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风电占比提高对电网接地距离保护Ⅱ段整定全局影响分析
1
作者 谢钰 武志刚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8,共9页
从风电与电网间关系的角度研究风电占比提高短路电流分布变化对传统电力系统运行规则的影响。以接地距离保护Ⅱ段整定为例,首先结合风机的限流特性与继保整定规则分析风电占比提高对线路整定配合的影响;其次定义反映线路失配风险的指标... 从风电与电网间关系的角度研究风电占比提高短路电流分布变化对传统电力系统运行规则的影响。以接地距离保护Ⅱ段整定为例,首先结合风机的限流特性与继保整定规则分析风电占比提高对线路整定配合的影响;其次定义反映线路失配风险的指标——失配系数,并通过失配系数分析线路失配的影响因素;最后计算广东电网中线路的失配系数,并对受影响区域与网架、风电并网情况的关系进行分析。通过研究风电占比提高对实际电网整定的全局影响,从完善电源出力组合的角度提出了线路易失配时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电流 继电保护 接地距离保护Ⅱ段 风电 失配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海底电缆电流差动保护新方案 被引量:3
2
作者 黄玥 范春菊 王国钰 《现代电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4-592,共9页
海底电缆作为确保海上风电场并网的重要纽带,其分布电容远高于架空线路,产生的电容电流不可忽略。目前的电流差动保护判据由于没有考虑分布电容且受到负荷电流的影响,抗过渡电阻能力较差,在超长海底电缆输电线路上的适用性不高。针对现... 海底电缆作为确保海上风电场并网的重要纽带,其分布电容远高于架空线路,产生的电容电流不可忽略。目前的电流差动保护判据由于没有考虑分布电容且受到负荷电流的影响,抗过渡电阻能力较差,在超长海底电缆输电线路上的适用性不高。针对现有保护判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电流差动保护判据,该改进判据对线路中较大分布电容电流进行了补偿,解决了正常运行以及区外短路时保护误动的问题,并减小了负荷电流对差动保护动作特性的影响,从而提升了抗过渡电阻能力。在PSCAD/EMTDC平台搭建220 kV长距离电缆线路模型,对所提的改进保护方案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超长海底电缆电流差动保护新方案在确保区外故障可靠不动作的基础上,显著提高了区内故障的抗过渡电阻能力,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高压电缆长线路电流差动保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距离电力电缆 电流差动保护 分布电容 过渡电阻 电容电流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故障距离保护整定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伍美娟 陈阳 +2 位作者 梁振锋 王晓卫 宋国兵 《电网与清洁能源》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3,共7页
针对架空线与电缆的线路参数不均一,提出了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距离保护的整定优化方法。分析了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对测量阻抗的影响,两侧保护分别采用从母线起混合线路全长70%的正序阻抗和零序阻抗来计算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分析了故障... 针对架空线与电缆的线路参数不均一,提出了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距离保护的整定优化方法。分析了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对测量阻抗的影响,两侧保护分别采用从母线起混合线路全长70%的正序阻抗和零序阻抗来计算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分析了故障处于不同位置时,架空线侧和电缆侧的保护所采集的故障相电压波形特征,发现电缆侧保护所采集的故障相电压含有较大幅值的非整次谐波,故架空线侧保护采用从母线起线路全长70%的正序阻抗作为整定阻抗,而电缆侧保护采用整条线路正序阻抗的70%作为整定阻抗。利用PSCAD建立了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模型并进行故障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架空-电缆混合线路接地距离保护Ⅰ段的灵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架空-电缆混合线路 距离保护 零序电流补偿系数 整定阻抗 灵敏性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能源场站高比例接入下主流类型工频量距离保护比对 被引量:2
4
作者 王丹枫 刘素梅 +2 位作者 郑燃 李伟 于子轩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5-663,共9页
新能源场站高比例接入电网后,已有广泛应用的工频量距离保护判据存在无法准确识别电网故障的问题。文章着重从装置中保护判据与工频量提取算法入手,对比分析新能源场站高比例接入场景下不同类型距离保护算法的适应性。针对保护判据,对... 新能源场站高比例接入电网后,已有广泛应用的工频量距离保护判据存在无法准确识别电网故障的问题。文章着重从装置中保护判据与工频量提取算法入手,对比分析新能源场站高比例接入场景下不同类型距离保护算法的适应性。针对保护判据,对比分析了方向圆、多边形、比相式以及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各自的适应性,明确了能够较好适用于新能源场站高比例接入的距离保护判据。针对工频量提取算法,探究了不同类型新能源场站所提供短路电流中非周期谐波量的变化特性,进一步推导了受谐波量影响的傅里叶算法对工频量提取产生的计算误差,确定了影响工频量提取精度的关键谐波分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场站 距离保护判据 工频量提取 短路电流 谐波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效距离的源网储微电网故障保护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周前 朱丹丹 汪成根 《电力工程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23,共11页
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分布式发电技术发展迅速。基于逆变器电源的微电网是分布式发电的重要组成形式,但是其内部网络发生短路故障后难以有选择性地准确隔离故障,会造成整体停运。针对逆变器电源特点及微电... 随着能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分布式发电技术发展迅速。基于逆变器电源的微电网是分布式发电的重要组成形式,但是其内部网络发生短路故障后难以有选择性地准确隔离故障,会造成整体停运。针对逆变器电源特点及微电网结构,提出一种基于等效距离的源网储微电网线路保护方法。将线路在发生故障之后的故障信息通过调制技术来调制到线路的频率中,进而通过解调技术获得虚拟短路电流,并通过等效内电势测出故障距离。通过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验证了在4种不同电路结构情况下,包括单电源回路等,使用该方法都能算到虚拟短路电流,其相当于传统旋转电机作为电源时所输出的虚拟电流,并根据此虚拟短路电流测出逆变器电源和故障点间的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微电网 逆变器 等效距离 虚拟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电压变化特征的识别电力系统振荡的方法
6
作者 王兴国 程琪 于溯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55-4661,共7页
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交流线路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会进入动作区,导致距离保护误动作。目前我国线路距离保护I段和II段采取了振荡闭锁措施,以防止保护误动作,但是需要人工计算静稳电流定值,整定难度大;此外,线路处于重负荷状态时,会误闭锁... 电力系统发生振荡时交流线路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会进入动作区,导致距离保护误动作。目前我国线路距离保护I段和II段采取了振荡闭锁措施,以防止保护误动作,但是需要人工计算静稳电流定值,整定难度大;此外,线路处于重负荷状态时,会误闭锁距离保护,闭锁期间,线路故障无法切除。该文分析了系统振荡期间保护安装处电压余弦分量(Ucosφ)特征,系统振荡期间,Ucosφ变化范围是[-1 p.u.,1 p.u.];正常运行时,|Ucosφ|变化范围是[0.707 p.u.,1 p.u.];线路发生故障后,Ucosφ固定且数值较小,根据上述特征差异,提出了利用Ucosφ识别系统振荡与线路故障的方法。该方法利用Ucosφ替代静态稳定电流,无需人工整定,自适应识别系统振荡及线路故障,在系统振荡且会导致距离保护误动时,闭锁距离保护;线路故障时,可靠不闭锁距离保护,利用实时数字仿真系统进行了仿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振荡 交流线路 距离保护 静稳电流 保护误动 电压余弦分量 振荡闭锁 线路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工频量补偿算法的长线距离保护 被引量:21
7
作者 索南加乐 顾嘉 +2 位作者 薛晓辉 刘东 焦在滨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57-60,78,共5页
特高压长线路的分布参数特性使传统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不与故障距离成正比,容易造成保护的超越或拒动。文中分析距离保护正确动作的条件:测距误差不大于故障距离与整定距离之差,提出将保护安装处的电流、电压补偿到距离Ⅰ段末端测距。... 特高压长线路的分布参数特性使传统距离保护的测量阻抗不与故障距离成正比,容易造成保护的超越或拒动。文中分析距离保护正确动作的条件:测距误差不大于故障距离与整定距离之差,提出将保护安装处的电流、电压补偿到距离Ⅰ段末端测距。仿真表明,该算法提高了距离Ⅰ段末端的测距精度,符合保护正确动作的条件,使保护正确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保护 补偿算法 工频 分布电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Π模型时域电容电流补偿的电流差动保护研究 被引量:73
8
作者 索南加乐 张怿宁 +1 位作者 齐军 焦在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18,共7页
传统的电容电流相量补偿方法不能补偿暂态电容电流,难以满足超高压长线电流差动保护的要求。该文提出了输电线路Π模型的电容电流的时域补偿方法,利用微分方程模型对瞬时值进行补偿计算,能够有效补偿暂态和稳态电容电流。通过对该时域... 传统的电容电流相量补偿方法不能补偿暂态电容电流,难以满足超高压长线电流差动保护的要求。该文提出了输电线路Π模型的电容电流的时域补偿方法,利用微分方程模型对瞬时值进行补偿计算,能够有效补偿暂态和稳态电容电流。通过对该时域补偿方法和贝瑞隆线路模型法的具体分析和ATP仿真比较表明,贝瑞隆线模法在理论上能够完全补偿电容电流,但其要求采样频率高,计算量大,现有保护装置的采样速率和通道传输速率尚不能满足其要求;基于Π模型时域补偿法的差动保护适合应用短数据窗的小矢量算法,保护动作速度可提高到5ms,保护的灵敏度和选择性均有明显的提高,而且计算量小,不需要提高采样频率,不增加通信量,适合应用于现有保护装置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差动保护 电容电流补偿 超高压长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频变化量距离元件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6
9
作者 索南加乐 何方明 +3 位作者 焦在滨 王志恩 侯卓 刘仁寰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59-65,共7页
对采取固定门槛的工频变化量距离元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其保护范围随系统阻抗、负荷、可靠系数的增大而减小的结论,并指出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与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在形式上是相似的,将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判据中的短路电流置换为故... 对采取固定门槛的工频变化量距离元件的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其保护范围随系统阻抗、负荷、可靠系数的增大而减小的结论,并指出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与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在形式上是相似的,将自适应电流速断保护判据中的短路电流置换为故障分量电流,就得到了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的判据。在分析衰减直流分量对全周傅氏算法、半周傅氏算法及R-L模型算法影响的基础上,得出R-L模型算法受衰减直流分量影响最小的结论。EMTP实际仿真数据验证了该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系统 工频变化量 距离保护 自适应电流保护 保护范围 衰减直流分量 固定门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故障限流器和故障过渡电阻的接地距离保护补偿算法 被引量:11
10
作者 邹亮 李庆民 +1 位作者 刘洪顺 田冬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6-60,共5页
针对串入氧化锌避雷器式故障限流器后的双端电源系统,在不改变姆欧继电器阻抗特性圆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可消除限流电抗和故障过渡电阻双方面影响的接地距离保护补偿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氧化锌避雷器式故障限流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得到其... 针对串入氧化锌避雷器式故障限流器后的双端电源系统,在不改变姆欧继电器阻抗特性圆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可消除限流电抗和故障过渡电阻双方面影响的接地距离保护补偿算法。该算法通过分析氧化锌避雷器式故障限流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得到其暂态等效模型以补偿限流电抗的影响;通过将双端电源系统的故障过渡电阻分解为2个不同电阻的并联得到2个相对独立的单端电源故障系统的组合,并测量保护安装处的有功功率补偿故障过渡电阻对接地距离保护的影响。基于PSCAD/EMTDC软件的仿真结果表明,当相角差不大时发生接地故障,采用该算法能较准确反映故障点至保护安装处的距离,并可有效避免姆欧继电器的拒动现象,保持其良好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限流器 故障过渡电阻 距离保护 仿真 补偿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双回线中串补电容对零序电抗型距离保护的影响 被引量:22
11
作者 刘家军 闫泊 +1 位作者 姚李孝 梁振锋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264-270,255,共8页
研究串联电容补偿对平行双回线保护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从零序电抗型距离保护判据出发,推导出在含有串联电容补偿的平行双回线中,保护安装处零序电流与故障处零序电流的关系。从理论分析得出影响零序电抗型距离保护范围的根本因素是采... 研究串联电容补偿对平行双回线保护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从零序电抗型距离保护判据出发,推导出在含有串联电容补偿的平行双回线中,保护安装处零序电流与故障处零序电流的关系。从理论分析得出影响零序电抗型距离保护范围的根本因素是采用保护安装处零序电流相位来代替故障处零序电流相位。在含有串联电容补偿的平行双回线中,串联电容的补偿度、故障位置及零序参数会影响零序电抗型距离保护的范围。ATP仿真结果表明:在含有串联电容补偿的双回线中,传统零序电抗型距离保护范围缩小。适用于含串联补偿电容的平行双回线的零序电抗型距离保护的新算法有待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串联电容补偿 平行双回线 距离保护 零序电流 ATP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电网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动作特性分析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健康 索南加乐 +3 位作者 何方明 粟小华 汪宁渤 马彦宏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8-103,共6页
分析了交直流混联电网中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的动作特性。换流站附近交流线路发生故障时,由于控制系统的快速调节,直流侧对外表现为弱电源系统,具有弱馈的特点。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的动作范围与系统等值阻抗和整定阻抗之比有关,该比值越... 分析了交直流混联电网中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的动作特性。换流站附近交流线路发生故障时,由于控制系统的快速调节,直流侧对外表现为弱电源系统,具有弱馈的特点。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的动作范围与系统等值阻抗和整定阻抗之比有关,该比值越大,保护动作范围就越小。因此,直流系统的存在会造成工频变化量距离保护动作范围大幅缩小甚至没有保护范围。最后,以实时数字仿真器试验数据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电网 直流输电 工频变化量 距离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塔双回线接地距离保护零序电流补偿系数分析及整定方法改进 被引量:11
13
作者 姜宪国 刘宇 +2 位作者 周泽昕 杜丁香 李仲青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14,30,共7页
比较了4种典型运行方式下双回线零序补偿系数K的大小,分析了目前单、双K值整定方法的特性。分析发现:单K值整定中,当整定阻抗达到一定值时,可能导致保护误动和拒动;双K值整定针对不同段保护采用不同K值,理论上更为合理。现行双K值整定... 比较了4种典型运行方式下双回线零序补偿系数K的大小,分析了目前单、双K值整定方法的特性。分析发现:单K值整定中,当整定阻抗达到一定值时,可能导致保护误动和拒动;双K值整定针对不同段保护采用不同K值,理论上更为合理。现行双K值整定方法中,接地距离保护Ⅰ段采用的K值并非为各种运行方式下的最小K值,在双回线一端母线解列时存在误动风险,对此提出采用一回线检修运行方式下的K值和一端母线解列运行方式下的最小K值的加权平均值作为接地距离Ⅰ段零序补偿系数。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双K值整定方法性能优于传统单、双K值整定方法,能够兼顾接地距离保护Ⅰ段的可靠性和接地距离保护Ⅱ段的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塔双回线 继电保护 接地距离保护 运行方式 零序电流补偿系数 整定 可靠性 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备应对过负荷能力的距离保护原理 被引量:13
14
作者 柳焕章 周泽昕 +1 位作者 王德林 王兴国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43-2947,共5页
针对大停电事故中距离保护因过负荷误动的问题,通过比较电压平面和阻抗平面上的过负荷特征,提出了基于电压平面的距离保护应对过负荷策略。本策略分2部分:基于Ucosφ的过负荷与相间故障识别方法,过负荷时Ucosφ较大,相间故障时Ucosφ较... 针对大停电事故中距离保护因过负荷误动的问题,通过比较电压平面和阻抗平面上的过负荷特征,提出了基于电压平面的距离保护应对过负荷策略。本策略分2部分:基于Ucosφ的过负荷与相间故障识别方法,过负荷时Ucosφ较大,相间故障时Ucosφ较小;基于正序补偿电压和相补偿电压相位特征的过负荷与单相接地故障识别方法,单相经过渡电阻接地故障时,正序补偿电压超前相补偿电压相位,线路过负荷时,正序补偿电压与相补偿电压相位一致。根据上述特征实现了过负荷与故障的区分,避免了距离保护因过负荷误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 距离保护 过负荷 电压平面 正序补偿电压 相补偿电压 Ucos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电网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1
15
作者 杨振纲 李力 +1 位作者 李扬絮 王珂 《南方电网技术》 2011年第5期90-93,共4页
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已成为制约电网负荷增长和电网发展的突出因素。分析了广东电网500 kV母线和220 kV母线的短路电流超标特性及原因,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对短路电流的控制措施,诸如配电装置改造、分层分区供电、关键线路加装基于晶闸... 短路电流超标问题已成为制约电网负荷增长和电网发展的突出因素。分析了广东电网500 kV母线和220 kV母线的短路电流超标特性及原因,并针对不同的情况提出了对短路电流的控制措施,诸如配电装置改造、分层分区供电、关键线路加装基于晶闸管保护型串联补偿(TPSC)技术的短路电流限制器、主变压器中性点加装小电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路电流 分区供电 晶闸管保护型串联补偿(TPSC) 变压器 中性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相补偿距离继电器在振荡且伴随单相接地故障下的动作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崔柳 董新洲 +2 位作者 施慎行 王宾 DOMINIK Bak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214-222,共9页
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距离保护多采用阻抗距离继电器为核心元件。阻抗距离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需配合振荡闭锁元件构成保护,使得距离保护变得复杂。以多相补偿距离继电器为核心的距离保护能够防止振荡对距离保护的影响而无需时间闭... 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距离保护多采用阻抗距离继电器为核心元件。阻抗距离继电器受系统振荡影响,需配合振荡闭锁元件构成保护,使得距离保护变得复杂。以多相补偿距离继电器为核心的距离保护能够防止振荡对距离保护的影响而无需时间闭锁元件。因此,对多相补偿距离继电器动作特性进行深入分析是十分必要的。通过分析多相补偿距离继电器的动作判据,给出了多相补偿距离继电器包含的3个元件在系统振荡且发生单相接地故障情况下的动作特性,包括反映故障相元件的拒动范围和反映非故障相元件的误动范围,并指出了其在构成距离保护II段、III段时的不足。PSCAD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得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保护 电力系统振荡 多相补偿距离继电器 单相接地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距离保护Ⅲ段防过负荷误动的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辉 宋斌 +1 位作者 胡钰林 李友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126-131,共6页
针对传统距离保护Ⅲ段不能正确识别过负荷和故障的问题,详细研究了过负荷和故障情况下电流不对称度、Ucosφ和电压相位变化等电气特点的特征差异,提出了一种识别过负荷和故障的新方法。此方法基于电流不对称度、故障处电弧电压与系统中... 针对传统距离保护Ⅲ段不能正确识别过负荷和故障的问题,详细研究了过负荷和故障情况下电流不对称度、Ucosφ和电压相位变化等电气特点的特征差异,提出了一种识别过负荷和故障的新方法。此方法基于电流不对称度、故障处电弧电压与系统中最低电压的差异以及电压相位变化,不仅实现了对称过负荷与各种故障的识别,而且通过比较不对称过负荷和单相高阻接地时电压相位变化差异解决了不对称过负荷和单相高阻接地故障的识别技术难题。通过RTDS仿真试验,验证了该方法既可有效防止对称和不对称过负荷时距离保护Ⅲ段误动,又能够保证在各种故障时可靠开放距离保护Ⅲ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流转移 距离保护Ⅲ段 电流不对称度 过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布参数模型的突变量距离保护新算法 被引量:6
18
作者 钱国明 陈福锋 +2 位作者 李玲 薛明军 王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78-80,87,共4页
简单介绍了传统的突变量距离保护原理,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突变量距离保护算法。新算法采用更为精确的分布参数模型计算补偿电压的突变量,从原理上解决了非周期分量对于突变量距离保护的影响,提高了区外故障时保... 简单介绍了传统的突变量距离保护原理,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型突变量距离保护算法。新算法采用更为精确的分布参数模型计算补偿电压的突变量,从原理上解决了非周期分量对于突变量距离保护的影响,提高了区外故障时保护的安全性。详细分析了非周期分量的频谱特性,并验证了新算法对于非周期分量的适应性。EMTP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算法的正确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距离保护 灵敏度 补偿电压 分布参数模型 工频变化量 故障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路距离保护应对事故过负荷的策略 被引量:22
19
作者 柳焕章 周泽昕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5期112-117,共6页
目前输电线路距离保护完全依赖于整定计算来躲过过负荷,而世界上诸多大停电事故均与事故过负荷相关,负荷转移后距离保护动作会引起事故扩大,因此必须寻找新的对策来防止线路距离保护在事故后过负荷时误动。摒弃了惯用的距离保护阻抗平面... 目前输电线路距离保护完全依赖于整定计算来躲过过负荷,而世界上诸多大停电事故均与事故过负荷相关,负荷转移后距离保护动作会引起事故扩大,因此必须寻找新的对策来防止线路距离保护在事故后过负荷时误动。摒弃了惯用的距离保护阻抗平面,提出基于电压平面的判据,该判据以补偿电压作为动作量,通过选择一个极化量作为参考量,在电压平面上构造一个动作区域,当动作量落在动作区域内时动作。在电压平面上,负荷点会落在两端电源的连线上,与阻抗平面相比,保护更加易于确定是否动作。该判据从根本上区分了负荷与短路,有效地解决了负荷转移后距离保护动作的问题,其应用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仿真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负荷限制 距离保护 补偿电压 电压余弦分量 电流不对称度 正序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短波段输电线路无源干扰防护间距求解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26
20
作者 唐波 文远芳 +1 位作者 张小武 赵志斌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9期129-137,共9页
为更准确地计算输电线路对各类无线台站的无源干扰防护间距,对仿真模型、干扰极大值频率和防护间距计算方法进行研究。仿真模型采用垂直极化平面波进行激励,线路铁塔仿真为面模型,地线仿真为线模型,阐述了线?面模型接点处的基函数及求... 为更准确地计算输电线路对各类无线台站的无源干扰防护间距,对仿真模型、干扰极大值频率和防护间距计算方法进行研究。仿真模型采用垂直极化平面波进行激励,线路铁塔仿真为面模型,地线仿真为线模型,阐述了线?面模型接点处的基函数及求解方法。结合当前输电线路无源干扰谐振频率发生在整数倍波长回路谐振频率和λ/4谐振频率的观点,计算了垂直极化平面波激励下的输电线路感应电流和不同观测点处的无源干扰水平。结果表明平面波激励下的无源干扰最大值出现的频率符合1倍波长回路谐振频率,不符合λ/4谐振频率;当频率达短波频段后,整数倍波长回路谐振频率不再适用。提出了输电线路无源干扰防护间距的求解方法,以调幅广播收音台一级台为例,求解了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对其的防护间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无源干扰 防护间距 谐振频率 线-面模型 感应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