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odified method for extraction of watershed boundary with digital elevation modeling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殿中 郝占庆 熊在平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83-286,共4页
Boundary extraction of watershed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forest landscape research. The boundary of the upriver wa-tershed of the Hunhe River in the sub-alpine Qingyuan County of eastern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was e... Boundary extraction of watershed is an important step in forest landscape research. The boundary of the upriver wa-tershed of the Hunhe River in the sub-alpine Qingyuan County of eastern Liaoning Province, China was extracted by digital elevation modeling (DEM) data in ArcInfo8.1. Remote sensing image of the corresponding region was applied to help modify its copy according to 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ETM) image抯 profuse geomorphological structure information. Both the DEM-dependent boundary and modified copy were overlapped with county map and drainage network map to visually check the effects of result. Overlap of county map suggested a nice extraction of the boundary line since the two layers matched precisely, which indicated the DEM-dependent boundary by program was effective and precise. Further upload of drainage network showed discrepancies between the boundary and the drainage network. Altogether, there were three sections of the extraction result that needed to correct. Compared with this extraction boundary, the modified boundary had a better match to the drainage network as well as to the county map. Comprehensiv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gram extraction has generally fine precision in position and excels the digitized result by hand. The errors of the DEM-dependant extraction are due to the fact that it is difficult for program to recognize sections of complex landform especially altered by human activities, but these errors are discernable and adjustable because the spatial resolution of ETM image is less than that of DEM. This study result proved that 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information could help obtain better result when DEM method is used in extraction of watershed bounda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rested watershed Boundary extraction digital elevation modeling (dem) 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E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SAR优化的DEM空间分辨率对坡度、坡长因子的影响
2
作者 杨荣康 张静 +4 位作者 高驭洋 梁明月 王晨沣 王小平 刘梦云 《水土保持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8-195,205,共9页
[目的]优化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精度,探究不同尺度效应下的DEM数据对地形因子(LS)计算及修正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的影响,为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黄土高原地区的皇甫川流域作为研究区,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ynt... [目的]优化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精度,探究不同尺度效应下的DEM数据对地形因子(LS)计算及修正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型)的影响,为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黄土高原地区的皇甫川流域作为研究区,利用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获取的皇甫川流域2018—2022年逐年15 m空间分辨率DEM数据,以15 m正方形栅格作为DEM基准,设置梯度下降的栅格尺寸探究LS因子的不同尺度效应。[结果](1)随着DEM的空间分辨率从15 m下降至90 m,坡度因子(S因子)的效应量增加,坡长因子(L因子)的效应量则减小;(2)LS因子的归一化结果表明:RUSLE模型的整体平均绝对误差在DEM空间分辨率为50 m时达到计算阈值,此分辨率下LS两因子效应量接近,所计算的地形因子参与的土壤侵蚀模数评估具有优势;(3)皇甫川流域土壤侵蚀模数在水系周围出现高值,且南部土壤侵蚀模数高于北部。[结论]DEM数据的精度在一定范围内会出现阈值,在阈值处计算LS因子可显著提高其精度,将高精度的LS因子代入RUSLE模型中,能够进一步提升土壤侵蚀模数的计算精度,这对黄土高原的生态治理具有重要的支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尺度效应 LS因子 RUSLE 土壤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ative study and error analysis of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interpolations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吉龙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8年第4期277-283,共7页
Researchers in P.R.China commonly create triangulate irregular networks(TINs) from contours and then convert TINs into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DEMs).However,the DEM produced by this method can not precisely describe ... Researchers in P.R.China commonly create triangulate irregular networks(TINs) from contours and then convert TINs into digital elevation models(DEMs).However,the DEM produced by this method can not precisely describe and simulate key hydrological features such as rivers and drainage borders.Taking a hilly region in southwestern China as a research area and using ArcGISTM software,we analyzed the errors of different interpolations to obtain distributions of the errors and precisions of different algorithms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DEM productions.The results show that different interpolation errors satisfy normal distributions,and large error exists near the structure line of the terrain.Furthermore,the results also show that the precision of a DEM interpolated with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digital elevation model(ANUDEM) is higher than that interpolated with TIN.The DEM interpolated with TIN is acceptable for generating DEMs in the hilly region of southwester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em INTERPOLATION triangulate irregular network (TIN)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ANU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in delineating drainage networks
4
作者 孙艳玲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05年第1期38-40,共3页
A practical method to extract drainage network from DE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is introduced. DEM pretreatment includes depression and flat areas treatment. The flow direction of each grid cell in DEM is calculated... A practical method to extract drainage network from DEM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is introduced. DEM pretreatment includes depression and flat areas treatment. The flow direction of each grid cell in DEM 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8-direction pour point model, and then the flow accumulation grid from the flow direction grid. With the flow accumulation grid, streams are defined according to the given threshold value of flow accumulation. Taking Gufo River watershed as an example, the extraction of drainage network was done from DEM. The results are basically consistent with the digitized drainage network from the relief ma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gital elevation model drainage network DELINEATION WATERSH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雷达阵地选址预处理方法研究
5
作者 李桂祥 王贺贺 +1 位作者 徐斌 李静明 《空天预警研究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184-188,共5页
防空预警雷达阵地选址的优劣直接影响雷达本身及防空武器作战效能的发挥.针对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常规实时计算方法存在耗时、耗力的问题,在明确阵地选址预处理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预处理的具体流程和参数计算方法.通过数据预处理,... 防空预警雷达阵地选址的优劣直接影响雷达本身及防空武器作战效能的发挥.针对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的常规实时计算方法存在耗时、耗力的问题,在明确阵地选址预处理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预处理的具体流程和参数计算方法.通过数据预处理,以空间换时间的方式解决了阵地自动选址计算量大、耗时长的问题.实例仿真结果表明,该雷达阵地选址预处理方法大大缩短了自动选址时间,有效提高了选址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数字高程模型 雷达阵地选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元DEM的露天煤矿封闭壳状包络体素建模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金磊 田羽 +4 位作者 李新鹏 杜勇志 刘吉祥 张雯慧 付恩三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38,共8页
传统地质模型受自身结构性质和布尔运算效率的局限,限制了采矿模型的生成,无法满足露天矿大规模物料规划问题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对开采体块段模型及采矿模型进行了定义,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元DEM的露天煤矿封闭壳状包络体素快速建模方... 传统地质模型受自身结构性质和布尔运算效率的局限,限制了采矿模型的生成,无法满足露天矿大规模物料规划问题的需求。针对上述问题,对开采体块段模型及采矿模型进行了定义,并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元DEM的露天煤矿封闭壳状包络体素快速建模方法,即煤岩模型的顶面、底面和侧面DEM建模,三元DEM经固化后即可生成煤岩体对应的封闭壳状包络体素模型。该模型介于实体模型和块体模型之间,能够保障算量精度,同时具有较高的布尔运算效率,可以现实定点、定向的尺寸和结构剖切,在传统算量地模的基础上,通过特定的结构定义,丰富剥采程序和工艺参数等技术指标属性,定制专属的采矿模型,更好地服务于露天矿物料流规划、采剥生产计划动态优化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露天煤矿 三维地质模型 包络体素建模 采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ESat-2的横断山区NASA DEM高程精度评价与误差校正
7
作者 周鹏飞 王艳霞 周汝良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6-146,共11页
以星载激光雷达ICESat–2为参考数据源,将NASA DEM作为实验数据,分析了其在横断山区中西部复杂地形地貌区的整体高程精度;同时,研究了DEM误差与地表变量(如坡度、坡向、起伏度、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等)之间的关系。为校正NASA DEM... 以星载激光雷达ICESat–2为参考数据源,将NASA DEM作为实验数据,分析了其在横断山区中西部复杂地形地貌区的整体高程精度;同时,研究了DEM误差与地表变量(如坡度、坡向、起伏度、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等)之间的关系。为校正NASA DEM的高程误差,引入随机森林、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极度梯度提升树模型和轻量级梯度提升模型等4种机器学习方法,结合地表变量构建了高程误差校正模型并对校正后的NASA DEM进行精度分析。结果表明:NASA DEM的高程平均误差为–3.5 m,平均绝对误差为8.2 m,均方根误差为11.7 m,高程误差符合正态分布。NASA DEM的高程精度随着坡度、起伏度和植被覆盖度的增大而降低,不同坡向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高程精度存在较大差异。4种机器学习模型均能校正NASA DEM的高程精度,校正后的平均误差、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有所改善;RF、XGBoost和LightGBM校正后的平均误差均为0 m;BPNN校正后平均绝对误差最低为6.9 m;BPNN和XGBoost校正后均方根误差最低均为10.6 m;BPNN校正后的R2值最高;BPNN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校正精度表现最佳。本研究结果为地学研究中选择和应用NASA DEM时提供精度上的参考依据,并通过引入多种机器学习模型,为NASA DEM及其他全球DEM产品高程误差校正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ESat–2 NASA dem 高程模型 精度评价 dem校正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学习的沿海区GDEM修正方法
8
作者 刘盼盼 李艳艳 +2 位作者 刘妍 刘雅婷 陈传法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3-52,共10页
针对传统全球数字高程模型修正方法忽略训练样本质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学习的沿海区全球数字高程模型(GDEM)修正方法。该方法首先选择一定数量的代表性样本点作为初始训练集,然后通过聚类批处理模式采样算法,采用迭代方式选取高... 针对传统全球数字高程模型修正方法忽略训练样本质量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主动学习的沿海区全球数字高程模型(GDEM)修正方法。该方法首先选择一定数量的代表性样本点作为初始训练集,然后通过聚类批处理模式采样算法,采用迭代方式选取高质量代表点进行模型训练,最后利用选取的代表点构建机器学习模型以实现GDEM修正。以美国克逊维尔为训练区、查尔斯顿为迁移实验区,选取中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验证模型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GDEM修正方法相比,本研究方法仅需选择8.57%的采样点即可完成模型训练,且GDEM的中误差降低了3.31%~51.65%、平均绝对误差降低了4.76%~48.72%。在迁移实验区,修正后COPDEM30的中误差从6.52 m降至1.68 m。相比于传统方法,本研究方法的中误差和平均绝对误差分别降低了24.82%和30.28%,证明了模型具有一定的迁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学习 全球数字高程模型修正 沿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倾斜模型的DEM数据生产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辉辉 《山西建筑》 2024年第2期180-182,共3页
随着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发展和无人机设备的日益先进,全国有较多县、市实现了倾斜模型全域覆盖;数字高程模型(DEM)可用于研究和分析地形、水系流域、地物识别等,是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阐述了基于原始倾斜模型的DEM数据生产方法,并使... 随着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发展和无人机设备的日益先进,全国有较多县、市实现了倾斜模型全域覆盖;数字高程模型(DEM)可用于研究和分析地形、水系流域、地物识别等,是重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阐述了基于原始倾斜模型的DEM数据生产方法,并使用实测RTK点验证数据精度,证明基于原始模型生产DEM数据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倾斜模型 数字高程模型 点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载LiDAR的DEM精细化生成关键技术分析
10
作者 鲁纪岚 孙瑞阳 +1 位作者 高东方 杨康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13期109-112,共4页
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可以大范围快速获取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具有穿透性强、高自动化、高精度等多项优势。针对传统全站仪测量等方法制作精细DEM效率差、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基于机载LiDAR技术原理,对轨迹解算、点云融合与滤波、DEM生成原... 无人机机载激光雷达可以大范围快速获取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具有穿透性强、高自动化、高精度等多项优势。针对传统全站仪测量等方法制作精细DEM效率差、自动化程度低等问题,基于机载LiDAR技术原理,对轨迹解算、点云融合与滤波、DEM生成原理与评价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制定一种快速生成精细DEM的内业处理流程。结合开封市龙亭区黑岗口风景区1:1000大比例尺测绘项目,验证了流程的可行性。此流程数字化程度高,处理和分析点云速度快,为测区基础地理信息框架的构建提供更高效、准确的三维空间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激光雷达点云 点云处理 数字高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LiDAR免控制测量技术在1∶10000 DEM更新中的应用
11
作者 王辉 李宝 方庆晨 《城市勘测》 2024年第5期150-154,共5页
在安徽省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工程DEM局部更新工作中,针对外业中控制点布设工作量大、难度高的特点,研究无人机LiDAR测量技术生产DEM的免控制技术方法,利用激光点云分类结果中提取的可靠地面点,建立高程拟合模型,拟合转换点云... 在安徽省1∶10000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更新工程DEM局部更新工作中,针对外业中控制点布设工作量大、难度高的特点,研究无人机LiDAR测量技术生产DEM的免控制技术方法,利用激光点云分类结果中提取的可靠地面点,建立高程拟合模型,拟合转换点云高程,生产DEM。并与传统通过实测控制点进行点云高程拟合生产的DEM成果精度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免控制技术方法生产的DEM精度可以满足安徽省1∶10000 DEM更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点云 数字高程模型 无人机 可靠地面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cGIS环境下DEM流域特征提取及应用 被引量:42
12
作者 孙庆艳 余新晓 +3 位作者 胡淑萍 肖洋 李金海 武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2期144-147,共4页
该文详细介绍了ArcGIS9.2中的水文分析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从原始DEM数据提取河网的步骤、应注意的问题等。研究区域选取位于北京山区的红门川小流域,采用1∶10000的比例尺、10m分辨率的DEM作为基本的地形数据,应用ESRI公司开发的ArcG... 该文详细介绍了ArcGIS9.2中的水文分析工具箱的使用方法,包括从原始DEM数据提取河网的步骤、应注意的问题等。研究区域选取位于北京山区的红门川小流域,采用1∶10000的比例尺、10m分辨率的DEM作为基本的地形数据,应用ESRI公司开发的ArcGIS9.2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进行流域水文信息特征的提取;并利用SWAT模型运行水文响应单元(HRUs)的生成,共生成了25个子流域和92个HRUs。经分析,得到的研究区域河网特征以及研究区其他常用的流域特征信息,与实际河流水系特征基本吻合,因此应用DEM划分的流域结果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GIS 数字高程模型 流域特征 水文信息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栅格DEM与水流路径的黄土区沟缘线自动提取技术研究 被引量:26
13
作者 刘鹏举 朱清科 +2 位作者 吴东亮 朱金兆 唐小明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72-76,共5页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沟缘线的自动提取是黄土丘陵沟壑区进行分布式水文计算与土壤侵蚀建模的关键技术.该文以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河网提取与流域划分技术为基础,基于栅格单元间八流向算法构建水流路径,提出一种基于汇流路径... 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进行沟缘线的自动提取是黄土丘陵沟壑区进行分布式水文计算与土壤侵蚀建模的关键技术.该文以基于栅格数字高程模型进行河网提取与流域划分技术为基础,基于栅格单元间八流向算法构建水流路径,提出一种基于汇流路径坡度变化特征确定沟坡段,进一步形成封闭沟缘线的新方法,并编程实现了该方法.通过对蔡家川流域1∶10000等高线生成2m数字高程模型,依据35°作为判断沟坡单元的标准,自动生成沟缘线分布图,并与原始坡度分布图比较,取得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地貌特征提取 沟缘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延河流域水文特征提取与分析 被引量:38
14
作者 宋向阳 吴发启 +2 位作者 赵龙山 吴光艳 张青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0-206,共7页
基于DEM数据,依据地表径流漫流模拟算法,使用ArcGIS软件中的水文分析工具,提取与分析延河流域河网特征及相关信息,并与1∶25万地形图数字化水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集水面积阈值是决定河网提取精度的关键参数,阈值越大,提取河网越稀... 基于DEM数据,依据地表径流漫流模拟算法,使用ArcGIS软件中的水文分析工具,提取与分析延河流域河网特征及相关信息,并与1∶25万地形图数字化水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集水面积阈值是决定河网提取精度的关键参数,阈值越大,提取河网越稀疏,反之则提取河网越密集;随着集水面积阈值的增大,河源数和河网密度、河流的级数、总河长等随之减少,但主河长变化不大;当阈值为5.51 km2时,提取河网与实际较吻合。因此,基于90m分辨率的DEM数据提取延河流域水系和子流域是切实可行的,可以作为数字流域建设与水资源管理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dem) 延河流域 水文特征提取 集水面积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数字地形分析 被引量:72
15
作者 毕华兴 谭秀英 李笑吟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9-53,共5页
该文在对数字高程模型 (DEM)数据来源及结构、数字地形分析及其应用、基于DEM的地形分析中的不确定性和误差分析的基础上 ,以日本东北地区岩手县早池峰山为研究对象 ,美国MicroImage公司开发的TNTmips地理信息系统为工具 ,日本国土地理... 该文在对数字高程模型 (DEM)数据来源及结构、数字地形分析及其应用、基于DEM的地形分析中的不确定性和误差分析的基础上 ,以日本东北地区岩手县早池峰山为研究对象 ,美国MicroImage公司开发的TNTmips地理信息系统为工具 ,日本国土地理院发行的“数字地图 2 5 0 0 0”为基础数据 ,研究基于DEM的数字地形特征提取与分析方法 ,以及DEM精度对地形特征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 :①以DEM为基础可提取多种地形特征 ,如坡度、坡向、坡面形态、流域边界、水流路径等 ,这些特征在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均可用图形和属性数据来表示 ;②DEM水平精度对基于DEM提取的数字地形特征影响表现为 :低精度的DEM将导致研究区平均坡度变小、坡度标准差变大 ;同时 ,DEM精度对不同坡度区域表现为不同的影响 ,其结果按坡度大致可划分为 3种不同类型 ,即 0°~ 10°、10°~ 35°以及大于 35° ;DEM精度对坡向的影响除平坡外变化较小 ,其中平坡面积随DEM精度的降低而增大 ;低精度的DEM将导致水文地形信息受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dem) 数字地形分析 dem精度 地理信息系统 早池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典型流域特征参数分析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慧敏 张建军 +3 位作者 黄明 茹豪 徐佳佳 李民义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0-95,共6页
以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取其流域特征及河道特征,统计分析各特征值随流域面积尺度大小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流域面积增大,河道干流长度、干支流总长度、河道弯曲系数、流域形状系数均增大,河道不对称系数、流域平均高... 以山西吉县蔡家川流域为研究对象,提取其流域特征及河道特征,统计分析各特征值随流域面积尺度大小而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流域面积增大,河道干流长度、干支流总长度、河道弯曲系数、流域形状系数均增大,河道不对称系数、流域平均高程均减小,河网密度、河道比降、平均坡度均先减小后趋于稳定;研究地区虽对洪水具有微弱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河道比降应该控制在6.1%以下,河网密度应控制在0.58km/km2以下,故面积小于10km2的小流域应为研究区水土流失治理的核心区域;坡度在25°以上的土地面积约占整个流域面积的52%左右,易发生洪水,需大力加强水土保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 流域特征 河系特征 面积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M和蜂窝模型的通信干扰压制区快速计算方法 被引量:4
17
作者 郭建蓬 罗高健 宋广宁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5-26,32,共3页
通信干扰压制区计算在通信电子战兵力需求、兵力部署、装备配置以及干扰任务分配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干扰信号在空间传播时会受到起伏的地面和障碍物的阻挡,形成干扰信号遮蔽区,影响干扰效能。考虑地形因素对干扰信号的遮蔽影响,提出... 通信干扰压制区计算在通信电子战兵力需求、兵力部署、装备配置以及干扰任务分配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干扰信号在空间传播时会受到起伏的地面和障碍物的阻挡,形成干扰信号遮蔽区,影响干扰效能。考虑地形因素对干扰信号的遮蔽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地图DEM高程数据和蜂窝模型的通信干扰压制区快速计算方法。研究成果在某型电子战训练模拟器中得到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干扰压制区 蜂窝模型 遮蔽角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M提取坡度·坡向算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李粉玲 李京忠 张琦翔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355-7357,共3页
以1∶1万地形图数字化所生成的DEM为研究对象,采用6种算法分别提取坡度、坡向。通过比较不同算法所提取坡度的平均值、最大值、标准差、中误差以及坡向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坡向余弦中误差及标准差、不同坡向面积数据,定量地分析中误差... 以1∶1万地形图数字化所生成的DEM为研究对象,采用6种算法分别提取坡度、坡向。通过比较不同算法所提取坡度的平均值、最大值、标准差、中误差以及坡向的标准差、变异系数、坡向余弦中误差及标准差、不同坡向面积数据,定量地分析中误差与地形变化的关系,找到研究区较合理的坡度、坡向的提取算法,进一步分析不同水平分辨率DEM所提取的坡度、坡向的面积误差变化规律。运用面积百分比加权总体误差和面积百分比平均总体误差的指标,获取2项指标与水平分辨率的线性函数关系,为实际工作选取适宜的水平分辨率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 坡度 坡向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回波机载LiDAR数据提取林地DEM的判别分析方法 被引量:10
19
作者 尹艳豹 唐守正 +1 位作者 郎璞梅 高瑞馨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6-113,共8页
选取包含明显空地的林地作为建模样地,通过对其激光点云单次和多次回波数据的三维空间坐标分布、反射强度分布和垂直分布3方面特征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基于判别分析的林地DEM提取方法。取林木郁闭并实测了大量(1472个)地面控制点的验证样... 选取包含明显空地的林地作为建模样地,通过对其激光点云单次和多次回波数据的三维空间坐标分布、反射强度分布和垂直分布3方面特征进行探讨,进而提出基于判别分析的林地DEM提取方法。取林木郁闭并实测了大量(1472个)地面控制点的验证样地加以检验。结果表明:对山区林地林木复杂环境的DEM提取采用判别分析的方法是可行的,其精度达到高差总平均值0.24m,方差0.05,高差处于-0.5~0.5m之间的数据占总量的93.85%;与直接的网格窗口划分DEM滤波模拟对照比较,其结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数字高程模型(dem) 判别分析 多重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DEM的露天矿三维地质模型构建及其应用 被引量:16
20
作者 刘光伟 白润才 +1 位作者 曹兰柱 赵浩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3-75,共3页
三维地质实体建模对于露天矿的工程设计与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快速构建露天矿三维地质实体模型的方法———包络面构模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多层DEM表面模型和侧面DEM模型,利用固化成体技术生成三维地层实体模型,并以... 三维地质实体建模对于露天矿的工程设计与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提出了一种快速构建露天矿三维地质实体模型的方法———包络面构模法。该方法通过建立多层DEM表面模型和侧面DEM模型,利用固化成体技术生成三维地层实体模型,并以实际工程数据对建模方法进而验证。研究表明,该方法具有同时表达空间对象表面和内部结构的能力,可在工程设计、采掘计划编制以及虚拟开采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高程模型(dem) 露天矿 地质模型 实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