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氧—活性炭组合工艺对饮用水中AOC的去除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灵芝 王占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5-46,共2页
研究了以O3/GAC为主的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对AOC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 :原水 (某江水 )AOC浓度为 6 1 9μg乙酸碳 /L ;生物陶粒滤池对AOC的去除率为 54% ;O3 +GAC对AOC的去除率为 83.8% ;加氯消毒后AOC浓度增加 1 .38倍 ;常规水处理工艺对... 研究了以O3/GAC为主的饮用水深度处理工艺对AOC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 :原水 (某江水 )AOC浓度为 6 1 9μg乙酸碳 /L ;生物陶粒滤池对AOC的去除率为 54% ;O3 +GAC对AOC的去除率为 83.8% ;加氯消毒后AOC浓度增加 1 .38倍 ;常规水处理工艺对AOC的去除率为 4 3.7%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oc 饮用水 深度处理 生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性炭-纳滤膜工艺去除饮用水中总有机碳和可同化有机碳 被引量:19
2
作者 龙小庆 罗敏 王占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2000年第6期351-354,共4页
本文分别以地表水和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出水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活性炭 -纳滤膜工艺对饮用水中总有机碳和可同化有机碳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受其本身性质和有机物特性影响较大 ,去除能力有限 ;纳滤则可将水中总... 本文分别以地表水和地下水为水源的水厂出水为研究对象 ,探讨了活性炭 -纳滤膜工艺对饮用水中总有机碳和可同化有机碳的去除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受其本身性质和有机物特性影响较大 ,去除能力有限 ;纳滤则可将水中总有机碳和可同化有机碳大都去除 ,确保饮用水的安全性和生物稳定性。两者的组合是获得优质饮用水的有效处理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纳滤膜 总有机碳 可同化有机碳 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给水管网中细菌再生长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欣 王郁萍 赵洪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7-339,343,共4页
利用实验室建立的模拟给水管网系统和现场试验 ,对管网中细菌的再生长现象进行了调查 .研究了作为水生物稳定性评价指标的生物可同化有机碳 (AOC)在给水管网中的变化 ,结果表明 :AOC在给水管网中的变化受余氯和细菌活性的双重影响 ,其... 利用实验室建立的模拟给水管网系统和现场试验 ,对管网中细菌的再生长现象进行了调查 .研究了作为水生物稳定性评价指标的生物可同化有机碳 (AOC)在给水管网中的变化 ,结果表明 :AOC在给水管网中的变化受余氯和细菌活性的双重影响 ,其浓度一般随管网延伸而先减少后增加 .氯化消毒对细菌有灭活作用 .运用纳滤技术 ,并以砂滤、臭氧活性炭组合工艺为预处理工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再生长 给水管网 生物可同化有机碳 氯化消毒 纳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消毒剂对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刘成 高乃云 蔡云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4-258,共5页
根据课题组和他人的研究结果,比较了四种常用的消毒剂对饮用水中可同化有机碳(AOC)含量的影响,并得出初步结论:除紫外消毒外,其它几种消毒剂都会不同程度的造成水中AOC浓度的增加,其增加的程度与消毒剂的氧化能力、剂量以及水中有机物... 根据课题组和他人的研究结果,比较了四种常用的消毒剂对饮用水中可同化有机碳(AOC)含量的影响,并得出初步结论:除紫外消毒外,其它几种消毒剂都会不同程度的造成水中AOC浓度的增加,其增加的程度与消毒剂的氧化能力、剂量以及水中有机物的含量、性质密切相关;从去除水中AOC的角度来说,臭氧消毒和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水中AOC的含量,导致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降低,而常规处理和强化常规处理则可去除水中一定量的AOC,优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我国部分城市的管网中普遍存在着细菌等微生物的再生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 可同化有机碳(aoc) 饮用水 生物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水管壁的磷释放对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白晓慧 徐文俊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6-190,共5页
为了研究供水系统金属管壁磷释放及其对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新旧有水泥涂衬球墨铸铁管,考察了管壁和水泥涂衬中磷的含量,管网水中可同化有机碳(AOC)、异养菌平板计数(HPC)及生物可利用磷(MAP)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铸铁管金... 为了研究供水系统金属管壁磷释放及其对管网水质生物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新旧有水泥涂衬球墨铸铁管,考察了管壁和水泥涂衬中磷的含量,管网水中可同化有机碳(AOC)、异养菌平板计数(HPC)及生物可利用磷(MAP)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铸铁管金属管壁和水泥涂衬中均有磷元素及其他微生物生长所需微量元素存在.旧管和新管均可向悬浮水中释放磷元素并可被微生物吸收利用,旧管释放水平高于新管;同时旧管释放产生的AOC和旧管水中的HPC也明显高于新管;新管对水中pH值有明显影响,但随时间推移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水管网 磷释放 生物稳定性 可同化有机碳(aoc) 生物可利用磷(M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消毒剂对饮用水中可同化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李灵芝 李建渠 王占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57-459,共3页
以某地表水为原水(TOC为5.3 mg/L),研究了氯、氯胺和臭氧3种消毒剂对可同化有机碳(AOC)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1 mg/L氯氧化30 min就会使AOC升高近3倍。投加3种剂量(1、23、mg/L)的氯胺,氧化30 min时AOC增加不到1倍;氧化24 h时AOC浓度均... 以某地表水为原水(TOC为5.3 mg/L),研究了氯、氯胺和臭氧3种消毒剂对可同化有机碳(AOC)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1 mg/L氯氧化30 min就会使AOC升高近3倍。投加3种剂量(1、23、mg/L)的氯胺,氧化30 min时AOC增加不到1倍;氧化24 h时AOC浓度均比30 min时的高,这说明氯胺的作用机理与氯不同。投加臭氧2.0 mg/L氧化30 min时可使AOC增加2.4倍;当臭氧质量浓度大于2.0 mg/L时,AOC开始下降,这说明一部分中间产物进一步被氧化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 地表水 a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控制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国珍 赵伟娜 贾大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主要阐述了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主要控制指标AOC(可生物同化有机碳)、BDOC(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TP(总磷)、MAP(可生物利用磷)、BGP(细菌生长潜力)及其测定方法和AOC-T DWMS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在城市输水管网中各控制... 主要阐述了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主要控制指标AOC(可生物同化有机碳)、BDOC(可生物降解溶解性有机碳)、TP(总磷)、MAP(可生物利用磷)、BGP(细菌生长潜力)及其测定方法和AOC-T DWMS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在城市输水管网中各控制指标的重要性权,使城市饮用水的处理更具有针对性,保证城市饮用水的生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饮用水生物稳定性 aoc BDOC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消毒剂对饮用水中营养基质的影响
8
作者 池年平 张永吉 +1 位作者 董秉直 周玲玲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3-87,共5页
采用不同的消毒剂对黄浦江原水进行试验,考察不同消毒剂量对水中营养基质及其组成组成部分所占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消毒剂对水中营养基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氯投量为1~4 mg/L时,对水中有机物的氧化作用可以分为高速反应和低... 采用不同的消毒剂对黄浦江原水进行试验,考察不同消毒剂量对水中营养基质及其组成组成部分所占比例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不同消毒剂对水中营养基质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别,氯投量为1~4 mg/L时,对水中有机物的氧化作用可以分为高速反应和低速反应两个阶段,水中的AOC组成中AOC-NOX占优势.氯胺消毒时,管网中AOC变化幅度较小,出现高峰的时间比氯消毒滞后,低强度(0.038 mW/cm2)的紫外线照射对营养基质没有影响,中高强度(0.076 mW/cm2和0.153 mW/cm2)的紫外光照射后,水中营养基质随紫外光剂量的增大先降低后升高,AOC各组成部分中AOC-P17和AOC的变化一致,AOC-NOX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剂 饮用水 生物稳定性 可同化生物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水管网中有机营养基质的变化规律及对细菌再生长的影响
9
作者 姜登岭 倪国葳 +2 位作者 张树德 曹国凭 张晓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2-54,共3页
试验研究了有机营养基质在配水管网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细菌再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水管网中CODMn和不可吹除有机物(NPOC)含量基本没有变化,它们所代表的有机物对细菌生长不起关键作用;管网水中AOC在氯氧化作用和细菌利用的共同作用下... 试验研究了有机营养基质在配水管网中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细菌再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水管网中CODMn和不可吹除有机物(NPOC)含量基本没有变化,它们所代表的有机物对细菌生长不起关键作用;管网水中AOC在氯氧化作用和细菌利用的共同作用下,在管网中含量有升高也有降低,没有明显的规律性。AOC是控制细菌再生长的主要因素,管网水中最大AOC含量决定了管网水中细菌再生长能够达到的最大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水管网 有机基质 生物可同化有机碳 不可吹除有机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对饮用水中可同化有机碳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炜玮 陈嘉珮 董秉直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67-1072,共6页
通过分析太湖水的分子量分布变化以及亲疏组分,考察氯反应生成AOC的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弱疏组分的AOC生成量最大,其次为强疏,中亲和带负电亲水的生成量最少.氯主要与小分子的疏水性有机物反应,AOC的生成量最多.通过考察深度处理工艺... 通过分析太湖水的分子量分布变化以及亲疏组分,考察氯反应生成AOC的效果和机理.结果表明,弱疏组分的AOC生成量最大,其次为强疏,中亲和带负电亲水的生成量最少.氯主要与小分子的疏水性有机物反应,AOC的生成量最多.通过考察深度处理工艺的有机物分子量以及组分的变化,发现疏水性有机物呈逐渐下降而亲水性组分呈上升的趋势,表明氯化产生的AOC呈减少趋势.小分子的疏水性有机物是主要的氯化AOC的前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可同化有机碳 前体物 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