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化导向、环境可持续导向对农业企业绿色产品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注意力基础观视角 被引量:2
1
作者 张秀娥 李伊婧 +1 位作者 杨柳 滕欣宇 《研究与发展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7,共13页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挑战,农业企业管理者应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能够减少资源利用并降低对环境负面影响的绿色产品创新上。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焦点原则和情境原则,考察数字化导向和环境可持续导向的注意力焦点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行为... 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挑战,农业企业管理者应将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能够减少资源利用并降低对环境负面影响的绿色产品创新上。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焦点原则和情境原则,考察数字化导向和环境可持续导向的注意力焦点对企业绿色产品创新行为的影响,以及技术动荡性和绿色研发投入两类情境因素的调节作用。通过对243份农业企业样本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数字化导向和环境可持续导向对绿色产品创新均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环境可持续导向的正向作用高于数字化导向的正向作用;技术动荡性强化了数字化导向与绿色产品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但削弱了环境可持续导向与绿色产品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绿色研发投入强化了数字化导向与绿色产品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以及环境可持续导向与绿色产品创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此外,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相较于非国有企业和中西部地区企业,国有企业和东部地区企业通过聚焦于数字化导向和环境可持续导向更能显著促进绿色产品创新。研究结果为组织的绿色产品创新提供了基于注意力基础观的解释,有助于丰富有关绿色产品创新特定前因的研究,并为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产品创新 数字化导向 环境可持续导向 技术动荡性 绿色研发投入 注意力基础观 农业企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创新与内外贸一体化:基于全国统一大市场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宏兵 唐莲 翟瑞瑞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6,共14页
基于2009—2022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样本数据,构建并测算城市层面数字技术创新与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指标,从全国统一大市场视角系统探讨了数字技术创新对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内外贸... 基于2009—2022年中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样本数据,构建并测算城市层面数字技术创新与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水平指标,从全国统一大市场视角系统探讨了数字技术创新对内外贸一体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创新能够显著促进城市内外贸一体化发展,且上述影响可通过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传导机制进一步强化。不仅如此,数字技术创新对内外贸一体化发展的影响在数字基础设施水平高、人力资本水平高和位于南方地区、长江经济带的城市更为显著;拓展分析探讨了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政策对城市内外贸一体化的推动效应,并进一步发现这一效应在数字技术创新水平较高的城市中更明显。研究结论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视角下,以数字技术创新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创新 内外贸一体化 全国统一大市场 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 数字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赋权走向治理:数字隐私保护的中国因应之策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弘 赵畅 《求实》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8-80,M0005,共14页
“数据+算法”的社会驱动模式进一步打破了数据、信息与隐私之间的形态界限,促使隐私开始呈现向数据和信息横向扩张的趋势,对个人隐私保护产生了诸多不确定性影响,并对现有基于赋权逻辑所制定的隐私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包括知情同... “数据+算法”的社会驱动模式进一步打破了数据、信息与隐私之间的形态界限,促使隐私开始呈现向数据和信息横向扩张的趋势,对个人隐私保护产生了诸多不确定性影响,并对现有基于赋权逻辑所制定的隐私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包括知情同意权的实效危机、删除权的技术缺陷等。数字时代,在面对关涉群体利益乃至社会公共利益的数字隐私侵害,以知情同意权和删除权为主导的权利型隐私保护路径已经在制度层面出现危机。对此,数字隐私保护有必要从赋权逻辑转向治理逻辑、从隐私控制主义转向算法训导主义,通过公权力介入处于不平等地位的数字平台及其用户之间,进一步探索“隐私增强技术”和算法还原的可行性及其有效进路,以强化数字时代隐私保护的制度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保护 个人隐私 数字时代 数字隐私 治理型保护 隐私增强技术 算法还原 社会公共利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赋能的循证式教师培训:为何循证、证从何来、如何循证
4
作者 郑新 马瑞琦 +2 位作者 李永杰 张靖 武铁砚 《电化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92,共7页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教师培训质量提升仍存在诸多桎梏,亟待面向精准、走向循证。研究剖析了教师培训走向循证的必要性,探讨了教师培训中潜在的证据类型和证据获取的基本路径,提出了数智赋能循证式教师培训... 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当前教师培训质量提升仍存在诸多桎梏,亟待面向精准、走向循证。研究剖析了教师培训走向循证的必要性,探讨了教师培训中潜在的证据类型和证据获取的基本路径,提出了数智赋能循证式教师培训的现实路径,如以证剖需,平台化数据智能分析赋能培训教师需求的真切揭示;借证定案,培训案例及专家意见赋能培训方案制定更趋精准化;立证培优,规模化多模态数据收集与分析赋能培训过程性优化;引证论效,常态化证据应用有效支撑培训绩效综合分析与判定;化证促参,多元化培训证据复用助力提升教师培训参与积极性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培训 数智技术 循证实践 多模态数据 教育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是否有利于提升出口技术复杂度?——基于国家层面数据的实证检验
5
作者 胡颖 李维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3,共12页
数字基础设施对一国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并对持续优化国际贸易出口结构具有深层次影响。基于2011-2021年全球92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对一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 数字基础设施对一国数字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并对持续优化国际贸易出口结构具有深层次影响。基于2011-2021年全球92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对一国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行异质性分析。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对一国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多种方式的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且这一效应在出口技术复杂度较高的分位点有所下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会通过降低贸易成本、增强技术创新能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三个作用渠道促进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数字基础设施对不同国家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呈现异质性特征,在中、低收入国家、高制度质量以及高金融发展程度国家,数字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更加显著。基于此,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降低贸易成本、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和劳动生产率,从而提高出口技术复杂度,促进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并针对不同区域的发展特点制定差异化政策以最大化其经济潜力,加速出口技术复杂度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出口技术复杂度 贸易成本 技术创新 劳动生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要素能否驱动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基于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准自然实验
6
作者 王玮 王幸 刘镇玮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6-117,共12页
数据要素是企业突破“卡脖子”瓶颈的核心支撑资源和新型驱动引擎。文章以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探析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能够促进... 数据要素是企业突破“卡脖子”瓶颈的核心支撑资源和新型驱动引擎。文章以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准自然实验,探析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能够促进数据要素充分释能,驱动企业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机制检验表明,设立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通过提升企业技术复杂度、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资金支持驱动企业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进一步分析发现,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存在70公里的辐射边界,且在数据保障程度高的地区、科技含量大的行业及技术把握能力强的企业中对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驱动作用更为显著。该结论揭示了数据要素的深层价值,为数据政策的前瞻性布局与企业摆脱“卡脖子”窘境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 数据要素 关键核心技术 技术复杂度 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资金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数据开放对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来自中国城市的证据
7
作者 吕一清 杨磊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6-76,共11页
公共数据开放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以我国城市是否上线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准自然实验,以2006~2023年280个城市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公共数据开放是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推动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实现经济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动力。本文以我国城市是否上线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准自然实验,以2006~2023年280个城市级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分析公共数据开放能否提升城市能源利用效率。研究发现:公共数据开放能显著提升城市能源利用效率,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和内生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公共数据开放能够通过促进城市绿色技术创新提升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进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非资源型、高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高创新创业能力的城市开展试点政策对能源利用效率提升作用更显著。本文研究结论对相关部门制定公共数据开放、绿色技术创新和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等城市能源效率提升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数据开放 能源利用效率 绿色技术创新 能源消费结构 非资源型城市 数字经济 创新创业能力 多期双重差分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明秀 张可云 高志刚 《改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5-118,共14页
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选取2003—2022年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数字技术... 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选取2003—2022年中国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提升了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且该结论在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及其他稳健性检验中均得到支持;机制分析显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高资本配置效率、推动创新人才集聚和数字金融发展提升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东部地区、大型城市及城镇化水平较高城市的促进效果更加明显。应大力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数字技术创新驱动功能;提升数字基础设施效能,优化资本配置效率,强化城市创新资金保障;健全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促进人才高效流动,增强城市创新协同效应;创新数字金融服务,优化创新企业融资环境,提升城市数字技术创新效率;因地制宜,实施分类指导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数字技术创新水平 “宽带中国”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测度与比较 被引量:1
9
作者 姚娜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67,共6页
基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创新、数字营商环境、数字产业规模、数字市场效益5个维度,构建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全球30个国家2012—2023年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和比较。研究显示:2012年以来,中国数字贸... 基于数字基础设施、数字技术创新、数字营商环境、数字产业规模、数字市场效益5个维度,构建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全球30个国家2012—2023年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水平进行测度和比较。研究显示:2012年以来,中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排名由第11位上升至第4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渐缩小;从分维度指标来看,中国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数字技术创新竞争力、数字产业规模竞争力和数字市场效益竞争力水平位于世界前列,但数字基础设施竞争力和数字营商环境竞争力水平相对滞后。最后,提出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释放数字技术创新活力、完善数字营商环境、壮大数字产业规模及扩展数字市场效益增长点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贸易国际竞争力 数字基础设施 数字技术创新 数字营商环境 数字产业规模 数字市场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驱动技术创新的传导机制与效应:经验证据与数理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海燕 李佩 《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7-84,共18页
立足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现实背景,首先从创新投入-产出视角系统分析数字基础设施驱动技术创新的理论机制;其次结合文本信息挖掘和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考察数字... 立足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的现实背景,首先从创新投入-产出视角系统分析数字基础设施驱动技术创新的理论机制;其次结合文本信息挖掘和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PVAR)模型考察数字基础设施与技术创新的经验事实关系;最后构建包含技术创新部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通过数值模拟揭示数字基础设施驱动技术创新的传导路径与效应。实证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和当期数字基建水平对技术创新均存在长期的正向影响。模拟结果进一步表明:数字基础设施投资通过研发劳动、资源配置等正向影响自主创新和短期的模仿创新;当期数字基建水平通过研发资金、创新补贴、数字技术环境质量等正向影响中长期的自主创新和短期的模仿创新;两类冲击的影响效应分别呈现出“厚积薄发”型和“立竿见影”型特征。本文为政府引导、充分释放其技术创新效应和经济效益提供理论支撑与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技术创新 传导机制 DSGE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规制政策、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扩散
11
作者 郑坚铭 张丽娜 《科技进步与对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9,共10页
选取2005-2022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规制政策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与内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数字规制政策可赋能技术创新扩散;相比中西部地区,数字规制政策的赋能效应在东部地区、东北地区更显著;相比原始创新阶段... 选取2005-2022年中国内地31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规制政策对技术创新扩散的影响与内在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数字规制政策可赋能技术创新扩散;相比中西部地区,数字规制政策的赋能效应在东部地区、东北地区更显著;相比原始创新阶段,数字规制政策的赋能效应对中试阶段、成熟阶段的技术创新扩散作用更显著;数字规制政策通过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扩散产生正向影响;数字规制政策对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扩散关系具有双重门槛效应,当数字规制政策指数处于(0.3325,0.4416]区间时,知识产权保护对技术创新扩散的赋能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规制政策 知识产权保护 技术创新扩散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新基建与碳排放强度:内在机制与经验证据
12
作者 苏晨晨 王飞 《地域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6-43,共8页
探索数字新基建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对推动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协同共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双碳”目标双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并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 探索数字新基建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对推动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协同共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双碳”目标双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11—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并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数字新基建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倒“N”型关系。(2)数字新基建通过能源消耗效应、结构效应、技术效应间接影响碳排放强度。(3)分地区来看,东部地区数字新基建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呈现倒“N”型关系,而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数字新基建对碳排放强度的非线性影响不显著。分维度来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对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呈倒“N”型,融合基础设施建设对碳排放强度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碳排放强度 能源消耗 结构效应 技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化赋能循证教师教育评价实践:意涵、向度与超越
13
作者 李欢欢 罗梦珍 王争录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106,共6页
数智化赋能循证教师教育评价实践是数智化时代教师教育评价改革的必然趋势。数智技术融入教师教育评价实践,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从评价的主体、方式、路径、结果、功能这五个方面加深意涵理解,还应从认识论、价值论、本体... 数智化赋能循证教师教育评价实践是数智化时代教师教育评价改革的必然趋势。数智技术融入教师教育评价实践,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从评价的主体、方式、路径、结果、功能这五个方面加深意涵理解,还应从认识论、价值论、本体论、方法论、实践论来充分把握数智化赋能循证教师教育评价实践的向度。依据循证医学实践的5A原则,提出数智化赋能循证教师教育评价实践的5A提升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化 循证教师教育评价 数智技术 本质论 价值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基于跨境数据流动限制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庞中英 郭豪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7-145,共9页
选取41个国家17个制造业行业2014—2020年的国家—行业—年份面板数据,利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并对跨境数据流动限制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显著促... 选取41个国家17个制造业行业2014—2020年的国家—行业—年份面板数据,利用多维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对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并对跨境数据流动限制的调节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数字基础设施能够显著促进制造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而跨境数据流动限制会削弱这种促进作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与跨境数据流动限制的调节作用在数字技术水平和跨境数据监管程度不同的国家、不同数据政策以及数据强度不同的行业间存在差异。研究结论为我国提升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完善本国跨境数据流动规则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证经验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跨境数据流动限制 制造业 出口技术复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化营商环境下企业法律风险的技术治理转型 被引量:1
15
作者 印波 张笑宇 《江苏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6-165,I0004,共11页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数智化要求政府服务市场的方式由营商规则清晰化、透明化向政策供给精细化、个性化转型。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具箱中,企业法律风险治理结构的传统守旧导致其教条化、形式化。通过技术治理调节科层制的运行模式,能... 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数智化要求政府服务市场的方式由营商规则清晰化、透明化向政策供给精细化、个性化转型。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工具箱中,企业法律风险治理结构的传统守旧导致其教条化、形式化。通过技术治理调节科层制的运行模式,能够实现企业法律风险的“数智化”升级治理,进而实现从“要素契合”到“监管+预警”、从“行为风险防控”到“全生态风险防控”、从“刚柔分立”到“刚柔并济”、从“主观识别”到“技术穿透”的治理形态变革。基于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维护,在企业法律风险治理形态转型的过程中,应注重企业端、技术平台功能和监管端三方面的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化营商环境 企业法律风险 数智化 科层制 技术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技术发展与过度教育缓解——基于“宽带中国”战略的准自然实验
16
作者 邹建华 谢尚 王毅航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136,共9页
数字技术发展对人力资本合理配置与过度教育缓解存在深刻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分析后发现,以“宽带中国”战略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发展能够显著降低个体过度教育水平。从受益群体来看,数字基础设... 数字技术发展对人力资本合理配置与过度教育缓解存在深刻影响。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研究分析后发现,以“宽带中国”战略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发展能够显著降低个体过度教育水平。从受益群体来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显著缓解低技能、女性和农村群体的过度教育状态。在宏观就业环境渠道,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行业创新水平,促进了就业环境的法制公平,保障了就业群体权益。在微观个体(家庭)渠道,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使得个体积累更多社会资本,提高自我价值认同度,激发个体能动效应,减少过度教育现象。研究以期为持续推进数字技术发展、缓解过度教育压力、提高人力资本利用率、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宽带中国”战略 过度教育 数字技术 人口高质量发展 就业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基础设施对知识型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影响
17
作者 张美云 谷阳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6-86,共11页
基于OECD-TiVA联合发布的TiVA数据库数据,对2006—2020年60个经济体数字基础设施对知识型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以下简称GVC)分工地位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显著提升了知识型服务业GVC分工地位,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越高,... 基于OECD-TiVA联合发布的TiVA数据库数据,对2006—2020年60个经济体数字基础设施对知识型服务业全球价值链(以下简称GVC)分工地位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基础设施显著提升了知识型服务业GVC分工地位,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越高,知识型服务业GVC分工地位越高;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扩大就业规模、提高生产效率和促进科技创新三种路径,有效促进了知识型服务业GVC分工地位的提升;人力资本和高科技产品出口在数字基础设施与知识型服务业GVC分工地位提升中起到了积极的调节作用;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尽管OECD国家、发达国家和较高数字基础设施水平国家的数字基础设施对知识型服务业GVC分工地位提升效果更为突出,但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其数字基础设施对知识型服务业GVC分工地位的提升效果也很明显。研究结论对推进中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及提升知识型服务业GVC分工地位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基础设施 知识型服务业 全球价值链 分工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工程数字化关键技术应用研究
18
作者 徐虎 韩世豪 丁国鹏 《航天器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9,共12页
随着国内外卫星产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卫星的生产和应用需求的激增,卫星工程研制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针对卫星工程中数字化关键技术的应用开展了研究。调研分析了国内外卫星工程数字化发展现状,重点论述了数字仿真和数字孪生、基于... 随着国内外卫星产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卫星的生产和应用需求的激增,卫星工程研制数字化转型成为必然趋势。针对卫星工程中数字化关键技术的应用开展了研究。调研分析了国内外卫星工程数字化发展现状,重点论述了数字仿真和数字孪生、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卫星工程数字化关键技术及应用现状和发展前景,总结了数字化技术对卫星工程的影响并提出发展建议。研究分析表明,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卫星设计、制造、在轨管理、应用等各个环节,有助于降低卫星研发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技术和应用创新,促进卫星生产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工程 数字化 数字孪生卫星 人工智能 智能制造 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视觉:“发光世界”中学习数字化转型的特征与路径
19
作者 苏慧丽 张敬威 《江苏高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05-112,共8页
随着OpenAI发布新一代AI视频模型Sora,证明人工智能不仅能够通过语言模拟人类思维能力,还能够通过图像、视频模拟现实物理世界,标志着“视频化社会”作为新的技术社会形态的到来。在“视频化社会”背景下,人类学习的媒介从抽象的文字符... 随着OpenAI发布新一代AI视频模型Sora,证明人工智能不仅能够通过语言模拟人类思维能力,还能够通过图像、视频模拟现实物理世界,标志着“视频化社会”作为新的技术社会形态的到来。在“视频化社会”背景下,人类学习的媒介从抽象的文字符号将逐渐走向更具高维性、通用性与交互性的视觉化技术。这一技术的发展构造了“发光世界”,在这一世界中的学习者能够通过“图像”构造学习的“外主体”,能够以“屏幕”为中介在虚拟场域中获取知识经验,能够于现实与虚拟的凝视下重构学习的权力关系。因此,学习的数字化转型应基于视觉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通过视觉技术促进虚拟自我与真实自我的弥合,构建学习者的“理想—我”;通过构建高维全息化虚拟空间建构拟真学习空间,获取真实知识经验;教育者应作为负责任的调节者,整合碎片化信息流,促使学生重构认识世界的批判性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视觉技术 “发光世界” 学习数字化转型 “视频化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创新驱动下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
20
作者 王婕佳 邵建龙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6,共10页
本文基于2012~2023年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深入探讨了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攀升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该结论在经过调整样本比例、... 本文基于2012~2023年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深入探讨了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攀升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该结论在经过调整样本比例、替换变量、更改模型设定和2SLS-IV等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此外,技术创新在数字新基建推动国内价值链升级方面发挥了较为关键的调节作用。进一步分析指出,数字新基建对国内价值链升级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东部、高产业密集度及创新基础设施更完善的地区,这一正向效应尤为突出。基于此,研究建议应加速数字新基建的发展,确保资源合理均衡分配,有序推进技术创新改革,以期国内价值链实现更高层次的跃升和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新基建 技术创新 价值链升级 调节效应模型 动态面板模型 差分GMM 区域差异 产业密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