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区‘马瑟兰’干红与桃红葡萄酒香气成分分析
1
作者 陈佳威 秦燕飞 孙建平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11,共8页
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沙城和昌黎产区的‘马瑟兰’干红与桃红葡萄酒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测定,结合气味活性值(OAV)对葡萄酒样品的关键香气物质进行分析,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 该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沙城和昌黎产区的‘马瑟兰’干红与桃红葡萄酒中的挥发性风味成分进行测定,结合气味活性值(OAV)对葡萄酒样品的关键香气物质进行分析,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两个产区的干红葡萄酒中均共检出50种挥发性风味成分及22种关键香气物质(OAV>1)。沙城、昌黎产区桃红葡萄酒中分别检出47种、49种挥发性风味成分,沙城产区桃红、干红葡萄酒中挥发性风味成分含量(0.74 g/L、1.46 g/L)均分别高于昌黎产区桃红、干红葡萄酒(0.59 g/L、1.00 g/L)。‘马瑟兰’干红与桃红葡萄酒香气轮廓差异明显,桃红葡萄酒的果香、奶酪香气突出,直链脂肪酸乙酯、脂肪酸、乙酸异戊酯贡献较大;干红葡萄酒的果香、花香、醇香突出,支链脂肪酸乙酯、β-紫罗兰酮、2-苯乙醇、高级醇贡献较大。昌黎‘马瑟兰’干红葡萄酒花香显著,苯乙醇、苯乙醛、β-紫罗兰酮贡献较大;沙城‘马瑟兰’干红葡萄酒醇香、植物香明显,2,3-丁二醇、1-己醇贡献较大。PCA可将不同产区葡萄酒样品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产区 ‘马瑟兰’ 干红葡萄酒 桃红葡萄酒 挥发性风味成分 气味活性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叶1号’异地生长鲜叶品质成分研究初探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霈菲 吕杨俊 +7 位作者 宿迷菊 蒋玉兰 潘俊娴 王盈峰 赖建红 夏兵 张士康 朱跃进 《茶叶》 2024年第2期77-82,共6页
从2021年开始,项目组连续三年对安吉‘白叶1号’捐苗种植地的贵州普安、雷山、沿河,湖南古丈,四川青川三省五县和安吉原产地的茶树生长习性和品质进行跟踪研究。本文总结2023年春浙江、贵州和湖南茶鲜叶品质主要成分,按安吉白茶采摘标... 从2021年开始,项目组连续三年对安吉‘白叶1号’捐苗种植地的贵州普安、雷山、沿河,湖南古丈,四川青川三省五县和安吉原产地的茶树生长习性和品质进行跟踪研究。本文总结2023年春浙江、贵州和湖南茶鲜叶品质主要成分,按安吉白茶采摘标准采一芽二叶,分析了鲜叶中水浸出物等主要理化成分的含量以及异地生长的‘白叶1号’茶鲜叶品质差异。结果显示,2023年春茶‘白叶1号’异地与原产地鲜叶理化成分在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和茶氨酸含量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原产地的水浸出物总量>42%,游离氨基酸含量>4.5%,茶氨酸含量>2.5%;茶苗受捐地水浸出物含量>37%,游离氨基酸含量>5.5%,茶氨酸含量>3.0%;非基地水浸出物含量>36%,游离氨基酸含量>4.0%,茶氨酸含量>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叶1号 异地 茶鲜叶 长势 理化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虫夏草菌菌丝体中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代谢组学分析
3
作者 唐楚煜 李秀璋 +3 位作者 陈建博 梁静 王涛 李玉玲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2,共11页
为探究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菌丝体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差异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技术对3株冬虫夏草菌(玉树菌株XSH、达日菌株D... 为探究冬虫夏草菌(Ophiocordyceps sinensis)菌丝体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差异性,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技术对3株冬虫夏草菌(玉树菌株XSH、达日菌株DR、贵德菌株LJ)菌丝体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进行靶向定量检测,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signal correction and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考察样品分类情况、筛选差异代谢物。结果表明,3株菌株菌丝体中均检测到72种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发现除组氨酸外可合成蛋白质的19种氨基酸,菌株XSH的总氨基酸及必需氨基酸绝对含量均高于其他菌株。菌株XSH相比菌株DR和菌株LJ分别含有29种和28种差异氨基酸及其衍生物,菌株DR相比菌株LJ含有10种差异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此外,3株菌株菌丝体含有3个共有的差异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分别为高精氨酸、N-乙酰-L-谷氨酰胺、肌氨酸。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差异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在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通路中更活跃,不同产区冬虫夏草菌株的氨基酸含量可能受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通路的影响。基于研究结果发现不同产区的冬虫夏草菌株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存在较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虫夏草菌 氨基酸 衍生物 代谢组 不同产区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龙丰’苹果果实品质评价
4
作者 杨悦 卜海东 +5 位作者 胡颖慧 顾广军 刘畅 于文全 盖禹含 邢立伟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38-43,共6页
为筛选能提高‘龙丰’苹果果实品质的产地和管理方式,选取适宜寒地苹果栽培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温春镇、宁安市、东宁市和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12个村镇的‘龙丰’苹果为试验材料,测定单果重、pH、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 为筛选能提高‘龙丰’苹果果实品质的产地和管理方式,选取适宜寒地苹果栽培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温春镇、宁安市、东宁市和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12个村镇的‘龙丰’苹果为试验材料,测定单果重、pH、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糖酸比、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8项品质指标,通过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合主成分和聚类分析方法,评价不同产地‘龙丰’苹果果实品质。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龙丰’苹果8项品质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糖酸比的差异最大,pH差异最小;8项品质指标间均存在不同程度相关性;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筛选出糖酸比或固酸比、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3项指标为‘龙丰’苹果品质评价的核心指标,评价结果表明,宁安1、通辽2和宁安3综合排名最高;得出果园处于南坡和疏花疏果均能够提高果实的品质,综合品质表现结果总体为宁安>东宁>温春>通辽。利用主成分得分和贡献率构建果实品质的综合评价模型F_(综)=(0.422F_(1)+0.335F_(2)+0.128F_(3))/0.8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产地 ‘龙丰’苹果 品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普洱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吕海鹏 张悦 +2 位作者 杨停 施江 林智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59-64,68,共7页
为了给普洱茶产品的产地判别提供初步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分析比较了普洱茶三个主产地(临沧市、西双版纳州以及普洱市)生产的普洱茶样品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挥发性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普洱茶产品中的茶多酚和没食子酸的含... 为了给普洱茶产品的产地判别提供初步的科学依据,本研究分析比较了普洱茶三个主产地(临沧市、西双版纳州以及普洱市)生产的普洱茶样品中的主要化学成分和挥发性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产地的普洱茶产品中的茶多酚和没食子酸的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水浸出物总量、黄酮总量、游离氨基酸总量以及茶色素(茶褐素、茶红素和茶黄素)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此外,研究发现,普洱茶挥发性成分中的3,4-二甲氧基甲苯、5-甲基-1,2,3-三甲氧基-苯、橙花醇、橙花叔醇、柠檬醛、3,4,5-三甲氧基-苯甲醛、亚甲基-丁酸-二甲酯、四氢猕猴桃内酯等在不同产地普洱茶中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主成分分析可将不同产地的普洱茶样品有效地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产地 化学成分 挥发性成分 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对比分析 被引量:26
6
作者 刘国顺 王可 +2 位作者 刘静静 杨永峰 王志勇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2期26-29,32,共5页
采用GC/MS测定方法对2008年津巴布韦、宣城文昌、宣城新田、宣城寒亭、浏阳、永顺不同香气风格烤烟烟叶中的中性挥发香气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定量分析了28种重要的香味物质,并用Spss13.0对相关数据进行距离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产地烟... 采用GC/MS测定方法对2008年津巴布韦、宣城文昌、宣城新田、宣城寒亭、浏阳、永顺不同香气风格烤烟烟叶中的中性挥发香气物质的含量进行测定,定量分析了28种重要的香味物质,并用Spss13.0对相关数据进行距离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产地烟叶中28种重要香味成分的总量有一定的差异,从高到低的顺序为:宣城新田>湖南永顺>宣城文昌>湖南浏阳>津巴布韦>宣城寒亭,其中宣城新田比宣城寒亭的高了19.94%。②在所检测出的中性挥发性香气物质中,文昌、新田、津巴布韦香气成分中的巨豆三烯酮2、巨豆三烯酮3、巨豆三烯酮4、苯乙醛、吲哚和5-甲基糠醛等物质的含量均高于其它三地;③经过距离分析发现,文昌、新田的类胡萝卜素类与津巴布韦的较为相似,但是苯丙氨酸类、棕色化产物类、西柏烷类等的相似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距离分析 中性致香物质 不同产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区三种吴茱萸有效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承南 王红娟 +1 位作者 李平 林凌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86-89,共4页
对我国吴茱萸、吴茱萸变种石虎和变种疏毛吴茱萸的主要药用成分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吴茱萸3品种中,吴茱萸的药用有效成分最高;3个品种中,广西灌阳县种植的吴茱萸和石虎含碱量分别是2.846%和1.34%,明显高于其... 对我国吴茱萸、吴茱萸变种石虎和变种疏毛吴茱萸的主要药用成分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吴茱萸3品种中,吴茱萸的药用有效成分最高;3个品种中,广西灌阳县种植的吴茱萸和石虎含碱量分别是2.846%和1.34%,明显高于其他产区;疏毛吴茱萸含碱量最高的是贵州余庆县,含碱量为0.33%,明显低于吴茱萸和石虎。建议在发展吴茱萸的种类时,应重点考虑发展吴茱萸,从产地的规划上应重点考虑广西的北部和湖南的西南部及贵州的东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 疏毛吴茱萸 石虎 生物碱 HPLC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不同产地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检测方法 被引量:7
8
作者 陈述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26,共5页
为了实现不同产地中药有效成分含量的准确检测,提出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不同产地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检测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进行不同产地中药的光谱成像处理,构建不同产地中药近红外光谱图像的视觉信息采样模型,采用分块帧点... 为了实现不同产地中药有效成分含量的准确检测,提出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不同产地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检测方法。采用近红外光谱检测技术进行不同产地中药的光谱成像处理,构建不同产地中药近红外光谱图像的视觉信息采样模型,采用分块帧点检测方法进行不同产地中药近红外光谱图像特征提取和信息配准,结合模糊度特征检测方法进行不同产地中药近红外光谱图像的模糊度检测和特征识别,提取不同产地中药近红外光谱图像的成分分布特征量,采用模糊关联特征检测方法进行不同产地中药近红外光谱图像的光谱特征辨识和多尺度分解,在多维尺度空间中进行不同产地中药近红外光谱图像的特征辨识,根据特征辨识结果实现不同产地中药成分含量的定量检测。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不同产地中药有效成分含量检测的准确度较高,特征分辨能力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技术 不同产地 中药 有效成分 含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牛凯 胡亮 曹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6年第11期108-116,共9页
为了客观地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及其区域差异,对比分析国内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Hodrick-Prescott滤波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粮食主产区改革开放37年(1978^2014年)来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做出... 为了客观地分析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及其区域差异,对比分析国内的最新研究成果,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Hodrick-Prescott滤波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粮食主产区改革开放37年(1978^2014年)来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做出客观的评价。研究表明:狭义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总体上要高于广义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这与实际情况相符;各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各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的排序呈现动态的变化,且地区差异逐渐缩小;在改革开放初期、中期和后期,各粮食主产区的农业现代化效益水平分别呈现上升、调整、再上升的趋势。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粮食主产区农业现代化进程,应不断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转变农业的生产经营方式,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主产区 农业现代化 效益水平 区域差异 主成分分析 Hodrick-Prescott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乌梅的SDS-PAGE的电泳鉴别 被引量:2
10
作者 史克莉 黄凤桥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1期2079-2080,共2页
目的对炮制程度和产地不同的乌梅中蛋白成分进行电泳鉴别。方法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未经清洗的四川长兴乌梅,百顺乌梅标准炭,大邑净乌梅,大邑乌梅标准炭,净洗2次的大邑乌梅生品进行鉴别分析。结果不同... 目的对炮制程度和产地不同的乌梅中蛋白成分进行电泳鉴别。方法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技术对未经清洗的四川长兴乌梅,百顺乌梅标准炭,大邑净乌梅,大邑乌梅标准炭,净洗2次的大邑乌梅生品进行鉴别分析。结果不同产地乌梅的电泳图谱存在差异,各品种图谱基本相似。结论电泳鉴别可为中药不同产地药材蛋白质成分鉴别提供一项可靠的简便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 不同产地成分鉴别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扁形绿茶的品质成分差异分析 被引量:19
11
作者 桂安辉 高士伟 +7 位作者 叶飞 龚自明 郑鹏程 王胜鹏 刘盼盼 王雪萍 滕靖 郑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218-223,229,共7页
为了系统和全面地了解扁形绿茶的品质特征,分析来自湖北大悟、浙江磐安、安徽歙县、贵州湄潭、四川峨眉山5个产地扁形绿茶样品的感官品质、色差以及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咖啡碱、可溶性糖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 为了系统和全面地了解扁形绿茶的品质特征,分析来自湖北大悟、浙江磐安、安徽歙县、贵州湄潭、四川峨眉山5个产地扁形绿茶样品的感官品质、色差以及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水浸出物、咖啡碱、可溶性糖等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龙井茶干茶L1值(亮度值)与b1值(黄蓝色度值)分别达到38.20和19.35,均显著(P<0.05)高于其他4个产地的扁形绿茶,大方茶茶汤L3值最高。大方茶和湄潭翠芽平均水浸出物总量超过48.00%,显著(P<0.05)高于孝感龙剑茶、龙井茶及竹叶青茶。湄潭翠芽的游离氨基酸、咖啡碱、儿茶素、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均最高,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以孝感龙剑茶最高。基于各品质成分的相对含量建立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模型成功区分了5个产地的扁形绿茶样品。同时,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变量重要性因子值筛选到11种关键成分,分别是干茶E1(综合色差值)、干茶a1(红绿色度值)、干茶b1、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咖啡碱、游离氨基酸、茶汤a3、茶汤b3、茶汤L3、茶汤E3,可作为区分5个产地扁形绿茶的品质指标。本研究结果将为扁形绿茶加工工艺和品质提升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形绿茶 产地 化学成分 色差 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区雪茄茄芯烟叶关键挥发性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13
12
作者 贺佩 王以慧 +4 位作者 耿召良 方松 仇京范 徐继磊 邱军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99,共8页
为了解不同产区雪茄茄芯烟叶关键挥发性香气成分,采用HS-SPME Arrow-GC-MS法测定了印尼、巴西、多米尼加、墨西哥、海南和四川等产区雪茄茄芯烟叶中挥发性香气成分,采用OPLS-DA方法筛选出不同产区间主要差异成分,并分析了它们与感官品... 为了解不同产区雪茄茄芯烟叶关键挥发性香气成分,采用HS-SPME Arrow-GC-MS法测定了印尼、巴西、多米尼加、墨西哥、海南和四川等产区雪茄茄芯烟叶中挥发性香气成分,采用OPLS-DA方法筛选出不同产区间主要差异成分,并分析了它们与感官品质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所测样品中挥发性香气成分共124种,除新植二烯外,杂环类、酸类、酮类和酯类占总量的84%以上;含量较高的是新植二烯、2,3’-联吡啶、3-甲基戊酸、乙酸、3-乙酰基吡啶、二烯烟碱、二氢猕猴桃内酯等。不同产区中挥发性香气成分总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印尼、海南、墨西哥、巴西、多米尼加和四川,印尼的芳香族、酮类和酯类含量最高,墨西哥的醛类和酸类含量最高,海南的醛类、醇类和杂环类含量最高。共筛选出不同产区差异性物质52种,主要为醇类和杂环类。相关分析结果表明,9种挥发性香气成分与香味指标显著正相关,其中7种与果香、花香和坚果香风味密切相关。研究结果为雪茄茄芯烟叶风格特色定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产区 雪茄茄芯 关键挥发性香气成分 香味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因素对大黄有效成分含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东辉 王临艳 +3 位作者 吴红伟 张淑娟 张育贵 李越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182-185,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道地产区、产地加工、炮制、饮片对大黄有效成分含量影响的差别。方法通过查阅大黄的相关文献,归纳整理以上因素对大黄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大黄在产地、加工、饮片、炮制过程其有效含量都会发生显著改变,这将对大黄质... 目的比较不同道地产区、产地加工、炮制、饮片对大黄有效成分含量影响的差别。方法通过查阅大黄的相关文献,归纳整理以上因素对大黄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大黄在产地、加工、饮片、炮制过程其有效含量都会发生显著改变,这将对大黄质量标准制定带来巨大挑战。结论该文通过归纳总结以上因素对大黄有效成分的影响,可为后续大黄质量标准制定与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 产地加工 炮制 有效成分 含量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灰枣中主要活性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王会鱼 王国霞 +3 位作者 李春阁 卢超 武思 冯建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11期152-155,165,共5页
[目的]比较在不同产地自然环境条件下灰枣果实主要活性成分的差异。[方法]对产自河南新郑市孟庄镇、宁夏中宁县枣园乡、新疆且末县阿热勒镇3个产区的灰枣果实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差异进行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目的]比较在不同产地自然环境条件下灰枣果实主要活性成分的差异。[方法]对产自河南新郑市孟庄镇、宁夏中宁县枣园乡、新疆且末县阿热勒镇3个产区的灰枣果实的主要活性成分含量差异进行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灰枣果实性状比较分析,宁夏和新疆单果重较大,分别是69.44和62.53 g,河南单果重较小,为45.48 g;宁夏和新疆可食部分分别为64.17和59.50 g,也均大于河南。宁夏灰枣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果糖、还原糖、粗纤维含量较高,其次是新疆,河南最低。宁夏的总黄酮和cAMP的含量较高,分别为4.17 mg/g和551.6μg/g。不同产地主要的气候条件与果实品质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日照时数影响最大,其次是光照强度、昼夜温差。结果表明日照时数越长,灰枣的可溶性糖、蔗糖、葡萄糖、果糖、粗纤维、总黄酮、cAMP含量越高,反之较低;光照强度和昼夜温差越大,也会促使灰枣的可溶性糖、总黄酮、cAMP含量增高。[结论]在不同的生态环境条件下,尤其日照时数对灰枣主要活性成分影响较大,光照强度和昼夜温差也会对灰枣品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枣 不同产地 活性成分 差异比较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不同产区核桃油组成成分与氧化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周张涛 高盼 +1 位作者 章景志 何东平 《粮油食品科技》 2020年第1期17-22,共6页
选取我国西南、西北和东部三大产区的 16 种薄皮核桃分别压榨制油,测定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甘油三酯组成、总酚、生育酚、植物甾醇和氧化稳定性指数。结果表明,不同产区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亚油酸 C18∶2(51.21%~68.97%),油酸 C18... 选取我国西南、西北和东部三大产区的 16 种薄皮核桃分别压榨制油,测定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甘油三酯组成、总酚、生育酚、植物甾醇和氧化稳定性指数。结果表明,不同产区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主要为亚油酸 C18∶2(51.21%~68.97%),油酸 C18∶1(12.56%~26.04%),亚麻酸 C18∶3(6.82%~15.01%)和棕榈酸 C16∶0(3.05%~8.27%),甘油三酯包含三亚酸甘油酯 LLL(27.87%~39.47%)和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甘油酯 OLLn(17.07%~24.18%)。微量伴随物植物甾醇,生育酚和总酚含量分别为 540~1 594 mg/kg,10~1 303 mg/kg,345~2 579 mg/kg。根据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核桃油比较,可以推断出不同的种植区域地理位置和气候的差异,导致了核桃油成分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将氧化稳定性指数与脂肪酸组成、微量伴随物含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得出亚油酸,α-生育酚和总酚是影响核桃油氧化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油 不同产区 多元线性回归 成分分析 氧化稳定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