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73篇文章
< 1 2 10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earch on virtual entity decision model for LVC tactical confrontation of army units 被引量:4
1
作者 GAO Ang GUO Qisheng +3 位作者 DONG Zhiming TANG Zaijiang ZHANG Ziwei FENG Qiq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2022年第5期1249-1267,共19页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live-virtual-constructive(LVC)tactical confrontation(TC)on the virtual entity(VE)decision model of graded combat capability,diversified actions,real-time decision-making,and genera...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live-virtual-constructive(LVC)tactical confrontation(TC)on the virtual entity(VE)decision model of graded combat capability,diversified actions,real-time decision-making,and generalization for the enemy,the confrontation process is modeled as a zero-sum stochastic game(ZSG).By introducing the theory of dynamic relative power potential field,the problem of reward sparsity in the model can be solved.By reward shaping,the problem of credit assignment between agents can be solved.Based on the idea of meta-learning,an extensible multi-agent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EMADRL)framework and solving method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and efficiency of model solving.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model meets the requirements well and the algorithm learning efficiency is hig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virtual-constructive(LVC) army unit tactical confrontation(TC) intelligent decision model multi-agent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troller design based on viscoelasticity dynamics model and experiment for flexible drive unit 被引量:1
2
作者 吴伟国 侯月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4468-4477,共10页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 of light weight and vibration absorption, the steel rope is used as a flexible transmission part. A flexible drive unit(FDU) is developed, whose features are guided... 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 of light weight and vibration absorption, the steel rope is used as a flexible transmission part. A flexible drive unit(FDU) is developed, whose features are guided by steel rope, increasing force by the movable pulley group, modular, convenient and flexible. Dynamics model for controller is deduced based on the constitutive equation of viscoelasticity. Controller is designed for position control and is based on the viscoelasticity dynamics model compensation control strategy proposed. The control system is based on the TURBO PMAC multi-axis motion control card.Prototype loading experiments and velocity experiments results show that the FDU can reach 2 Hz with no load and the max speed of 30(°)/s. The FDU has the capability of the load torque 11.2 N·m and the speed of 24(°)/s simultaneously, and the frequency response is 1.3 Hz. The FDU can be used to be the pitch joint of hip for biped robot whose walking speed is 0.144 km/h theoretic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ible drive unit steel rope drive viscoelasticity dynamic model speed-load characterist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国土空间效率演进特征与综合分区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强 高威 江婉婷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2-104,共13页
研究目的:揭示国土空间效率分异特征与演进规律,构建国土空间效率综合分区为国土空间利用和治理优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探索性数据分析,空间聚合法。研究结果:(1)各个空间效率均具上升态势,国土空间效率与城镇空间效率... 研究目的:揭示国土空间效率分异特征与演进规律,构建国土空间效率综合分区为国土空间利用和治理优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超效率SBM模型,探索性数据分析,空间聚合法。研究结果:(1)各个空间效率均具上升态势,国土空间效率与城镇空间效率呈“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分异格局,农业空间效率分异以粮食主产区为主体动态演进,生态空间效率呈“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且各空间效率关联性均以集聚为主导。(2)分类型空间效率分区反映主导空间效率对主体功能要求的多元响应,但各主体功能与其所对应的主导空间效率的协调状态均不理想。(3)国土空间效率—主体功能共进区反映国土空间利用落实主体功能区要求,国土空间效率牵引—主体功能失衡区体现国土空间效率综合效应的带动作用,国土空间效率劣势—主体功能牵引区中主体功能借助主导空间效率发挥支撑作用,国土空间效率—主体功能共退区表征主体功能实现与国土空间综合利用相对失衡。研究结论:国土空间效率存在优化空间且空间异质性显著,针对各分区的空间效率特点及所存问题,提出精细化国土空间利用优化策略,因地制宜地开展系统性国土空间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效率 演进特征 综合分区 超效率SBM模型 城市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肺栓塞合并右心功能不全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室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风险预测
4
作者 付春 朱凤雪 +5 位作者 陈源源 李纾 赵秀娟 姜娟 王振洲 刘健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1,共7页
目的探讨中、高危急性肺栓塞(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RVD)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他们进入重症监护室(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2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CT肺动脉造影(CT... 目的探讨中、高危急性肺栓塞(APE)合并右心功能不全(RVD)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他们进入重症监护室(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2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经CT肺动脉造影(CTPA)确诊为中、高危APE合并RVD的住院患者共92例,其中男性42例、女性50例,平均年龄(67.3±10.9)岁。根据是否收治ICU分为入ICU组(31例)和未入ICU组(61例),收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特征、生化检查和影像学指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E合并RVD患者进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指标对APE合并RVD患者进入ICU的预测价值,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模型的预测准确性。结果与未入ICU组比较,入ICU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较快、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较低,心功能指标中B型利钠肽(BNP)、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和肺动脉收缩压(PASP)较高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低,凝血功能指标中D-二聚体(D-dimer)较高,合并创伤/骨折病史比例较高(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BP、BNP、hs-cTnI、PASP和D-dimer是影响APE合并RVD患者进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均为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APE合并RVD患者的SBP>119 mmHg(AUC=0.879,95%CI:0.811~0.947)时进入ICU可能性降低,BNP>416 pg/ml(AUC=0.996,95%CI:0.988~1.000)、hs-cTnI>321.15 pg/ml(AUC=0.801,95%CI:0.694~0.907)、D-dimer>686 ng/ml(AUC=0.852,95%CI:0.771~0.933)和PASP>41 mmHg(AUC=0.967,95%CI:0.905~1.000)时进入ICU可能性增加(均为P<0.001)。根据上述指标是否为高优或低优指标进行赋值,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即Score1模型(取值范围[0,5]),截断点值为3分(AUC=0.999,95%CI:0.996~1.000,P<0.001),即当APE合并RVD患者的Score1≤3分时,患者进入ICU的可能性增加;当APE合并RVD患者的Score1>3分时,患者进入ICU的可能性降低。结论SBP、BNP、hs-cTnI、PASP和D-dimer是影响APE合并RVD患者进入ICU的独立危险因素,由此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APE合并RVD患者进入ICU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栓塞 右心功能不全 重症监护室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沼气发电与新型热力循环的农村“化学-热-电”耦合系统低碳调度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唐爱红 王庆铭 +2 位作者 周淼 王文浩 刘俊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47-1859,I0020,共14页
随着“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新能源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沼气发电参与的热-电系统在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中所占比重逐渐加大,开展沼气发电系统参与热电调度的研究极其迫切。该文首先基于沼气发电特性,建立农村“化学-热-电”耦合系统,并论证... 随着“双碳”目标的逐步推进,新能源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沼气发电参与的热-电系统在农村能源结构优化中所占比重逐渐加大,开展沼气发电系统参与热电调度的研究极其迫切。该文首先基于沼气发电特性,建立农村“化学-热-电”耦合系统,并论证该系统的可行性与重要性;其次,在所建立的系统中采用新型热力循环系统,通过建立考虑虚拟储能的热网动态模型,实现热能的跨时段转移;然后,基于沼气从产生到发电的全过程,提出一种“沼气-热-电”联储联供单元,实现系统中化学能、热能和电能的有效整合,最大化全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后,该模型以51节点系统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文所提“化学-热-电”耦合系统不仅能够弥补风光出力不确定的弊端,还通过整合多种能源形式,显著降低了系统的碳排放,展示了其在现代农村能源结构中的环保和经济双重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气发电 调度模型 “化学-热-电”耦合系统 热力循环系统 联储联供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吊舱船舶运动建模与仿真
6
作者 韩冰 林昀和 +1 位作者 陈宇航 彭周华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352-1365,共14页
面向大连海事大学智能研究与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的自主航行控制需求,开展该双吊舱船舶运动模型的设计工作。采用MMG模型结构,分别计算船体流体粘性力、单/双桨推力、作用于双吊舱的流体动力。以实船试航记录与螺旋桨敞水试验数据为... 面向大连海事大学智能研究与实训两用船“新红专”轮的自主航行控制需求,开展该双吊舱船舶运动模型的设计工作。采用MMG模型结构,分别计算船体流体粘性力、单/双桨推力、作用于双吊舱的流体动力。以实船试航记录与螺旋桨敞水试验数据为依据,通过数据拟合辅助求取直航阻力,提出基于仿真旋回试验与PSO算法求取部分水动力系数的方法,对现有经验公式结果进行修正。所建模型的操纵性能指标与实船数据相近,MAPE为7.05%。基于该机理建模与数据驱动结合的方法建立的“新红专”轮三自由度MMG模型,结构完整且准确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船舶 MMG模型 船舶运动数学模型 粒子群优化 吊舱式全回转推进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水推进装置液压系统故障建模及仿真分析
7
作者 李刚强 杨斌 +3 位作者 刘霞勇 耿皓 南林佳 王华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82,共7页
针对喷水推进装置液压系统故障复杂且难以有效诊断的问题,采用AMESIM软件建立喷水推进装置液压系统故障模型,对喷水推进装置液压系统主要故障进行分析。选取液压系统典型故障操舵缸内泄漏、外泄漏,操舵阀卡滞、内泄漏,泵泄漏,管路泄漏... 针对喷水推进装置液压系统故障复杂且难以有效诊断的问题,采用AMESIM软件建立喷水推进装置液压系统故障模型,对喷水推进装置液压系统主要故障进行分析。选取液压系统典型故障操舵缸内泄漏、外泄漏,操舵阀卡滞、内泄漏,泵泄漏,管路泄漏作为研究对象,建立液压系统故障注入模型并仿真运行各模型得出故障状态下系统参数。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能够准确快速构建喷水推进装置液压系统故障仿真模型。通过分析各故障特征,明确不同故障对喷水推进装置液压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及特征参数,可为喷水推进装置液压系统故障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水推进装置 液压系统 故障 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阻抗建模及并网稳定性分析
8
作者 张琦 杜雄 +2 位作者 丁理杰 刘俊良 史华勃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4229-4240,共12页
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通过电力电子装置接入电网,可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调频、电压频率支撑等服务,然而电力电子装置的多时间尺度控制呈现的复杂频域特性易与电网发生交互作用,引发振荡现象。该文首先以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为研... 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通过电力电子装置接入电网,可为电网运行提供调峰、调频、电压频率支撑等服务,然而电力电子装置的多时间尺度控制呈现的复杂频域特性易与电网发生交互作用,引发振荡现象。该文首先以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水电侧机组以及全功率变流器装置的阻抗模型,进一步推导了计及频率耦合效应的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的等效阻抗模型;然后基于阻抗判据,分析了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接入不同电网阻抗下的稳定性,研究了水轮机和调速器的关键参数,以及全功率变流器控制环中锁相环、直流电压环及电流环参数对机组阻抗特性和系统稳定性的影响规律;最后基于Matlab搭建了其系统电磁暂态模型,验证了所建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机组阻抗模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功率变速抽水蓄能 阻抗建模 频率耦合 稳定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流动单元智能划分的湖泊-三角洲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测井评价
9
作者 赵天沛 赵勇 +4 位作者 谭茂金 李久娣 李博 王安龙 叶俊琦 《石油物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8-396,共9页
在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中,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且孔隙类型多样、渗透率低,此类储层的测井解释与评价面临挑战。渗透率是储层评价和产能预测的关键参数,传统的渗透率测井解释方法精度低,不能满足生产要求。针对这一难题,分析了影响... 在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中,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复杂且孔隙类型多样、渗透率低,此类储层的测井解释与评价面临挑战。渗透率是储层评价和产能预测的关键参数,传统的渗透率测井解释方法精度低,不能满足生产要求。针对这一难题,分析了影响储层渗透性的微观因素(孔隙结构)和宏观因素(流动单元),而且孔隙结构与流动单元密切相关,提出了岩石类型与流动单元指数(FZI)大小分类构建渗透率模型的方法。首先,分析岩心实验结果,确定岩石类型,计算岩心流动单元指数并利用累计频率法进行类型细分,针对每种类型构建相应的渗透率模型。然后,选取敏感测井实验构建标签,利用深度神经网络构建最佳模型,预测储层流动单元指数。最后,将孔隙度测井和流动单元指数代入相应的分类模型,计算出渗透率。将该方法应用于XH凹陷HG组低孔、低渗储层的渗透率预测进行应用,渗透率预测对数误差约为0.18,比利用深度神经网络直接预测渗透率的效果好。新的储层渗透率评价方法包括基于数据驱动的机器学习方法和基于机理或知识驱动的物理模型构建,体现了数模双驱智能思想,显著提高了致密砂岩储层渗透率测井评价精度,为其他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储层渗透率预测提供了重要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三角洲沉积 致密砂岩储层 流动单元指数 深度神经网络 数模双驱智能 渗透率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创新举措:组织模式与运行机制——以美国密歇根大学拉克哈姆研究生院为例
10
作者 张炜 徐沛鋆 林永春 《外国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0-110,共11页
美国密歇根大学拉克哈姆研究生院,在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上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创新实践探索,现已成为美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典范。组织模式上,灵活部署研讨会项目、跨学科课程证书项目、双学位项目和跨学科学位项... 美国密歇根大学拉克哈姆研究生院,在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上采取一系列措施,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生培养创新实践探索,现已成为美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的典范。组织模式上,灵活部署研讨会项目、跨学科课程证书项目、双学位项目和跨学科学位项目。运行机制上,创造性形成了人才识别机制、个性化与建制化并存的设计机制、多向学分认证和转换机制以及跨学院教师联合聘任机制。在我国加速培养高素质跨学科人才的背景下,其经验可为我国跨学科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些许借鉴,以加速跨学科人才培养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高校 跨学科研究生培养 密歇根大学 组织模式 运行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数据融合的水电机组劣化趋势概率区间预测
11
作者 王淑青 翟宇胜 +2 位作者 胡文庆 盛世龙 刘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1-205,共5页
传统的基于单一测点的预测模型无法全面反映水电机组的健康状态,这导致难以实现机组劣化状态的准确评估。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测点数据融合与概率区间预测的水电机组劣化趋势预测模型。首先,选取机组不同测点在各工况下健康运行的数... 传统的基于单一测点的预测模型无法全面反映水电机组的健康状态,这导致难以实现机组劣化状态的准确评估。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测点数据融合与概率区间预测的水电机组劣化趋势预测模型。首先,选取机组不同测点在各工况下健康运行的数据构成数据集,采用期望最大化—高斯混合模型(EM-GMM)拟合机组健康运行状态下的各监测量的概率密度分布;然后,计算待估样本在给定机组健康状态分布下的负对数似然概率,以作为劣化度指标;其次,采用熵权法计算各测点劣化度指标的权重,通过加权得到综合劣化度指标;最后,为确保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利用多目标遗传算法(MOGA)优化高斯过程回归(GPR)模型代替传统的点预测模型,并使用不同的预测模型进行对比和评估,证明本文提出的模型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电机组 多数据融合 EM-GMM健康模型 劣化度指标 熵权法 概率区间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及高背压改造机组动态特性的厂级负荷分配
12
作者 章艳 李佳丽 +4 位作者 张莹 苏子航 陈筑 韩旭 吕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43-652,共10页
探讨湿冷高背压改造机组热网质-量并调时的动态电热运行特性,并将其应用于热电厂优化运行.利用Eb-silon对亚临界高背压供热改造机组进行仿真建模.通过变工况计算,分析纯背压、抽背2种典型工况下主蒸汽质量流量、抽汽质量流量对电-热关... 探讨湿冷高背压改造机组热网质-量并调时的动态电热运行特性,并将其应用于热电厂优化运行.利用Eb-silon对亚临界高背压供热改造机组进行仿真建模.通过变工况计算,分析纯背压、抽背2种典型工况下主蒸汽质量流量、抽汽质量流量对电-热关系的影响,从而明确机组电-热可行运行区间.针对机组实际运行时主要采用纯背压工况运行的现状,探究并量化热网质-量并调时的循环水质量流量与循环水入口温度变化对电-热关系斜率以及电热运行范围的影响,为电厂的精细化运行提供模型工具.基于实际热电厂运行数据校验上述模型的可靠性,并探讨考虑机组动态特性对厂级负荷分配的节煤效果.算例结果表明,当湿冷高背压机组协同抽凝机组共同参与厂级负荷分配时,考虑动态特性的可行域模型相比于传统线性模型,能够更准确地映射实际机组的电热关系,350MW机组在相同供热功率下,发电功率的变化范围扩大约2.37~4.24MW,负荷分配结果的经济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厂级负荷分配 高背压改造机组 动态电热特性 可行运行区间 精细化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山区地表空间异质性的产流计算研究
13
作者 胡彩虹 许营营 +3 位作者 郑钊 刘成帅 余其鹰 李文忠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5-112,共8页
山区流域地表空间较大的差异性是影响产流计算准确性的重要制约因素。基于山区流域地表空间异质性及其垂向传导性,提出了考虑“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地形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垂向空间四级叠加的主导产流机制辨析框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 山区流域地表空间较大的差异性是影响产流计算准确性的重要制约因素。基于山区流域地表空间异质性及其垂向传导性,提出了考虑“土壤质地-土壤容重-地形坡度-土地利用类型”垂向空间四级叠加的主导产流机制辨析框架,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划分单一径流成分主导的水文响应单元,并构建分布式产流计算模型;选择淮河下孤山水文站控制流域为研究区,基于1980~2021年20场洪水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流域易发生饱和地面径流、超渗地面径流、壤中径流和地下径流的空间占比分别为33.00%,0.80%,34.27%,31.93%;产流计算模型的平均径流深相对误差绝对值为11.12%,确定系数为0.98,计算结果相对可靠。这一研究验证了所提出的产流辨析方法、水文响应单元划分及产流计算模型构建的合理性,可为山区暴雨洪水产流计算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区洪水预报 产流计算 地表空间异质性 水文响应单元 分布式水文模型 下孤山水文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C程序单元测试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博诺 王博 +4 位作者 陈明达 林友芳 江云松 陈睿 李鹏宇 《空间控制技术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2,共8页
单元测试用于检验软件单一模块的功能是否正确,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可以及时发现代码中的缺陷,提升软件的质量和可信度.由于手动编写单元测试费时费力,经常遗漏覆盖重要的代码逻辑.为此,研究者提出单元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近... 单元测试用于检验软件单一模块的功能是否正确,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步骤,可以及时发现代码中的缺陷,提升软件的质量和可信度.由于手动编写单元测试费时费力,经常遗漏覆盖重要的代码逻辑.为此,研究者提出单元测试用例自动生成技术.近来,预训练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LLM)已经广泛应用于代码生成相关任务.然而,当前在重要的系统级编程语言C上,还没有相关工作.为了填补这一空白,本文面向C程序设计并实现了基于LLM的单元测试用例生成方法LLM4CUTCG.该方法结合LLM多智能体交互和程序分析技术,客服了LLM内在问题.为了验证方法效果,收集了125个C语言目标程序,并针对这些程序生成测试用例.实验结果表明,LLM4CUTCG生成的测试行覆盖率为91.71%,测试预言正确率为50.05%.其覆盖率优于传统方法符号执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测试 单元测试 测试自动生成 代码自动生成 大语言模型 测试预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状态空间模型的电池荷电状态估计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爱琢 张从佳 +3 位作者 周杨林 史兴华 刘敏 慈松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96-407,I0033,共13页
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dynamic reconfigurable battery network,DRBN)通常由众多差异性电池单元经过电力电子开关串并联构成。为了实现对这些电池单元的均衡管理,并确保在网络中安全、精确地隔离故障电池单元,必须通过协同控制电池单元... 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dynamic reconfigurable battery network,DRBN)通常由众多差异性电池单元经过电力电子开关串并联构成。为了实现对这些电池单元的均衡管理,并确保在网络中安全、精确地隔离故障电池单元,必须通过协同控制电池单元间的拓扑连接。因此,深入分析电池单元间的耦合关系对于网络管理至关重要。该文结合图论中的割集网络分析方法和电池单元的n阶Thevenin模型,构建DRBN的状态空间模型,从而将网络中所有电池单元耦合在一起。同时,鉴于电池单元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信息对网络的优化运行和储能系统的能量管理至关重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DRBN状态空间模型的SOC一体化估计方法。为了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通过实验和数值仿真,将其与现有研究中广泛采用的基于电池单元模型的荷电状态估计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以得出最终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单元 Thevenin模型 动态可重构电池网络(DRBN) 状态空间模型 荷电状态(S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分布和传递模型的机械系统可靠性分配方法
16
作者 王治超 刘超 +3 位作者 冉琰 陈一凡 蒋东翔 张根保 《中国机械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43-1150,共8页
针对机械系统多层结构可靠性分配中下层单元分配的可靠性必须大于上层单元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可靠性分配方法。首先,对机械系统进行系统-功能-运动-动作(system-function-motion-action,SFMA)的层次结构划分。然后,根据层次结... 针对机械系统多层结构可靠性分配中下层单元分配的可靠性必须大于上层单元可靠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可靠性分配方法。首先,对机械系统进行系统-功能-运动-动作(system-function-motion-action,SFMA)的层次结构划分。然后,根据层次结构由分布和传递模型组成,结合最小成本分配法和可靠度函数,提出可靠性分配技术,并自上而下地建立机械系统、功能单元、运动单元和分运动单元的可靠性分配模型。最后,以磨齿机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系统 元动作单元 分布模型 传递模型 可靠性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门控循环单元与深度进化策略的股票指数量化模型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晓萍 陈志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6-155,共10页
为了提高股票价指数预测的准确性、增强统计建模性能优化与股票指数特征相依的交易策略效果,提出一种将指数预测与量化交易策略有效结合的门控循环单元深度进化量化模型(GRU-DES)。首先,建立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 为了提高股票价指数预测的准确性、增强统计建模性能优化与股票指数特征相依的交易策略效果,提出一种将指数预测与量化交易策略有效结合的门控循环单元深度进化量化模型(GRU-DES)。首先,建立循环神经网络(RNN)、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LSTM)和门控循环单元网络(GRU)预测模型,分别对上海证券交易所(上证)超大盘股票指数、上证中盘股票指数和上证小盘股票指数进行预测;接着采用所提出的深度进化量化模型(DES)对三大股票指数的预测值与真实值进行回测研究,通过比较预测结果与真实结果在同一策略下的各项回测指标和交易细节等特性确定最优网络结构和策略参数,进而优化深度进化策略;最后根据优化后的策略提出了GRU-DES模型,并再次对三大股票指数进行样本外数据回测来验证模型有效性。实证回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GRU-DES模型在各量化回测指标上较LSTM-DES模型与RNN-DES模型的预测精度均高出14%以上,有效解决了统计预测指标的随机性和过拟合的问题;根据2016年至2024年7年间数据回测,所提出的GRU-DES模型比强化学习模型在各回测指标中均展现了稳定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票指数 量化模型 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 门控循环单元 收益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语语声识别声学模型建模单元研究
18
作者 王嘉文 高定国 索朗曲珍 《应用声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5-412,共8页
语声识别建模单元的选择是藏语语声识别任务中的关键问题,决定了语声识别声学模型的训练质量和识别准确性。针对藏语语声识别研究中多种建模单元在不同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导致难以探寻合适建模单元进行藏语语声识别,使得相关科研成果... 语声识别建模单元的选择是藏语语声识别任务中的关键问题,决定了语声识别声学模型的训练质量和识别准确性。针对藏语语声识别研究中多种建模单元在不同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导致难以探寻合适建模单元进行藏语语声识别,使得相关科研成果难以相互支持的问题,该文提出了适用性更高同时识别效果更优秀的藏语语声识别声学模型建模单元。该文总结改进了4种建模单元,并在3种方言数据上进行了消融实验,分别训练了5种声学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拉丁音素的建模单元适用于卫藏方言和康巴方言,基于拉丁音节的建模单元适用于安多方言,改进的基于注意力机制的深度卷积声学模型在安多方言上达到了最好的识别效果,测试集字错误率为14.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 语声识别 声学模型 建模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ash开关单元编程及擦除阈值电压回归模型
19
作者 翟培卓 洪根深 +3 位作者 王印权 郑若成 谢儒彬 张庆东 《半导体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4-160,共7页
Flash开关单元是实现Flash型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重要配置单元,具有可重构、集成度高、功耗低的优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n型Flash开关单元编程及擦除试验,获取了Sense管和Switch管编程及擦除阈值电压,构建了Sense管编程... Flash开关单元是实现Flash型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重要配置单元,具有可重构、集成度高、功耗低的优势。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了n型Flash开关单元编程及擦除试验,获取了Sense管和Switch管编程及擦除阈值电压,构建了Sense管编程阈值电压、Sense管擦除阈值电压、Switch管编程阈值电压、Switch管擦除阈值电压共四个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所建立模型预测阈值电压的最大误差均不超过0.15 V,平均误差均不超过0.06 V,均具有较高的显著性,模型可信度高;Sense管和Switch管编程阈值电压与编程时间的对数、编程正压、编程负压分别呈线性关系,Sense管和Switch管擦除阈值电压与擦除时间的对数、擦除正压、擦除负压亦分别呈线性关系。回归模型可为Flash开关单元操作波形的设计和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试验 FLASH 开关单元 阈值电压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型健康服务组织医保支付模式的设计——基于中美比较 被引量:1
20
作者 方子衿 唐文熙 +2 位作者 彭倩 李泯霖 耿立影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7-60,共4页
美国的健康管理组织(如HMO、ACO、PCMH)开展医保与医疗的深度整合,以效率为导向的医保支付设计兼顾费用控制、医疗质量、医防融合与患者流向引导,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批判性借鉴意义。我国的整合型健康服务组织(如深圳罗湖城市医疗集团、... 美国的健康管理组织(如HMO、ACO、PCMH)开展医保与医疗的深度整合,以效率为导向的医保支付设计兼顾费用控制、医疗质量、医防融合与患者流向引导,在世界范围内具有批判性借鉴意义。我国的整合型健康服务组织(如深圳罗湖城市医疗集团、三明尤溪县域医共体、天津基层数字健共体)的医保支付模式,在费用控制、服务质量、分级诊疗方面都有良好表现,但在提升患者体验、改善人群健康方面略显不足。未来的医保支付应以健康产出为引领,从总额控制转向疾病精细管理,基于循证医学证据探索慢性病目标制绩效支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型健康服务组织 医保支付模式 美国健康管理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