥文明。她发现,印度僧侣对佛教的传播是吴哥文明兴起的直接原因,古印度的塔克西拉大学和那烂陀大学扮演了佛教文化传播中心的角色,吸引了不少中国高僧前来游学,佛教传播对中国书院的兴起产生了直接影响。有趣的是,系统记载佛教传播经历的资料出自中国古代高僧,印度大乘佛教为妇女研究学术开创了机会。中国古代书院展现了中国文化特色,中国的"双一流"建设也应当秉承中国文化的特色,着力在促进人类和平和消除贫困上发挥更大作用。西方研究型大学模式不是"一流"大学的唯一模式,中国"双一流"建设不应盲目地跟着西方大学的排行榜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对话 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大学模式 “双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一流”视角下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反思与再出发 被引量:18
12
作者 蒋华林 吴艳玲 《重庆高教研究》 2018年第4期39-48,共10页
"双一流"建设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从"双一流"建设视角来观察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成就与进展具有重要的指标性意义。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双一流&qu... "双一流"建设是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从"双一流"建设视角来观察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成就与进展具有重要的指标性意义。自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高等教育振兴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从"双一流"建设情况看,西部高等教育仍然与东中部(包括东北部)地区有着较大差距,振兴使命和任务艰巨,需要思考如何"再出发"。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西部高等教育应推进内涵式发展,深化"部省共建",增强"造血功能",提高服务国家战略行动的支撑引领能力;发挥"双一流"建设示范带动作用,推进治理现代化,促进西部高等教育整体提升;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倡议,提高西部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西部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振兴 内涵式发展 高等教育国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双一流”建设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杜春 时玉坤 于晴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4-49,共6页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将科技优势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文章以东北地区1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接着运用DEA-BCC模型测算2015-2017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结果发现:被... 科技成果转化是高校将科技优势转化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文章以东北地区11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研究对象,采用因子分析构建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接着运用DEA-BCC模型测算2015-2017年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结果发现:被测算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总体水平较高,但高校个体与群体之间均存在明显差距;高校非DEA有效的主要原因在于产出不足,次要原因在于投入冗余和科研管理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双一流”建设高校 科技成果转化效率 因子分析 DEA-BCC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路发展视域下的内陆亚洲社会文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建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2-48,共7页
内亚社会文化研究与"一带一路"发展有亟待解读和理解的密切联系。在"一带一路"发展整体格局中,内亚地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丝路经济带的中间通道。现阶段国内内亚研究多关注地缘政治及国际关系层面的重大问题,而... 内亚社会文化研究与"一带一路"发展有亟待解读和理解的密切联系。在"一带一路"发展整体格局中,内亚地区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是丝路经济带的中间通道。现阶段国内内亚研究多关注地缘政治及国际关系层面的重大问题,而针对社会文化深层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较少。内亚社会文化研究需采取多学科综合研究路线,以文献史学的历史动态基础研究为前提,展开针对各国各民族群体现实状况的文献和田野调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齐头并进。同时,内亚社会文化研究也是西部高校文科有培育潜力的特色学科,对"十三五"期间一流学科建设有不可替代的推进作用;重点发展内亚社会文化研究,既能为一流学科建设创造学术平台和师资队伍等基本条件,也能为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提供有效的智库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内陆亚洲 内亚社会文化研究 西部高校 特色学科 “双一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的现实困境、逻辑要义与破解理路 被引量:50
15
作者 蔡群青 袁振国 贺文凯 《大学教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35,共10页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也迈入新的阶段。但由于长期受区域、资源等条件制约,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和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在加剧,西部高等教育竞争力不足严重制约其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西...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进入新时代,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也迈入新的阶段。但由于长期受区域、资源等条件制约,东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平衡和西部高等教育发展不充分的问题仍在加剧,西部高等教育竞争力不足严重制约其自身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西部高等教育全面振兴面临高校与学科发展失利、教育经费供给结构失衡、人才引进与流动秩序失当等多重滞碍。基于全面振兴计划的政策诉求,从战略目标设计层面看,未来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应秉持“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核心发展理念,以信息化推进西部高等教育更高层次的普及化进程、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西部高等教育新格局;从实践向度看,未来西部高等教育应从政策引领、制度保障、机制落实等三方面推动自身内涵式发展、一体化进程和整体能力的提升,为其全面振兴导航开路,灌注活力,规范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现代化 教育振兴计划 西部高等教育 “双一流”建设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设世界一流工程学科:“双一流”高校的愿景与挑战 被引量:29
16
作者 周光礼 《现代大学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0,112,共11页
工程学科是“双一流”建设的重中之重。世界工程学科发展经历了经验技能阶段、工程科学化阶段和大工程阶段。面向国家工业化一直是中国重点理工大学的核心使命。一流工程学科在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建设世... 工程学科是“双一流”建设的重中之重。世界工程学科发展经历了经验技能阶段、工程科学化阶段和大工程阶段。面向国家工业化一直是中国重点理工大学的核心使命。一流工程学科在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工程学科有五大愿景:强化工程学科的优势与特色;强化工程学科的育人功能;强化高水平学科团队建设;强化学科创新能力;强化学科组织模式创新。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工程学科面临四大挑战:团队建设、内容建设、经费支持、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一流工程学科 高水平理工大学 愿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学科如何适应“双一流”建设——基于中美研究型大学教育学科建设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周文辉 勾悦 李明磊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3-90,共8页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研究型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面临危机与挑战。从机构载体、培养层次、学科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四个部分比较中美研究型大学教育学科的建设情况。基于我国现实情况,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经验,...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我国研究型大学教育学科的发展面临危机与挑战。从机构载体、培养层次、学科专业设置、师资力量四个部分比较中美研究型大学教育学科的建设情况。基于我国现实情况,借鉴美国研究型大学教育学科发展经验,我国教育学科发展应注重跨学科研究,构建学科生态群;要扎根本土打造特色,发挥服务功能,以适应"双一流"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教育学科 研究型大学 中美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部地区一流建设学科的特点及启示 被引量:12
18
作者 孙刚成 林婧 《重庆高教研究》 CSSCI 2019年第2期20-28,共9页
我国西部地区是经济社会发展较落后的区域,也是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研究和分析西部地区国家一流建设学科特点,对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借鉴追踪研究和扎根理论研究的理念与方... 我国西部地区是经济社会发展较落后的区域,也是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研究和分析西部地区国家一流建设学科特点,对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持续、快速和健康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研究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借鉴追踪研究和扎根理论研究的理念与方法,对西部地区入选第一批国家一流建设的学科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西部地区一流建设学科以川陕地区为主力,主要以地域优势资源为生发点和内生力,遵循学科成长规律,并通过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赢得发展机遇。西部高校促进一流学科建设,需要加强区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坚持双向度平衡,坚持学科发展核心不动摇和引培结合,内外兼修,才能走好一流学科建设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一流学科 西部高等教育 学科差异化发展 人才引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部地方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内涵、价值、困境与策略 被引量:6
19
作者 逯长春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8-144,共7页
学科是一种知识体系的组织逻辑,是大学的承载体。建设一流学科是推进大学功能发挥、促进师生发展、优化学术生态、促进大学卓越化的有力抓手,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义。与部属... 学科是一种知识体系的组织逻辑,是大学的承载体。建设一流学科是推进大学功能发挥、促进师生发展、优化学术生态、促进大学卓越化的有力抓手,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大意义。与部属大学和东部地方大学相比,中西部地方大学在一流学科建设中面临更严峻的形势,存在一流人才吸引力低、建设经费有限、学科发展机制滞后、决策囿于短期利益、学术生态系统失衡突出等困境。中西部地方大学建设一流学科必须基于一流学科建设的基本规律,坚持“一流标准”“以人为本”“差异化”“相对优势”“效益与公平兼顾”“制度保障”“学习创新”“渐进落实”等原则,结合区域需求与学校实际,探索适合自己的道路。可采取如下策略:多元差异建设目标、注重一流的管理制度与教学科研团队建构、优化学术生态系统、大力开拓多元经费渠道、合理平衡各学科发展需求以及在学科建设中坚持创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 地方大学 一流学科 价值 困境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中期监测评估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冯用军 李丽丽 岳小尧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46,共7页
在系统梳理"双一流"背景下中国大学监测评估法理依据基础上,创新优化中国大学分类标准及其发展愿景,科学构建以知识创新为根、以办学效益为本、综合贡献优先的中国特色、世界接轨的"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监测评估指... 在系统梳理"双一流"背景下中国大学监测评估法理依据基础上,创新优化中国大学分类标准及其发展愿景,科学构建以知识创新为根、以办学效益为本、综合贡献优先的中国特色、世界接轨的"双一流"大学建设成效监测评估指标体系的理论导向及方法论,深度挖掘高等教育质量监测国家数据平台中的原始核心数据和时序大数据,综合运用1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A+B+C类)的建设方案及中期自评报告和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结果,以中国大学竞争力指数为中心对其建设进展、建设成效对照标杆大学进行中期评估与实践验证,并合理利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其建设态势进行科学预测,可为国家动态监测、跟踪评估、螺旋判别、柔性遴选第二轮"双一流"大学提供参考借鉴,持续推动中国高等教育监测评估体系和监测评估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大学 “双一流”建设高校 世界一流大学 建设成效 监测评估 教育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