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9篇文章
< 1 2 1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立医院职能部门MDT驱动临床科室运营管理实践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柴冬丽 李思雯 耿桂凤 《中国医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25,共5页
在DRG支付方式改革大背景下,医院运营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有效调动临床科室运营管理的积极性,已成为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难题。职能部门MDT运营管理是一种创新性的服务机制,通过运营数据分析能够精准把握科室发展的关键问题,从医院全局... 在DRG支付方式改革大背景下,医院运营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如何有效调动临床科室运营管理的积极性,已成为医院管理者面临的难题。职能部门MDT运营管理是一种创新性的服务机制,通过运营数据分析能够精准把握科室发展的关键问题,从医院全局出发,对人力资源、设备配置、床位等关键资源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配置,确保资源利用达到最佳效果,实现效率和效益最大化。以问题为导向进一步分析临床科室的收入结构、业务量、运营效率等指标,有针对性地开展运营管理工作,为科室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案,促进临床科室改善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医院 DRG支付 职能部门 MDT 运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RG/DIP支付方式改革下三级公立医院内部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2
2
作者 肖红军 万红慧 +2 位作者 肖海燕 沈晓 毛宗福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14,共4页
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持续推进,三级公立医院面临着医疗服务提供方式及经济运行模式的挑战。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传统由医院单一职能部门主导的管理模式难以有效应对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带来的复杂性事务,必... 随着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持续推进,三级公立医院面临着医疗服务提供方式及经济运行模式的挑战。DRG/DIP支付方式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传统由医院单一职能部门主导的管理模式难以有效应对DRG/DIP支付方式改革带来的复杂性事务,必须创新管理机制,引入协同治理新模式,通过内部多元治理主体的文化协同、组织协同、流程协同、激励协同,促进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保支付 公立医院 协同治理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 按病种分值付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岗位数字化会加剧过度劳动吗?——来自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证据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思 吕康银 梁孝成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95,共20页
岗位数字化是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对相关从业者劳动过程和劳动权益的广泛关注。本文选取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与职业信息网络(O*NET)数据,构建涵盖工作时间长度和强度的过度劳动指标,实... 岗位数字化是当前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的重要特征,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对相关从业者劳动过程和劳动权益的广泛关注。本文选取2016—2018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与职业信息网络(O*NET)数据,构建涵盖工作时间长度和强度的过度劳动指标,实证检验岗位数字化对雇员过度劳动的影响及劳动控制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岗位数字化使雇员面临着高时长、高强度的过度劳动困境。机制分析发现,岗位数字化通过在劳动过程中强化对雇员的劳动控制导致过度劳动,而以绩效为导向的计酬机制是最重要的传导渠道。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青年和高技能群体普遍存在数字化过度劳动现象,而大型企业和高内卷行业却呈现出低强度过度劳动的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岗位数字化提升了雇员的加班概率,甚至形成了过度劳动的准制度化模式。本文的研究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平衡数字技术进步与劳动权益保障提供了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岗位数字化 过度劳动 劳动控制 劳动过程 工作时间 计酬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保险缴费负担、现金持有量与企业创新 被引量:1
4
作者 李彬 刘小梅 曹一凡 《工程管理科技前沿》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2-68,共7页
本文以2011—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深入考察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与企业创新之间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现金持有量是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在金融背景高管占比... 本文以2011—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深入考察了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与企业创新之间具有显著的负向关系;现金持有量是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渠道;在金融背景高管占比较高、有政治关联、非理性投资程度低的企业中,社会保险缴费负担对企业创新的负向影响较弱。本文的研究结论为厘清社会保险缴费负担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机理,验证“减税降费”政策成效,发挥中国社保制度优势,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险缴费负担 企业创新 现金持有量 中介效应 调节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关键问题及政策机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坚 《储能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25-2634,共10页
新型储能是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关键支撑,对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近期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快速增长,政策体系逐步建立,但产业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多重挑战。本文全面系统回顾了我国新... 新型储能是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关键支撑,对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具有重要意义。近期我国新型储能装机快速增长,政策体系逐步建立,但产业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多重挑战。本文全面系统回顾了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历程,梳理总结了“十四五”以来新型储能关键政策,深入分析了当前新型储能技术产业进展以及在科技创新、技术经济、产业竞争以及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关键问题。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正处于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融合的关键时期,未来发展潜力巨大,但目前新型储能行业发展仍面临成本高、颠覆性技术有待突破、电力市场和调用机制尚不健全、产业“内卷化”和出海挑战日益严峻等问题,有必要推动电力系统源网荷储协同规划,完善相关体制机制顶层设计与法律保障,加快突破新型储能技术关键堵点,加快产品升级与迭代,完善相关电力市场与价格的机制,持续提升新型储能盈利水平,促进新型储能更大范围、更多场景的应用,助力能源系统转型与产业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储能 长时储能 容量电价 源网荷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与企业自愿性业绩预告
6
作者 乔君 白俊 袁勋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5-109,共15页
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对企业自愿性业绩预告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提高了发债企业自愿披露业绩预告的意愿,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 以2008-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对企业自愿性业绩预告披露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提高了发债企业自愿披露业绩预告的意愿,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通过提升企业违约风险、引发债权人治理、市场监督等途径提高了企业自愿披露业绩预告的意愿。进一步分析显示,对于所处地区营商环境较好、机构持股较少及股票流动性较差的企业,债券市场“刚性兑付”打破对企业自愿性业绩预告披露的影响更明显。研究结论为继续推进金融产品市场的“刚性兑付”打破进程提供了政策依据,对完善“刚性兑付”打破后期市场机制,建立竞争中性、健康持续市场具有一定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兑付”打破 违约风险 债权人治理 业绩预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生薪酬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行为的影响研究--一个范畴综述
7
作者 姚强 焦月芳 +3 位作者 张晓丹 饶娅琦 郑慧玲 夏冕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5-35,共11页
目的:系统分析各类医生薪酬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提供行为及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范畴综述法,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为数据源,“医生”“薪酬”“支付方式”和“医生行为”等为主题词,检索到相关文献2255篇,通过制定严... 目的:系统分析各类医生薪酬支付方式对医疗服务提供行为及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范畴综述法,以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维普及万方为数据源,“医生”“薪酬”“支付方式”和“医生行为”等为主题词,检索到相关文献2255篇,通过制定严格的筛选程序最终纳入70篇相关研究。结果:按项目支付激励医生提供足量服务,但易导致过度医疗;固定薪水与按人头支付有助于控制成本,但易引发服务不足;DRG/DIP在医疗服务数量与质量方面的优势随患者病情加重而减弱。混合支付方式能够有效平衡医疗服务数量与成本,而按绩效支付在医疗质量提升方面总体表现突出。结论:医生薪酬单一支付方式难以实现医疗服务提供行为及结果最优化,且质量导向不足,多种支付方式与质量激励相融合的混合支付体系亟待构建。同时,建议深化医保结余薪酬转化机制改革,充分落实公立医院分配自主权,加快建立与医保支付和绩效考核协同的医生薪酬混合支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薪酬 支付方式 激励机制 医疗服务行为 范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S-DRG付费下医保基金监管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8
作者 李洋 王喆 +6 位作者 单凌寒 马原 车雯 梁超 梁子君 崔立君 王亮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65-68,共4页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筛选出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inaHealthcare Security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CHS-DRG)付费下医保基金监管指标,提高医疗机构医保基金监管效能。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选择医保专业领域专家32人,通过两轮专家... 目的基于德尔菲法筛选出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inaHealthcare Security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CHS-DRG)付费下医保基金监管指标,提高医疗机构医保基金监管效能。方法采用德尔菲法,选择医保专业领域专家32人,通过两轮专家问卷咨询,设计CHS-DRG付费下医保基金监管指标测评量表。咨询结果从积极性、权威性、协调性等3个方面进行测评。结果构建基于医保基金使用质量、效率和安全监管3个维度的医保基金监管指标体系,包含3个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结论CHS-DRG付费下医保基金监管指标体系构建应尊重临床诊疗实际,强化智能化监管方式,及时干预医保基金管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 医保基金监管 指标体系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输血”到“造血”:对口支援横向转移支付的税收撬动作用研究
9
作者 李曦辉 柳艳红 弋生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73,共17页
对口支援横向转移支付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优势,是一种具备独特运行体系的财政资源转移方式。对口支援横向转移支付经过“探索—规范—深化”三个时期,其侧重点从“输血”逐步转向“造血”。选取1995-2020年对口援藏援疆面板数... 对口支援横向转移支付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优势,是一种具备独特运行体系的财政资源转移方式。对口支援横向转移支付经过“探索—规范—深化”三个时期,其侧重点从“输血”逐步转向“造血”。选取1995-2020年对口援藏援疆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对口支援横向转移支付对受援方的税收撬动作用。研究发现,第一,对口支援横向转移支付显著提高了受援方的税收收入,通过税收增长增强了受援地“造血”能力和发展动能。第二,产业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是税收撬动作用的两个重要支点。异质性分析发现,该作用机制会受到对口援藏援疆发展阶段和受援地经济水平的影响。第三,连续长期的对口支援横向转移支付对受援方税收增长产生撬动作用更明显,但具有边际递减特点。因此,要完善对口支援横向转移支付制度,提高其“久久为功”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口支援 横向转移支付 税收 产业 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购买理念下医院体重管理服务医保支付优化路径分析
10
作者 张霄艳 韩冬阳 方鹏骞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7-30,共4页
基于战略购买理念,探析医院体重管理服务医保支付的底层逻辑,包括提升健康投资的成本效益、激励医院体重管理服务提质增效以及推动体重管理服务供给侧改革。通过对国外体重管理服务医保支付实践经验进行借鉴,同时结合我国各地医保推动... 基于战略购买理念,探析医院体重管理服务医保支付的底层逻辑,包括提升健康投资的成本效益、激励医院体重管理服务提质增效以及推动体重管理服务供给侧改革。通过对国外体重管理服务医保支付实践经验进行借鉴,同时结合我国各地医保推动医院体重管理服务的现状,发现当前我国医保在推动医院体重管理服务的过程中存在体重管理政策倡导与医保资金保障不协同、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分组方案相互掣肘、医保的保障力度不足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完善医院体重管理服务医保支付的顶层设计、充分发挥医保支付对医院和个人的激励作用、构建多元化体重管理服务医保支持体系的对策和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购买 医保支付 医院 体重管理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的经济效益与机制分析
11
作者 李豫新 郭泽华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94,共14页
评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政策,对于实现当地经济转型、助力区域协调发展与财政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引致的经济效益、内在作用机制及区域异质性,并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对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检... 评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政策,对于实现当地经济转型、助力区域协调发展与财政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引致的经济效益、内在作用机制及区域异质性,并利用双重差分模型对理论分析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移支付虽助推地区经济产出的增加,但不利于经济动力的培育,这一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研究表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产出的增长并非源于政府增加公共支出的“粘蝇纸效应”,而是地区政府为获取短期经济效益、选择扶持传统企业发展的“路径依赖”。异质性分析表明,资源枯竭型城市距离中心城市越近,越倾向于选择“路径依赖”,而非通过改善营商环境为经济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枯竭型城市 转移支付 双重差分法 路径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服务及费用的影响分析——以金华市为例
12
作者 于淼 李泽耀 +4 位作者 妥宏武 杨燕绥 吴冠频 金华强 江小州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0,共8页
目的:实证分析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冲击下门诊与住院服务之间的关系,验证改革效果。方法:利用金华市8个区县2020—2022年医疗服务与医保支付数据,构建门诊住院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服务及费用的影响。结果:DRG支付对住... 目的:实证分析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冲击下门诊与住院服务之间的关系,验证改革效果。方法:利用金华市8个区县2020—2022年医疗服务与医保支付数据,构建门诊住院固定效应模型,分析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服务及费用的影响。结果:DRG支付对住院人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职工医保住院费用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人头打包+门诊病例分组付费”对住院人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费用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门诊支付与门诊人次的交互项对职工医保住院人次有显著的负向影响,门诊支付与门诊费用的交互项对整体和职工医保住院费用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结论:DRG支付改革带来了住院人次的上升,降低了职工医保住院费用;门诊“人头打包+门诊病例分组付费”支付改革起到了降低住院人次的作用,并降低了城乡居民医保住院费用,减缓了门诊与住院之间的互补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统筹 门诊病例分组付费 按人头付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优先股股东之股息权
13
作者 王东光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3-75,共13页
优先股股息权原则上属于成员权,公司章程可以将其确定为具有独立性的请求权,但该请求权的实现仍然依赖于后续的利润分配决议;在破产重整及清算的语境下,优先股股东的股息权应视为最后一级债权。公司有权就是否支付优先股股息做出商业判... 优先股股息权原则上属于成员权,公司章程可以将其确定为具有独立性的请求权,但该请求权的实现仍然依赖于后续的利润分配决议;在破产重整及清算的语境下,优先股股东的股息权应视为最后一级债权。公司有权就是否支付优先股股息做出商业判断,但公司的判断权不能造成普通股与优先股之间的利益转移与失衡,在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优先股股息的情况下,公司不宣派股息之决定并不导致非累积优先股股息之丧失。如果公司章程未作约定或约定不明,无论是否进行了股息宣派,公司清算之时都应当以可供分配的全部剩余财产支付拖欠的优先股股息,除非公司章程明确约定股息之支付以余存的利润为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息权 股息 优先股 分红权 成员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排斥视角下的移动支付适老化:破解老年群体的技术边缘化困境
14
作者 巴曙松 王可歆 王凯旋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2-51,共10页
本文基于数字排斥理论框架,系统阐释老年群体在移动支付场景中的技术边缘化问题及其生成机制。研究发现,技术系统与老年用户间存在结构性适配矛盾,技术设计偏向性、社会支持缺位与制度保障滞后等因素导致老年群体面临技术可及性与权利... 本文基于数字排斥理论框架,系统阐释老年群体在移动支付场景中的技术边缘化问题及其生成机制。研究发现,技术系统与老年用户间存在结构性适配矛盾,技术设计偏向性、社会支持缺位与制度保障滞后等因素导致老年群体面临技术可及性与权利可获得性的双重困境。研究提出包容性数字生态构建框架:通过分层式技术适配体系重构人机交互逻辑,依托社会协同网络强化代际数字反哺效能,构建标准约束与弹性供给并行的制度保障系统,形成技术包容、社会支持与制度托底的三维治理路径。本文突破传统适老化研究的单向适应范式,揭示数字排斥的系统性作用机理,为普惠金融发展提供“技术—社会—制度”协同治理的理论参照,对推进金融数字化转型中的代际公平具有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支付 适老化 数字排斥 代际公平 协同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中的公平: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策略及其实现路向
15
作者 吴开俊 胡阳光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88,共14页
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价值意涵和优质均衡发展的本质要求,更是随迁子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向。基于广东省的实证调查,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策略及其财政公平的实现路向的分析结果显示:流入地政府受随迁子女数... 义务教育财政公平是高质量教育体系的价值意涵和优质均衡发展的本质要求,更是随迁子女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向。基于广东省的实证调查,对随迁子女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策略及其财政公平的实现路向的分析结果显示:流入地政府受随迁子女数量增长的影响普遍较大,在遵循财富中立性原则方面表现较为理想,能够提供不依赖地区居民财富能力的公平财政性经费保障;然而在解决横向和纵向不公问题上表现欠佳,主要归因于流入地人口存量与增量的负载压力。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能够显著缓解财政纵向和横向不公平,减轻了地方财政负担,缩小了流入地之间的禀赋差异,在促进随迁子女教育财政公平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城际和区域的异质性明显,越是随迁子女集聚的城市或地区,横向不公问题越突出,但呈缓解趋势,且纵向公平和财富中立性上也有了较大改善。据此,建议逐步放宽随迁子女入学与落户限制,确保义务教育资源全面覆盖流入地所有常住适龄儿童;提高中央与省级财政在府际经费分担中的比例,动态调整公用经费基准以稳步提高补助力度;重视地区差异,因地制宜地解决随迁子女教育财政的横向不公问题,在财政公平中助推随迁子女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迁子女 教育财政公平 义务教育经费支出 财政转移支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货币:一种规避美国金融制裁的有效工具?
16
作者 杨永红 王赛赛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0-48,39,共10页
[研究目的]目前美国金融制裁的核心已向“切断国际支付清算通道”方式转变,数字货币是否是规避美国金融制裁的有效工具以及如何提升其规避的效果仍未明确。因此,研究数字货币规避美国金融制裁的效果有助于我国能够有效应对来自美国的金... [研究目的]目前美国金融制裁的核心已向“切断国际支付清算通道”方式转变,数字货币是否是规避美国金融制裁的有效工具以及如何提升其规避的效果仍未明确。因此,研究数字货币规避美国金融制裁的效果有助于我国能够有效应对来自美国的金融制裁以及提升我国在全球数字货币发展中的主导地位。[研究方法]通过对案例、文献以及相关规则、政策的研究,分析数字货币规避美国金融制裁的原理以及受到的限制,从而明确提升规避效果的中国路径。[研究结果/结论]从原理上看,数字货币具备规避美国金融制裁的效果,但是受到美国对数字货币的制裁、加密货币的局限性以及法定数字货币全球发展的主导权不明等三种因素的影响。中国需要以法定数字货币为主、加密货币为辅的方式提升数字货币规避美国金融制裁的效果,以数字货币引领国际支付清算体系重构,并推动数字货币国际规则向平权化、公平化方向发展,使美国无法在数字货币领域构建新霸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制裁 数字货币 国际支付清算体系 国际货币 数字人民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财政分权对中国教育代际流动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叶文辉 周静 《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6-85,共10页
基于2010—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政府间教育支出责任分担对居民教育代际向上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与地方教育财政分权通过扩大教育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显著促进教育代际向上流动,但支出责任... 基于2010—2022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分析了政府间教育支出责任分担对居民教育代际向上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央与地方教育财政分权通过扩大教育支出规模、优化支出结构显著促进教育代际向上流动,但支出责任过度下沉则会导致支出规模下降与支出均衡性恶化,从而降低了向上流动的概率;中央和省级转移支付通过增加支出规模、改善均衡性及优化支出结构,显著提升了教育代际向上流动的可能性。进一步分析发现,政府教育努力程度的提升可以强化教育财政分权的优势,提升转移支付对教育代际向上流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转移支付 教育代际流动 人力资本 政府教育努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率冲击、国际收支韧性与外贸高质量发展
18
作者 金成晓 孙萌晨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6-88,共13页
外贸高质量发展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时变脉冲响应值测度国际收支韧性,运用混频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汇率及其波动、国际收支韧性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国际收支风险吸收强度自2008年后波动上升... 外贸高质量发展是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时变脉冲响应值测度国际收支韧性,运用混频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汇率及其波动、国际收支韧性对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动态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国际收支风险吸收强度自2008年后波动上升,国际收支风险吸收持续期有所回升,国际收支韧性总体稳定。人民币升值改变贸易品价格,对外贸高质量发展存在直接负向影响,但通过降低市场风险吸收持续期,能够间接对外贸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效应。汇率波动有利于外贸高质量发展,市场风险吸收持续期和国际收支风险吸收强度的间接渠道也发挥积极影响,而风险吸收持续期的降低有利于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因此,应增强国际收支韧性,缓解汇率冲击的不利影响,通过适度的汇率波动和国际收支韧性调节机制,推动贸易结构优化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水平 汇率波动 国际收支韧性 外贸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付结算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认定
19
作者 徐岱 傅亮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6-147,共12页
当下支付结算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认定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罪与非罪界限模糊,帮信罪呈现过度扩张趋势;二是帮信罪与掩隐罪在支付结算行为上竞合,导致司法认定混乱。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确立帮助犯正犯化立场,承认帮信罪在... 当下支付结算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认定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罪与非罪界限模糊,帮信罪呈现过度扩张趋势;二是帮信罪与掩隐罪在支付结算行为上竞合,导致司法认定混乱。为解决这些问题,首先,应确立帮助犯正犯化立场,承认帮信罪在自然属性上具有依附性,同时不否认立法拟制的独立性。其次,在坚持帮助犯正犯化立场下,对帮信罪的主客观要件进行分析,主观上,“明知”可扩大解释为“应当知道”,但不能解释为“可能知道”;客观上,支付结算行为需具备组织性和规模性,“情节严重”需在犯罪定量的基础上结合主客观因素综合考量。最后,尽管两罪在主观“明知”和客观支付结算行为上存在竞合,但两罪在明知内容、保护法益及犯罪参与程度上仍有区别,需加以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 支付结算 明知 情节严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通业数字化如何驱动绿色消费发展:来自宏微观机制的视角
20
作者 梁威 吴顺利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27,共14页
新一轮数字技术变革下的流通业数字化能够驱动绿色消费产品、场景和渠道的创新,有望成为促进绿色消费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基于2008—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和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检验了流通业数字化驱动绿色消费发展的效... 新一轮数字技术变革下的流通业数字化能够驱动绿色消费产品、场景和渠道的创新,有望成为促进绿色消费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基于2008—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和2021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实证检验了流通业数字化驱动绿色消费发展的效应与宏微观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流通业数字化能够显著促进绿色消费发展;流通业数字化不仅能够在宏观层面促进供给侧的绿色技术创新及产业融合发展,还能够在微观层面从需求侧引导消费者增强绿色支付意愿和绿色产品偏好,进而促进绿色消费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流通业数字化对绿色消费发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以及市场竞争程度、政府环境规制强度和公众环保关注度高的地区表现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绿色消费发展水平的提升,流通业数字化的边际促进效应逐渐增强。因此,应进一步加快流通业数字化进程,加强流通领域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技术应用,完善绿色供给体系,引导绿色消费需求观念,以持续推动绿色消费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业数字化 绿色消费发展 绿色技术创新 产业融合 绿色支付意愿 绿色产品偏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