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键连接工况检测系统设计与研究
1
作者 王荣先 陈智勇 +1 位作者 徐颖强 宋晨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9-163,167,共6页
键连接的工作面受材料、制造、载荷等多种因素影响,受力不均匀,变形情况复杂。本研究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设计了键连接工况检测系统,使用工业摄像机采集键连接工作面受载时变形图像,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进行图像处理,输出工作面变形图像... 键连接的工作面受材料、制造、载荷等多种因素影响,受力不均匀,变形情况复杂。本研究基于机器视觉技术设计了键连接工况检测系统,使用工业摄像机采集键连接工作面受载时变形图像,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进行图像处理,输出工作面变形图像及数据,判断工作面工况是否正常。通过试验和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本系统进行了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技术先进、测量精度高,可实现键连接变形量的智能检测。本研究为提高键连接检测水平、正确评估键连接性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机器视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CM的竹炭力学参数测量及破坏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邓丛静 张东升 +3 位作者 江泽慧 任海青 王怀喜 马少鹏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56-259,共4页
为了解竹炭力学性能,采用DSCM方法研究了竹炭的弹性模量、泊松比以及抗压强度,并对竹炭材料的顺纹和横纹破坏过程进行了简单分析。结果表明:竹炭的横纹压缩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均比顺纹压缩低;竹炭的破坏模式受其结构控制,顺纹压缩... 为了解竹炭力学性能,采用DSCM方法研究了竹炭的弹性模量、泊松比以及抗压强度,并对竹炭材料的顺纹和横纹破坏过程进行了简单分析。结果表明:竹炭的横纹压缩强度、弹性模量和泊松比均比顺纹压缩低;竹炭的破坏模式受其结构控制,顺纹压缩常表现为突发式破坏,试件内部前期变形均匀,最后发育沿载荷方向的裂纹,横纹破坏表现为渐进式破坏,试件内部前期变形不均匀,最后发育与载荷方向成一定角度的裂纹。该研究在生物质材料的力学参数及力学性能研究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炭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力学参数 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CM的混凝土结构变形局部化试验 被引量:6
3
作者 沈新普 冯金龙 +1 位作者 代树红 杨璐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8年第2期212-218,共7页
为了研究混凝土梁试件在四点剪切受力情况下变形局部化的位移场、应变场及其演化过程,采用了单边预制缺口混凝土梁和双边预制缺口混凝土梁两种结构模型.使用CCD摄像机采集了试件加载过程中的散斑场.使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采集到的散斑... 为了研究混凝土梁试件在四点剪切受力情况下变形局部化的位移场、应变场及其演化过程,采用了单边预制缺口混凝土梁和双边预制缺口混凝土梁两种结构模型.使用CCD摄像机采集了试件加载过程中的散斑场.使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采集到的散斑场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显示出了混凝土试件在不同时刻的位移场分布和应变场分布,观察到了试件在变形局部化过程中位移场和应变场的演化过程.结果表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是进行混凝土损伤断裂特性研究的一种有效试验方法,为研究混凝土变形非均匀局部化演化过程及混凝土细观本构参数的取值提供了一种高效的新的试验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变形局部化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位移场 应变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叶片振动疲劳试验振幅的DSCM实时监测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杨凌云 郭勇 王振林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6-208,共3页
大型汽轮机叶片结构与受力状态复杂,国际标准要求采用交变或脉动载荷在专用设备上测定悬臂梁式模拟叶片试件的振动疲劳极限。介绍了作者专门设计的振动疲劳试验装置,采用DSCM技术实时精确测定叶片在试验中典型截面的振幅。研究表明该非... 大型汽轮机叶片结构与受力状态复杂,国际标准要求采用交变或脉动载荷在专用设备上测定悬臂梁式模拟叶片试件的振动疲劳极限。介绍了作者专门设计的振动疲劳试验装置,采用DSCM技术实时精确测定叶片在试验中典型截面的振幅。研究表明该非接触式测量技术具有良好的测试精度,尤其在实时监测中更为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疲劳 脉动载荷 非接触测量 数字散斑相关测量(dsc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SCM在中温环境下SnSb8.5焊丝变形测量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军辉 冯平 +1 位作者 蔡增伸 梁利华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5期567-570,共4页
研究了无铅中的一种SnSb8.5焊丝的力学性能,它是大变形材料并且在中温环境下进行应变测量,因此,普通引伸计不适用.在此,介绍了一种非接触式的应变测量方法———数字散斑相关法(DSCM).DSCM有着全场、非接触、高精度和易操作方面的突出优... 研究了无铅中的一种SnSb8.5焊丝的力学性能,它是大变形材料并且在中温环境下进行应变测量,因此,普通引伸计不适用.在此,介绍了一种非接触式的应变测量方法———数字散斑相关法(DSCM).DSCM有着全场、非接触、高精度和易操作方面的突出优点,将DSCM应用于中温环境中SnSb8.5无铅焊丝的应变测量.首先用实验验证了此方法的可行性,再将其应用于中温环境中SnSb8.5焊丝的力学性能测试,并成功得出了应力应变数据,为无铅材料的推广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cm 非接触应变测量 SnSb8.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SCM-FEM的花岗岩力学参数反演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凌小康 张敬宗 +1 位作者 钱鼎 宋义敏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16-221,共6页
开展了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和有限单元法(DSCM-FEM)的花岗岩力学参数反演方法研究。选取一种花岗岩进行三点弯曲实验,以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作为实验观测手段,分析得到的试件加载过程中表面位移场作为测量值,通过有限元法得到的位移场作... 开展了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和有限单元法(DSCM-FEM)的花岗岩力学参数反演方法研究。选取一种花岗岩进行三点弯曲实验,以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作为实验观测手段,分析得到的试件加载过程中表面位移场作为测量值,通过有限元法得到的位移场作为仿真值,以测量值与仿真值之间的误差作为目标函数,构建反问题模型,利用优化算法对岩石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进行反求,获得能表征岩石力学参数的最优值。研究表明,基于水平位移的目标函数具有更高的反演精度和更快的反演速度;基于DSCM-FEM的力学参数反演方法对在较大搜索范围内的待反演力学参数具有较强的识别能力,能一次性地反演出岩石的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有限单元法 力学参数 目标函数 智能算法 位移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的轮轨力测量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钟昊 王雪梅 +2 位作者 倪文波 魏丞耀 丁军君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453-2464,共12页
针对应变计式轮轨力测量方法的不足,研究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的非接触式轮轨力测量方法。通过受力分析以及有限元计算,确定钢轨表面非接触测点区域位置。根据轨旁检测的特点设计测量系统的整体方案并分析了其测量原理,对相机进行了... 针对应变计式轮轨力测量方法的不足,研究一种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的非接触式轮轨力测量方法。通过受力分析以及有限元计算,确定钢轨表面非接触测点区域位置。根据轨旁检测的特点设计测量系统的整体方案并分析了其测量原理,对相机进行了分析选型,以实现轮轨力作用下钢轨表面测点区域变形散斑图像的高质量采集。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对所采集的变形散斑图像进行分析,采用1阶形函数描述钢轨的变形,并使用零均值归一化差值平方和函数作为相似度的度量指标;为了提高系统的测量分辨精度,在整像素匹配算法的基础上,通过对位移初值进行迭代计算进一步得到亚像素级位移,并使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位移场结果得到相应的应变场。在实验室设计并搭建了具有移动加载功能的轮轨力测量试验系统;通过静态标定试验准确建立了反映钢轨应变和轮轨垂向力大小数学关系的线性标定曲线,并分析讨论了相机工作距离和光照强度等因素对轮轨力测量的影响;在移动载荷作用下进行了轮轨力动态测量试验,与接触式应变计法测量结果进行比较,非接触式数字图像相关法在跨中位置的最大轮轨力测量误差不超过0.3%。动静态测量试验结果表明,数字图像相关法能够实现轮轨力的精确测量,是一种有效的非接触式轮轨力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轨力 数字图像相关法 散斑图像 亚像素匹配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的负泊松比设计与抗高速冲击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刘进 张芸 +6 位作者 马衍轩 李梦瑶 王鹏 张建 王公斌 张鹏 高嵩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58-2870,共13页
为增强钢筋混凝土的抗高速冲击性能,对钢筋混凝土的内部骨架进行负泊松比设计,得到两种内凹角数量不同的六肋及星型钢筋混凝土。利用霍普金森压杆试验对不同类型的钢筋混凝土进行抗高速冲击性能测试,并结合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其场变化... 为增强钢筋混凝土的抗高速冲击性能,对钢筋混凝土的内部骨架进行负泊松比设计,得到两种内凹角数量不同的六肋及星型钢筋混凝土。利用霍普金森压杆试验对不同类型的钢筋混凝土进行抗高速冲击性能测试,并结合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其场变化及微观泊松比进行分析,得到内凹角数量对钢筋混凝土破坏形态、承载力及耗能能力的影响规律和机理。结果表明:六肋和星型钢筋混凝土在抗高速冲击作用下出现了负泊松比,分别为-0.50和-1.00;从应变场来看,六肋和星型钢筋混凝土的最大应变均出现在内凹角附近,且以内凹角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减小;随着钢筋结构内凹角数量的增加,钢筋混凝土的变形能力和能量耗散能力显著增强。单位体积内六肋和星型钢筋混凝土的耗能分别为1.76×10^(5)和1.86×10^(5) J/m^(3),是方形钢筋混凝土的1.17倍和1.23倍,表明负泊松比钢筋混凝土的耗能能力随钢筋内凹角数量的增多而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泊松比 钢筋混凝土 内凹结构 抗高速冲击性能 变形行为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实验研究雁列断层变形破坏过程 被引量:23
9
作者 陈俊达 马少鹏 +1 位作者 刘善军 金观昌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50-1356,共7页
以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为观测手段,对雁列断层结构的破坏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观测和分析了变形破坏过程中模型表面的变形场演化过程.断层结构由一块含两条平行割缝的大理岩平板模拟,模型试件在双轴试验机上加载;DSCM观测系统在加载... 以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为观测手段,对雁列断层结构的破坏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观测和分析了变形破坏过程中模型表面的变形场演化过程.断层结构由一块含两条平行割缝的大理岩平板模拟,模型试件在双轴试验机上加载;DSCM观测系统在加载过程中记录试件表面的散斑图像,然后分析得到模型表面待测区域各记录时刻的位移场及应变场.全场连续的变形数据清晰地反映了雁列断层结构的变形破坏过程的各种细节.实验结果显示,变形最初集中在断层带周围,然后迁移到雁列区,最后雁列区贯通,结构发生滑动导致整个结构发生失稳破坏.对变形破坏过程中的变形场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一种描述变形局部化特征的统计指标—Cv值,可以作为一个雁列断层破坏的前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列断层 破坏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 变形场 破坏前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圆孔结构破坏过程变形场演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3
10
作者 马少鹏 王来贵 赵永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82-1086,共5页
采用自行设计的岩石材料破坏过程变形场监测系统(Geo-DSCM系统),观测了受单轴压缩的岩石圆孔结构破坏过程中的变形场演化。圆孔结构由大理岩方板在中心钻孔加工而成,以0.02 mm/min的位移加载速度进行单轴压缩至破坏。实验结果表明,载荷... 采用自行设计的岩石材料破坏过程变形场监测系统(Geo-DSCM系统),观测了受单轴压缩的岩石圆孔结构破坏过程中的变形场演化。圆孔结构由大理岩方板在中心钻孔加工而成,以0.02 mm/min的位移加载速度进行单轴压缩至破坏。实验结果表明,载荷水平较低时圆孔结构的拉应力集中部位发生变形集中现象;当载荷水平接近加载曲线的峰值点时,变形集中在两条共轭的与加载方向成一定角度的局部化带上;之后,变形的集中迁移到其中一条带上集中,结构最终在此带上形成宏观裂纹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孔结构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 变形局部化 变形场 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冲击载荷作用下巷道动态破坏过程试验研究 被引量:39
11
作者 潘一山 吕祥锋 +1 位作者 李忠华 代树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81-1286,共6页
冲击地压瞬时释放大量积聚能量,造成巷道严重破坏,直接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利用爆炸加载相似模拟试验和数字散斑观测方法(DSCM),研究高速冲击载荷作用下巷道动态破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高速冲击波以巷道方向传递为主,顶板处变形较大,顶... 冲击地压瞬时释放大量积聚能量,造成巷道严重破坏,直接影响煤矿安全生产。利用爆炸加载相似模拟试验和数字散斑观测方法(DSCM),研究高速冲击载荷作用下巷道动态破坏过程。试验结果表明,高速冲击波以巷道方向传递为主,顶板处变形较大,顶板岩层与煤岩体交界处发生错动,上部岩层明显下沉,顶板岩层受拉剪破坏,裂缝逐渐发育延伸至巷道;冲击波重复作用致使顶板岩体破碎,进而造成巷道局部破坏或垮塌。数字散斑观测结果说明,在高速冲击载荷作用下,顶板产生下沉位移约为4 mm,进而冲击波向两帮传播,岩层破碎后沿表面剥离脱落,表现为散斑计算结果云图中出现白色空白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冲击载荷 巷道 动态破坏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 相似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冲击作用下锚杆支护巷道变形破坏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吕祥锋 潘一山 +1 位作者 李忠华 代树红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4-28,共5页
以波动冲击理论为基础,利用低能爆炸载荷模拟冲击地压能急剧释放,采用数字散斑光测方法(DSCM),对锚杆支护巷道变形破坏进行相似模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高速冲击载荷作用下,巷道顶板及模型顶板分别出现竖向和横向裂缝,且顶板有明显下... 以波动冲击理论为基础,利用低能爆炸载荷模拟冲击地压能急剧释放,采用数字散斑光测方法(DSCM),对锚杆支护巷道变形破坏进行相似模拟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高速冲击载荷作用下,巷道顶板及模型顶板分别出现竖向和横向裂缝,且顶板有明显下沉,位移约为2.5 mm,进而巷道顶板岩层与锚网脱离、塌落。试验结果也说明锚杆支护方法适用于弱冲击地压等级的巷道支护,对于强冲击巷道支护可采取增设柔性吸能材料或加固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锚杆支护 巷道破坏 冲击载荷 数字散斑相关法(dscm) 相似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作用下巷道破坏规律相似模拟研究 被引量:19
13
作者 吕祥锋 潘一山 +1 位作者 李忠华 代树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2-215,235,共5页
利用爆炸加载的方式,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方法,借助数字散斑观测手段(DSCM),研究不同炮孔位置和装药量条件下巷道变形破坏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微量炸药引爆后,冲击应力波以巷道方向传递为主,巷道顶板附近形成裂纹、破碎或坍塌区;当装... 利用爆炸加载的方式,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方法,借助数字散斑观测手段(DSCM),研究不同炮孔位置和装药量条件下巷道变形破坏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微量炸药引爆后,冲击应力波以巷道方向传递为主,巷道顶板附近形成裂纹、破碎或坍塌区;当装药量足够大时,冲击波对上部岩体破坏力明显增大,冲击能是影响巷道破坏程度的主要因素。试验结果还表明,高速冲击载荷作用下巷道围岩体破坏过程可分为拉剪裂缝、重复拉剪破碎和破坏三个阶段。其中,当炮孔距离巷道为450mm,装药量为6.0g时,巷道顶板附近出现裂缝,属于拉剪裂缝阶段;当炮孔距离巷道为300mm,装药量为6.0g时,巷道顶板附近裂缝较为发育,且巷道顶层出现部分塌落,属于重复拉剪破坏阶段;当炮孔距离巷道为200mm,装药量为8.0g时,巷道顶板出现塌落,且四周破坏,属于破坏阶段。研究结果为冲击地压巷道破坏预测和防治提供了有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 巷道 破坏规律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 相似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的虚拟引伸计及其在岩石裂纹动态观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4
作者 郭文婧 马少鹏 +1 位作者 康永军 马沁巍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3196-3200,共5页
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发展了一种虚拟引伸计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DSCM测量的应变场识别和定位裂纹,然后"事后"在裂纹处虚拟地安装引伸计,再通过DSCM测量的位移场计算裂纹的张开量和错动量。给出了虚拟引伸计的原理和实... 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发展了一种虚拟引伸计测量方法。该方法通过DSCM测量的应变场识别和定位裂纹,然后"事后"在裂纹处虚拟地安装引伸计,再通过DSCM测量的位移场计算裂纹的张开量和错动量。给出了虚拟引伸计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并用实验验证了虚拟引伸计的可靠性,同时分析并标定出虚拟引伸计在实测中可达到0.1像素的分辨率。将虚拟引伸计应用于含未穿透预制裂纹(三维裂纹)的花岗岩试件的破坏实验中,根据虚拟引伸计测得的裂纹张开、错动情况,对试件破坏过程中不同裂纹的出现顺序以及裂纹类型进行了判断,同时对试件破坏的机制进行了简单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引伸计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 裂纹 岩石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变形破坏全过程的变形场和能量演化研究 被引量:61
15
作者 宋义敏 姜耀东 +2 位作者 马少鹏 杨小彬 赵同彬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352-1356,1365,共6页
以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作为试验观测手段,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对一种红砂岩变形破坏全过程的变形场和能量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利用CCD(charge-coupled device)相机记录试验加载全过程的试件表面散斑场图像,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试验图像... 以白光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作为试验观测手段,通过单轴压缩试验对一种红砂岩变形破坏全过程的变形场和能量演化特征进行研究。利用CCD(charge-coupled device)相机记录试验加载全过程的试件表面散斑场图像,采用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对试验图像进行分析,计算得到了岩石变形破坏过程中试件表面变形场、变形局部化区域的位移错动量值和试件表面变形能密度量值,并对变形局部化带的位移演化和变形能量演化特征进行分析。从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岩石试件变形局部化带的位移演化在加载峰值前基本上保持线性演化规律,而其位移错动加速与加载峰值点相对应,岩石试件加载峰值后阶段的承载力变化主要受变形局部化带的位移演化影响;岩石试件在加载过程中的能量释放和能量积累规律与局部化带的演化有关,体现出局部能量释放和整体能量释放两种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破坏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变形局部化 能量演化 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用于岩石结构破坏过程观测 被引量:12
16
作者 马少鹏 潘一山 +1 位作者 王来贵 赵永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1-53,共3页
介绍了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的基本原理及用 DSCM 进行岩石力学实验观测的观测系统,用此系统进行了一个岩石圆孔结构变形破坏过程的变形场观测,实验结果显示了此种岩石结构的复杂破坏过程。岩石结构的破坏经历损伤的积累及局部化过程... 介绍了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SCM)的基本原理及用 DSCM 进行岩石力学实验观测的观测系统,用此系统进行了一个岩石圆孔结构变形破坏过程的变形场观测,实验结果显示了此种岩石结构的复杂破坏过程。岩石结构的破坏经历损伤的积累及局部化过程,结构最终沿某一局部化带发生宏观破坏,但局部化带的演化在时间和空间上均不稳定,甚至存在跳跃与竞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散斑相关法(dscm) 岩石力学 变形测量 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散斑相关法在变形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陈志新 梁晋 郭成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80-1485,共6页
为了克服传统的变形测量方法的局限性,实现整体变形和测量范围内各点在任一时刻具体位移的全面测量,以得到完整的变形数据,本文采用数字相关散斑法(DSCM)对变形进行了精确测量。首先,通过与传统变形测量方法进行比较,归纳出DSCM具有非... 为了克服传统的变形测量方法的局限性,实现整体变形和测量范围内各点在任一时刻具体位移的全面测量,以得到完整的变形数据,本文采用数字相关散斑法(DSCM)对变形进行了精确测量。首先,通过与传统变形测量方法进行比较,归纳出DSCM具有非接触、精度高、操作简单灵活、测量全面等优点。然后,描述了散斑法的基本理论,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并根据相关理论开发了相应的测量分析软件XJTUDIC。利用该软件结合相应的硬件设备,对具体的拉伸变形过程进行了测量试验,并将结果与使用引伸计的传统测量方法进行了比较。得到的结果显示两种测量方法的误差在±0.2%之内,验证了该方法及相应软件和硬件的可靠性及可行性,为变形的全面精确测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散斑相关法 变形测量 XJTUD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层黏滑动态变形过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9
18
作者 宋义敏 马少鹏 +2 位作者 杨小彬 郭文婧 施惠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1-179,共9页
实验研究断层黏滑过程的变形演化,尤其是失稳黏滑瞬间的断层位移演化特征,对于了解地震从孕育到发生的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igital speckle correlation method,DSCM),用三套图像采集系统(两套低速和一套高速... 实验研究断层黏滑过程的变形演化,尤其是失稳黏滑瞬间的断层位移演化特征,对于了解地震从孕育到发生的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igital speckle correlation method,DSCM),用三套图像采集系统(两套低速和一套高速图像采集系统)搭建了断层黏滑过程的多观测区域、多时间尺度的变形场测量系统,并用此系统对一种花岗岩双剪滑动模型的黏滑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对间黏滑期和黏滑期断层位移演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的结果表明:间黏滑期断层位移演化体现出空间上的非均匀性和时间上的"趋同化"特征,断层滑动趋同化也许是断层错动匀阻化的一种宏观表现形式;断层黏滑动态过程持续时间非常短(本文300mm断层黏滑过程持续时间约在1ms量级),黏滑失稳前会出现预滑,预滑出现到黏滑失稳发生所经历的时间与黏滑失稳过程所用时间相差一个量级;断层的一次黏滑由若干个滑动速度不同的、小的失稳滑动组成,黏滑失稳过程中断层的滑动速度呈现出波动性,整个滑动过程中断层经历了多个高速滑动和低速滑动的交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黏滑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动态变形 间黏滑期 黏滑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16
19
作者 王怀文 亢一澜 谢和平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95-203,共9页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igitalspecklecorrelationmethod,DSCM)作为固体实验力学领域材料表面变形场测量的一种非接触式方法与其它技术相比具有一些独到的优点,其有效性已经在近20年中被众多的应用实例所证明.近年来该方法在理论上逐步完善...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digitalspecklecorrelationmethod,DSCM)作为固体实验力学领域材料表面变形场测量的一种非接触式方法与其它技术相比具有一些独到的优点,其有效性已经在近20年中被众多的应用实例所证明.近年来该方法在理论上逐步完善,一些现代的数学理论和数学方法(例如:小波变换、遗传算法、神经网络等)逐渐被引入到该方法中;在实验中的各个技术环节上正在逐步的改进,其结果的精度逐步的提高,结果收敛的速度也逐渐的加快;其应用的领域正逐渐从常规材料的测试向一些新型材料测试、从宏观场逐渐向细微观尺度、从常规环境向比较恶劣的环境、从实验室测试逐步向工程现场应用、从静态准静态向动态准动态等方面发展.本文简要介绍了DSCM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在相关搜索的改进、相关系数的选择、灰度级的重建和图像识别方面的进展以及在材料力学性能测试,微尺度变形场测量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就这一实验测量技术的几个可能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区测量 测试方法 力学性能 数字散斑 固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测方法在岩层移动相似模拟实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27
20
作者 王怀文 周宏伟 +2 位作者 左建平 王志国 谢和平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78-281,共4页
以淮南潘一矿11-2槽煤层2171(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深部开采情况下上覆岩层的移动和地表沉陷相似材料模型实验.将非接触式的光学测量技术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引入到该实验中来,对该方法应用于相似材料模型实验的精度进行了分析,通过... 以淮南潘一矿11-2槽煤层2171(1)工作面为工程背景,进行了深部开采情况下上覆岩层的移动和地表沉陷相似材料模型实验.将非接触式的光学测量技术数字散斑相关方法引入到该实验中来,对该方法应用于相似材料模型实验的精度进行了分析,通过计算得到了不同推进度下的上覆岩层移动的全场等高线云图,分析了上覆岩层的移动规律.结果表明,数字散斑相关方法不仅克服了传统机械点测量方法的某些缺点,同时具有较高的精度,可用于相似材料的模型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散斑相关方法 岩层移动 相似模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