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分辨率和区域增长的两点Dixon水脂分离技术 被引量:4
1
作者 刘镖水 张晶 +2 位作者 程军营 华佳 冯衍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45-250,共6页
目的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区域增长的水脂分离方法,使其可以在低信噪比情况下更可靠。方法对获取的两幅场向量图分别进行隔行隔列降采样,得到四幅子图像。每幅子图像分别运用区域增长算法获得误差向量图,然后再利用空间相邻像素相位平滑... 目的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区域增长的水脂分离方法,使其可以在低信噪比情况下更可靠。方法对获取的两幅场向量图分别进行隔行隔列降采样,得到四幅子图像。每幅子图像分别运用区域增长算法获得误差向量图,然后再利用空间相邻像素相位平滑的性质来合并获得的四幅子误差向量图,从而获得一幅平滑的误差向量图,并实现水和脂肪的准确分离。结果提出方法分别应用于仿真数据和真实数据,仿真数据表明本文方法产生的误差更小。真实数据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在膝盖、腹部和大腿等部位都能够准确的实现水和脂肪的分离。结论相对于原始全局区域增长方法,提出方法更加可靠和鲁棒,能够在不同解剖部位实现准确水脂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分离 相位校正 dixon技术 区域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定量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水脂分离技术的成人腰椎骨髓脂肪与年龄和性别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伟 廖荣萍 +5 位作者 叶浩翊 陈兴奎 何金坤 席维佳 张宇桐 蔡金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7,共7页
目的:基于MRI定量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水脂分离(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image quantitation,IDEAL-IQ)技术探讨成年人腰椎不同节段骨髓脂肪与年龄和性别的关... 目的:基于MRI定量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水脂分离(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image quantitation,IDEAL-IQ)技术探讨成年人腰椎不同节段骨髓脂肪与年龄和性别的关系。方法:收集298例受检者的MRI IDEAL-IQ脂肪分数图像,其中男性138例,女性160例,年龄20~69岁。将所有患者按照每10岁为一个年龄段分为5组:20~29岁(20~组),男24例,女20例;30~39岁(30~组),男47例,女39例;40~49岁(40~组),男36例,女47例;50~59岁(50~组),男20例,女37例;60~69岁(60~组),男11例,女17例。使用脂肪分数图在GE ADW4.6工作站测量L1~L5的骨髓质子密度脂肪分数(proton density fat fraction,PDFF)。结果:同一年龄组、不同性别间PDFF存在差异,20~、30~、40~组人群中,男性L1~L5椎体PDFF均高于女性(P<0.05);50~组人群中男性L1~L5椎体PDFF与女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组人群,男性L1~L5椎体PDFF均低于女性(P<0.05)。腰椎椎体PDFF与年龄呈正相关,女性(r=0.72,P<0.05)相关性高于男性(r=0.32,P<0.05)。从20~69岁,男性L4 PDFF增长率最大(21.08%),女性L1 PDFF增长率最大(65.68%);男性各椎体PDFF增长主要集中在30~及50~组,其中L1、L4、L5椎体PDFF在50~组增长率最大,L2、L3椎体PDFF在30~岁组增长率最大;女性各椎体PDFF在30~组呈轻微下降趋势,此后各椎体PDFF逐渐升高,增长主要集中在40~、50~、60~三个年龄组,其中50~组增长率最大。结论:成人不同年龄组男女性各椎体脂肪分布存在差异,椎体PDFF增长率也有所不同;腰椎不同节段椎体PDFF均与年龄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定量非对称回波最小二乘估算分离技术 腰椎 骨髓 肪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H-MRS、Dixon水脂分离与Z谱成像技术在大鼠棕色脂肪上的量化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蔡子萌 易佩伟 +1 位作者 陶泉 冯衍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83-788,共6页
目的比较^(1)H-MRS、Dixon水脂分离与Z谱成像技术在体模以及大鼠棕色脂肪上的脂肪量化结果。方法首先,制作6个脂肪含量分别为0%、20%、40%、60%、80%、100%的油水混合体模,共同放置于50 mL离心管内。依次采用ZS-MRI、^(1)H-MRS和Dixon... 目的比较^(1)H-MRS、Dixon水脂分离与Z谱成像技术在体模以及大鼠棕色脂肪上的脂肪量化结果。方法首先,制作6个脂肪含量分别为0%、20%、40%、60%、80%、100%的油水混合体模,共同放置于50 mL离心管内。依次采用ZS-MRI、^(1)H-MRS和Dixon水脂分离技术对体模的脂肪含量进行定量评估,其结果与体模脂肪真实值相比较。其次,使用ZS-MRI和Dixon水脂分离技术分别采集了六只大鼠肩胛间的数据,并计算出水脂分布图,并将结果与^(1)H-MRS定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ZS-MRI可以很好地准确定量并区分出各个不同脂肪含量的体模(Y=0.95*X+1.48);能较好地区分棕色脂肪与白色脂肪,并与Dixon方法得到的脂肪含量在空间分布上高度一致。在棕色脂肪的量化上,ZS-MRI结果与^(1)H-MRS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35)。结论ZS-MRI作为一种新的脂肪定量方法,可以生成无伪影的脂肪分布图,用于定量测量大鼠体内棕色脂肪的含量以及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 肪含量 磁共振波谱分析技术 dixon水脂分离技术 Z谱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水-脂分离成像技术对椎体脂肪含量的测量 被引量:18
4
作者 常飞霞 黄刚 +4 位作者 樊敦徽 徐香玖 马小梅 王平 沈雯怡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6年第12期902-908,共7页
目的以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查为参照标准,应用磁共振水-脂分离成像(Dixon)技术测量腰椎椎体脂肪信号强度并计算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来评价椎体骨密度方面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 目的以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dual-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检查为参照标准,应用磁共振水-脂分离成像(Dixon)技术测量腰椎椎体脂肪信号强度并计算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来评价椎体骨密度方面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甘肃省人民医院腰椎体查患者36例,纳入腰1-4椎体(144个)。所有患者均分别行DXA检查及腰椎MR检查,以DXA腰椎椎体T值作为金标准,使用WHO的诊断标准,即T值≥-1.0 SD为正常,-1.0^-2.5 SD为骨量减低,≤-2.5 SD为骨质疏松;同时在MRI图像上测量并计算腰1-4椎体的信号强度(T2脂相像)及FF,骨髓脂肪FF计算公式:FF=[Mfat/(Mfat+Mwater)]×100%,式中Mwater、Mfat分别指水像及脂像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总像素信号强度值,以此来评价磁共振水-脂分离成像技术预测骨质疏松的能力。结果 36例患者144个椎体,按照T值进行分组,骨量正常组58个,骨量减少组28个,骨质疏松组58个,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和骨质疏松组椎体脂相信号强度分别为100.2±20.1、156.1±56.3、211.9±84.6。FF分别为:(31.1±6.2)%、(53.3±7.6)%、(77.8±7.2)%。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及正常组比较,腰椎T2脂相信号强度及脂肪分数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椎体脂相信号强度与DXA呈负相关,两者相关系数r=-0.64,P<0.01,脂肪分数与DXA呈负相关,两者相关系数r=-0.93,P<0.01。结论磁共振水-脂分离成像通过测定腰椎信号强度并计算脂肪分数,可以反映椎体脂肪含量的变化,对骨质疏松做出初步诊断,对于评估腰椎骨密度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分离技术 椎体 肪分数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水脂分离新技术IDEAL-IQ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熊晓晴 林绮婷 +3 位作者 司徒定坤 冯友珍 程仲元 蔡香然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27-433,共7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量化技术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技术(IDEAL-IQ)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学习IDEAL-IQ技术应用的相关文献,了解IDEAL-IQ技术的原理、发展及其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结果:IDEAL-IQ技术能够快速... 目的:探讨磁共振量化技术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技术(IDEAL-IQ)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学习IDEAL-IQ技术应用的相关文献,了解IDEAL-IQ技术的原理、发展及其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结果:IDEAL-IQ技术能够快速、精准地分离水和脂肪,得到准确性、敏感度及特异度高的诊断结果,在临床上具有极大的实用价值.近年来IDEAL-IQ技术逐渐被应用于临床研究中,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目前应用最多的是FF值和R2^*值,主要用于定量测量脂肪含量和铁含量.结论:IDEAL-IQ技术是一项无创、快捷、可重复性高和准确性高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分离技术(IDEAL-IQ) 肪含量 铁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掩模和3D区域迭代矢量选择的双回波Dixon水脂分离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华佳 刘镖水 +2 位作者 苑强强 梁平 冯衍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68-278,共11页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双掩模和3D区域迭代矢量选择(DM-3DRIPE)的水脂分离方法,使其在包含低信噪比(SNR)区域和强不均匀磁场情况下更可靠.方法:两点水脂分离的关键在于确定正确的场矢量.低SNR体素场矢量受噪声影响较大,为了降低噪声的影响,... 目的:提出一种基于双掩模和3D区域迭代矢量选择(DM-3DRIPE)的水脂分离方法,使其在包含低信噪比(SNR)区域和强不均匀磁场情况下更可靠.方法:两点水脂分离的关键在于确定正确的场矢量.低SNR体素场矢量受噪声影响较大,为了降低噪声的影响,通过双掩模方法进行图像质量控制,先计算高质量体素点场矢量,然后再用于辅助计算低质量体素点场矢量.为了降低主磁场不均匀的影响,联合区域迭代矢量选择(RIPE)方法和三维信息辅助确定场矢量.结果: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即使低SNR区域(rSN=0.8)或场不均匀性是常规场图的4倍,水图和脂肪图依然能够成功分离.413层人体图像实验结果显示,与传统的RIPE方法相比,DM-3DRIPE方法可将错误率从28.33%降到0.73%.结论:在低SNR区域和强不均匀主磁场存在时,DM-3DRIPE方法鲁棒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dixon 分离 区域迭代矢量选择 双掩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自由呼吸风车技术结合化学位移技术水脂分离成像序列在颈部磁共振增强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7
7
作者 李鸿恩 王思月 +3 位作者 袁灿桃 陈丽娟 曾益辉 张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07-510,共4页
目的研究3D自由呼吸风车技术(MultiVane XD)结合化学位移技术水脂分离成像(Dixon序列在颈部磁共振(MR)增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患者采用3D MultiVane XD Dixon序列及常规T1WI频率衰减反转恢复(SPAIR)增强序列进行颈部磁共振扫描。... 目的研究3D自由呼吸风车技术(MultiVane XD)结合化学位移技术水脂分离成像(Dixon序列在颈部磁共振(MR)增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1例患者采用3D MultiVane XD Dixon序列及常规T1WI频率衰减反转恢复(SPAIR)增强序列进行颈部磁共振扫描。将两组增强T1WI序列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统计学分析。结果在脂肪抑制与图像伪影方面,3D MultiVane XD Dixon序列图像质量评分高于常规T1W SPAIR序列,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软组织分辨率方面,常规T1W SPAIR序列图像质量评分高于3D MultiVane XD Dixon序列,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 MultiVane XD Dixon序列能明显降低颈部MR增强吞咽呼吸、血管搏动及金属磁敏感伪影,脂肪抑制效果好,在显示颈胸交界区有绝对优势,对临床诊断颈部疾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车技术 颈部 磁共振 分离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点Dixon技术评价鼠骨质疏松模型骨髓脂肪:与病理对照 被引量:10
8
作者 徐铮 李冠武 +2 位作者 顾昊 周蕾 常时新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9-402,共4页
目的探讨2点Dixon技术定量鼠骨质疏松(OP)模型骨髓脂肪含量的可行性。方法 18只12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及去卵巢组(OVX),每组9只。分别在基线、6、12周行2点Dixon水-脂分离成像及骨密度(BMD)扫描,获取骨髓脂肪分数(FF)... 目的探讨2点Dixon技术定量鼠骨质疏松(OP)模型骨髓脂肪含量的可行性。方法 18只12周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及去卵巢组(OVX),每组9只。分别在基线、6、12周行2点Dixon水-脂分离成像及骨密度(BMD)扫描,获取骨髓脂肪分数(FF)及BMD。第12周末行骨髓脂肪细胞定量分析。结果 OVX组FF呈时序性增高而BMD呈时序性降低。第6、12周时,OVX组FF较基线时分别增高40.0%、69.4%(P均<0.001)。第6周始组间FF有显著性差异,而组间BMD至第12周时才有统计学差异(P均<0.001)。OVX组骨髓脂肪细胞密度、直径及面积百分比较SHAM组分别增高57.3%、29.5%、163%(P均<0.001)。结论 OP骨受损伴随骨髓脂肪组织增多,2点Dixon MRI成像可动态定量骨髓脂肪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点dixon -分离 骨质疏松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种Dixon技术的乳腺磁共振T2WI序列图像质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蒋平平 陈燕清 +3 位作者 黄涛 官晓晖 陆虹宇 邓德茂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8-162,共5页
目的 对比分析乳腺MRI T2WI序列中双回波快速水脂分离(Fast Dixon)技术与传统两点法水脂分离(Dixon)技术图像质量,探讨两种Dixon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同时行Fast Dixon... 目的 对比分析乳腺MRI T2WI序列中双回波快速水脂分离(Fast Dixon)技术与传统两点法水脂分离(Dixon)技术图像质量,探讨两种Dixon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3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同时行Fast Dixon(Fast Dixon组)与两点Dixon(两点Dixon组)两种脂肪抑制T2WI序列的41例乳腺MRI检查女性患者病例。综合分析两组图像的质量(包括总体图像质量、脂肪抑制质量、纤维腺体组织与实性病灶的清晰度及在腋窝、胸壁、皮肤区域的运动伪影大小);计算病灶、腋窝、胸肌、正常实质的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及病灶实质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CNR)。采用Kendall’s W系数评估观察者间主观评分数据的一致性,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评价观察者间图像质量客观定量评价参数的一致性。计数资料用非参数检验进行比较,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主观评价:两名医师主观评分一致性较好或极好(Kendall’s W=0.773~0.928,P<0.001);两种Dixon技术均可获得均匀一致的脂肪抑制图像质量(P>0.05);Fast Dixon组在腋窝、胸壁、皮肤区域运动伪影更小,总体图像质量较两点Dixon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纤维腺体组织及病灶的清晰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评价:两名观察者观测值计算所得SNR和CNR具有极好的一致性(ICC=0.897~0.936,P<0.001);Fast Dixon组在病灶、正常实质、胸肌及腋窝的SNR优于两点Dixon组(P<0.05);两组病灶的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两点Dixon技术相比,Fast Dixon技术既可获得均匀一致的脂肪抑制图像,同时运动伪影较少,显著改善乳腺周围区域的图像质量,提升乳腺MRI T2WI序列总体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相关疾病 肪抑制 运动伪影 图像质量 分离技术 T2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有效的低场磁共振系统的水脂分离成像方法
10
作者 田洪君 陈思平 +3 位作者 汪天富 盛恒松 刁现芬 郑崇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56,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Dixon算法的磁共振水脂分离成像改进方法.该方法分别采集人体组织中的水和脂肪同相位和反相位的磁共振图像,利用化学位移效应所产生的相位差分离出水和脂肪的图像.采用了改进的区域增长算法进行相位校正,为了在低场、较... 提出了一种基于Dixon算法的磁共振水脂分离成像改进方法.该方法分别采集人体组织中的水和脂肪同相位和反相位的磁共振图像,利用化学位移效应所产生的相位差分离出水和脂肪的图像.采用了改进的区域增长算法进行相位校正,为了在低场、较高噪声时获得更好的稳定性,为感兴趣区域和背景噪声分别开辟两类不同的多个堆栈,并设定感兴趣区域的增长优先级总是高于背景噪声,使得由背景噪声引起的误差传播被有效抑制.实验结果证明,改进算法在低场高噪声条件下比原算法更稳定,并在0.3 T低场永磁型磁共振系统上对水模、膝关节与人脑等部位获得了满意的水脂分离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化学位移 分离 相位校正 dixon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成像在棘间韧带退变分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磊 邹月芬 祁良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成像在下腰痛人群中对棘间韧带退变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8月因下腰痛行腰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的60例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研... 目的:探讨基于磁共振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成像在下腰痛人群中对棘间韧带退变分型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1月—2023年8月因下腰痛行腰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的60例患者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研究组依据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序列的脂像和水像把整条棘间韧带分为A型、B型、C型、D型和混合型。混合型包括B⁃C、D⁃B、D⁃B⁃C、D⁃C 4个亚型。对照组采用矢状位T1WI/T2WI序列把棘间韧带中间部分分为A型、B型、C型和D型。比较两组棘间韧带退变分型的差异。结果:两组分型方法结果的一致性分析显示,研究组Kappa系数:观察者内部为0.852~0.916,观察者间为0.747~0.753;对照组Kappa系数:观察者内部为0.801~0.823,观察者间为0.689~0.703。两组相匹配的122条棘间韧带分型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研究组C型的发生率为54.1%,明显高于对照组9.0%。新增的混合型在研究组中发生率为46.7%,以B⁃C型和D⁃C型多见。结论:基于磁共振冠状位T2⁃weighted Dixon成像的棘间韧带退变分型方法可靠且可重复,提高了棘间韧带的可识别率和C型的检出率,还可进一步区分混合型及其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痛 棘间韧带 磁共振成像 分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OOM-mDixon的T2^(*)/R2^(*)成像术前预测胰腺导管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扶摇 张京刚 +2 位作者 陈杰 杜亚楠 李明磊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4,共6页
目的 探讨ZOOM-mDixon序列衍生的定量T2^(*)/R2^(*)值在术前评价胰腺导管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9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淋巴结转移(lymphatic metastasis, LNM)31例,非淋巴结转移... 目的 探讨ZOOM-mDixon序列衍生的定量T2^(*)/R2^(*)值在术前评价胰腺导管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59例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临床及影像资料,其中淋巴结转移(lymphatic metastasis, LNM)31例,非淋巴结转移(non-lymph node metastases, nLNM)28例。术前均行包括ZOOM-mDixon序列的MRI扫描,分析两组的临床基本资料(年龄、术前CA19-9水平等)、常规影像学特征(部位、形态等)和T2^(*)/R2^(*)值。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评价其可重复性,采用U检验、t检验或χ^(2)检验比较两组间各参数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ing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利用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 AUC)评价相关指标的诊断性能。结果 T2^(*)/R2^(*)值的组间和组内ICC值均在0.83~0.97之间。两组间的年龄、肿块形态、肿块短径、肿块部位、术前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CA)19-9、CA125、癌胚抗原(carcinoma embryonic antigen, CEA)水平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性别、病灶长径和病灶边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3、0.048、0.040)。两组间的T2^(*)值和R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nLNM组相比,LNM组的R2^(*)值较小[17.63(15.10, 22.50)/s vs. 24.00(20.00, 28.30)/s];T2^(*)值更高[(63.77±13.95)ms vs.(49.71±12.67)ms]。T2^(*)/R2^(*)值预测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的AUC分别为0.775和0.766。结论 ZOOM-mDixon序列衍生的T2^(*)/R2^(*)成像量化值可术前预测胰腺导管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腺癌 分离技术 磁共振成像 淋巴结转移 术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xon与SPAIR技术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凯 林晓鑫 +6 位作者 罗耀升 胡秋根 郭保亮 欧阳富盛 欧阳裕锋 宋橙 陈海雄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51-57,共7页
目的 比较水脂分离技术(Dixon)和频率衰减反转恢复技术(spectral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SPAIR)两种脂肪抑制技术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AO)患者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 目的 比较水脂分离技术(Dixon)和频率衰减反转恢复技术(spectral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SPAIR)两种脂肪抑制技术在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hyroid-associated ophthalmopathy, TAO)患者检查中的图像质量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至2022年行眼眶MRI检查包括Dixon和SPAIR脂肪抑制序列的TAO患者资料73例(146只眼)。比较T2WI-Dixon水相和T2WI-SPAIR图像脂肪抑制效果、伪影、噪声、信噪比(signal-noise ratio, 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 ratio, CNR)及对TAO活动性的诊断效能。结果 在MRI总体图像质量方面,T2WI-Dixon水相优于T2WI-SPAIR图像的比例更高(67.1%vs. 13.7%)。T2WI-Dixon水相脂肪抑制效果、伪影评分及噪声均显著性低于T2WI-SPAIR图像(Z值6.632~10.473,P均<0.001),SNR、CNR均显著性高于T2WI-SPAIR图像(Z值-8.792~-10.482,P均<0.001)。T2WI-Dixon水相的眼外肌/脑白质信号强度比(extraocular muscle/white matter signal intensity ratio, EOM-SIR)、泪腺/脑白质信号强度比(lacrimal gland/white matter signal intensity ratio, LG-SIR)与临床活动度评分相关性高于T2WI-SPAIR图像(0.613 vs. 0.520;0.282 vs. 0.251)。T2WI-Dixon水相的EOM-SIR、LG-SIR评估TAO活动性的AUC高于T2WI-SPAIR图像(0.872 vs. 0.772;0.673 vs. 0.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070,P<0.001;Z=2.174,P=0.030)。结论 T2WI-Dixon水相图像质量优于T2WI-SPAIR图像。此外,T2WI-Dixon水相比T2WI-SPAIR图像具有更强评估TAO球后组织炎性水肿的能力,对TAO诊断和活动性分期具有更高诊断效能。Dixon技术为TAO患者的MRI检查提供了一种优秀的脂肪抑制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性眼病 肪抑制 图像质量 分离技术 频率衰减反转恢复技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Dixon-VIBE及MRS序列评估多裂肌脂肪化程度及其与腰背肌等速力量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陈灿 张承旻 +10 位作者 杨森 喻学科 陈春华 李凯 戴威 胡晨波 薛浩 魏小雨 陈品珍 赵骏 罗飞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192-2199,共8页
目的探究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Dixon-VIBE)及磁共振单体素波谱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对多裂肌脂肪分数的评估作用及其与腰背肌等速力量检测结果的拟合程度。方法选择2020-2021年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公开... 目的探究磁共振水脂分离技术(Dixon-VIBE)及磁共振单体素波谱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对多裂肌脂肪分数的评估作用及其与腰背肌等速力量检测结果的拟合程度。方法选择2020-2021年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公开招募的38例中老年受试者作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均行磁共振Dixon-VIBE、MRS序列扫描及腰背肌等速肌肉功能评估,等速肌肉功能测试参数包括峰力矩(peak torque,PT)、屈伸比(flexion/extension,F/E)和耐力比(endurance ratio,ER),比较两个序列多裂肌脂肪分数(fat fraction,FF)及不同加权计算方法与腰背肌等速肌肉功能评估结果的拟合程度。结果Dixon-VIBE序列中多裂肌FF与F/E呈正相关(r=0.350,P<0.05),经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加权修正后与F/E呈正相关(r=0.371、0.382、0.338,P<0.05);Dixon-VIBE及MRS序列中多裂肌FF(含修正后)与PT、ER未发现明显的相关性,MRS序列中多裂肌FF(含修正后)与F/E相关性不明显。结论磁共振Dixon-VIBE序列中多裂肌FF与腰背肌等速肌肉功能评估的F/E具有相关性,经体质量加权计算后可进一步提升相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分离技术 磁共振单体素波谱技术 多裂肌 肪分数 等速肌肉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DIXON序列 3.0T MRA诊断中心静脉病变:与DSA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黎 朱嵬 +5 位作者 张晓宇 左子钰 刘传 杨柳 方维东 吴治峄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4-519,共6页
目的:探讨改良水脂分离技术(mDIXON)对比增强3.0T MRA在诊断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病变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40例有上肢肿胀、胸壁静脉曲张、内瘘假性动脉瘤等临床症状的中心静脉病变患者在行DSA检查前采用mDIXON技术行CE-MRA检... 目的:探讨改良水脂分离技术(mDIXON)对比增强3.0T MRA在诊断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病变中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40例有上肢肿胀、胸壁静脉曲张、内瘘假性动脉瘤等临床症状的中心静脉病变患者在行DSA检查前采用mDIXON技术行CE-MRA检查。由2位MRI医师根据4分法,分别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并根据4级评分标准,对中心静脉的狭窄程度进行评估。采用Kappa检验分析2位MRI医师对图像质量评分、mDIXON CE-MRA和DSA对中心静脉狭窄程度的分级及判断闭塞与非闭塞性病变的一致性。以DSA为金标准,计算mDIXON CE-MRA诊断中心静脉闭塞和非闭塞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两位MRI医师对中心静脉图像质量评分、mDIXON CE-MRA与DSA对中心静脉狭窄程度的分级及诊断闭塞病变和非闭塞病变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为分别0.655、0.921和1.000(P值均<0.05)。mDIXON CE-MRA评估中心静脉狭窄程度的符合率为94.74%(36/38),对狭窄程度分级高估率为5.26%(2/38)。mDIXON CE-MRA诊断中心静脉闭塞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和NPV均为100%;诊断非闭塞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和NPV分别为100%、75%、93%和100%。结论:mDIXON CE-MRA能够清晰显示中心静脉狭窄病变,具有较高的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可作为一种可靠的替代检查方法及术前评估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血管成像 分离技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中心静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VIM-DWI和IDEAL-IQ技术预测子宫内膜癌p53基因突变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凤梅 任继鹏 +3 位作者 翟战胜 段金辉 刘旺毅 李学坤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575-1580,共6页
目的:探讨体素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和多点非对称回波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法水脂分离(IDEAL-IQ)成像在鉴别p53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子宫内膜癌(EC)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2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8例p53突变型和28例... 目的:探讨体素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和多点非对称回波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法水脂分离(IDEAL-IQ)成像在鉴别p53基因突变型与野生型子宫内膜癌(EC)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2022年6月在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8例p53突变型和28例p53野生型EC患者的IVIM-DWI和IDEAL-IQ成像资料。比较两组间ADC_(slow)、ADC_(fast)、f、FF和R_(2)^(*)值的差异。分别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Logistic回归分析和DeLong检验评估各参数的诊断效能、构建多参数联合模型和比较AUC的差异。结果:p53基因突变组的ADC_(slow)和f值均显著小于野生组[(0.66±0.26) vs.(1.11±0.45),P<0.001;1.78 (1.49,2.15) vs. 2.29 (1.51,3.35),P=0.048],R_(2)^(*)值显著大于野生组[(23.98±12.46) vs.(15.10±3.69),P=0.001];两组间ADC_(fast)和FF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3、0.184)。ADC_(slow)、f和R_(2)^(*)值预测突变型EC的AUC分别为0.817、0.675和0.718;三者构建的联合模型的AUC为0.984,敏感度为96.43%,特异度为94.44%。DeLong分析结果显示,联合模型与单项参数(ADC_(slow)、f、R_(2)^(*))比较,AUC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659,P=0.008;Z=3.876,P<0.001;Z=3.318,P=0.001)。结论:IVIM-DWI和IDEAL-IQ成像的定量参数可用于评估EC患者的p53基因突变情况,且两种技术多参数联合诊断能够显著提升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 扩散加权成像 多点非对称回波采集与迭代最小二乘法分离技术 P53基因突变 预测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Dixon新型MR血管成像序列用于颈部动脉成像的可行性
17
作者 康泰山 林良杰 +2 位作者 吴健 林建忠 徐丽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92-596,共5页
目的基于将放射状k空间填充及压缩感知技术融合于mDixon技术开发一种新型MR血管成像(MRA)序列(3D mDixon-MRA),观察其用于颈部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45例疑诊颈部动脉疾病患者,以3D时间飞跃法采集颈部动脉MRA(3D TOF-MRA)及3... 目的基于将放射状k空间填充及压缩感知技术融合于mDixon技术开发一种新型MR血管成像(MRA)序列(3D mDixon-MRA),观察其用于颈部动脉成像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45例疑诊颈部动脉疾病患者,以3D时间飞跃法采集颈部动脉MRA(3D TOF-MRA)及3D mDixon-MRA,比较颈总动脉根部和中远段、椎动脉根部和中远段及颈内外动脉根部在2种图像中的信噪比(SNR)和对比度噪声比(CNR),以及2种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的差异。结果3D mDixon-MRA所示各动脉SNR均显著高于3D TOF-MRA(P均<0.01)。颈总动脉根部CNR在2种图像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其余动脉在3D mDixon-MRA中的CNR均显著高于3D TOF-MRA(P均<0.01)。颈总动脉根部、椎动脉根部及椎动脉中远段在3D mDixon-MRA中的主观评分均高于3D TOF-MRA(P均<0.05),其余动脉在2种图像中的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3D mDixon-MRA序列可用于颈部动脉成像,有利于提高图像质量、缩短扫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磁共振血管成像 分离技术 压缩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I定量技术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现状及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周凤 吕富荣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92-197,共6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微细结构恶化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使个体骨折易感性增高。骨密度一直是临床诊断骨质疏松和预测骨折风险的金标准。然而,因为MRI技术组织分辨率高、无创、无辐射,并且可提供骨密度以外...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是一种以低骨量和微细结构恶化为特征的全身代谢性骨病,使个体骨折易感性增高。骨密度一直是临床诊断骨质疏松和预测骨折风险的金标准。然而,因为MRI技术组织分辨率高、无创、无辐射,并且可提供骨密度以外的骨质量信息,在骨质疏松病因、诊疗和骨折风险研究中越来越重要。与单独使用骨密度相比,磁共振波谱及水脂分离技术可准确量化骨髓脂肪成分,扩散加权成像通过评估骨髓组织扩散特性反映骨髓病理生理变化,高分辨MRI可通过股骨近端骨小梁微结构分析更好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而超短回波时间MRI通过检测皮质骨结合水和孔隙水含量反映骨强度。本文通过对MRI定量技术在OP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其原理与应用价值,并分析其优势与不足,以期为今后的MRI定量评估骨质量及联合骨密度综合评估OP进展相关应用与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磁共振成像 定量技术 波谱成像 分离技术 扩散加权成像 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_2-mapping和化学位移成像定量观察正常成人多裂肌内少量脂肪的价值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玉锦 周舒畅 祝婷婷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8-192,共5页
目的:探讨T_2-mapping和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CSI)定量观察健康志愿者多裂肌内少量脂肪含量的价值。方法:对56名健康志愿者(年龄22~59岁)进行腰椎常规MRI检查及T_2-mapping和CSI。根据Goutallier分级系统,在常规MRI图像上进行脂肪浸润... 目的:探讨T_2-mapping和磁共振化学位移成像(CSI)定量观察健康志愿者多裂肌内少量脂肪含量的价值。方法:对56名健康志愿者(年龄22~59岁)进行腰椎常规MRI检查及T_2-mapping和CSI。根据Goutallier分级系统,在常规MRI图像上进行脂肪浸润分级。用T_2-mapping非抑脂序列图像测得的T_2值(非抑脂)减去抑脂序列测得的T_2值(抑脂)得到T_2值(脂肪)。CSI采用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程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IDEAL)技术,并在IDEAL图像上计算得到脂肪分数η。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年龄、性别、身高体重指数(BMI)与T_2值(非抑脂)、T_2值(脂肪)和脂肪分数η的相关性。结果:56名志愿者的平均T_2值(脂肪)为(6.1±1.58) ms(95%置信区间:5.7 ms,6.6 ms);T_2值(非抑脂)为(44.9±4.66) ms(95%置信区间:43.8 ms,46.2 ms)。T_2值(脂肪)与年龄、BMI均具有相关性(P均<0.001),脂肪分数η与年龄、BMI亦具有相关性(P均<0.05),T_2值(脂肪)与脂肪分数η呈显著相关性(r=0.794,P<0.001)。结论:T_2-mapping和CSI能识别正常成人肌肉内少量脂肪的差异,所测参数显示出与健康志愿者体格特征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程估算法迭代分离技术 骨骼肌 肪组织 肪浸润 化学位移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