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6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ational scale of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 based on system dynamics
1
作者 刘有军 景啸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11年第1期26-34,共9页
Urban rail transit(URT)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its advantages of high speed,large capacity,high efficiency and low pollution.Estimating URT network scale is the key to... Urban rail transit(URT) has been playing an important role in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ith its advantages of high speed,large capacity,high efficiency and low pollution.Estimating URT network scale is the key to ensure the scientificity and feasibility of its construction.The existing studies on rational scale of URT network have not dealt with the interac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system dynamics model of rational URT network scale determination,consider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URT construction and city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well as the dynamic equilibrium of capital supply and traffic demand,and the verification of the model validity by applying it to the case of Wuhan City's URT 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rail transit (URT) network scale city economy system dyna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timation method for a skip-stop operation strategy for urban rail transit in China 被引量:8
2
作者 Zhichao Cao Zhenzhou Yuan Dewei Li 《Journal of Modern Transportation》 2014年第3期174-182,共9页
The skip-stop operation strategy (SOS) is rarely applied to Chinese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s because it is a simple scheme and a less universally popular transportation service. However, the SOS has performance a... The skip-stop operation strategy (SOS) is rarely applied to Chinese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s because it is a simple scheme and a less universally popular transportation service. However, the SOS has performance advantages, in that the total trip time can be reduced depending on the number of skipped stations, crowds of passengers can be rapidly evacuated at congested stations in peak periods, and the cost to transit companies is reduced. There is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reducing the trip time under the SOS and increasing the passengers' waiting times under an all-stop scheme. Given this situation, the three objectives of our study were to minimize the waiting and trip times of all passengers and the travel times of trains. A comprehensive estimation model is presented for the SOS. The mechanism through which the trip time for all passengers is affected by the SOS is analyzed in detail. A 0-I integer programming formulation is established for the three objectives, and is solved using a tabu search algorithm. Finally, an example is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estimation method for the SOS is capable of optimizing the timetable and operation schemes for a Chinese urban rail transit net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il transit algorithm Skip-stop operation strategy network Integer programming Chinese urban GENE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世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统计与分析综述
3
作者 韩宝明 李卓一 +8 位作者 靳雨馨 鲁放 胡江枫 黄思齐 王丁宁 张植 高婕 封方威 桑雁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共12页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服务于城市的通勤铁路(市域(郊)铁路)和传统城市轨道交通,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24年底,全球共有79个国... 参考国际上较为通行的统计标准,将城市轨道交通分为服务于城市的通勤铁路(市域(郊)铁路)和传统城市轨道交通,传统城市轨道交通分为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三大类,对世界城轨交通运营现状进行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24年底,全球共有79个国家和地区的562座城市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44730.14 km,其中地铁、轻轨和有轨电车分别占51.24%、10.43%和38.34%。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含港澳台)累计有65座城市开通运营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12844.57 km,其中中国内地运营里程12168.77 km。2023年,全球59个国家共188座城市累计运送客流713.78亿人次,平均负荷强度0.85万人次/(d·km),其中中国(含港澳台)地铁年客流量为318.10亿人次。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持续稳步发展,线网规模和客流规模继续居全球第一。全球共有54个国家和地区的233座城市开通通勤铁路,总里程达64195.23 km,中国(含港澳台)共有21座城市开通通勤铁路,运营里程达2974.40 km。通过分析国内外重点国家的线网规模及发展状况可推测,中国通勤铁路的建设以及不同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有着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城市轨道交通 线网规模 客流量 统计分析 通勤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选择估计方法
4
作者 朱国 章澜岚 +4 位作者 刘家俊 杨皓帆 殷立超 张宁 张恒文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9-105,共7页
城市轨道交通的成网运行,带来了客流路径选择的多样性。依据现有自动售检票系统(AFC)交易数据和概率推断方法,难以准确获知乘客的网络路径选择,完成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和票务清分等工作。利用网络站点信息构建城市轨道拓扑网络,搜寻O... 城市轨道交通的成网运行,带来了客流路径选择的多样性。依据现有自动售检票系统(AFC)交易数据和概率推断方法,难以准确获知乘客的网络路径选择,完成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分配和票务清分等工作。利用网络站点信息构建城市轨道拓扑网络,搜寻OD对可行路径集合,并利用AFC交易数据、手机信令数据、列车时刻表数据等多源数据构建非线性优化模型,推断乘客出行的路径选择。基于南京地铁网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有效性和鲁棒性。本研究可以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及票务清分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自动售检票系统 多源数据 出行路径选择 非线性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轨道交通乘客年龄属性推断方法
5
作者 许心越 陈培升 +3 位作者 刘晶 张安忠 卢锦生 宋雨洁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针对轨道交通乘客年龄属性信息缺失以及难获取的问题,融合地铁AFC和城市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挖掘反映乘客年龄的出行特征,提出一种深度神经网络和自动编码器结合的乘客年龄属性推断模型。首先利用多源数据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并提取与... 针对轨道交通乘客年龄属性信息缺失以及难获取的问题,融合地铁AFC和城市土地利用等多源数据挖掘反映乘客年龄的出行特征,提出一种深度神经网络和自动编码器结合的乘客年龄属性推断模型。首先利用多源数据从时间和空间角度分析并提取与乘客年龄属性相关的6个出行特征(出行频率、出行时段分布、首次/末次出行时间、OD经纬度、出行时耗、目的地POI),构建乘客出行特征矩阵作为模型输入。特别的是,考虑服务能力的加权POI,以增强对目的地吸引强度刻画的准确性。分析不同年龄乘客到每个站点的出行频率,构建乘客出行稀疏矩阵,作为模型空间信息的补充输入。为学习并提取乘客出行特征间的关系和时空相关性,利用DNN对特征间关系进行捕捉;为学习乘客出行稀疏矩阵中隐含的空间关系,利用AE对稀疏矩阵压缩并进行编码和解码。最后,选取广州地铁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与SVM,DT,MLP,AdaBoost等方法相比,DNN+AE模型的准确率分别提升了13.83%,8.01%,5.66%,4.98%,其中,老人的年龄属性推断精度最高,达到了77.51%,学生、成人的年龄属性推断精度分别达到了74.69%,68.89%。考虑服务能力的加权POI对乘客年龄属性推断结果有明显的改进。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乘客年龄属性推断,为智慧地铁运营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年龄属性推断 深度神经网络 自动编码器 多源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车底出段时空路径与列车时刻表一体化优化研究
6
作者 李超 唐金金 +3 位作者 白紫熙 赵晴晴 董秋含 邵欣昀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34,共11页
为在满足乘客出行需求的条件下降低列车运行成本,确保列车运行图的可行性,重点针对车底出段时空路径与时刻表一体化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其中,车底出段时空路径规划问题用于确定车底的出段位置及其驶入正线车站的到达时间,时刻表问题用于... 为在满足乘客出行需求的条件下降低列车运行成本,确保列车运行图的可行性,重点针对车底出段时空路径与时刻表一体化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其中,车底出段时空路径规划问题用于确定车底的出段位置及其驶入正线车站的到达时间,时刻表问题用于确定担当运输任务列车的到发时刻。车底出段时空路径及时刻表的合理性是列车运行图可行性的重要保障。引入列车区间运行模式作为状态维度,构建描述车底运行的时空状态网络。基于此,进一步考虑客流需求与列车运行约束,以最小化列车运行成本与乘客出行成本为目标,实现车底出段时空路径与列车时刻表的一体化优化。通过拉格朗日松弛,将原问题转化为经典的最短路搜索问题,并提出启发式动态规划算法进行求解。以重庆地铁3号线为例验证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相比基于经验编制得到的列车运行计划,该模型与算法能够有效地降低乘客的出行成本和企业的运营成本,列车运行计划的总成本降低27.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出段时空路径 列车时刻表 时空状态网络 启发式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成环境影响下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多步短时预测
7
作者 李之红 郄堃 +2 位作者 王健宇 许晗 陈金政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72,共13页
为挖掘客流的复杂时空耦合关系,解析建成环境影响下的轨道交通客流出行规律,本文提出一种考虑城市建成环境的时空双层超图神经网络模型(Spatial Temporal-Double Hypergraph Neural Network,STDHGNN)。模型分为双层超图神经网络和时间... 为挖掘客流的复杂时空耦合关系,解析建成环境影响下的轨道交通客流出行规律,本文提出一种考虑城市建成环境的时空双层超图神经网络模型(Spatial Temporal-Double Hypergraph Neural Network,STDHGNN)。模型分为双层超图神经网络和时间序列模块,双层超图神经网络模块用于挖掘轨道交通线路站点间的高阶连通关系和相邻同类建成区域站点的集群关系,时间序列模块用于表征历史客流数据的时间依赖关系。同时,以建成环境和线路作为变量构造新的损失函数,旨在剖析建成环境的影响,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最后,以武汉轨道交通数据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考虑建成环境和轨道站点高阶连通关系对客流预测精度的提升效果显著,本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和平均绝对误差(MAE)值分别为52.04和29.32,比基线模型降低了22%以上,性能显著优于基线模型;通过消融实验验证了融合轨道高阶联通关系和建成环境对模型性能的贡献,其中,单步预测任务中,考虑这两种因素使模型性能分别提升了6%和9%,多步预测任务中,分别提升了4%和12%;构造的融合建成环境因素的可解释损失函数,提高了模型的预测性能,同时,使模型具备更好的科学性和可解释性。研究成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客流管理和列车调度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客流多步预测 超图时空网络 城市轨道交通 建成环境影响 可解释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演化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关键站点识别
8
作者 赵千 陈湘生 +2 位作者 胡明伟 韩凯航 苏栋 《市政技术》 2025年第2期1-9,共9页
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韧性,识别复杂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动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复杂网络模型,结合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和交通运输服务能力,从网络演化的角度识别不同发展阶段下的网络关键节点。通过对深圳市轨道交通... 为提升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韧性,识别复杂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具有重要意义。构建了动态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复杂网络模型,结合网络拓扑结构特征和交通运输服务能力,从网络演化的角度识别不同发展阶段下的网络关键节点。通过对深圳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分析,结果表明在网络的起步建设阶段(2004-2013年),中介中心性高的节点对网络连通性影响显著;而在快速发展阶段(2014-2022年)和网络成熟阶段(2023年以后),度中心性高的换乘节点则对网络韧性更为关键。该研究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风险管理和应急响应提供了理论支持,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讨在实际客流加权和灾害扰动下的韧性评估与提升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网络演化 复杂网络 关键节点 网络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互通2.0:基于多层级网络效率的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模式研究
9
作者 朱金津 夏海山 +1 位作者 刘晓彤 徐然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9,共10页
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后城市空间进入更高的网络层级发展阶段,如何提升都市圈空间效能成为研究重点。首先,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当前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分析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协同模式的研究特点与不足。其次,将网络与流动思想... 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后城市空间进入更高的网络层级发展阶段,如何提升都市圈空间效能成为研究重点。首先,通过文献计量方法对当前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分析互联互通的轨道交通网络与城市空间协同模式的研究特点与不足。其次,将网络与流动思想纳入研究,进一步以多层级网络效率为切入点,分析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网络结构和功能协同发展的关键要素,提出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的互联互通2.0模式,从网络结构的联通性、网络节点的耦合性以及要素流的流动性3个方面强化协同关系。最后,结合案例提出我国互联互通更高阶段的发展方向,理论上强调网络的层级性、节点性以及流之间的相互作用,实践上提升多层次轨道交通枢纽的网络联通性与耦合性,研究成果可以为轨道交通与城市空间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多层级网络 互联互通 城市空间效率 文献计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近郊区接驳轨道站点的社区公交线网设计研究
10
作者 朱震军 许馨方 +2 位作者 李晴 过秀成 冯昕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2,97,共6页
为研究多条公交线路衔接多个轨道站点的城市近郊区社区公交线网设计模式,基于公交客流OD数据、矢量路网数据,筛选公交候选站点集。分析社区公交线网设计影响因素,建立以乘客出行成本最小化和服务客流最大化为目标的社区公交线网设计模型... 为研究多条公交线路衔接多个轨道站点的城市近郊区社区公交线网设计模式,基于公交客流OD数据、矢量路网数据,筛选公交候选站点集。分析社区公交线网设计影响因素,建立以乘客出行成本最小化和服务客流最大化为目标的社区公交线网设计模型,采用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求解,以苏州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检验了该模型对多条公交线路衔接多个轨道站点设计模式的适用性,对于引导居民选择“轨道交通+社区公交”出行、促进多模式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近郊区 轨道交通 社区公交 线网设计 多目标规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骨架识别的城轨车站监控视频乘客行为特征辨识研究
11
作者 管洋 贾利民 +1 位作者 陶思涵 豆飞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1,共6页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传统监控分析方法对视频监控图像(如摔倒、晕倒和打斗等异常行为识别)漏识率高、参数调整复杂,且难以高效地应用于现实城轨车站监控场景,针对此问题,采用基于骨架模式识别的人体姿态特征辨识框架,引入基于人体骨架的姿... 城市轨道交通领域传统监控分析方法对视频监控图像(如摔倒、晕倒和打斗等异常行为识别)漏识率高、参数调整复杂,且难以高效地应用于现实城轨车站监控场景,针对此问题,采用基于骨架模式识别的人体姿态特征辨识框架,引入基于人体骨架的姿态估计技术,采用Alpha Pose模型对乘客姿态进行精确估计,并结合时空图卷积网络(spatial temporal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s,ST-GCN)模型的方法,实现对城轨车站监控场景中异常行为的辨识。在COCO数据集和MPII数据集上分别达到了72.3 mAP和82.1 mAP的效果,相比较于Open Pose模型提升高达17%,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方法不仅提高了乘客行为的识别速度,同时具备对复杂场景的适应能力,为城轨安全监控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骨架识别 模式识别 城轨车站安全 乘客行为特征辨识 ST-GC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网融合下城市轨道交通自适应站台门设计与分析
12
作者 王玉珏 陈卓 +1 位作者 马松 刘潇洋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4,共5页
针对四网融合中不同线路、车型间站台门系统的兼容性问题,本研究提出自适应站台门系统设计方案,包括改进机械结构、优化控制系统算法、提升智能化水平及增强间隙探测系统能力等在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旨在提高站台门系统的灵活... 针对四网融合中不同线路、车型间站台门系统的兼容性问题,本研究提出自适应站台门系统设计方案,包括改进机械结构、优化控制系统算法、提升智能化水平及增强间隙探测系统能力等在内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这些方案旨在提高站台门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以更好地适应不同车型和运营模式的需求。通过多种车型的适应,减少车站规模,降低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本。研究成果以期为城市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背景下的站台门系统升级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四网融合 站台门系统 多车型 自适应站台门 方案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发灾害下考虑地铁网络脆弱性的应急资源调度方法
13
作者 李林超 魏璞瑄 杜博文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2,共11页
为合理高效地分配应急物资,兼顾应急物资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确保在突发灾害发生初期能迅速、有效地响应,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针对突发灾害下站点可能被破坏从而影响整体网络运行的情况,考虑轨道交通网络的脆弱性,采用基于集... 为合理高效地分配应急物资,兼顾应急物资运输成本和运输时间,确保在突发灾害发生初期能迅速、有效地响应,以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为例,针对突发灾害下站点可能被破坏从而影响整体网络运行的情况,考虑轨道交通网络的脆弱性,采用基于集体影响力的关键节点识别方法,对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各个站点进行优先权排序,将其作为优先权系数考虑到优化模型中,进而建立一个以最短应急调度时间、最小应急调度成本和最小惩罚成本为目标的多目标应急资源调度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求解,确立有效的应急资源调度策略,旨在最大化应急响应效率并保证高优先级的资源供应。通过对比验证深圳市和上海市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算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不仅考虑了轨道交通网络的脆弱性,还能够有效平衡应急物资分配的成本和效率,特别是在物资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能优先满足关键节点的需求,显著降低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受到突发事件冲击而受到影响的风险,有效保障整体网络的稳定运行。研究结果识别出容易被忽略但对整体网络至关重要的弱连接站点,同时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在突发灾害情况下的应急资源调度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提高城市应对突发灾害的整体能力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网络脆弱性 应急资源调度 多目标优化模型 集体影响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评估体系及改善对策研究
14
作者 颜建新 王涛 +1 位作者 吴璐帆 张彬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2,共10页
针对传统三网融合评估体系仅考虑轨道接驳设施的“有无”,而忽略设施运行的“好坏”,导致无法评估并解决因供需矛盾突出、出行体验较差而诱发的接驳不便问题;在保留部分“设施有无”指标的基础上,引入“供需匹配”及“使用体验”层面的... 针对传统三网融合评估体系仅考虑轨道接驳设施的“有无”,而忽略设施运行的“好坏”,导致无法评估并解决因供需矛盾突出、出行体验较差而诱发的接驳不便问题;在保留部分“设施有无”指标的基础上,引入“供需匹配”及“使用体验”层面的指标,并系统性构建“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评估体系,从设施融合、网络融合及运营融合等方面提出关键资源配置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评估体系可充分保障轨道接驳的便捷性、舒适性与安全性,对于大中城市系统性开展三网融合改善具有丰富的理论及实践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 三网融合 接驳评估体系 设施融合 网络融合 运营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能量调度管理系统研究
15
作者 李先亮 牛一疆 +1 位作者 王伟 刘浩南 《电气化铁道》 2025年第2期78-82,共5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轨道交通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节能减排和智慧能源系统建设,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能量调度管理系统的开发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文基于城轨交通供电仿真平台的多车运行模拟模块、交直流一体的城轨牵引供电系统仿...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轨道交通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节能减排和智慧能源系统建设,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的能量调度管理系统的开发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文基于城轨交通供电仿真平台的多车运行模拟模块、交直流一体的城轨牵引供电系统仿真模块,研究开发城市轨道交通能量调度管理系统。该系统以供电系统牵引能耗最低为目标,采用改进的樽海鞘群算法得到优化后控制参数,为城市轨道交通节能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供电系统 能量调度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车载台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16
作者 葛思宇 许哲谱 +2 位作者 邹劲柏 陈凌霄 沙宏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5年第3期82-86,共5页
为全面评估无线列车调度(简称:列调)系统中车载台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兼容性,设计了一套车载台检测系统。运用数据库分析、日志分析及通信数据感知等技术,解决了当前不同厂商设备互联互通中车载台通信数据难以检测的问题。在上海轨道交通... 为全面评估无线列车调度(简称:列调)系统中车载台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兼容性,设计了一套车载台检测系统。运用数据库分析、日志分析及通信数据感知等技术,解决了当前不同厂商设备互联互通中车载台通信数据难以检测的问题。在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试点应用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验证车载台在稳定性、可靠性和兼容性检测中的可行性,可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领域,为车载通信设备的互联互通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无线列调系统 车载台 合规性检测 设备互联互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面控制网复测分析
17
作者 李振昌 《城市勘测》 2025年第1期97-102,共6页
地面控制网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提供空间位置基准,为了保证控制网的完整性和精准性,控制网复测需要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期间。本文结合深圳市某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面控制网第三次复测的案例,对卫星定位控制网、精密导线网及地面... 地面控制网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建设提供空间位置基准,为了保证控制网的完整性和精准性,控制网复测需要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期间。本文结合深圳市某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面控制网第三次复测的案例,对卫星定位控制网、精密导线网及地面高程控制网复测进行论述。分别阐述了三个不同类型控制网的外业测量实施,以及所依据的测量技术要求;详细研究了数据处理流程,包括测量数据的质量检验和严密的平差计算;对复测成果进行分析,给出控制点成果更新的原则,确定控制点的稳定性和最终成果。本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控制网复测的观测方法精确,数据处理严密,全部符合规范的要求,本工程案例可为类似项目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卫星定位控制网 精密导线网 地面高程控制网 复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轨供电资源共享及网络化运行研究
18
作者 常文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5期51-53,共3页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论文首先对比了城轨供电系统资源共享和网络化运行两种方案,包括主变电所资源共享和设置线间环网联络开关,并分析研究两种方案应解决的关键问题。其次,针对设置线间环网联络开关的方案,...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资源利用不充分的问题,论文首先对比了城轨供电系统资源共享和网络化运行两种方案,包括主变电所资源共享和设置线间环网联络开关,并分析研究两种方案应解决的关键问题。其次,针对设置线间环网联络开关的方案,以分散式轨道交通为例,建立网络化运行策略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最后,以某市轨道交通的部分供电系统进行算例分析,验证所提出的网络化运行策略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供电系统 网络化运行 支援供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网络设计与优化
19
作者 覃嘉明 《通信电源技术》 2025年第3期179-181,共3页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网络的设计与优化在提升系统性能和确保通信质量方面至关重要。分析系统需求,包括高速数据传输与实时监控、广泛的覆盖能力等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层架构的网络设计,涵盖应用层、核心层、接入层以及列车层,以满...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网络的设计与优化在提升系统性能和确保通信质量方面至关重要。分析系统需求,包括高速数据传输与实时监控、广泛的覆盖能力等关键要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层架构的网络设计,涵盖应用层、核心层、接入层以及列车层,以满足不同通信需求。在无线通信技术优化方面,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波束赋形技术和自适应调制与编码(Adaptive Modulation and Coding,AMC)等先进信号传输技术。同时,合理使用网络拓扑结构,如星型拓扑结构、分布式拓扑结构和混合型拓扑结构。此外,实施高效的信道编码、多址接入技术和动态频谱接入策略,以增强数据传输效率。为了优化无线覆盖范围,最大化信号覆盖和减少干扰,探讨天线配置与选择,包括定向天线、全向天线和组合天线的应用,强调合理的天线布局与信号优化策略。通过信号覆盖仿真软件的评估和现场测试,确保网络在实际部署中达到最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智能通信电源技术 网络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复杂开行方案下客流分配研究
20
作者 杨建国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25年第3期92-99,共8页
针对物理网络的客流分配模型难以满足复杂开行方案下精细化客流分析需求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开行方案的客流分配方法,将客流分配至列车“交路”层面。首先,解析乘客出行行为复杂化的原因,指出其根源在于列车服务产品由同质化向多样... 针对物理网络的客流分配模型难以满足复杂开行方案下精细化客流分析需求的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开行方案的客流分配方法,将客流分配至列车“交路”层面。首先,解析乘客出行行为复杂化的原因,指出其根源在于列车服务产品由同质化向多样化转变,基于开行方案构建列车服务网络,以刻画列车服务的差异性。其次,基于网络费用流思想,构建以乘客候车时间(节点流费用)及乘车时间(弧流费用)最小化为目标的客流分配模型,并设计标号算法以提高求解效率。最后,以福州地铁F1线与S1线跨线互通运营为背景开展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所构建方法可快速得到不同交路上列车的客流分配结果,满足复杂开行方案下的客流分配需求。同时,模型求解效率较高,具有良好的实用性。该方法可为开行方案设计、客流特征分析、运力运量精细化匹配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客流分配 开行方案 网络费用流 标号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