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9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ive distribut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architecture for remote sensing images target classification with a pre-training approach 被引量:3
1
作者 LI Binquan HU Xiaohu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19年第2期238-244,共7页
How to recognize targets with similar appearances from remote sensing images(RSIs)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has become a big challenge. Recently,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is preferred in the target classif... How to recognize targets with similar appearances from remote sensing images(RSIs)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has become a big challenge. Recently,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CNN) is preferred in the target classification due to the powerful feature representation ability and better performance. However,the training and testing of CNN mainly rely on single machine.Single machine has its natural limitation and bottleneck in processing RSIs due to limited hardware resources and huge time consuming. Besides, overfitting is a challenge for the CNN model due to the unbalance between RSIs data and the model structure.When a model is complex or the training data is relatively small,overfitting occurs and leads to a poor predictive performance. To address these problems, a distributed CNN architecture for RSIs target classification is proposed, which dramatically increases the training speed of CNN and system scalability. It improves the storage ability and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RSIs. Furthermore,Bayesian regularization approach is utilized in order to initialize the weights of the CNN extractor, which increases the robustness and flexibility of the CNN model. It helps prevent the overfitting and avoid the local optima caused by limited RSI training images or the inappropriate CNN structure. In addition, considering the efficiency of the Na¨?ve Bayes classifier, a distributed Na¨?ve Bayes classifier is designed to reduce the training cost. Compared with other algorithms, the proposed system and method perform the best and increase the recognition accurac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istributed system framework and the proposed algorithms are suitable for RSIs target classification tas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REMOTE SENSING images (RSIs) TARGET classification pre-trai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of a Developing Platform of Supervisor and Management System for Industrial Process in DCS Based on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
2
作者 Chen Song-qiao Su H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0年第2期97-99,共3页
Build a general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 for industrial process supervisor and management system by combining the technology of industrial configuration and Client/Server model, and introduce the architecture and... Build a general software development platform for industrial process supervisor and management system by combining the technology of industrial configuration and Client/Server model, and introduce the architecture and topological application of this platform. It puts forward a solution to the real time problem in the industrial distributed supervisor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 industrial CONFIGU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stributed Technology of E-Business and Its Practice
3
作者 LIN Qing-yang, ZHOU Sun, JI Guo-li, ZHANG Xiao-bo, SU Qin (Department of Automation,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005, China)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293-294,共2页
With the evolution of application system, there are t wo different system architectures. One is the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system suc h as MIS and Business Software. Along with its extension, the traditional applic a... With the evolution of application system, there are t wo different system architectures. One is the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system suc h as MIS and Business Software. Along with its extension, the traditional applic ation system transforms from file-based structure to C/S and then CSS model. At the same time, following the prevalence of Internet/Intranet, Web application s ystem based on browser comes into being. In early time, Web application only pro vided functions of looking over or querying static data on browser. Bu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Intranet widely, it’s expected that more and more trad itional applications can be performed on browser, or even E-Business trades and other complicated application systems such as MIS, ERP and CRM and so on. In or der to satisfy both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and Web application, reduce the cost of developing system repeatedly, increase the repeated use of application syste m and take advantage of the functions of OOA/OOD sufficiently, a new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structure (system solution based on repeated components) comes for th. In this article, this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structure will be discuss ed in detail. Firstly, the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application system and Web application sys tem will be talked over, especiall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se tw o architectures. Secondly, the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 (system solution based o n repeated components) will be described particular. Several prevalent technolog y of component, such as COM+, CORBA and EJB, will also be illustrate d in this part. Thirdly, the practice of the technology of repeated component wi ll be discussed by analysing and designing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Science & Te chnology Articles. Lastly, the latest distributed techonlogy of E-business(Web service based on xml/soap) will be discussed. In the end, Based on summing-up o f the distributed technology of E-Business, the future distributed tenchnology of E-Business will be expec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 architecture structure distributed techno logy of component science & technology articles management Web servi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计算网络中多核任务卸载调度和资源适配研究
4
作者 李金 樊腾飞 +2 位作者 高红亮 刘科孟 谢虎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9-34,共6页
为解决边缘计算网络任务卸载中的问题,对移动边缘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设计边缘节点计算分布式架构,参考量子粒子群算法和容器技术,形成基于边缘网关架构的任务卸载优化策略;对优化策略进行仿真实验,通过改变计算任务规模以及计算任务大小... 为解决边缘计算网络任务卸载中的问题,对移动边缘关键技术进行研究。设计边缘节点计算分布式架构,参考量子粒子群算法和容器技术,形成基于边缘网关架构的任务卸载优化策略;对优化策略进行仿真实验,通过改变计算任务规模以及计算任务大小,分析任务卸载时延和耗能。结果表明:该策略能够有效降低任务卸载时延和耗能,实现边缘节点资源的充分利用,达到资源的良好适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节点 边缘计算集群 分布式架构 任务卸载 资源适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高速收发器的大容量逆变电源分布式控制架构
5
作者 杨国润 丁杰 +1 位作者 谢沁园 林克文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12,共6页
为实现大容量三相三电平全桥逆变电源的分布式控制,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收发器的分布式控制架构,并根据逆变电源需要监测的状态变量,设计了一主六从控制器的硬件架构、资源分配和通信协议;然后,测试了高速收发器的通信速率、延时和... 为实现大容量三相三电平全桥逆变电源的分布式控制,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高速收发器的分布式控制架构,并根据逆变电源需要监测的状态变量,设计了一主六从控制器的硬件架构、资源分配和通信协议;然后,测试了高速收发器的通信速率、延时和误码率;最后,在一台20 kW缩比样机和一台兆瓦级样机上对该分布式控制架构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证明了所提分布式控制架构的可行性和高速收发器的优异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控制架构 少缆化 三相三电平全桥逆变电源 高速收发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ysML的空中分布式作战体系建模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小龙 王暖臣 +2 位作者 穆歌 张旭东 李新津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共6页
为开展带有智能、无人特征的空中分布式作战体系研究,支撑装备和能力建设发展,提出一种基于SysML的体系建模方法。在梳理概念发展的基础上,总结空中分布式作战体系特点,分析其制胜机理。借鉴元建模思想,以DoDAF2.0元模型为基础构建空中... 为开展带有智能、无人特征的空中分布式作战体系研究,支撑装备和能力建设发展,提出一种基于SysML的体系建模方法。在梳理概念发展的基础上,总结空中分布式作战体系特点,分析其制胜机理。借鉴元建模思想,以DoDAF2.0元模型为基础构建空中分布式作战体系数据元模型,结合SysML图形特点遴选体系模型、构建建模框架、梳理建模流程。通过智能无人机集群作战体系的示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为新型作战体系建模提供思路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中分布式作战 体系建模 SYSML DoDAF2.0 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作战的发展与关键要素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岳勐祺 邹杰 赵凯 《火力与指挥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18,共10页
分布式作战是美军为应对大国竞争而提出的一种新型作战概念,因其自主性、协同性、分布式、低成本的特点迅速成为军事研究热点。以分布式作战的背景和目的为出发点,按照时间主线梳理了分布式作战相关概念和典型项目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分... 分布式作战是美军为应对大国竞争而提出的一种新型作战概念,因其自主性、协同性、分布式、低成本的特点迅速成为军事研究热点。以分布式作战的背景和目的为出发点,按照时间主线梳理了分布式作战相关概念和典型项目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分布式作战的特点与优势,提出未来分布式作战研究需重点关注的关键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作战 有人/无人协同 任务式指挥 开放式系统架构 人工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滁河流域防洪排涝一体化模型
8
作者 曾贤敏 范辉 +5 位作者 张非凡 陈钢 王船海 赵鹏轩 杨富宝 胡庆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37,88,共11页
基于分布式架构水循环模型,将流域划分为山丘区坡面、平原区坡面、山丘区河道、平原区河道、圩区、闸坝工程等水文特征单元,在山丘区构建新安江水文模型,平原区构建平原区水文模型、一维水动力学模型,圩区和闸坝工程分别构建圩区排涝模... 基于分布式架构水循环模型,将流域划分为山丘区坡面、平原区坡面、山丘区河道、平原区河道、圩区、闸坝工程等水文特征单元,在山丘区构建新安江水文模型,平原区构建平原区水文模型、一维水动力学模型,圩区和闸坝工程分别构建圩区排涝模型和工程调度模型,将所有模型耦合为能完整概化滁河流域各自然实体要素的防洪排涝一体化模型,并通过洪水年(2016年、2020年)山丘区与平原区典型站点洪水过程对模型的精度和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再现2016年、2020年流域洪水过程,率定与验证结果均达到甲级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河流域 分布式架构模型 防洪排涝 精细化模拟 水文水动力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感知系统信息理论与构建方法
9
作者 葛建军 唐思琦 +3 位作者 李明强 韩丛英 王彤 徐根玖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51-663,共13页
该文面向高动态强对抗战场环境下复杂感知系统在探测、跟踪及抗干扰等核心任务中的适应性难题,提出以信息驱动为核心的系统理论模型与构建方法体系。具体而言,构建基于语法、语义、语用的多层信息描述框架突破单一语法结构及表层语义的... 该文面向高动态强对抗战场环境下复杂感知系统在探测、跟踪及抗干扰等核心任务中的适应性难题,提出以信息驱动为核心的系统理论模型与构建方法体系。具体而言,构建基于语法、语义、语用的多层信息描述框架突破单一语法结构及表层语义的局限,提出系统动态演化架构打破传统静态建模与固定模式设计的应用壁垒。此外,将上述理论成果应用于分布式雷达探测系统实践,针对系统寻优的复杂性难题,设计基于有限场景交互学习机制与结构化分层优化算法,实现系统有序组织与能力涌现,为复杂战场环境下智能感知系统设计提供了理论范式与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感知系统 多层信息描述框架 系统动态演化架构 分布式雷达探测系统 分层寻优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CNN-Transformer的非视域成像
10
作者 刘帅 王明军 周熠铭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314-323,共10页
非视域(Non-Line-of-Sight,NLOS)成像是经过中介面对障碍物后的目标计算成像的技术。与传统的成像技术不同,NLOS成像技术不仅突破了物理视线的限制,而且能在复杂的环境中依赖光线散射获取目标的信息。然而光线经过多次反射和散射后,会... 非视域(Non-Line-of-Sight,NLOS)成像是经过中介面对障碍物后的目标计算成像的技术。与传统的成像技术不同,NLOS成像技术不仅突破了物理视线的限制,而且能在复杂的环境中依赖光线散射获取目标的信息。然而光线经过多次反射和散射后,会导致信号强度大幅度衰减,且经中介面反射后接收到的信号质量往往受到噪声的影响。因此,如何有效提升目标重建精度和减少噪声影响成为NLOS成像技术中的关键问题。文中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提出了一种改进CNN-Transformer神经网络,此网络通过轻量级交叉注意力机制构建双向桥接架构,将CNN与Transformer并联形成反馈循环。该设计兼具CNN(MobileNet)网络和Transformer的优点,既能利用CNN(MobileNet)提取局部特征,又能发挥Transformer在全局交互建模上的优势,使局部和全局特征在网络中进行深度交互,生成丰富的深层局部和全局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学习特征嵌入网络(LFE),模拟数据集在该网络上训练得到的平均均方根误差降低了22%;相较于其他方法,该网络在真实数据集上的重建结果表现出较强的细节还原和噪声抑制能力,且在处理未见数据集时展现了卓越的泛化能力,具有鲁棒性强、可靠性高的优点,可为复杂的成像场景提供新的技术思路和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视域成像 深度学习 TRANSFORMER 双向桥接网络架构 双向散射分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方志的剡溪风景空间分布及其内在机制研究
11
作者 翟羽佳 张蕊 章卓琪 《园林》 2025年第9期88-97,共10页
聚焦“诗路文化带”背景下剡溪风景的整体性认知与文化生成机制,构建基于共识性的风景框架,依托地方志为基础,构建“历史文本—地理空间—文化建构”三维分析模式,实现多部方志风景信息的空间化整合与分类。采用ArcGIS对剡溪风景进行空... 聚焦“诗路文化带”背景下剡溪风景的整体性认知与文化生成机制,构建基于共识性的风景框架,依托地方志为基础,构建“历史文本—地理空间—文化建构”三维分析模式,实现多部方志风景信息的空间化整合与分类。采用ArcGIS对剡溪风景进行空间分析,通过核密度、最邻近指数与标准差椭圆等方法,揭示风景呈中部密集、两翼延展的整体特征,以及不同类型风景以水为纽形成多层次文化集群并展现出沿溪点山的空间文化差异。结合文化建构的视角,梳理聚落发展、宗教信仰、名人活动、隐逸精神等多重因素在风景格局塑造中的嵌入路径,阐释剡溪风景分布特征及其内在生成机制,为剡溪风景遗产的系统保护与活态传承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剡溪 风景文化 空间分布 地方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NDVI与纹理时序特征的地块作物遥感分类
12
作者 史洁宁 吴田军 +3 位作者 黄启厅 骆剑承 任应超 徐欣雨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40,共12页
【目的】充分挖掘遥感影像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准确识别地块作物类型,为作物类型空间分布制图、产量估计及农业生产决策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以Google Earth影像为参考,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金斯县完整的地块边界,利用多时相Sen... 【目的】充分挖掘遥感影像的时间和空间信息,准确识别地块作物类型,为作物类型空间分布制图、产量估计及农业生产决策等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方法】以Google Earth影像为参考,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金斯县完整的地块边界,利用多时相Sentinel-2影像构建地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时间序列和时间—纹理二维表征图作为分类特征,NDVI时间序列捕捉作物生长的物候变化,时间—纹理二维表征图捕捉空间特征随时间的动态变化,进而使用卷积神经网络(CNN)+长短时记忆网络(LSTM)双流架构来联合时间和空间特征实现农田作物的准确识别。【结果】与仅使用NDVI时序的传统方法相比,纳入纹理时序后的方法明显提高分类精度,随机森林的分类精度由0.89提升至0.93,支持向量机的分类精度由0.88提升至0.93,表明加入空间特征的纹理时序能有效提升作物分类能力;而使用CNN+LSTM双流架构分类模型进行地块作物分类的总体精度达0.95,特别是葡萄和冬小麦的分类精度提升效果明显,F_(1)分别提升至0.90和0.92,表明相较于传统的分类器,使用CNN+LSTM双流架构可实现更精准的地块作物识别。【建议】在种植结构复杂、农作物生长习性相近的地区进行地块作物遥感分类时,考虑将纹理时序特征纳入分类体系,并使用CNN+LSTM双流架构分别捕捉作物生长的时间和空间特征。这种综合应用时间和空间信息的方法,能提升地块作物分类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物分布 地块尺度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时间序列 空间纹理特征 CNN+LSTM双流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运河诗路唐宋时期景观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力研究
13
作者 胡秋婧 朱鹏飞 +1 位作者 张蕊 史琰 《园林》 2025年第3期97-107,共11页
大运河诗路相关的诗词突显了其文化价值与影响力,分析诗词文本中提及的景观有助于探索大运河景观分布特征。以唐宋时期大运河诗路1115首诗词为研究对象,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诗词中的景观要素,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探测器方法,... 大运河诗路相关的诗词突显了其文化价值与影响力,分析诗词文本中提及的景观有助于探索大运河景观分布特征。以唐宋时期大运河诗路1115首诗词为研究对象,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提取诗词中的景观要素,并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与地理探测器方法,揭示诗词景观的时空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唐宋时期大运河诗路的景观特征差异较小,唐代景观主题归纳为“云隐山野”,宋代景观主题归纳为“林隐园居”;唐宋时期诗词景观中心分布变化较小,整体呈现“两核多点”的空间分布模式;文化因素在唐宋时期均为景观演变的核心驱动力,经济因素在宋代作用显著增强。自然因素虽独立影响力有限,但与文化和经济因素叠加后解释力显著提升。研究结果证明了基于诗词文本构建历史地理信息系统进行空间分析的可行性,为大运河景观历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大运河 唐宋景观 景观特征 时空分布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域无人集群协同架构及关键技术研究
14
作者 郭海波 王晨宇 +2 位作者 李瑞康 张亚龙 王瑞尧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9-182,共4页
相比传统有人作战模式,无人集群协同作战优势明显,已成为现代装备的研制趋势,跨域无人集群协同架构对无人集群作战效能发挥尤为重要。通过分析跨域无人集群协同作战运用模式,归纳出跨域无人集群协同架构需具备体系兼容、架构开放、去中... 相比传统有人作战模式,无人集群协同作战优势明显,已成为现代装备的研制趋势,跨域无人集群协同架构对无人集群作战效能发挥尤为重要。通过分析跨域无人集群协同作战运用模式,归纳出跨域无人集群协同架构需具备体系兼容、架构开放、去中心化、以智赋能等特点,设计提出跨域无人集群分布式协同架构,研究总结无人集群跨域协同关键技术,为跨域无人集群协同实战化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集群 分布式 协同架构 跨域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一代大型客机分布式通信导航监视系统架构研究
15
作者 冯众保 冯晓波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5-30,共6页
为提升下一代大型客机机内空间、降低飞机空重和功耗,设计一种分布式通信导航监视(communication,navigation and surveillance,CNS)系统架构。分布式CNS系统架构设计将射频(radio frequency,RF)收发传感器综合化,以及系统的大部分处理... 为提升下一代大型客机机内空间、降低飞机空重和功耗,设计一种分布式通信导航监视(communication,navigation and surveillance,CNS)系统架构。分布式CNS系统架构设计将射频(radio frequency,RF)收发传感器综合化,以及系统的大部分处理分布到靠近天线的飞机区域,系统的其余数字部分托管在通用计算平台综合模块化航空电子系统(integrated modular avionics,IMA)。结果表明,该设计能最大化利用共享资源,减少射频线缆损耗、系统设计复杂度、成本以及尺寸、重量和功耗(size,weight,and power,SWaP),为飞机设计和开发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导航监视系统 分布式无线电 架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完全分布式架构和双变控制的电动挖掘机能耗优化分析
16
作者 杨海 苏利强 +1 位作者 李怀义 刘晓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8-93,共6页
针对传统集中式架构电挖传动效率低下、续航时间短的问题,提出基于完全分布式架构和双变控制的电动挖掘机。设计挖掘机动力系统与液压系统分布式构型,并分析分布式构型的工作原理与控制方法,根据系统构型设计双变控制策略,通过AMESim-Si... 针对传统集中式架构电挖传动效率低下、续航时间短的问题,提出基于完全分布式架构和双变控制的电动挖掘机。设计挖掘机动力系统与液压系统分布式构型,并分析分布式构型的工作原理与控制方法,根据系统构型设计双变控制策略,通过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验证双变控制在单个电机泵系统中的控制效果,可知双变控制系统传动效率优于定转速控制与定排量控制。最后根据分布式系统架构与双变控制原理,搭建纯电动中型挖掘机整车仿真模型。结果表明:在相同挖掘甩方工况下,分布式架构挖机整车系统效率为71.7%,高于集中式架构传统挖机(48.5%);与传统挖掘机对比,所提双变控制分布式架构的挖掘机整车能耗降低3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挖掘机 分布式架构 双变控制 能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网络数据远程接收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17
作者 吴頔 张磊 赵红卫 《铁道机车车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载设备的数量和感知采集点的数据量呈指数型增长。尽管这为监测列车运行状况提供了便利,但产生的大量数据给服务器端造成不可忽视的数据接收压力。为此,研究如何满足大量车载终端接入的同时快速处理车载... 随着轨道交通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载设备的数量和感知采集点的数据量呈指数型增长。尽管这为监测列车运行状况提供了便利,但产生的大量数据给服务器端造成不可忽视的数据接收压力。为此,研究如何满足大量车载终端接入的同时快速处理车载终端上传的数据是至关重要的。结合列车网络远程数据的特点,采用Netty和Kafka等相关技术,构建了一套车地传输远程接收平台技术体系架构。试验结果表明车地传输远程接收平台满足数据高效处理并提升了稳定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网络数据 车地远程无线传输 远程接收平台 分布式架构 消息队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PC UA的分布式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架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扈静 柏晨 +1 位作者 张玺 葛茂根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28-1034,共7页
随着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的不断深化,感知层与应用层之间的互联互通要求不断提高。针对现有数据采集系统存在的规范性、扩展性和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一套基于对象连接与嵌入过程控制统一架构(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for pro... 随着物联网与互联网融合的不断深化,感知层与应用层之间的互联互通要求不断提高。针对现有数据采集系统存在的规范性、扩展性和适应性不足的问题,文章提出一套基于对象连接与嵌入过程控制统一架构(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 for process control unified architecture,OPC UA)协议的分布式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架构。对数据采集处理系统各个模块进行功能解耦和架构重组,分别介绍该系统硬件和软件架构;针对发布订阅模式下负载的特异性,提出一种改进的适用于OPC UA分布式订阅的负载均衡算法;最后在某车企实例验证该系统架构。结果表明,基于OPC UA的分布式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数据采集处理效果良好,证明了该系统架构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架构 分布式 基于对象连接与嵌入过程控制统一架构(OPC UA)协议 负载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载6G核心网架构与网元功能设计及验证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尚广 王超 +2 位作者 马骁 邢若粼 周傲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8-43,共16页
为全面提升卫星的在轨服务能力,将6G核心网与卫星融合。针对6G核心网在低轨卫星部署的迫切需求,设计星载6G核心网体系架构,包括分布式架构、离线自治、网元智能化等功能。对星载6G核心网主要网元进行了优化设计,包括接入与移动性管理、... 为全面提升卫星的在轨服务能力,将6G核心网与卫星融合。针对6G核心网在低轨卫星部署的迫切需求,设计星载6G核心网体系架构,包括分布式架构、离线自治、网元智能化等功能。对星载6G核心网主要网元进行了优化设计,包括接入与移动性管理、会话管理、分布式服务注册与发现等。通过在轨部署和仿真试验,验证了所提星载6G核心网体系架构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集中式星载5G核心网网元之间的平均通信时延为109.3 ms,而分布式星载6G核心网的平均通信时延为60.3 ms,相较而言降低了44.8%;此外,5G集中式服务注册和服务发现的平均时延分别为40.53 ms和40.04 ms,而6G分布式服务注册和服务发现的平均时延分别为35.18 ms和34.91 ms,分别降低13.2%和12.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轨卫星 星载6G核心网 分布式架构 离线自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计算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宇 姜新宇 +6 位作者 余辉 赵进 齐豪 廖小飞 金海 王彪 余婷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42,共23页
图计算作为分析事物之间关联关系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已成为各国政府及公司争夺的关键技术.学术界和工业界在图计算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现实场景图计算大多具有动态变化、应用需求复杂多样等特征.这给图... 图计算作为分析事物之间关联关系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已成为各国政府及公司争夺的关键技术.学术界和工业界在图计算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关键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然而,现实场景图计算大多具有动态变化、应用需求复杂多样等特征.这给图计算在基础理论、体系架构和系统软件关键技术方面提出了新的需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系列图计算系统或图计算加速器,通过高性能计算、并行计算等技术来优化图计算过程.综述国内外图计算体系结构和系统软件关键技术的研究发展现状,对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进行归纳、比较和分析,并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重大应用需求,选取与我国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领域,从典型应用分析总结图计算相关技术的行业进展.最后,就未来的技术挑战和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计算 体系结构 系统软件 图遍历 图挖掘 图神经网络 单机系统 分布式系统 加速器 行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