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动态风险及适应性治理 被引量:14
1
作者 谢潇 罗世杰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5,共14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进一步向强人工智能时代迈进,随之而来的不仅有对“奇点”的期待,还存在着对技术治理陷入“科林格里奇困境”的隐忧。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风险可阶段性刻画为“初始-结果-衍生”三层表征,且其具有动...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兴起标志着人类社会进一步向强人工智能时代迈进,随之而来的不仅有对“奇点”的期待,还存在着对技术治理陷入“科林格里奇困境”的隐忧。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风险可阶段性刻画为“初始-结果-衍生”三层表征,且其具有动态特性,具体可解构为复杂性、不确定性与高流动性。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动态风险,传统治理体系面临治理思维、治理工具及治理体制等方面的困局。而出于技术发展与风险规制的协调目标,适应性治理成为其中应有之义:既突破传统治理困局、灵活治理生成式人工智能动态风险,又不至于过于冒进、破坏治理体系整体稳定。具言之,生成式人工智能动态风险适应性治理体系包括如下内容:治理思维方面,强调动态风险的分配正义;治理工具方面,制度伦理化与生态科技化并行;而治理体制方面,以合规、赋权与监管作为不同阶段风险的主要治理机制,构建多元主体分层行动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动态风险 适应性治理 科林格里奇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开放教育治理:主体诉求、现实困境与善治进路 被引量:1
2
作者 袁文武 郭青春 李志香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7-55,共9页
理清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类别、主体诉求和现实困境对开放教育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实现善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厘定了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类别,构建了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分类图谱。基于此,分析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呈现的价值各... 理清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类别、主体诉求和现实困境对开放教育治理中的多元主体实现善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厘定了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类别,构建了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分类图谱。基于此,分析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呈现的价值各异的主体诉求,根据其“受困于体制机制障碍导致公共利益难以最大化、受限于资历框架进程导致打造共享利益机制受阻、受制于科学范式评价缺陷导致各方利益无法维护”的现实困境,勾勒出开放教育利益相关者的善治框架和善治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教育 利益相关者理论 主体诉求 现实困境 善治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治理的时代特征、现实困境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志红 刘轶 李荣华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进入新时代,为了解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质量不高、治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教育部近年来连续发布多个文件,加强了对继续教育的全方位监管和指导。目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面临办学定位不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困难、教学治理能力不足等困... 进入新时代,为了解决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质量不高、治理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教育部近年来连续发布多个文件,加强了对继续教育的全方位监管和指导。目前,高等学历继续教育面临办学定位不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困难、教学治理能力不足等困境。因此,新时代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应明确办学定位、坚持公益性、实行管办分离、控制适度规模办学,并建立规范化保障体系,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历继续教育 现实困境 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博弈困境与纾解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茂庆 伍辉燕 《现代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42,共12页
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价值旨归。在以往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分别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博弈困境,呈现家庭... 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教育高质量发展是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价值旨归。在以往的家校社协同育人实践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分别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博弈困境,呈现家庭教育缺位、学校教育错位和社会教育越位等错综复杂的局面,进而影响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有效纾解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博弈困境,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应创设家校社协同育人条件,确保家庭、学校、社会三方信息共享和权责明晰;激发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育人的主动性,使其履行各自职责;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过程评价体系,推动家校社协同育人高效有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务教育 教育高质量发展 家校社协同育人 博弈困境 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的著作权困境及其调适路径 被引量:2
5
作者 张涛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9-208,共20页
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引发著作权困境,传统作品许可使用机制面临功能失灵,既有“限制与例外”条款亦存在适用难题。当前学界提出的以“非作品性使用”为代表的“根源性”权利限缩模式,以及以“文本与数据挖掘”为代表的“封闭式”权利限... 人工智能大模型训练引发著作权困境,传统作品许可使用机制面临功能失灵,既有“限制与例外”条款亦存在适用难题。当前学界提出的以“非作品性使用”为代表的“根源性”权利限缩模式,以及以“文本与数据挖掘”为代表的“封闭式”权利限制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能缓解困境,但因其理论局限和制度设计缺陷,难以真正有效平衡各方利益。相较而言,合理使用作为典型的“开放式”权益平衡模式,更具制度灵活性与适应性,可通过多层次评估框架弥补其操作困难与适用不确定性。与此同时,需辅以技术治理工具、训练数据透明度义务和合理补偿机制等创新措施,推动著作权法的渐进改革与完善,保障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大模型 训练数据 著作权困境 适应性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间失灵:理论界说、表现形式与应对路径 被引量:1
6
作者 刘良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90,共13页
政府间失灵用以描述政府间日益复杂的关系所导致的资源配置低效化或无效化状态。政府间失灵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两类:纵向政府间失灵主要表现为上下级政府间的政策执行偏差;横向政府间失灵则主要表现为不同区域政府主体在区域性议题上的不... 政府间失灵用以描述政府间日益复杂的关系所导致的资源配置低效化或无效化状态。政府间失灵的表现形式可分为两类:纵向政府间失灵主要表现为上下级政府间的政策执行偏差;横向政府间失灵则主要表现为不同区域政府主体在区域性议题上的不当竞争。政府间失灵的主导因素在于政府间外部性问题,其深层根源与理性—科层制框架下的制度性集体行动困境密切相关。制度性集体行动困境主要体现于信息共享和成本分担机制的缺失,同时又受到理性—科层制框架下封闭政绩单元间激励机制的直接影响。为应对政府间失灵,政府间合作为关键路径,其实质是将外部性问题转化为合作框架下的内部行动,核心在于建立公共价值和利益的协调机制,并通过完善“选择性激励”机制,强化合作框架内行动者的成本—收益感知,从而抑制政府间失灵的演生条件,提升政府间资源配置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失灵 政府间失灵 外部性 集体行动困境 科层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组弥合缝隙:数字政府建设中科层困境的组织纾解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桂芝 张司杰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68,共9页
技术与组织互嵌互构。数字政府建设在赋能科层治理的同时,也面临着科层桎梏。基于“情境—策略”框架,对S省“数字强省建设领导小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政府建设中的科层困境表现为结构、行动、监督上的“条块缝隙”,包括建设... 技术与组织互嵌互构。数字政府建设在赋能科层治理的同时,也面临着科层桎梏。基于“情境—策略”框架,对S省“数字强省建设领导小组”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数字政府建设中的科层困境表现为结构、行动、监督上的“条块缝隙”,包括建设标准碎片化、部门信息孤岛、政策悬浮、问责与避责间的张力等问题。作为突破科层制藩篱的组织选择,领导小组应采取“以块统条”“条块联动”“块监督条”等策略弥合“条块缝隙”。在缝隙弥合的过程中,领导小组可通过政治注意力分配形塑共识、党政结构嵌入调整职责、组织吸纳技术赋能协同等多重机制重塑条块关系,为加快数字政府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科层组织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政府 科层困境 领导小组 条块重塑 缝隙弥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术文化在网络空间传播的困境、挑战与治理路径
8
作者 张长思 彭家辉 张长念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5-453,共9页
网络空间为武术文化传播开辟了新场域,然而其在推动武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同时,也衍生出假大师、污名化等问题,对武术文化的网络传播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运用文献研究法与网络田野调查法,系统考察武术文化网络空间传播的困境与挑战,并提... 网络空间为武术文化传播开辟了新场域,然而其在推动武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同时,也衍生出假大师、污名化等问题,对武术文化的网络传播环境造成负面影响。运用文献研究法与网络田野调查法,系统考察武术文化网络空间传播的困境与挑战,并提出多维治理路径。分析后发现,武术在网络空间传播当前面临传统武术网络形象受污、传统武术网络舆论失控、传统武术网络文化悖离三重困境。武术网络空间建设面临权力去中心化导致的武术文化网络空间舆论失控、主流趣味异化造成的武术文化网络空间受众审美习惯扭曲、网络匿名交流引发的武术文化网络空间符号暴力、信息超时空传播造成的武术文化网络空间监管滞后等现实挑战。基于此,从数字技术、公共网络、管理制度3个维度提出治理框架,旨在构建健康的武术文化网络空间传播环境,推动传统武术文化的数字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空间 武术文化 困境挑战 治理路径 数字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螺旋理论视阈下我国电子竞技后备人才培养研究
9
作者 樊琦 张鑫林 李柏 《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3-89,共7页
后备人才培养是制约电子竞技发展的瓶颈问题。本研究以三螺旋理论为研究视角,首先,从我国电竞后备人才培养历史脉络中明确政府、产业和学校三大培养主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其次,系统梳理当前我国电子竞技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最... 后备人才培养是制约电子竞技发展的瓶颈问题。本研究以三螺旋理论为研究视角,首先,从我国电竞后备人才培养历史脉络中明确政府、产业和学校三大培养主体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其次,系统梳理当前我国电子竞技后备人才培养面临的现实困境。最后,从三螺旋理论的三大主体合作关系出发,对现实问题进一步深入剖析,并提出四方面协同治理对策:学校与产业协同,完善人才选拔过程,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产业与政府协同,加强组织管理水平,释放人才发展潜力;政府与学校协同,健全退役保障机制,保持人才供给的持续性;政府、学校与产业协同,完善政策体系建设,增强社会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竞技 后备人才 困境 治理对策 三螺旋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社会“内卷式”竞争中的教育困境及其破解路径
10
作者 倪娟 沈万里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8-126,I0003,I0004,共11页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转型催生的“加速社会”中,新型社会“内卷式”竞争呈现三重表征:低欲望社会的价值祛魅引发的存在论悬置、倦怠社会的功绩主义衍生的现象学危机以及原子化社会的系统殖民所致的交往理性失序。这些表征共同揭示了社会竞... 在全球化与数字化转型催生的“加速社会”中,新型社会“内卷式”竞争呈现三重表征:低欲望社会的价值祛魅引发的存在论悬置、倦怠社会的功绩主义衍生的现象学危机以及原子化社会的系统殖民所致的交往理性失序。这些表征共同揭示了社会竞争失范与主体精神危机的互构困境。作为社会再生产的核心建制,教育领域深陷工具理性扩张、阶层结构梗阻与文化趋同异化等社会内卷桎梏,亟待建构“价值-文化-生态”三维破解路径。在价值维度上,以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根基,重构以自由理性主体培育为核心的价值坐标,摒弃工具理性对育人本质的异化逻辑;在文化维度上,厚植后现代主义“多元异质”的文化内核,构建差异共生的新型文化范式,助推制度从“标准化管控”向“差异化治理”转型;在生态维度上,通过调适教育系统内部多元共生机制、促进教育-社会双向赋能演进并建立动态适应的生态拓扑结构,消解代际流动阻滞。破解路径以主体解放-文化革新-阶层疏通为解卷链条,为重塑社会竞争生态提供系统化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卷式”竞争 教育困境 内卷治理 人的全面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逻辑与市场逻辑:西部地区公立大学教师流动治理困境与破解
11
作者 肖京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59,共7页
单位制和学术劳动力市场是我国西部地区公立大学教师流动治理的制度环境,形塑着行动者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形成了两种治理逻辑,即单位逻辑与市场逻辑。在两种治理逻辑的夹缝中,西部地区大学教师流动治理实践出现“单位失灵”与“市场... 单位制和学术劳动力市场是我国西部地区公立大学教师流动治理的制度环境,形塑着行动者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形成了两种治理逻辑,即单位逻辑与市场逻辑。在两种治理逻辑的夹缝中,西部地区大学教师流动治理实践出现“单位失灵”与“市场失灵”双重困境,即公平与效率的治理理念冲突、自由与规制的治理机制失灵、身份与契约分割的治理制度掣肘。破解西部地区公立大学教师流动治理的困境,应实现公平与效率、权益与责任的治理理念的平衡,完善市场运行机制、优化计划运行机制,完善大学教师人事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公立大学人事管理的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逻辑 市场逻辑 治理困境 西部地区公立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以党的自我革命破解长期执政难题的多维认识
12
作者 董沐夕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0-77,共8页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但不是一劳永逸的。在新时代,党的长期执政难题表现为政党内部关系之维的执政活力激发难题、政党与群众关系之维的执政价值实现难题以及政党与政权关系之维的执政权威捍卫难题。党的自我革命所具备... 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但不是一劳永逸的。在新时代,党的长期执政难题表现为政党内部关系之维的执政活力激发难题、政党与群众关系之维的执政价值实现难题以及政党与政权关系之维的执政权威捍卫难题。党的自我革命所具备的优化党的执政理念和方式、规范党的执政体制、塑造先进执政党形象等功能价值,决定了其对于破解党的长期执政难题具有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探寻新时代以党的自我革命破解长期执政难题的实践路径,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全面从严治党紧密结合,强化以党的自我革命破解长期执政难题的领导力量;要坚持规范行使权力与完善制度体系相互衔接,夯实以党的自我革命破解长期执政难题的持久保障;要坚持锻造人民性与强化群众监督互为支撑,提升以党的自我革命破解长期执政难题的价值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党的自我革命 长期执政难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数字化治理的图景、困境与路径
13
作者 宫长瑞 张乃亮 《河南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98,共8页
在政策引领、技术牵引、需求驱动等多维因素的驱动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数字化治理的前景广阔。具体来说,实时更新的数字化资源推进治理决策科学化,协同发力的数字化平台推进治理主体协同化,敏捷高效的数字化监管推进治理过程精准化,高... 在政策引领、技术牵引、需求驱动等多维因素的驱动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数字化治理的前景广阔。具体来说,实时更新的数字化资源推进治理决策科学化,协同发力的数字化平台推进治理主体协同化,敏捷高效的数字化监管推进治理过程精准化,高度仿真的数字化场景推进治理模式系统化。但不可忽视的是,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数字化治理依然面临着传统治理思维与数字治理方式的排斥、设施运行不畅与设施建设脱节的叠加、数字技术发展与数字素养滞后的落差等困境,阻碍着数字化治理高效运行。为此,需要高起点部署数字规划、高标准建设数字设施、高质量推进制度建设、高要求提升数字素养,以推进数字技术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的深度融合,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数字化治理的效能充分释放出来,更好更快地把建设造福人民幸福河的战略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生态环境 数字化治理 全新图景 主要困境 实践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治理的模式分类、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瑞麟 梁秋莎 赵彦志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6-72,共7页
科学有效的组织治理是提升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创新效率、推动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委员会制、“双总负责制”等三种治理模式,推进了中心治理工作的发展... 科学有效的组织治理是提升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组织创新效率、推动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形成了理事会领导下的中心主任负责制、委员会制、“双总负责制”等三种治理模式,推进了中心治理工作的发展。当前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治理仍面临一系列现实困境,即利益分配不均衡、信息沟通渠道不顺畅、部分创新主体参与度不足、部分创新主体积极性不高、优质资源共享程度较低。究其原因,主要源自管理权力过于集中、关系网络较为薄弱、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缺乏有效的激励措施、协同创新氛围不佳等五个方面。为此,提出吸纳多元创新主体参与中心治理、搭建多样化的信息沟通渠道、建立完善的制度和契约机制、构建内外部相结合的信用评级体系、建立“和而不同”的组织创新文化等五条优化路径,以期为完善我国高校协同创新中心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协同创新中心 组织治理 模式分类 现实困境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社会的公共性困境与治理共同体建设 被引量:5
15
作者 林星 《北京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8,共9页
以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来应对乡村社会公共性不足的难题,向世界贡献“建设什么样的乡村社会,怎样建设乡村社会”的中国方案。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具体包括责任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三层结构是相互影响的系统整体。... 以建设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来应对乡村社会公共性不足的难题,向世界贡献“建设什么样的乡村社会,怎样建设乡村社会”的中国方案。新时代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具体包括责任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三层结构是相互影响的系统整体。国家通过责任下放、规则下达、资源下沉等方式,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这是乡村治理面临的基本现实背景。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层治理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有效应对大包大揽、形式主义、化公为私等公共性困境,凝练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具体建设路径:对公共责任进行技术性划分,塑造责任明晰的乡村责任共同体,走向“人人有责”;对公共规则进行伦理性调适,凝聚价值自觉的乡村价值共同体,走向“人人尽责”;对公共资源进行产权性配置,营造利益紧密的乡村利益共同体,走向“人人享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 治理共同体 社会治理 基层治理 公共性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从“共识”到“共治”:动力、挑战与路径 被引量:7
16
作者 陆卫明 张文 王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77,共15页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诱发的风险具有新生性、复杂性、跨境性等多重属性,加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推动其向善且负责任发展已成为“共识”。这一“共识”的形成受多重动力驱使:各国政府前瞻布局以规避科技伦理... 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标志的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诱发的风险具有新生性、复杂性、跨境性等多重属性,加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推动其向善且负责任发展已成为“共识”。这一“共识”的形成受多重动力驱使:各国政府前瞻布局以规避科技伦理潜在风险、人工智能企业亟须平衡风险治理与商业价值最优配置、国际组织聚焦地缘博弈与全球稳定、学界聚焦人工智能可持续性发展。“共识”的形成为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共治”机制提供了前提。全球人工智能治理从“共识”到“共治”面临着“囚徒困境”恶化引发的协作瓦解与零和博弈危机的根本性挑战、技术异步发展与治理标准不统一引发的双重性阻碍、文化价值冲突与伦理排序差异引发的适应性挑战、技术博弈与利益分配矛盾导致的协同性阻碍挑战。未来还需构建全球人工智能“共治”机制作为保障性路径,具体包括整合技术与价值的平衡机制、打造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生态、构建动态调整治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 负责任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 囚徒困境 合作博弈 “共治”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性治理视域下社区医养结合治理的碎片化困境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4
17
作者 唐健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69,201,共10页
社区医养结合治理不仅是学术界的重要课题,也是党和政府亟须解决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当前,社区医养结合治理面临着严重的碎片化问题,表现为目标价值差异化、政策内容分散化、组织结构壁垒化和治理过程失范化。供给主体利益差异化、顶层... 社区医养结合治理不仅是学术界的重要课题,也是党和政府亟须解决的焦点和热点问题。当前,社区医养结合治理面临着严重的碎片化问题,表现为目标价值差异化、政策内容分散化、组织结构壁垒化和治理过程失范化。供给主体利益差异化、顶层设计尚未建立、科层组织管理结构壁垒化和运行机制不健全是社区医养结合治理碎片化问题的内在根源。实现社区医养结合碎片化问题的整体性治理,需要关注老年人目标需求,完善顶层设计,加强组织协作,优化运行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医养结合 整体性治理 碎片化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数字治理的伦理困境与中国善治
18
作者 闫瑞峰 张玉洁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112,共11页
数字技术赋能政府治理带来的多维伦理问题,可从多元化的伦理立场中追本溯源。政府数字治理的实践倾向深受不同伦理立场的支配或影响,根据其差异化的伦理价值取向可分为功利论、义务论和德性论三种类型。这三种伦理立场在政府数字治理实... 数字技术赋能政府治理带来的多维伦理问题,可从多元化的伦理立场中追本溯源。政府数字治理的实践倾向深受不同伦理立场的支配或影响,根据其差异化的伦理价值取向可分为功利论、义务论和德性论三种类型。这三种伦理立场在政府数字治理实践中都有相应的应用场景,在极化状态下极易导致三重特色鲜明的伦理困境,即功利论情境下的政府公平服务阻滞困境、义务论情境下的政府主体责任悬置困境、德性论情境下的政府行政主体理智德性受制困境。立足中国善治语境破解政府数字治理的伦理立场困境,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提升政府数字治理的公平服务能力;明确政府数字治理的权责边界,实现合理责任分工与形塑责任思维的双向奔赴;聚焦行为主体的道德自律,提升行政人员的数字职业道德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 数字治理 伦理 困境 善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元详细规划的治理价值释放:“最后一公里”困境、平台化转型与全周期优化
19
作者 谭迎辉 王伟 +1 位作者 卢方欣 金晓斌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5-82,共8页
立足新时期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目标导向,基于当前详细规划面临的“最后一公里”治理困境和地方实践探索透视,以单元详细规划为载体,引入平台型治理理论,系统性提出新时期单元详细规划的平台定位、框架构成、功能解析与应用场域,并按照... 立足新时期国土空间治理现代化目标导向,基于当前详细规划面临的“最后一公里”治理困境和地方实践探索透视,以单元详细规划为载体,引入平台型治理理论,系统性提出新时期单元详细规划的平台定位、框架构成、功能解析与应用场域,并按照“统筹与共享”的平台治理核心特征,基于详细规划“一张图”,从单元详细规划编制、管理、实施及监测评估的全周期闭环入手,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新时期国土空间详细规划改革探索一条可行的转型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详细规划 治理 困境 全周期 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需均衡框架下医养结合服务的现实困境与治理策略 被引量:1
20
作者 朱松梅 郝晓宁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9,14,共5页
当前,我国医养结合服务面临供需失衡的现实困境,主要原因是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存在影响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因素,供给与需求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未能实现。对此,需要从供需两侧同时调整预期与动机... 当前,我国医养结合服务面临供需失衡的现实困境,主要原因是供给侧和需求侧都存在影响有效供给和有效需求的因素,供给与需求之间尚未形成良性互动,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未能实现。对此,需要从供需两侧同时调整预期与动机,构建多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的医养结合服务治理格局,建立服务供给接力机制,推动整合型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发展,增加普惠性服务供给,以及持续推进老龄化国情教育,实现医养结合服务的高质量稳定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供需均衡 现实困境 治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