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孪生灌区水资源调度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肖宏宇 陈石磊 +2 位作者 王帅 侯俊 陈莉莉 《长江科学院院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70-178,共9页
针对灌区水资源调度管理实时感知能力不足、智慧化程度不高的问题,研究数字孪生灌区水资源调度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将物联网、数字孪生、水利专业模型与灌区水资源调度管理相结合,研究灌区水利实时感控体系与数字孪生可视化表达方法,设... 针对灌区水资源调度管理实时感知能力不足、智慧化程度不高的问题,研究数字孪生灌区水资源调度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将物联网、数字孪生、水利专业模型与灌区水资源调度管理相结合,研究灌区水利实时感控体系与数字孪生可视化表达方法,设计数字孪生灌区水资源调度管理平台,实现数字孪生灌区水资源调度预演与决策。以数字孪生都江堰(渠首枢纽)工程为应用示范的实践证明,通过对灌区物理流域全要素与水资源管理活动进行数字化映射和智能化模拟,数字孪生灌区水资源调度管理平台能够及时感知水资源供应异常和设备故障,为管理者提供基于调度模拟结果的预测和优化建议,实现水资源精细化管理和调度智慧化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调度管理平台 物联网 数字孪生 水利专业模型 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数字底座的煤矿灾害融合管控平台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桥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9-117,共9页
针对煤矿灾害监测预警与透明地质系统数据多源异构、预警结果可视化手段单一、业务流程不畅、数字化决策支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统一数字底座的煤矿灾害融合管控平台。该平台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应用支撑层和应用层,以透明... 针对煤矿灾害监测预警与透明地质系统数据多源异构、预警结果可视化手段单一、业务流程不畅、数字化决策支撑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基于统一数字底座的煤矿灾害融合管控平台。该平台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存储层、应用支撑层和应用层,以透明地质系统为井巷工程数据来源,利用智能通风系统进行通风网络解算和通风决策分析,集成各灾害预警系统分析结果和控制策略,从空间和业务2条主线按照“隐蔽致灾因素—安全监测—安全管理—灾害预警—仿真规划—协同控制”进行灾害全链路管控。该平台利用Web API和FIP接口对透明地质系统数据与服务进行集成,基于统一的预警信息描述规范对灾害预警数据进行集成,通过“场景—模型—对象—属性”层级结构的数据对象模型对安全监测数据进行集成,解决了数据一致性难题;从巷道拓扑关系生成、巷道三维模型生成和要素空间关系生成等方面进行井巷工程三维参数化建模,实现了基于透明地质系统数据的井巷工程自动更新;采用“模型压缩+浏览器端缓存+渲染调度策略优化”,实现了基于WebGL的地质体三维可视化;通过逐级确认的预警事件协同处置机制,提升了预警结果及处置的可靠性。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平台实现了基于统一数字底座的瓦斯、水害、火灾、矿压、粉尘、智能通风等系统数据同步、功能集成、流程衔接和统一可视化,为开展融合透明地质的灾害预警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灾害预警 灾害融合管控平台 统一数字底座 透明地质 数据集成 三维建模 三维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林业调查技术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罗宇 李开祥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2期44-47,共4页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基于GIS的林业调查技术在林业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林火监测和森林病虫害监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通过概述GIS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介绍了GIS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重要性和现状,并总... 随着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基于GIS的林业调查技术在林业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林火监测和森林病虫害监测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通过概述GIS的基本概念和定义,介绍了GIS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重要性和现状,并总结了林业调查中常用的GIS技术,比如,遥感、GPS和DEM技术。同时,通过实际案例阐述了GIS在林业调查中的应用技术,并探讨了GIS在林业调查中的优势和挑战。最后,提出了加强技术研究和应用推广的建议,以促进GIS在林业调查中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实现更科学、可持续的林业资源管理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GIS) 林业调查 遥感技术 全球定位系统(GPS) 数字高程模型(DEM) 林业资源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建模的用途、现状、问题、趋势与建议 被引量:116
4
作者 李青元 张洛宜 +3 位作者 曹代勇 董前林 崔扬 陈春梅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59-767,共9页
文章论述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用途、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和几点建议。笔者认为三维地质建模的用途是:1真三维的立体场景;2精准的储量计算;3平、剖面构造形态相容并联动编辑;4多源、异构数据的集成与同化;5各种三维空间分析与过程... 文章论述了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用途、现状、存在问题、发展趋势和几点建议。笔者认为三维地质建模的用途是:1真三维的立体场景;2精准的储量计算;3平、剖面构造形态相容并联动编辑;4多源、异构数据的集成与同化;5各种三维空间分析与过程模拟;6便于向客户与领导介绍复杂的地质条件。从行业应用和国内软件发展两个方面论述了当前三维地质建模的应用现状,该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软件操作太复杂,难以为基层广大地质作图人员所掌握;2三维建模约束条件太严苛,编辑工作量巨大;3没有三维地质模型数据标准,模型数据难以交换与共享;4勘探规范没有要求,地质队积极性不高;5三维地质模型的建模成本由谁支付。三维地质建模的发展趋势:1软件将更加成熟、稳定、易用;2由早期的注重形态建模向形态与属性建模并重的方向发展;3与地震、测井等物探数据结合更加紧密;4与矿藏描述、成藏模拟、沉积环境分析、构造演化分析、构造演化模拟等专业应用结合更加紧密;5融入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IT主流技术。向国家相关主管部门、企业用户和软件开发商提出了几点建议:1国家应继续支持三维地质建模领域;2三维地质建模要与专业应用紧密结合;3加强相关标准的制定与维护;4逐步在勘探规范中增加对三维建模的要求;5软件开发者设法降低软件的操作复杂度,提高容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建模 地质调查 矿产资源勘查 数字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山地质资源数字化建设框架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李国清 胡乃联 +2 位作者 陈道贵 何吉平 郑小礼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8-122,共5页
通过对地质资源信息流进行分析和优化,从地测采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表述、深加工及其在管理与决策中的应用着手,搭建了金属矿山地质资源数字化的建设框架。围绕金属矿山对于地质资源数字化管理的功能需求,形成了包括基于PDA的地测... 通过对地质资源信息流进行分析和优化,从地测采信息的获取、存储、传输、表述、深加工及其在管理与决策中的应用着手,搭建了金属矿山地质资源数字化的建设框架。围绕金属矿山对于地质资源数字化管理的功能需求,形成了包括基于PDA的地测信息实时采集、基于三维可视化矿床模型的地质资源数字化处理和基于网络的储量管理与应用系统在内的地质资源数字化功能体系。在此基础上,以工作流技术为核心构建数据转换逻辑,以实现整个数据流的无缝流转和地质资源的动态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资源数字化 PDA 矿床模型 储量管理 数字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地质大数据理念的模型驱动矿产资源定量预测 被引量:40
6
作者 于萍萍 陈建平 +3 位作者 柴福山 郑啸 于淼 徐彬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333-1343,共11页
在大数据科学成为新的科学范式的背景下,基于地质大数据理念,提出了模型驱动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的新方法,以及模型流程建模技术贯穿整个矿产资源预测评价过程的新思路,以地质理论指导地质大数据分析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地质大数据挖掘... 在大数据科学成为新的科学范式的背景下,基于地质大数据理念,提出了模型驱动的矿产资源定量预测评价的新方法,以及模型流程建模技术贯穿整个矿产资源预测评价过程的新思路,以地质理论指导地质大数据分析和计算机技术实现地质大数据挖掘2条主线展开研究,实现了面向地质大数据的数据挖掘与矿产资源的定量预测评价。结合青海祁漫塔格铁铜多金属矿床、山东焦家金矿床、云南个旧锡铜多金属矿床等不同地区、不同成矿类型和矿种开展了应用研究,完成了找矿模型工作流的设计与实现,进行了有利成矿信息的挖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大数据时代数字地质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大数据 模型驱动 工作流 矿产资源定量预测 数据挖掘 数字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矿山技术进展 被引量:53
7
作者 王李管 陈鑫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693-1710,共18页
数字矿山概念作为国家战略"两化融合"在矿产资源行业的应用,对新常态下矿山企业发展影响越来越深。本文结合矿山企业生产过程的特点,给出数字矿山的具体概念,并以数字矿山领先技术和应用为线索,概述了矿山资源评价与建模、开... 数字矿山概念作为国家战略"两化融合"在矿产资源行业的应用,对新常态下矿山企业发展影响越来越深。本文结合矿山企业生产过程的特点,给出数字矿山的具体概念,并以数字矿山领先技术和应用为线索,概述了矿山资源评价与建模、开采规划与优化、数字化采矿设计,以及生产管理与安全管控的新技术与新发展,指出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技术革新以及应用前景,对矿山企业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富有成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矿山 三维可视化 资源模型 规划与优化 数字化设计 智能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地质建模与地矿勘查图件编制一体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37
8
作者 陈国旭 吴冲龙 +2 位作者 张夏林 田宜平 刘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42-546,共5页
利用先进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改造传统地矿勘查图件编制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实现地矿勘查图件定量化、精准化编制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传统方法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为主线,以矿山三维地质建模及资源储量估算相关图件编制为切入点... 利用先进的三维可视化模型改造传统地矿勘查图件编制是目前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实现地矿勘查图件定量化、精准化编制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以传统方法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为主线,以矿山三维地质建模及资源储量估算相关图件编制为切入点,对三维地质建模与地矿勘查图件编制一体化方法进行了探索性研究。通过矿山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解决矿山在不断勘探与开采过程中所面临的三维地质模型更新与地矿勘查图件动态编制问题,初步实现了矿山三维地质建模与地矿勘查图件编制的一体化与可视化;有效避免了地矿图件编制中的三维空间地质内容不一致问题,矿山图件编制及三维地质建模效率与精度明显提高,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地质模型 地矿勘查图件动态编制 一体化 数字矿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数字化信息系统及其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9
作者 秦德先 陈爱兵 +2 位作者 燕永锋 高志武 杨建宇 《中国工程科学》 2005年第4期47-53,63,共8页
应用矿床数学经济模型软件包、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PC机平台上建立了十余个矿山的数字化信息系统,并用于矿山生产动态管理、生产规划、生产方案与系统优化决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老矿山边部、深部找矿增储等,有益于提高矿业开发的... 应用矿床数学经济模型软件包、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在PC机平台上建立了十余个矿山的数字化信息系统,并用于矿山生产动态管理、生产规划、生产方案与系统优化决策、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老矿山边部、深部找矿增储等,有益于提高矿业开发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数字化信息系统 动态管理 资源合理利用 矿山成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应急资源优化管理与调度监控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爱平 张瑞新 +2 位作者 王忠强 张伟 赵志刚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51-153,共3页
为了提高煤矿应急资源在日常的分类分级管理和在突发事故救援过程中的统一调度,把煤矿应急资源划分为人员流、物资流和信息流,并且通过构建煤矿应急资源救援调度模型和建立煤矿应急资源实时监控机制,提高应急资源在突发事故或预案演练... 为了提高煤矿应急资源在日常的分类分级管理和在突发事故救援过程中的统一调度,把煤矿应急资源划分为人员流、物资流和信息流,并且通过构建煤矿应急资源救援调度模型和建立煤矿应急资源实时监控机制,提高应急资源在突发事故或预案演练中的应急保障能力,最终实现应急资源的日常分类管理、灾时统一调度的应急联动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应急资源 优化管理 调度模型 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地形信息及其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润田 靳洪生 李清林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4-30,共7页
讨论在一个具体森林资源管理区域内建立和应用数字化地形模型的技术方法。研究表明,对现存地形林相图数字化获得高程矩阵模型是一种实用的方法、可以直接提取坡度、坡向等森林生长的立地因子。用信息叠加的方法,获得了研究区内的地貌... 讨论在一个具体森林资源管理区域内建立和应用数字化地形模型的技术方法。研究表明,对现存地形林相图数字化获得高程矩阵模型是一种实用的方法、可以直接提取坡度、坡向等森林生长的立地因子。用信息叠加的方法,获得了研究区内的地貌特征、评价了森林生长的地形条件,并证明了用地形因子与林分蓄积量建立回归可以提高森林资源清查蓄积量估计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资源管理 数字化 地形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矿山建设目标、任务与方法 被引量:32
12
作者 毕林 王晋淼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8-156,共9页
通过分析人们对数字矿山的认识以及数字矿山发展现状,进一步梳理了数字矿山及其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明确了数字矿山的主体任务及发展主题,提出了现阶段数字矿山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根据数字矿山建设的根本需求对数字矿山进行了重... 通过分析人们对数字矿山的认识以及数字矿山发展现状,进一步梳理了数字矿山及其与其他相关概念的关系,明确了数字矿山的主体任务及发展主题,提出了现阶段数字矿山建设的基本思路和方法。根据数字矿山建设的根本需求对数字矿山进行了重新定义,并借鉴建筑行业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提出矿山信息模型(MIM),该模型包括数字模型、业务模型与方法模型等三方面基本内容。阐述了以MIM作为基本理念的数字矿山建设基本手段和方法,以实现矿山全生命周期业务手段数字化、流程标准化及信息共享、协同工作,为数字矿山建设及相关产品研发提供重要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矿山 矿山全生命周期管理 协同作业 矿山信息模型 B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矿业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被引量:6
13
作者 徐兰军 古德生 宋鑫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4-47,共4页
通过对矿业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现状分析 ,结合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激励理论、资产评估理论及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原理对矿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研究 ,重点突出矿业企业应建立现代人才评价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流动机制等科学合... 通过对矿业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现状分析 ,结合现代人力资本理论、激励理论、资产评估理论及管理学、组织行为学原理对矿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了研究 ,重点突出矿业企业应建立现代人才评价机制、培训机制、激励机制、流动机制等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同时 ,提出了一种新的企业发展模式———杠杆模型。对矿业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特别是加入WTO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业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发展模型 企业竞争力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人力资源最优结构建模设计 被引量:4
14
作者 卢轶遐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3-45,48,共4页
为了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匹配能力,从而促进人力资源建设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库的完善,提出基于数据挖掘的人力资源最优结构建模设计方法。采用信息提取方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资源调度和特征提取,结合规... 为了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匹配能力,从而促进人力资源建设及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库的完善,提出基于数据挖掘的人力资源最优结构建模设计方法。采用信息提取方法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资源调度和特征提取,结合规范化正则迁移模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中人员和岗位的信息配准,进行人力资源优化调度设计,采用自相关组成成分挖掘方法进行人力资源信息挖掘,实现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的优化建模。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人力资源最优结构建模,提高了人力资源调度分配的配准性和时效性,具有较好的人力资源信息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人力资源 建模 信息管理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数字矿山信息集成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履华 孙在宏 +1 位作者 曾洪云 曾微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6-120,167,共6页
以数字矿山的三维可视化和虚拟环境为平台,利用三维GIS、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将矿山地上地下场景、采矿过程及其引起的相关现象进行三维数字化建模,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在真三维环境中集成矿山开发与运行的相关信息,解决数字矿山建设过程... 以数字矿山的三维可视化和虚拟环境为平台,利用三维GIS、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将矿山地上地下场景、采矿过程及其引起的相关现象进行三维数字化建模,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在真三维环境中集成矿山开发与运行的相关信息,解决数字矿山建设过程中基础信息不足、信息孤岛和可视化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建立三维数字矿山信息集成管理系统,实现对矿山开发与运行的科学预测、规划、控制和监测,对提高矿山企业的运作效率、安全生产水平,增强矿山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矿山 虚拟现实 集成管理 三维GIS数据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技术的多沙河流水库冲淤演变可视化研究
16
作者 李静 马斌 解建仓 《电网与水力发电进展》 2007年第8期51-54,共4页
在3S、中间件、可视化及高性能计算研究技术的基础上,针对目前河流泥沙治理与水沙分析手段现代化的需求。重点依据水沙观测资料以及数学模型成果的直观分析对比,拟开发针对性强、较为客观的可视化平台。
关键词 信息管理系统 黄河水沙 泥沙淤积 数字模型 可视化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煤矿山地质资源数字化管理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洪姣 王李管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为此,要保护资源,尽可能地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率和使用率。在借助DIMINE矿山软件掌握矿山现有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数量、品位和可靠程度的基础上,为适时、准确掌握矿山... 科学、合理、有效地利用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为此,要保护资源,尽可能地提高矿产资源的回收率和使用率。在借助DIMINE矿山软件掌握矿山现有资源储量的空间分布、数量、品位和可靠程度的基础上,为适时、准确掌握矿山资源储量保有、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开发了一套矿山合理利用资源的资源管理系统,从而实现非煤矿山地质资源的数字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煤矿产地质资源 矿业软件 资源管理系统 数字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山铁矿资源与采矿精细化管理 被引量:5
18
作者 徐志强 陈小文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2-25,共4页
论述了梅山铁矿在运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数字模拟开采过程中,不仅对矿体、资源分布、井巷工程建模,还特别针对爆破单元体进行建模,资源管理与采矿生产过程以数字化了的爆破单元体模型为对象,实现了对矿产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科学高效... 论述了梅山铁矿在运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进行数字模拟开采过程中,不仅对矿体、资源分布、井巷工程建模,还特别针对爆破单元体进行建模,资源管理与采矿生产过程以数字化了的爆破单元体模型为对象,实现了对矿产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科学高效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 模型 资源与采矿 精细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矿井安全与生态水资源保护等多目标约束的超前疏放水技术 被引量:33
19
作者 曾一凡 孟世豪 +5 位作者 吕扬 武强 华照来 于超 庞凯 程易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091-3100,共10页
超前疏放水是目前西部侏罗纪煤田顶板水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西部水资源匮乏、生态脆弱,为此在减少煤矿井下涌水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超前疏放对地下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建立矿区非结构剖分地... 超前疏放水是目前西部侏罗纪煤田顶板水害防治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西部水资源匮乏、生态脆弱,为此在减少煤矿井下涌水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如何最大程度地降低超前疏放对地下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建立矿区非结构剖分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从而确定疏降过程中地下水系统变化特征的响应函数矩阵,据此构建矿井安全、生态水资源保护和高效疏放水等多目标约束下的地下水管理模型,最后通过线性目标规划计算,确定疏降钻孔位置分布、疏降水量大小与时间分布的矿井水超前疏降优化方案。在以陕西省曹家滩煤矿为例的计算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等间距疏放方案,优化后的超前疏放水方案考虑了第四系含水层接受降雨补给的时间关系,在减少疏放水量的同时,对当地赖以生存的第四系潜水的影响显著降低。在疏放钻孔数量减少50%、疏放总水量减少42.60%的情况下,矿井平均涌水减少量基本持平,而大幅减少了第四系含水层越流增加量50.09%。除了系统研究超前疏降对第四系松散孔隙含水层与基岩裂隙含水层交互的影响,还评估了研究区控水疏降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疏放水 矿井安全 水资源保护 顶板水害防治 地下水管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的水库运行管理技术研究及应用——以茶园水库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瑞 顾小林 +4 位作者 苟胜国 李意 刘心怡 朱孟兰 任子渊 《绿色科技》 2022年第24期251-257,共7页
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实施路径和重要标志之一。以茶园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地理空间数据获取、GIS和BIM模型、水下地形模型、高分辨率三维实景模型构建等关键技术,构建了三维地理信息数字底板,耦合水文、... 数字孪生流域建设是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实施路径和重要标志之一。以茶园水库为研究对象,通过地理空间数据获取、GIS和BIM模型、水下地形模型、高分辨率三维实景模型构建等关键技术,构建了三维地理信息数字底板,耦合水文、水动力、水资源调配等水利专业模型,开发了具备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四预”功能的流域防洪系统和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应用系统。针对系统成果,从数据底板、模型平台、防洪“四预”应用、水资源管理与调配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探讨,在“四预”平台基础上,利用长系列水文径流等资料,基于来水、需水预报模型及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对茶园水库的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炼总结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数字孪生的水库运行管理方案,为数字孪生清水江试点流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可为中小流域数字孪生建设提供先行经验与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数据底板 模型平台 防洪“四预” 水资源管理与调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