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2篇文章
< 1 2 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时间序列预测的冷数据压缩方法
1
作者 张永潘 张正 +3 位作者 徐良红 钱超 丁诚 潘甦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0-106,共7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预测的时序数据库的冷数据压缩方法。该方法采用一种双自回归预测模型对时序数据进行预测,只储存预测值和真实值的残差以及预测模型系数。在解码端通过预测模型系数构建预测模型,输出预测值,然后加上残差恢复原... 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序列预测的时序数据库的冷数据压缩方法。该方法采用一种双自回归预测模型对时序数据进行预测,只储存预测值和真实值的残差以及预测模型系数。在解码端通过预测模型系数构建预测模型,输出预测值,然后加上残差恢复原始值。由于残差远远小于原始值,因此可以用很少的比特量化,同时预测模型系数在存储一次后在长时间内不必重复存储,因此达到压缩时序数据的目的。在8个不同大小类型的真实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证明了该压缩方法良好的压缩表现,适合处理数据量大但对算法时延没有要求的历史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序列预测 模型系数 数据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海上无人系统的边缘模型协同与数据压缩算法
2
作者 姜俊 张家瑞 +1 位作者 潘吉龙 孙国林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18-1727,共10页
在海上环境中,无人系统可以通过边缘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模型协同实现数据采集与边缘处理任务。面向通信环境差、通信带宽有限、通信链路易被干扰等问题,首先,从无人机AI模型协同的角度,提出一种联邦互蒸馏的模型协同... 在海上环境中,无人系统可以通过边缘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模型协同实现数据采集与边缘处理任务。面向通信环境差、通信带宽有限、通信链路易被干扰等问题,首先,从无人机AI模型协同的角度,提出一种联邦互蒸馏的模型协同训练方法,以减少模型训练数据传输带宽要求。其次,从数据去冗余压缩的角度出发,提出一种数据差分动态压缩方法,以降低数据传输频次。仿真实验表明,所提出的联邦智能模型互蒸馏训练方法训练的模型性能明显优于分布式训练的模型的性能,且较之于集中式的模型训练方法节省大量通信带宽,提出的差分动态数据压缩方法能够大幅减少通信报文的长度与发送频率,适应于带宽受限的通信弱连接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弱连接 边缘模型协同 联邦互蒸馏 数据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点时序数据压缩综述
3
作者 朱明辉 李政 +2 位作者 李瑞远 陈超 郑宇 《软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44-2874,共31页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海量的浮点时序数据,这给数据存储和传输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浮点时序数据压缩变得至关重要,其按数据可逆性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有损压缩方法通过舍弃部分数据信息以实现较好的压缩率,适用于对精确性要求较...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海量的浮点时序数据,这给数据存储和传输带来了巨大挑战.为此,浮点时序数据压缩变得至关重要,其按数据可逆性分为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有损压缩方法通过舍弃部分数据信息以实现较好的压缩率,适用于对精确性要求较低的应用.无损压缩方法在减小数据大小的同时保留了所有数据信息,这对于需要保持数据完整性和准确性的应用至关重要.此外为满足边缘设备的实时监控需求,流式压缩算法应运而生.当前时序压缩综述论文存在梳理不全面、脉络不清晰、分类标准单一、未归纳较新的具有代表性算法等问题.对历年来的时序数据压缩算法按有损压缩和无损压缩进行划分,并进一步区分不同的算法框架,包括基于数据表示、基于预测、基于机器学习、基于变换等,同时对流式与批式的压缩特征进行归纳.然后对各种压缩算法的设计思路进行深入分析,并给出各算法的发展脉络图.接着结合实验比较各类算法的优势与不足.最后总结算法常见的应用场景,并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压缩 有损压缩 浮点时序压缩 数据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阻尼激活函数的多维度隐式神经时变体数据压缩
4
作者 郭荣 焦辰玥 +3 位作者 高鑫 邓佳康 田校先 毕重科 《图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6-836,共11页
大规模数值仿真的时变体数据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其巨大的规模对I/O带宽和磁盘存储带来了严峻挑战,影响了数据可视化和分析的效率。传统的有损压缩技术在高压缩比条件下易丢失重要特征,深度学习模型在压缩体数据上虽表现良好,... 大规模数值仿真的时变体数据在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其巨大的规模对I/O带宽和磁盘存储带来了严峻挑战,影响了数据可视化和分析的效率。传统的有损压缩技术在高压缩比条件下易丢失重要特征,深度学习模型在压缩体数据上虽表现良好,但通常要求在压缩前能访问整个数据集,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隐式神经表示(INRs)凭借其通用性成为压缩大规模体数据的有力工具,针对现有方法采用单个大型多层感知机(MLP)对全局数据进行编码,导致训练和推理过程较为缓慢,且难以准确拟合高频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阻尼函数的均匀分区隐式神经表示方法,用于大规模时变体数据的高效压缩。首先,采用均匀分区方法,以多个MLP分别对局部数据进行拟合。通过均匀化分区大小,实现MLP之间的平衡并行化,从而显著提高了训练和推理的效率。其次,引入阻尼函数作为激活函数,克服频谱偏差问题,无需额外的位置编码即可捕捉高频信息。最后,通过复制相邻单元格信息解决了数据分割带来的边界伪影问题。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多个时变体数据上实现了更高的压缩效率和更精细的细节还原,展现了优越的压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式神经表示 数据压缩 阻尼函数 科学可视化 频谱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eZip2:高性能无损数据压缩领域专用加速器
5
作者 高睿昊 史舜晨 +1 位作者 李雪琦 谭光明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62-1580,共19页
领域专用加速器设计有望进一步提升数据压缩算法的性能,以适应更大规模的数据处理.新兴的Zstandard压缩软件基于LZ77压缩算法,具有性能优势,但其“控制流数据依赖”与“滑动窗口扩大”的特征限制了加速器的性能发挥.新型数据压缩加速器B... 领域专用加速器设计有望进一步提升数据压缩算法的性能,以适应更大规模的数据处理.新兴的Zstandard压缩软件基于LZ77压缩算法,具有性能优势,但其“控制流数据依赖”与“滑动窗口扩大”的特征限制了加速器的性能发挥.新型数据压缩加速器BeeZip2实践“算法-架构”跨层优化方法,首先,将“元历史匹配”与并行哈希表设计融合,应对控制流数据依赖问题.然后,BeeZip2采用“共享匹配处理单元”架构及组织方式,减少大滑动窗口的开销.此外,BeeZip2还包含“简易惰性匹配”策略及架构设计,提高“元历史匹配”和“共享处理单元”的利用效率.实验结果表明,BeeZip2在达到软件相同压缩比的同时,可实现最高13.13 GB/s的吞吐率,相较于单核和36核CPU软件吞吐率分别提升了29.2倍和3.35倍.与基线加速器BeeZip相比,BeeZip2在压缩比高于软件的约束下,吞吐率提升1.26倍,单位面积吞吐率提升2.0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域专用架构 数据压缩 加速器 高性能计算 计算机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压缩与时延估计精度的平衡优化
6
作者 任国栋 高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38-1143,共6页
在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时延估计研究中,良好的数据压缩是实现节省带宽资源与尽量降低时延估计精度损失的一个重要方法。然而,传统的方法在信号压缩与重建过程中存在信息损失大、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 在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时延估计研究中,良好的数据压缩是实现节省带宽资源与尽量降低时延估计精度损失的一个重要方法。然而,传统的方法在信号压缩与重建过程中存在信息损失大、计算复杂度高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使用卷积自编码器-注意力机制-广义互相关相位变换的模型,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二进制相移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信号数据压缩与时延估计的平衡。仿真实验表明,相较于使用奇异值分解与赫夫曼(Huffman)编码分别压缩解压后计算的时延,所提模型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可实现更高的信号压缩率;二是重构信号具有更小的均方误差;三是压缩比例相同时具有更高的时延估计精度。仿真实验数据进一步验证了模型在应用场景中的有效性,表明其适用于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WSN) 数据压缩 时延估计 卷积自编码器-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分布式光伏信息聚合的数据压缩接入控制方法
7
作者 施展 邓晓智 曾瑛 《南方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0-159,共10页
分布式光伏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数据采集量激增,给业务数据通信与处理带来巨大压力。为此提出了面向分布式光伏信息聚合的数据压缩接入控制方法。在构建分布式光伏数据压缩与信息聚合框架基础上考虑分布式光伏信息聚合业务特性,将数据压... 分布式光伏大规模接入电网导致数据采集量激增,给业务数据通信与处理带来巨大压力。为此提出了面向分布式光伏信息聚合的数据压缩接入控制方法。在构建分布式光伏数据压缩与信息聚合框架基础上考虑分布式光伏信息聚合业务特性,将数据压缩接入控制问题转化为最大化信息聚合时延增益问题。针对传输时延降低与压缩时延增加的矛盾,以及数据压缩比选择和网关选择耦合等挑战,提出基于自适应差分遗传博弈的分布式光伏信息聚合算法,考虑分布式光伏信息聚合时延与可靠性的双边博弈关系,保障时延增益最大化与长时可靠性约束需求。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对比算法,所提算法的时延增益分别提高了33.81%和16.05%,传输可靠性分别提高了23.61%和11.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伏 电力线载波通信 信息聚合 数据压缩 遗传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特征的数据压缩预处理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王晨 陈晶晶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8,共6页
随着水下自动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数据的实时传输效率和测量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质量无损数据压缩传输技术还存在严重不足。文章利用在广西西江航道上建立的侧扫声呐船舶吃水自动监测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特征的数据压缩... 随着水下自动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数据的实时传输效率和测量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高质量无损数据压缩传输技术还存在严重不足。文章利用在广西西江航道上建立的侧扫声呐船舶吃水自动监测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目标特征的数据压缩预处理方法。该方法根据散货船的船体结构和声图成像特点,在进行数据压缩前分别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实现对目标信号的识别和提取,完成对无关冗余数据的剔除。该预处理方法不仅可以大幅提高数据压缩的压缩比,提高传输效率,节省存储空间,还可以保证用于测量计算的目标关键特征信息不丢失,为进一步突破无损数据压缩的压缩比限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特征 数据压缩 水下测量 侧扫声呐 船舶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议匹配和数据压缩的采煤机数据管理技术研究
9
作者 王忠宾 魏东 +3 位作者 司垒 梁超权 谭超 赵亦辉 《煤炭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89-102,共14页
采煤机作为综采工作面的关键装备,其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对提高矿山智能化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复合传感与精细化监控技术日益成为智能化采煤机研制的主流方向,导致所需监控的数据量明显提升,对采煤机数据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采煤机作为综采工作面的关键装备,其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对提高矿山智能化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复合传感与精细化监控技术日益成为智能化采煤机研制的主流方向,导致所需监控的数据量明显提升,对采煤机数据管理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采煤机远程监控系统的应用效果受协议适配度与监控数据传输及储存能力影响严重。为了提高采煤机远程管控系统的适配性和数据管理的时效性,降低采煤机远程监控系统开发及部署难度,开展了通讯协议匹配解析和实时数据压缩存储相关研究。首先构建采煤机通讯协议树模型,提出基于子树匹配的采煤机通讯协议相似度计算方法,设计了采煤机通讯协议匹配算法,实现了不同型号采煤机通讯协议点表自适应匹配与解析;其次设计了基于相同状态字的开关传感量压缩算法和基于变长编码的模拟传感量压缩算法,提高了采煤机实时数据的压缩比,降低了数据存储子系统开销;最后,构建了基于协议匹配和数据压缩的采煤机远程监控系统,并进行实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本次实验中,所提出的基于子树匹配的采煤机通讯协议相似度计算方法与专家参考值一致,协议匹配吻合度可达100%;所提出的面向采煤机的数据压缩算法对开关量和模拟量的压缩率分别达到了99.16%和91.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煤机实时数据管理 远程监控系统 通讯协议匹配 数据压缩存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雷达信号级融合检测的数据压缩与组网架构设计
10
作者 周生华 姜昊志 +3 位作者 窦法兵 张曼 王奥亚 卢靖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36,共7页
分布式探测是雷达领域热点问题,信号级融合探测比数据级融合探测能力更强,但通常需要的通信带宽较大。为此文中针对分布式非相参信号级目标融合探测,提出了基于雷达压缩数据的信号级融合目标检测方法。所提方法通过可并行化计算的信号... 分布式探测是雷达领域热点问题,信号级融合探测比数据级融合探测能力更强,但通常需要的通信带宽较大。为此文中针对分布式非相参信号级目标融合探测,提出了基于雷达压缩数据的信号级融合目标检测方法。所提方法通过可并行化计算的信号级融合算法实现不同雷达量测值之间的去耦,通过双门限检测避免传输局部低能量的噪声信号,通过二次量化对过门限信号进行再次压缩,最终实现以点迹通信带宽逼近信号级融合检测的能力。基于4雷达组网的数值仿真结果验证表明,通信带宽缩减至原来的1/1 000,信噪比损失不超过0.7 dB,并据此探索雷达组网的体系架构设计问题,可支撑不同场合下的信号级协同探测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组网 信号级融合 目标探测 数据压缩 双门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压缩的无人机边缘计算卸载优化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斌 朱潇 王俊义 《数据采集与处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32-1444,共13页
数据压缩技术通过压缩计算任务可以降低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网络中终端用户的卸载能耗。针对终端用户与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被障碍物阻挡对通信质量有影响问题,为满足应急通信和节能卸载需求,提出了一种无人机搭载... 数据压缩技术通过压缩计算任务可以降低移动边缘计算(Mobile edge computing,MEC)网络中终端用户的卸载能耗。针对终端用户与基站之间的通信链路被障碍物阻挡对通信质量有影响问题,为满足应急通信和节能卸载需求,提出了一种无人机搭载中继设备和边缘服务器辅助MEC中基于数据压缩的任务卸载方案。考虑任务压缩比例、系统资源和无人机机载能量等约束条件,建立用户总能耗最小化问题。将该非凸优化问题建模成一个马尔可夫决策过程,使用深度强化学习中柔性演员?评论家算法求解。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具有良好的收敛性,与基准算法相比,能耗降低了24.7%~4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数据压缩 无人机 深度强化学习 任务卸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楼宇环境下基于数据压缩和改进灰狼算法的边缘计算卸载方法
12
作者 沈政 卢先领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11-3316,共6页
智慧楼宇的边缘计算环境中,为了在资源受限且环境复杂的情况下最小化系统的整体时延和能耗,提出了一种结合数据压缩和改进灰狼算法(CLGWO)的边缘计算卸载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差分字典编码压缩技术对数据进行压缩,预估数据压缩率及其产... 智慧楼宇的边缘计算环境中,为了在资源受限且环境复杂的情况下最小化系统的整体时延和能耗,提出了一种结合数据压缩和改进灰狼算法(CLGWO)的边缘计算卸载方法。该方法首先采用差分字典编码压缩技术对数据进行压缩,预估数据压缩率及其产生的开销;随后引入莱维飞行算法和螺旋渐近狩猎方式对灰狼算法进行改进,以增强其全局搜索能力;最后结合预估压缩效果和改进灰狼算法求得最佳卸载方案。实验结果表明,CLGWO方法能够显著降低计算任务卸载的整体延迟和能耗,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楼宇中边缘计算卸载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计算卸载 数据压缩 任务调度 灰狼算法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钻方位成像测井数据压缩与还原方法
13
作者 韩玉娇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5-99,139,共6页
在地质导向施工中,随钻数据实时上传是保障导向精准的关键。目前受限于MWD传输速度,随钻成像测井数据难以实时传输到地面,影响导向过程中地层特征的实时获取,制约导向实施效果。对此,提出了一种随钻成像测井数据高效压缩与还原方法,利... 在地质导向施工中,随钻数据实时上传是保障导向精准的关键。目前受限于MWD传输速度,随钻成像测井数据难以实时传输到地面,影响导向过程中地层特征的实时获取,制约导向实施效果。对此,提出了一种随钻成像测井数据高效压缩与还原方法,利用随钻方位成像在层界面位置成等值线特征,建立等高线方程;采用函数映射关系代替图像数据,通过传输函数关系所对应的图像映射关系参数大大降低数据量,再通过反函数解压,获取高质量成像图像,减轻泥浆脉冲数据传输带宽限制的压力。该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对井下随钻方位伽马测量数据压缩率达92.9%,大大减少了地质导向时井底数据实时上传量,实现了随钻成像数据的实时上传,可为岩性、层界面等地层关键信息实时解释提供数据支撑,助力精准地质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方位成像 地质导向 数据压缩与还原 函数映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数据压缩及定标测试方法的研究
14
作者 邵泽龙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15,共5页
针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回波数据容量大、难以满足星地链路间传输速率要求的问题,根据max⁃lloyd量化方法获得了回波数据量化压缩的门限,提出星载SAR数据自适应量化编码压缩和解压缩的具体实现方法。同时,以理想调频连续波信号为发射... 针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回波数据容量大、难以满足星地链路间传输速率要求的问题,根据max⁃lloyd量化方法获得了回波数据量化压缩的门限,提出星载SAR数据自适应量化编码压缩和解压缩的具体实现方法。同时,以理想调频连续波信号为发射定标信号,对星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数据压缩及解压缩过程中的误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根据雷达系统压缩后的回波数据在数据高速传输过程中的帧格式,对雷达回波数据进行了二进制的解码及解压缩操作,获得了数据的真实大小。最后,通过Matlab/GUI编程设计了能够对雷达回波数据进行定标分析、解码及解压缩的软件演示系统。通过人机交互的设计,将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实验结果以dat数据、图片数据和word文档数据等形式进行了存储和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载数据 合成孔径雷达 分块自适应量化 数据压缩 定标分析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ouglas-Peucker算法的船舶AIS航迹数据压缩 被引量:25
15
作者 张树凯 刘正江 +2 位作者 张显库 史国友 蔡垚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95-599,共5页
为解决普通模式下,将海量AIS航迹数据显示在ECDIS平台上效率低、实时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DouglasPeucker算法的AIS航迹数据压缩算法。通过分析AIS航迹数据的特征,总结普通模式下ECDIS平台AIS航迹显示实时性差的原因,提出在保留原始... 为解决普通模式下,将海量AIS航迹数据显示在ECDIS平台上效率低、实时性差等问题,设计一种基于DouglasPeucker算法的AIS航迹数据压缩算法。通过分析AIS航迹数据的特征,总结普通模式下ECDIS平台AIS航迹显示实时性差的原因,提出在保留原始航迹特征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剔除冗余和重复信息的思想,结合Douglas-Peucker算法,根据设定的不同阈值提取出关键特征点从而对AIS航迹数据进行压缩。在VC2010平台下对该算法进行实现,实践证明,该算法能在较低失真度的前提下对船舶AIS航迹数据进行压缩,提高了轨迹回放、再现效率,与普通模式下ECDIS显示大量AIS航迹相比,系统占用资源少、处理效率高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AIS航迹 DOUGLAS-PEUCKER算法 数据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时无损数据压缩算法硬件实现的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李锦明 张文栋 +3 位作者 毛海央 李林 林娟 马游春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5-317,共3页
通过分析LZW数据压缩算法,提出了用硬件电路的方法来实现数据的实时无损压缩存储或转发.提出基于FPGA的实时无损数据压缩算法,并给出了其基本原理及过程.
关键词 数据压缩 FPGA LZW算法 硬件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混合定变长虚拟块游程编码的测试数据压缩方案 被引量:16
17
作者 詹文法 梁华国 +1 位作者 时峰 黄正峰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837-1841,共5页
文章提出了一种混合定变长虚拟块游程编码的测试数据压缩方案,该方案将测试向量级联后分块,首先在块内找一位或最大一位表示,再对块内不能一位表示的剩下位进行游程编码,这样减少了游程编码的数据量,从而突破了传统游程编码方法受原始... 文章提出了一种混合定变长虚拟块游程编码的测试数据压缩方案,该方案将测试向量级联后分块,首先在块内找一位或最大一位表示,再对块内不能一位表示的剩下位进行游程编码,这样减少了游程编码的数据量,从而突破了传统游程编码方法受原始测试数据量的限制.对ISCAS 89部分标准电路的实验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案在压缩效率明显优于类似的压缩方法,如Golomb码、FDR码、VIHC码、v9C码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试数据压缩 编码 定长码 变长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最优消零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压缩算法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蒋鹏 吴建峰 +2 位作者 吴斌 董林玺 王达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共7页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数据存在的时空冗余,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最优消零压缩算法(AOZS,adaptive op-timal zero suppression compression algorithm)。AOZS是一种无损的数据压缩算法,能够自适应地寻找最优位数因子对递增排列的数据序列...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数据存在的时空冗余,提出了一种自适应最优消零压缩算法(AOZS,adaptive op-timal zero suppression compression algorithm)。AOZS是一种无损的数据压缩算法,能够自适应地寻找最优位数因子对递增排列的数据序列进行消零运算和编码,使得数据序列的最终编码长度最短。仿真结果表明,AOZS算法能够对无线传感器网络采集的数据进行有效地压缩,降低了节点能耗,减小了网络延时,并且能精确地重构原始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压缩 自适应消零 数据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旋转机械振动信号数据压缩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徐敏强 张嘉钟 +1 位作者 张国斌 黄文虎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4期531-536,共6页
在分析了旋转机械振动信号的特点和小波变换在信号奇异性检测上的特性后 ,提出了利用小波系数表征信号的奇异性特征 ,及用信号的频谱来表征信号的整体特征。而用这二类数据表征信号时的数据量远远小于振动时域信号的数据量。因此本文提... 在分析了旋转机械振动信号的特点和小波变换在信号奇异性检测上的特性后 ,提出了利用小波系数表征信号的奇异性特征 ,及用信号的频谱来表征信号的整体特征。而用这二类数据表征信号时的数据量远远小于振动时域信号的数据量。因此本文提出了利用这二类信号对振动信号进行数据压缩的方法。通过仿真计算和对实际数据的计算证明 ,该方法既可以得到较高的信号压缩比又保留了信号的局部特征 ,有着很好的信号重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信号 旋转机械 数据压缩 小波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散余弦变换(DCT)编码在地震勘探数据压缩中的应用 被引量:8
20
作者 刘财 王培茂 +21 位作者 薛亚丽 刘洋 张智 邵志刚 刘财 王培茂 薛亚丽 刘洋 张智 邵志刚 刘财 王培茂 薛亚丽 刘洋 张智 邵志刚 刘财 王培茂 薛亚丽 刘洋 张智 邵志刚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77-282,共6页
利用离散余弦变换和游程编码技术相结合进行地震数据体的压缩研究,指出该技术是一种有损压缩技术。对于不同的松散度、信噪比等的数据其压缩比是不同的。在压缩过程中对层间信息和高频成分有一定的损失,损失的程度与数据的压缩比有直接... 利用离散余弦变换和游程编码技术相结合进行地震数据体的压缩研究,指出该技术是一种有损压缩技术。对于不同的松散度、信噪比等的数据其压缩比是不同的。在压缩过程中对层间信息和高频成分有一定的损失,损失的程度与数据的压缩比有直接关系。压缩越大,则数据的损失就越严重,压缩比大到一定程度时,数据恢复后就改变了原有的特征,所以一定要取的适度,这与数据的波形误差与频谱形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余弦变换 DCT 编码 地震勘探 数据压缩 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