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novel technology for control of variable speed pumped storage power plant 被引量:1
1
作者 Seyed Mohammad Hassan Hosseini Mohammad Reza Semsar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8期2008-2023,共16页
Variable speed pumped storage machines are used extensively in wind power plant and pumped storage power plant. This paper presents direct torque and flux control(DTFC) of a variable speed pumped storage power plant(V... Variable speed pumped storage machines are used extensively in wind power plant and pumped storage power plant. This paper presents direct torque and flux control(DTFC) of a variable speed pumped storage power plant(VSPSP). By this method both torque and flux have been applied to control the VSPSP. The comparison between VSPSP's control strategies is studied. At the first, a wind turbine with the capacity 2.2 k W and DTFC control strategies simulated then a 250 MW VSPSP is simulated with all of its parts(including electrical, mechanical, hydraulic and its control system) by MATLAB software. In all of simulations, both converters including two-level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2LVSC) and three-level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3LVSC) are applied. The results of applying 2LVSC and 3LVSC are the rapid dynamic responses with better efficiency, reducing the 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 and ripple of rotor torque and flu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rect torque and flux control(DTFC) two-level three-level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2LVSC&3LVSC) variable speed pumped storage power plant(VSPS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声辐射指向性研究
2
作者 成功 黄洪明 +3 位作者 冯青松 圣小珍 张良涛 胡文林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22-2432,共11页
为准确计算与分析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在列车高速移动时产生的复杂噪声指向性,根据轨道结构的周期性特点,基于2.5维有限元-边界元方法建立轨道结构振动噪声预测模型;在轨道结构横截面上设置半圆形场点,通过各个方向上的场点声压预测值来分... 为准确计算与分析高速铁路轨道结构在列车高速移动时产生的复杂噪声指向性,根据轨道结构的周期性特点,基于2.5维有限元-边界元方法建立轨道结构振动噪声预测模型;在轨道结构横截面上设置半圆形场点,通过各个方向上的场点声压预测值来分析自由边界、轨道板边界、轨道板及车体边界的噪声指向和声功率特征;设置不同的列车荷载移动速度,分析不同声学边界下速度对钢轨声辐射特性的影响;根据钢轨结构固有的声辐射特性,给出列车速度为350 km/h时钢轨噪声在车体和轨道板边界下的噪声指向性拟合式。分析结果表明:钢轨噪声具有不受列车荷载速度影响的声辐射特性,一是钢轨噪声主要贡献频段为180~250 Hz、350~500 Hz、600~800 Hz、950~1 050 Hz、1 150~1 350 Hz、1 600~1 800 Hz、2 100~2 300 Hz和2 550~2 700 Hz,二是钢轨噪声在各个频段下都有特殊的噪声指向性,这一特性为钢轨噪声指向性的统一描述提供了依据;速度变化通过更显著地提升1 200 Hz以上的高频噪声的声功率,来增强高频噪声对总体指向性的贡献,且频率越高,高频噪声的声功率增加得越快,但由于高频噪声的声功率较小,因此速度对噪声的指向性影响很小;基于钢轨声源的固有特性给出准确的等效声源,再根据车体边界下的噪声指向性仿真计算结果,给出车体声学边界下的噪声指向性拟合式。钢轨噪声等效声源和车体边界下的指向性拟合结果可为进一步的噪声传递特性仿真计算提供准确的等效声源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指向性 2.5维有限元边界元 钢轨噪声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际风况下萨沃纽斯风力机集群性能及布局规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齐文闯 陈云瑞 +2 位作者 郭朋华 邹瀚森 李景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95,共11页
为探究风况条件对萨沃纽斯风力机集群功率输出和安装方向的影响,基于变转速控制策略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结果,获得了集群在我国8个典型站点不同安装方向下的输出功率,分析了集群在实际风况下的最佳布局规律,并验证了规律的普适性。仿真... 为探究风况条件对萨沃纽斯风力机集群功率输出和安装方向的影响,基于变转速控制策略和计算流体力学仿真结果,获得了集群在我国8个典型站点不同安装方向下的输出功率,分析了集群在实际风况下的最佳布局规律,并验证了规律的普适性。仿真结果表明:在沈阳、厦门、昆明、呼和浩特、青岛、喀什、大连以及郑州8个站点合理安装集群,可使单台机组的输出功率分别提升至原来的1.14、1.23、1.31、1.20、1.21、1.24、1.12、1.11倍;对于有明显单一主风能风向的地区,集群应正对此方向摆放;对于两个主风能风向相位差较大的地区,需选择两者中周围风能更丰富的方向排布集群;对于有3个主风能风向、主风能风向不明显或风能分布比较均匀的地区,应先使机组相互格挡的方位避开风能相对集中区,再选择风能资源较丰富的方向排布集群。该研究可使实际风况下萨沃纽斯风力机集群耦合增益最大化,并为复杂风场条件下集群安装方向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转速控制 萨沃纽斯风力机集群 耦合增益 安装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接转速控制的风电机组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研究
4
作者 李佳俊 娄尧林 +1 位作者 应京良 林志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607-615,共9页
通过分析各风速下风轮气动转矩特性及发电机在各最大功率跟踪点转矩-转速运行轨迹,依据风电机组在最大功率点上风轮气动转矩与发电机转矩平衡的原理,提出基于发电机电磁转矩的动态最优转速的计算方法,然后以该最优转速为控制目标,设计... 通过分析各风速下风轮气动转矩特性及发电机在各最大功率跟踪点转矩-转速运行轨迹,依据风电机组在最大功率点上风轮气动转矩与发电机转矩平衡的原理,提出基于发电机电磁转矩的动态最优转速的计算方法,然后以该最优转速为控制目标,设计基于转速偏差的反馈控制器,并做恒转速区与变转速区的控制效果分析。仿真与现场测试表明,该直接转速控制策略可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在恒转速区与变转速区具有统一的控制方式,控制逻辑简单实用,有望在风电行业推广,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最大功率点跟踪 反馈控制 动态最优转速 直接转速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滤波技术在轨道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9
5
作者 杜鹤亭 高林奎 樊戈平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9-91,共13页
概述和总结了数字滤波技术在国外一些轨道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特点,着重分析了应用于我国轨检车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中的数字滤波技术,特别是基于数字移变滤波器设计原理,对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行方向影响检测结果的机理及消除方法做了较为深... 概述和总结了数字滤波技术在国外一些轨道检测系统中的应用特点,着重分析了应用于我国轨检车数字信号处理系统中的数字滤波技术,特别是基于数字移变滤波器设计原理,对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行方向影响检测结果的机理及消除方法做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滤波 轨道 检测 不平顺状态 轨道检查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无速度传感器网侧功率直接控制 被引量:38
6
作者 徐科 胡敏强 +1 位作者 郑建勇 吴在军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43-47,共5页
采用不可控整流和可控逆变的交直交结构作为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并网电路。从发电机转速、功率和直流母线电压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提出利用直流母线电压进行转速观测实现无速度传感器。根据风力机特性和并网电路的功率模型,提出... 采用不可控整流和可控逆变的交直交结构作为直驱式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并网电路。从发电机转速、功率和直流母线电压之间的相互关系出发,提出利用直流母线电压进行转速观测实现无速度传感器。根据风力机特性和并网电路的功率模型,提出网侧功率直接控制实现最大风能跟踪。实现了有功/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并给出有功/无功的参考值选取范围。最后采用电流滞环方法进行逆变器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简单有效、具有良好的稳态精度和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式风力发电机 风能跟踪 无速度传感器 网侧功率直接控制 功率解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系统中大功率变流器的应用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建林 朱颖 +1 位作者 胡书举 许洪华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9-175,共7页
风电系统对中压大功率变流器的需求日益增加,大功率变流器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直接驱动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发电技术,它具有无齿轮箱、机械磨损小、整机效率高,运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在风力发电领域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风电系统对中压大功率变流器的需求日益增加,大功率变流器已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直接驱动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是一种新型的发电技术,它具有无齿轮箱、机械磨损小、整机效率高,运行维护成本低等优点,在风力发电领域中有着很好的应用前景。为掌握变流器的设计制造技术,推动我国风电事业的发展,首先对直驱型变速恒频风力发电系统基本拓扑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着重介绍了直接驱动型风力发电系统几种大功率变流器拓扑结构,比较了各种拓扑结构的优缺点、技术难点,以及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大功率变流器在风力发电系统应用中的可行性进行了相关分析与探讨,为直驱风力发电系统拓扑结构的选型提供了参考基础。采用的二极管箝位五电平级联H桥拓扑,结合了二极管箝位型多电平和级联H桥多电平的优势,需要较少的箝位二极管和独立直流电源,即可进一步提高输出电压等级,使用移相变压器和12脉波整流器作为输入电路,可以方便地应用在使用多相永磁同步发电机的直驱风电系统中。仿真和实验结果证实了所采用的拓扑及其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系统 变速恒频 直接驱动 大功率 多电平变流器 拓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的最佳风能跟踪控制 被引量:126
8
作者 姚骏 廖勇 +1 位作者 瞿兴鸿 刘刃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15,27,共6页
与双馈交流励磁风力发电系统相比,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发电效率及运行可靠性高等优点。文章采用双脉宽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PWM)变换器作为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并网电路,根据风力机和发电机的运行特性提出... 与双馈交流励磁风力发电系统相比,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发电效率及运行可靠性高等优点。文章采用双脉宽调制(pulse-width modulation,PWM)变换器作为直驱永磁同步发电机的并网电路,根据风力机和发电机的运行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最佳功率给定的发电机最大风能跟踪控制策略。建立了基于双PWM变换器的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实验系统,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策略的正确性。该发电系统可实现最大风能跟踪控制、并网有功和无功功率独立控制以及变速恒频发电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力发电 永磁同步发电机 双脉宽调制变换器 变速恒频 最佳风能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直流混联系统突变量方向元件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裘愉涛 陈水耀 +4 位作者 杨恢宏 雷振锋 何方明 宋国兵 索南加乐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15-120,共6页
交直流混联电网在我国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继电保护方向元件出现过多次误动现象。针对各种突变量方向元件进行全面分析及仿真验证,并提出一种基于0模的快速方向元件判别方法。交直流混联电网中,由于逆变侧等值交流系统正、负序阻抗不相... 交直流混联电网在我国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继电保护方向元件出现过多次误动现象。针对各种突变量方向元件进行全面分析及仿真验证,并提出一种基于0模的快速方向元件判别方法。交直流混联电网中,由于逆变侧等值交流系统正、负序阻抗不相等且其阻抗角与线路阻抗角相差较大,基于正、负序原理的突变量方向元件将会出现误判,性能无法保证;而对于零序原理的方向元件,由于逆变侧零序网络较为稳定,其性能可靠,能够正确动作。基于0模的快速方向元件判别方法与传统基于傅氏算法的零序方向元件相比,动作速度快,性能更稳定。PSCAD仿真数据验证了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直流混联 负序阻抗 突变量方向元件 零序方向元件 快速方向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中高速区转矩优化的异步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算法 被引量:19
10
作者 范文进 郑琼林 +3 位作者 杨中平 林飞 宋文胜 DO Viet Dung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40-249,共10页
提出一种在异步电机基速内转矩性能优化的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算法。该算法在中高速段采用连续定子磁链轨迹切换技术实现了各段定子磁链轨迹平滑切换。随着电机转子速度的升高,定子磁链轨迹依次从圆形、多边形及六... 提出一种在异步电机基速内转矩性能优化的直接转矩控制(direct torque control,DTC)算法。该算法在中高速段采用连续定子磁链轨迹切换技术实现了各段定子磁链轨迹平滑切换。随着电机转子速度的升高,定子磁链轨迹依次从圆形、多边形及六边形连续与平滑地切换,算法具有电机转矩脉动小,电机转矩平稳等特点;在高速区段,给出一种非零电压矢量提前注入的控制方案,实现了减小转矩向下脉动,因此有效提高了转矩平均值与转矩平稳性。该DTC算法仅需在传统DTC结构中增加调节定子磁链和调节电压矢量作用时刻算法,既保留了传统DTC算法快速动态响应,以及对电机转子参数不敏感等特征,又确保控制系统较低的计算量要求。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都证明了该DTC算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转矩控制 异步电机 连续定子磁链轨迹 转矩优化 基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实现并网与最大风能跟踪 被引量:22
11
作者 徐科 胡敏强 +1 位作者 杜炎森 杨晓静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53-58,共6页
针对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加不控AC/DC和可控DC/AC结构,提出采用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同时实现并网与最大风能跟踪。分析了可控DC/AC通过功率解耦控制直流母线电压的原理。提出采用可控DC/AC对直流电容充电的直接并网方法,并详细讨论了充电电... 针对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加不控AC/DC和可控DC/AC结构,提出采用直流母线电压控制同时实现并网与最大风能跟踪。分析了可控DC/AC通过功率解耦控制直流母线电压的原理。提出采用可控DC/AC对直流电容充电的直接并网方法,并详细讨论了充电电流和限流电阻的取值范围。分析了直流母线电压与发电机转速之间的关系,提出采用直流电压变步长扰动代替转速定步长扰动实现最大风能跟踪,进一步提出采用功率变化量平方的比例值作为扰动值。详细的仿真验证了文中提出的控制策略简单、可行,适用于并网型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 直接并网 最大风能跟踪 直流电压变步长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关磁阻发电机用于直接驱动、变速运行风力发电系统的评估 被引量:20
12
作者 茆美琴 余世杰 +1 位作者 苏建徽 沈玉梁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6-390,共5页
介绍了开关磁阻发电机(SRG)基本工作原理、控制规律以及逆变电路拓扑结构,并根据公开文献所提供的样机从力矩密度,效率曲线等性能指标,对开关磁组发电机用于直接驱动、变速运行的风力发电系统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SRG发电原理新颖、控... 介绍了开关磁阻发电机(SRG)基本工作原理、控制规律以及逆变电路拓扑结构,并根据公开文献所提供的样机从力矩密度,效率曲线等性能指标,对开关磁组发电机用于直接驱动、变速运行的风力发电系统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SRG发电原理新颖、控制灵活、效率高(且高效区宽)、力矩密度高,因而在直接驱动、变速运行的风力电系统中,很有应用前景,值得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开关磁阻发电机 直接驱动 变速运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变速恒频机组的风电场并网问题研究综述(英文) 被引量:34
13
作者 孙元章 林今 +1 位作者 李国杰 黎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5-80,共6页
随着风电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采用变速恒频机组的风电场被接入电网。变速恒频机组相对于传统的恒速恒频机组,在电机结构和控制机理上更为先进,能够实现更为灵活的电网接入。虽然变速恒频机组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电... 随着风电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采用变速恒频机组的风电场被接入电网。变速恒频机组相对于传统的恒速恒频机组,在电机结构和控制机理上更为先进,能够实现更为灵活的电网接入。虽然变速恒频机组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但一些新问题也随之而来,例如先进的控制器显著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风机的功率变换器发出谐波电流降低了系统的电能质量等。此外,如何通过给变速恒频机组增加附加控制器,实现其与传输系统及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以改善系统性能,也是当今学术界的一个重要课题。文中对上述这些采用变速恒频机组的风电场并网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双馈机组 直驱机组 变速恒频机组 控制模式 储能系统 机组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人工蜂群算法的动态波达方向跟踪 被引量:9
14
作者 单泽彪 石要武 +1 位作者 刘小松 张志成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838-845,共8页
针对目标信号源波达方向(DOA)的实时变化,将人工蜂群算法应用于最大似然函数的优化,实现了动态目标DOA的实时跟踪。首先,提出了一种可变遗忘因子的自适应样本协方差矩阵更新方法,该方法可根据目标信号源DOA变化的快慢自适应调整历史数... 针对目标信号源波达方向(DOA)的实时变化,将人工蜂群算法应用于最大似然函数的优化,实现了动态目标DOA的实时跟踪。首先,提出了一种可变遗忘因子的自适应样本协方差矩阵更新方法,该方法可根据目标信号源DOA变化的快慢自适应调整历史数据和当前采样数据在协方差矩阵中所占的权重,从而保证在获得较小稳态误差的同时又可获得较快的跟踪速度。然后,直接应用了性能优越的最大似然估计方法,避免了子空间跟踪类算法需要不断重复特征值或奇异值分解等问题。最后,采用人工蜂群仿生智能算法对似然函数的求解进行优化,从而极大地减少了算法的计算量,保证了算法的快速性和实时性。实验结果表明:在单快拍采样的情况下,信噪比为0dB时,跟踪两个目标信号源的均方根误差为0.995 2°,基本达到了阵列信号处理中目标跟踪方法的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达方向(DOA)跟踪 运动目标跟踪 可变遗忘因子 人工蜂群算法 最大似然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MAC2下高速电主轴直接转矩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7
15
作者 张珂 徐湘辉 +1 位作者 王利杰 吴玉厚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6年第4期691-695,共5页
目的为解决高性能直接转矩控制法对电主轴进行控制和驱动,提高高速电主轴的动态响应速度问题.方法采用PMAC2型卡(可编程多轴运动控制卡Ⅱ型),结合高速电主轴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本系统电主轴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动态数学模型.结果通过动... 目的为解决高性能直接转矩控制法对电主轴进行控制和驱动,提高高速电主轴的动态响应速度问题.方法采用PMAC2型卡(可编程多轴运动控制卡Ⅱ型),结合高速电主轴的结构特点,建立了本系统电主轴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下的动态数学模型.结果通过动态数学模型设计了一套高速电主轴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实现了高速电主轴的宽调速范围,快速准停,准位,准速,并给出了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基本结构框图,系统控制原理图,软件程序流程图.结论研究表明,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控制结构及控制过程简单,易于实现,便于全数字化,进一步精简了高速电主轴的控制结构,适应高速数控机床的要求,因此实现全数字化的直接转矩控制的交流电机调速系统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电主轴 直接转矩控制(DTC) 变频调速 PMAC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馈感应发电机的直接功率控制策略 被引量:18
16
作者 张俊峰 毛承雄 +1 位作者 陆继明 吴建东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35,共5页
建立了单机与无穷大系统相连的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数学模型,并以定子电压综合矢量恒定为控制约束,提出了一种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励磁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仅需测量定子侧电压、电流信号,简化了控制系统。利用该策略对并网双馈感应发电... 建立了单机与无穷大系统相连的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数学模型,并以定子电压综合矢量恒定为控制约束,提出了一种双馈感应发电机的励磁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仅需测量定子侧电压、电流信号,简化了控制系统。利用该策略对并网双馈感应发电机有功、无功稳态调节特性及机端三相对地突然短路的过渡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有功和无功的独立控制,且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馈感应发电机 直接功率控制 变速恒频 空间电压矢量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速度传感器的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直接转矩控制 被引量:24
17
作者 张凤阁 金石 张武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27,共8页
根据风力机的功率输出特性,针对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转矩控制方法控制发电机转矩和功率因数来调节有功功率的最大功率跟踪方法。为了提高风电系统的可靠性,使系统更能适用于恶劣的风场环境,本文针对无刷双馈发电机复... 根据风力机的功率输出特性,针对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转矩控制方法控制发电机转矩和功率因数来调节有功功率的最大功率跟踪方法。为了提高风电系统的可靠性,使系统更能适用于恶劣的风场环境,本文针对无刷双馈发电机复杂的内部磁场关系,设计了一种新型速度观测器,通过估算转子磁链同步旋转速度和转差速度来获得发电机转速。此外,还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技术来设计控制绕组磁链观测器,以提高无刷双馈发电机在全速范围内磁链估计的准确性,进而改善直接转矩控制系统在控制绕组侧低频时的运行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出的新型转速估算方法的正确性和直接转矩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无刷双馈发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 转速观测 控制绕组磁链 最大功率 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滑模反推式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的速度跟踪控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杨俊友 刘启宇 +1 位作者 赵菲 门博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9年第6期601-605,共5页
由于负载扰动和电动机内部参数变化会降低系统的伺服性能,因此为了消除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保持系统的跟踪性能,提出了一种将变结构控制和反推控制相结合的速度跟踪控制策略.反推法可以保证系统的全局一致渐近稳定,但对变化较快和较... 由于负载扰动和电动机内部参数变化会降低系统的伺服性能,因此为了消除这些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保持系统的跟踪性能,提出了一种将变结构控制和反推控制相结合的速度跟踪控制策略.反推法可以保证系统的全局一致渐近稳定,但对变化较快和较大的不确定扰动抑制不够理想;变结构控制具有快速响应及对不确定因素的不变性等优点,采用反推和变结构相结合的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快速的速度渐近跟踪,同时系统控制器能够保证系统在电动机参数和外界负载变化时具有较强的鲁棒性.应用Matlab仿真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直线同步电动机 直接驱动 反推 滑模变结构 速度跟踪 电动机参数 负载扰动 鲁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reto遗传算法的风力机翼型多点优化设计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龙 宋文萍 许建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685-1689,共5页
以CST方法参数化翼型,利用XFOIL软件计算翼型的气动性能参数,采用基于非支配排序的NSGA-II遗传算法进行翼型的多点优化设计,研究变风速、变风向情况下风力机翼型高升阻比的设计问题。变风速情况下的多点优化设计表明风力机翼型的转捩性... 以CST方法参数化翼型,利用XFOIL软件计算翼型的气动性能参数,采用基于非支配排序的NSGA-II遗传算法进行翼型的多点优化设计,研究变风速、变风向情况下风力机翼型高升阻比的设计问题。变风速情况下的多点优化设计表明风力机翼型的转捩性质对于性能有重要影响;变风向情况下的多点优化设计表明,将设计迎角取在失速迎角附近,可提高失速迎角,改善风力机翼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翼型 遗传算法 多点优化 CST 变风速 变风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刷双馈风力发电机的变速恒频最大功率跟踪 被引量:8
20
作者 金石 张凤阁 朱连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79-2286,共8页
针对风力发电用变速恒频无刷双馈发电机系统,提出采用直接转矩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无刷双馈发电机的转矩和功率因数来调节其有功功率,采用最大功率因数原则设定控制绕组的磁链给定,以提高发电效率,改善电能质量,且在估计转矩时使功率绕组... 针对风力发电用变速恒频无刷双馈发电机系统,提出采用直接转矩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无刷双馈发电机的转矩和功率因数来调节其有功功率,采用最大功率因数原则设定控制绕组的磁链给定,以提高发电效率,改善电能质量,且在估计转矩时使功率绕组侧输出电压在并网前满足并网条件,以同时实现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和变速恒频运行。此外,为了改善无刷双馈发电机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低频性能,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辨识技术来设计控制绕组的磁链观测器,以控制绕组的电流作为比较信号,同时考虑控制绕组的电阻变化对磁链观测的影响,并利用Lyapunov稳定性定理来推导自适应率。最后通过仿真分析和实验研究验证了所提出控制方案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无刷双馈发电机 直接转矩控制 控制绕组磁链 最大功率跟踪 变速恒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