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冬不同部位红外光谱分析及成分含量的测定
1
作者 李秀清 何江龙 +4 位作者 李盼盼 纪宝玉 裴莉昕 陈随清 董诚明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2-117,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麦冬不同部位的红外光谱及多种成分含量差异,进行质量评价,为麦冬植株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麦冬块根、须根、叶片、花、果实、花葶不同部位进行快速鉴别,采用硝酸铝显色法、Folin-Cio... 试验旨在探究麦冬不同部位的红外光谱及多种成分含量差异,进行质量评价,为麦冬植株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麦冬块根、须根、叶片、花、果实、花葶不同部位进行快速鉴别,采用硝酸铝显色法、Folin-Ciocalteu法、DNS法分别对麦冬不同部位的总黄酮、总酚、还原糖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麦冬不同部位的一阶红外光谱显示,麦冬花、花葶、叶、块根、果实、须根存在较大的相似性,3300、2930、2110、1420、1030 cm^(-1)等位置存在明显的共有特征峰,经二阶导数光谱分析可进一步区分麦冬不同部位;麦冬不同部位均含有还原糖、总黄酮、总酚,但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果实中的还原糖、总酚、总黄酮含量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谱 总黄酮 总酚 还原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下乙醇钠-甘油解构对甘蔗渣酶解产糖及其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吕晓静 吴跃华 +2 位作者 程杏安 蒋旭红 李江涛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9-176,181,共9页
为建立常压下较优的乙醇钠-甘油解构甘蔗渣的预处理体系,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以乙醇钠浓度、预处理时间及预处理温度为响应变量,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其最优组合。结果表明,以总还原糖浓度(TRSC)为响应值时,在乙醇钠浓度1.29%(w/w)... 为建立常压下较优的乙醇钠-甘油解构甘蔗渣的预处理体系,在单因素实验结果的基础上,以乙醇钠浓度、预处理时间及预处理温度为响应变量,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到其最优组合。结果表明,以总还原糖浓度(TRSC)为响应值时,在乙醇钠浓度1.29%(w/w),预处理时间100 min,预处理温度113.13℃下,TRSC为19.58 g/L;以总还原糖得率(TRSY)为响应值时,在乙醇钠浓度1.20%(w/w),预处理时间100 min,预处理温度112.81℃下,TRSY为55.72%;与未处理组相比,预处理后甘蔗渣的TRSC和TRSY分别提高了8.78倍和5.01倍,甘蔗渣表面变得粗糙蓬松,高度不规则,出现明显的蜂窝孔状结构,并且甘蔗渣中与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相关的基团振动峰明显减弱或几乎消失,甘蔗渣的相对结晶度均有所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响应面法 总还原糖浓度 总还原糖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楚雄K326烟叶总糖、还原糖和两糖差稳定性及区划研究
3
作者 耿少武 丁以纾 +9 位作者 柴云霞 扶艳艳 张盛瑜 布云虹 王跃金 王文伦 汪华国 胡杨 林云红 鲁耀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7期10-21,共12页
【目的】探明楚雄K326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及两糖差的稳定性,为楚雄烟区K326种植制定针对性调控措施提供参考,以有效保障楚雄烟区K326烟叶风格特征和原料供应需求,促进楚雄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方法】对影响楚雄烟区主栽品种K326烟... 【目的】探明楚雄K326烟叶总糖、还原糖含量及两糖差的稳定性,为楚雄烟区K326种植制定针对性调控措施提供参考,以有效保障楚雄烟区K326烟叶风格特征和原料供应需求,促进楚雄烤烟生产可持续发展。【方法】对影响楚雄烟区主栽品种K326烟叶关键化学品质指标总糖、还原糖及两糖差,开展不同年度、不同部位的绝对稳定性、相对(工业)稳定性及波动性分析,并以乡镇为单位进行适宜性区划研究。【结果】2018—2022年K326上、中部烟叶总糖含量均达优质烟叶目标要求,下部叶总体低于优质烟叶目标要求;绝对稳定性变异程度表现为上、下部烟叶处于中等水平,中部叶处于较低水平;相对稳定性上、中部叶表现好,下部叶表现尚好;下部叶低于优质烟叶目标要求的乡镇数为41.67%。还原糖含量上部叶2019年、2021年、2022年低于优质烟叶目标要求下限,2018年和2020年度达优质烟叶目标要求,2018—2022年中部叶达优质烟叶目标要求,下部叶低于优质烟叶目标要求下限;绝对稳定性上、中部叶变异程度处于较小至中等水平,下部叶处于中等水平,年度之间波动较大;相对稳定性上部叶表现尚好至较好,中部叶表现好,下部叶表现差;下部叶、上部叶低于优质烟叶目标要求的乡镇数分别为100.00%、69.44%。两糖差上、中、下部叶均达优质烟叶目标要求,绝对稳定性上、中部叶变异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下部叶处于较大水平;相对稳定性上、下部叶表现好,中部叶表现差;上、中、下部叶高于优质烟叶目标要求的乡镇数分别为30.56%、75.00%、58.33%。【结论】楚雄烟区2018—2022年K326烟叶两糖差超过6%,绝对稳定性变异程度处于中等或较大水平;按照目前卷烟工业标准(≤8%或7%),上、中、下部烟叶达优质烟叶目标要求的样点占比分别为59.71%、34.86%、51.56%,高于优质烟叶目标的样点占比分别为40.29%、65.14%、48.44%;相对(工业)稳定性表现为上、下部叶总体表现好,中部叶表现差;上、中、下部叶高于优质烟叶目标要求的乡镇分别占总乡镇数30.56%、75.00%、58.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雄烟区 K326 两糖差 稳定性 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海棠果加工过程中主要成分变化研究
4
作者 姬妍茹 李国巍 +7 位作者 张正海 杨庆丽 董艳 石杰 魏连会 潘静 肖湘 王月明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19期15-18,共4页
为了优化熟成黑海棠果的加工工艺,此次试验采用变温熟成技术加工海棠果,并跟踪分析水分、多酚、还原糖、总糖、总酸和粗蛋白在加工过程中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加工时间的延长,总糖含量逐渐降低,还原糖含量呈波动下降趋势,总酸... 为了优化熟成黑海棠果的加工工艺,此次试验采用变温熟成技术加工海棠果,并跟踪分析水分、多酚、还原糖、总糖、总酸和粗蛋白在加工过程中的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加工时间的延长,总糖含量逐渐降低,还原糖含量呈波动下降趋势,总酸含量逐渐升高,粗蛋白含量呈波动升高趋势,多酚含量先升后降再升,之后趋于稳定。144 h时海棠果颜色完全变为黑褐色,还原糖、多酚和总酸含量与成品状态接近,确定144 h为变温熟成的终点时间,下一步将在此基础上调整温度和蔗糖添加量等参数进一步优化工艺,以期获得口感和营养俱佳的熟成黑海棠果制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海棠果 变温熟成工艺 还原糖 多酚 总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还原糖对红葡萄酒总酚含量的影响及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旭辉 赫润天 +3 位作者 张溥天 廖祖宋 张军翔 宋育阳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3-79,共7页
发酵温度和还原糖含量等因素影响酚类物质在发酵过程中的浸出及稳定性。本研究旨在探讨温度及还原糖对总酚浸出及稳定性的影响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10 L小规格(训练集)和5 t大规格(验证集)发酵试验相结合,设置不同发酵温度和还原糖含量... 发酵温度和还原糖含量等因素影响酚类物质在发酵过程中的浸出及稳定性。本研究旨在探讨温度及还原糖对总酚浸出及稳定性的影响并建立预测模型。采用10 L小规格(训练集)和5 t大规格(验证集)发酵试验相结合,设置不同发酵温度和还原糖含量,并检测葡萄酒的总酚含量。结果显示,适当升温有助于增加总酚含量,而温度过高会影响酚类物质的稳定性导致其含量下降。还原糖通过影响发酵温度和酒精生成等因素间接影响总酚含量。以小规格试验数据为基础,大规格试验数据为验证,基于决策树回归、随机森林回归、极端梯度提升模型算法构建总酚含量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极端梯度提升算法的模型表现最佳,R^(2)为0.88,RMSE为60.13,其对大规格发酵总酚预测误差为17.8%。本研究为红葡萄酒生产过程中总酚含量的预测和调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葡萄酒 温度 还原糖 总酚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种枣抗氧化能力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邹曼 张坤鹏 +6 位作者 杨雪梅 杨磊 李丽莉 李佳敏 李盼 杨娟侠 张倩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1期106-108,114,共4页
为比较不同品种枣的抗氧化能力,以灰枣、长红枣、圆铃枣、金丝小枣、新郑红枣和板枣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品种枣的含水率、可食率、总糖含量、总酚含量、还原能力和自由基清理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灰枣总体抗氧化能力较高,板枣次之,... 为比较不同品种枣的抗氧化能力,以灰枣、长红枣、圆铃枣、金丝小枣、新郑红枣和板枣为试验材料,对不同品种枣的含水率、可食率、总糖含量、总酚含量、还原能力和自由基清理能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灰枣总体抗氧化能力较高,板枣次之,长红枣和圆铃枣抗氧化能力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糖 还原能力 自由基清除率 总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糖、烟碱、总氮含量与烤烟吃味品质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06
7
作者 杜咏梅 郭承芳 +4 位作者 张怀宝 商耀 王晓玲 邱军 艾红丽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2000年第1期7-10,共4页
通过数理统计系统分析了烟叶中水溶性糖 (包括还原糖和总糖 )、烟碱、总氮含量与烤烟吃味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水溶性糖、烟碱、总氮含量对烤烟吃味品质都产生极显著的影响 ,其中还原糖、烟碱为目前制约烤烟吃味品质的主要化学成分。... 通过数理统计系统分析了烟叶中水溶性糖 (包括还原糖和总糖 )、烟碱、总氮含量与烤烟吃味品质的关系。结果表明 ,水溶性糖、烟碱、总氮含量对烤烟吃味品质都产生极显著的影响 ,其中还原糖、烟碱为目前制约烤烟吃味品质的主要化学成分。生产中 ,控制烟碱的过高积累 ,提高还原糖相对于总糖的含量、减小两糖差值 ,能有效地提高烤烟吃味品质。两糖差值可作为评价烟叶吃味品质的重要指标。数据分析表明 ,用水溶性糖、烟碱、总氮及其派生值传统的含量或数值范围评价烟叶吃味品质是不够的 ,更深入地研究吃味品质优良的烟叶在化学成分上共同遵循的规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吃味品质 相关分析 通径分析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态发酵食醋中还原糖、总糖含量测定 被引量:44
8
作者 王欢 卢红梅 +1 位作者 张义明 何腊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72-175,共4页
采用直接滴定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2种方法测定固态发酵食醋、加饭酒中还原糖、总糖含量,探讨样品颜色对还原糖、总糖测定的影响,同时为消除色素对糖含量测定的影响,用活性炭对其脱色。结果表明:直接滴定法因样品颜色的影响,不易判断... 采用直接滴定法、3,5-二硝基水杨酸法2种方法测定固态发酵食醋、加饭酒中还原糖、总糖含量,探讨样品颜色对还原糖、总糖测定的影响,同时为消除色素对糖含量测定的影响,用活性炭对其脱色。结果表明:直接滴定法因样品颜色的影响,不易判断滴定终点,使平均回收率仅为78.050%;活性炭脱色后平均回收率仅为76.414%,3,5-二硝基水杨酸法是比较准确的测定固态发酵食醋中糖含量的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0.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发酵食醋 还原糖 总糖 3 5-二硝基水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近红外技术直接检测烟丝常规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徐安传 胡巍耀 +3 位作者 王超 段焰青 杨海华 李玲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3-398,共6页
为了探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直接检测烟丝常规化学成分的可行性,利用采集到的烟丝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测定烟丝样品的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钾、氯含量数据与其相应的光谱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直接用于预测烟丝总糖... 为了探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直接检测烟丝常规化学成分的可行性,利用采集到的烟丝近红外光谱,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测定烟丝样品的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钾、氯含量数据与其相应的光谱数据进行拟合,建立了直接用于预测烟丝总糖、还原糖、烟碱、总氮、钾和氯含量的NIRS分析模型,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2.2%,2.37%,1.82%,2.22%,3.68%和3.30%,变异系数均小于3.5%。该模型预测准确性和重现性较高,简便、快速,适用于批量烟丝检测,尤其是无需研磨烟粉,进一步减少了粉尘的污染,可以直接用于卷烟产品叶组配方质量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烟丝 偏最小二乘回归法 总糖 还原糖 总氮 烟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蒜加工中类黑精相关成分变化及其组成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杨庆丽 董艳 +2 位作者 刘玉 石杰 姬妍茹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3-77,共5页
以黑蒜为原料,采用DNS法、苯酚-硫酸法、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黑蒜加工不同时间点还原糖、总糖、氨基酸、5-羟甲基糠醛(5-HMF)等类黑精形成相关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同时提取黑蒜类黑精,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ro... 以黑蒜为原料,采用DNS法、苯酚-硫酸法、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黑蒜加工不同时间点还原糖、总糖、氨基酸、5-羟甲基糠醛(5-HMF)等类黑精形成相关成分的含量进行分析。同时提取黑蒜类黑精,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rolysi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Py-GC-MS)联用技术分析黑蒜类黑精的化学组成:结果表明:加工过程中总糖呈下降趋势,还原糖含量逐渐升高;共检出13种氨基酸,除组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降幅最为明显的有精氨酸、赖氨酸、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5-HMF有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Py-GC-MS结果表明:黑蒜类黑精中相对含量最高的为呋喃类,其次为吡咯类、噻吩类、烷烃、糠醛类、酚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蒜 类黑精 还原糖 总糖 5-羟甲基糠醛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酒酿营养成分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66
11
作者 杨勇 陈卫平 +1 位作者 马蕤 余莉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82-184,共3页
该文检测分析了用纯根霉酒曲发酵而成的甜酒酿的主要营养成分,着重分析了其氨基酸含量和组成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其食用价值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甜酒酿的粗脂肪、粗蛋白、还原糖、氨基酸、总酸和酒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甜酒酿... 该文检测分析了用纯根霉酒曲发酵而成的甜酒酿的主要营养成分,着重分析了其氨基酸含量和组成情况,为进一步提高其食用价值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甜酒酿的粗脂肪、粗蛋白、还原糖、氨基酸、总酸和酒精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甜酒酿含有19种氨基酸,总量为1100mg/100mL~1700mg/100mL,其中谷氨酸含量最高,为190mg/100mL~320mg/100mL;必需氨基酸总量为390mg/100mL~580mg/100mL,占氨基酸总量的比例为32.00%~35.45%。甜酒酿还原糖35.76g/100mL~37.34g/100mL;总酸0.34g/100mL~0.46g/100mL。甜酒酿含有的氨基酸种类齐全,而且糖度和酸度适中,酒精度低,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酒酿 氨基酸 还原糖 总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萌发期功能性营养成分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6
12
作者 王莘 王艳梅 +2 位作者 闵卫红 苏玉春 董浩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32,共3页
本文通过对大豆 (Glycinemax(Linn .Merr .)在萌发期蛋白质、氨基酸、总糖、还原糖、矿质元素、异黄酮和皂甙的含量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除总糖含量随时间的延长含量下降外 ,其余物质含量在萌发期均较对照增加。萌发 2 0h后 ,皂甙的含量... 本文通过对大豆 (Glycinemax(Linn .Merr .)在萌发期蛋白质、氨基酸、总糖、还原糖、矿质元素、异黄酮和皂甙的含量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除总糖含量随时间的延长含量下降外 ,其余物质含量在萌发期均较对照增加。萌发 2 0h后 ,皂甙的含量出现最大值 ,较对照增加 6 8.6 %。萌发 4 0h后 ,蛋白质、氨基酸、异黄酮的含量均出现最大值 ,分别较对照增加 2 3.4 %、83.9%和 6 6 .7%。矿质元素中Zn、Cu、Mg的含量变化较大。萌发达2 0h时Mg含量出现最大值 ,较对照增加 183%;萌发达 4 0h后 ,Zn和Cu的含量出现最大值 ,分别较对照增加17.9%和 39.8%。得出结论为大豆在萌发期营养价值要高于末萌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萌发期 营养成分 测定 蛋白质 氨基酸 总糖 还原糖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菊芋加工过程中成分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庆丽 张旭 +3 位作者 魏连会 张正海 高媛 姬妍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70-74,共5页
本研究采用DNS法、苯酚-硫酸法、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菊芋在不同加工时间点时,还原糖、总糖、氨基酸、多酚及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加工过程中总糖呈下降趋势,还原糖24~168 ... 本研究采用DNS法、苯酚-硫酸法、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菊芋在不同加工时间点时,还原糖、总糖、氨基酸、多酚及5-羟甲基糠醛(5-HMF)含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加工过程中总糖呈下降趋势,还原糖24~168 h显著升高(p≤0.05);共检出12种氨基酸,除谷氨酸及甲硫氨酸外,其他氨基酸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其中降幅最为明显的有天冬氨酸、赖氨酸和精氨酸(p≤0.05);5-HMF显著升高(p≤0.05)后稳定;多酚含量显著升高(p≤0.05)后趋于稳定。本研究可为黑菊芋加工工艺的优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芋 还原糖 总糖 5-羟甲基糠醛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水豆豉发酵过程中NaCl、还原糖和氨基酸变化与滋味的形成 被引量:16
14
作者 梁叶星 张玲 +5 位作者 高飞虎 张雪梅 李雪 张欢欢 杨世雄 熊家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27-34,共8页
为探究重庆水豆豉独特滋味形成的影响因素,对水豆豉自然发酵过程中呈味物质变化与其滋味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重庆本地大豆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工艺生产水豆豉,对其发酵过程中NaCl、还原糖、总酸、游离氨基酸等组成变化进行了测定,... 为探究重庆水豆豉独特滋味形成的影响因素,对水豆豉自然发酵过程中呈味物质变化与其滋味形成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以重庆本地大豆为原料,采用自然发酵工艺生产水豆豉,对其发酵过程中NaCl、还原糖、总酸、游离氨基酸等组成变化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感官评价结果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豆豉滋味主要形成于后发酵阶段,发酵结束时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了11.25倍,其中鲜味氨基酸占比13.45%,水豆豉鲜味主要来源于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占比22.25%,甜味氨基酸和还原糖共同构成了其略有回甜的滋味;咸味来源于NaCl质量分数增加;总酸增加形成一定的弱酸味。这些与添加的辣椒、姜等混合最终形成了重庆水豆豉独特的鲜咸酸辣略有回甜的滋味。研究结果对重庆地方调味品的滋味研究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豆豉 NACL 还原糖 总酸 氨基酸 滋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二硝基水杨酸吸光光度法测定八角残渣中总糖、还原糖含量 被引量:27
15
作者 舒馨 刘雄民 梁秋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41-343,共3页
建立了用3,5-二硝基水杨酸吸光光度法测定八角及八角残渣中的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分析方法。测定波长为489nm,线性回归方程为Y=0.0274X-0.148,相关系数为0.9989,吸光度与葡萄糖浓度在6.97~55.7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以八角总糖样品进... 建立了用3,5-二硝基水杨酸吸光光度法测定八角及八角残渣中的总糖、还原糖含量的分析方法。测定波长为489nm,线性回归方程为Y=0.0274X-0.148,相关系数为0.9989,吸光度与葡萄糖浓度在6.97~55.7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以八角总糖样品进行5次平行测定,其相对标准偏差为2.9%;作加标回收实验,所得回收率在98.3%~107.6%之间。实验结果显示:八角经过一次水中蒸馏提取挥发油后,剩余残渣中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分别占原有含量的79.4%、3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残渣 总糖 还原糖 3 5-二硝基水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苣药材中菊苣多糖的含量测定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庄红艳 张冰 +2 位作者 刘小青 林志健 吴丽丽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14-117,共4页
目的:建立菊苣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菊苣总糖、菊苣还原糖含量,计算得菊苣多糖的含量。结果:菊苣总糖含量测定中,果糖在0.006~0.016 m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6.108X-0.026 6(r=0.999 ... 目的:建立菊苣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菊苣总糖、菊苣还原糖含量,计算得菊苣多糖的含量。结果:菊苣总糖含量测定中,果糖在0.006~0.016 m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6.108X-0.026 6(r=0.999 1);菊苣还原糖含量测定中,果糖在0.06~0.11 m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1.515 2X-0.258 9(r=0.999 2)。结论:本方法能简便有效的定量研究菊苣多糖,可用于完善菊苣药材的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苣 菊苣总糖 菊苣还原糖 菊苣多糖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西洋参主要活性成分检测与品质评价 被引量:16
17
作者 高立强 赵方杰 +6 位作者 张吉光 赵平 苏景文 陈荣信 王启明 商文静 胡小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402-1409,共8页
为了了解不同产地西洋参的质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和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西洋参有效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总皂苷、还原糖、总糖、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产地西洋参中存在不同... 为了了解不同产地西洋参的质量,应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和分光光度法对不同产地西洋参有效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总皂苷、还原糖、总糖、氨基酸以及微量元素含量在不同产地西洋参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总皂苷含量从低到高的顺序依次为吉林抚松、山东文登、陕西留坝和加拿大多伦多样品,分别为3.12%、3.26%、3.44%和5.19%;留坝样品还原糖含量最高,为6.18%;多伦多样品总糖含量最高,为35.30%。各地西洋参样品微量元素存在差异,多伦多的铝、镁和钼含量最高,留坝的钙、钼、钾和硒含量较高,文登的钴、钾、锰、钠、铁、硒、锌、铝和镍含量较高。所有检测样品的重金属和有害元素含量均在国家对中药材的限定标准之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洋参 皂苷 氨基酸 还原糖和总糖 微量元素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孢蘑菇发酵液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36
18
作者 曾志恒 曾辉 +3 位作者 程翊 杨雷 施肖堃 戴建清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0-43,49,共5页
建立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发酵液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测定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了双孢蘑菇发酵液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在DNS试剂的用量为2.5 mL,沸水浴加热5 min,540 nm波长条件下进行... 建立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发酵液还原糖和总糖含量测定方法。以葡萄糖为对照品,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了双孢蘑菇发酵液还原糖和总糖的含量。结果表明,在DNS试剂的用量为2.5 mL,沸水浴加热5 min,540 nm波长条件下进行测定,效果最好,还原糖和总糖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2%(RSD为0.270%)和100.4%(RSD为1.102%),该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还原糖 总糖 3 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制方式对红枣Vc、还原糖和总酸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1
19
作者 张宝善 陈锦屏 李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17-121,共5页
 研究了红枣中V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在干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用自然方式干制红枣,Vc损失很大,干制2d,损失率达90%以上,还原糖含量随自然干制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总酸含量下降;用远红外辐射或热风干制红枣,其Vc、还原糖和总酸...  研究了红枣中V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在干制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用自然方式干制红枣,Vc损失很大,干制2d,损失率达90%以上,还原糖含量随自然干制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总酸含量下降;用远红外辐射或热风干制红枣,其V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在整个过程中均下降。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种干制方式对Vc和总酸影响显著,对还原糖影响不显著,干制温度和时间,尤其是时间对Vc、还原糖和总酸含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用真空冷冻干制红枣,其Vc、还原糖和总酸的损失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制方式 红枣 还原糖 维生素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寄生对越冬代菜粉蝶蛹血淋巴中蛋白质和糖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吕慧平 蔡峻 +2 位作者 叶恭银 徐红星 胡萃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611-615,共5页
越冬代菜粉蝶 Pieris rapae蛹被蝶蛹金小蜂 Pteromalus puparum寄生后 ,其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寄生后 0 .5~ 2 d逐日上升 ,此后则逐日下降 .雌雄寄生蛹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寄生后 1~ 4 d显著高于同期未寄生蛹 ,寄生后 5d则... 越冬代菜粉蝶 Pieris rapae蛹被蝶蛹金小蜂 Pteromalus puparum寄生后 ,其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寄生后 0 .5~ 2 d逐日上升 ,此后则逐日下降 .雌雄寄生蛹血淋巴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寄生后 1~ 4 d显著高于同期未寄生蛹 ,寄生后 5d则略低于同期未寄生蛹 ;寄生蛹血淋巴中总糖和海藻糖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可溶性蛋白相同 ,也是寄生后 0 .5~ 2 d升高 ,寄生后 3~ 5d降低 .寄生后 0 .5~ 2 d,雌雄寄生蛹血淋巴中总糖和海藻糖含量显著高于同期未寄生蛹 ,寄生后 3~ 5d则恰好相反 .寄生蛹血淋巴中还原糖含量在寄生后 0 .5~ 3d日渐升高 ,寄生后 4 d维持在较高水平 ,而寄生后 5d则急剧下降 .越冬代菜粉蝶蛹血淋巴中海藻糖酶无活力 ,而雌雄寄生蛹血淋巴中海藻糖酶的活力在寄生后 0 .5d开始显现 ,此后逐日升高 ,至寄生后 5d已达 4 3.2 4~ 4 4 .2 7μg葡萄糖 .mg-1蛋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粉蝶 蝶蛹金小蜂 血淋巴 糖类代谢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