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1913-1935年戏曲变与不变的历史沉思——读张聊公《听歌想影录》札记
被引量:
1
1
作者
邹元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9-124,141,共7页
"时装新戏"作为"畸形之艺术"的"过渡"性时间并不长,甚至从"时装新戏"到"古装歌舞戏"就是同时发生的,这其中起关键转换作用的人物就是梅兰芳。《天女散花》受欢迎是走出"过渡戏&...
"时装新戏"作为"畸形之艺术"的"过渡"性时间并不长,甚至从"时装新戏"到"古装歌舞戏"就是同时发生的,这其中起关键转换作用的人物就是梅兰芳。《天女散花》受欢迎是走出"过渡戏"的标志,梅兰芳既是新戏的尝试者,也是走出新剧而探索开拓古装歌舞戏的旗帜。堂会戏是传统戏曲在特定场所的自然延伸,它是与庙台、戏楼、勾栏瓦舍等演剧方式相平行的独特的演剧方式。堂会戏是行家、票友与名伶相为赏度的审美场域,观赏者的审美期待对每一位杰出优伶既是极大的激励、褒奖,也是极大的压力。新戏与旧剧的性质根本不同:从新戏与旧戏的观演关系上看,一是看故事还是看角儿。新戏,以故事为主,观众看戏不看人;旧戏,以歌舞为主,观众看人不看戏。二是看人物还是看行当。旧剧也演人物,但观众却并不主要看人物,而是看人物如何通过唱念做打的行当程式极其精彩的呈现的,因而,人物只是借以呈现美轮美奂行当程式的媒介。三是看思想还是看传承。看传承就凸显观演者之间的精神依归——知音——流派族群的构筑和传播,这与观演者之间在思想观念上是否契合相去甚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时装新戏
古装歌舞戏
堂会戏
新戏旧剧之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北解放区“新型评戏”的生成机制与历史价值--以《戏曲新报》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陈劲松
姜岩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27-134,共8页
新中国成立前夕,东北解放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旧剧改革”的号召,以沈阳为中心,以《戏曲新报》为媒介,将通俗易懂、易于改造、观众广大的评戏作为首选对象。评戏“由旧转新”的过程,可概括为:首先,演员接受文字、历史、政治教育,以完成...
新中国成立前夕,东北解放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旧剧改革”的号召,以沈阳为中心,以《戏曲新报》为媒介,将通俗易懂、易于改造、观众广大的评戏作为首选对象。评戏“由旧转新”的过程,可概括为:首先,演员接受文字、历史、政治教育,以完成阶级觉醒与信仰重塑;其次,通过剧目座谈、编剧竞赛、节庆会演等方式进行打磨,使其从文本到演出全部经过群众检验;最后,各种身份的观众,以剧评的形式,集体参与“群众改编旧剧运动”,作为共享文化空间的“新型评戏”由是形成并不断更新。“新型评戏”远不止于一种改良形态,它是新生政权政策实践的首批成果,代表“旧剧新生”的成功尝试,为新中国“戏改”运动提供经验借鉴与有力背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解放区
新型评戏
《戏曲新报》
旧剧改革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世纪中国歌剧史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以近现代报刊为依据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春娟
《民族艺术研究》
2018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中国歌剧在20世纪的百年历程中呈现出从亦步亦趋到自成体系的渐进发展过程。20世纪初,中国学者在翻译介绍欧洲歌剧的同时也关注中国民族歌剧的本体特征,呈现出"旧剧为歌剧"和"歌剧与乐剧"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20世...
中国歌剧在20世纪的百年历程中呈现出从亦步亦趋到自成体系的渐进发展过程。20世纪初,中国学者在翻译介绍欧洲歌剧的同时也关注中国民族歌剧的本体特征,呈现出"旧剧为歌剧"和"歌剧与乐剧"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20世纪20年代,一些音乐家尝试以中国民族音乐为基础,同时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来创作中国歌剧,中国歌剧传统中的现代性因素得以凸现,尤其是80年代,中国音乐剧成为中国歌剧家族中的新成员,中国歌剧在具备民族气派的同时兼具现代性特征与多元化的国际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歌剧史论
旧剧
秧歌剧
新歌剧
民族歌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1913-1935年戏曲变与不变的历史沉思——读张聊公《听歌想影录》札记
被引量:
1
1
作者
邹元江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出处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9-124,141,共7页
文摘
"时装新戏"作为"畸形之艺术"的"过渡"性时间并不长,甚至从"时装新戏"到"古装歌舞戏"就是同时发生的,这其中起关键转换作用的人物就是梅兰芳。《天女散花》受欢迎是走出"过渡戏"的标志,梅兰芳既是新戏的尝试者,也是走出新剧而探索开拓古装歌舞戏的旗帜。堂会戏是传统戏曲在特定场所的自然延伸,它是与庙台、戏楼、勾栏瓦舍等演剧方式相平行的独特的演剧方式。堂会戏是行家、票友与名伶相为赏度的审美场域,观赏者的审美期待对每一位杰出优伶既是极大的激励、褒奖,也是极大的压力。新戏与旧剧的性质根本不同:从新戏与旧戏的观演关系上看,一是看故事还是看角儿。新戏,以故事为主,观众看戏不看人;旧戏,以歌舞为主,观众看人不看戏。二是看人物还是看行当。旧剧也演人物,但观众却并不主要看人物,而是看人物如何通过唱念做打的行当程式极其精彩的呈现的,因而,人物只是借以呈现美轮美奂行当程式的媒介。三是看思想还是看传承。看传承就凸显观演者之间的精神依归——知音——流派族群的构筑和传播,这与观演者之间在思想观念上是否契合相去甚远。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时装新戏
古装歌舞戏
堂会戏
新戏旧剧之别
Keywords
Fashionable - Dress
drama
Ancient - Costume
opera
Tang Hui
opera
( An Entertainment Party with Hired Performers Held at Home )
differences between new drama and old opera
分类号
J809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北解放区“新型评戏”的生成机制与历史价值--以《戏曲新报》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陈劲松
姜岩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传媒学院
出处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27-134,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招标项目“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戏曲史(上海卷)”(项目编号:19ZD04)
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重点创新团队项目“都市文化与文学”(项目编号:19SJ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戏曲现代戏创作研究”(项目编号:18ZD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新中国成立前夕,东北解放区积极响应中共中央“旧剧改革”的号召,以沈阳为中心,以《戏曲新报》为媒介,将通俗易懂、易于改造、观众广大的评戏作为首选对象。评戏“由旧转新”的过程,可概括为:首先,演员接受文字、历史、政治教育,以完成阶级觉醒与信仰重塑;其次,通过剧目座谈、编剧竞赛、节庆会演等方式进行打磨,使其从文本到演出全部经过群众检验;最后,各种身份的观众,以剧评的形式,集体参与“群众改编旧剧运动”,作为共享文化空间的“新型评戏”由是形成并不断更新。“新型评戏”远不止于一种改良形态,它是新生政权政策实践的首批成果,代表“旧剧新生”的成功尝试,为新中国“戏改”运动提供经验借鉴与有力背书。
关键词
东北解放区
新型评戏
《戏曲新报》
旧剧改革运动
Keywords
Northeast Liberated area
new
pingxi
opera
new
Daily
The
old
drama
reform movement
分类号
J80 [艺术—戏剧戏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世纪中国歌剧史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以近现代报刊为依据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春娟
机构
上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民族艺术研究》
2018年第3期101-111,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古代文学制度研究"(编号:17ZDA238)阶段性成果
第61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课题"中国歌剧文献整理与研究"(编号:2017M611524)
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上海歌剧文献整理与研究"(编号:2017BWY005)
文摘
中国歌剧在20世纪的百年历程中呈现出从亦步亦趋到自成体系的渐进发展过程。20世纪初,中国学者在翻译介绍欧洲歌剧的同时也关注中国民族歌剧的本体特征,呈现出"旧剧为歌剧"和"歌剧与乐剧"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20世纪20年代,一些音乐家尝试以中国民族音乐为基础,同时借鉴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来创作中国歌剧,中国歌剧传统中的现代性因素得以凸现,尤其是80年代,中国音乐剧成为中国歌剧家族中的新成员,中国歌剧在具备民族气派的同时兼具现代性特征与多元化的国际视野。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歌剧史论
旧剧
秧歌剧
新歌剧
民族歌剧
Keywords
history of Chinese
opera
in the th 20 centuty
old
drama
Yangko
opera
new
opera
ethnic
opera
分类号
J605 [艺术—音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1913-1935年戏曲变与不变的历史沉思——读张聊公《听歌想影录》札记
邹元江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东北解放区“新型评戏”的生成机制与历史价值--以《戏曲新报》为中心的考察
陈劲松
姜岩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0世纪中国歌剧史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以近现代报刊为依据
张春娟
《民族艺术研究》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