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正常左室心肌舒缩运动特点的分析 被引量:21
1
作者 高峻 李治安 +4 位作者 王新房 吕清 刘俐 杨娅 谢明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探查正常人的室壁运动,以阐明心肌舒缩运动的特点。方法应用DTI技术对22例正常人的室壁运动进行观察,对由心尖部位三个切面所测六个室壁三节段之间的运动速度进行比较,并对同一部位在不同... 目的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探查正常人的室壁运动,以阐明心肌舒缩运动的特点。方法应用DTI技术对22例正常人的室壁运动进行观察,对由心尖部位三个切面所测六个室壁三节段之间的运动速度进行比较,并对同一部位在不同切面上的速度测值进行比较。结果①室壁基底段运动速度最快,中间段其次,心尖段最慢。②心室肌的运动在收缩期、心房收缩期沿心脏长轴方向的运动分量大于短轴,而在舒张早期其沿短轴方向的运动分量大于长轴。③左室游离壁的运动速度快于室间隔。结论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探测室壁运动直观地反映了左室心肌的收缩方向是由心基底部朝向心尖的,其中基底部对左室射血作功贡献最大,心尖部最小;其舒张运动有可能不同于收缩运动,而更有可能是心室肌的一种“扩开”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成像 室壁运动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脉冲技术对正常人左室前壁和下壁运动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马小静 李治安 +4 位作者 王新房 杨娅 刘俐 谢明星 吕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共4页
目的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脉冲技术对正常人左室局部收缩和舒张运动分析,探讨DTI对心脏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多普勒组织速度图与脉冲频谱图显示方式检测21例健康成人心尖两腔图左室前壁和下壁各段运动。结果①前壁基... 目的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DTI)脉冲技术对正常人左室局部收缩和舒张运动分析,探讨DTI对心脏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多普勒组织速度图与脉冲频谱图显示方式检测21例健康成人心尖两腔图左室前壁和下壁各段运动。结果①前壁基段和中段心内膜面收缩速度(1383±291cm/s、1038±304cm/s)高于心外膜面(1076±286cm/s、868±229cm/s)(P<005),下壁基段和中段心内膜面收缩速度(1081±205cm/s、791±193cm/s)、亦高于外膜面(956±182cm/s、658±169cm/s)(P<005)。②前壁和下壁各段间比较:收缩、舒张速度及时间速度积分基段高于中段、中段高于心尖段,基段与心尖段差异尤为显著。③前壁与下壁比较:前壁收缩速度(956±275cm/s)高于下壁(744±160cm/s)(P<005),但舒张运动速度和时间速度积分等指标两壁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多普勒组织成像脉冲技术能实时测量心肌各部位的运动速度,为评价正常心肌状态及病理性变化提供了一项无创性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成像 室壁运动 超声波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形变与重构的关系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欣 朱天刚 +1 位作者 权欣 丁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511-1515,共5页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局部、整体左室心肌形变及其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①对10例健康人和10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组织多普勒和斑点追踪成像结果的对比性分析。②回顾分析80例正常对照和30例急性心肌...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冠脉介入治疗后患者局部、整体左室心肌形变及其与左室重构的关系。方法①对10例健康人和10例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组织多普勒和斑点追踪成像结果的对比性分析。②回顾分析80例正常对照和30例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患者,测量心尖两腔、三腔和四腔切面左室节段、整体峰值收缩长轴应变和应变率,并分析其与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舒张末期容积(LVEDV)、室壁运动积分指数(WMSI)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相关性。结果①应用STI、TDI两种方法测量正常心肌和缺血心肌左室峰值收缩长轴应变和应变率的结果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正常组左室各节段峰值收缩长轴应变和应变率呈现一致性分布(P>0.05)。③心梗组左室各心肌节段峰值收缩长轴应变和应变率呈现不同程度的降低。④心梗组患者左室收缩、舒张末期长径和左室射血分数无差异(P>0.05),但LVESV、LVEDV和WMSI明显增加(P<0.05)。⑤峰值收缩二维总应变、总应变率与LVESV、LVEDV、LVEF和WMSI相关良好。结论斑点追踪成像既能定量测定左室局部和整体心肌的收缩形变,评价局部和整体心肌组织的收缩功能,且与反映左室重构的指标间相关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 组织多普勒成像 急性心肌梗死 左室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技术评价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心脏作功指数 被引量:10
4
作者 陆永萍 邓又斌 +4 位作者 刘娅妮 常青 杨好意 陈斌 黎春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35-1737,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者18例,血糖控制良好者17例,正常对照组70例.每例妊娠过程中至少进行3~4次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胎儿心脏室壁厚度,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计算胎儿心...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胎儿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者18例,血糖控制良好者17例,正常对照组70例.每例妊娠过程中至少进行3~4次胎儿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胎儿心脏室壁厚度,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计算胎儿心脏的整体作功指数(Tei指数).结果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控制不良组胎儿心脏室壁厚度及左、右心Tei指数均高于其他两组.血糖控制良好组胎儿心脏左、右心Tei指数高于正常组,室壁厚度与正常组无差异.结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胎儿心脏的结构与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 妊娠期糖尿病 胎儿心脏 心脏作功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心功能 被引量:7
5
作者 段云燕 张军 +6 位作者 刘丽文 何新民 周晓东 张海滨 李成祥 朱霆 李红玲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6-479,共4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定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移植后对左心室局部和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24例男性AMI患者作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发病24 h内均接受PCI...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定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应用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移植后对左心室局部和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选取24例男性AMI患者作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发病24 h内均接受PCI,试验组患者于术后7~14天内接受冠状动脉内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所有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接受常规超声心动图及TDI检查。常规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TDI测量二尖瓣瓣环及左心室壁相应梗死部位心肌收缩期峰值速度(Sa、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a、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a、Am),比较不同时间点两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前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Sa、Sm、Em、Ea/Aa及Em/Am均明显提高;术后3个月及6个月LVEF及Ea较对照组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自体BMMNC移植较常规PCI更有助于AMI患者局部及整体收缩、舒张功能的改善;利用TDI可对其进行定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 心肌梗死 移植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对心肌梗死患者左室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6
6
作者 田瑞霞 赵宝珍 +2 位作者 左鲁生 南苏红 朱先存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1年第7期638-639,共2页
目的 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 ,对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区域、二尖瓣环处的运动速度进行检测 ,探讨DTI技术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多普勒组织成像二维彩色、M型及频谱形式 ,检测 2 5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区域和心尖四腔观... 目的 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 ,对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区域、二尖瓣环处的运动速度进行检测 ,探讨DTI技术在心肌梗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多普勒组织成像二维彩色、M型及频谱形式 ,检测 2 5例心肌梗死患者梗死区域和心尖四腔观二尖瓣环侧壁处色泽变化及收缩、舒张期运动速度 (VS、VE、VA) ,时间速度积分 (TVIS、TVIE、TVIA) ,并与 2 0例健康成人对照分析。结果 心梗组梗死区域和二尖瓣环处的彩色暗淡 ,VS、VE、TVIS、TVIE显著降低而VA、TVIA 无显著差异。结论 DTI技术能准确显示梗死区域运动异常 ,精确测定局部收缩和舒张运动速度。尤其二尖瓣环处的运动能准确反映整体的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组成像技术 心肌梗死 舒张功能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成像对正常人左心室收缩运动的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丁奉 许迪 +3 位作者 陆凤翔 陈莉 雍永宏 周蕾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64-366,共3页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成像评价正常人左心室局部收缩运动并探讨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成像离线分析获得32例正常人的左心室长轴方向的心肌组织速度和位移曲线,测量平均峰值收缩速度(Vs)... 目的: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成像评价正常人左心室局部收缩运动并探讨有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成像离线分析获得32例正常人的左心室长轴方向的心肌组织速度和位移曲线,测量平均峰值收缩速度(Vs)、加速度(acc)及峰值位移(Ds)。结果:①正常人左心室收缩运动在长轴方向有其规律性,即由心尖部向基底段收缩速度和位移逐渐降低,左心室游离壁的速度和位移大于前间隔、室间隔及下壁。②二尖瓣环水平Vs、acc及Ds与年龄存在负相关的关系,而与心率无相关。结论:定量组织速度成像和组织追踪成像能够有效的评价左心室局部心肌的收缩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组织追踪成像 心脏收缩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室壁运动技术与多普勒组织成像联合应用诊断心肌梗塞室壁运动异常 被引量:3
8
作者 白旭东 徐惠 +3 位作者 赵丽荣 孙莹 齐宏彬 杨晓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6-148,共3页
目的 :探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 (CK)与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联合应用对心肌梗塞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RWMA)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 CK和 DTI技术对 6 7例确诊为心肌梗塞患者和 4 0例正常对照者的左室壁节段运动进行检测。CK指标为收缩期内... 目的 :探讨彩色室壁运动技术 (CK)与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联合应用对心肌梗塞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RWMA)的诊断价值。方法 :应用 CK和 DTI技术对 6 7例确诊为心肌梗塞患者和 4 0例正常对照者的左室壁节段运动进行检测。CK指标为收缩期内心内膜位移 (CK) ,DTI指标包括 :收缩期波峰值 (Vs) ,舒张早期波峰值 (Ve) ,舒张晚期波峰值 (Va)。结果 :心肌梗塞患者 CK检测的室壁运动幅度及 DTI检测的室壁沿长轴运动速度均减低 ,有梗塞节段室壁运动减低更明显 ,单独 CK与 DTI指标诊断室壁运动异常和判定梗塞节段的敏感度均较低 ,CK和 DTI对 RWMA的敏感度分别为 85 .0 7% ,86 .5 6 % ,CK和 DTI对梗塞节段的敏感度分别为 87.6 2 % ,85 .33% ,而 CK与 DTI指标相结合后 ,对 RWMA的敏感性达 99.5 1% ,判定梗塞节段的敏感性达 99.11%。结论 :CK和 DTI联合应用能更准确地诊断心肌梗塞患者的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判定梗塞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超声检查 心肌梗塞/诊断 彩色室壁运动技术 多普勒组织成像 局部室壁运动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组织成像对急性心肌梗死二尖瓣环异常运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田瑞霞 左鲁生 +2 位作者 赵宝珍 南苏红 朱先存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46-348,共3页
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 ,对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二尖瓣环运动频谱进行检测 ,探讨其在左室整体收缩、舒张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将 10头开胸的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AD) ,用DTI速度模式检测结扎前后心尖四腔检测二尖瓣环侧... 运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 ,对急性心肌缺血、心肌梗死二尖瓣环运动频谱进行检测 ,探讨其在左室整体收缩、舒张功能方面的应用价值。将 10头开胸的猪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LAD) ,用DTI速度模式检测结扎前后心尖四腔检测二尖瓣环侧壁处的收缩期运动速度 (Sa)、舒张早期运动速度 (Ea)、舒张晚期运动速度(Aa)及Ea/Aa比值 ,并与常规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照分析。结果显示 ,基础状态下Ea/Aa与多普勒二尖瓣口舒张早期充盈速度 (VE)、舒张晚期充盈速度 (VA)之比值VE/VA呈正相关 (γ =0 .82 )。结扎LAD后 ,Sa、Ea、Ea/Aa显著低于基础状态 ,而Aa无明显变化。提示DT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运动频谱简单易行 ,是一种无创性定量评价左室功能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心肌缺血 心肌梗死 二尖瓣环 左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I对急性心梗患者左室功能动态改变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若凌 王建华 王岳恒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2期172-174,共3页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定量测定二尖瓣环及梗死节段室壁运动速度 ,动态观察急性初发前壁心梗患者 (AMI)冠状动脉内支架 (经桡动脉介入 )术后 ,左室局部及整体功能的改变。方法 经心尖二腔、四腔、心尖左室长轴三个切面 ,...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定量测定二尖瓣环及梗死节段室壁运动速度 ,动态观察急性初发前壁心梗患者 (AMI)冠状动脉内支架 (经桡动脉介入 )术后 ,左室局部及整体功能的改变。方法 经心尖二腔、四腔、心尖左室长轴三个切面 ,测定 15例正常对照 ,2 8例AMI患者的二尖瓣环、左室各壁中段及近心尖段 18个位点心肌组织峰值收缩速度(VS)、舒张早期速度 (VE)、舒张晚期速度 (VA) ,观察AMI患者术后 1周内、1个月及 3个月时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反映左室整体功能的二尖瓣环平均VS、VE、VE/VA 及局部VS、VE,AMI患者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低。无室壁瘤组其梗死节段VS、VE 于术后 1个月时即有恢复 ,而整体功能术后 3个月较 1周内明显恢复。而有室壁瘤组局部及整体功能 3个月内均无改善。结论 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可定量、精确反映心梗患者局部及整体功能 ,对鉴别梗死节段心肌存活性、预测左室重塑有一定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成像 急性心肌梗死 左室功能 再灌注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多参数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孕期胎儿心脏功能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10
11
作者 王东 王彧 张颖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45-350,共6页
目的探讨超声多参数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孕期胎儿心脏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为GDM的中孕期孕妇62例作为GDM组,选择同期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健康中孕期孕妇30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超声多参数对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中孕期胎儿心脏功能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4月至2020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诊断为GDM的中孕期孕妇62例作为GDM组,选择同期进行胎儿心脏超声检查的健康中孕期孕妇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孕妇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所有孕妇均进行空腹血糖、口服葡萄糖耐量测试,GDM组孕妇测量糖化血红蛋白值。采用GE公司的Voluson E10超声诊断仪进行胎儿整体评估,并使用多参数评价胎儿心脏功能变化。结果2组胎儿整体超声评估均未发现明显畸形,2组胎儿胎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GDM组胎儿左、右心室的等容收缩时间(IVCT)、等容舒张时间(IVRT)、心肌性能指数(MPI)增大(均P<0.05)。而二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二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二尖瓣舒张早、晚期流速比值,三尖瓣舒张早期血流速度,三尖瓣舒张晚期血流速度,三尖瓣舒张早、晚期流速比值,左心室射血时间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GDM组胎儿左心室IVCT、右心室IVCT、MPI均与胎龄正相关(均P<0.05)。结论与正常孕妇胎儿比较,GDM孕妇胎儿心室IVCT、IVRT、MPI增大,提示GDM胎儿心脏功能可能受损。组织多普勒超声下测量的IVCT、IVRT、MPI指标能够便捷快速评估胎儿心脏功能的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胎儿心脏 心脏功能 心肌性能指数 组织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壁运动各项指标在评价健康成人颈总动脉弹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葛辉玉 苗立英 王金锐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862-864,共3页
目的 比较壁运动时间指标、速度指标及加、减速度指标对健康成人颈总动脉(CCA)弹性的评价作用。方法 测量105例健康成人血压,连接心电图,行右CCA超声检查。采用组织多普勒技术记录CCA壁运动曲线,应用MedAr chive Viewer软件进行CCA壁... 目的 比较壁运动时间指标、速度指标及加、减速度指标对健康成人颈总动脉(CCA)弹性的评价作用。方法 测量105例健康成人血压,连接心电图,行右CCA超声检查。采用组织多普勒技术记录CCA壁运动曲线,应用MedAr chive Viewer软件进行CCA壁运动的加速度前时间、加速度时间、减速度时间、峰值速度、加速度及减速度的测定,计算获得弹性参数。通过因子分析将诸项弹性参数合并生成弹性因子。将弹性因子与壁运动诸项指标进行简单直线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时间因子(T)、速度因子(V)、加速度因子(A)、减速度因子(D)与弹性因子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132、0.680、0.735、0.485。V、A、D 的回归系数分别为0. 757、0. 401、- 0. 459,回归方程为: Y= 0. 757V+ 0. 401A-0.459D。结论 壁运动中速度指标、加速度指标与减速度指标均可用来评价CCA弹性。其中速度指标和弹性关系最密切,最能代表弹性,壁运动速度越快弹性越好。加速度指标与减速度指标和弹性关系其次。而时间指标与弹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 颈总动脉 壁运动指标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糖尿病患者左心功能 被引量:8
13
作者 陆永萍 邓又斌 +4 位作者 黄燕玲 张华莉 倪秋杰 郭华铭 朱昆生 《放射学实践》 2008年第3期332-334,共3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探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心肌损害。方法:152例受试者包括确诊为Ⅱ型糖尿病的患者53例(按病程0~5年,5~10年,10~15年和〉15年分为4组);糖耐量异常41例,正常对照组58例,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和组织多普勒...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探讨糖尿病发展过程中的心肌损害。方法:152例受试者包括确诊为Ⅱ型糖尿病的患者53例(按病程0~5年,5~10年,10~15年和〉15年分为4组);糖耐量异常41例,正常对照组58例,均行常规超声检查和组织多普勒心脏功能检查,测量心肌各节段运动速度以评价心肌的收缩和舒张功能,对比分析各组间心肌功能的差异。结果:糖尿病组和糖耐量异常组患者的心肌功能降低,糖尿病患者心肌的受损程度与病程呈正相关(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将“糖尿病性心肌病”的概念提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 糖尿病 糖耐量异常 心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组织成像M型模式对正常人二尖瓣环运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瑞霞 赵宝珍 +3 位作者 左鲁生 张克海 朱先存 南苏红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66-567,共2页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DTI)探查正常人二尖瓣环的运动 ,以阐明二尖瓣环运动的特征。方法 应用DTI -M型技术检测 35例正常人心尖四腔观和二腔观二尖瓣环后瓣叶外侧缘的运动。结果 DTI -M型彩色图谱上清晰显示了心尖四腔观及...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 (DTI)探查正常人二尖瓣环的运动 ,以阐明二尖瓣环运动的特征。方法 应用DTI -M型技术检测 35例正常人心尖四腔观和二腔观二尖瓣环后瓣叶外侧缘的运动。结果 DTI -M型彩色图谱上清晰显示了心尖四腔观及二腔观时二尖瓣环在同一心动周期七个不同时相的变化 ,并测得收缩期移动振幅 (MD)、舒张早期移动振幅 (MDe)、舒张晚期移动振幅 (MDa)。结论 DTI技术能实时定量检测正常人二尖瓣环运动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成像 二尖瓣环运动 MD MDE M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后左室舒张功能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静 张平洋 +3 位作者 何晓红 张幼祥 吴成权 张建鑫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0-72,共3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心肌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6例,随访3个月,治疗前、后用TDI技术分别测量左室二尖瓣环水平的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心肌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26例,随访3个月,治疗前、后用TDI技术分别测量左室二尖瓣环水平的收缩期峰值速度(Sm),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舒张晚期峰值速度(Am)及Em/Am,并与血流多普勒指标E峰速度(E),A峰速度(A)、E/A及E峰减速时间(EDT)进行比较,评价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对左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治疗后EDT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Em及Em/Am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后E、A、E/A、Sm、Am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舒张功能明显改善,TDI技术在评价左室舒张功能方面较二尖瓣血流频谱更准确、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多普勒成像 心肌梗塞 骨髓 干细胞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图评价不同孕周正常胎儿心脏室壁运动 被引量:3
16
作者 吴细香 刘建军 +2 位作者 刘永岭 张淑芳 苏秀英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887-188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正常胎儿心室壁运动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彩色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图对100例孕18-40周正常胎儿心脏进行检测,在心尖四腔图切面,对左右心室壁及室间隔的9个观察点的速度曲线进行分... 目的探讨超声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技术(QTVI)评价正常胎儿心室壁运动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彩色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图对100例孕18-40周正常胎儿心脏进行检测,在心尖四腔图切面,对左右心室壁及室间隔的9个观察点的速度曲线进行分析,测量收缩期运动速度Vs,舒张早期运动速度Ve,舒张晚期运动速度Va,并进行分析和统计学处理。结果正常胎儿心室壁运动速度的变化趋势为基底部〉中部〉心尖部,左心室、间隔收缩期运动速度相近,右心室收缩期运动速度略高于左心室及间隔,在舒张晚期间隔与左心室的速度相近,但低于右心室。室壁运动速度随孕周增加亦增加。结论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技术用于评价胎儿室壁运动是可行的,它安全、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胎儿 室壁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速度分布图评价左室局部收缩功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夏天 吕清 +6 位作者 谢明星 王新房 王静 龚静吉 方凌云 杨亚利 贺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01-704,共4页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心肌速度分布图(myocardial velocity profile,MVP)对左室短轴方向局部收缩功能进行评价。方法应用MVP对15例健康志愿者、15例高血压性左室肥厚患者和11例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短轴方向... 目的应用组织多普勒心肌速度分布图(myocardial velocity profile,MVP)对左室短轴方向局部收缩功能进行评价。方法应用MVP对15例健康志愿者、15例高血压性左室肥厚患者和11例室间隔非对称性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短轴方向的收缩功能进行评价。结果高血压组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收缩期心肌速度梯度(myocardialvelocity gradient,MVG)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1.8±0.3)vs(3.6±0.4),P<0.001和(1.9±0.2)vs(5.1±1.2),P<0.001]。肥厚型心肌病组的室间隔和左室后壁收缩期MVG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1.2±0.4)vs(3.6±0.4),P<0.0001和(2.4±0.6)vs(5.1±1.2),P<0.001]。MVG的降低以肥厚型心肌病组的室间隔最为显著,肥厚型心肌病组的室间隔收缩期MVG低于高血压组,具有统计学差异[(1.2±0.4)vs(1.8±0.3),P<0.01]。高血压组、肥厚型心肌病组和对照组室间隔的MVP均呈近似线性,但肥厚型心肌病组心肌各点速度分布较对照组和高血压组明显分散。结论高血压性左室肥厚患者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左室短轴方向局部收缩功能较正常人减低,MVP能精确地反映心肌短轴上各点在心动周期中的运动速度,并可计算出MVG,可作为一种准确评价左室心肌短轴方向局部收缩功能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成像 心肌速度分布图 心肌速度梯度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组织成像评价正常人心肌舒缩运动速度 被引量:8
18
作者 白文伟 陆映珠 +1 位作者 徐章 赵红英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3期187-188,193,共3页
目的 探讨心肌舒缩运动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标准切面 (左心室长轴、短轴 )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测定室间隔、前壁、下后壁的内膜下心肌及外膜下心肌运动峰值速度。结果 各个室壁及各层心肌收缩期 s峰值速度不相同。内膜下心肌... 目的 探讨心肌舒缩运动变化的相关因素。方法 标准切面 (左心室长轴、短轴 )用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DTI)测定室间隔、前壁、下后壁的内膜下心肌及外膜下心肌运动峰值速度。结果 各个室壁及各层心肌收缩期 s峰值速度不相同。内膜下心肌的 s峰值速度大于外膜下心肌的 s峰值速度 ,室间隔左心室面 s峰值速度大于右心室面 s峰值速度 ,两者间存在速度阶差。长轴左心室后壁 s峰值速度大于室间隔 s峰值速度 ,短轴后壁 s峰值速度大于前壁 s峰值速度。 s峰值速度与年龄无相关 ,舒张期 a峰值速度与年龄呈中度相关 ,e/ a比与年龄呈中度负相关 ,室壁运动的 e/ a比与二尖瓣血流 E/ A比呈中度相关。结论 脉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成像 正常人心壁运动峰值速度 DTI 心肌舒缩运动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及婴儿心肌功能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陆永萍 邓又斌 +3 位作者 刘娅妮 张清阳 杨好意 黎春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5-277,共3页
目的使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来评价妊娠期糖尿病胎儿(产前)及婴儿(产后)的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变化。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58例(每例妊娠过程中进行至少进行3~4次检查,共行173次检查),正常妊娠132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婴儿35例,正... 目的使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来评价妊娠期糖尿病胎儿(产前)及婴儿(产后)的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变化。方法选取妊娠期糖尿病58例(每例妊娠过程中进行至少进行3~4次检查,共行173次检查),正常妊娠132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婴儿35例,正常妊娠产后婴儿35例,使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量上述胎儿及婴儿二、三尖瓣环处心肌运动速度(Ea,Aa,Sa峰)来反映左右心的心肌舒张及收缩功能。结果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及婴儿二、三尖瓣环的运动速度(Ea,Aa,Sa峰)均低于正常妊娠组。结论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左右心心肌收缩及舒张功能均有损害,并且这一损害延续到了婴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组织多普勒成像 妊娠期糖尿病 胎儿 婴儿 心肌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巴酚丁胺负荷试验结合脉冲组织多普勒二尖瓣环运动定量评估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存活 被引量:2
20
作者 黎爱峰 刘霞 +2 位作者 杨锐英 李娟 黎萍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14-218,共5页
 目的 研究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 PW)中二尖瓣环速度检测存活心肌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4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室壁按照硝酸甘油(NTG)介入99Tcm MIBISPECT结果分为有存活心肌组、无存活心肌组,采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  目的 研究脉冲多普勒组织成像技术(DTI PW)中二尖瓣环速度检测存活心肌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 4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室壁按照硝酸甘油(NTG)介入99Tcm MIBISPECT结果分为有存活心肌组、无存活心肌组,采用小剂量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心动图试验,测量相应梗死壁二尖瓣环多巴酚丁胺 (Dobutamine,Dob)负荷前及每级Dob负荷试验时的收缩期峰值速度Vs、射血前期PEP、射血期ET;另选 20例年龄匹配的正常人为对照组,测量 6个室壁二尖瓣环Vs、PEP、ET。结果 Dob5μg/(kg·min)时,以Vs增加量≥2cm/s为临界值,则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度为 75%,特异度为 76%,准确度为 75%,以PEP/ET变化率 2(Dob5μg/(kg·min)时PEP/ET与Dob负荷前PEP/ET的比值)≥100%作为诊断无存活心肌的临界值,则敏感度为 73%,特异度为 85%,准确度为 79%;以Dob10μg/(kg·min)时Vs增加量≥3cm/s为临界值,则检测存活心肌的敏感度增加到 83%,特异度为 79%,准确度增加到 81%,以PEP/ET变化率 3 (Dob10μg/(kg·min)时PEP/ET与Dob负荷前PEP/ET的比值)≥100%作为诊断非存活心肌的临界值,则敏感度为 82%,特异度为 85%,准确度为84%。结论 Dob负荷时二尖瓣环Vs、PEP/ET可用于检测存活心肌,方法简单、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普勒组织成像 多巴酚丁胺 心肌存活 二尖瓣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