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分布式气隙磁集成结构及其漏感精确建模
1
作者 刘开元 沈湛 +3 位作者 陈武 徐志科 王跃茵 金龙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255-5270,I0027,共17页
近年来,随着高频电力电子磁元件不断发展,双有源桥变换器(dual active bridge,DAB)拓扑受到广泛应用。DAB传递功率需要变压器串联较大电感,传统分立磁件方案采用变压器及独立电感串联,功率密度低,而现有磁集成结构存在励磁电感下降、损... 近年来,随着高频电力电子磁元件不断发展,双有源桥变换器(dual active bridge,DAB)拓扑受到广泛应用。DAB传递功率需要变压器串联较大电感,传统分立磁件方案采用变压器及独立电感串联,功率密度低,而现有磁集成结构存在励磁电感下降、损耗高等问题。为此,文中研究一种磁芯中柱设置分布式气隙的磁集成结构,建立其励磁电感解析模型,对分立磁件方案、传统磁集成方案与所提结构进行系统比较,并制作样机证明所提结构具有低损耗、小体积等优点;此外,为准确计算该结构漏感并在优化设计中实现漏感精准控制,提出基于双二维法的漏感建模方法。首先,针对所提结构建立主视图和左视图的双二维计算模型,为考虑三维下气隙扩散磁通影响,提出气隙修正系数以改进双二维计算精度;其次,针对影响漏感因素进行系统的参数灵敏度分析,以此进行归一化处理及参数扫描;然后,采用基于蚁群算法的BP神经网络建立漏感计算模型;最后,通过3台样机测试,验证漏感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元件 磁集成技术 分布式气隙 漏感精确建模 双二维有限元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配电网可靠性提升的综合能源系统优化配置方法
2
作者 史明明 缪惠宇 +2 位作者 郭佳豪 姜云龙 肖小龙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2-30,共9页
随着接入配电网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规模不断扩大,IES对配电网的影响愈发突出,因此仅考虑IES自身经济性和可靠性的规划方法存在局限。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配电网经济性和可靠性的IES多目标选址定容优化... 随着接入配电网的综合能源系统(integrated energy system,IES)规模不断扩大,IES对配电网的影响愈发突出,因此仅考虑IES自身经济性和可靠性的规划方法存在局限。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考虑配电网经济性和可靠性的IES多目标选址定容优化方法。文章考虑IES与配电网间的耦合互动影响,分别构建了IES-配电网联合系统经济性与可靠性评估模型。基于NSGA-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gorithmⅡ)多目标优化算法,以IES与配电网各自的经济性、可靠性最优为目标,对IES的设备容量和接入点位置进行优化配置,并通过效用函数在Pareto解集中选取不同规划场景下的最优方案。通过算例验证了文中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可以实现IES与配电网各自经济性、可靠性的协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配电网可靠性 多目标优化 选址定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周期复合目标的大型建筑物综合能源系统多元储能规划
3
作者 檀晓林 安佳坤 +3 位作者 张润凡 赵阳 杨书强 刘子玄 《电工电能新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43,共11页
综合能源系统的科学规划和优化配置对大型建筑物能源系统优化运行和整体性能提升有着重大实际工程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含风光新能源、燃气以及混合储能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提出兼顾运行经济、储能系统全生命周... 综合能源系统的科学规划和优化配置对大型建筑物能源系统优化运行和整体性能提升有着重大实际工程意义。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含风光新能源、燃气以及混合储能的综合能源系统多目标优化配置方法。首先提出兼顾运行经济、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成本经济以及低碳的多周期复合目标函数,考虑冷热电联供建立了新能源和储能系统协同运行等约束模型。然后针对新能源出力和冷热电所对应的多个典型场景进行复合目标优化规划计算,求解出混合储能系统的最优配置设计。最后通过YALMIP建模并基于CPLEX实现了对某大型建筑物综合能源算例的求解,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综合能源系统源网荷储规划问题,提高系统整体经济性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新能源 混合储能系统 多目标优化 源网荷储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Object-Z规格说明的集成测试用例生成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朱义毅 缪淮扣 唐新香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5,共6页
形式化方法具有精确的描述性和很强的抽象性.用形式化方法描述规格说明,避免了在需求分析阶段对数据结构和算法细节的详细描述,同时又避免了一般建模方法中的模糊性和歧义性.针对组件系统的集成测试产生测试用例,提出一种使用Object-Z... 形式化方法具有精确的描述性和很强的抽象性.用形式化方法描述规格说明,避免了在需求分析阶段对数据结构和算法细节的详细描述,同时又避免了一般建模方法中的模糊性和歧义性.针对组件系统的集成测试产生测试用例,提出一种使用Object-Z模式描述组件模型的方法,并且针对模型提出测试准则,产生测试场景,然后根据得到的测试场景产生测试用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格说明 集成测试 object—Z模型 测试用例 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电解耦CCHP和综合需求响应协同优化的配电网韧性提升策略 被引量:3
5
作者 刘艳 陈国华 顾雪平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6-198,共13页
针对灾后紧急恢复阶段,提出一种基于热电解耦燃气冷热电三联供(CCHP)和综合需求响应协同优化的配电网韧性提升策略。该策略在提升韧性的同时计及资源利用效能,通过刻画计及不确定性的冷热用户响应意愿曲线,得到其可用调温范围,并基于此... 针对灾后紧急恢复阶段,提出一种基于热电解耦燃气冷热电三联供(CCHP)和综合需求响应协同优化的配电网韧性提升策略。该策略在提升韧性的同时计及资源利用效能,通过刻画计及不确定性的冷热用户响应意愿曲线,得到其可用调温范围,并基于此提出衡量用户舒适度的温度偏离度指标,最终以停电周期内电负荷恢复价值量最大和冷热负荷温度偏离度最小为目标构建多目标优化模型,利用ε-约束模型将其转换为单目标模型进行求解。以IEEE-69电力系统与比利时20节点天然气网络耦合系统进行仿真模拟,验证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不确定性分析 多目标优化 韧性 热电解耦 综合需求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奖惩阶梯型碳价机制的能源枢纽低碳优化策略 被引量:4
6
作者 吴艳娟 靳鹏飞 +1 位作者 刘长铖 王云亮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8,共11页
为进一步降低碳排放水平以及源-荷不确定性对系统运行的影响,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奖惩阶梯型碳价机制和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DMPC)的能源枢纽(energy hub,EH)日前-日内-实时多时间尺度低碳优化调度策... 为进一步降低碳排放水平以及源-荷不确定性对系统运行的影响,文中提出一种基于奖惩阶梯型碳价机制和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istributed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DMPC)的能源枢纽(energy hub,EH)日前-日内-实时多时间尺度低碳优化调度策略。引入奖惩阶梯型碳价计算方法,构建EH日前低碳优化调度模型,并制定基于DMPC的日内滚动和实时调整的反馈闭环优化策略,降低源-荷预测误差,提高传统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的求解效率。在日内阶段,构建以阶梯型碳成本、运行成本和储能调整惩罚成本之和最小为目标的日内滚动优化模型;在实时阶段,分解整体优化问题,建立基于DMPC的多智能体实时调整模型。算例结果表明,文中所提策略能够有效提升系统经济效益,降低源-荷不确定性,实现EH的低碳经济、稳定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枢纽(EH) 碳交易 多时间尺度 低碳经济调度 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DMPC) 综合能源系统(IES)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海量分布式新能源业务流的通存资源无交互协同预留算法
7
作者 吴润泽 马伊嘉 +1 位作者 郭昊博 祝琼珂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12-120,共9页
考虑到传统配电通信网对新型业务流支撑能力不足,结合运营商公网的跨域融合组网模式被广泛应用。其中,资源预留是提升数据传输确定性的重要技术,但公网通道性能存在不可预知的波动性,对基于有交互模式的资源预留效用影响机理难以量化表... 考虑到传统配电通信网对新型业务流支撑能力不足,结合运营商公网的跨域融合组网模式被广泛应用。其中,资源预留是提升数据传输确定性的重要技术,但公网通道性能存在不可预知的波动性,对基于有交互模式的资源预留效用影响机理难以量化表征。为此,提出面向海量分布式新能源业务流的通存资源无交互协同预留算法。首先,采用通感算一体化模式,基于业务流特征构建异质资源无交互协同预留系统模型;其次,设计对应无交互协同预留效用函数,并以效用最大化为目标提出对应优化问题;最后,基于块坐标下降法将原问题解耦,结合凸优化理论快速给出最优无交互资源预留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业务流特征评估方法能够合理量化表征通道性能波动性,进而在无交互模式下有效优化异质资源协同预留过程,显著提升海量分布式光伏数据感知确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通信网 业务流特征 资源预留 新能源 通感算一体化 多目标优化 分布式光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微能网接入主动配电网的共享储能多目标配置 被引量:3
8
作者 米阳 陈宇阳 +2 位作者 陈博洋 韩云昊 袁明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9-1322,共14页
为充分利用共享储能在提高经济性与能源利用率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在主动配电网中发挥综合能源微网多能互补与耦合的作用,提出考虑综合能源微网接入主动配电网情况下的共享储能多目标优化配置策略.首先,分析配电网的经济性、电压稳定性以... 为充分利用共享储能在提高经济性与能源利用率等方面的优势,同时在主动配电网中发挥综合能源微网多能互补与耦合的作用,提出考虑综合能源微网接入主动配电网情况下的共享储能多目标优化配置策略.首先,分析配电网的经济性、电压稳定性以及共享储能的配置容量3方面的优化目标,同时考虑主动配电网的源、网、荷侧多灵活资源的协调运行,对主动配电网与综合能源微网进行建模;再基于帕累托最优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最后,结合IEEE33节点配电系统建立共享储能配置的优化算例,验证所提配置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储能 综合能源微网 多目标优化 帕累托最优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对象技术的CAD集成框架的模型与结构 被引量:7
9
作者 杨军 李思昆 郭阳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35-38,共4页
分布式对象技术是当前实现企业应用集成的主流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分布式对象技术的CAD集成框架支撑平台的总体结构,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大型电子设备并行设计CAD集成框架的体系结构,提出“框架总线+软构件”的框架模型,... 分布式对象技术是当前实现企业应用集成的主流技术。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分布式对象技术的CAD集成框架支撑平台的总体结构,以此为基础,设计了大型电子设备并行设计CAD集成框架的体系结构,提出“框架总线+软构件”的框架模型,最终探讨了集成框架具体的实现方法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框架 软构件 分布式对象技术 C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信息共享平台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徐杰 刘春煌 +1 位作者 李平 王富章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5年第2期35-39,共5页
为了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中的自动化“孤岛”问题,必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实现各个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及无缝连接。对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共享平台的基本功能作了描述,分析了各业务子系统的结构特征和组件技术的特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 为了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监控系统中的自动化“孤岛”问题,必须建立信息共享平台以实现各个系统间的信息共享及无缝连接。对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共享平台的基本功能作了描述,分析了各业务子系统的结构特征和组件技术的特性。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共享平台的结构应该是基于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和组件对象模型/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技术的。给出了信息共享平台的框架结构以及实现平台功能的基本组件模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共享平台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技术 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 交通监控系统 无缝连接 基本功能 组件技术 基本组件 框架结构 自动化 特征和 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组件对象技术的WebGIS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史杏荣 俞能海 张永谦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13,共4页
空间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合,形成了一个基于Internet的WebGIS热门研究课题。分析了互联网信息时代的WebGIS的几种实现方案,比较了其优缺点;提出了在微软公司的Windows DNA(Distributed interNet Application)环境下的基于DCOM(Di... 空间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融合,形成了一个基于Internet的WebGIS热门研究课题。分析了互联网信息时代的WebGIS的几种实现方案,比较了其优缺点;提出了在微软公司的Windows DNA(Distributed interNet Application)环境下的基于DCOM(Distributed Component Object Model)技术的3层结构的WebGIS的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件对象模式 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 Internet TCP/IP协议 Web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及其发展 被引量:8
12
作者 朱绍文 陈绪君 +2 位作者 熊伟 肖毅 张大斌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2,13,共3页
COM是一种与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无关的软件构架,它将功能软件以即插即用的方式集成到应用中,便于软件系统的设计、升级和维护,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里介绍了COM的内存结构、实现原理、特性及其最新发展成果,并提供了一个C... COM是一种与操作系统和编程语言无关的软件构架,它将功能软件以即插即用的方式集成到应用中,便于软件系统的设计、升级和维护,降低成本,提高效率。这里介绍了COM的内存结构、实现原理、特性及其最新发展成果,并提供了一个COM应用的设计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件对象模型 COM 软件构架 数据结构 面向对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识别及其变化特征 被引量:54
13
作者 龚志强 王晓娟 +6 位作者 崔冬林 王艳姣 任福民 封国林 张强 邹旭恺 王小玲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客观识别方法主要包括4个部分:极端低温阈值的确定、极端低温事件空间区域的识别、空间区域的连续性过程提取和指标体系,结合个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低温事件检测中的有效性。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趋势等角度... 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客观识别方法主要包括4个部分:极端低温阈值的确定、极端低温事件空间区域的识别、空间区域的连续性过程提取和指标体系,结合个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在实际低温事件检测中的有效性。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变化趋势等角度分析了近50年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变化特征: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发生频次较高的纬度带主要位于32°N和42°N附近,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的发生频次、强度和最大覆盖面积等存在总体减弱的趋势,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存在显著的转折,90年代后期以来变化逐渐趋于平缓。此外,对各种单一指标与我国冷冻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受灾人口之间的相关分析,构建了体现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多方面影响的综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性极端低温事件 识别方法 综合指标 频次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SVM的质量预测系统设计和实现 被引量:14
14
作者 李蓓智 李利强 +2 位作者 杨建国 吕志军 项前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7-169,共3页
针对支持向量机(SVM)参数大多凭经验选择的费时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GA)的SVM参数选取方法和基于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实现Visual C#与Matlab的混合编程方法。以质量预测系统中GA-SVM预测模型建模和程序实现为例给出2种方法的具体实... 针对支持向量机(SVM)参数大多凭经验选择的费时问题,提出基于遗传算法(GA)的SVM参数选取方法和基于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实现Visual C#与Matlab的混合编程方法。以质量预测系统中GA-SVM预测模型建模和程序实现为例给出2种方法的具体实现。结果表明,使用GA优化SVM参数能充分发挥GA算法特性,降低参数选择的时间;使用COM技术的混合编程能提高程序开发和运行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支持向量机 组件对象模型 混合编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式对象的软件构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翀 麦中凡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79-84,共6页
自从60年代提出软件复用思想以来,就得到了软件行业的普遍重视。
关键词 分布式对象 软件构件 复用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构环境下分布组件的对象互操作性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贺卫红 何映 曹毅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9-82,共4页
分析了三种目前主要的分布组件模型的特点、体系结构和通信模型。重点讨论了COM/DCOM,CORBA和RMI/EJB三种组件之间的互操作能力,最后给出了一个异构环境下的分布式组件的交互模型。
关键词 分布对象 组件 互操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技术的物流系统的建模与仿真方法 被引量:10
17
作者 李霄峰 徐立云 邵惠鹤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71-72,111,共3页
针对宝钢炼钢连铸物流系统,采用分层有色petri网进行建模,并提出一种基于COM技术的仿真程序设计方法,模块化和层次化的概念为通用的物流仿真提供了清晰、灵活的设计思想.该文的建模仿真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物流系统以及柔性... 针对宝钢炼钢连铸物流系统,采用分层有色petri网进行建模,并提出一种基于COM技术的仿真程序设计方法,模块化和层次化的概念为通用的物流仿真提供了清晰、灵活的设计思想.该文的建模仿真方法同样适用于其他物流系统以及柔性制造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系统 建模 仿真 COM 钢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件对象模型在电力模拟市场管理软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8
作者 董兰芳 许广德 +2 位作者 陈意云 胡世骏 谢衡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6期39-43,共5页
组件对象模型 ( COM)技术是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方法。文中阐述了其概念、特点和工作原理 ,并对电力模拟市场管理软件的典型组件进行了剖析 ,阐述了电力模拟市场管理软件的体系结构、组件构成及其数据交换和接口等关键技术 ,最后说明了开... 组件对象模型 ( COM)技术是一种新的软件开发方法。文中阐述了其概念、特点和工作原理 ,并对电力模拟市场管理软件的典型组件进行了剖析 ,阐述了电力模拟市场管理软件的体系结构、组件构成及其数据交换和接口等关键技术 ,最后说明了开发组件和使用组件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件对象模型 面向对象 电力模拟市场 管理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组件及其开发流程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小栓 傅泽田 常虹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9期108-110,共3页
COM组件是Windows DNA体系的技术核心。文章分析了COM组件产生的原因;叙述了COM组件的含义及分类,总结与归纳了COM组件的开发流程。
关键词 COM组件 开发流程 分布式对象 软件开发流程 进程 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对象中间件StarBus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泉源 贾焰 周斌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6期195-197,共3页
文章在介绍分布对象中间件技术及其应用情况的基础上,针对CAD领域中产品数据管理系统中的系统集成问题,着重介绍了基于分布对象中间件系统-StarBus3.0的主要功能,包括进行应用系统集成的通信“软总线”、系统服务、Web连接器等相关技术。
关键词 分布对象中间件 STARBUS 系统集成 CAD C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