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守望与传承:侗戏“非遗化”语境中的主体叙事与族群认同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凌丹
张应强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30,155,156,共15页
“非遗”语境下,现代化舞台上的民间传统文化表演,更注重音乐的娱乐性、程式表演性和审美性,以多元文化共现的展演景观模式呈现。“非遗化”的侗戏表演离开“原生”语境后,民间表演的文化主体性发生改变;当民众不再向侗戏班寻求公共产...
“非遗”语境下,现代化舞台上的民间传统文化表演,更注重音乐的娱乐性、程式表演性和审美性,以多元文化共现的展演景观模式呈现。“非遗化”的侗戏表演离开“原生”语境后,民间表演的文化主体性发生改变;当民众不再向侗戏班寻求公共产品供给,侗戏的需求量降低,其功能也因此转变。结合音乐人类学理论,通过对文化持有者的主体性叙事,从历时性的族群认同、局内人口述史的叙事记忆、“非遗”的传承及反思等多维度,对“即时性”的音乐文本进行深描,反思侗戏在“非遗”语境中族群性与认同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戏
非遗化
主体叙事
族群认同
黔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吴文彩创立侗戏对侗族文化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傅安辉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3年第4期111-113,共3页
侗戏促进了侗族文化艺术的创新和传播。通过对侗戏由说唱到演唱,用汉字记侗音以及吴文彩创立侗戏的过程的分析,阐述了侗戏对侗族文化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
吴文彩
侗戏
侗族文化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赣东采茶戏的“草根”特色
3
作者
袁平
汪丽红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0-123,共4页
赣东采茶戏经历了"采茶歌舞"、"茶灯"、"采茶戏"三个发展阶段,是从"草根"中成长起来的地方小戏,题材内容上较多反映农村生活,关注草根阶层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特征,语言的乡土气息浓郁,在创作和...
赣东采茶戏经历了"采茶歌舞"、"茶灯"、"采茶戏"三个发展阶段,是从"草根"中成长起来的地方小戏,题材内容上较多反映农村生活,关注草根阶层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特征,语言的乡土气息浓郁,在创作和演唱上均显示了民间艺术适应性强的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东
采茶戏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南戏《东窗事犯》的流传与衍变
被引量:
2
4
作者
俞为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0-85,91,共7页
南戏《秦太师东窗事犯》最初产生于元代,在流传过程中,先是在明代初年,周礼将其改编为《岳飞东窗事犯》,突出了岳飞破虏尽忠报国的情节;后无名氏又据《岳飞破虏东窗记》改编成《精忠记》,增加了兀术差人送蜡书和疯和尚赠诗给秦桧的情节...
南戏《秦太师东窗事犯》最初产生于元代,在流传过程中,先是在明代初年,周礼将其改编为《岳飞东窗事犯》,突出了岳飞破虏尽忠报国的情节;后无名氏又据《岳飞破虏东窗记》改编成《精忠记》,增加了兀术差人送蜡书和疯和尚赠诗给秦桧的情节。昆曲折子戏《扫秦》实是元杂剧《东窗事犯》的第二折,《秦本》则是出于昆曲艺人的独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窗事犯》
《岳飞破虏东窗记》
《精忠记》
昆曲折子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防火》侗戏看侗族聚落社会的防火避灾
被引量:
2
5
作者
向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9年第6期76-82,共7页
通过对《防火》侗戏的歌词、演出场合以及目标受众等三个维度的研究,发现侗戏《防火》不仅在提升侗族民众防火意识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还以《防火》为载体,将五行观念、扫寨、打更、习惯法、寨籍等侗族民众的日常防火的...
通过对《防火》侗戏的歌词、演出场合以及目标受众等三个维度的研究,发现侗戏《防火》不仅在提升侗族民众防火意识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还以《防火》为载体,将五行观念、扫寨、打更、习惯法、寨籍等侗族民众的日常防火的体系融入其中,使侗族聚落老百姓的“防火”意识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从而使侗族民间聚落最大限度的避免了火灾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侗族
侗戏
防火避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董永遇仙戏的流变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恒
李永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93,122,共9页
董永遇仙戏历经多个时代流传至今.残存的元代董永遇仙戏勾勒出了书生邂逅仙女的爱情残影;在明代舞台上,顾觉宇的《织锦记》逐渐从几部董永遇仙戏中脱颖而出成为舞台主流,其情节、人物、语言等在传承中逐渐变异;清代地方戏兴盛后,该戏形...
董永遇仙戏历经多个时代流传至今.残存的元代董永遇仙戏勾勒出了书生邂逅仙女的爱情残影;在明代舞台上,顾觉宇的《织锦记》逐渐从几部董永遇仙戏中脱颖而出成为舞台主流,其情节、人物、语言等在传承中逐渐变异;清代地方戏兴盛后,该戏形成了名目繁多、情节各异、富有特色的剧目,在“娱人”的同时又具有了“娱神”的功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戏改中,黄梅戏《天仙配》营造出了崭新的艺术世界,成为不可逾越的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董永
流变
织锦记
地方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守望与传承:侗戏“非遗化”语境中的主体叙事与族群认同
被引量:
3
1
作者
王凌丹
张应强
机构
中山大学出版社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出处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8-130,155,156,共15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明清以来南岭民族走廊的国家治理与社会整合研究”(22JJD8500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苗疆走廊文化视域下的汉传音乐研究”(21BD066)。
文摘
“非遗”语境下,现代化舞台上的民间传统文化表演,更注重音乐的娱乐性、程式表演性和审美性,以多元文化共现的展演景观模式呈现。“非遗化”的侗戏表演离开“原生”语境后,民间表演的文化主体性发生改变;当民众不再向侗戏班寻求公共产品供给,侗戏的需求量降低,其功能也因此转变。结合音乐人类学理论,通过对文化持有者的主体性叙事,从历时性的族群认同、局内人口述史的叙事记忆、“非遗”的传承及反思等多维度,对“即时性”的音乐文本进行深描,反思侗戏在“非遗”语境中族群性与认同感。
关键词
侗戏
非遗化
主体叙事
族群认同
黔东南
Keywords
dong opera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zation"
Subject narrative
Ethnic identity
Southeastern Guizhou
分类号
C953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吴文彩创立侗戏对侗族文化艺术的影响
被引量:
2
2
作者
傅安辉
机构
凯里学院
出处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3年第4期111-113,共3页
文摘
侗戏促进了侗族文化艺术的创新和传播。通过对侗戏由说唱到演唱,用汉字记侗音以及吴文彩创立侗戏的过程的分析,阐述了侗戏对侗族文化艺术的影响。
关键词
吴文彩
侗戏
侗族文化艺术
Keywords
Wu Wencai
dong opera
dong
culture and arts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赣东采茶戏的“草根”特色
3
作者
袁平
汪丽红
机构
上饶师范学院音乐系
出处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0-123,共4页
文摘
赣东采茶戏经历了"采茶歌舞"、"茶灯"、"采茶戏"三个发展阶段,是从"草根"中成长起来的地方小戏,题材内容上较多反映农村生活,关注草根阶层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特征,语言的乡土气息浓郁,在创作和演唱上均显示了民间艺术适应性强的传统。
关键词
赣东
采茶戏
特色
Keywords
Gan
dong
tea-picking
opera
characteristic
分类号
I822 [文学]
I824 [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戏《东窗事犯》的流传与衍变
被引量:
2
4
作者
俞为民
机构
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0-85,91,共7页
基金
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南戏文献全编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ZD114)
2014年度浙江省社科规划优势学科重大资助项目"南戏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4YSK06ZD)
2015年温州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课题"南戏<琵琶记>在地方戏中的流传与变异"(项目编号:15jd04)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南戏《秦太师东窗事犯》最初产生于元代,在流传过程中,先是在明代初年,周礼将其改编为《岳飞东窗事犯》,突出了岳飞破虏尽忠报国的情节;后无名氏又据《岳飞破虏东窗记》改编成《精忠记》,增加了兀术差人送蜡书和疯和尚赠诗给秦桧的情节。昆曲折子戏《扫秦》实是元杂剧《东窗事犯》的第二折,《秦本》则是出于昆曲艺人的独创。
关键词
《东窗事犯》
《岳飞破虏东窗记》
《精忠记》
昆曲折子戏
Keywords
dong
Chuan Shi Fan
dong
Chuan Ji
Jing Zhong Ji
Selected Scene from Kun
opera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防火》侗戏看侗族聚落社会的防火避灾
被引量:
2
5
作者
向娟
机构
怀化学院音乐舞蹈学院
出处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9年第6期76-82,共7页
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从民间戏剧到舞台戏剧:侗族戏剧变迁研究”(16C1290)
文摘
通过对《防火》侗戏的歌词、演出场合以及目标受众等三个维度的研究,发现侗戏《防火》不仅在提升侗族民众防火意识方面一直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而且还以《防火》为载体,将五行观念、扫寨、打更、习惯法、寨籍等侗族民众的日常防火的体系融入其中,使侗族聚落老百姓的“防火”意识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从而使侗族民间聚落最大限度的避免了火灾的发生。
关键词
侗族
侗戏
防火避灾
Keywords
dong
dong opera
fire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avoidance
分类号
C958 [社会学—民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董永遇仙戏的流变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恒
李永
机构
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6-93,122,共9页
基金
2016年度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人文社科类)项目“河南戏曲文化传播与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16-CX-026)阶段性成果之一
文摘
董永遇仙戏历经多个时代流传至今.残存的元代董永遇仙戏勾勒出了书生邂逅仙女的爱情残影;在明代舞台上,顾觉宇的《织锦记》逐渐从几部董永遇仙戏中脱颖而出成为舞台主流,其情节、人物、语言等在传承中逐渐变异;清代地方戏兴盛后,该戏形成了名目繁多、情节各异、富有特色的剧目,在“娱人”的同时又具有了“娱神”的功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戏改中,黄梅戏《天仙配》营造出了崭新的艺术世界,成为不可逾越的经典.
关键词
戏曲艺术
董永
流变
织锦记
地方戏
Keywords
dong
Yong
Evolution
ZhiJinji
Local
opera
s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守望与传承:侗戏“非遗化”语境中的主体叙事与族群认同
王凌丹
张应强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吴文彩创立侗戏对侗族文化艺术的影响
傅安辉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赣东采茶戏的“草根”特色
袁平
汪丽红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南戏《东窗事犯》的流传与衍变
俞为民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防火》侗戏看侗族聚落社会的防火避灾
向娟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2019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董永遇仙戏的流变
刘恒
李永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