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88篇文章
< 1 2 1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ynamic access task scheduling of LEO constellation based on space-based distributed computing
1
作者 LIU Wei JIN Yifeng +2 位作者 ZHANG Lei GAO Zihe TAO Ying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CSCD 2024年第4期842-854,共13页
A dynamic multi-beam resource allocation algorithm for large low Earth orbit(LEO)constellation based on on-board distributed computing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allocation is a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cess u... A dynamic multi-beam resource allocation algorithm for large low Earth orbit(LEO)constellation based on on-board distributed computing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The allocation is a combinatorial optimization process under a series of complex constraints,which is important for enhancing the matching between resources and requirements.A complex algorithm is not available because that the LEO on-board resources is limi-ted.The proposed genetic algorithm(GA)based on two-dimen-sional individual model and uncorrelated single paternal inheri-tance method is designed to support distributed computation to enhance the feasibility of on-board application.A distributed system composed of eight embedded devices is built to verify the algorithm.A typical scenario is built in the system to evalu-ate the resource allocation process,algorithm mathematical model,trigger strategy,and distributed computation architec-ture.According to the simulation and measurement results,the proposed algorithm can provide an allocation result for more than 1500 tasks in 14 s and the success rate is more than 91%in a typical scene.The response time is decreased by 40%com-pared with the conditional 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am resource allocation distributed computing low Earth obbit(LEO)constellation spacecraft access task schedu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Jave-Based Multi-tier Distributed Object Enterprise Computing Model
2
作者 李春林 李腊元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1年第4期85-90,共6页
In this paper, we adopt Java platform to achieve a multi-tier distributed object enterprise computing model which provides an open, flexible, robust and cross-platform standard for enterprise applications of new gener... In this paper, we adopt Java platform to achieve a multi-tier distributed object enterprise computing model which provides an open, flexible, robust and cross-platform standard for enterprise applications of new generation. In addition to this model, we define remote server objects as session or entity objects according to their roles in a distributed application server, which separate information details from business operations for software reuse. A web store system is implement by using this multi-tier distributed object enterprise computing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ed object computing Remote method invocation (RMI) Java Servl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obile Agent-Based Prototype of HeterogeneousDistributed Virtual Environment Systems 被引量:1
3
作者 Ji Qingge(Dept. of Computer Science &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50001, P. R. China)Wang Dongmu(Beijing Simulation Center, 100854, P. R. China)Hong Bingrong(Dept. of Computer Science & Engineering,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150001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0年第2期61-65,共5页
Mobile agents provide a new method for the distributed comput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mobile agents in a distributed virtual environment (DVE) system, and describes the architecture of hetero... Mobile agents provide a new method for the distributed computation.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mobile agents in a distributed virtual environment (DVE) system, and describes the architecture of heterogeneous computer's distributed virtual environment system (HCWES) designed to populate some mobile agents as well as stationary agents. Finally, the paper introduces how heterogeneous computer network communication is to be realiz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ed virtual environment Mobile agent distributed comput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UTER MODEL OF COPPER SMELTING PROCESS AND DISTRIBUTION BEHAVIORS OF ACCESSORY ELEMENTS 被引量:14
4
作者 Tan Pengfu Zhang Chuanfu(Department of Nonferrous Metallurgy.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Technology, Changsha 410083, China)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1997年第1期36-41,共6页
A computer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distribution behaviors of Ni, Co. Sn. Ph,Zn, As, Sb, Bi, An and Ag in copper smelting process. The model assumes that the copper smelting furnaceis in thermodynamic ... A computer model has been 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distribution behaviors of Ni, Co. Sn. Ph,Zn, As, Sb, Bi, An and Ag in copper smelting process. The model assumes that the copper smelting furnaceis in thermodynamic equilibrium. As many as 21 elements (Cu. S, Fe. Ni, Co. Sn, As, Sb. Bi, Ph. Zn.An. Ag. O, N, C, H, Ca, Mg, Al, and St) and 73 compounds are considered. This model accounts forphysical entrainment in the melts. The predictions by the present computer model are compared with theknown commercial data from Guixi Smelter in China, Home Smelter in Canada and Naoshima Smelter inJapan. The agreements between the computer predictions and the commercial data are excellent, so that thepresent computer model can be used to monitor and optimize the actual industrial operations of copper smelting. It is applicable to simulation of almost all copper pyrometallurgical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ate distributION BEHAVIORS COPPER SMELTING computER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the Medical Image Distributed Dynamic Processing Method
5
作者 Zhang Quanhai & Shi PengfeiInstitute of Image Processing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30, P. R. China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03年第4期69-76,共8页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implementing rapidly advanced, time-consuming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algorithms,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process a 2D or 3D medical image dynamica... To meet the challenge of implementing rapidly advanced, time-consuming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algorithms, it is necessary to develop a medic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 process a 2D or 3D medical image dynamically on the web. But in a premier system, only static image processing can be provided with the limitation of web technology. The development of Java and CORBA (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 overcomes the shortcoming of the web static application and makes the dynamic processing of medical images on the web available. To develop an open solution of distributed computing, we integrate the Java, and web with the CORBA and present a web-based medical image dynamic processing methed, which adopts Java technology as the language to program application and components of the web and utilies the CORBA architecture to cope with heterogeneous property of a complex distributed system. The method also provides a platform-independent, transparent processing architecture to implement the advanced image routines and enable users to access large dataset and resources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medical applications. The experiment in this paper shows that the medical image dynamic processing method implemented on the web by using Java and the CORBA is feas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dical image dynamic processing based on web distributed computing INTEROPERATION CORB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象格点数算一体空间分析库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舒 徐拥军 +6 位作者 何文春 吴焕萍 高峰 刘媛媛 刘北 吕冠儒 倪学磊 《应用气象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8,共8页
气象格点数据通常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分布式文件库中,业务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文件下载到本地,对文件解析后再进行分析计算。这种方式导致数据检索困难、响应时间长、无法满足业务在线计算及交互式应用需求。为此,2022年底国家气象信... 气象格点数据通常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分布式文件库中,业务系统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文件下载到本地,对文件解析后再进行分析计算。这种方式导致数据检索困难、响应时间长、无法满足业务在线计算及交互式应用需求。为此,2022年底国家气象信息中心基于天擎空间分析库研发完成了分布式环境下气象格点数据与计算集成的数算一体数据库——Post Grid,该数据库包含数据层和算子层。数据层将气象格点数据在要素、起报、预报、空间、层次、样本等维度上的拆分后统一规范化存储,提高数据库的数据读取和分析效率。算子层通过数据库中的SQL函数实现,支持在数据库内部对格点数据进行各种操作,且算子支持分布式并行计算。性能测试和业务应用结果表明:Post Grid数据库能将传统的聚合计算服务时效由分钟级提升至毫秒级,极大提高了气象格点数据服务的性能、灵活性和数算一体能力,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算一体 气象格点数据 Post Grid 并行计算 分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动态混合数据的多粒度增量特征选择算法 被引量:1
7
作者 王锋 姚珍 梁吉业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6-1201,共16页
在大数据时代,样本规模以及维数的动态更新和变化极大地增加了计算负担,在这些动态数据中,大多的数据样本并不以单一的数据取值形式存在,而是同时包含符号型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的混合型数据.为此,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关于混合数据的特征选择... 在大数据时代,样本规模以及维数的动态更新和变化极大地增加了计算负担,在这些动态数据中,大多的数据样本并不以单一的数据取值形式存在,而是同时包含符号型数据和数值型数据的混合型数据.为此,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关于混合数据的特征选择算法,但现有的算法大多只适用静态数据或者小规模的增量数据,无法处理大规模动态变化的数据,尤其是数据分布不断变化的大规模增量数据集.针对这一局限性,通过分析动态数据中粒空间以及粒结构的变化和更新,基于信息融合机制,提出了一种面向动态混合数据的多粒度增量特征选择算法.该算法重点讨论了动态混合数据中的粒空间构建机制、多数据粒结构的动态更新机制以及面向数据分布变化信息融合机制.最后,通过与其他算法在UCI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所提算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混合数据 数据分布变化 多粒度计算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计算的多集群容器云弹性资源调度方法
8
作者 李金 刘科孟 +2 位作者 高红亮 樊腾飞 谢虎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2-46,60,共6页
为解决集中式云计算技术不能实现大量边缘数据的运算带宽及不能保证应用的隐私性和实时性等问题,对边缘容器云负载在多集群条件下的时间差异及存在时延敏感性需求差异的边缘应用进行系统分析,并提供一个主从模型管理的多集群边缘云架构... 为解决集中式云计算技术不能实现大量边缘数据的运算带宽及不能保证应用的隐私性和实时性等问题,对边缘容器云负载在多集群条件下的时间差异及存在时延敏感性需求差异的边缘应用进行系统分析,并提供一个主从模型管理的多集群边缘云架构。对时延敏感性运用的相关资源调配情况进行深入研究,通过比较存在的响应式策略,能够有效实现已经提出的相关研究;关于时延敏感应用的问题,采用在负荷上沿超前扩展,抑或在负荷下行时进行滞后缩容,以切实达到应用质量的需要。研究结果表明:边缘计算模式采取分布式,可提高在实际应用周围下沉云中的相关计算能力,能降低云中心自身的运算负荷,减轻核心骨干网带宽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资源调度 时延敏感 分布式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环境感知的幂律图流划分算法
9
作者 杨巍 白璐 +3 位作者 宁俊义 董建军 单春海 信俊昌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77-182,共6页
图划分在分布式处理大规模图数据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通过平衡节点的工作负载和通信成本,图划分算法提高了同构集群的幂律图处理效率。然而,异构集群节点的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不一致,节点处理相同工作负载的时间成本不同,且最慢的节点... 图划分在分布式处理大规模图数据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通过平衡节点的工作负载和通信成本,图划分算法提高了同构集群的幂律图处理效率。然而,异构集群节点的计算能力和通信能力不一致,节点处理相同工作负载的时间成本不同,且最慢的节点会成为系统瓶颈。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异构感知流划分(SHAP)算法。SHAP算法采用One-pass流式邻域启发式划分策略,根据节点的性能来最小化分区间的图处理时间。通过复制因子分析,SHAP算法的划分质量被证明具有理论上界。在一个具有4个真实世界图的异构集群中进行图处理实验的结果表明,与高度优先复制(HDRF)图划分算法相比,SHAP算法的图处理时间最多可以减少67.49%,而SHAP算法的复制因子最小仅为HDRF算法的47.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环境 图划分 分布式计算 图计算 数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计算网络中多核任务卸载调度和资源适配研究
10
作者 李金 樊腾飞 +2 位作者 高红亮 刘科孟 谢虎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4,共6页
为解决边缘计算网络任务卸载中的问题,对移动边缘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设计边缘节点计算分布式架构,参考量子粒子群算法和容器技术,形成基于边缘网关架构的任务卸载优化策略;对优化策略进行仿真实验,通过改变计算任务规模以及计算任务大小... 为解决边缘计算网络任务卸载中的问题,对移动边缘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设计边缘节点计算分布式架构,参考量子粒子群算法和容器技术,形成基于边缘网关架构的任务卸载优化策略;对优化策略进行仿真实验,通过改变计算任务规模以及计算任务大小,分析任务卸载时延和耗能。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降低任务卸载时延和耗能,实现边缘节点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资源的良好适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节点 边缘计算集群 分布式架构 任务卸载 资源适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中云链融合隐私保护分布式计算卸载方案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强 赵全 +2 位作者 王颖 周福才 徐剑 《计算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3-450,共18页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汽车中的车载应用越来越多地面临处理时延敏感且计算密集型任务的挑战。尽管车载计算单元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但其有限的资源无法应对时延敏感的复杂任务。针对上述问题,计算卸载至资源丰富的云端是一种... 随着车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汽车中的车载应用越来越多地面临处理时延敏感且计算密集型任务的挑战。尽管车载计算单元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但其有限的资源无法应对时延敏感的复杂任务。针对上述问题,计算卸载至资源丰富的云端是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然而,远程云服务器的传输成本和通信延迟成为卸载时延敏感任务的主要瓶颈。随着移动边缘计算(MEC)兴起,计算能力从中心化的云端转移至网络边缘,降低了延迟,但现有方案仍存在容错性弱、隐私泄露和计算效率低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一种云链融合的隐私保护分布式计算卸载方案(FCOS)。FCOS通过设计冗余分布式计算机制显著提升了容错性,有效减少了单点故障对计算的影响;利用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确保计算卸载过程的可验证性与公平性,增强了卸载的安全性;在隐私保护方面,结合同态加密和盲化因子技术,实现了在智能汽车端低计算开销下的数据隐私保护。与现有技术相比,FCOS在云计算阶段处理5000次以内多项式时,计算用时平均降低90.4%;在单点故障率为0%~60%时,10000次以内的多项式计算用时平均降低了92.9%~96.7%。理论分析与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案的高效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安全计算卸载 区块链 隐私保护 分布式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安全多方计算和区块链技术的中医药临床数据共享方法研究:以频数分析和描述性统计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畅 赵冉 +5 位作者 张雯 张泽丹 温宵宵 古欣怡 庄荟瑛 王斌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25,共8页
区块链和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可以解决数据共享时的安全隐私问题。区块链确保计算过程的可追溯性,防止恶意节点篡改上传数据;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将互不可信的用户作为参与方整合起来,建立安全可靠的合作机制。基于区块链和安全多方计算协议... 区块链和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可以解决数据共享时的安全隐私问题。区块链确保计算过程的可追溯性,防止恶意节点篡改上传数据;安全多方计算协议将互不可信的用户作为参与方整合起来,建立安全可靠的合作机制。基于区块链和安全多方计算协议设计中医药临床数据分布式算法能整合来自多方的临床数据,扩大研究样本量,解决目前中医药临床数据共享存在的“不愿,不敢,不能”问题,促进中医药真实世界研究的发展。创造性地将频数分析与描述性统计融入安全多方计算协议,融合了区块链技术增强数据共享的安全性和透明度,为中医药临床数据设计了一套高效且保护隐私的分布式计算方案。分析了该方案相较于集中式计算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方面的优势,还设计实验证明了该方案在计算真实中医临床数据时的准确性和可行性。该方案为中医药领域的数据共享开创了新方向,既保障了患者隐私,又实现了临床数据的有效聚合,加速了中医药现代化和科学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药临床数据 数据共享 区块链 安全多方计算 分布式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走式植保机动力分配工况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君明 张作伟 +3 位作者 龚元峰 吴云志 高伟周 胡新宇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2-270,共9页
为了自走式植保机动力分配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车轮工况和采集工况参数,设计了基于车轮转速的动力分配控制系统。首先,搭建了硬件系统平台,硬件系统包含信号检测、中央控制、控制执行3个模块;其次,对软件系统进行设计开发,包括对下位机... 为了自走式植保机动力分配控制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车轮工况和采集工况参数,设计了基于车轮转速的动力分配控制系统。首先,搭建了硬件系统平台,硬件系统包含信号检测、中央控制、控制执行3个模块;其次,对软件系统进行设计开发,包括对下位机PLC程序开发和上位机VC++人机界面开发。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串口通讯方式对PC-PLC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从而实现车轮转速、刹车状态的工况数据监控和数据采集功能,为自走式植保机的实车试验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走式植保机 动力分配 工况监控 上位机 下位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分布式超导量子计算架构的量子线路映射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鹏程 卫丽华 +3 位作者 冯世光 周祥臻 郑盛根 管致锦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381-2400,共20页
近年来,超导量子互连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为构建分布式超导量子计算架构提供了有效途径.分布式超导架构在网络拓扑、量子比特连通性、以及量子态传输协议等方面对量子线路的执行施加了严格约束.为在分布式架构上调度和执行量子... 近年来,超导量子互连技术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这为构建分布式超导量子计算架构提供了有效途径.分布式超导架构在网络拓扑、量子比特连通性、以及量子态传输协议等方面对量子线路的执行施加了严格约束.为在分布式架构上调度和执行量子线路,需要通过专门的映射工序对量子线路进行适配底层架构的变换,并将变换后的线路交由网络中多个QPU(quantum processing unit)协同运行.分布式量子线路映射需向原始线路插入辅助的量子态移动操作,这些操作(尤其是QPU间量子态移动操作)具有较高的错误率.因此,减少映射所需的量子态移动操作数对于保证分布式计算的成功率至关重要.基于超导量子互连技术和超导QPU的技术特征构建一种抽象的分布式量子计算模型,并基于该抽象模型提出一种分布式量子线路映射方法,该方法由量子比特分布式映射和量子态路由两个核心模块组成,前者以量子态路由开销为代价函数,通过局部寻优和模拟退火相结合的策略生成近最优的初始映射;后者根据量子门执行的不同情形构建多个启发式量子态路由策略,并通过灵活应用这些策略最小化插入的量子态移动操作数.所构建的分布式抽象模型屏蔽了底层架构中和量子线路映射无关的物理细节,这使得基于该模型的映射方法可适用于一类分布式超导架构而非某个特定架构.另外,所提方法可作为辅助工具参与分布式网络拓扑结构的设计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可以有效降低映射所需的QPU内量子态移动操作(即SWAP门)数和QPU间量子态移动操作(即ST门)数.相较已有算法,在所有基准线路上平均减少69.69%的SWAP门和85.88%的ST门,且时间开销和已有算法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导量子计算 量子网络 分布式计算 量子处理器 量子线路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量子-经典算法的配电网灾后拓扑重构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付炜 谢海鹏 +2 位作者 王鹤峰 陈晨 别朝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6,共16页
为及时有效地制定配电网拓扑重构策略以提升负荷快速恢复能力,基于量子计算的优越性,提出混合量子-经典(HQC)算法的弹性配电网灾后拓扑重构方法。首先,构建基于HQC算法的灾后配电网拓扑重构模型,以实现实际场景、优化问题、嵌入算法相... 为及时有效地制定配电网拓扑重构策略以提升负荷快速恢复能力,基于量子计算的优越性,提出混合量子-经典(HQC)算法的弹性配电网灾后拓扑重构方法。首先,构建基于HQC算法的灾后配电网拓扑重构模型,以实现实际场景、优化问题、嵌入算法相应模块在量子计算和经典计算环境下的协作交互过程。然后,将配电网拓扑重构问题构造为无约束离散优化子问题和有约束连续优化子问题,提出量子退火嵌入式交替方向乘子(QA-ADMM)算法,将离散子问题等效映射成量子可解释的伊辛模型后,部署在D-Wave量子退火计算机中,并与经典计算机中连续子问题迭代求解,采用自适应惩罚因子调节机制加速算法收敛。最后,通过IEEE 14、33、69、123以及改进的205节点的不同规模配电系统,分析验证了QA-ADMM算法的有效性、稳定性与可扩展性。结果表明,惩罚因子、目标函数惩罚项系数、量子退火中采样读取次数会影响所提算法的精度和收敛速度;优化问题规模扩大后,所提混合量子-经典算法计算优势更加明显,205节点配电系统算例下,计算效率较经典计算可提升约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配电网 拓扑重构 混合量子-经典算法 量子计算 量子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垃圾焚烧炉空冷炉排配风管道的流量均匀性能分析与改进
16
作者 姜涛 魏翔宇 +1 位作者 张智 刘海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218-1224,共7页
针对垃圾焚烧炉空冷炉排下方冷却风配风管道的出口流量均匀性问题,本文建立了管道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并设计了实验验证。在引入配风管道出口流量均匀性系数和整体流量均匀性系数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冷却风流量均匀性的主要因素,确定了... 针对垃圾焚烧炉空冷炉排下方冷却风配风管道的出口流量均匀性问题,本文建立了管道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并设计了实验验证。在引入配风管道出口流量均匀性系数和整体流量均匀性系数的基础上,讨论了影响冷却风流量均匀性的主要因素,确定了造成流量不均匀的主要位置,进而设计了用于改善该型号配风管道流量均匀性的导流结构。结果表明:配风管道设计改进显著提高了流量均匀性,优化后流量均匀性系数从改进前的9.19%下降至4.69%,流量分布更加均匀。通过引入弧形导流板和横向隔板,减少了关键部位的涡流现象,冷却风流线波动得到抑制。同时,降低了管道压力损失,对改善垃圾料层燃烧均匀性、提高垃圾焚烧炉热效率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均匀性 垃圾焚烧炉 空冷炉排 计算流体力学 配风管道 管道设计优化 导流结构 炉排冷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轻量自蒸馏的低成本联邦学习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松 罗杨宇 +1 位作者 许佳培 张建忠 《电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9-269,共11页
随着边缘计算的发展,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越发依赖于大量边缘设备生成的隐私数据.在此背景下,联邦学习因其突出的隐私保护能力而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瞩目.在实践中,联邦学习面临着因数据异质性和计算资源受限导致的训练效率低下和... 随着边缘计算的发展,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越发依赖于大量边缘设备生成的隐私数据.在此背景下,联邦学习因其突出的隐私保护能力而受到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瞩目.在实践中,联邦学习面临着因数据异质性和计算资源受限导致的训练效率低下和模型质量不理想的问题.本文受知识蒸馏理念的启发,提出一种采用轻量自蒸馏技术的高效联邦学习算法(efficient Federated learning with lightweight Self Knowledge Distillation,FedSKD),该算法首先利用自蒸馏技术挖掘训练过程中的内在知识,以减轻本地模型的过拟合问题并增强其泛化能力,并通过服务端参数聚合将本地模型的泛化能力转移到全局模型,从而提高全局模型质量和收敛速度.其次,通过动态同步机制,进一步提高全局模型的准确率和训练效率.实验结果表明,FedSKD算法在非独立同分布数据划分策略下,在降低训练代价的同时,提高了模型准确率和训练效率.在CIFAR10/100数据集上,与最新的基线算法FedMLD算法相比,FedSKD算法在准确率上取得了平均2%的提升,并降低了平均56%的训练代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邦学习 自蒸馏 非独立同分布 深度学习 边缘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量子线路映射技术研究进展
18
作者 朱鹏程 卫丽华 +3 位作者 陈新宇 冯世光 程学云 管致锦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66-581,共16页
分布式量子计算为突破中等规模带噪声量子计算设备所面临的量子比特数扩展瓶颈提供了有效途径。分布式量子线路映射技术是使用分布式量子计算架构高效执行量子线路的关键,其引入的通信代价对量子计算成功率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各类分布... 分布式量子计算为突破中等规模带噪声量子计算设备所面临的量子比特数扩展瓶颈提供了有效途径。分布式量子线路映射技术是使用分布式量子计算架构高效执行量子线路的关键,其引入的通信代价对量子计算成功率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各类分布式量子计算架构的兴起,分布式量子线路映射的相关研究引发了广泛关注。该文通过对现有研究工作的分析总结,梳理分布式量子线路映射技术的发展脉络及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量子计算 量子线路映射 中等规模带噪声量子计算 量子隐形传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并行式增广拉格朗日协调的MDO方法
19
作者 桂俊涛 贺岩松 +2 位作者 唐中华 张志飞 徐中明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9-589,共11页
鉴于增广拉格朗日协调方法在并行求解上存在一定局限性,为在分布式协调的框架下对子问题进行并行求解,提出分布并行式增广拉格朗日协调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在分布式协调结构中通过滞后的耦合信息构建一致性约束,采用自适应异步乘子... 鉴于增广拉格朗日协调方法在并行求解上存在一定局限性,为在分布式协调的框架下对子问题进行并行求解,提出分布并行式增广拉格朗日协调的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在分布式协调结构中通过滞后的耦合信息构建一致性约束,采用自适应异步乘子更新策略克服了一致性约束不匹配的问题。根据耦合变量与乘子对惩罚权重进行更新的方案可避免惩罚权重过大的问题。两项改进避免了解发散与振荡的情况,在分布式协调中实现了子问题的并行求解。通过实例仿真证明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集中式协调方法相比,所提方法无需重构协调关系,并行化程度与求解效率更高。通过求解工程问题进一步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基于分解的优化方法子问题的并行化求解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广拉格朗日协调 分布式 并行计算 多学科设计优化 自适应更新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从博弈的电动汽车参与城市电网分区精细化削峰策略
20
作者 马铭宇 董萍 +3 位作者 董家读 刘明波 可思为 王春玲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79-2788,I0033-I0036,共14页
随着电动汽车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并与配电网进行互动。针对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带来的线路重过载现象,且考虑调度大规模电动汽车对配电网调控中心产生的通信压力,提出一种基于主从博弈的电动汽车参与城市电... 随着电动汽车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并与配电网进行互动。针对大规模电动汽车接入配电网带来的线路重过载现象,且考虑调度大规模电动汽车对配电网调控中心产生的通信压力,提出一种基于主从博弈的电动汽车参与城市电网分层分区调控策略。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分区组合性的城市配电网分区方法,将负荷相似系数以及源荷匹配系数引入到分区参数中。基于分区结果,提出了分区控制下电动汽车双层博弈调度模型,上层模型为配电网调控中心在满足精细化削峰需求约束下的自身收益最大化,并制定了与下层电动汽车聚合商的交易电价;下层模型以聚合商内电动汽车用户用电成本最低为目标,合理安排电动汽车充放电计划,两者之间形成互动博弈并达到均衡解。最后,利用同步型交替方向乘子法(synchronous alternating direction methodofmultipliers,S-ADMM)算法实现了多区域的分布式并行求解,并基于南方某市266节点配电网进行仿真计算,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配电网分区 主从博弈 分布式求解 同步型交替方向乘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