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西环素长期高剂量诱导对滇南小耳猪肝肾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娄亚楠 熊晶晶 +7 位作者 娄亚玲 王福斌 程文杰 陈晓晶 李加宇 普少瑕 魏红江 赵红业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5-354,共10页
【目的】探究Tet-On系统中多西环素(doxycycline,Dox)持续高剂量摄入对实验猪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选用9只6月龄滇南小耳猪作为模型动物,分别设置3倍(30 mg/kg)和5倍(50 mg/kg)推荐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各组实验猪均肌肉注射相应药... 【目的】探究Tet-On系统中多西环素(doxycycline,Dox)持续高剂量摄入对实验猪健康状态的影响。【方法】选用9只6月龄滇南小耳猪作为模型动物,分别设置3倍(30 mg/kg)和5倍(50 mg/kg)推荐剂量组及空白对照组。各组实验猪均肌肉注射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持续30 d,分别采集第0、10、20、28天的血液进行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指标测定,末次给药后2 h采集实验猪肝、肾进行形态学观察、病理学检测及疾病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30 mg/kg剂量组Lym#、MPV下降,而PLT上升;50 mg/kg剂量组中这些指标的变化更为显著,且RDW-SD显著降低,同时ALT、MG、P等指标升高,NA、CO_(2)、CYSC等指标下降,显示出较为明显的肝肾功能损伤。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30 mg/kg和50 mg/kg剂量组实验猪的肝脏和肾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且50 mg/kg剂量组的肝脏炎性细胞和红细胞浸润更为严重,肾脏则显示出更明显的萎缩和组织结构损伤。病原感染检测结果排除病毒感染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结论】高剂量Dox长期使用会对实验猪的肝肾功能造成显著损伤,且损伤程度与Dox的剂量呈正相关,为大型基因编辑动物的条件性诱导表达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多西环素 Tet-On系统 滇南小耳猪 肝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南小耳猪肌源性因子5(MYF5)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晓燕 朱莉 +3 位作者 唐琳 展亚楠 李昕鹏 孔小艳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19,共6页
肌源性因子5(myogenic factor 5,MYF5)被认为是猪肌肉生长发育的重要基因,为探究MYF5基因的遗传变异对滇南小耳猪生长性状的影响,以期为优质滇南小耳猪肉新品种(系)培育提供有效的分子遗传标记,本试验以MYF5为候选基因,杜洛克猪(n=40)... 肌源性因子5(myogenic factor 5,MYF5)被认为是猪肌肉生长发育的重要基因,为探究MYF5基因的遗传变异对滇南小耳猪生长性状的影响,以期为优质滇南小耳猪肉新品种(系)培育提供有效的分子遗传标记,本试验以MYF5为候选基因,杜洛克猪(n=40)为对照组,筛选滇南小耳猪(n=18)的优势SNP位点,并对筛选的优势SNP与其主要胴体及肉质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滇南小耳猪MYF5基因检出的16个SNP位点中,1个位于编码区,为同义突变,并筛选到4个优势SNP。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滇南小耳猪MYF5基因1486、1574、1629以及1701位点间突变频率一致且有相近的遗传图距,连锁紧密。A1486G位点分别为GG、AG、AA基因型;G1574A位点分别为AA、GA、GG基因型;C1629T位点分别为TT、CT、CC基因型;T1701C位点分别为CC、TC、TT基因型。就肌内脂肪含量而言,MM基因型极显著高于MN基因型(P<0.01),MM基因型显著高于NN基因型(P<0.05),NN基因型显著高于MN基因型(P<0.05)。就大理石纹评分而言,MM基因型极显著高于NN基因型(P<0.01),MM基因型极显著高于MN基因型(P<0.01),MN基因型极显著高于NN基因型(P<0.01)。因此,本研究可基本推断在有关作用于滇南小耳猪种肉质性状的基因中,MYF5基因较为关键。该试验结论可为滇南小耳猪育种中改善肉品质等性状给予分子标记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F5基因 滇南小耳猪 SNP 肉质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南小耳猪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伟 魏雪锋 +3 位作者 赵雪 苟潇 鲁绍雄 连林生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2-487,共6页
以猪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对48头滇南小耳猪和40头杜洛克的MyoG基因外显子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发现滇南小耳猪MyoG基因有12个多态位点,其中3个位于编码区属于同义突变,有7个突变位点为优势突变... 以猪肌细胞生成素(MyoG)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技术对48头滇南小耳猪和40头杜洛克的MyoG基因外显子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发现滇南小耳猪MyoG基因有12个多态位点,其中3个位于编码区属于同义突变,有7个突变位点为优势突变。与屠宰测定的结果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滇南小耳猪MyoG基因2 041,2 047位点多态性对瘦肉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背膘厚和pH24有显著影响(P<0.05);MyoG基因1 655,1 688位点多态性对瘦肉率和pH24有显著影响(P<0.05),对背膘厚有极显著影响(P<0.01);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可以初步推测MyoG基因是影响滇南小耳猪肉质性状的主效基因或是与影响滇南小耳猪胴体、肉质性状的QTL连锁的基因。实验结果可以为猪育种中提高瘦肉率等性状提供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南小耳猪 MYOG基因 测序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76个微卫星标记分析滇南小耳猪的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7
4
作者 霍金龙 霍海龙 +4 位作者 苗永旺 李大林 刘丽仙 刘建平 李云辉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8年第5期638-643,共6页
滇南小耳猪是云南省优良地方猪种之一,其数量大,分布广。为了阐明其群体遗传变异情况,以对其进一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分布在家猪19条染色体上的76个微卫星标记对该猪群体54个个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变异检测。... 滇南小耳猪是云南省优良地方猪种之一,其数量大,分布广。为了阐明其群体遗传变异情况,以对其进一步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采用分布在家猪19条染色体上的76个微卫星标记对该猪群体54个个体进行了群体遗传变异检测。共检测到338个等位基因,每个座位的等位基因数在2~8个之间,有效等位基因数在1.9560~5.71432:间,平均每个座位等位基因数(4.4474±1.2044)个,有效等位基因数(3.5091±0.9197)个,群体平均杂合度及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6917±0.09797和0.6388±0.1142。研究结果表明,滇南小耳猪群体遗传多样性较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卫星标记 滇南小耳猪 遗传多样性 杂合度 多态信息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新基因PFN3电子克隆、RT-PCR验证和组织表达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张永云 赵跃 +9 位作者 王锐 秦彩艳 王配 王淑燕 李福泉 刘丽仙 霍海龙 李卫真 卢健 霍金龙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9-186,共8页
通过NCBI下载猪近缘物种的PFN3基因序列,在线BLAST比对获得猪EST序列,利用Lasergene软件电子克隆猪PFN3基因编码区序列及部分侧翼序列。针对编码区设计特异引物并以滇南小耳猪为研究材料进行实验验证,同时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30个组... 通过NCBI下载猪近缘物种的PFN3基因序列,在线BLAST比对获得猪EST序列,利用Lasergene软件电子克隆猪PFN3基因编码区序列及部分侧翼序列。针对编码区设计特异引物并以滇南小耳猪为研究材料进行实验验证,同时应用半定量RT-PCR技术对30个组织进行了表达分析。研究获得了猪PFN3 414 bp的编码区序列(GenBank登录号:JX457348,对应的氨基酸登录号:AFU74013)。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137个氨基酸,预测的蛋白质分子量(Mw)为14.73 ku,等电点(pI)为9.30。蛋白质结构分析显示,PFN3存在1个保守域,无信号肽;疏水性分析表明其N端和C端均具有亲水性;亚细胞定位显示,该蛋白位于细胞质的概率是94.1%。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猪与牛亲缘关系最近。组织表达分析表明,PFN3基因在30个被检组织中均有表达,在睾丸、肝、肾、结肠、盲肠、直肠及食管中高表达,在胸腺、甲状腺、附睾、淋巴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胃、皮肤、大脑、小脑、垂体及下丘脑中中度表达,在颌下腺、肺、心、脾、肾上腺、肌肉、胰脏、脑干、舌下腺及脊髓中低表达。研究结果将为该基因在猪中的进一步功能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动蛋白结合蛋白-3 电子克隆 滇南小耳猪 生物信息学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南小耳猪精液的直接冷冻保存 被引量:2
6
作者 郑红 李波 +3 位作者 杨世华 陈丽玲 何保丽 角建林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61-65,共5页
目的建立滇南小耳猪精液冷冻保存方法,加速云南省特有小型猪种的小型化选育。方法利用脉冲电刺激模式诱导公猪输精管自助收缩排精。利用直接冷冻新技术(DFM)研究不同冷冻方案对精子的运动度、精子顶体完整性和体内授精胚胎发育能力的影... 目的建立滇南小耳猪精液冷冻保存方法,加速云南省特有小型猪种的小型化选育。方法利用脉冲电刺激模式诱导公猪输精管自助收缩排精。利用直接冷冻新技术(DFM)研究不同冷冻方案对精子的运动度、精子顶体完整性和体内授精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在直接冷冻方法中,3%甘油防冻剂的作用下,60 s植冰时间和1.5 mm/s的冷冻降温参数对精子运动度保护良好,精子运动复苏率达到61.7%。但是,3%乙二醇虽然与甘油一样对精子的顶体完整性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对精子运动度保护能力较差。此外,3%甘油、60 s植冰、1.5mm/s冷冻速度的直接冷冻的冻精解冻,移植到超数排卵的母猪子宫颈口实施人工授精,获得卵的受精和胚胎发育潜能尚可。结论玻璃管直接冷冻可以完成滇南小耳猪精子的冷冻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南小耳猪 电刺激采精 精液冷冻保存 直接冷冻法 人工授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南小耳猪与DLY商品猪背最长肌营养成分比较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周选武 黄伟 +4 位作者 曹志勇 杨秀娟 张曦 甘文斌 陶琳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743-1748,共6页
本试验为比较研究滇南小耳猪与DLY商品猪肉的营养价值,分别检测了53头滇南小耳猪和58头DLY猪背最长肌肉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氨基酸及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含量,比较分析其差异性。结果显示,滇南小耳猪背最长肌的水分含量极显... 本试验为比较研究滇南小耳猪与DLY商品猪肉的营养价值,分别检测了53头滇南小耳猪和58头DLY猪背最长肌肉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灰分、氨基酸及脂肪酸等营养成分含量,比较分析其差异性。结果显示,滇南小耳猪背最长肌的水分含量极显著低于DLY商品猪背最长肌(P<0.01),粗蛋白质、粗脂肪含量极显著高于DLY商品猪(P<0.01),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滇南小耳猪背最长肌的7种必需氨基酸(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酸)、肉豆蔻酸、棕榈酸、油酸、顺式异油酸、11-顺-二十碳烯酸,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总脂肪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DLY商品猪(P<0.01)。综上所述,滇南小耳猪与DLY猪相比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和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南小耳猪 DLY猪 背最长肌 营养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肥方式对滇南小耳猪肌肉氨基酸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齐晓园 李明丽 +3 位作者 马黎 杨洁鸿 张瑜 严达伟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25-32,共8页
为探讨育肥方式对滇南小耳猪肌肉风味氨基酸的影响以生产优质猪肉,模拟产区规模养殖场(对照组)、"吊架子"(试验Ⅰ组)和"放养+补饲"(试验Ⅱ组)3种方式进行育肥试验,屠宰并测定其肌肉氨基酸含量,比较呈味氨基酸含量... 为探讨育肥方式对滇南小耳猪肌肉风味氨基酸的影响以生产优质猪肉,模拟产区规模养殖场(对照组)、"吊架子"(试验Ⅰ组)和"放养+补饲"(试验Ⅱ组)3种方式进行育肥试验,屠宰并测定其肌肉氨基酸含量,比较呈味氨基酸含量及味道强度值。结果显示:试验Ⅰ组和Ⅱ组肌肉的鲜味、甜味氨基酸总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1.65%、10.56%(P<0.05)和14.52%、14.12%(P<0.05),鲜味、甜味、酸味强度值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1.85%、11.35%、12.82%(P<0.05)和14.76%、14.57%、15.46%(P<0.05)。滇南小耳猪肌肉中鲜味、酸味贡献最大氨基酸是谷氨酸,甜味、苦味贡献最大的是组氨酸。"吊架子"和"放养+补饲"2种育肥方式可提高滇南小耳猪肌肉呈味氨基酸含量和呈味强度,显著增强丙氨酸的鲜味及甜味味道强度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南小耳猪 育肥方式 肉品质 呈味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三个地方猪种肌肉脂肪酸组成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洁鸿 李星润 +3 位作者 胡伟 严达伟 董新星 苟潇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45-49,共5页
为了分析不同地方品种猪肌肉脂肪酸含量差异,对云南3个地方猪种大河乌猪、撒坝猪和滇南小耳猪背最长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滇南小耳猪和大河乌猪的饱和脂肪酸极显著高于撒坝猪(P<0.01),而撒坝猪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为了分析不同地方品种猪肌肉脂肪酸含量差异,对云南3个地方猪种大河乌猪、撒坝猪和滇南小耳猪背最长肌脂肪酸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滇南小耳猪和大河乌猪的饱和脂肪酸极显著高于撒坝猪(P<0.01),而撒坝猪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极显著高于大河乌猪和滇南小耳猪(P<0.01),其中,撒坝猪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50.58%),而滇南小耳猪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15.28%),表明云南地方猪种特别是滇南小耳猪肉质优良。本研究为云南地方猪种作为育种、杂优利用素材的推广以及遗传资源保护提供了肉质特性方面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撒坝猪 大河猪 真南小耳猪 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南小耳猪繁殖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何爱华 李志刚 +1 位作者 张字文 余龙 《现代畜牧兽医》 2015年第7期21-26,共6页
本研究对120头滇南小耳猪的产总仔数(X_1),产活仔数(X_2),出生窝重(X_3),出生均重(X_4),35日龄断奶仔数(X_5),35日龄断奶个体重(X_6),35日龄断奶窝重(Y),7个繁殖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为其早期选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本研究对120头滇南小耳猪的产总仔数(X_1),产活仔数(X_2),出生窝重(X_3),出生均重(X_4),35日龄断奶仔数(X_5),35日龄断奶个体重(X_6),35日龄断奶窝重(Y),7个繁殖性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为其早期选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各个繁殖性状在表型值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其中总产仔数(X_1)与产活仔数(X_2)相关系数最大(0.89402),而35日龄断奶个体重(X_6)和35日龄断奶仔猪数(X_5),对35日龄断奶窝重(Y)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在此基础上,建立估计35日龄断奶窝重(Y)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4.3576-0.59901X_5+0.1375X_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南小耳猪 繁殖性状 通径分析 相关系数 偏相关系数 回归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