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 Dixon脂肪定量技术用于骨骼肌肉系统疾病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高鹏 王倩 张维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257-1260,共4页
MR Dixon技术可定量分析组织脂肪含量,方便、快捷地评估骨骼肌肉系统疾病所致脂肪含量异常,已用于骨质疏松、强直性脊柱炎、肿瘤、肌肉软组织病变及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等。本文就Dixon脂肪定量技术在骨骼肌肉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肌骨骼疾病 磁共振成像 dixon脂肪定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多回波Dixon脂肪定量技术在脊柱病变的应用和展望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嘉 李鹍 +2 位作者 李振辉 陶海波 丁莹莹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77-1080,共4页
脊柱病变常引起椎体脂肪含量的变化,MR多回波Dixon定量(modified Dixon quantification,mDixon-Quant)技术是一项可靠的评估骨髓病变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可协助对脊柱病变的诊断,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mDixon-Quant技术在脊柱病变中的临床应... 脊柱病变常引起椎体脂肪含量的变化,MR多回波Dixon定量(modified Dixon quantification,mDixon-Quant)技术是一项可靠的评估骨髓病变的磁共振成像技术,可协助对脊柱病变的诊断,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mDixon-Quant技术在脊柱病变中的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xon定量技术 脊柱 骨髓 脂肪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定量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水脂分离技术的成人腰椎骨髓脂肪与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伟 廖荣萍 +5 位作者 叶浩翊 陈兴奎 何金坤 席维佳 张宇桐 蔡金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基于MRI定量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水脂分离(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image quantitation,IDEAL-IQ)技术探讨成年人腰椎不同节段骨髓脂肪与年龄和性别的关... 目的:基于MRI定量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水脂分离(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image quantitation,IDEAL-IQ)技术探讨成年人腰椎不同节段骨髓脂肪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收集298例受检者的MRI IDEAL-IQ脂肪分数图像,其中男性138例,女性160例,年龄20~69岁。将所有患者按照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为5组:20~29岁(20~组),男24例,女20例;30~39岁(30~组),男47例,女39例;40~49岁(40~组),男36例,女47例;50~59岁(50~组),男20例,女37例;60~69岁(60~组),男11例,女17例。使用脂肪分数图在GE ADW4.6工作站测量L1~L5的骨髓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PDFF)。结果:同一年龄组、不同性别间PDFF存在差异,20~、30~、40~组人群中,男性L1~L5椎体PDFF均高于女性(P<0.05);50~组人群中男性L1~L5椎体PDFF与女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组人群,男性L1~L5椎体PDFF均低于女性(P<0.05)。腰椎椎体PDFF与年龄呈正相关,女性(r=0.72,P<0.05)相关性高于男性(r=0.32,P<0.05)。从20~69岁,男性L4 PDFF增长率最大(21.08%),女性L1 PDFF增长率最大(65.68%);男性各椎体PDFF增长主要集中在30~及50~组,其中L1、L4、L5椎体PDFF在50~组增长率最大,L2、L3椎体PDFF在30~岁组增长率最大;女性各椎体PDFF在30~组呈轻微下降趋势,此后各椎体PDFF逐渐升高,增长主要集中在40~、50~、60~三个年龄组,其中50~组增长率最大。结论:成人不同年龄组男女性各椎体脂肪分布存在差异,椎体PDFF增长率也有所不同;腰椎不同节段椎体PDFF均与年龄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定量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水脂分离技术 腰椎 骨髓 脂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脂肪定量技术在肝脏肿瘤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夏娟 李梁 +2 位作者 余成新 潘君龙 胡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28,共5页
体内器官的脂肪堆积会增加包括肝良性病变在内的多种疾病癌变的风险。近年来,脂肪性肝病越来越被认为是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相关的肝细胞癌已是全球日益增加的医疗负担。肝肿瘤瘤内及瘤周脂肪含量在肿瘤的诊断、鉴... 体内器官的脂肪堆积会增加包括肝良性病变在内的多种疾病癌变的风险。近年来,脂肪性肝病越来越被认为是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与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相关的肝细胞癌已是全球日益增加的医疗负担。肝肿瘤瘤内及瘤周脂肪含量在肿瘤的诊断、鉴别、分级及预后等方面有一定价值。肝移植作为肝肿瘤治疗手段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肝脏脂肪变性与肝移植术前评估及术后监测密切相关。除此之外,肿瘤治疗过程中所致肝损伤也与肝脏脂肪含量直接相关。因此,肝脏脂肪定量在肝脏肿瘤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化学位移成像(chemical shift imaging,CSI)以及多回波Dixon(包括IDEAL-IQ和mDixon-Quant)等MRI脂肪定量技术在肝脏肿瘤中的应用,旨在提供更精准定量肝脏脂肪的影像标志物,为肿瘤治疗方式的选择和疗效评估提供客观和科学的依据,用以帮助临床对肝脏肿瘤进行无创诊断及治疗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肿瘤 脂肪定量 磁共振成像 多回波dixon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 T MRI双回波水脂分离Dixon技术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肝脏脂肪含量定量测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5
作者 应洁 刘丹 +3 位作者 杨全 王兴兰 丁昭君 苏丽平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7期577-580,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脂分离Dixon技术在非酒精性肝脂肪变性中的肝脏脂肪定量分析中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行常规肝脏MRI平扫和双回波水脂分离Dixon技术(T1-VIBE-Dixon)、单体素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目的探讨磁共振水脂分离Dixon技术在非酒精性肝脂肪变性中的肝脏脂肪定量分析中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临床确诊为脂肪肝的患者行常规肝脏MRI平扫和双回波水脂分离Dixon技术(T1-VIBE-Dixon)、单体素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序列扫描,获得同相位(in-phase,IP)和反相位(out-phase,OP)及MRS图像,Dixon扫描所得序列通过设备自带软件获得脂肪分数图,将脂肪分数图和MRS序列所测得的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进行回归和相关分析分析其相关性。结果T1-VIBE-Dixon序列所测得的FF值与1-MRS所测得的FF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99637、0.97917、0.9354,具有高度相关性。结论采用3.0 T MRI双回波水脂分离Dixon技术定量分析非酒精性肝脂肪变性中的肝脏脂肪是可行的,其结果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诊断、随访、治疗效果监测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磁共振成像 dixon技术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多回波Dixon技术对肥胖儿童肝脏脂肪含量的定量评估 被引量:7
6
作者 王丹娣 向永华 +2 位作者 甘清 蔡齐芳 金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68-372,共5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多回波Dixon技术对肥胖儿童肝脏脂肪含量定量分析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诊断为肥胖的73例儿童,根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分为3组:肥胖A组29例为超声未提示脂肪肝... 目的 探讨磁共振多回波Dixon技术对肥胖儿童肝脏脂肪含量定量分析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前瞻性收集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诊断为肥胖的73例儿童,根据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分为3组:肥胖A组29例为超声未提示脂肪肝并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正常;肥胖B组21例为超声提示脂肪肝并ALT、AST正常;肥胖C组23例为超声提示脂肪肝并ALT或AST异常,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儿童27例作为对照组。测量肥胖相关形态指标(体重、身高、腰围、体重指数)及实验室指标[ALT、AST、AST/ALT、尿酸、血清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行肝脏多回波Dixon序列扫描获得定量参数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DFF)。分析PDFF与肥胖相关各形态指标及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比较各组间PDFF差异及PDFF对不同组肝脏脂肪浸润程度的鉴别。结果 PDFF与体重指数(r=0.718)、腰围(r=0.740)、ALT(r=0.752)、AST(r=0.584)、AST/ALT(r=-0.737)、尿酸(r=0.607)、血清甘油三酯(r=0.384)、高密度脂蛋白(r=-0.426)、空腹胰岛素(r=0.666)、HOMA-IR(r=0.657)均相关(P均<0.01)。对照组、肥胖A组、肥胖B组、肥胖C组的PDFF值分别为(2.14±0.97)%、(3.18±1.90)%、(9.36±7.59)%、(21.49±11.20)%,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032,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PDFF鉴别对照组和肥胖A组、肥胖A组和肥胖B组、肥胖B组和肥胖C组的敏感度分别为0.690、0.769、0.826,特异度分别为0.667、0.793、0.810,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0、0.831、0.826。结论 多回波Dixon技术可以早期发现肥胖儿童肝脏脂肪浸润,其定量参数PDFF与肝脏脂肪浸润程度密切相关,是一个敏感、可靠的定量评估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磁共振成像 多回波dixon技术 肝脏脂肪定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在脂肪肝分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24
7
作者 陈越峰 甘科红 +2 位作者 丛淑珍 李妙珊 李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35-1438,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在脂肪肝分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5例脂肪肝患者(脂肪肝组)分为轻度(28例)、中度(26例)、重度(21例)3亚组,另设正常对照组30名。对所有受检者进行常规超声扫查后,使用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在脂肪肝分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5例脂肪肝患者(脂肪肝组)分为轻度(28例)、中度(26例)、重度(21例)3亚组,另设正常对照组30名。对所有受检者进行常规超声扫查后,使用实时组织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进行扫查,并行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测量ROI内应变均值。结果各组间超声弹性成像图表现有不同特点。弹性成像ROI内应变均值在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组织弥散定量分析技术在评价脂肪肝程度中具有独特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 弹性成像技术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xon技术鉴别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肾癌的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孙军 邢伟 +3 位作者 陈杰 范敏 陈铜兵 张丽君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44-647,共4页
目的探讨Dixon技术在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与肾癌(R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16例乏脂肪RAML与36例RCC的Dixon图像,测量同相位(IP)、反相位(OP)、纯脂肪(FO)及纯水(WO)图像上肿瘤信号强度,计算肿瘤信号强度指数(TS... 目的探讨Dixon技术在乏脂肪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与肾癌(R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分析16例乏脂肪RAML与36例RCC的Dixon图像,测量同相位(IP)、反相位(OP)、纯脂肪(FO)及纯水(WO)图像上肿瘤信号强度,计算肿瘤信号强度指数(TSII)、肿瘤脂肪分数(TFF),分别对两种肿瘤的TSII、TFF行独立样本t检验及ROC曲线分析。结果以肿瘤OP较IP图信号下降及相应FO较WO图信号增高为依据诊断乏脂肪RAML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2.69%、87.50%、80.56%。乏脂肪RAML与RCC之间的TSII、TF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638、11.179,P<0.05);利用TSII鉴别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44,诊断乏脂肪RAML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6.54%、93.75%、83.33%;利用TFF鉴别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86,诊断乏脂肪RAML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23%、93.75%、94.44%。结论 Dixon技术,特别是其定量分析,对鉴别乏脂肪RAML与RCC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脂肪 平滑肌瘤 磁共振成像 dixon技术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量CT与MR mDixon-quant测量肝脏脂肪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8
9
作者 徐黎 Glen MBlake +3 位作者 过哲 张晨鑫 王晓红 程晓光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56-461,共6页
目的:比较、分析定量CT(QCT)和MR mDixon-quant对健康人群肝脏脂肪含量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相关性。方法:对21位男性和32位女性健康社区居民进行腹部QCT和MR mDixon-quant扫描,QCT分别采用标准计算公式(测量结果记为Fat%QI)和校正后的计... 目的:比较、分析定量CT(QCT)和MR mDixon-quant对健康人群肝脏脂肪含量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和相关性。方法:对21位男性和32位女性健康社区居民进行腹部QCT和MR mDixon-quant扫描,QCT分别采用标准计算公式(测量结果记为Fat%QI)和校正后的计算公式(测量结果记为Fat%QR)测量肝脏脂肪含量,并采用MR mDixon-quant测量肝脏脂肪分数(测量结果记为Fat%mD)。比较男、女两组之间的肝脏脂肪含量的测量结果有无差异,比较总体样本QCT与MR mDixon-quant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并计算相关性系数。结果:QCT及MR mDixon-quant的测量结果均显示,男性与女性的肝脏脂肪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总体样本的Fat%QI和Fat%QR分别为(-0.09%±4.88%)和(8.66%±4.41%),Fat%QI显著低于Fat%mD(P<0.01),平均差值为(-6.42%±2.44%),而Fat%QR显著高于Fat%mD(P<0.01),平均差值为(2.33%±2.36%)。Fat%QI、Fat%mD的相关程度(r=0.708,P<0.01)与Fat%QR、Fat%mD的相关程度(r=0.707,P<0.01)近似。结论:与MR mDixon-quant的测量结果相比,使用重新校正的计算公式的QCT能够准确测量中国健康人群的肝脏脂肪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脂肪含量 定量CT 磁共振成像 mDxion-quant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结构声学定量技术诊断慢乙肝性肝硬化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晓金 郑慧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931-1935,共5页
目的探究组织结构声学定量(ASQ)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CHBC)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0例健康志愿者、40例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和3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超声二维及组织结构声学定量图像,利用... 目的探究组织结构声学定量(ASQ)技术在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CHBC)和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30例健康志愿者、40例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和3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超声二维及组织结构声学定量图像,利用该技术软件分析并取得相关参数(redmode、redave、redSD、bluemode、blueave、blueSD及FDratio)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绘制各参数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图。结果红线参数在3组两两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lueSD在除正常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组之间外的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luemode和blueave在3组两两比较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D-ratio值在除正常对照组与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之间外的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组中,ROC评价显示redmode、redave、bluemode及FDratio的曲线下面积(AUC:0.940、0.990、0.745、0.920)均大于0.7,诊断价值较高;各参数诊断界值分别为108.32、111.19、15.50、126.84、145.60、26.82及0.16。非酒精性脂肪肝组中,ROC评价显示各参数的曲线下面积(AUC:0.964、0.951、0.864、0.894、0.852、0.749、0.898)均大于0.7,诊断价值较高;各参数诊断界值分别为100.64、104.31、13.95、119.28、126.99、20.08及0.09。结论ASQ技术作为一种无创、客观的检查新手段,除了可以定量诊断这两种疾病外,各参数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变的诊断中还具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结构声学定量技术 慢性乙型肝炎性肝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种胚脂肪酶酶活的精确定量分析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洁 张瑛 +4 位作者 宋美 任冲 蒋家月 余增亮 吴跃进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77-1081,共5页
建立了一种新的适合在微乳液体系中采用脂肪酸比色法定量分析水稻种子脂肪酶活力的方法,并通过酶动力学实验优化了该方法的最适条件。优化的结果是:底物浓度30mg/mL,酶反应时间20h,各种品种只用10-50个种胚即可精确测出种子脂肪酶的总... 建立了一种新的适合在微乳液体系中采用脂肪酸比色法定量分析水稻种子脂肪酶活力的方法,并通过酶动力学实验优化了该方法的最适条件。优化的结果是:底物浓度30mg/mL,酶反应时间20h,各种品种只用10-50个种胚即可精确测出种子脂肪酶的总活力,方法的重现性好。用该方法检测了皖鉴2090及其后代材料的脂肪酶活并利用人工老化实验进行了耐储藏性评价,实验结果显示,该酶活性与储藏特性关系十分密切。该方法可用于大规模选育耐储藏水稻品种,并为全面揭示耐储藏机理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脂肪酶酶活 定量分析技术 脂肪酸比色法 稻谷衰老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3D-IDEAL-IQ技术定量评估2型糖尿病大腿肌肉脂肪浸润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昊雷 严俊 +4 位作者 朱红丽 杞天付 高超 黄益龙 何波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04-609,共6页
目的:采用MRI定量技术3D-IDEAL-IQ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之间的大腿肌间、肌内脂肪浸润含量差异,并分析其分布情况。方法:搜集确诊为T2DM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T2DM组),招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0例(对照... 目的:采用MRI定量技术3D-IDEAL-IQ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与健康志愿者之间的大腿肌间、肌内脂肪浸润含量差异,并分析其分布情况。方法:搜集确诊为T2DM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0例(T2DM组),招募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40例(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对所有受试者进行大腿中段的MRI检查,分别测量皮下脂肪面积和肌肉区域间脂肪面积,通过各肌肉脂肪分数计算肌肉内的脂肪面积及单纯肌肉面积。再根据人体解剖学分区将肌肉分群,分别计算各肌群的肌肉内脂肪面积及纯肌肉面积。结果:T2DM组的皮下脂肪面积(P=0.004)、肌肉区域间的脂肪面积(P<0.001)、肌内脂肪面积(P<0.001)绝对值均大于对照组;T2DM组的肌内脂肪面积相对值较对照组大(P<0.001),单纯肌肉面积相对值较对照组小(P=0.044),并且大腿前外侧群肌肉减少更为显著(P=0.003)。结论:3D-IDEAL-IQ定量技术可以用于评价T2DM患者大腿肌间和肌内脂肪浸润含量和分布;T2DM患者大腿骨骼肌的脂肪及肌肉的比率较健康人群产生变化,脂肪沉积更明显,肌肉含量更少,且前外侧群的肌肉受累较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IDEAL-IQ技术 磁共振成像 骨骼肌 脂肪浸润 脂肪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自动分割技术对全胰腺脂肪定量的可行性:与传统ROI方法的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尤亚茹 张钦和 +5 位作者 刘爱连 梁超 王家正 林良杰 陈丽华 宋清伟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12期1124-1128,共5页
目的应用3D mDixon Quant序列,探讨半自动分割技术对全胰腺脂肪定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纳入30名健康志愿者在3.0 T磁共振(Ingenia CX,Philips)上应用3D mDixon Quant序列进行上腹扫描。男14例,女16例,年龄22~69岁(中位年龄48岁);体质... 目的应用3D mDixon Quant序列,探讨半自动分割技术对全胰腺脂肪定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纳入30名健康志愿者在3.0 T磁共振(Ingenia CX,Philips)上应用3D mDixon Quant序列进行上腹扫描。男14例,女16例,年龄22~69岁(中位年龄48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17.71~32.59 kg/m2(中位BMI为24.57 kg/m2)。重建图像导入飞利浦ISP (IntelliSpace Portal,Philips)工作站,在脂肪分数图像上采用传统感兴趣区画取法和半自动分割技术进行胰腺脂肪测量。分别于胰腺钩突部、头颈部、体部和尾部各放置3个ROI。所有ROI尽可能避开血管、胰管和内脏脂肪组织。将各ROI的脂肪分数平均值定为该区域的脂肪分数值,然后将每个区域的脂肪分数平均值计算为全胰腺脂肪分数值。另在脂肪分数图像上手动勾画胰腺组织,然后对全胰腺组织进行半自动分割,自动计算全胰腺脂肪分数值。记录每次获得全胰腺脂肪分数所需时间。两名观察者(影像诊断经验分别为3年和5年)分别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胰腺脂肪分数测量。数据经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hapiro-Wilk检验对数据进行正态性检验。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ICC)检验两位观察者数据的一致性。采用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两种方法全胰腺脂肪分数和所需时间的差异性。结果两位观察者数据一致性良好(ICC=0.981、0.929)。两组全胰腺脂肪分数一致性(ICC=0.981)良好。两组全胰腺脂肪分数(%)分别为3.73(2.97,5.84)、4.20(3.05,6.21),半自动分割技术测得胰腺脂肪分数值略大于传统感兴趣区画取法,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Z=-0.466,P>0.05);两组所需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5 s vs 133 s,Z=-6.238,P<0.05)。结论半自动分割技术对胰腺脂肪的定量是可行的,其在保证结果准确的情况下,可以明显缩短测量时间,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脂肪定量 胰腺 半自动分割技术 感兴趣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H定量质谱技术的肥胖小鼠脂肪线粒体蛋白质组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佳楠 段小涛 +2 位作者 周泉 刘明伟 孙璐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47-456,共10页
目的揭示肥胖诱发脂肪组织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变化,并探索变化的可能机制,实现针对小鼠脂肪组织线粒体蛋白质组的深度测序和准确定量。方法利用数据依赖型(DDA)质谱方法鉴定小鼠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中的线粒体蛋白;利用新型SWATH(s... 目的揭示肥胖诱发脂肪组织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变化,并探索变化的可能机制,实现针对小鼠脂肪组织线粒体蛋白质组的深度测序和准确定量。方法利用数据依赖型(DDA)质谱方法鉴定小鼠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中的线粒体蛋白;利用新型SWATH(sequential windowed acquisition of all theoretical mass spectra)质谱技术定量肥胖小鼠和野生型小鼠不同脂肪组织中线粒体蛋白,同时对表达差异的线粒体蛋白进行功能分析。实验步骤:1用组织线粒体提取试剂盒特异性提取不同类型脂肪组织线粒体蛋白;2用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预分离线粒体蛋白;3利用DDA方法建立线粒体蛋白质谱文库;4利用SWATH质谱方法定量线粒体蛋白;5利用Peak View2.0软件提取碎片离子色谱峰并进行积分计算其峰面积;6根据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通路和GO(Gene Ontology)功能分类分析肥胖小鼠和正常小鼠脂肪组织表达差异蛋白的生物功能。结果在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分别准确鉴定并定量线粒体定位蛋白1000和1039种,3次生物学重复实验中共鉴定包括线粒体氨肟还原成分1在内的25种线粒体蛋白在白色脂肪组织特异性表达,包括非偶联蛋白3在内的21种线粒体蛋白在棕色脂肪组织特异性表达。肥胖小鼠与正常小鼠相比,白色脂肪组织中共有25种线粒体蛋白表达显著上调(上调倍数≥2,P<0.01),有47种线粒体蛋白表达显著下调(下调倍数≥2,P<0.01);棕色脂肪组织中有26种线粒体蛋白表达显著上调(上调倍数≥2,P<0.01),有21种线粒体蛋白表达显著下调(下调倍数≥2,P<0.01)。结论脂肪组织线粒体蛋白质组的定量及生物信息学的分析表明,肥胖导致线粒体内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脂肪酸的合成和降解以及对外源性物质的代谢等重要的信号通路发生紊乱,并准确鉴定、定量其相关表达差异蛋白,为肥胖导致代谢紊乱的机制研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H质谱定量技术 脂肪组织 白色 脂肪组织 棕色 线粒体 蛋白质组 肥胖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患者MRI脂肪定量参数联合25-羟基维生素D预测骨折风险的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振 郭炼锦 +2 位作者 梁嘉荣 叶浩翊 张勋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3238-3243,共6页
目的探究MRI脂肪定量参数椎体骨髓脂肪分数(FF)联合25-羟基维生素D[25(OH)D]预测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风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9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为对象,将50例发生骨质疏松性... 目的探究MRI脂肪定量参数椎体骨髓脂肪分数(FF)联合25-羟基维生素D[25(OH)D]预测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风险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4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90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为对象,将50例发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纳入骨折组,40例未发生骨折的患者纳入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脊柱MRI脂肪定量技术(IDEAL-IQ)扫描,测定L_(1~5)各椎体FF及L_(1~5)椎体平均FF,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OH)D水平。比较两组患者FF、血清25(OH)D水平,分析FF、25(OH)D与骨密度(BMD)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FF、25(OH)D及其联合诊断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预测价值。结果骨折组年龄大于对照组,BMD、血清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骨折组L_(2)椎体FF、L_(1~5)椎体平均FF均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_(2)椎体FF、L_(1~5)椎体平均FF与BMD均呈负相关(P<0.05),血清25(OH)D水平与BMD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年龄、L_(2)椎体FF是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BMD、25(OH)D是其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示,L_(2)椎体FF、25(OH)D预测骨折的AUC分别为0.714(95%CI:0.606~0.822)、0.774(95%CI:0.672~0.876),联合预测的AUC为0.923(95%CI:0.867~0.978),明显大于单一指标预测(P<0.05)。结论L_(2)椎体FF、血清25(OH)D水平与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有关,与年龄、BMD共同为骨质疏松症患者并发骨折的影响因素;L_(2)椎体FF、25(OH)D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风险具有一定预测价值,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脊柱MRI脂肪定量技术 脂肪分数 25-羟基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H-MRS、Dixon水脂分离与Z谱成像技术在大鼠棕色脂肪上的量化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蔡子萌 易佩伟 +1 位作者 陶泉 冯衍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83-788,共6页
目的比较^(1)H-MRS、Dixon水脂分离与Z谱成像技术在体模以及大鼠棕色脂肪上的脂肪量化结果。方法首先,制作6个脂肪含量分别为0%、20%、40%、60%、80%、100%的油水混合体模,共同放置于50 mL离心管内。依次采用ZS-MRI、^(1)H-MRS和Dixon... 目的比较^(1)H-MRS、Dixon水脂分离与Z谱成像技术在体模以及大鼠棕色脂肪上的脂肪量化结果。方法首先,制作6个脂肪含量分别为0%、20%、40%、60%、80%、100%的油水混合体模,共同放置于50 mL离心管内。依次采用ZS-MRI、^(1)H-MRS和Dixon水脂分离技术对体模的脂肪含量进行定量评估,其结果与体模脂肪真实值相比较。其次,使用ZS-MRI和Dixon水脂分离技术分别采集了六只大鼠肩胛间的数据,并计算出水脂分布图,并将结果与^(1)H-MRS定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ZS-MRI可以很好地准确定量并区分出各个不同脂肪含量的体模(Y=0.95*X+1.48);能较好地区分棕色脂肪与白色脂肪,并与Dixon方法得到的脂肪含量在空间分布上高度一致。在棕色脂肪的量化上,ZS-MRI结果与^(1)H-MRS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35)。结论ZS-MRI作为一种新的脂肪定量方法,可以生成无伪影的脂肪分布图,用于定量测量大鼠体内棕色脂肪的含量以及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脂肪 脂肪含量 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 dixon水脂分离技术 Z谱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CT联合MRI脂肪定量技术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PVP疗效的评估 被引量:5
17
作者 冯献礼 高彤 张喜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20-1325,共6页
目的探讨定量CT(Q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脂肪定量技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医院行PVP治疗的165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QCT联合MRI脂肪... 目的探讨定量CT(QCT)联合磁共振成像(MRI)脂肪定量技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1年4月医院行PVP治疗的165例OVC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QCT联合MRI脂肪定量技术检查并获取相关参数[骨密度(BMD)、脂肪分数(FF)];术后3个月应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价OVCF患者胸腰椎功能恢复状况,术后随访1年,以再发骨折作为随访终点事件,观察患者随访期间骨折再发情况;分析QCT联合MRI脂肪定量技术对OVCF患者PVP近期及远期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术后3个月,ODI指数评估显示,165例OVCF患者中轻度障碍125例、中度障碍22例,重度障碍18例。术后随访1年,165例OVCF患者骨折再发率为16.36%。不同近期及远期疗效OVCF患者BMD、FF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BMD、FF单独及联合评估OVCF患者PVP术后轻中度、中重度及轻重度胸腰椎功能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具有中等评估价值,且联合评估价值最佳;BMD、FF单独及联合评估OVCF患者PVP术后再发骨折的AUC均>0.7,且联合评估价值最佳。结论QCT联合MRI脂肪定量技术对OVCF患者PVP近期及远期疗效均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可准确反映胸腰椎功能恢复状况和骨折再发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术 定量CT 磁共振成像 脂肪定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房外佩吉特病并肝转移瘤应用磁共振脂肪及铁定量技术一例
18
作者 郭茜 尚全良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0-111,共2页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经过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LYF2022023。患者男,55岁,2016年发现右侧腋窝肿块至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行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汗腺恶性肿瘤,后未予以进一步治疗。2019年7月... 本文为回顾性研究,经过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免除受试者知情同意,批准文号:LYF2022023。患者男,55岁,2016年发现右侧腋窝肿块至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行肿块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汗腺恶性肿瘤,后未予以进一步治疗。2019年7月因右侧腋窝再发肿块入我院治疗,予以右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病理回报右侧腋窝淋巴结有腺癌转移,以后均在我院治疗及复查。2019年9月开始予以TP方案(紫杉醇及顺铂)化疗,术后定期回院常规复查。于2020年12月肝右叶新发两处环形强化灶(图1A、1B),结合病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外佩吉特病 肝脏转移瘤 磁共振成像 新型定量技术 脂肪及铁定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TRAQ-HPLC-MS技术筛选奶牛脂肪肝病尿液蛋白标志物 被引量:4
19
作者 孙雨航 夏成 +2 位作者 舒适 孙玲伟 徐闯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44-852,共9页
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筛选并鉴定脂肪肝病奶牛尿液中的差异表达蛋白,为诊断奶牛脂肪肝病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收集40头奶牛的尿液,分为脂肪肝病组A1、A2和健康对照组B1、B2,每组各10头奶牛。组内每10个样品等量混合... 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筛选并鉴定脂肪肝病奶牛尿液中的差异表达蛋白,为诊断奶牛脂肪肝病提供新的生物标志物。收集40头奶牛的尿液,分为脂肪肝病组A1、A2和健康对照组B1、B2,每组各10头奶牛。组内每10个样品等量混合后进行试验,将符合要求的样品进行iTRAQ标记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层析,经串联质谱鉴定。共筛选出110个差异表达蛋白,其中50个表达下调,60个表达上调;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得到了4个关键性蛋白:玻连蛋白(Vitronectin,VTN)、脂质运载蛋白(Lipocalin,LCN2)、凝血酶原(Prothrombin,F2)和丛集素(Clusterin,CLU)。本试验成功筛选出脂肪肝病奶牛尿液中的差异表达蛋白,并鉴定出其中4种与奶牛脂肪肝病存在密切关系的关键性调节因子,如能进一步证实为奶牛脂肪肝病的重要生物标志物,将会为奶牛脂肪肝病的早期检测和诊断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 差异表达蛋白 奶牛脂肪肝病 蛋白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山猪和长白猪背最长肌蛋白组学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孙瑞萍 陈婷 +7 位作者 王峰 晁哲 刘海隆 刘圈炜 黄丽丽 邢漫萍 郑心力 魏立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62-570,共9页
为比较五指山猪和长白猪生长后期肌肉生长发育的差异,以6、8月龄五指山猪和长白猪为试验对象,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对其背最长肌总蛋白进行鉴定,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品种间和品种内差异蛋白,并对其进行KEGG通路... 为比较五指山猪和长白猪生长后期肌肉生长发育的差异,以6、8月龄五指山猪和长白猪为试验对象,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对其背最长肌总蛋白进行鉴定,结合生物信息学技术筛选品种间和品种内差异蛋白,并对其进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4组样品中共鉴定到1713个蛋白;五指山猪和长白猪品种间比较,6、8月龄猪中分别有460、337个差异的蛋白;品种内2个生长阶段比较,五指山猪和长白猪中分别有421、275个差异蛋白;2种比较均为上调的差异蛋白数多于下调差异蛋白数;KEGG通路分析发现,在五指山猪和长白猪品种间,6、8月龄在2个品种间的差异蛋白富集到差异显著(P<0.05)的条目分别为34、33个,在品种内,五指山猪和长白猪在2个生长阶段间的差异蛋白富集到差异显著(P<0.05)的条目分别为24、14个;在品种内发现了调控骨骼肌分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PI3K/AKT信号通路和影响脂肪沉积的PPAR信号通路,在品种间除了这2种外,还发现有肌纤维类型发育相关的糖酵解/糖异生信号通路;品种内2个比较组在PPAR和PI3K/AKT信号通路分别有10、9个共同表达的基因,品种间2个比较组在糖酵解/糖异生、PI3K/AKT和PPAR信号通路分别有10、13、9个共同表达的基因,对这些信号通路中共同表达的基因进行分析后筛选到一些与肌肉生长发育和脂肪代谢相关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山猪 长白猪 背最长肌 蛋白组学 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 信号通路 脂肪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