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濒危植物长柄双花木自然种群结实的花粉和资源限制 被引量:21
1
作者 肖宜安 曾建军 +2 位作者 李晓红 胡文海 何平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96-502,共7页
长柄双花木(DisanthuscercidifoliusMaxim.var.longipesH.T.Chang)只零星分布于湖南、江西和浙江等省的少数县,已处于濒危状态。通过对其野外自然种群试验,研究了花粉和资源的有效性对雌性生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长柄双花木“花多果... 长柄双花木(DisanthuscercidifoliusMaxim.var.longipesH.T.Chang)只零星分布于湖南、江西和浙江等省的少数县,已处于濒危状态。通过对其野外自然种群试验,研究了花粉和资源的有效性对雌性生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长柄双花木“花多果少”的生殖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花粉对长柄双花木结果率及结籽率均产生显著影响。花粉来源而不是花粉数量对长柄双花木结实存在显著影响。自然条件下,长柄双花木“花果转化率”约为54.8,“胚珠种子转化率”约为83.19。施肥处理有利于花芽发育,可使植株花芽败育率明显下降,开花比例升高;同时座果率和结籽率均显著提高,而果实败育率则显著降低。随剪除叶片量的增加,结果率明显降低,但果实败育率在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剪除弱小枝条及病虫枝后,个体总开花数虽有所下降,但是结果率和结籽率均显著提高。去除花后,长柄双花木平均单果重、单粒种子重均显著降低。营养水平的时空异质性使自然种群结籽率受到资源和花粉的限制;补充资源可以通过增强花对传粉者的吸引而间接影响传粉。长柄双花木自然种群的坐果率极低,而且存在严重的“大小年”结果现象,不同的因子可能对其低水平坐果率产生相互作用。选择性败育、子房供应和雄性功能假说似乎是长柄双花木“花多果少”的生殖策略的最合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限制 资源限制 补充授粉 结实率 长柄双花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柄双花木种子休眠与萌发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史晓华 徐本美 +1 位作者 黎念林 孙运涛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共3页
长柄双花木种子的种皮占种子风干重 6 0 .2 %。种子透水性良好。浓硫酸处理 11h后 ,可使种皮减轻重量约占种子总重量的 11.32 % ,加强了种子的透气性并减弱了种皮的机械束缚力。酸蚀 11h的种子 ,与拌有 5 0 0 mg·L- 1 GA3湿沙相混... 长柄双花木种子的种皮占种子风干重 6 0 .2 %。种子透水性良好。浓硫酸处理 11h后 ,可使种皮减轻重量约占种子总重量的 11.32 % ,加强了种子的透气性并减弱了种皮的机械束缚力。酸蚀 11h的种子 ,与拌有 5 0 0 mg·L- 1 GA3湿沙相混并经一冬层积后 ,可获 38.9%的出苗率 ,而对照则颗粒不发。破除休眠后种子的萌发温度以 2 0℃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双花木 硫酸处理 低温层积 种子休眠 种子萌发 种子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大东山长柄双花木群落物种组成与种群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缪绅裕 曾庆昌 +3 位作者 陈志明 刘嘉俊 李晓杰 黄金玲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57,共7页
采用样方法以及用基径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的方法,对位于南岭大东山不同海拔的3个长柄双花木(Disonthuscercidifoliusvar.longipesChang)样带(包括小洞、大洞和鸡子场样带,海拔分别为1010、1170和1260m)进行了调查,并编制了种群静... 采用样方法以及用基径结构代替年龄结构的方法,对位于南岭大东山不同海拔的3个长柄双花木(Disonthuscercidifoliusvar.longipesChang)样带(包括小洞、大洞和鸡子场样带,海拔分别为1010、1170和1260m)进行了调查,并编制了种群静态生命表和生存曲线,对其群落物种组成、种群年龄结构和生殖力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个样带群落乔木层优势种数量及种类组成差异明显,共包含26个种类,但共有种仅3种,除长柄双花木外还有多花杜鹃(Rhododendron cavalerieiLevl.)和两广杨桐(AdinandraglischrolomaHand.-Mazz.)2种;小洞样带长柄双花木种群的重要值(46.116%)明显高于另2个样带。根据基径可将长柄双花木种群分为68个龄级,3个样带的种群年龄结构基本一致,但小洞样带个体数量更多且基径31.0mm以下的幼体所占比例最高;总体上长柄双花木种群中5a以下的幼苗数量偏少,其他龄级的个体数量呈现随株龄增大波动但整体下降的趋势。种群的个体死亡率在5—10a和10~15a龄级较高(分别为20.30%和20.50%),并随年龄增长总体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且不同龄级个体生命期望值为4.49—0.50,总体偏低。种群生存曲线为I型,种群净增殖率、内禀增长率、周限增长率和世代平均周期分别为0.504、-0.018、0.982和38.351a,显示该种群在当前状态下自我更新不良,属缓慢的负增长型种群。根据研究结果,对该区域长柄双花木种群提出了相应的保护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双花木群落 物种组成 种群结构 静态生命表 种群生殖力 南岭大东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浓度NAA对长柄双花木扦插繁殖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黄绍辉 方炎明 +2 位作者 谭雪红 颜建法 方顺清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74-75,共2页
Effects of treating with 0.05, 0.10, 0.20 and 0.40 mg·g-1 NAA for 3 h on cutting regeneration of Disanthus cercidifolius var. longipes H.T.Chang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 Effects of treating with 0.05, 0.10, 0.20 and 0.40 mg·g-1 NAA for 3 h on cutting regeneration of Disanthus cercidifolius var. longipes H.T.Chang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effects of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AA on biological indexes of cutting regeneration weremarkedly different except plantheight and ground diameter.With0.1 mg·g-1 NAA solution treating for 3 h, individual biomass, root biomass, total length of root, root number, new leaf number and total length of new branch increased obvi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双花木 扦插繁殖 萘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正交设计法优化长柄双花木不定芽生长条件 被引量:3
5
作者 曾建军 肖宜安 +1 位作者 赵燕 李晓红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4-345,共2页
通过正交设计方法L9(34)研究了培养基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GA对长柄双花木(D isanthuscercidifolavar.longipesH.T.Chang)不定芽生长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优水平组合为6-BA 0.5 m.gL-1+GA 1.0 m.gL-1。BA对实验结果的... 通过正交设计方法L9(34)研究了培养基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6-BA、NAA、GA对长柄双花木(D isanthuscercidifolavar.longipesH.T.Chang)不定芽生长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优水平组合为6-BA 0.5 m.gL-1+GA 1.0 m.gL-1。BA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该因素不同水平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双花木 正交设计 不定芽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序列的长柄双花木SSR标记开发 被引量:6
6
作者 孟艺宏 徐璕 徐刚标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40-747,共8页
双花木属(Disanthus Maxim.)是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最原始的单种属,为东亚地区特有属。长柄双花木(D.cercidifolius var.longipes H.T.Chang)是日本特有植物双花木(D.cercidifolius Maxim.)的变种,仅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为国家Ⅱ... 双花木属(Disanthus Maxim.)是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最原始的单种属,为东亚地区特有属。长柄双花木(D.cercidifolius var.longipes H.T.Chang)是日本特有植物双花木(D.cercidifolius Maxim.)的变种,仅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为国家Ⅱ级保护植物,被列入我国濒危植物种名录,在研究金缕梅科系统发育和东亚植物区系地理演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由于可利用的SSR标记引物数量不足,阻碍了长柄双花木遗传学研究。本研究对长柄双花木转录组序列进行高通量测序,采用de novo组装方法,共获得32325条unigene。利用MISA软件,搜索到13779个SSR位点,SSR位点发生频率为42.63%,位点分布频率为1/2.95 kb。不同重复基序类型中,二核苷酸重复基序数量最多,占总数44.10%;单核苷酸重复基序次之,占总数37.90%;三核苷酸重复基序,占总数16.71%。二核苷酸重复基序中,AG/CT重复基序数量最多;三核苷酸重复基序中,AAG/CTT重复基序数目最多,其次是ATC/ATG、ACC/GGT和AGC/CTG。从不同种群中任取1株构成8株无亲缘关系的随机样本,对随机合成的60对SSR引物的有效性进行琼脂糖电泳检测的结果表明,46对引物扩增出目的条带,扩增率达76.67%。进一步利用TP-M13-SSR技术基因分型结果显示,30对引物扩增产物显示出多态性,多态位点百分比为65.22%。这表明,基于转录组序列开发的长柄双花木SSR位点多态性较高。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后续的长柄双花木种群遗传学及系统进化等方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柄双花木 转录组 tP-M13-SSR 引物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