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眩晕障碍量表在BPPV患者生活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110
1
作者 修世国 邢东升 +3 位作者 胡玮 樊新 张雪 李东洙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汉化的英文版DHI分别对120例施行管石复位法(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 目的探讨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评估的意义。方法采用汉化的英文版DHI分别对120例施行管石复位法(canalith repositioning procedure,CRP)治疗的BPPV患者(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和60名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患者功能、情感、躯体三个方面的得分及总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功能、情感、躯体评分分别为22.60±6.54、18.50±8.28、17.90±5.0分,总分为59.00±14.32分,对照组功能、情感、躯体分别为1.35±1.74、1.00±1.01、1.37±1.86分,总分为3.72±3.46分,治疗前治疗组DHI各项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功能、情感、躯体评分分别为1.10±1.42、1.50±1.70、1.45±1.46分,总分为4.05±3.66分,均较治疗前分值降低(均为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CRP治疗BPPV有效,汉化DHI量表能够应用于BPPV患者QOL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管石复位法 生活质量 眩晕障碍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BPPV成功复位前后眩晕残障指数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王宇光 张艳清 +4 位作者 刘燕 马鑫 静媛媛 王更慧 余力生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96-301,共6页
目的探讨复位成功的特发性BPPV患者残余头晕(residual dizziness,RD)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确诊为特发性BPPV并成功手法复位的患者共44例,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眩晕问卷调查,并根据治疗后有无残余头晕(RD)症状分为三组:无RD组,不影响日常... 目的探讨复位成功的特发性BPPV患者残余头晕(residual dizziness,RD)的可能相关因素。方法确诊为特发性BPPV并成功手法复位的患者共44例,于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眩晕问卷调查,并根据治疗后有无残余头晕(RD)症状分为三组:无RD组,不影响日常生活的轻度RD组,影响日常生活的重度RD组,对三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治疗前后眩晕残障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得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4例成功复位的BPPV患者中,成功复位后无RD患者占29.6%,轻度RD占47.7%,重度RD占22.7%;治疗后DHI分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下降,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的疗程(7天分组)、治疗后DHI总分(DHI-T)、治疗后P分值(DHI-P)、治疗后F分值(DHI-F)之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不同病程和治疗前DHI总分及各子项得分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复位成功的特发性BPPV复位后出现残余头晕(RD),可能和心理因素相关,可对患者采取适当的心理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 残余头晕 眩晕残障量表 心理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